量子云当前播放组>

粤语

国语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猜你喜欢

    天若有情1990是由陈木胜执导的一部拍摄于1990年剧情,动作,爱情片在香港上映,主演由刘德华,吴倩莲,吴孟达,朱铁和,刘江,黄光亮,林聪领衔。  华弟(刘德华 饰)是一个黑道的小混混,喜欢从飚车中得到快感,整天骑着电单车。他在极不愿意的情况下做了一宗抢劫案,警方怀疑他实施追捕,他挟持了富家女Jojo(吴倩莲 饰)出走,没想到他们不管悬殊的身份地位,很快爱上了对方。Jojo不管家里人的反对跟着华弟出走。华弟后来更遭到了黑道老大的追杀,两人亡命天涯
  • 头像
    某脱

    1. 这不仅是吴倩莲的处女作,也是陈木胜的。在某一版海报上,更具号召力的监制杜琪峰和策划林岭东的名字被摆在显眼位置,而新人导演陈木胜的名字则谦逊地退在一旁。然而,这是港片黄金年代最好的处女作了吧。nn2. 这个年代的港片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就是对中产和富豪充满揶揄,而社会底层却被寄托了更多美好的期许。人性的光辉闪现在古惑仔和妓女身上,不知道这倾向来自香港左派运动的影响,还是中国民间信仰天然的禅宗气质。 nn3. 所以在这个富家小姐(JoJo,吴倩莲饰)和古惑仔(华弟,刘德华饰)的爱情故事里,一心抓人了事的江sir(刘江饰)和不近人情的母亲(梁珊饰)才是最让人不满的,这种不满甚至超过了对大反派喇叭(黄光亮饰)的不满。JoJo父母上流人士的身份被通过各种方式强调:老夫少妻、拥有豪宅、定居海外、和警界高层同学等等。而江sir作为警察,对待古惑仔强势、粗暴,那充满优越感面目也让人印象深刻。——强者鄙夷或欺侮弱者,这就是江sir和母亲最让人不满之处。江sir和母亲妨碍着人性最自然本真地流露,因此才是男、女主角的真正桎梏;相比而言,大反派喇叭则似乎是为了让华弟的人性光芒彻底爆发而设置的一个机会,可被当成宿命般的挑战而更容易接受了。 nn4. 同样的理由,这部片子最让人动容的场面,莫过于JoJo第一次去华弟家,和华弟的三个养母(由仙杜拉、吴浣仪、黄文慧饰演的三个老妓)一起吃饭的场景。为了表达家人待客的隆重,编剧还专门设置了老妓连推带搡打发走上门打炮的街坊的场面。就是这一推搡,推搡出一顿比正装礼服红酒法餐隆重得多的晚饭。这就是真正的港片趣味。仙杜拉一个劲儿地唱着小调,是因为心里真为华弟高兴呀;吴浣仪在饭后和JoJo一起洗碗时递话给JoJo说,他很少带朋友回家的,那是真在乎两个年轻人的感情。她们和JoJo只论主客,不论贵贱。 nn5. JoJo的父母长年在加拿大生活,香港家中只有一位佣人三姐照顾起居。电影在三姐身上的笔墨不多,基本上是塑造为比较类型化的“忠仆”一类角色。虽然没有什么穿针引线的情节,但JoJo几番笨拙的谎话都不被戳穿,显然背后有三姐的宽容理解,因此在结构上她还是具有传统爱情故事里“红娘”或“春香”的功能。离开香港去加拿大定居的那一晚,一家人收拾东西停当,JoJo的母亲正在向三姐做最后的嘱托,这时,最后一战之前的华弟前来送别。三姐看到JoJo从车里偷跑出来,就急忙拉住JoJo的母亲问东问西,掩护两人离开。如果说三位养母的客气还勉强可以被理解为势利,那么“三姐”则完全是无功利的善意了。nn6. 港片里的团圆饭是特别有意思的课题。《天若有情》里第二顿团圆饭,是中秋节时华弟、JoJo在华弟外公(吴回饰)家里的那一顿。别无亲人的外公在澳门独自经营一家小商店,卖被褥枕头。团圆饭不仅仅对华弟和JoJo有着特别的意义,也让外公格外动情。他拿出一对绣龙凤的红锦枕头送给JoJo,这仪式性的表达让JoJo开心不已。就是这双枕头,在华弟带着JoJo回到香港码头时,被和母亲一起前来堵截时的江sir撕破,外公一把一把填入枕芯的雪花棉,顿时漫天飞舞。 nn7. 说说外公的扮演者吴回。几乎没有什么台词,但初见JoJo时的冷漠无奈,听到JoJo叫阿公时的欣喜,看到两个年轻人彼此相爱时发自心底的欣慰,只在几个镜头间就将该有的层次感表达出来。老人对女儿和外孙究竟什么态度、老人独居生活时的状态,甚至华仔的母亲究竟是个什么性格的人等等问题电影完全没有交代,却因为这区区几个镜头,都成为可堪咀嚼的内容了。吴回是香港电影的元老,四十年代已经是影坛的重要人物。九十年代回广东定居,偶尔返港在影视剧里演些甘草角色。他最后一部戏应该是1994年的《九品芝麻官》,演包龙星的父亲包不同。 nn8. 说回电影。在这种底层和中产、上流社会的对立之中,或者说,在被物化的人群之间,人的尊严陡然紧张起来。也正因为“尊严”这个主题,感情故事和黑帮故事两条线在这部电影才能够被统一起来,彼此不妨碍,不牵绊。在黑帮故事里,华弟和保叔靠着不向强者低头而获得尊严;而在感情故事里,老妓、佣人和鳏居老人这些社会底层靠着真情实意毫不做作的爱而抬起他们的头。 nn9. 在尊严这个主题里,吴孟达饰演的太保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虽然在大部分篇幅里,吴孟达还是在重复自己类型化的角色:卑微而善良,懦弱却逞强。但电影最后一幕里,当濒死的华弟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抓牢喇叭的双手,怂了一辈子的保叔朝着不可一世的喇叭的脊背捅出他那一刀时,他的每一次卑微和懦弱都得到了原谅,他的全部善良和逞强都终于可以理解。保叔抽出匕首一路跑来时脸上像哭一样的表情,不是委屈,而是勇敢。他刺倒喇叭后,抽刀回来,甩落在地,一边看着自己肚子上的刀伤,一边激动到雀跃,念叨着我成功了我杀了喇叭了,幸福得好像一个破处的少年。吴孟达演得好极了。 nn10. 另外说两句吴孟达。我真是一点也不觉得周星驰成全了吴孟达,在周星驰绝大多数的电影里,吴孟达需要做的只是猥琐而已,不需要表演。吴孟达真正的演出,《喜剧之王》算一个。个人以为他的最佳表现,是在谭家明的《杀手蝴蝶梦》里,极小的戏份,却将一个贪婪恶警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出来。而他唯一一次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就是这部《天若有情》。 nn11.毫无疑问,电影最包含深情的一幕,是当JoJo穿着婚纱跪在教堂门外闭目祈祷时,鼻腔出血的华弟推着那辆公路摩托默默离开,最后在教堂门口的坡路上踩着油门。发动机的那一声轰响,是月亮下能听到的最让人心碎的告别。事实上我想问的是,那究竟是HOND NSR250还是SUZUKI SR500!? nn12. 问题是,是否靠着“人性的光辉”,人和人就可以突破阶层的障碍而真正意义上地平等相待、自由相爱呢?华弟带着JoJo赛野车,JoJo虽然万幸没有跌落,但却被吓得半死;JoJo临走前去帮华弟收拾屋子,小混混的家里顿时有了中产阶级式的整洁和光泽,华弟却借酒将一切打乱。虽然陈木胜将这些情节处理得都很浪漫,而现实生活中也许确实有童话成真的实例,可它是否可以用来指导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呢,我还是过于悲观。陈木胜用一个爱情故事来鼓舞那种超越阶层的人性力量,无疑是动人的,然而人与人真正的平等,靠“人性”是不够的。另一位香港导演许鞍华在她的《千言万语》里,表达了对这个问题更深刻的思考。nn13. 罗大佑和Beyond的配乐为这部电影十足增色。除了袁凤瑛的《天若有情》(国语版凤飞飞《追梦人》),Beyond的《灰色轨迹》也出自这里。《追梦人》固然是罗大佑写的词,粤语版《天若有情》的歌词出自李健达,《你的样子》的粤语版《也许不易》的首唱和粤语词作。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天将亮时身着婚纱的JoJo踉跄奔走在公路上,最后沿着公路走去,消失在镜头之外。我只看过国语版,当电影定格在这里时,主题歌唱到“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独眠的日子”一句,但字幕却总是粤语的:“此世短暂,转身步进萧刹了的空间。”

  • 头像
    老郑卖茶????
    脑海里倒腾着一首很老很老的歌,追梦人。

    让青春吹动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吴倩莲穿着婚纱,在公路上绝望地奔跑的影像,美丽得吓人。那时候的她,刚刚出道,清纯而青涩,一举一动如同大一女生,羞涩中带有天然的活泼,哭起来时,很是让人心疼。

    那时候的刘德华大叔也帅得不得了,身手矫健,身材健壮,穿着在现在看来土得不行的窄腿牛仔裤,为了配合他的混混身份,裤子上还煞有介事地剪了好几个破洞,一头乱蓬蓬的卷发,依然帅气逼人。

    也许这就是青春吧。正如电影主题曲追梦人般,一切都让人感伤。

    作为一个港片的忠实拥蹙,还拥有一个没有同伴,只能看片度过一个个闷热暑假的所谓青春期,对于这样的港片的套路实在是轻车熟路,看了开头,大抵可以知道剧情发展以及结局,就是这样的神秘感消失殆尽,我还是愿意把这一部剧中主人公均已经风华不再的片看完,也许这也算是一种形式的青春祭奠。

    良知尚存的小混混,在某次抢劫中遭遇了善良单纯无知的富家女,于是不该有的爱情猛烈滋生,小混混对这个女孩终于露出少有的温柔一面,而我们的大小姐很快无师自通煲汤做家务,撒谎,勇敢无比地站在车顶,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混混一起飙车。杜琪峰导演对于动作美的追求,我以为在这部看似滥俗的片里其实很有施展余地的。吴倩莲同学站在车顶,摇摆不定,长发飞舞,雪白的脸上惊恐,希望交错,把握着方向盘的刘同学表面上玩世不恭,内心却翻江倒海,郎情妾意就在这疯狂飙车中滋生到了高峰。飙车结束后,两个人紧紧拥抱,旁若无人,在她们脚边身后就是熊熊燃烧的火花,火光中相拥的二人,看上去很美。

    不知道要怎样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这一部十多年前的电影,才叫公平。对于剧情的发展走向,我实在无法说出更多的溢美之词,但是我却喜欢死了那些让我落泪的镜头。吴倩莲同学抱着大红枕头,靠在刘同学的怀里沉沉睡去,心满意足的样子让人很是不忍,而刘同学则温柔看向怀中的女孩,眼神少有的宁静祥和;吴同学勇敢地挣脱彪形大汉,不顾一切地扑向自己的爱人,终于被推倒在地,棉枕头已经支离破碎,吴同学扑在枕头上嚎啕大哭;刘同学受伤,脸上上伤痕累累,鼻血不停地流,吴美女不顾一切地抚摸他的脸,有泪尽情流,而人拥吻,而后迅速上了机车,能在富家千金那厉害势力所有富家千金的妈妈该有的特点她都具备了的吴妈妈眼皮地下华丽丽逃走,老刘同志的摩托车开得真是不错,赞一个。

    刘同学生猛无比地举起了垃圾桶,砸破了婚纱店的玻璃门,其实陷于爱情中的女人多半很不理智,这么有破坏性兼之违法的危险行为,在吴美女乃至一大票花痴女生看来,只能看到的是华丽丽的浪漫。于是穿上婚纱的清纯美女紧紧靠在穿着白西服黑西裤貌似还满清爽的刘帅哥身上,她的脸色柔和而坚定,别说老刘不相信她才17,我也不信啊,那样的坚毅倒像27,呵呵。刘帅哥的鼻血滴到她的白色手套上,表情略微变化,却还是有浅浅的笑意,我喜欢死了这样的场景。

    在为吴美女戴上戒指后,刘帅哥准备出发去打打杀杀了,于是他让吴美女祈祷,让上帝保佑他们。于是我们无知的吴美女虔诚地开始祈祷,身后的刘帅哥轻轻推出了摩托,之后发动引擎,他不敢回头。

    吴美女绝望地奔跑,刘帅哥应用地砍杀,吴美女跌倒又爬起,刘帅哥被人砍倒了,还是能站起来,继续砍杀,终于终于,刘帅哥再也站不起来了,白色西服上满是鲜血,而吴美女脱掉了高跟鞋,赤脚奔跑,这样的镜头交错,让我看了,却觉得万分难受,明明是一部滥俗到极点的电影,我终于还是华丽丽地落泪了。

    记住一个名字--陈木胜,他导演的脉络很清晰,剧情一般不会太复杂,结局一般不会很难猜,悬念一般没啥技术含量的片中,却总是让我落泪。

    嗯,我喜欢这样小小的看起来很土的却总是让人难过的电影。华丽丽地喜欢。
  • 头像
    香水瓶

    闷热的夏天,闷热的傍晚,昏昏然的我打开电视,发现正在播这部久违的电影。已经想不起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准确时间,大概是小学时候某个独自在家的下午吧,最记得的是车场飙车那场景,尖叫着,无畏的疯狂。nn十六年前的刘德华,年轻的脸蓬勃饱满,汗湿的黑发,朴素的牛仔装,青春飞扬。十六年前的吴倩莲,眉目里都是少女的清纯,浓黑的弯眉,浓密的黑发,勇气无限。nn一点点看下来,发现那么遥远的片子,情节我居然都记得,很清楚地记得。她哭着从车上下来,说“今天我生日,所以来找你”;一起吹蜡烛然后把蛋糕扣在他脸上,这是女孩唯一一次调皮放肆;一个人乘船追到澳门,在漫天棉花里微笑;穿了洁白的婚纱,甩掉鞋子赤脚在街上跑;飞驰的摩托车,抱紧的双臂,不断滴落的鲜血,红红的。nn为了什么,女孩会爱上一个在与自己的世界迥然不同的环境里成长的男人?n因为他第一次撒谎,因为他夜不归宿,一起躲在小旅馆的房间,听到隔壁呻吟的女声,羞涩地无处躲藏。背着书包在鱼龙混杂的喧嚣酒吧,捧了一壶自己熬的汤,执着地望着他。疯狂的车场,恐惧地站着抓紧车顶,一次次碰撞,尖叫,从来不曾经历的危险。养尊处优,女佣伺候周到的富家小姐,和他一起擦车,陪三个叼着烟哼着风尘小曲的老女人在破败的小楼里吃饭,甜甜地笑着管一个素昧平生的老先生叫外公,在出站口哭叫着抡起枕头砸向警察,放弃去加拿大留学,跨上一脸伤不断滴着血的他的机车离家。nn一张皱皱的字条,“爱你不悔”,简单的四个字,这是她写给他的情书。nn爱你不悔。即使你一再地突然消失,抛下我独自,即使你混着纷乱黑暗的江湖社会,每一天都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即使你头也不回地说“别再来了”,拒人千里之外地说“你跟我在一起,我给不了你什么”,投入你怀中,坚定地说——“我不后悔”。nn赤着脚在马路上跑啊,流着血也不肯减慢速度地跑啊,爱是前进的力量,爱是活着的方向。n

  • 头像
    流云
    转自《独唱团》,这篇影评写得太好了

    到打开电脑,我还在纠结这篇文章的观点,浪子到底该不该回头,在这个尴尬的年龄段,我不知道自己该继续坚持,还是向这个世界妥协。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爱浪子,爱他们满不在乎,爱他们颠沛流离,爱他们的简单,甚至粗暴,爱他们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你面前,又从来不告别就回过头去。也许这还不够,你还爱他们是穷小子,爱他们去没有卫生许可证的路边摊,即便只是一碗车仔面都浪漫的要死。最先让我想到这个形象的就是《天若有情》里刘德华饰演的阿华,那个叼着烟,骑着摩托车的浪子。那个有情有义却终难回头的浪子。

    在我们年少的记忆里,某个盛夏的盛夏,似乎都会有这么一段想起来就不知所措的爱情,就像电影里吴倩莲饰演的十七岁的JOJO ,天真执着,义无反顾,眉眼之间都透着一股子倔强。他们的相遇本来就是天雷地火,她是他逃离抢劫现场时的人质,又在匪伴面前豁出命去英雄救美,这大概是我能想象到的最让人心跳加快的相遇了。而JOJO也以最快速度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仅没有指认阿华,还迅速地爱上了他。为他撒谎夜逃,煲汤打扫,甚至为了他不顾危险地爬上了车顶与人飙车,所有一切都是这位千金大小姐一辈子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大概就是爱情的力量吧。一切都是甘愿,不管他是警察还是罪犯,也不管他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总之跟他的一切和与他有关的一切都是好的,连他周围的空气都是甜的。然而结局并不如人意,阿华最终死在自己的江湖路上,而 JOJO拖着婚纱狂奔在午夜的街头,她的这个浪子,再也回不了头了。

    但现在想来,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当浪子回头,年复一年,渐渐有了中年人的肚腩,和连天的抱怨,有了这个年代司空见惯的小三小四们……不在骄傲,不在盛气凌人,取而代之的是家长里短和世俗琐碎,他们终将在阶级矛盾里分道扬镳。这样的结局不止令人伤心,更让人觉得可悲。爱情从来就只是那么一下子,兵荒马乱的一下子,过了也就过了。电影里的他们却用一场悲剧将这份停留在顶峰的爱情永远保留了下来。

    回想香港同时期电影的另一个浪子经典,大概就是《阿郎的故事》了。然而,浪子回头,佳人不在。他独自忍受着老板的苛刻在工地做苦工,只为供儿子念书,虽然电影把两人脏乱差的生活描绘的轻松情趣,但还是难掩那份辛酸。尤其是遇到他从国外回来的佳人之后,对比之下更是一人一世界。他不再是她崇拜爱慕的那个骄傲的浪子了,他依然痞气,却多了一份维诺,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个穷小子,而她却不能一辈子都吃路边摊。现实让人难堪,当他要寻回当年的骄傲,再次骑上摩托车时,却付出了永远的代价。

    然而电影终归是电影,我们终究要回到现实生活里的。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女人终其一生所追寻的。是浪子么?那场情海深波的记忆留给盛夏足矣,热情过后的人间烟火才是真正的生活。浪子也许只适合谈恋爱,至于生活,还是交给稳重又顾家的男人吧。

    但我想,即使有一天,我坐在家用旅行车里,身边是开始永远不超过七十码的老公,当罗大佑再次唱起《追梦人》时,我还是会怀念那些坐在摩托车后座的日子,怀念那个把唯一的头盔留给我的你。但仅仅也只是怀念罢了,而且是偶尔怀念。

    突然想起奶茶刘若英在给陈升写的新书写的序里,有这样一段细节:
    大多数人都只看见你放荡不羁,自我中心。这我倒可以帮你澄清。如果你真只是他们想的那样,你不会十数年孜孜不倦,笔耕写歌。如果你真是那样的,不可能长久维持平静而甜美的家庭生活。想起有一天你喝醉了,我开着车送你跟箫言中回家,途中,你突然惊醒大叫, 要言中去便利商店买两颗茶叶蛋跟一个三明治。言中问你:“阿升,你还吃得下吗?”你迷蒙中回答:“夫人交代,买回去给儿子的早餐。”那个倜傥潇洒的陈升不见了,这一个陈升有些扫兴,但这才是你最应该引以为傲的陈升!

    这一段描写突然让我明白,最上乘的男人应该是浪子、才子,和凡夫俗子的结合体,只是这样的男人实在太少了,如果你还要求彼此爱慕,这样的几率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我在文章开头时的疑虑不再,把最后的青春野掉,把最后的浪子甩掉,我亲爱的七十码,我们一起安分地过日子吧。
  • 头像
    年糕组长

    大家或多或少地都在感慨,属于香港电影的一个黄金时代已经远走。虽然这几年的港片也有很多好评之作问世,但是也是星星点点,论规模与质量和当时的港片也是相形见绌。不过即使很多人都说港片韶华已逝,大部分人却也说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消失不见了。我个人认为,笼统的来讲,现在的港片是缺少了一种感觉,一种味道。而具体的来说,最明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逐渐薄弱:① 良好的角色性格塑造;② 无比强大的制作阵容和繁荣的电影市场;③ 漂亮的摄影构图;④ 契合的配乐;⑤ 宿命感的营造以及小人物身如浮萍般命运的透彻表现。我将通过《天若有情》一片具体分析。nn n 【引言 | 为什么选择《天若有情》】n n 《天若有情》在我心目中不是港片的巅峰之作,但是《天若有情》却拥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性。从整体上来说,《天若有情》既包含了经典港片所具备的各种优点,又具有属于这个片子自己的独特魅力。nn 具体来说,《天若有情》包含了我之前所说的经典港片的五个优点。同时,在香港动作电影里又以其浪漫主义情怀而独树一帜,从这个角度,也许粤语版片名《追梦人》更加贴切这部电影所展现出来的独有气质。n nn【Part1 | 良好的角色性格塑造】n n 旧港片的片长往往远不及现在的片子,同时,片中人物和人物关系也就相对的简单,2~3个核心人物,1个坏到不行的反派,几个戏份十分有限但是却性格鲜明的配角,这也就构成了一部电影的基本角色。这样,不仅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性格不用太复杂,剧情也往往更加容易讲清楚。nn 1.1. 首先来说主角华弟,Jojo和太保的性格塑造。n n 1.1.1. 华弟:nn 片中华弟多次直接表现出自己对于大哥的忠诚。n

    华弟片段之一

    华弟片段之二

    片段一中,华弟明知抢劫珠宝工厂的活很危险,同时与喇叭搭伙也不一定收到信任,但是受七哥所托还是毅然决然;片段二中,华弟再七哥有难时,决定陪七哥一起赴第二天的鸿门宴。这两个片段里,华弟都要面临的是凶多吉少的任务,但是即使这样,他还是衷心耿耿,遵从七哥的安排。凸显了一个仗义忠诚的古惑仔形象。nn 而华弟对吴孟达饰演的太保则是两肋插刀,片中通过几段情节表现出来:n

    华弟片段之三
    华弟片段之四
    华弟片段之五

    n 片段三中,华弟得知太保生意被抢,被人欺负,毅然决然以一敌四为太保重夺地盘;片段四中,为了避免太保在行刺喇叭过程中被杀,所以先把太保打晕;而在片段五中,死命抓住喇叭,为太保一了心愿创造机会。nn 同时,华弟对于Jojo也温柔备至:

    华弟片段之六

    华弟片段之七

    n 片段六中,华弟为素不相识的Jojo披上衣服;而片段七中,华弟在伤了Jojo心后,紧紧拥抱Jojo,这里使用慌乱的人群、奔逃的汽车以及背景的大爆炸,衬托静止不动的华弟和Jojo,渲染感情。nn 1.1.2. Jojonn 片中比较集中表现的是Jojo对于华弟的一往情深,不离不弃。

    Jojo片段之一

    n

    Jojo片段之二

    Jojo片段之三

    片段一中,Jojo在机场被强行与华弟分开,枕头里的棉花散落一地;片段二中,华弟大发酒疯,Jojo也只是默默承受,收拾屋子;而片中,像片段三一样,Jojo不断离家出走与华弟团聚的桥段也多次发生。片中通过不断地为Jojo与华弟相爱制造阻挠,凸显Jojo倔强的性格,以及她对于华弟的一片痴心。nn 1.1.3. 太保 n 太保的人物塑造主要通过对比来呈现,很有特点。以下简单对比一段情节里太保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种太保性格的立体性。n

    太保片段之一

    太保片段之二

    片段一中,太保为华弟求情,但是却被江sir当街羞辱一番;而在警车走后,太保大骂警察扑街。这种人前似狗,人后似虎,敢怒不敢言的表现充分把太保地位微弱,受人欺负的现状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使得全片一直被压抑的太保,在最后爆发的时候,让人既感到悲伤,又感到感动。n n 1.2. 反派喇叭nn 当时香港电影里的反派,要坏就是觉得坏,绝不会对于正派有任何姑息的,下手心狠手辣, 都是把主角往绝路上逼,这才让人对之恨之入骨。n

    喇叭片段之一

    在这段打斗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喇叭对于华弟下手毫不留情,正如两人比武,招招都是杀招。n

    喇叭片段之二

    n 而在喇叭成功杀掉七哥之后,专门安排了一个喇叭春分得意的画面,无疑是伤口上撒盐,让看客与华弟、太保一起对其恨入骨髓。nn 1.3 戏份极其少但是性格鲜明的配角n n 这里不一一举例,我仅以Jojo管家的塑造来展开说明。 n

    Jojo管家片段之一

    Jojo管家片段之二

    Jojo管家片段之三

    片段一体现出Jojo管家对于Jojo的关心,而最终Jojo得以和华弟私奔,Jojo管家则起到了关键作用,她支开了Jojo妈妈的注意力。最后看到Jojo做上摩托车的背影,也是会心一笑。这种对于Jojo的真正关心和Jojo妈妈对于Jojo的控制形成了鲜明反差,也把Jojo管家善良的一面表现的很清楚。这个在片中出场三个镜头,台词一句的角色,也就通过这样几个画面塑造起了其性格特点。n n 当然片中性格鲜明的角色比比皆是,塑造手段也是各有不同,在此不一一赘述了,以上我举得例子我觉得足以表明我的观点。经典港片角色性格塑造的成功表现在:剧情简单,人物关系清晰;主角性格立体,反派足够狠毒,配角各有千秋,一般具有一个明显的性格特质。n nn【Part2 | 无比强大的制作阵容和繁荣的电影市场】n n 现在港片与当时相比,在制作阵容上也是相去甚远。看看《天若有情》主创阵容:n

    《天若有情》片头演职人员介绍

    《天若有情》演职人员表

    可谓群星璀璨。一方面,当时香港电影确实人才辈出,而在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再没有如此大面积的出现电影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香港电影的主演们仍然是这些当时的影星。我并不是说现在香港电影没有新兴力量的出现,但是,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与当时的香港电影庞大的精英团体们相比,确实逊色不少。更新换代中青黄不接的现象,最终逐步导致了香港电影的韶华逝去。n n 而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当时香港的电影市场呈现的一个十分繁荣的景象现在也难以复制,不仅当时创作班底个个才华横溢,同时稳定的、高利润的香港电影市场也为这些创作班底以“匠人”之心安心创作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当大环境变化之后,香港电影的制作成色也因此产生了相应的减损。我觉得这也是现在这些香港电影的名宿们新作品水平参次不齐的一个根本原因。n nn【Part3 | 漂亮的摄影构图】nn 单另把摄影构图拿出来是因为在我看来,我们对于香港经典电影的怀念往往基于自己记忆里的 一些美好片段的回忆。这些经典的镜头虽然只是一部电影中的短暂瞬间,确实我们记忆中的永恒过往。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经典港片的怀缅往往不是基于一部片子的所有内容,而仅仅是基于其中非常经典的几个镜头,几幅画面。这其中不能不说充满了感情加分。n n

    图一

    图一右侧的车斜侧梁对于画面产生了分割,镜头重点集中在刘德华身上,简直是帅到没朋友。n

    图二

    n 图二焦点靠前,摩托车在右侧黄金分割点,左侧祈福的老太太烧纸,纵深较深。背景的霓虹灯虚化处理。n

    图三

    图三华弟坐在天台,后方的火苗随风飘散,这里的火和后来华弟从楼上扔下的啤酒罐都隐喻了华弟如浮萍般的身世。n

    图四

    n 图四Jojo去找太保,Jojo的移动沿中轴由远及近,后面静止的霓红灯以及横向移动的汽车及行人做背景。n

    图五

    n 图五滑翔机在澳门飞行片段,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轻松感。n

    图六

    n 图六Jojo与华弟放烟花,镜头中古朴的老墙的厚重感与烟花和灯光的跃动感,冷色与暖色之间相互对比。n

    图七

    n 图七很经典,整个图像沿水平线旋转45°左右,可以拉伸出观众与Jojo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仿佛观众自己就是决定主角命运的天父,而Jojo则在向观影者苦苦祷告。n

    图八

    n 图八叮叮车和立交桥引桥构成的一幅图像,立交桥的线条不仅分割了图像,同时也把立交桥路的长度拉长。 nn 总的来说,这些构图一方面在线条的分割,光线的运用和冷暖色的对比上匠心独运;同时,不同的构图也契合当时主角内心的心理活动;而更加重要的是,这些镜头的选取反映出了浓浓的香港风味,独特而具有美感,而这种独特的美感现在也趋于大同,不再是香港的代表了。nnn【Part4 | 契合的配乐】nn 说到配乐,除了片中大量出现的《追梦人》旋律之外,不得不提黄家驹写的那首《灰色轨迹》。Beyond -《灰色轨迹》n

    Bgm为《灰色轨迹》的经典片段

    这首歌虽然不及Beyond的其他经典作品传唱的广泛,但是在片中却与画面剧情配合的很好,华弟载着Jojo离开是非之地,后面燃烧的汽车爆炸,闪出巨大火光,Jojo因为害怕紧紧抱着华弟,这时这首《灰色轨迹》唱的“我已背上一身苦困后悔与唏嘘,你眼里却此刻充满泪,这个世界已不知不觉的空虚,不想你别去”简直不能更加应景。nn 在我看来,香港电影的衰退与香港乐坛影响力的减弱也有着密切关系。其中缘由,我认为和我在Part2谈到的两点原因很像。其一,香港乐坛天才创作人物的更新不足,使得现在的配乐以及配曲不如当年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灵性。据说家驹为《天若有情》创作的插曲是在一个晚上内写出来的,这让我不得不由衷佩服他的创造力。而现在,随着一些天才的陨落,这种灵感的火苗也从香港电影里渐渐消失了。nn 其二,正如我在Part2说的,与当年繁荣的文化市场相比,现在的环境对于创作而言也相对的有些死寂了。唱片行业的迅速缩水,利润的压缩以及利润点的转移,使得好的作品已经不完全是一个歌手的最高利润增长点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的物质基础被削弱,而创作的欲望也自然而然地被压抑了下来。nnn【Part5 | 宿命感的营造以及小人物身如浮萍般命运的透彻表现】nn 港片,尤其是当年的这些经典港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把焦点聚焦在小人物无法自持,身若浮萍的命运上,影片中往往会给人以逆天改命的希望,但是最后主角仍然难逃宿命,让人唏嘘。这样强烈的戏剧冲突,将影片的大喜大悲演绎的淋漓尽致,使观众入戏极深。nn 当时的香港电影,十分注重细节,片中的一些美好片段虽然是只占很小篇幅,但是因为真实的刻画,以及演员们自然地表演,让你会深信,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真的有华弟、Jojo和太保的存在。这种真实感会使得观众会被带入剧情之中,对主角的经历感同身受。那么,华弟挨打你也会觉得疼,喇叭被杀你也会觉得爽。看一部电影,不再像看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更像在亲眼目睹一个事情的发生。看经典港片,我会为主角而喜,亦会为主角而悲,最让人觉得过瘾的莫过于在这不断地悲喜轮回之中深刻地体会着一种荡气回肠之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nn 当然,这样的真实感和宿命感,要仰赖于我之前所说的四个 parts 的存在。请试想一下,倘若没有吴孟达精彩的演出,没有之前逻辑严密、情绪连贯的剧情铺垫,没有棱角分明的人物性格塑造,没有《追梦人》一曲的反复吟唱,结尾太保杀掉喇叭这一幕还会有这样的感染力吗?我想是不会的。nn 事实上,我最想念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港片。我最想念的,是华弟、是Jojo、是太保……是这些活在戏里,却好像也活在你真实生活中的人们。

热播榜

复制短链接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