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云>

HD中字

非凡云>

HD中字

暴风云当前播放组>

HD中字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猜你喜欢

    杀手的肖像是由约翰·麦克诺顿执导的一部拍摄于1986年剧情,传记,犯罪片在美国上映,主演由Mary,Demas,迈克尔·鲁克,Anne,Bartoletti领衔。  HENRY热中于杀人,他把杀人当成一种艺术,在相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方法杀死不同的人。他把房子租给了一个叫OTIS的人,当他的姐姐来访的时候,HENRY的杀人冲动又开始萌动了。。。。  这部片子是美国黑色电影的代表作,在80年代末曾多次获奖,电影的表现手法及剪辑都相当精彩。  谓“黑色电影”?它是否一种类型,运动或潮流?至今仍无定论,有的学者认为“黑色电影”是一种类似西部片,音乐喜剧片,恐怖片的的片种,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与社会背景下产生的1940-1960年间的电影潮流或运动,有的甚至认为“黑色电影”必须是黑白片,60年后便再也没有“黑色电影”了。但我个人认为“黑色电影”不是任何一种类型片,虽然其称号来自30,40年代的强盗片/犯罪片与侦探片。那“黑色电影”到底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含有“黑暗或黑色”情绪与心理色调的特质电影,所以它与一些类型片如强盗片/犯罪片,侦探片(有人认为黑色侦探片是强盗片的延伸),音乐喜剧片,甚至科幻与恐怖片都会有互相重叠的部分(因为划分标准是不同的)。  黑色电影所具有的历史社会背景很大如战争,经济大萧条,政府与社会制度的弊端等;一般取材于现实生活(当然也有少量的科幻题材);描写的阶级层面并不仅限于社会底层,也可涉及中上流社会;影片中常常出现夜色下的城市,兰色的灯光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周围是高大的水泥墙……,光色抑郁,影片人物愤世或觉醒,气质忧郁,有宿命感和悲观主义,但又往往具有独来独往不受约束,什么都不在乎的无政府主义,如果是女性角色则大多具有独立精神,甚至邪恶,放荡如通过性来操纵男人达到目的,但无论影片的主人翁是英雄还是匪徒,其结局往往是失败(因为影片总体是从批评与讽刺的角度来描写的),表现出秩序与反秩序的冲突,并抨击追求物欲产生的堕落与残暴。  这部片子还有一个译名:连环杀手的画像」听起来不是很吸引吗?
  • 头像
    toxicant
          好像初学摄影的人都会不避免的走一个弯路:先买广角镜头。那时会有一个误区,好像拍出来的照片场景越宏大,才越能体现出自己的水平。
          但是,拍着拍着,就会发现,其实拍出来的东西和别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一样的场景,顶多就是技术层面和光影的不同罢了。
          这种困惑,是我去了乌兰布统草原后才得以解决,去之前,向朋友借了一部18-135的镜头套机,加上我自有的18-55套机和适马10-20广角镜头,到了地方的前两天我还是同以前的迷惑,感觉想拍的东西很多,但拍出来的片子没有一张满意的,也就偶然间,听到同行(我参加的是一个摄影团)的某人说了一句:“广角用来记录,长焦用来创作”,顿时醒悟,把我自己的机子扔到房间里,只用18-135来拍,出来了很多我自己都没预想到的作品。
           现在想来,就更理解了那句话,你用广角,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注定与别人一同来记录下你所看到的场景,但是长焦,就把你所看到的东西缩小到了局部,这个时候,不同的人理解是截然不同,自然,就能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作品出来。
           也就是从乌兰布统回来不久,恰巧看了这部片子,猛然间发现这就是一部完全用“长焦”来展现的影片。本片原型是世界史上所杀人数最多的连环杀手亨利·李·卢卡斯,据其自己交代,所杀人数在300人以上,如果按一般的人物传记片来拍的话,会交代造成其精神变态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因为什么被抓这些等等,但是本片没有,对于杀人的原因只有几句含糊的对话,没有被抓,这部片只是亨利在一个城市杀人的片段,他杀人旅程中的一段而已。
          因为只是整体的局部,所以就不会犯很多片子虎头蛇尾、在有限的影片时长中生拉硬凑等等通病问题,只是局部,就能更好展现局部细节,不用刻意的去向观众交代什么。
          只要你能理解,这部片子其实是一部很好的摄影教学片。
  • 头像
    彩色故事片

    1.Henry在影片一共杀了10个女人,出现了8具女性尸体,另外两位一个是他的母亲,还有那个在路上搭他顺风车的吉他女孩。n一共杀了5个男人,影片出现了4个,另一个是她母亲的情人。nn2.Otis一共杀了3个人,影片展现了一男一女(电视机男算Henry杀的。),另一个是在他出狱之前。nnnn影片一开始就是一系列事情的串联。n清一色的赤裸的女人,被残忍的杀死,抛尸在各种地方,穿插着Henry吃饭,在街上漫无目的逛(实则是下手寻找目标)。女人的尸体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再加上恐怖的音乐,也给影片蒙上了一丝恐怖的阴影。nn而开头表现的Henry的世界似乎与之不同,再为正常不过的生活场景,开车兜风,轻松的音乐,似乎这一切与Henry无关。nn影片值得注意的应该是音乐的运用,每当出现杀人事件的时候,总会伴随着诡异的音乐,看似有着节奏性的鼓点的同时,音乐里穿插了类似玻璃破碎的声音,狗吠的声音和惨叫的声音,更增添了一层恐怖气氛。nn还有就是当展现杀人场景的时候,总会伴随着声画分离,伴随着案发现场当时的惨叫和挣扎,因而这种冲击力也就更为强大。nn影片的三个主要角色Henry,Otis,Becky。nOtis不想多说,就是一个屌丝+猥琐男。满口黄牙的老男人。nBecky应该算是影片里的一点点称之为希望的东西,或者是我曾经把拯救Henry的希望加在Becky身上。但是如果说没有Otis强奸Becky就不会死也不对,后开我想明白了,Otis和Becky早晚都会死,只是时间问题。nnBecky或许曾经一度打开过Henry的心,但也只限于Henry对他有一点点不同,因为他们有较为相似的童年,但是他仍然是Henry的猎物。nn影片里用了很多长镜头,开头的各个凶杀现场,开车的主观场景,等等。nn分尸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纪录片《纽约灾星》。nn《Henry》如果按照血腥的长度和凶手的凶残来作为恐怖片的基准线的话,他甚至都不算得上一部我们常规的恐怖片,Henry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情商不高,甚至有点傻里傻气,但是他却在杀人的时候研究出一套理论,并屡试不爽。Henry没有让我们感受到特别的恐惧,甚至让我们有点可怜他,他似乎变成了一个需要拯救的弱者。但是当她对Becky实施的同样的行为时,我想我才对Henry完全失望,他是不能被拯救的,也是这个时候,对Henry的恐惧才由心底发出,这是一个油盐不进的杀手,他不是为了什么,虽然他更多的对象是女人,但是他不强奸他们,他甚至没有对性的渴望,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七情六欲的话,他还能被拯救吗?

    影片中并没有警察的作用,唯一出现的一次也与剧情没有关联。

  • 头像
    MT
    這部戲來自世界連環命案殺手檔案第二名︰「嗜殺的史上第一殺人王」亨利.李.盧卡斯(Henry Lee Lucas),據傳他殺人數目之多令人結舌,他自稱殺了360至600人,不過最少也有 150 人之多,由於他經常出國旅遊,在歐洲和日本也殺了人,實際數目無法紀錄下來,不過主要的犯案區域還是在美國。

    他自小就被母親虐待毒打,其中一次更嚴重到腦部受創。到了他 23 歲時,就把母親強姦並刺死報復,被法庭判入精神病院40年,之後獲假釋外出更變本加厲

    直至 1982 年的 10 月德州警方找到一只屬於放有一個寡婦屍首的皮包而展開調查,但並沒找到證據證明他是兇手,倒是以他藏危險武器拘捕他,豈料到了警署他竟不耐煩地將自己20多年的所有殺人經歷全部說出來,包括他另一名同黨 Ottis Toole(他的雙性戀情人,據說他把部分屍體吃掉),殺人主因是對方不願意和他性交。

    其後死者數目不斷增加,警方曾認為有部分只是他的幻想,然而他卻能明確指出某些藏屍地點與屍體狀況,令人不得不相信他。
    他曾經警告過精神病院的心理評估人員,不要放他出去,因為他會繼續殺人,最令世人震驚的是,當他在法庭對自己行為辯解時說︰「我喜歡殺人就好像其他人喜歡散步罷了,只是嗜好不同。如果需要獵物,我只需要到街上隨便找一個。」,他已經在德州Huntsville監獄執行死刑。此事件被改編成電影《連環殺手的肖像》(Henry: Portrait of a Serial Killer) 系列。
  • 头像
    小洁洁
    这不是恐怖片、不是惊悚片,也不是剧情片,当然更不是爱情片,我觉得它更像一部公路片。
    整个影片线索是Henry开着一部破旧的老款雪弗来在公路上行驶,就这样而已。所有的横陈的尸体、扭曲的表情、惊恐的叫声、折断的头颅、肢解的身体……统统只是Henry路过留下的痕迹。是的,即使是他“好朋友”奥蒂斯和贝蒂兄妹两,也仅仅是他某段路上的同伴而已。相遇、相互陪伴,一起上路,然后不得不“分开”,也就是把他们杀死、肢解、碎石、抛弃。然后又独自一人上路,开着他的雪弗莱。
    令人不解的是,这部本来应该黑色冰冷血腥到使人窒息的片子居然有那么些片段让我们感到温暖,当贝蒂握着Henry 的手彼此诉说童年的悲惨经历和所经受的非人折磨时;当奥蒂斯和Henry用抢回来的摄像机拍着贝蒂舞动的身体三个人笑做一团时;当Henry为了保护贝蒂不被兽性发作的奥蒂斯糟蹋而动手揍他时……我竟然觉得感动、心中充满同情和怜悯、开始像贝蒂一样喜欢这个杀手,以至于相信故事会有好的结局。
    正像Henry所说,他会一直走下去,会找到地方的,然后再走下去,不能停止。突然想起了最近在看的Criminal Minds,如果叫BAU给Henry做一个Profile,也许FBI永远都抓不到他,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属于任何一类变态的杀手,他的行为无法分析,他的动机无法解释。杀人于他而言就像去便利店买包香烟或者买瓶啤酒一样,是生活中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不需要动机、不需要准备,不需要同谋。在杀戮的一霎那,他既不会兴奋、也不会快乐、更不会害怕……
    正是社会制造了这样一个恶魔,不,杀人的时候他是恶魔,其余的时候,他只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凡人,开着他的雪弗莱行走在美国的州际公路上。
    P.S.电影剪辑和配乐都超赞,实在是将内容烘托得很棒。
  • 头像
    joker13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银河护卫队》里的“勇度”。

    迈克尔·鲁克饰演的这位“蓝皮肤”的“宇宙罪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当那只自推进的箭开始浮起,就一定会有人悄无声息的倒下。

    “没有感情的杀手”说的就是他了。

    勇度的杀人剑镖

    其实“目露凶光”的迈克尔·鲁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一部独立电影里演过名气很大的杀手,那就是《杀手的肖像》。

    鲁克饰演的主角亨利,原型取自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连环杀人王”——亨利·李·卢卡斯。

    现实中的亨利·李·卢卡斯

    现实中的亨利·李·卢卡斯曾自称在1975年中期至1983年杀害了600多人,他的行踪飘忽不定,精神状态时好时坏,数次被捕,供词充满谎言和虚构。

    在美国当时不完善的司法系统中,卢卡斯无法被真正确认究竟杀害了多少人,虚实之间真相扑朔迷离。

    1986年的美国独立电影《杀手的肖像》,不仅具有黑色电影独有的艺术性,更以一种极其深沉和冷静的眼光,重塑了亨利·李·卢卡斯的肖像。

    迈克尔·鲁克饰演的杀手亨利

    被释放的杀意

    亨利大字不识几个,不苟言笑,偶尔打些零工。

    奥蒂斯流里流气,是亨利的“狱友”和“室友”,仍在假释期间。

    贝基是奥蒂斯的妹妹,因为婚姻的失败扔下孩子和家人,跑到亨利的住处“避难”。

    就这样,亨利和奥蒂斯偶尔去“寻找猎物”,贝基则在工作之余给他们做饭。

    亨利用拦车寻求帮助的方法来寻找猎物
    “感觉好些了吗?不错!很好。”

    亨利和奥蒂斯成了搭档,他们杀人既不抢钱也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情好一点。

    起初奥蒂斯还会担心一些罪恶感、如何逃脱追捕。

    但亨利告诉他,只要作案没有套路、没有习惯、没有章法,甚至没有明确的目的,就不会有人知道。

    “让他们的工作变得简单的,是‘固定模式’,称之为‘惯技’,脱离了这个,再加上不停的移动,你就是安全的。”
    亨利给奥蒂斯传授杀人的技巧
    “打开你的双眼,奥蒂斯,看看这个世界,不是你就是他们。”

    人生在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好像每个人都不同,好像又没什么不同。

    冰冷的死者,不管他们生前高低贵贱,断气之后都是将要被亨利抛弃的皮囊。

    亨利用一套特殊的处世哲学,自我抵消了道德的界限,将生和死、你和我画上了等号,两个恶魔就这样在人间游荡。

    亨利用自己的处世哲学影响奥蒂斯

    但凶残的两只野兽注定无法同行,更别提混进了女人。

    在奥蒂斯试图强奸贝基时,暴怒的亨利用梳子结果了他的性命。

    三个人的关系终于破裂,亨利杀掉了奥蒂斯

    影片结尾颠覆了我们的想象。

    我们本以为两人将一起过上生新的生活,但亨利却将贝基抛尸荒野,一个人驾车扬长而去。

    扭曲的身世

    在贝基的追问下,亨利在片中诉说了自己的童年。

    他的妈妈是个妓女,爸爸在被截肢前是卡车司机,弟弟因病瘫痪。

    三个人经常围坐在一起
    “我之所以恨她,并不是因为她做什么,而是她怎么去做。”

    自记事起,妈妈不断带陌生男人回家,她强迫亨利观看“接客的过程”,如果不看就会殴打他。

    在妈妈眼里,父亲是个废物,亨利是个玩物,她要做的就是尽情地用自己的行为羞辱他们。

    她会让亨利穿着连衣裙去上学,任人嘲笑。

    所以在14岁那年,亨利干掉了再次酗酒后虐待他的妈妈。

    亨利告诉了贝基自己的身世

    但具体是如何杀的,似乎亨利每次说的都不一样。

    他跟奥蒂斯说是用球棒,而面对贝基,先是说用刀,后又说用枪,接着又改回了刀。

    他真的记不清了吗?

    我们知道记忆是可以伪造的,如果你在脑中制造一个个“盒子”来存储记忆,而你正好有能力去打开它,那么你就可以把“盒子”里面的某些东西换掉,而原本摆放在那里的东西,只有你自己记得。

    亨利经常驾车观察他的猎物

    亨利对妈妈恨之入骨,她剥夺了他正常感受爱、感受人的能力,亨利希望把她千刀万剐。

    每一次回想,每一次倾诉,都会触发他把这个“盒子”里的东西“拿出来看一次”,这个时候他就可以篡改记忆,变换着自己实施弑母的情节。

    不管他是否真的杀了他的妈妈,也不管他是如何杀掉她的,无论怎么变换,都不能让他彻底释放自己心底的压抑。

    这是个毒瘤,是被叫做“原生伤害”的毒瘤。

    亨利和奥蒂斯与站街女

    所以,死在亨利手下的大多都是女性。

    他在一遍遍地借用无辜者的躯壳,再现着自己弑母的冲动和魔咒。

    贝基的幻影

    贝基听到亨利的身世,表现出了格外的同情与关心。

    “我觉得我了解你,就好像我们认识了很久一样。”

    她也有悲惨的身世,在与亨利攀谈时,贝基倾诉了自己幼年时被父亲性侵的经历。

    贝基同样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亨利
    “我从来不喜欢我的父亲,在我13岁那年,他走进我的屋子想要查看我的发育,我拒绝了,他打了我,并告诉我,‘我是你父亲,我供养了你,我有权利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贝基就这样默认了父亲长久的侵犯,因为不从就会挨打。

    她试图告诉母亲,但母亲根本不想听。

    为了逃离父亲和家庭,贝基因此嫁给了另一个混蛋,生了孩子。

    奥蒂斯并不是很尊重贝基

    但在奥蒂斯的眼里,贝基无非就是在俱乐部跳舞的荡女,如果给他机会,他也会动手动脚。

    因为父亲性侵贝基的事,母亲知道,奥蒂斯可能也知道,所以对她的印象就是“随便”。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与亨利的身世何其相似,所以她才会说出“相见恨晚”的话语。

    贝基主动靠近亨利

    也许是贝基的遭遇也让亨利产生了片刻的悲悯,他开始对贝基展现出了绅士的一面。

    为了保护贝基免受骚扰,他会公然对奥蒂斯不客气,逼迫他给妹妹道歉。

    他们在一起跳舞,贝基还想要亨利跟她一起回家。

    奥蒂斯对贝基的冒犯,让三个人的气氛变得尴尬

    但最后,亨利还是杀了贝基。

    为什么?

    当我们终于看到亨利人性的一面,还有“爱”余温尚存的一面,有可能退隐归田的那一面。

    希望又被打破了。

    贝基只是幸福的幻觉

    我想这就是亨利的本色,一个没有牵挂,没有目的的杀手。

    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是过客,都可以被抹去。

    贝基只是“幸福的幻觉”,亨利没有普通人的情感,美好只是一种令他不适的陌生感受,转瞬即逝。

    这种道德上的矛盾和不确定性,抹掉了亨利身上的共情性。

    不被允许的目的性

    “这是把好吉他,我过去常会弹弹,但现在疏于练习了。”
    眼神落寞的贝基

    说完这句话,贝基就被“装”进了自己的蓝色旅行箱。

    虽然我们依旧没有看到过程,但显然她被亨利杀了。

    亨利从不会为别人杀人,但他为了贝基杀了奥蒂斯,这打乱了他的节奏,也让杀戮染上了目的性。

    结尾的蓝色手提箱,原本是贝基的行李箱

    这似乎有悖于他的哲学,也体现了导演对于将恐惧蔓延至影院之外的意图。

    你依旧琢磨不透亨利的行为,因为他说过,要反套路、反模式。

    如果这样的人,游荡在外,该有多么可怕?

    亨利突然的冷漠,预示了杀意的到来

    不管是为了杀掉证人,还是因性别教条对女性天然的抵触,抑或是对贝基试图构建家庭的焦虑,亨利都没有背负贝基这个“包袱”,而选择了“轻装上阵”。

    这对观众的观念和道德认知,是非常大的考验。

    性的吸引

    奥蒂斯基本上是个二流子、痞子。

    但不同的是,他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对于性本身的执迷。

    对于性幻想或者骚扰的对象,他是不挑剔的。

    奥蒂斯总想占贝基的便宜

    不管是对于妹妹的垂涎,还是在卖“烟草”时勾引了买家小哥,抑或是反复观看自己侵犯一个家庭主妇的录像带,都暗示了奥蒂斯的双性恋倾向。

    奥蒂斯抓了小哥的大腿

    那么,我们也可以合理地猜测,为什么奥蒂斯在调戏妹妹时,对亨利的呵斥如此吃惊,可能他们平时有那么一腿(导演证实了这一幕被删掉了)。

    奥蒂斯撞见了贝基和亨利的爱抚,他虽然不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但在萌生嫉妒的前提下,试图抢先占有妹妹,来平复自己对将要失去亨利的失衡心态。

    奥蒂斯见到贝基和亨利的关系,有着明显的醋意

    不安的视听

    奥蒂斯和亨利用抢来的摄影机拍下犯罪场面,奥蒂斯一遍遍地回看、享受、咀嚼自己当时的行为和姿态,都是将录影带的“看见”、“存储”、“回放”这个意识经验外化的过程,来印证亨利和奥蒂斯的心理活动。

    亨利和奥蒂斯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摄影机被连接在电视上,视觉讯号直接体现在了电视屏幕上,就好像我们直接看到了“记忆”的“图像”。

    在片中,我们并不常见到亨利杀人的场面,我们常见的是摄影机以推拉或者横移的运镜方式,缓慢平稳地将焦点汇聚,展示了一个个的“死者肖像”。

    在某些现场,事件的还原都是通过“录影带”或者“死者肖像”的呈现完成的,这与亨利的行为发生了叙事上的割裂。

    搭车人的这把吉他,转眼就成了和亨利口中的“捡来的”

    我们通过死者的肖像、亨利驾车尾随、后视镜观察、入室清洁、搭便车人等等这些细节,发现了亨利的杀人嫌疑,但同时又由于“观察者”的不在场,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确实杀了“那些人”。

    而在这些场景中,我们能听到背景传来隐蔽的嘈杂声音。

    在库里肖夫效应的前提下,影片应用了大量视听分离的设计,视觉上我们只见到了“杀人事件”的结果,而事件的过程由不同步的、“充满拼贴式的噪音”来模拟出想象空间。

    死者的肖像

    这种“噪音”中混杂了女人的叫声、男人的喊声、碎裂、击打、争执、枪声等等音效,来引导观众对事件因果和人物动机的构想。

    而亨利无情、无感、无趣,对杀人本身毫无知觉,没有表现出任何有关悲伤、愤怒、怜悯、兴奋的情感,更是让人困惑他的“良心”何在。

    死者的肖像

    导演用隐晦的电影语言,隐藏了动作的基本关联性,也扩大了由此带来的叙事空间。

    我们很难确定亨利是否真的杀了那些人,他在想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

    这种拍摄手法无疑是高明的,也正契合了“亨利·李·卢卡斯本人”的真真假假的作为和奇特人格。

    娱乐化的暴力

    导演麦克诺顿用两个场景体现了暴力在视觉娱乐中的类比。

    一个是卖电视机的售货员,一个是受害的三口之家。

    乖戾的售货员

    售货员极其轻蔑、满口讽刺,他看不起两个拿着50块钱买电视的顾客,认为他们很烦最好赶紧滚蛋。

    亨利和奥蒂斯因此把电视砸在了他的头上,并接通了电源。

    售货员的下场

    对于胖售货员的暴毙,观众会觉得快意,因为这个桥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恶意的象征,而亨利和奥蒂斯却成了反英雄一样的人物。

    这里的暴力变成了娱乐。

    反观另外一次对三口之家的屠戮,我们通过录像带画面,与亨利和奥蒂斯同时观看,显然他们是很享受的。

    他们在把这段暴行记录看做是娱乐,但是观众却并非如此。

    亨利和奥蒂斯对三口之家的屠戮

    但这两组人是平等的,他们都是无辜者,都被人谋杀了。

    我们的反应可能却不太一样。

    所以对于暴力,视听作品可以用不同的态度和形式来呈现,从而影响观众的判断和心理体验。

    这未免不是对很多娱乐产品将暴力浪漫化体现的一种警示,也试图让观众自行反思,我们喜欢和享受的那些经过粉饰和娱乐化的暴力,完全可能让暴力本身变得不再可怕。

    无论暴力是何种形式,都是可怕的

    激进的成人电影

    麦克诺顿执导的这部《杀手的肖像》,在1985年仅有11万美元成本,以16毫米摄影机拍摄而成。

    很多演员都是麦克诺顿的朋友,道具也是大家东拼西凑来的。

    后在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上首映,由于关于影片道德方面较大的争议,成功引起了MPAA的注意,并被评为“X级”。

    “X级”在当年大多数情况是用来给“色Q电影”归类用的。

    导演约翰·麦克诺顿

    但是这部《杀手的肖像》显然不是色Q片,MPAA认为这部影片无论怎么剪辑都不可能评为R级。

    它的问题不单单是一些暴力画面那么简单,而是它所造成的道德冲击和价值观,有悖于主流观念。

    所以麦克诺顿自己不仅出品、导演、编剧、音乐等等角色,还需要考虑该怎么“曲线救国”,把这部电影卖出去。

    所以他赶紧把拷贝寄给了几个影评人,想为这部电影多拿点背书和正面评价。

    这张原始海报也曾经被禁止宣传

    最终,《杀手的肖像》与彼得·格林纳威的《厨师、大盗、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以及阿莫多瓦的《捆着我,绑着我》一起被评为了“NC-17”级。

    这个级别几乎等于判了电影“死刑”。

    几经周折,电影还是小规模上映了,并获得了60万美元的票房。

    这部电影在北美的评价是不错的,因为它直面了暴力和连环杀手的题材,并没有用娱乐化或者“糖化”去掩饰自己,美国电影协会也曾将这部电影列入“AFI百年百大英雄与反派”清单之内。

    现实中的亨利·李·卢卡斯和奥蒂斯·图尔,既是搭档又是情人

    同时,这部电影中的角色:亨利、奥蒂斯、贝基,均取材于关于亨利·李·卢卡斯的真实经历和相关人物,设定方面的相似度基本达到了70%。

    只不过,贝基在现实中是奥蒂斯的侄女,年龄只有12岁,并且有着轻度的智力障碍。

    而亨利也并非像片中一样深沉禁欲,而是像奥蒂斯一样充满性冲动,以及更加的精神分裂。

    现实永远比电影要更残酷。

    网飞还拍过一部记录卢卡斯身世的剧集《自白杀手》

    《杀手的肖像》基于原始人物和事件,对剧本和角色的合理改编,是非常成功的。

    尤其是迈克尔·鲁克的表演,更是精准压迫,据说他在演这部电影的片场,从不与人交谈,一个月都处在极度阴郁和自我隔绝的状态中。

    庭审中的亨利·李·卢卡斯

    现实中的卢卡斯曾在法庭上留下了举世震惊的辩解

    “我喜欢杀人,这很普通,就像很多人喜欢出去散步一样,我们只是嗜好不同而已。如果我有这种需要的时候,我就上街去随便找个人……”

    这种脱离人性的恐怖,才是真正令人不寒而栗的。

    而剥离人性的,往往就是我们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童年。

    *本文首发于头条号“电影stalker”

热播榜

复制短链接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