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中字
正片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追龙番外篇之廉政大风暴
末日货物
木乃伊狂鲨
美少女特攻队
007:大破量子危机(普通话)
致命武器
虎口拔牙
佳人有约
十诫
扫毒2:天地对决
“请....帮帮我,我和我女儿在挨饿......
“你为什么不去教会,请他们帮助,”
“教会不想帮我”
“求你了,我不想我女儿挨饿...”
...........
---你信教吗?
---是的,我爱上帝
---很好,你可以继续信仰上帝,回家睡觉,饿死,醒来后,你就身在天堂了。
-------------------------
女孩绞刑前,牧师在绞刑架前大声的指责着艾伯特一帮人的不是。真是个道德婊的典范。
本着自由平等的说,没必要一定要教会帮人。在两母女走投无路之时,至少艾伯特还给了一条可选择的活路。甚至还劝她不要来。是母亲一再哀求而来。看的出艾伯特也不差她们两母女,不招人了。而艾伯特背负骂名(当然他不在乎)的用她们两母女,却让牧师道德婊来收利。
牧师看不惯别人的生活方式,一把火烧掉整个酒吧至少都几十人。这作风倒是真得中世纪十字军的真传,觉得是巫婆就全部烧掉。试问我现在也很看不惯美帝的作风,难道我就可以一把火灭掉美帝???
片子虽然一般。但真是看的挺感慨。
理性的对错往往被虚假的道义掩盖,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用一套白日梦忽悠着一帮普通人。
对比起来,我真的更喜欢艾伯特.
看得我好压抑,虽然一开始就感觉到结局进程就是这样。因为知道进程,所以感觉好不舒服。不知道这不电影想表达什么,文化不一样,无法理解。绞死女孩就是美国法律执行的正义?就像影片里说的,当母女挨饿的时候,那些基督徒去哪里了?讽刺的就是美国互不相助的自由精神吗?真如此那就太好了。三个坏人出现在镜头里,到男主家里吃饭,就好想棺材人几枪崩了他们,但是没有。有时候看小说,面对强权和恶势力,心里就想着干嘛不杀了他,但不是,有社会体制,有法律。有时候法律就是滞后的狗屎。从一开始就离开到加利福利亚多好,但是人往往猜不到未来,被眼前的利益所牵引。哎,看得最压抑的一部电影。
说起西部片大多带着英雄的标签。
正邪对峙、人法抗衡、新旧交替的乱世里人们竞相生存,于是也就有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 ——
或许是警长、牛仔、牧民这样的经典形象…
或许是[豪勇七蛟龙]里的翻身草莽…
甚至还可能是[大地惊雷]中为父报仇的倔强少女…
但他们其实都是类型片里带着滤镜的人设!
如果去掉滤镜…
真实的英雄会是什么样呢?
最近有部电影呈现了“西部英雄”的另一种说法。
永生之地
Where We’ll Never Grow Old
200多年前的美国西部还是蛮荒之地。
殖民者以驱赶屠杀土著人的方式换来土地,贫瘠的土壤,恶劣的环境,混乱的世道却让他们苟延残喘…
穷,逼得人疯狂。
无望的人们用酗酒、纵欲、豪赌方式挥霍着最后的资本。
主角帕特里克居住的小镇就是如此。
木匠出身的帕特里克是爱尔兰移民…
他带着妻子奥黛丽和儿女扎根在小镇不久,贫瘠的土地种不出任何食物,他只能靠木匠活赚钱养家。
身为木匠的他不修房子、不做家具…
而是靠“打棺材”赚钱!
蛮荒而粗犷的乱世里疾病、意外、抢劫、谋杀轮番上演,看似安详的小镇几乎每天都在死人…
正是这些“死人”带给了帕特里克生存的机会 ——
教会请他入殓,去。
警长叫他收尸,也去。n
就连恶霸逼他清场,无奈也得去。
管他良民还是恶霸,任他谁死了,都得入土为安。
死人钱比活人钱好赚多了!
闷声发死人财让贫苦的家庭生活有了起色,帕特里克甚至还给妻儿从美国订购了礼物…
沾血的手又怎能全身而退?
好景不长,混乱很快蔓延到了他的家庭,帕特里克的妻子在反抗流氓的强暴时不幸中弹身亡。
而妻子的死,也燃起了他的愤怒…
电影[永生之地]算不上大制作…
没有宏大的西部场景,卡司只有约翰·库萨克勉强撑场面,外加节奏缓慢的剪辑让[永生之地]毫无优势。
惨兮兮的豆瓣6.2估计劝退了不少观众…
但细细看完之后 —— 有惊喜!
虽然影片投资不多,但它对西部风光的呈现却另辟蹊径,雨季的西部山谷潮湿、静谧而又安详…
穷山恶水的泥泞也挡不住清新的气质。
和安详的风光相反,人类们则处在蛮荒与混乱。
影片中“死亡”以10分钟/每次的频率出现,赌博欠钱者死,喝酒闹事者死,嫖娼买春者死…
别说逆袭了,能活着就是奇迹!n
而其中有一起死亡最细思极恐 ——
一对年轻夫妇路过,借问帕特里克小镇上哪能歇歇脚,刚到西部的他们幻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没过多久帕特里克到镇上收尸。
而死者正是刚才问路的男人,只留下妻儿哭叫着…
美好的“西部梦”还没活过两分钟。
没人解释这个男人为什么死,也没人追究谁是杀人凶手,死亡就像掷骰子,看看谁是倒霉蛋儿…
影片处理的很冷酷。
冷酷到活得艰难,死得随机!
这样混乱,通常都伴着恶势力的肆虐。
但和经典西部片“正邪对立”的冲突不同,电影[永生之地]里所有角色只是残酷游戏里求生的玩家…
要求生,就只分强弱,不辨善恶!
由发福的约翰·库萨克饰演的恶霸阿尔伯特行事阴狠毒辣,怎么看他都是一个标准的大恶人…
但他的“恶”更多的是一种威慑。
他带着人马到帕特里克家吃饭,挑衅着帕特里克夫妇…
“家里有孩子么?有几个?他们睡了么?”
这一句句阴险的问话以孩子为要挟,威慑帕特里克。
“好吧,很抱歉打扰了”
他又是道歉,又是给钱,然后转身离开…
看似强大的阿尔伯特以“恶”为手段,让众人畏惧自己,从而站在西部的食物链顶端,从而生存无虑…
不杀人,就得利,岂不美哉?
于是他买下酒馆,用赌博、卖淫、贩酒的方式不费吹灰之力就榨干了镇上醉生梦死的人们…
讲道理,神父这样的总该是好人吧?
但面对人们因肉体的困苦,而失去精神的信仰,他便放火烧死了酒馆里那些不信教的人以示惩戒。
都说世道变坏是从好人作恶开始…
神父以上帝之名惩罚世人,他比恶人更疯魔!
顺着这条线索接着看…
酒馆里被烧死的居民就真的是无辜者么?
他们无非是贪生的凡人罢了!
其实整个小镇是在宗教信仰(神父)、政府权力(警长)以及民间势力(恶霸)的制衡里维持着极限平衡。
除了这三巨头,屁民们都是噤声的白兔…
当有人被打死时,人们闭口不言,当女孩因打死嫖客而被绞刑时,人们依旧闭口不言。
为了多呼吸一口气,每个人都成了埋头鸵鸟。
我们的主角帕特里克也是如此…
他像透明人般游走在小镇上,每次死人便会现身,不辨善恶的他收下银币便为人送行了事。
但当他妻子被害死…
当整个小镇畏惧恶棍阿尔伯特的淫威,当警长和神父相继火拼而亡,当人们四散逃亡时…
被激怒帕特里克还是开枪灭了阿尔伯特!
他是英雄么?
如果以这除暴安良的一枪来算,毫无疑问,他是!
但回顾他收尸发家的过程,却难以用英雄形容他的人生,因为他只是一个被逼到绝境的平凡人。
阿尔伯特死前对帕特里克说 ——
“你更像个美国人”
更准确的说,那一瞬间帕特里克更像个西部人!
纵观这部[永生之地]更像是“寓言”一则,极端的环境里人们都在寻找出口,他们就像笼子里被逼疯的老鼠。
经历了这样的折磨后变成了另一个物种…
曾经的西部片之所以为人喜爱,是因为它们用英雄形象递出我们愿意相信的信仰,并为之欢欣鼓舞。
而[永生之地]的不同在于…
它用反英雄形象,让我们看到不忍面对的真相。
这个真相,熟悉吗?
《永生之地》。6分。
伊万·卡瓦纳编剧、导演,约翰·库萨克、埃米尔·赫斯基主演作品。
西部片无论品质如何,我是必看的,何况还是约翰·库萨克主演的作品。
约翰这些年和尼古拉斯·凯奇一样,接不到好片,想当年,他们在《空中监狱》中的风采那么帅,市场不饶人。
约翰饰演的不法之徒一行来到西部小镇,打破了牧师给小镇定下的安宁调性,他们拿着枪以无比的黑暗和残暴重新开起了酒馆和妓院。不仅如此,对于敢违规者、敢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而埃米尔饰演的是一位木匠兼收尸人,他的技能很符合这群暴徒的需要。
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牧师终于没忍住,一把火烧掉了酒馆……一场与恶行的对抗拉开序幕。
故事还是很有可取之处,但确实不够精彩。小镇也不是永生之地,那里从来都没有救世主。
看评分不高,结果出乎预料,故事、外景、道具、演技都相当用心,尤其是用心讲述了一个真实血腥的西部往事。
整部电影都是在泥泞阴雨之中,没有浪漫的西部风情,没有勇敢神勇的小镇警长,没有除暴安良的牛仔英雄,甚至没有传说中的来去如风的劫匪大盗,故事也因为过于写实而显得更加血腥残酷,当年西部的艰难令人震撼。
主人公是个有家有口的老实过日子的爱尔兰籍小镇殡葬人,收个尸,打个棺材,勉强度日,一日镇里来了三个恶棍,开起了卖淫买酒赌博的饭店,小镇的平静生活被彻底打破了。最终,教堂神父烧了淫秽堕落的酒店,神父和警长被恶棍打死,爱尔兰殡葬人的妻子不堪受辱,与一个恶棍同归于尽,殡葬人勒死了一个要调戏妻子的恶棍,最终也杀死了恶棍头子。
影片难能可贵的是没有预设立场和故事走向,没有拍成一个模式化的西部复仇故事,而是尽可能真实客观的描写一群西部小镇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
主人公有懦弱的一面,幻想过离开,想保护家人,想平静的生活,每周去教堂,想融入小镇人群,不愿与恶人打交道,也能忍气吞声,他的所作所为其实和多数普通人一样,也没有做错什么,但最终还是被逼到了家破人亡的复仇境地。
神父想保持小镇民众的纯洁,警长在职责范围内依法行事,勉强维持小镇稳定,恶棍为了赚钱干起了买酒赌博卖淫的生意,甚至女孩打死嫖客被判绞刑,都是当时西部的正常现象,甚至没有违反法律,但最终酿成了悲剧。
对于爱尔兰殡葬人,我们也没法说他懦弱无能,普通人不都这样忍气吞声的活着,何况他前面已经干净利落的勒死了一个恶棍,已经比很多人都强了,最终,他依然逃脱不了悲惨命运,这是那个时代、那个环境注定的。
的确,这部电影的西部才是真正的美国西部,克林德伊斯特伍德的西部只是好莱坞的西部。
本片讲述了ICAC廉政公署在历史上首次绝密行动档......
播放指数:913℃
《永生之地》 正片在线观看 - 动作片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24347-4-1.html
“请....帮帮我,我和我女儿在挨饿......
“你为什么不去教会,请他们帮助,”
“教会不想帮我”
“求你了,我不想我女儿挨饿...”
...........
---你信教吗?
---是的,我爱上帝
---很好,你可以继续信仰上帝,回家睡觉,饿死,醒来后,你就身在天堂了。
-------------------------
女孩绞刑前,牧师在绞刑架前大声的指责着艾伯特一帮人的不是。真是个道德婊的典范。
本着自由平等的说,没必要一定要教会帮人。在两母女走投无路之时,至少艾伯特还给了一条可选择的活路。甚至还劝她不要来。是母亲一再哀求而来。看的出艾伯特也不差她们两母女,不招人了。而艾伯特背负骂名(当然他不在乎)的用她们两母女,却让牧师道德婊来收利。
牧师看不惯别人的生活方式,一把火烧掉整个酒吧至少都几十人。这作风倒是真得中世纪十字军的真传,觉得是巫婆就全部烧掉。试问我现在也很看不惯美帝的作风,难道我就可以一把火灭掉美帝???
片子虽然一般。但真是看的挺感慨。
理性的对错往往被虚假的道义掩盖,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用一套白日梦忽悠着一帮普通人。
对比起来,我真的更喜欢艾伯特.
看得我好压抑,虽然一开始就感觉到结局进程就是这样。因为知道进程,所以感觉好不舒服。不知道这不电影想表达什么,文化不一样,无法理解。绞死女孩就是美国法律执行的正义?就像影片里说的,当母女挨饿的时候,那些基督徒去哪里了?讽刺的就是美国互不相助的自由精神吗?真如此那就太好了。三个坏人出现在镜头里,到男主家里吃饭,就好想棺材人几枪崩了他们,但是没有。有时候看小说,面对强权和恶势力,心里就想着干嘛不杀了他,但不是,有社会体制,有法律。有时候法律就是滞后的狗屎。从一开始就离开到加利福利亚多好,但是人往往猜不到未来,被眼前的利益所牵引。哎,看得最压抑的一部电影。
说起西部片大多带着英雄的标签。
正邪对峙、人法抗衡、新旧交替的乱世里人们竞相生存,于是也就有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 ——
或许是警长、牛仔、牧民这样的经典形象…
或许是[豪勇七蛟龙]里的翻身草莽…
甚至还可能是[大地惊雷]中为父报仇的倔强少女…
但他们其实都是类型片里带着滤镜的人设!
如果去掉滤镜…
真实的英雄会是什么样呢?
最近有部电影呈现了“西部英雄”的另一种说法。
永生之地
Where We’ll Never Grow Old
200多年前的美国西部还是蛮荒之地。
殖民者以驱赶屠杀土著人的方式换来土地,贫瘠的土壤,恶劣的环境,混乱的世道却让他们苟延残喘…
穷,逼得人疯狂。
无望的人们用酗酒、纵欲、豪赌方式挥霍着最后的资本。
主角帕特里克居住的小镇就是如此。
木匠出身的帕特里克是爱尔兰移民…
他带着妻子奥黛丽和儿女扎根在小镇不久,贫瘠的土地种不出任何食物,他只能靠木匠活赚钱养家。
身为木匠的他不修房子、不做家具…
而是靠“打棺材”赚钱!
蛮荒而粗犷的乱世里疾病、意外、抢劫、谋杀轮番上演,看似安详的小镇几乎每天都在死人…
正是这些“死人”带给了帕特里克生存的机会 ——
教会请他入殓,去。
警长叫他收尸,也去。n
就连恶霸逼他清场,无奈也得去。
管他良民还是恶霸,任他谁死了,都得入土为安。
死人钱比活人钱好赚多了!
闷声发死人财让贫苦的家庭生活有了起色,帕特里克甚至还给妻儿从美国订购了礼物…
沾血的手又怎能全身而退?
好景不长,混乱很快蔓延到了他的家庭,帕特里克的妻子在反抗流氓的强暴时不幸中弹身亡。
而妻子的死,也燃起了他的愤怒…
电影[永生之地]算不上大制作…
没有宏大的西部场景,卡司只有约翰·库萨克勉强撑场面,外加节奏缓慢的剪辑让[永生之地]毫无优势。
惨兮兮的豆瓣6.2估计劝退了不少观众…
但细细看完之后 —— 有惊喜!
虽然影片投资不多,但它对西部风光的呈现却另辟蹊径,雨季的西部山谷潮湿、静谧而又安详…
穷山恶水的泥泞也挡不住清新的气质。
和安详的风光相反,人类们则处在蛮荒与混乱。
影片中“死亡”以10分钟/每次的频率出现,赌博欠钱者死,喝酒闹事者死,嫖娼买春者死…
别说逆袭了,能活着就是奇迹!n
而其中有一起死亡最细思极恐 ——
一对年轻夫妇路过,借问帕特里克小镇上哪能歇歇脚,刚到西部的他们幻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没过多久帕特里克到镇上收尸。
而死者正是刚才问路的男人,只留下妻儿哭叫着…
美好的“西部梦”还没活过两分钟。
没人解释这个男人为什么死,也没人追究谁是杀人凶手,死亡就像掷骰子,看看谁是倒霉蛋儿…
影片处理的很冷酷。
冷酷到活得艰难,死得随机!
这样混乱,通常都伴着恶势力的肆虐。
但和经典西部片“正邪对立”的冲突不同,电影[永生之地]里所有角色只是残酷游戏里求生的玩家…
要求生,就只分强弱,不辨善恶!
由发福的约翰·库萨克饰演的恶霸阿尔伯特行事阴狠毒辣,怎么看他都是一个标准的大恶人…
但他的“恶”更多的是一种威慑。
他带着人马到帕特里克家吃饭,挑衅着帕特里克夫妇…
“家里有孩子么?有几个?他们睡了么?”
这一句句阴险的问话以孩子为要挟,威慑帕特里克。
“好吧,很抱歉打扰了”
他又是道歉,又是给钱,然后转身离开…
看似强大的阿尔伯特以“恶”为手段,让众人畏惧自己,从而站在西部的食物链顶端,从而生存无虑…
不杀人,就得利,岂不美哉?
于是他买下酒馆,用赌博、卖淫、贩酒的方式不费吹灰之力就榨干了镇上醉生梦死的人们…
讲道理,神父这样的总该是好人吧?
但面对人们因肉体的困苦,而失去精神的信仰,他便放火烧死了酒馆里那些不信教的人以示惩戒。
都说世道变坏是从好人作恶开始…
神父以上帝之名惩罚世人,他比恶人更疯魔!
顺着这条线索接着看…
酒馆里被烧死的居民就真的是无辜者么?
他们无非是贪生的凡人罢了!
其实整个小镇是在宗教信仰(神父)、政府权力(警长)以及民间势力(恶霸)的制衡里维持着极限平衡。
除了这三巨头,屁民们都是噤声的白兔…
当有人被打死时,人们闭口不言,当女孩因打死嫖客而被绞刑时,人们依旧闭口不言。
为了多呼吸一口气,每个人都成了埋头鸵鸟。
我们的主角帕特里克也是如此…
他像透明人般游走在小镇上,每次死人便会现身,不辨善恶的他收下银币便为人送行了事。
但当他妻子被害死…
当整个小镇畏惧恶棍阿尔伯特的淫威,当警长和神父相继火拼而亡,当人们四散逃亡时…
被激怒帕特里克还是开枪灭了阿尔伯特!
他是英雄么?
如果以这除暴安良的一枪来算,毫无疑问,他是!
但回顾他收尸发家的过程,却难以用英雄形容他的人生,因为他只是一个被逼到绝境的平凡人。
阿尔伯特死前对帕特里克说 ——
“你更像个美国人”
更准确的说,那一瞬间帕特里克更像个西部人!
纵观这部[永生之地]更像是“寓言”一则,极端的环境里人们都在寻找出口,他们就像笼子里被逼疯的老鼠。
经历了这样的折磨后变成了另一个物种…
曾经的西部片之所以为人喜爱,是因为它们用英雄形象递出我们愿意相信的信仰,并为之欢欣鼓舞。
而[永生之地]的不同在于…
它用反英雄形象,让我们看到不忍面对的真相。
这个真相,熟悉吗?
《永生之地》。6分。
伊万·卡瓦纳编剧、导演,约翰·库萨克、埃米尔·赫斯基主演作品。
西部片无论品质如何,我是必看的,何况还是约翰·库萨克主演的作品。
约翰这些年和尼古拉斯·凯奇一样,接不到好片,想当年,他们在《空中监狱》中的风采那么帅,市场不饶人。
约翰饰演的不法之徒一行来到西部小镇,打破了牧师给小镇定下的安宁调性,他们拿着枪以无比的黑暗和残暴重新开起了酒馆和妓院。不仅如此,对于敢违规者、敢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而埃米尔饰演的是一位木匠兼收尸人,他的技能很符合这群暴徒的需要。
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牧师终于没忍住,一把火烧掉了酒馆……一场与恶行的对抗拉开序幕。
故事还是很有可取之处,但确实不够精彩。小镇也不是永生之地,那里从来都没有救世主。
看评分不高,结果出乎预料,故事、外景、道具、演技都相当用心,尤其是用心讲述了一个真实血腥的西部往事。
整部电影都是在泥泞阴雨之中,没有浪漫的西部风情,没有勇敢神勇的小镇警长,没有除暴安良的牛仔英雄,甚至没有传说中的来去如风的劫匪大盗,故事也因为过于写实而显得更加血腥残酷,当年西部的艰难令人震撼。
主人公是个有家有口的老实过日子的爱尔兰籍小镇殡葬人,收个尸,打个棺材,勉强度日,一日镇里来了三个恶棍,开起了卖淫买酒赌博的饭店,小镇的平静生活被彻底打破了。最终,教堂神父烧了淫秽堕落的酒店,神父和警长被恶棍打死,爱尔兰殡葬人的妻子不堪受辱,与一个恶棍同归于尽,殡葬人勒死了一个要调戏妻子的恶棍,最终也杀死了恶棍头子。
影片难能可贵的是没有预设立场和故事走向,没有拍成一个模式化的西部复仇故事,而是尽可能真实客观的描写一群西部小镇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
主人公有懦弱的一面,幻想过离开,想保护家人,想平静的生活,每周去教堂,想融入小镇人群,不愿与恶人打交道,也能忍气吞声,他的所作所为其实和多数普通人一样,也没有做错什么,但最终还是被逼到了家破人亡的复仇境地。
神父想保持小镇民众的纯洁,警长在职责范围内依法行事,勉强维持小镇稳定,恶棍为了赚钱干起了买酒赌博卖淫的生意,甚至女孩打死嫖客被判绞刑,都是当时西部的正常现象,甚至没有违反法律,但最终酿成了悲剧。
对于爱尔兰殡葬人,我们也没法说他懦弱无能,普通人不都这样忍气吞声的活着,何况他前面已经干净利落的勒死了一个恶棍,已经比很多人都强了,最终,他依然逃脱不了悲惨命运,这是那个时代、那个环境注定的。
的确,这部电影的西部才是真正的美国西部,克林德伊斯特伍德的西部只是好莱坞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