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1集
第2集
第3集
第4集
第5集
第6集
第7集
第8集
第9集
第26集完结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黎明之前(2011)
追梦—优酷出品青年导演扶植计划
心动警报第一部
新生2024
雪狼
天下第一媒婆 (2006)
花满楼之绝世花魁
总裁的天价前妻
小鼓大戏
花自飘零
结合小说原著分析评价一下真人电视剧的
其实很早就想做这么一个长评,只不过比较懒,而且我以前也还没看(听)完原作——米小圈日记形式的小说,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点评分两块,第一块我先把他当成一部独立的儿童剧来分析,之后再结合原著。
我在第一季的长评里说过有好几集转折和处理比较突兀的问题,具体如下。
米小圈上学记第一季长评
到了第二季,我觉得是有很大进步的。虽然个别集数仍旧有该问题,比如第一集助人为乐的主题,一开始米小圈他们只是为了得到小红花,不知道怎么样才真正帮助到他人,所以总给别人添麻烦,然而最后的改变完全依靠校长的说教,讲大道理,他们就突然悟了,这种处理方式是比较low的。还有徐豆豆的专属集,解释了徐豆豆对外星人的狂热是因为小时候遇到过外星人,但这种狂热影响到了其他同学,于是米小圈他们设法让徐豆豆认为小时候的事情是假的根本没有外星人,造成了徐豆豆信仰的崩溃,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主题,与其强行回归现实,不如让徐豆豆保持孩童的纯真,那么之后理应安排的情节是米小圈他们意识到了错误,帮助徐豆豆重新建立信仰,结果啥都没有,徐豆豆自己就恢复了……
不过抛开这个别集,绝大多数处理的都非常好,而且最大的亮点和加分点在于有不少集数结合了热点和时事,有讽刺和警醒作用,而且选择的主题也是小朋友能理解的。比如《潮流制造者》那集主题讲的就是随意炒作一下就能制造潮流,还有盲目跟从潮流的大众们,《跳蚤市场》则是对应了现在电商的各种销售买卖方法,诸如抵用券,直播煽动情绪等等,让普通人一时脑热买了很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还有《真实与完美》里想要展现学校最好一面的李黎与想要展现自己最真实一面的米小圈之间的矛盾等等。
总之,第一第二季结合来看,这剧有优秀的剧情,合适的选角,服化道等制作方面也很精良,如果作为一部独立的儿童剧来说,我个人可以把他归在国产儿童剧第一梯队,即使去和过去经典的《快乐星球》《蓝多多》之类对比,也完全可以有碰一碰的实力。
然后我们结合原著来说说,如果作为一部独立剧,那他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剧,但是如果作为改编剧,从还原角度来看,可能几乎都要不及格。
首先剧情方面,绝大多数集数都是原创,即使和原作相关的也就是套了个框架,细节全变了。由于内容变化太多,我都没法具体进行分析,所以主要分析下人设方面。
四大主角(这个原ip应该也是这么设计的,虽然李黎在原作里戏份没那么多,但是米小圈各种官方衍生的学习动画,杂志之类就是把这四位放在主要人物的位置)基本上还算还原,不过还是有细微改动。比如李黎在原作里没有那么凶和蛮横,对米小圈也没有那么敌视,电视剧中把程度加深了,好像米小圈无论做什么事都她都看不顺眼。铁头的人设比原作更好了一点,原作是有些傻,但也会做坏事,比如偷吃米小圈的东西之类,新作改成纯憨和可爱了,姜小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怕误导和审核的问题,删除了他喜欢漂亮女生和老师的设定。
车驰保留了原作学霸万事通,但是人设改成高冷和不爱社交了,徐豆豆保留了古灵精怪和活泼的性格,但是删去了她喜欢恶作剧和捣蛋,加上了外星人狂热爱好者的设定,郝静保留了文静内向的人设,删去了不漂亮的特点,加上了小透明存在感低的设定。潘美多是改编最差的一个,原作是长相漂亮,学习成绩好,才艺丰富,但是电视剧只有漂亮的设定,而且不是说演员不漂亮,可能是因为造型的缘故,看上去可能还不如其他三位女生,结果还在剧里给她加了自恋属性,尤其是第二季,不停地在自己多美多美,就感觉很尴尬。
至于大人演员反面,这里不详述,总之就是整部剧的基调是喜剧,所以大人人设比起原作都更偏向搞笑和无厘头了。
接着还有改动比较大的是人物关系,原作李黎和米小圈确实是属于那种欢喜冤家的设定,但是电视剧大幅度加深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暧昧,姜小牙米小圈铁头的人物关系倒没啥明显变化,但由于李黎的戏份大幅度提升,占据了姜小牙和铁头的戏份,导致这三人的羁绊比起原作有一定程度下降。如果以上人物关系还属于合理改编范畴,那下面的就属于魔改了。原作姜小牙对潘美多明恋被删也就算了,剧里姜小牙还会嫌弃潘美多,打她小报告,铁头和郝静原作里关系那么好,剧里形同路人。剧里完全没交集的车驰徐豆豆,第一季被组成cp,第二季又再次形同路人……
最后总结一下,我个人很喜欢这剧,因为以前完全没有看过原作,在b站看了剪辑片段以后补了正片入坑,然后才去听了原作的有声小说,觉得也挺有意思的。但是我对原作没有情怀,再加上磕圈黎cp,所以能接受剧中的魔改。不过如果有原作党不喜欢甚至排斥剧的改编我也表示十分的尊重,因为最近在其他ip上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我很能理解原作党不喜欢魔改的感受。好在米小圈只是个儿童ip,演员也都是些孩子,不存在那些大ip改电视剧以后的破事,类似于像原作党,剧党,演员粉丝各种掐架撕逼的情况没有发生,大家求同存异互相尊重这是最好的。
然后我要说一点题外话,据我了解,有很多家长投诉这个ip的原著小说教坏小孩子,甚至这书还被学校的阅览室以及部分地区的书店下架了一段时间,好在后来央视也发声了,这些书又重新上架了,现在书店还是最畅销的儿童文学之一。并且,我在这剧的豆瓣评价里也看到有人在吐槽三观不正。
我只想说书里和影视里确实有一些不正确的情节,例如米小圈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姜小牙爱财,喜欢漂亮女生,铁头好玩贪吃等等,但这是现代小孩确实存在的问题,甚至现实中只会更甚,而且书中和影视剧里并没有赞同和提倡这种行为,很多行为主角们都在剧情推进过程中意识到了错误改正了,即使没改正的并非原则性错误,是孩子小时候认知不全所产生的正常行为。试问如果直接设定所有小朋友都是三好学生,只会做正确的事情,那这样非但不真实,而且没了戏剧冲突,故事如何好看呢?如何起到教育孩子寓教于乐的作用?
总之我觉得大家还是多一点宽容,少一些死板,希望有更多家长们能带孩子们看看这部充满诚意的《米小圈上学记》,也希望以后国内能有更多这种优秀的儿童剧。
最后希望原作能赶快出五年级,电视剧也快点出第三季(已经在拍了),有更多喜欢《米小圈上学记》的人出现。
非常好看,十分推荐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观看。
如果说米小圈上学记1是反响还行,那这次米小圈上学记2就是口碑炸裂。
与上一部不同的是这次米小圈上学记2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导演自创的,还将徐豆豆、车驰这些配角单独整一集。
关于铁三角的故事更多了,小朋友们的演技十分的出彩,每一集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并且剧情一点儿都不幼稚。
总之更希望这次米小圈上学记2的豆瓣评分能破9分!
俗套的电视剧看的太多了都没啥新意,那天看到腾讯的宣传,央视也播了,就来看,发现真的是一股清流!它完全打破了常规,每一集都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从开头就跳出了所有套路。
这部剧中的角色设定也非常有趣。
我为米小圈和李黎扛大旗!我是CP粉,他两换同桌那集,我真的被狠狠磕到了好嘛!虽然有时候会有一些小矛盾,但都是那种“你来我往”的欢乐斗争,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笑。这种欢喜冤家的友情设定,代入感真的很强。最后他两继续做同桌,我还有点感动呢!
不说了,刷第一季去了
腊月廿九,在辽视春晚上看到郭赫轩才知道《米小圈上学记》的第二季要开播了。那一瞬间是有些兴奋的,带着些期待,与此同时又有些说不出的感觉——原来就这样又过了一年。n 这一季延续上一季的风格,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三年级下学期,这种镜头内外同步变化、同步成长的感觉永远是那么奇妙。第13集和第17集将镜头聚焦于剧集中的两个主要配角——车驰和徐豆豆,这也让班级中更多同学的形象变得更立体了,希望在今后的故事中也能让更多的同学“拥有姓名”。我尤其喜欢车驰这个角色,在很多影视剧中,如果主角是一个成绩并不怎么好的学生,那学霸的形象往往或是呆板的,或是自负的,又或许是一个标签化的透明人;如果学霸就是那个主角,他可能外形帅气、兴趣广泛、不怎么学习就考第一名。而车驰与这些都不一样,他真实又鲜活,他聪颖好学却不是无所不能,他博学广知却不骄矜自傲,而冯嘉智的演绎又给这个角色添了一份可爱。听闻在第三季中他将不再出演车驰这一角色,还有那么一点点小遗憾,当然也祝冯嘉智学业有成。n 第19集的《换座风波》是本季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这一集也回答了我第一季关于“米小圈和李黎CP感有点儿弱”的疑问。原来他俩彼此之间也能说出对方那么多好,也有那么多珍贵的回忆。同桌的友情有点儿像爱情中的先婚后爱,也有点儿像抽盲盒,碰到个什么样的人还真不一定。这场换座风波也让我想起了中学时和同桌分开坐后偷偷流眼泪的故事,果然,无论看哪个时期的校园故事都是一场回忆接着一场回忆。n 还要说一下“秋实小课堂”,小课堂里的科普知识好像跟剧情的关系更近了,基本都是剧情中出现的事物。这种出现在故事结尾的知识性内容让我想起《火星娃勇闯魔晶岛》中每一集后的知识问答,现在想想,好像那个时候的小朋友们靠看电视就能获取很多知识。总觉得如果我还是小学生,可能会将小课堂里涉及的知识都记下来,可惜现在我已经是注意力很难集中的成年人了,哎呀。n 最后一段想说说排播,想说说广告,好像又想说说水军,最后想想都别说了…如果就剩一句发自肺腑的,我想说——家用的,A4纸打打文件啥的,惠普打印机哪个型号的好用?n
这是一个关于第一代民族工业者,实业救国,自强......
播放指数:1275℃
《米小圈上学记2》 第26集在线观看 - 国产剧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3278-1-26.html
结合小说原著分析评价一下真人电视剧的
其实很早就想做这么一个长评,只不过比较懒,而且我以前也还没看(听)完原作——米小圈日记形式的小说,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点评分两块,第一块我先把他当成一部独立的儿童剧来分析,之后再结合原著。
我在第一季的长评里说过有好几集转折和处理比较突兀的问题,具体如下。
米小圈上学记第一季长评
到了第二季,我觉得是有很大进步的。虽然个别集数仍旧有该问题,比如第一集助人为乐的主题,一开始米小圈他们只是为了得到小红花,不知道怎么样才真正帮助到他人,所以总给别人添麻烦,然而最后的改变完全依靠校长的说教,讲大道理,他们就突然悟了,这种处理方式是比较low的。还有徐豆豆的专属集,解释了徐豆豆对外星人的狂热是因为小时候遇到过外星人,但这种狂热影响到了其他同学,于是米小圈他们设法让徐豆豆认为小时候的事情是假的根本没有外星人,造成了徐豆豆信仰的崩溃,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主题,与其强行回归现实,不如让徐豆豆保持孩童的纯真,那么之后理应安排的情节是米小圈他们意识到了错误,帮助徐豆豆重新建立信仰,结果啥都没有,徐豆豆自己就恢复了……
不过抛开这个别集,绝大多数处理的都非常好,而且最大的亮点和加分点在于有不少集数结合了热点和时事,有讽刺和警醒作用,而且选择的主题也是小朋友能理解的。比如《潮流制造者》那集主题讲的就是随意炒作一下就能制造潮流,还有盲目跟从潮流的大众们,《跳蚤市场》则是对应了现在电商的各种销售买卖方法,诸如抵用券,直播煽动情绪等等,让普通人一时脑热买了很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还有《真实与完美》里想要展现学校最好一面的李黎与想要展现自己最真实一面的米小圈之间的矛盾等等。
总之,第一第二季结合来看,这剧有优秀的剧情,合适的选角,服化道等制作方面也很精良,如果作为一部独立的儿童剧来说,我个人可以把他归在国产儿童剧第一梯队,即使去和过去经典的《快乐星球》《蓝多多》之类对比,也完全可以有碰一碰的实力。
然后我们结合原著来说说,如果作为一部独立剧,那他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剧,但是如果作为改编剧,从还原角度来看,可能几乎都要不及格。
首先剧情方面,绝大多数集数都是原创,即使和原作相关的也就是套了个框架,细节全变了。由于内容变化太多,我都没法具体进行分析,所以主要分析下人设方面。
四大主角(这个原ip应该也是这么设计的,虽然李黎在原作里戏份没那么多,但是米小圈各种官方衍生的学习动画,杂志之类就是把这四位放在主要人物的位置)基本上还算还原,不过还是有细微改动。比如李黎在原作里没有那么凶和蛮横,对米小圈也没有那么敌视,电视剧中把程度加深了,好像米小圈无论做什么事都她都看不顺眼。铁头的人设比原作更好了一点,原作是有些傻,但也会做坏事,比如偷吃米小圈的东西之类,新作改成纯憨和可爱了,姜小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怕误导和审核的问题,删除了他喜欢漂亮女生和老师的设定。
车驰保留了原作学霸万事通,但是人设改成高冷和不爱社交了,徐豆豆保留了古灵精怪和活泼的性格,但是删去了她喜欢恶作剧和捣蛋,加上了外星人狂热爱好者的设定,郝静保留了文静内向的人设,删去了不漂亮的特点,加上了小透明存在感低的设定。潘美多是改编最差的一个,原作是长相漂亮,学习成绩好,才艺丰富,但是电视剧只有漂亮的设定,而且不是说演员不漂亮,可能是因为造型的缘故,看上去可能还不如其他三位女生,结果还在剧里给她加了自恋属性,尤其是第二季,不停地在自己多美多美,就感觉很尴尬。
至于大人演员反面,这里不详述,总之就是整部剧的基调是喜剧,所以大人人设比起原作都更偏向搞笑和无厘头了。
接着还有改动比较大的是人物关系,原作李黎和米小圈确实是属于那种欢喜冤家的设定,但是电视剧大幅度加深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暧昧,姜小牙米小圈铁头的人物关系倒没啥明显变化,但由于李黎的戏份大幅度提升,占据了姜小牙和铁头的戏份,导致这三人的羁绊比起原作有一定程度下降。如果以上人物关系还属于合理改编范畴,那下面的就属于魔改了。原作姜小牙对潘美多明恋被删也就算了,剧里姜小牙还会嫌弃潘美多,打她小报告,铁头和郝静原作里关系那么好,剧里形同路人。剧里完全没交集的车驰徐豆豆,第一季被组成cp,第二季又再次形同路人……
最后总结一下,我个人很喜欢这剧,因为以前完全没有看过原作,在b站看了剪辑片段以后补了正片入坑,然后才去听了原作的有声小说,觉得也挺有意思的。但是我对原作没有情怀,再加上磕圈黎cp,所以能接受剧中的魔改。不过如果有原作党不喜欢甚至排斥剧的改编我也表示十分的尊重,因为最近在其他ip上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我很能理解原作党不喜欢魔改的感受。好在米小圈只是个儿童ip,演员也都是些孩子,不存在那些大ip改电视剧以后的破事,类似于像原作党,剧党,演员粉丝各种掐架撕逼的情况没有发生,大家求同存异互相尊重这是最好的。
然后我要说一点题外话,据我了解,有很多家长投诉这个ip的原著小说教坏小孩子,甚至这书还被学校的阅览室以及部分地区的书店下架了一段时间,好在后来央视也发声了,这些书又重新上架了,现在书店还是最畅销的儿童文学之一。并且,我在这剧的豆瓣评价里也看到有人在吐槽三观不正。
我只想说书里和影视里确实有一些不正确的情节,例如米小圈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姜小牙爱财,喜欢漂亮女生,铁头好玩贪吃等等,但这是现代小孩确实存在的问题,甚至现实中只会更甚,而且书中和影视剧里并没有赞同和提倡这种行为,很多行为主角们都在剧情推进过程中意识到了错误改正了,即使没改正的并非原则性错误,是孩子小时候认知不全所产生的正常行为。试问如果直接设定所有小朋友都是三好学生,只会做正确的事情,那这样非但不真实,而且没了戏剧冲突,故事如何好看呢?如何起到教育孩子寓教于乐的作用?
总之我觉得大家还是多一点宽容,少一些死板,希望有更多家长们能带孩子们看看这部充满诚意的《米小圈上学记》,也希望以后国内能有更多这种优秀的儿童剧。
最后希望原作能赶快出五年级,电视剧也快点出第三季(已经在拍了),有更多喜欢《米小圈上学记》的人出现。
非常好看,十分推荐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观看。
如果说米小圈上学记1是反响还行,那这次米小圈上学记2就是口碑炸裂。
与上一部不同的是这次米小圈上学记2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导演自创的,还将徐豆豆、车驰这些配角单独整一集。
关于铁三角的故事更多了,小朋友们的演技十分的出彩,每一集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并且剧情一点儿都不幼稚。
总之更希望这次米小圈上学记2的豆瓣评分能破9分!
俗套的电视剧看的太多了都没啥新意,那天看到腾讯的宣传,央视也播了,就来看,发现真的是一股清流!它完全打破了常规,每一集都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从开头就跳出了所有套路。
这部剧中的角色设定也非常有趣。
我为米小圈和李黎扛大旗!我是CP粉,他两换同桌那集,我真的被狠狠磕到了好嘛!虽然有时候会有一些小矛盾,但都是那种“你来我往”的欢乐斗争,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笑。这种欢喜冤家的友情设定,代入感真的很强。最后他两继续做同桌,我还有点感动呢!
不说了,刷第一季去了
腊月廿九,在辽视春晚上看到郭赫轩才知道《米小圈上学记》的第二季要开播了。那一瞬间是有些兴奋的,带着些期待,与此同时又有些说不出的感觉——原来就这样又过了一年。n 这一季延续上一季的风格,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三年级下学期,这种镜头内外同步变化、同步成长的感觉永远是那么奇妙。第13集和第17集将镜头聚焦于剧集中的两个主要配角——车驰和徐豆豆,这也让班级中更多同学的形象变得更立体了,希望在今后的故事中也能让更多的同学“拥有姓名”。我尤其喜欢车驰这个角色,在很多影视剧中,如果主角是一个成绩并不怎么好的学生,那学霸的形象往往或是呆板的,或是自负的,又或许是一个标签化的透明人;如果学霸就是那个主角,他可能外形帅气、兴趣广泛、不怎么学习就考第一名。而车驰与这些都不一样,他真实又鲜活,他聪颖好学却不是无所不能,他博学广知却不骄矜自傲,而冯嘉智的演绎又给这个角色添了一份可爱。听闻在第三季中他将不再出演车驰这一角色,还有那么一点点小遗憾,当然也祝冯嘉智学业有成。n 第19集的《换座风波》是本季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这一集也回答了我第一季关于“米小圈和李黎CP感有点儿弱”的疑问。原来他俩彼此之间也能说出对方那么多好,也有那么多珍贵的回忆。同桌的友情有点儿像爱情中的先婚后爱,也有点儿像抽盲盒,碰到个什么样的人还真不一定。这场换座风波也让我想起了中学时和同桌分开坐后偷偷流眼泪的故事,果然,无论看哪个时期的校园故事都是一场回忆接着一场回忆。n 还要说一下“秋实小课堂”,小课堂里的科普知识好像跟剧情的关系更近了,基本都是剧情中出现的事物。这种出现在故事结尾的知识性内容让我想起《火星娃勇闯魔晶岛》中每一集后的知识问答,现在想想,好像那个时候的小朋友们靠看电视就能获取很多知识。总觉得如果我还是小学生,可能会将小课堂里涉及的知识都记下来,可惜现在我已经是注意力很难集中的成年人了,哎呀。n 最后一段想说说排播,想说说广告,好像又想说说水军,最后想想都别说了…如果就剩一句发自肺腑的,我想说——家用的,A4纸打打文件啥的,惠普打印机哪个型号的好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