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奇皇后国语
别再犹豫
入住汉阳
揭密最前线
优越的一天
深夜医院
无血无泪普通话版
灰姑娘游戏2024
灰姑娘游戏
结婚吧YOU
近来韩剧明显有些式微,连《模范刑警》这个故事已经明显完结的IP都被强拉出了第二季。不过这倒让我觉得挺公平,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这颗当初并未激起太大水花的遗珠,在韩剧影视寒冬也算是借着续集重新焕发了它应有光彩。
遗憾的是,第二季还是没逃过续集常见的命运。不能说完全不好,但明显不如第一季成功。故事和题目的契合度明显变低了,整体的讲述思路也变得不太清晰。
原本这两周看了新一季,想发一个二季的吐槽帖,没想到写着写着变成了一季的夸夸评。那索性先填充一下,发到这边来吧~
模范刑警第一季是我的一大心头好。这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同时兼顾办案的辛酸和人性的可爱的刑侦剧。单从刑侦类型剧来说,第一季案件的反转密度可能并不成为它的优势,最后的罪犯同归于尽的结局也多少有点让人错愕。但其中渗透的人性描绘之细腻、观察视角之独特,却是同类型剧中比较难得的。不得不说,后者真的很对我胃口。nn第一季中的故事线条十分清晰。除了破案经过作为主线,还有若干条贯穿始终的副线,同样也都做到了逻辑连贯、情绪丰满。各个人物的各条成长路线都有迹可循且合情合理。nn从主到次分别说。nn首先是老刑警,他的主线应该是工作态度的变化。nn一开始插科打诨的老滑头模样,很符合一个快退休的老人的职场态度。nn而后来他从浑水摸鱼到认真负责,从沽名钓誉到舍名取义,其实伴随着李大哲和传教士两条鲜活生命的无辜陨落,直接造成了一个女孩乖巧灿烂的一生的堕落与破碎。在这样的冲击下,哪怕是一个土埋半截子的人,做出巨大的改变也足够有说服力。他的悔恨,他的愤怒,都完全不让人出戏。他对李大哲的女儿恩惠的愧疚之情毫不做作,反而显得水到渠成。nn小刑警工作态度一直十分积极,他的主线隐藏在人生态度的缓和与治愈。nn此剧的导演镜头很有感情。小刑警这个角色从一开场,就被赋予了某种悲剧色彩。他外表帅气,衣着光鲜,毫不眨眼地拍下天价手表,可到了晚上却缩卧在警所长椅上勉强入眠。nn在精神上,他是一个无以为家的流浪者。nn他办起案来一掷千金、生死度外,并不仅仅是因为多么热爱正义,更是因为他心中压根没有人生的意义。不过他是善良的,所以他在试图用帮助他人的成就感,来填补内心无尽的空虚。nn但他填得上吗?nn至少导演让我们看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前几集里的小刑警,几乎没有一次露出真心的笑。他每挑一挑嘴角,都让人觉得那笑容里充满了嘲讽。nn不过,编剧笔下的他自然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血性未干的老刑警。前者一面用激情重新燃沸了后者的热血,一面被后者的生活气逐渐感化。老刑警让他看到,生活除了毫无感情地随处撒钱之外,还有让人哭笑不得却又心甘情愿的一地鸡毛;工作除了在现场拼命之外,还可以有围坐一团、把酒言欢的兄弟情深。nn体味了七情六欲,小刑警才不再冷血。他紧绷的神经被老刑警一点一点地放松了,他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nn三号主人公女主,让她丰满起来的不是若隐若现的隐晦爱情线,而是在「正义」和「服从」之间徘徊的职场困境。nn作为一名记者,她的天性和职业特性决定了她对正义的坚持。但是她的上司却打着一套不全然正义的算盘。从一开始被利用,但后来独当一面,正义的轮廓在她的不断徘徊摸索下逐渐清晰。对比她初进公司大楼时人人侧目的场景,她最后同部长对峙时,站在她身后的大伙,给了观众一个充分的暗示:正义不来自于服从,但它最终却会让众人服从。nn把这几条线索结合起来看,就很容易发现了,三位主人公在剧中的各自成长轨迹截然不同。但是又因为他们的形象是极为常见的普通人,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很多常人都会或多或少经历过的寻常琐事,所以又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将寻常人心路作完全差异化的打法,自然就让剧情不但丰富,而且十分接地气。nn如此巧妙的编排,让每条逻辑线都能贯穿始终,且功能都不单一。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和更加细密的支线相互交叉,交融渗透,彼此呼应,形成互文。nn比如,李大哲对再审几经变化的态度,体现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懦弱无知,与愿为人父的责任担当之间的反复纠结。这种纠结偏偏和老刑警的努力阴差阳错,最终造成了令人扼腕的遗憾。nn再比如,小刑警的童年经历,足够让人联想到当今的一大热点--原生家庭问题。父亲的英年遇害,叔父对亲生儿子的偏爱,哥哥对自己的敌意,小刑警童年时对哥哥犯错置身事外的自我保护,虽然都不能算政治正确,却又都那么天经地义。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些大家都会经历的磨难,犯了一点大家都会犯的错误,终于彻底改变了两个年轻人的一生。
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解读,这些遗憾,写照的是对现实的反思:人性的弱点固然不可避免,但一个个看似小小的弱点叠加起来,却足够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这些看似偶然的遗憾,仿佛在向我们设问:当正义已经被人性之恶提前构陷,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还有能力在悲剧面前力挽狂澜吗?nn这种足够实在有料的冲突,就让剧中点到为止的化学反应变得让人欲罢不能。nn老少组合之间的互动自然不必多说。来说说小刑警和女记者吧。编剧对感情线着色并不太多,但这惜墨如金的几笔,却轻巧地勾勒出两人从欢喜冤家到相知信赖的过渡。nn不过,我并不觉得他们的关系变化有什么突兀,因为一切都有迹可循。小刑警一开始为什么不信她?因为他童年的经历,让他连最亲的哥哥都不敢相信,对谁还不能抱怀疑呢?而她为什么反击呢?因为她也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明日之星,她心高气傲,自认为可以用笔杆子改变世界。连经验丰富的老刑警都对自己充分信任,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毛头小子凭什么在旁边说三道四?nn可是为什么他们后来能够越走越近呢?因为他们人性的底色都足够善良。
几位主角之间的相互治愈,实则在讲述又一个命题:人性之大善,能够让一切细小的人性弱点不堪一击,土崩瓦解。这不但是对此前设问的自我回答,同时还是对现实的无奈诉说。
因为在现实当中,又能有多少如此纯粹的善与善的碰撞呢?nn正是因为对人性有深度的阐发,使得这部剧还有一个让我欲罢不能的优点,那就是他朦胧恬淡的悲剧色彩。看着小刑警和女记者因为不眠症闹出一次又一次笑话,你不仅仅觉得想笑,还会觉得有一丝心下悲凉。nn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他把表面上把悲伤的生活若无其事地说出口,其实是强颜欢笑在告诉你:每一份正义,都来之不易;每一次成长,都要经历偌大的痛苦。
至于刑侦的部分,本剧虽然没有足够多的反转,但在我看来,这算是另一种更优秀的铺陈。它不重在博人眼球,反而一步步稳扎稳打、抽丝剥茧,把参与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编织得足够细密。由此以细致取胜,也不由让观众眼前一亮。
所以虽然最后新闻部长和罪犯同归于尽,让不少人觉得莫名其妙,但这个结局却让我觉得很符合他的既定命运。因为这位部长,他其实也是一位尽善之人。善良之人在作恶这件事上总是软弱的。部长的性格就决定了,他在为姐姐报仇之后,在没有了仇恨的支撑之时,根本承受不了亲手杀人、操控舆论等一系列恶行的痛苦。死亡对他而言,是最好的解脱。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小例子。那就是很多人貌似都没太注意的,我眼中这部剧的点睛之笔--小刑警第一次去案发现场时,车内播放的歌曲《鲻鱼之歌》:
那镜面般的河面上,
有鲻鱼跃出来。
那比水流还湍急的,
是它在河水中穿梭。
游子停下脚步,
坐在了山坡上。
遥看镜面般的河面上,
鲻鱼在游走。
那渔夫终于
想出了办法:
他搅动淤泥,
啊,那河面呦,
那浑浊不清的河面上,
鲻鱼被钓起。
山坡上的游子,
看得心疼起来。
你看,编剧早在已经在开头就暗示过我们了:我们不过是那远坐在山坡上的游子。我们像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远远地,眼看着鲻鱼被钓起。可我们除了心疼一下,什么也做不了,也什么都没有做。
那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的悲剧,我们每个人都算始作俑者。每一个看起来十恶不赦的罪人,都是社会集体的纵容在推波助澜。
所以,这部看似不太合群的刑侦剧,其实是在借着刑警的故事给我们讲人生,用温和又无奈的口吻带着我们看社会。它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有力地告诉观众:nn刑警也是人。模范刑警不是从不犯错的刑警。模范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还葆有良知。
剧情推进极慢,披着刑侦剧外皮的日常剧。
忍受着中间糟糕情节和逻辑看完,终于到结局“新闻社会部长自杀伪造成他杀”眼前一亮,以为接下来会围绕“职业天职”展开讨论。遗憾大失所望,剧里所有人张口闭口“正义”却在结局同时保持沉默。
“善良”、“正义”、“正确”,这些概念出自立场出自主观意愿,受害者与被害者在这些词汇上永远针锋相对。追究令人热血的概念没有意义,唯一真实的只有“事实”,是就是,不是就不是。n“吴宗泰杀害新闻社会部长”罪名成立比“李大哲杀害女大学生与刑警”的罪名更荒唐,后者至少还有伪造证据去加罪李大哲。n“杀害女大学生”一案无法追诉源自于杀人者与追击者的角力,追击者失败却又把莫须有的罪在未来重新加载,确实是有点幽默在的。
中年男主说,这次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青年男主可以说他不是个好刑警,但不能否认他是个好人。n女记者说,报道真相是她作为记者的职责。可先是李大哲后是吴宗泰,她一次也没有做到应允她的良心。n中年男主从没修正过他的错误——尊重事实与证据,只凭一次次的自我感动;女记者从来没有修正过她的错误,只凭一次次的懊悔。n谁是真实的?把人生意义放在抓住全部犯人的青年男主,把人生意义放在出人头地的女监察,把圆滑向上爬写在脸上的西部警察局长。n中年男主与女记者,自我感动的伪善者。无辜的李大哲、杀人的吴宗泰都是他们伪善的牺牲者。
剧集打造“权利对抗权利”的世界观令人绝望,判决依舆论而非事实令人绝望,强调快意恩仇令人绝望。n全剧一遍遍强调着“模范”,可我只看到了令人绝望的多数人的暴政。
小冒坚持原创的811篇 爆款剧≠好剧,良心小众剧也有宝藏。
上周看了一眼企鹅未来的电视剧策划提案,国产剧长长的清单,各种熟悉面孔两两组合,绝大多数两眼一抹黑,毫无期待。
我就顺手搜了搜隔壁的计划,突然发现这部JTBC低调到不行的良心剧,下半年要开始拍第二季了。
就是我《知情人》剧评里,提到我认为Bromance 做得非常好,孙贤周 X 张胜祖——《模范刑警》。
故事发生在重案组里,由一起冤案展开,揭开特权阶层重重掩盖的几起陈年旧案的真相。
孙贤周自然而然挑起大梁,饰演即将升职,以后也将顺利的光荣退休的基层老警察,兢兢业业的小领导,一念之差,开启自己跌宕起伏的半退休生活。
一直饰演前夫哥,表哥堂哥,各种富家子弟的张胜祖,又一次扮演了格格不入,在职场中毫不在意其他,只为查案的隐形富二代年轻刑警。
隔壁典型的调查黑暗真相,蚍蜉撼树的故事就开始了。
以我积攒的犯罪/刑侦/悬疑的观影追剧的量来说,至少也在200+起,所以我想着重谈谈,能推测出来的套路之外,还能让我眼前一亮的点。
比起我们习以为常的典型的英雄/正面人物/主角的言行举止,标准模式,倒不如说,这部剧一直在打造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型警察,非常接地气。
1.孙贤周
孙贤周扮演的老刑警,之所以执着于自己曾经草草了事的冤假错案,并不是因为自己正义感多么爆棚,更多的就是想要做一个好人的朴素的心愿。
他确实不是那种绝对嫉恶如仇,大公无私的人物,但反而是那些挣扎犹豫,碍于生活窘迫的无奈,特别真实可感。纠结后的坦坦荡荡,豁出去的时候,还要机智地给自己留点后路。
太喜欢老戏骨的这些细节了。
比起那种完美无暇的绝对正确主角,我更喜欢这种平凡人里的英雄,真正的普通善良。
生而为人,我们一定有很多向生活低头的时刻,但依然还是想克服困难,坚持做正确的事,不只是不图回报,甚至还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即便如此,
光分析他的表演都够写一篇,只是那样就失去自己追剧的快乐了。
2.张胜祖
我真的很喜欢他这次的人设,因为不差钱,无牵无挂,所以更能一门心思,只为查明真相。
不需要和上司搞好关系,不需要看任何人眼色,不需要无谓的职场social,不会被威逼利诱,也不太在乎身外之物,只要好好搞事业就好。
神仙一般的打工人条件,天选的好警察人选。
他的存在,真的可以排除绝大多数暗黑因素,这才是电视剧高于生活的美好设定。
以为是个高冷毒舌,不好相处的小哥,没想到碰到志同道合的队友后,逐渐惺惺相惜,学会依靠,信任,团队合作代替拼命孤狼,还学会了撒娇,偷懒,卖萌,开玩笑,反差可可爱爱。
还有点甜,是怎么回事~~n
3. 李伊利雅
我很想讨论一下她的工作观。
作为记者,她也有自己的原则,专业,执着,野心。
我很喜欢她和女警察之间的惺惺相惜,两个人爽快地承认自己很自私,有野心,所以做了一些举动。这多真实。
想起来《为何是吴秀才》里一句很带感的话:
“疯女人”都会认出来自己的同类。
所谓的吴秀才这样的“疯狂”,就是谁也别想随便招惹她,肆意拿捏她,一定会付出代价的。
这也是明明和她有过节的女法官,在某个时刻,两人一个对视,就心知肚明:因为渣男结下的梁子算什么,互相理解,原则性问题上的一致,坚守的专业和信念,做不了朋友,但也不会成为真正的敌人,一起做正确的选择。
这种在专业上,在职场里,在待人接物里的自信,有底线的野心,机智守护自己的妥协,清醒自知,并不会替自己找借口粉饰太平的性格,真好。
真正的见多识广,就是你尊重所有与众不同,与己不同的人格,人生选择,生活方式,明白大部分人和自己一样,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和缺陷,关键是,你分得清,这种特质和言行举止,到底只是不同,缺点,还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
李伊利雅确实很有气质,特别适合职场女性。
她也不是无情工作的AI,几段情绪戏的真性情,也能看出身为记者之前,她就是一个有正义感,有同理心的人,这种品质更难能可贵。
这些岗位,是真的需要这些有信念感的人,他们做出的很多努力,也许很多人都不关心,但对当事人而言,可能就是攸关一生的分水岭,绝望中的唯一希望。
4.吴政世
我非常非常喜欢的黄金配角,为他专门写过合集。
反派角色,我也爱他。n
中年演技派黄金配角吴政世:无名剧抛脸,人生有春天n
5.群像
重案组的成员们,能看到也是各有各的缺点,承包很多苦逼无奈的职场打工人时刻里的快乐。
好的表演和角色塑造,会让观众记得这些配角的存在感,分得清他们每一个人。
就比如,里面的一位刑警,用了不小的篇幅去讲他这条线。已经进入舒适区的前辈,太久不需要警惕,也没遇到棘手案件,所以过度迷信自己的实力,不加锻炼,关键时刻掉链子。后来发奋图强,勤加苦练,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是一段不突兀,又很有意思的支线。
一想到一群大汉马路狂奔的首尾呼应片段,就觉得很开心。
任何一份工作,都没必要封神,也确实充满了五味陈杂的烟火气息。
但底限是,他们是专业的刑警。
这也是我最近,开始转变心态,做快乐打工人的决心。
没有一种生存轻而易举,大家各有各的苦逼。人无完人,也不必苛责自己。
开心不开心都是一天,那还不如开心,振作,多做点努力,多达成改善。
不知为何,现在兄弟 情谊的题材越来越多,关键是很多,就是为腐而出,毫无合情合理的铺垫,甚至还不合法。
就算我曾经推荐过,其中不错的作品,那也不是因为性别男,爱好也是男。而是真情实感打动人的部分。
所以我其实挺不喜欢,现在一窝蜂的雷同剧,井喷式爆发,别说深刻度了,毫无剧情和演技可言,甚至颜值都不合格。
相较之下,《模范刑警》没有打过这种擦边球,就是搭档办案,逐渐交心。
暗戳戳的兄弟情,无关风月,也没有那些暧昧不清,就是那种自然而然的默契,基于灵魂的理解,心灵的碰撞,包括演员现场的即兴互动。
这种野生CP感,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要比那些做作刻意,情不知何起,就硬要肢体接触,比拼言情剧的硬核双男主剧,更加自然动人,真情实感。
我喜欢这部剧,除了人物角色,情节故事,一点一点搜集罪证艰难举证的真实以外,还有那种难得的不带预设,不带偏见,去看待这个世界上人事物的复杂性。
我很喜欢让一切尽在不言中,和观众内心的自我碰撞的时刻,比如最终的凶手,他的选择,你对他的态度,因人而异。
最近有种看破世事的坦然,很多事情都不想计较了,过去的三年,我相信大家的心态都发生了很多质的改变。n
很多事情不再重要,又开始重新关注一些事情。回归生活的本质,努力让自己知足常乐。
追剧也是如此,直接一点,简单一点,喜欢就追,爆款热剧看不动就算了。
我也只推荐我认为值得的作品给大家,不管是书还是影视剧。
一方面在不过多剧透的情况下,描述吸引我的地方,一方面融入我的思考,希望大家阅读的几分钟,总能有些或多或少的收获。n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7月的韩剧,也是属于悬疑剧的。
OCN、JTBC、TVN 、MBC都有新的悬疑剧待播,而且阵容和题材都非常强。
像是OCN出品以平行时空为题材的犯罪悬疑剧《Train》,TVN出品的由文彩元和李准基合作的夫妻爱情悬疑剧《邪恶之花》,还有MBC的公寓悬疑短剧《李小姐知情》。
而作为7月首部开播的悬疑剧,JTBC的这部悬疑新剧可以说开了个好头,7月6日首播,播出两集收视率在全国为3.8%,首都圈为4.7%。
以JTBC的观众体量来看,属于中上水准,而且第二集的收视比起第一集有所增长,可以基本定性为好剧了。
《模范刑警》
《模范刑警》是由赵南国导演,崔镇元编剧,孙贤周、张胜祖、李伊利雅、吴政世主演的悬疑刑侦剧。
该剧于2019年11月开拍,历时6个月,于2020年5月杀青,原本定于4月播出,为了保证剧作质量,调整为7月首播。
也就是说,《模范刑警》几乎可以算是100%事前制作,烂尾的可能性降低了不少。
主演阵容虽说算不上是大流量,但绝对是实力派。
孙贤周,老戏骨一枚,各种电影电视剧的奖项都拿过,在年初爆火的《梨泰院CLASS》中,饰演世路爸爸。
张胜祖,之前在不少大火的韩剧中出演男二,像是《男朋友》《巧克力》,演技和颜值都没话说。
就看他这剧照,谁敢相信这是一个39岁的男人,也太童颜了吧。
李伊利雅,长得还很甜,看她笑起来感觉心都要融化了,被不少网友称作是韩版“安以轩”。
她参演过不少电视剧,和张胜祖一样,基本都是女二,不过演技可真没话说,尤其是在《辅佐官》和《皇后的品格》里展现了不俗的演技。
所以,这样一部实力派演员齐聚的剧,演技是可以放心了。
相比之下,这部剧的编剧反而让人有点担心,毕竟编剧之前大部分作品在6分上下。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以目前播出的前两集剧情来看,这次编剧崔镇元的功力也超常发挥了。
故事开篇就高能,一开始,时间线在2015年的一个雨夜。
一辆车来到一座人迹罕至的大桥,车上的人冒雨下车,从车后座抬出了一具女性尸体,丢到了桥下。
可没想到,他的一块高级手表丢在了现场。
但是很快,案件就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并且抓获了一个嫌疑人,李大哲。
虽然李大哲本人主张无罪,但他还是被判多项杀人且遗弃尸体罪,甚至还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时间来到5年后,男主吴志赫刚来到仁川警署重案二组报道,和他搭档的是一个老刑警姜道昌,5年前曾负责李大哲杀人案的主要警官。
从吴志赫报道的第一天起,就有奇怪的报警电话。
报警人声称,他目击了有人从一座大桥上抛尸,可当吴志赫达到大桥后,现场没有任何可能有尸体的迹象。
难道说是个简单的恶作剧?
接着,重案二组接到了失踪报案,报案人称失踪者是她的好友李恩惠。
但报案人的说法完全没有可信度,甚至和李恩惠一点都不熟,那为什么要报案呢?
开场不过20分钟,一下就抛出了两个悬念。
可到这还没完,很快,重案二组又接到了新的目击杀人现场的报警电话。
这回报警人说的地址则是野外的一片芦苇地,到了那儿,果然还是什么都没有。
看起来又是一起恶作剧,不过吴志赫发现了其中的联系和疑点。
因为之前两件事感到奇怪的吴志赫提前查看了资料,发现李恩惠失踪案和两次虚假报警都和5年前的李大哲有关。
两处目击现场分别是5年前尸体发现的案发现场,而李恩惠则是李大哲的女儿。
原本的虚假报案和失踪案件到这里变得复杂起来了。
紧接着,在调取芦苇地现场的监控录像时,吴志赫发现,芦苇地近期还真的有人进出过。
李恩惠和一个陌生男子一起进入了芦苇地。
但出来的时候,只剩男的一人。莫非真的有人在芦苇地杀人埋尸?
就在吴志赫和姜道昌他们为可能出现的失踪案烦恼时,有人主动来到警署自首。
来人是一名传教士,也是教导官朴建浩,他声称在芦苇第杀害了一名女高中生,并且名字就叫李恩惠。
他的自白一下让整个警署的人都慌乱起来,可追问之下,他又说记不清细节了,甚至都记不清杀没杀人。
因为有视频录像为证,李恩惠的失踪很可能和他有关。
但是就算警方带他到芦苇地指认现场,他还是一问三不知。
同时,警方在比对之前的报警电话时,发现曾经报警称看到有人从桥上抛尸的人很可能就是朴建浩。
可尽管朴建浩对自己杀人埋尸的事实供认不讳,但是关于凶器,尸体,却一点都答不上来。
甚至在吴志赫的询问中,暴露出了他对芦苇地案发地址的不熟悉。
而就在警方想要正式开始搜寻芦苇地时,却遭到了署长的制止。
表面上署长是担心记者把现在的事和5年前的联系在一起,引发社会舆论不好收场。
实际上署长在5年前,也是负责这个案件的科长,案件的重要证物还发生过丢失被他送回来过,署长是不是刻意想要隐瞒呢?
与此同时,女主这条线也有进展。
李伊利雅饰演的陈书卿,是一直追踪事实真相的记者。
正值新的领导人想要颁布废除死刑法的当口,她收到上级命令去采访李大哲案件的家属。
原本公平公正的报答等到刊登之际,却变成了引导舆论支持死刑法。
正巧在狱中看到报道的前检察长约见了陈书卿,他告诉女主,5年前李大哲案是冤案。
当初他还是刑事部长,李大哲的罪行是他们一手策划的,刑事、检察官、法官共同创作的作品,把他从无罪变为有罪。
这么一来,5年前的案件是冤案几乎盖棺定论了。
可光是嘴上说可没用,在第二集的末尾,姜道昌受到了匿名邮件,邮件里的正式五年前李大哲的不在场证明。
若视频证据属实,那么5年前的案件就真的有问题。
作为一部悬疑刑侦剧,《模范刑警》在案件的编排和悬念的制造上可谓是非常成功。
目前播出的两集,故事从第一集开始就直接抛出案件,然后再用新的案件套出旧案件,环环相扣,一集比一集有看点,案件始终在一种“猜中又猜不中”观感中发展。
比如当前时间线下发生的第一个案件,李恩惠失踪案。
或许我们能一下就猜中这是她为了替父亲伸冤而自编自导的戏,但没想到的是才一集的时间就把这个自编自导的戏拆穿,紧接着跟上的是更多关于5年前案件的秘密。
没有过度在浅显的悬念里浪费时间,而是能够抓住故事的重点,不断抛出新的悬念,就算是悬疑片“老炮儿”,也还是能被剧情吸引,一直看下去。
自3月的《无人知晓》之后,已经好久没看到这么过瘾的悬疑韩剧了。
光是这点,《模范刑警》就值得给高分。
还有,虽然首集节奏在同类型的悬疑片里并不算快,但埋下了很多隐线。
比如出现在案发现场的手表,是全球限量款,韩国只引进了2块。
而重案一组组长在看到同款手表时的表现,让人很难不起疑心。而且他和5年前的案件受害人家属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还有在看到新闻报道的前物证科警官,想起了当初丢失证物的事,出现了歇斯底里的状况。
种种迹象都表明,案件没表面上看那么简单。
而且因为前期相对较慢的铺陈,让主角团三人的形象一下就立住了,每个人的性格,做事风格能把握个七八成,再来看故事,就更容易带入剧情。
再有,剧中虽然是双线交叉叙事,但却一点也不显得乱,反而因为悬念制造得恰到好处,更能吊起人胃口。
小心铺垫,渐入佳境,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剧首集收视率相较于第二集偏低的缘故。
从第三集的预告来看,案件又迎来了新的高潮。
关于5年前案件的证据一点点被挖出来,真凶开始坐不住了,第一个被凶手盯上的是一直致力于帮李大哲恢复清白的传教士朴建浩。
总的来说,这部正正经经的悬疑刑侦剧在各方面都展现出了悬疑剧该有的水平,值得追!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模范刑警》于7.6日首播,目前更新到第二集。仅仅这两集制造的悬念,就已经抓住了小编躁动的心。
2015年的一个雨夜里,一个男人开着一辆车来到桥边,他从桥边扔出了一具尸体。在抛尸前,他解下了自己的手表,一只看起来名贵非凡的手表。大雨冲刷了泥水,也遮盖了那只手表。感觉这只手表会有很重要的戏份,毕竟给了镜头。
这起杀人抛尸案很快有了结果,姜道昌刑警抓获了真凶——李大哲。案件结束的十分顺利,李大哲被宣判死刑。
音乐响起,是一首《鲻鱼》,在镜面般的河面上 鲻鱼跃出水面 它比河流更迅速 游走在河水里 游子停下步伐 坐在山坡上 看着镜面般的河面上 游走的鲻鱼 渔夫终于 想出办法 掀起了泥水 啊 河面上 变浑浊的河面上 鲻鱼被钓起 山坡上的游子 心疼了起来
n在这简单的歌谣里,镜头出现了许多的便签纸,内容就是李大哲案,一个接一个的小便签,最后定格在“要接近西部警察署姜道昌刑警”的便签。是谁依旧在调查当年的李大哲案?又是谁想要接近姜道昌刑警?
五年后的现在,李大哲案被有人故意提起,甚至是模仿。先是有个女生报案说自己的朋友李恩惠失踪,之后又是有人先后举报目睹杀人抛尸现场。但是调查的结果显示:报案的女生和李恩惠根本不熟悉,而报案抛尸的两个地点,都是当年李大哲案中凶手抛尸的两个地点……
吴志赫和姜道昌来到了第二个所谓的抛尸地点——芦苇地,他们没有发现尸体,却意外发现芦苇地里有一个野生动物观察摄像头。摄像头里,出现了李恩惠和一个男人进入芦苇地的身影,但是之后只有男人独自离开的身影。警官们猜测李恩惠可能遭遇了不测。
这时,一个男人来到了警察署,投案自首。声称自己绑架并杀害了一个女生,埋尸在了芦苇地,好像是个叫李恩惠的女生。一切发生的那么快,重案2组的警察们围住了自首的男人——朴建浩。
朴建浩的自述里,他杀害了李恩惠,但是他的态度十分奇怪,他说自己不记得怎么杀人埋尸,也不记得为什么,只知道自己杀了人,埋了尸。这样巧合的闹剧,荒唐又古怪。
朴建浩不断地要求警方去找到芦苇地里的尸体,他神经兮兮的言辞,让警察更加怀疑这一切不过是他和李恩惠的作秀,为的就是帮李大哲重新翻案。媒体把朴建浩的案件曝光给了大众,朴建浩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人民的关注。
n他向媒体,也是向公众呼喊着“因为没有人给李大哲说出真相的机会,所以他蒙冤了五年”。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再次关注这个案件,从而查证出李大哲的无罪。所幸姜道昌带着李恩惠来到了现场,李恩惠朝着朴建浩和媒体们大吵一通,似乎这一切都是朴建浩的意愿。
一波尚未平息,重案2组的成员们甚至还没来得及去聚餐,姜道昌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告诉他已经把李大哲无罪的证据发到了他的邮箱。
n姜道昌面色一变,他打开了视频,视频显示案发当日当时李大哲还在快递处工作,如果视频没有造假,这就是里李大哲的不在场证明。可是当年的材料显示,李大哲并没有不在场证明,这两相矛盾的证据,到底该相信哪个?又到底说明了什么?
1、男主吴志赫片头轻轻松松花8亿韩元拍下了一个手表,说明他的家世似乎很不一般,却来到仁川小小的西部警察署。
2、吴志赫的手表,南国贤组长看到一眼,就讽刺吴志赫带了假货。事实上,这块手表十分珍贵,在韩国只有两块,南国贤为什么那么肯定手表是假的?也许他见过甚至是知道这个手表在谁的手上。
3、第二集片尾,当年李大哲案的杀人凶器曾经丢失过一小时,却被当时的科长现在的署长拿回来,这会是简单的帮下属遮盖过错吗?
4、李恩惠曾经发短信给伙伴“不要找我 我要失踪”,说明她确实和朴建浩有合谋演戏的计划,却又在媒体前斥责朴建浩,又是为什么?
说实话这些谜团我都写不完,这两集两个小时的片长,真的是一秒也不浪费,连笔记都写了好几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李大哲案被翻出来,不单单是为了平冤,甚至有可能涉及到高层的斗争。不愧是韩国,什么都敢拍,不过这样提及fu败的刑侦剧,已经很常见了。n
对于这部电视剧,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毕竟剧情、演员、演技都在线,很值得投入进去。
n
以韩国最初根据调查新闻的“电视台探查报导局”为背......
播放指数:725℃
《模范刑警》 第16集在线观看 - 韩剧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33483-3-16.html
近来韩剧明显有些式微,连《模范刑警》这个故事已经明显完结的IP都被强拉出了第二季。不过这倒让我觉得挺公平,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这颗当初并未激起太大水花的遗珠,在韩剧影视寒冬也算是借着续集重新焕发了它应有光彩。
遗憾的是,第二季还是没逃过续集常见的命运。不能说完全不好,但明显不如第一季成功。故事和题目的契合度明显变低了,整体的讲述思路也变得不太清晰。
原本这两周看了新一季,想发一个二季的吐槽帖,没想到写着写着变成了一季的夸夸评。那索性先填充一下,发到这边来吧~
模范刑警第一季是我的一大心头好。这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同时兼顾办案的辛酸和人性的可爱的刑侦剧。单从刑侦类型剧来说,第一季案件的反转密度可能并不成为它的优势,最后的罪犯同归于尽的结局也多少有点让人错愕。但其中渗透的人性描绘之细腻、观察视角之独特,却是同类型剧中比较难得的。不得不说,后者真的很对我胃口。nn第一季中的故事线条十分清晰。除了破案经过作为主线,还有若干条贯穿始终的副线,同样也都做到了逻辑连贯、情绪丰满。各个人物的各条成长路线都有迹可循且合情合理。nn从主到次分别说。nn首先是老刑警,他的主线应该是工作态度的变化。nn一开始插科打诨的老滑头模样,很符合一个快退休的老人的职场态度。nn而后来他从浑水摸鱼到认真负责,从沽名钓誉到舍名取义,其实伴随着李大哲和传教士两条鲜活生命的无辜陨落,直接造成了一个女孩乖巧灿烂的一生的堕落与破碎。在这样的冲击下,哪怕是一个土埋半截子的人,做出巨大的改变也足够有说服力。他的悔恨,他的愤怒,都完全不让人出戏。他对李大哲的女儿恩惠的愧疚之情毫不做作,反而显得水到渠成。nn小刑警工作态度一直十分积极,他的主线隐藏在人生态度的缓和与治愈。nn此剧的导演镜头很有感情。小刑警这个角色从一开场,就被赋予了某种悲剧色彩。他外表帅气,衣着光鲜,毫不眨眼地拍下天价手表,可到了晚上却缩卧在警所长椅上勉强入眠。nn在精神上,他是一个无以为家的流浪者。nn他办起案来一掷千金、生死度外,并不仅仅是因为多么热爱正义,更是因为他心中压根没有人生的意义。不过他是善良的,所以他在试图用帮助他人的成就感,来填补内心无尽的空虚。nn但他填得上吗?nn至少导演让我们看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前几集里的小刑警,几乎没有一次露出真心的笑。他每挑一挑嘴角,都让人觉得那笑容里充满了嘲讽。nn不过,编剧笔下的他自然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血性未干的老刑警。前者一面用激情重新燃沸了后者的热血,一面被后者的生活气逐渐感化。老刑警让他看到,生活除了毫无感情地随处撒钱之外,还有让人哭笑不得却又心甘情愿的一地鸡毛;工作除了在现场拼命之外,还可以有围坐一团、把酒言欢的兄弟情深。nn体味了七情六欲,小刑警才不再冷血。他紧绷的神经被老刑警一点一点地放松了,他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nn三号主人公女主,让她丰满起来的不是若隐若现的隐晦爱情线,而是在「正义」和「服从」之间徘徊的职场困境。nn作为一名记者,她的天性和职业特性决定了她对正义的坚持。但是她的上司却打着一套不全然正义的算盘。从一开始被利用,但后来独当一面,正义的轮廓在她的不断徘徊摸索下逐渐清晰。对比她初进公司大楼时人人侧目的场景,她最后同部长对峙时,站在她身后的大伙,给了观众一个充分的暗示:正义不来自于服从,但它最终却会让众人服从。nn把这几条线索结合起来看,就很容易发现了,三位主人公在剧中的各自成长轨迹截然不同。但是又因为他们的形象是极为常见的普通人,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很多常人都会或多或少经历过的寻常琐事,所以又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将寻常人心路作完全差异化的打法,自然就让剧情不但丰富,而且十分接地气。nn如此巧妙的编排,让每条逻辑线都能贯穿始终,且功能都不单一。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和更加细密的支线相互交叉,交融渗透,彼此呼应,形成互文。nn比如,李大哲对再审几经变化的态度,体现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懦弱无知,与愿为人父的责任担当之间的反复纠结。这种纠结偏偏和老刑警的努力阴差阳错,最终造成了令人扼腕的遗憾。nn再比如,小刑警的童年经历,足够让人联想到当今的一大热点--原生家庭问题。父亲的英年遇害,叔父对亲生儿子的偏爱,哥哥对自己的敌意,小刑警童年时对哥哥犯错置身事外的自我保护,虽然都不能算政治正确,却又都那么天经地义。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些大家都会经历的磨难,犯了一点大家都会犯的错误,终于彻底改变了两个年轻人的一生。
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解读,这些遗憾,写照的是对现实的反思:人性的弱点固然不可避免,但一个个看似小小的弱点叠加起来,却足够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这些看似偶然的遗憾,仿佛在向我们设问:当正义已经被人性之恶提前构陷,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还有能力在悲剧面前力挽狂澜吗?nn这种足够实在有料的冲突,就让剧中点到为止的化学反应变得让人欲罢不能。nn老少组合之间的互动自然不必多说。来说说小刑警和女记者吧。编剧对感情线着色并不太多,但这惜墨如金的几笔,却轻巧地勾勒出两人从欢喜冤家到相知信赖的过渡。nn不过,我并不觉得他们的关系变化有什么突兀,因为一切都有迹可循。小刑警一开始为什么不信她?因为他童年的经历,让他连最亲的哥哥都不敢相信,对谁还不能抱怀疑呢?而她为什么反击呢?因为她也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明日之星,她心高气傲,自认为可以用笔杆子改变世界。连经验丰富的老刑警都对自己充分信任,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毛头小子凭什么在旁边说三道四?nn可是为什么他们后来能够越走越近呢?因为他们人性的底色都足够善良。
几位主角之间的相互治愈,实则在讲述又一个命题:人性之大善,能够让一切细小的人性弱点不堪一击,土崩瓦解。这不但是对此前设问的自我回答,同时还是对现实的无奈诉说。
因为在现实当中,又能有多少如此纯粹的善与善的碰撞呢?nn正是因为对人性有深度的阐发,使得这部剧还有一个让我欲罢不能的优点,那就是他朦胧恬淡的悲剧色彩。看着小刑警和女记者因为不眠症闹出一次又一次笑话,你不仅仅觉得想笑,还会觉得有一丝心下悲凉。nn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他把表面上把悲伤的生活若无其事地说出口,其实是强颜欢笑在告诉你:每一份正义,都来之不易;每一次成长,都要经历偌大的痛苦。
至于刑侦的部分,本剧虽然没有足够多的反转,但在我看来,这算是另一种更优秀的铺陈。它不重在博人眼球,反而一步步稳扎稳打、抽丝剥茧,把参与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编织得足够细密。由此以细致取胜,也不由让观众眼前一亮。
所以虽然最后新闻部长和罪犯同归于尽,让不少人觉得莫名其妙,但这个结局却让我觉得很符合他的既定命运。因为这位部长,他其实也是一位尽善之人。善良之人在作恶这件事上总是软弱的。部长的性格就决定了,他在为姐姐报仇之后,在没有了仇恨的支撑之时,根本承受不了亲手杀人、操控舆论等一系列恶行的痛苦。死亡对他而言,是最好的解脱。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小例子。那就是很多人貌似都没太注意的,我眼中这部剧的点睛之笔--小刑警第一次去案发现场时,车内播放的歌曲《鲻鱼之歌》:
那镜面般的河面上,
有鲻鱼跃出来。
那比水流还湍急的,
是它在河水中穿梭。
游子停下脚步,
坐在了山坡上。
遥看镜面般的河面上,
鲻鱼在游走。
遥看镜面般的河面上,
鲻鱼在游走。
那渔夫终于
想出了办法:
他搅动淤泥,
啊,那河面呦,
那浑浊不清的河面上,
鲻鱼被钓起。
山坡上的游子,
看得心疼起来。
山坡上的游子,
看得心疼起来。
你看,编剧早在已经在开头就暗示过我们了:我们不过是那远坐在山坡上的游子。我们像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远远地,眼看着鲻鱼被钓起。可我们除了心疼一下,什么也做不了,也什么都没有做。
那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的悲剧,我们每个人都算始作俑者。每一个看起来十恶不赦的罪人,都是社会集体的纵容在推波助澜。
所以,这部看似不太合群的刑侦剧,其实是在借着刑警的故事给我们讲人生,用温和又无奈的口吻带着我们看社会。它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有力地告诉观众:nn刑警也是人。模范刑警不是从不犯错的刑警。模范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还葆有良知。
剧情推进极慢,披着刑侦剧外皮的日常剧。
忍受着中间糟糕情节和逻辑看完,终于到结局“新闻社会部长自杀伪造成他杀”眼前一亮,以为接下来会围绕“职业天职”展开讨论。遗憾大失所望,剧里所有人张口闭口“正义”却在结局同时保持沉默。
“善良”、“正义”、“正确”,这些概念出自立场出自主观意愿,受害者与被害者在这些词汇上永远针锋相对。追究令人热血的概念没有意义,唯一真实的只有“事实”,是就是,不是就不是。n“吴宗泰杀害新闻社会部长”罪名成立比“李大哲杀害女大学生与刑警”的罪名更荒唐,后者至少还有伪造证据去加罪李大哲。n“杀害女大学生”一案无法追诉源自于杀人者与追击者的角力,追击者失败却又把莫须有的罪在未来重新加载,确实是有点幽默在的。
中年男主说,这次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青年男主可以说他不是个好刑警,但不能否认他是个好人。n女记者说,报道真相是她作为记者的职责。可先是李大哲后是吴宗泰,她一次也没有做到应允她的良心。n中年男主从没修正过他的错误——尊重事实与证据,只凭一次次的自我感动;女记者从来没有修正过她的错误,只凭一次次的懊悔。n谁是真实的?把人生意义放在抓住全部犯人的青年男主,把人生意义放在出人头地的女监察,把圆滑向上爬写在脸上的西部警察局长。n中年男主与女记者,自我感动的伪善者。无辜的李大哲、杀人的吴宗泰都是他们伪善的牺牲者。
剧集打造“权利对抗权利”的世界观令人绝望,判决依舆论而非事实令人绝望,强调快意恩仇令人绝望。n全剧一遍遍强调着“模范”,可我只看到了令人绝望的多数人的暴政。
小冒坚持原创的811篇 爆款剧≠好剧,良心小众剧也有宝藏。
上周看了一眼企鹅未来的电视剧策划提案,国产剧长长的清单,各种熟悉面孔两两组合,绝大多数两眼一抹黑,毫无期待。
我就顺手搜了搜隔壁的计划,突然发现这部JTBC低调到不行的良心剧,下半年要开始拍第二季了。
就是我《知情人》剧评里,提到我认为Bromance 做得非常好,孙贤周 X 张胜祖——《模范刑警》。
故事发生在重案组里,由一起冤案展开,揭开特权阶层重重掩盖的几起陈年旧案的真相。
孙贤周自然而然挑起大梁,饰演即将升职,以后也将顺利的光荣退休的基层老警察,兢兢业业的小领导,一念之差,开启自己跌宕起伏的半退休生活。
一直饰演前夫哥,表哥堂哥,各种富家子弟的张胜祖,又一次扮演了格格不入,在职场中毫不在意其他,只为查案的隐形富二代年轻刑警。
隔壁典型的调查黑暗真相,蚍蜉撼树的故事就开始了。
以我积攒的犯罪/刑侦/悬疑的观影追剧的量来说,至少也在200+起,所以我想着重谈谈,能推测出来的套路之外,还能让我眼前一亮的点。
01优秀群像剧:不完美的普通人
比起我们习以为常的典型的英雄/正面人物/主角的言行举止,标准模式,倒不如说,这部剧一直在打造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型警察,非常接地气。
1.孙贤周
孙贤周扮演的老刑警,之所以执着于自己曾经草草了事的冤假错案,并不是因为自己正义感多么爆棚,更多的就是想要做一个好人的朴素的心愿。
他确实不是那种绝对嫉恶如仇,大公无私的人物,但反而是那些挣扎犹豫,碍于生活窘迫的无奈,特别真实可感。纠结后的坦坦荡荡,豁出去的时候,还要机智地给自己留点后路。
太喜欢老戏骨的这些细节了。
比起那种完美无暇的绝对正确主角,我更喜欢这种平凡人里的英雄,真正的普通善良。
生而为人,我们一定有很多向生活低头的时刻,但依然还是想克服困难,坚持做正确的事,不只是不图回报,甚至还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即便如此,
光分析他的表演都够写一篇,只是那样就失去自己追剧的快乐了。
2.张胜祖
我真的很喜欢他这次的人设,因为不差钱,无牵无挂,所以更能一门心思,只为查明真相。
不需要和上司搞好关系,不需要看任何人眼色,不需要无谓的职场social,不会被威逼利诱,也不太在乎身外之物,只要好好搞事业就好。
神仙一般的打工人条件,天选的好警察人选。
他的存在,真的可以排除绝大多数暗黑因素,这才是电视剧高于生活的美好设定。
以为是个高冷毒舌,不好相处的小哥,没想到碰到志同道合的队友后,逐渐惺惺相惜,学会依靠,信任,团队合作代替拼命孤狼,还学会了撒娇,偷懒,卖萌,开玩笑,反差可可爱爱。
还有点甜,是怎么回事~~n
3. 李伊利雅
我很想讨论一下她的工作观。
作为记者,她也有自己的原则,专业,执着,野心。
我很喜欢她和女警察之间的惺惺相惜,两个人爽快地承认自己很自私,有野心,所以做了一些举动。这多真实。
想起来《为何是吴秀才》里一句很带感的话:
“疯女人”都会认出来自己的同类。
所谓的吴秀才这样的“疯狂”,就是谁也别想随便招惹她,肆意拿捏她,一定会付出代价的。
这也是明明和她有过节的女法官,在某个时刻,两人一个对视,就心知肚明:因为渣男结下的梁子算什么,互相理解,原则性问题上的一致,坚守的专业和信念,做不了朋友,但也不会成为真正的敌人,一起做正确的选择。
这种在专业上,在职场里,在待人接物里的自信,有底线的野心,机智守护自己的妥协,清醒自知,并不会替自己找借口粉饰太平的性格,真好。
真正的见多识广,就是你尊重所有与众不同,与己不同的人格,人生选择,生活方式,明白大部分人和自己一样,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和缺陷,关键是,你分得清,这种特质和言行举止,到底只是不同,缺点,还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
李伊利雅确实很有气质,特别适合职场女性。
她也不是无情工作的AI,几段情绪戏的真性情,也能看出身为记者之前,她就是一个有正义感,有同理心的人,这种品质更难能可贵。
这些岗位,是真的需要这些有信念感的人,他们做出的很多努力,也许很多人都不关心,但对当事人而言,可能就是攸关一生的分水岭,绝望中的唯一希望。
4.吴政世
我非常非常喜欢的黄金配角,为他专门写过合集。
反派角色,我也爱他。n
中年演技派黄金配角吴政世:无名剧抛脸,人生有春天n
5.群像
重案组的成员们,能看到也是各有各的缺点,承包很多苦逼无奈的职场打工人时刻里的快乐。
好的表演和角色塑造,会让观众记得这些配角的存在感,分得清他们每一个人。
就比如,里面的一位刑警,用了不小的篇幅去讲他这条线。已经进入舒适区的前辈,太久不需要警惕,也没遇到棘手案件,所以过度迷信自己的实力,不加锻炼,关键时刻掉链子。后来发奋图强,勤加苦练,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是一段不突兀,又很有意思的支线。
一想到一群大汉马路狂奔的首尾呼应片段,就觉得很开心。
任何一份工作,都没必要封神,也确实充满了五味陈杂的烟火气息。
但底限是,他们是专业的刑警。
这也是我最近,开始转变心态,做快乐打工人的决心。
没有一种生存轻而易举,大家各有各的苦逼。人无完人,也不必苛责自己。
开心不开心都是一天,那还不如开心,振作,多做点努力,多达成改善。
02 Bromance
不知为何,现在兄弟 情谊的题材越来越多,关键是很多,就是为腐而出,毫无合情合理的铺垫,甚至还不合法。
就算我曾经推荐过,其中不错的作品,那也不是因为性别男,爱好也是男。而是真情实感打动人的部分。
所以我其实挺不喜欢,现在一窝蜂的雷同剧,井喷式爆发,别说深刻度了,毫无剧情和演技可言,甚至颜值都不合格。
相较之下,《模范刑警》没有打过这种擦边球,就是搭档办案,逐渐交心。
暗戳戳的兄弟情,无关风月,也没有那些暧昧不清,就是那种自然而然的默契,基于灵魂的理解,心灵的碰撞,包括演员现场的即兴互动。
这种野生CP感,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要比那些做作刻意,情不知何起,就硬要肢体接触,比拼言情剧的硬核双男主剧,更加自然动人,真情实感。
03 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我喜欢这部剧,除了人物角色,情节故事,一点一点搜集罪证艰难举证的真实以外,还有那种难得的不带预设,不带偏见,去看待这个世界上人事物的复杂性。
我很喜欢让一切尽在不言中,和观众内心的自我碰撞的时刻,比如最终的凶手,他的选择,你对他的态度,因人而异。
最近有种看破世事的坦然,很多事情都不想计较了,过去的三年,我相信大家的心态都发生了很多质的改变。n
很多事情不再重要,又开始重新关注一些事情。回归生活的本质,努力让自己知足常乐。
追剧也是如此,直接一点,简单一点,喜欢就追,爆款热剧看不动就算了。
我也只推荐我认为值得的作品给大家,不管是书还是影视剧。
一方面在不过多剧透的情况下,描述吸引我的地方,一方面融入我的思考,希望大家阅读的几分钟,总能有些或多或少的收获。n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7月的韩剧,也是属于悬疑剧的。
OCN、JTBC、TVN 、MBC都有新的悬疑剧待播,而且阵容和题材都非常强。
像是OCN出品以平行时空为题材的犯罪悬疑剧《Train》,TVN出品的由文彩元和李准基合作的夫妻爱情悬疑剧《邪恶之花》,还有MBC的公寓悬疑短剧《李小姐知情》。
而作为7月首部开播的悬疑剧,JTBC的这部悬疑新剧可以说开了个好头,7月6日首播,播出两集收视率在全国为3.8%,首都圈为4.7%。
以JTBC的观众体量来看,属于中上水准,而且第二集的收视比起第一集有所增长,可以基本定性为好剧了。
《模范刑警》
《模范刑警》是由赵南国导演,崔镇元编剧,孙贤周、张胜祖、李伊利雅、吴政世主演的悬疑刑侦剧。
该剧于2019年11月开拍,历时6个月,于2020年5月杀青,原本定于4月播出,为了保证剧作质量,调整为7月首播。
也就是说,《模范刑警》几乎可以算是100%事前制作,烂尾的可能性降低了不少。
主演阵容虽说算不上是大流量,但绝对是实力派。
孙贤周,老戏骨一枚,各种电影电视剧的奖项都拿过,在年初爆火的《梨泰院CLASS》中,饰演世路爸爸。
张胜祖,之前在不少大火的韩剧中出演男二,像是《男朋友》《巧克力》,演技和颜值都没话说。
就看他这剧照,谁敢相信这是一个39岁的男人,也太童颜了吧。
李伊利雅,长得还很甜,看她笑起来感觉心都要融化了,被不少网友称作是韩版“安以轩”。
她参演过不少电视剧,和张胜祖一样,基本都是女二,不过演技可真没话说,尤其是在《辅佐官》和《皇后的品格》里展现了不俗的演技。
所以,这样一部实力派演员齐聚的剧,演技是可以放心了。
相比之下,这部剧的编剧反而让人有点担心,毕竟编剧之前大部分作品在6分上下。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以目前播出的前两集剧情来看,这次编剧崔镇元的功力也超常发挥了。
故事开篇就高能,一开始,时间线在2015年的一个雨夜。
一辆车来到一座人迹罕至的大桥,车上的人冒雨下车,从车后座抬出了一具女性尸体,丢到了桥下。
可没想到,他的一块高级手表丢在了现场。
但是很快,案件就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并且抓获了一个嫌疑人,李大哲。
虽然李大哲本人主张无罪,但他还是被判多项杀人且遗弃尸体罪,甚至还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时间来到5年后,男主吴志赫刚来到仁川警署重案二组报道,和他搭档的是一个老刑警姜道昌,5年前曾负责李大哲杀人案的主要警官。
从吴志赫报道的第一天起,就有奇怪的报警电话。
报警人声称,他目击了有人从一座大桥上抛尸,可当吴志赫达到大桥后,现场没有任何可能有尸体的迹象。
难道说是个简单的恶作剧?
接着,重案二组接到了失踪报案,报案人称失踪者是她的好友李恩惠。
但报案人的说法完全没有可信度,甚至和李恩惠一点都不熟,那为什么要报案呢?
开场不过20分钟,一下就抛出了两个悬念。
可到这还没完,很快,重案二组又接到了新的目击杀人现场的报警电话。
这回报警人说的地址则是野外的一片芦苇地,到了那儿,果然还是什么都没有。
看起来又是一起恶作剧,不过吴志赫发现了其中的联系和疑点。
因为之前两件事感到奇怪的吴志赫提前查看了资料,发现李恩惠失踪案和两次虚假报警都和5年前的李大哲有关。
两处目击现场分别是5年前尸体发现的案发现场,而李恩惠则是李大哲的女儿。
原本的虚假报案和失踪案件到这里变得复杂起来了。
紧接着,在调取芦苇地现场的监控录像时,吴志赫发现,芦苇地近期还真的有人进出过。
李恩惠和一个陌生男子一起进入了芦苇地。
但出来的时候,只剩男的一人。莫非真的有人在芦苇地杀人埋尸?
就在吴志赫和姜道昌他们为可能出现的失踪案烦恼时,有人主动来到警署自首。
来人是一名传教士,也是教导官朴建浩,他声称在芦苇第杀害了一名女高中生,并且名字就叫李恩惠。
他的自白一下让整个警署的人都慌乱起来,可追问之下,他又说记不清细节了,甚至都记不清杀没杀人。
因为有视频录像为证,李恩惠的失踪很可能和他有关。
但是就算警方带他到芦苇地指认现场,他还是一问三不知。
同时,警方在比对之前的报警电话时,发现曾经报警称看到有人从桥上抛尸的人很可能就是朴建浩。
可尽管朴建浩对自己杀人埋尸的事实供认不讳,但是关于凶器,尸体,却一点都答不上来。
甚至在吴志赫的询问中,暴露出了他对芦苇地案发地址的不熟悉。
而就在警方想要正式开始搜寻芦苇地时,却遭到了署长的制止。
表面上署长是担心记者把现在的事和5年前的联系在一起,引发社会舆论不好收场。
实际上署长在5年前,也是负责这个案件的科长,案件的重要证物还发生过丢失被他送回来过,署长是不是刻意想要隐瞒呢?
与此同时,女主这条线也有进展。
李伊利雅饰演的陈书卿,是一直追踪事实真相的记者。
正值新的领导人想要颁布废除死刑法的当口,她收到上级命令去采访李大哲案件的家属。
原本公平公正的报答等到刊登之际,却变成了引导舆论支持死刑法。
正巧在狱中看到报道的前检察长约见了陈书卿,他告诉女主,5年前李大哲案是冤案。
当初他还是刑事部长,李大哲的罪行是他们一手策划的,刑事、检察官、法官共同创作的作品,把他从无罪变为有罪。
这么一来,5年前的案件是冤案几乎盖棺定论了。
可光是嘴上说可没用,在第二集的末尾,姜道昌受到了匿名邮件,邮件里的正式五年前李大哲的不在场证明。
若视频证据属实,那么5年前的案件就真的有问题。
作为一部悬疑刑侦剧,《模范刑警》在案件的编排和悬念的制造上可谓是非常成功。
目前播出的两集,故事从第一集开始就直接抛出案件,然后再用新的案件套出旧案件,环环相扣,一集比一集有看点,案件始终在一种“猜中又猜不中”观感中发展。
比如当前时间线下发生的第一个案件,李恩惠失踪案。
或许我们能一下就猜中这是她为了替父亲伸冤而自编自导的戏,但没想到的是才一集的时间就把这个自编自导的戏拆穿,紧接着跟上的是更多关于5年前案件的秘密。
没有过度在浅显的悬念里浪费时间,而是能够抓住故事的重点,不断抛出新的悬念,就算是悬疑片“老炮儿”,也还是能被剧情吸引,一直看下去。
自3月的《无人知晓》之后,已经好久没看到这么过瘾的悬疑韩剧了。
光是这点,《模范刑警》就值得给高分。
还有,虽然首集节奏在同类型的悬疑片里并不算快,但埋下了很多隐线。
比如出现在案发现场的手表,是全球限量款,韩国只引进了2块。
而重案一组组长在看到同款手表时的表现,让人很难不起疑心。而且他和5年前的案件受害人家属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还有在看到新闻报道的前物证科警官,想起了当初丢失证物的事,出现了歇斯底里的状况。
种种迹象都表明,案件没表面上看那么简单。
而且因为前期相对较慢的铺陈,让主角团三人的形象一下就立住了,每个人的性格,做事风格能把握个七八成,再来看故事,就更容易带入剧情。
再有,剧中虽然是双线交叉叙事,但却一点也不显得乱,反而因为悬念制造得恰到好处,更能吊起人胃口。
小心铺垫,渐入佳境,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剧首集收视率相较于第二集偏低的缘故。
从第三集的预告来看,案件又迎来了新的高潮。
关于5年前案件的证据一点点被挖出来,真凶开始坐不住了,第一个被凶手盯上的是一直致力于帮李大哲恢复清白的传教士朴建浩。
总的来说,这部正正经经的悬疑刑侦剧在各方面都展现出了悬疑剧该有的水平,值得追!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模范刑警》于7.6日首播,目前更新到第二集。仅仅这两集制造的悬念,就已经抓住了小编躁动的心。
2015年的一个雨夜里,一个男人开着一辆车来到桥边,他从桥边扔出了一具尸体。在抛尸前,他解下了自己的手表,一只看起来名贵非凡的手表。大雨冲刷了泥水,也遮盖了那只手表。感觉这只手表会有很重要的戏份,毕竟给了镜头。
这起杀人抛尸案很快有了结果,姜道昌刑警抓获了真凶——李大哲。案件结束的十分顺利,李大哲被宣判死刑。
音乐响起,是一首《鲻鱼》,在镜面般的河面上 鲻鱼跃出水面 它比河流更迅速 游走在河水里 游子停下步伐 坐在山坡上 看着镜面般的河面上 游走的鲻鱼 渔夫终于 想出办法 掀起了泥水 啊 河面上 变浑浊的河面上 鲻鱼被钓起 山坡上的游子 心疼了起来
n在这简单的歌谣里,镜头出现了许多的便签纸,内容就是李大哲案,一个接一个的小便签,最后定格在“要接近西部警察署姜道昌刑警”的便签。是谁依旧在调查当年的李大哲案?又是谁想要接近姜道昌刑警?
五年后的现在,李大哲案被有人故意提起,甚至是模仿。先是有个女生报案说自己的朋友李恩惠失踪,之后又是有人先后举报目睹杀人抛尸现场。但是调查的结果显示:报案的女生和李恩惠根本不熟悉,而报案抛尸的两个地点,都是当年李大哲案中凶手抛尸的两个地点……
吴志赫和姜道昌来到了第二个所谓的抛尸地点——芦苇地,他们没有发现尸体,却意外发现芦苇地里有一个野生动物观察摄像头。摄像头里,出现了李恩惠和一个男人进入芦苇地的身影,但是之后只有男人独自离开的身影。警官们猜测李恩惠可能遭遇了不测。
这时,一个男人来到了警察署,投案自首。声称自己绑架并杀害了一个女生,埋尸在了芦苇地,好像是个叫李恩惠的女生。一切发生的那么快,重案2组的警察们围住了自首的男人——朴建浩。
朴建浩的自述里,他杀害了李恩惠,但是他的态度十分奇怪,他说自己不记得怎么杀人埋尸,也不记得为什么,只知道自己杀了人,埋了尸。这样巧合的闹剧,荒唐又古怪。
朴建浩不断地要求警方去找到芦苇地里的尸体,他神经兮兮的言辞,让警察更加怀疑这一切不过是他和李恩惠的作秀,为的就是帮李大哲重新翻案。媒体把朴建浩的案件曝光给了大众,朴建浩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人民的关注。
n他向媒体,也是向公众呼喊着“因为没有人给李大哲说出真相的机会,所以他蒙冤了五年”。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再次关注这个案件,从而查证出李大哲的无罪。所幸姜道昌带着李恩惠来到了现场,李恩惠朝着朴建浩和媒体们大吵一通,似乎这一切都是朴建浩的意愿。
一波尚未平息,重案2组的成员们甚至还没来得及去聚餐,姜道昌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告诉他已经把李大哲无罪的证据发到了他的邮箱。
n姜道昌面色一变,他打开了视频,视频显示案发当日当时李大哲还在快递处工作,如果视频没有造假,这就是里李大哲的不在场证明。可是当年的材料显示,李大哲并没有不在场证明,这两相矛盾的证据,到底该相信哪个?又到底说明了什么?
不过才播出两集,就已经向观众抛出了无数个谜团:
1、男主吴志赫片头轻轻松松花8亿韩元拍下了一个手表,说明他的家世似乎很不一般,却来到仁川小小的西部警察署。
2、吴志赫的手表,南国贤组长看到一眼,就讽刺吴志赫带了假货。事实上,这块手表十分珍贵,在韩国只有两块,南国贤为什么那么肯定手表是假的?也许他见过甚至是知道这个手表在谁的手上。
3、第二集片尾,当年李大哲案的杀人凶器曾经丢失过一小时,却被当时的科长现在的署长拿回来,这会是简单的帮下属遮盖过错吗?
4、李恩惠曾经发短信给伙伴“不要找我 我要失踪”,说明她确实和朴建浩有合谋演戏的计划,却又在媒体前斥责朴建浩,又是为什么?
说实话这些谜团我都写不完,这两集两个小时的片长,真的是一秒也不浪费,连笔记都写了好几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李大哲案被翻出来,不单单是为了平冤,甚至有可能涉及到高层的斗争。不愧是韩国,什么都敢拍,不过这样提及fu败的刑侦剧,已经很常见了。n
对于这部电视剧,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毕竟剧情、演员、演技都在线,很值得投入进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