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中字
HD国语
正片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真实身份 正体
谈途人生
古剑飘渺录
监狱疑云
三
妖天下
少林三十六房
杀生
天鹰复仇记
E先生之谜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获奖无数,浓厚的家国情怀使其早期的电影作品充斥着反封建、反枷锁的时代印记。尖锐的历史时代反讽主题,加之张导因摄影出身练就的敏锐的艺术气息,使其作品得以享誉国际。
中国内地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一共有两部影片,均为张艺谋执导,一部是2003年的《英雄》,另一部是1991年的《菊豆》。三十年过去了,如今再看《菊豆》,我有了新的理解。
经典之所以一直流传,是因为我们总能找到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关于《菊豆》的影评有很多,多从时代背景、人物性格和电影道具使用方面的阐释,而少有人分析角色对现实生活的映射。
今天我就从杨天白这个人物进行分析,两次杀父的杨天白对我们现今的生活有哪些借鉴意义。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影片讲述了杨家染坊中杨金山、杨天青、菊豆和杨天白四个人的悲惨命运。
菊豆是杨金山重金买回来的第三房老婆,前两任老婆都被杨金山虐待死了,菊豆也不能逃脱被性虐的命运。不堪重负的菊豆选择勾引杨金山收养的儿子杨天青,以此获得杨天青的庇佑。
杨天白是菊豆(母亲)和杨天青(哥哥)的不伦产物,也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人公。天白的形象在影片中以三个不同的时期来呈现,分别是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下面我就从不同的时期来分析天白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意义。
杨天白是杨家第十四代传人,是杨家唯一的后人,取名字时,一个人说:“取上歪字咱杨家的风水可就完了!”可见封建迷信对那个时代人的影响力,取名字一事也预示着天白在家族中所要背负的压力。
青白,寓意清清白白,是对菊豆和天青不伦之恋的讽刺。杨金山刚瘫痪,菊豆和天青就明目张胆地住在了一起,而天白则被放在了二楼跟金山住一起。
婴儿时期的天白就不爱笑,天青说:“该笑的时候就笑了,看把你急的。”天青抱起天白,唱儿歌哄他。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场面存在了,只有天白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天青才能偷偷摸摸地做回父亲。
天白为什么不爱笑呢?影片中是为了暗示天白从婴儿时期就注定的悲惨命运,但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上来说,是因为天白缺少对母亲的依恋。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婴儿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吃奶是第一大事,故称之为“口欲期”。如果这一时期剥夺了婴儿吃奶的需求,婴儿就会发展出不信任、拒绝他人,对爱和亲密关系感到恐惧等问题。
很显然,菊豆和天青只顾自己快活,把天白扔给金山,天白缺少和母亲建立连接的纽带,又不能及时享受吃奶的权力,加上金山根本没有把天白当成亲生儿子来对待,这一切都预示着天白性格的扭曲。
天白快三岁了,一直不说话,天青让天白叫他爹,天白只顾自己玩,根本不理会天青。这时菊豆开始劝天青,孩子长大就好了。
天白看见菊豆和天青不伦的关系,产生了疑惑不解的表情,他心里在想什么?这就关系到了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3—6岁,被称为前生殖器期,也叫俄狄浦斯情结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有了性别意识,开始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兴趣。
你会发现,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会把父亲或者母亲当成自己的情敌。比如,女孩会更粘爸爸(恋父情结),而男孩会更依赖妈妈(恋母情结),但是不用担心,恋父或者恋母都是这个阶段的儿童很重要的一个成长任务。
如果孩子能够在这个阶段自然、充分地理解到性别的差异,解决了自己对性别的好奇,就会对成年之后的性别认同和对异性的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白一直不说话,从侧面说明了菊豆和天青作为父母的不称职,从而导致了天白缺少对母亲的依恋,更没有对父亲身份的认同。同时,金山,菊豆,天青之间的三角关系,也让天白迷惑不解,不能让他完成俄狄浦斯情结期的心理转变。
金山趁菊豆和天青不在,对天白起了杀心。当他动手时,天白下意识地喊出了一声“爹”,金山高兴地忘了要杀天白的事,还一把抱住天白,痛哭流涕。
在金山的指使下,天白冲着菊豆喊出了“娘”,喊了天青“哥”,还喊了金山“爹”。对菊豆和天青行为的不理解,迫使天白开启了自我身份的探寻之路。这或许就是天白喊金山爹的缘故。
自从天白喊了金山爹,他就同金山一样,认同了对菊豆和天青的仇恨,电影中有两处金山教唆天白使坏的情节,从此仇恨就在天白心中埋下了种子。
第一处,菊豆早上从天青屋里出来,抬头正好碰见了站在二楼楼梯口的天白,天白很小,只穿了个肚兜,但小小的天白眼里已经产生了仇恨,他恶狠狠地盯着菊豆,想要把菊豆看穿。
第二处,天青和菊豆在屋里发生争执,天白在屋外拿石头砸门。菊豆从屋里出来看见天白砸门,但是天白没有停下,仍然在用石头砸门。菊豆扇了天白一个耳光,天白被扇了一个踉跄,此时金山在二楼唱起了小时候天青给天白唱的那首儿歌,象征着金山的胜利。
孩子的是非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逐渐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而缓慢形成的。
三岁大的天白不懂为什么要砸门,只是“父亲”金山让他这么做,他才去,所以当菊豆发现他的时候,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砸门是错的。
天白无意间把金山拉下水,看着金山在水中挣扎,天白笑出了声。教唆仇恨的人死了,第一次对命运的反抗,就这样在无意间悄悄地完成了。
金山死后,菊豆和天青在灵堂前再次发生了争执,天白全都看在眼里,但他面无表情。
儿童时期的天白本应该是依恋妈妈的,但是菊豆却只顾自己谈恋爱,忽略了对天白的爱。在菊豆的眼里,认为时间会治愈一切,孩子可以无师自通,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口中所说“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这样的育儿态度为天白后来的性格扭曲埋下了伏笔。
十一二岁的天白依旧面无表情,并且一句台词都没有。菊豆把毛笔递给天白,说“你哥给你买的新毛笔”,天白扭头就走。
菊豆和天青在废弃窑洞里幽会,被同村的人看见了,目击者到处说二人的闲话。天白拿着天青当初救菊豆的那把杀猪刀追打传谣的人,可见天白身负的巨大的舆论压力。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尊心是何其的强烈,却被众人打击的体无完肤。
天白手受伤了,天青要给他嘬嘬,天白把对邻居的怨恨全都发泄在了天青身上。菊豆气地跟天白摊了牌,告诉他天青才是他的生父,但是天白无动于衷,天白恨的就是自己是天青的儿子。
菊豆和天青日日压抑不能共眠,于是决定再做回夫妻,二人跑到地窖里苟且,宁可憋死也不出去。
天白到处找菊豆和天青,后来发现他们在地窖里,于是天白把菊豆背了出来。看着昏迷的菊豆口中还一直喊着“天青,天青”,天白转身回去把天青也背了出来。
至此,或许你会以为天白被泯灭的人性还有些许残留。但是,天白背天青出来并不是为了救他,而是要亲手杀死他。天白把天青扔到染布的水池里,拿起木棍毫不犹豫地砸向天青,红色绸布掉了下来,淹没了天青。
儿童时期被教唆形成的仇恨种子,终于在这一刻爆发。站在俄狄浦斯情结的角度来看,天白杀死名义上的父亲金山,是抹杀仇恨,杀死生父天青,是杀掉骨子里软弱无能的自己。
如果说天白第一次杀死金山是无意识的行为,那么这一次杀死自己的生身父亲天青就是对命运的彻底反抗。
天白的世界安静了。他不必再矛盾于自己是谁的儿子,因为从此他就只有一个身份——菊豆的儿子。
天白的一生注定是场悲剧,并且他无法选择。在毫无温暖的家庭中长大,矛盾和仇恨不断地撕扯着天白幼小的心灵,加之长大后外界对母亲和自己身世的非议,最终导致了天白性格的扭曲。
优秀的电影是一面镜子,投射观影者的内心,解剖观影者的潜意识。《菊豆》中的杨天白,对于我们今天最大的借鉴意义,就是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电影中,菊豆多次对天青说,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在菊豆的观念里,似乎时间可以抹平一切。可事实是,童年创伤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有的人走出来了,不是他们原谅了某些人某些事,而是“算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说:
谁的童年被爱的阳光照耀着,那他就会互相创造幸福,就会对父母的言语、对他们善良的心意、对他们的劝导和赠言、对他们的温存和警告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希望每个人父人母和终有一天成为父母的我们,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个作家为了逃避越战征......
播放指数:988℃
《菊豆》 正片在线观看 - 剧情片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41877-4-1.html
很高兴,又看到了一部能让我有写点儿东西的电影。
电影一开始,就感觉到是部不错的电影。李保田的农民形象,很贴切【一个有功力的男演员,整部电影看完仍然觉得他刻画角色的时候还是有点儿表面化,只是我的第一直觉】。
一开始,看到那染好的一条一条的布,红色的,黄色的。又想起张艺谋的老本行,他原来是摄影师的,觉得他对于色彩、光、影的把握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如果他一直做摄影的话,他跟顾长卫谁更好,可能很难说,《黄土地》的摄影就是张艺谋。
其实刚看电影的时候我就想摄影不会是顾长卫吧,又给我直觉对了。
看这部电影10分钟后,就让我有了疑惑,这个电影跟《红高粱》哪个我更喜欢呢?
里边对于男女主角做爱的处理,张艺谋依然用了象征的手法。红高粱中那随风而动的高粱,《菊豆》里那急速落下的纠结的艳红的布匹。
这部电影也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巩俐的美,以前从没觉得她怎么好看的。
但这部电影里她的身体所传达出来的美,我感觉到了。一个年轻的很有生命力的女子的美。
她裸露的被打伤的背,质朴的农家女衣服,无法遮掩。
用士大夫的观点,这应该算是乱伦的电影。
但我觉得这更被应该是一个歌颂人性的电影。一个自己没有生育能力的老男人,一个没什么出息的40岁从外回来的侄子,一个新买的媳妇儿。每天晚上的呻吟或喊叫让那个侄子其实每天都睡不着觉的。那个偷看他‘婶子’洗澡的孔,暴露了一个男人的欲望,对异性身体的欲望。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到了性感这个词,其实完全的裸露一点儿都不性感。那种欲遮还羞才是性感的。觉得性感更应该是包出来的。《花样年华》里身着旗袍的张曼玉是性感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李保田饰演的‘侄子’那样的软弱。当巩俐饰演的‘婶子’看到那个已经瘫痪的她的‘丈夫’把她的孩子扔到地上的时候对李保田说‘毁了他!毁了他!’李保田却说‘再怎么说他也是我叔啊?!’这可能说明他骨子里封建的道德观念仍根深蒂固。他跟他婶子的事刚开始更多的是纯欲望的驱动,他的道德其实也是虚伪的吧?跟自己的婶子发生关系时,怎么就没想起来那是他叔的老婆呢?在他自己的亲儿子天白不小心把那个老头弄到染布的池子里淹死后,他在菊豆说了不是她用砒霜害死以后还认为是她弄死的,说‘这是咱们两个人的事儿,你逞什么能啊?你一个妇道人家,就不怕遭报应啊?’后来还打了菊豆,这让我想起来中国很多很多的男人,没本事,软弱,急起来只会打自己的老婆。想起《绿茶》里赵薇饰演的吴芳对姜文演的陈明亮说‘反正不管怎么样,我觉得男人跟女人动手是最不道德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吴芳说的有道理,男人怎么能跟女人动手呢?有本事,找像陈中那样的女跆拳道冠军动手去啊?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那个儿子天白,觉得他好像象征什么吧?仍然很强势的封建传统道德。应该是这样的吧。其实他很聪明,他知道李保田饰演的天青是他亲爹,但人小经事却不少的他知道如果喊天青‘爹’的话,不仅是他遭到嘲笑还有他妈他一家人。所以尽管他早就会说话了,却在自己的母亲跟天青在一块的时候从不说话。却对那个在他未出世时对她的母亲极尽摧残的世人都承认的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一口一个爹。
菊豆跟天青在天青的房间行完房事之后出天青的门,衣服还没整好看到天白在眼睁睁地看着他。
两个人行房事的时候,外边一直有人往墙上扔石头,仍然是天白。
一脚把自己的亲爹天青踹得鼻出血的,还是天白。
菊豆看着自己爱的男人被自己的亲生儿子踹得鼻出血后,终于爆发了‘狗日的!杨天白,你给我听清了,天青是你亲爹!你打的是你亲爹!’但对于内心里有很强的道德观念的天白,那没有用的,换来的是他对他亲爹更冷的白眼。
在地窖发现做完爱之后因缺氧而浑身无力的母亲与‘哥哥’【尽管那个人说他的亲爹,但在天白的眼中那是给他带来背后闲话的‘哥哥’】的时候,他把母亲扛回了房间,本以为他会把地窖盖儿盖上直接让那个‘哥哥’缺氧致死。后来看到他把他也背了上来,以为会认了他爹。但是镜头给到了那个染布的池子。于是知道了他想自己结束那个给自己带来耻辱的人的命,更快的。那个‘哥哥’本来可以活的,但是自己亲生儿子一棍子打掉了他的希望也直接让他去死了。
看到这样一个儿子,心都该发凉了吧。
于是看到自己心爱男人已死+有个这么一个禽兽的儿子之后,菊豆绝望了。一把火烧了那个染坊。
OVER。
这部电影其实在中国电影里算是够厉害的了吧,对于‘乱伦’的探讨。
乱伦应该是个伪命题吧。
就好象早恋。一直觉得没有早恋的,两个人喜欢,好了,多么正常啊?哪儿有他妈的规定,你们得18岁以后或者更晚以后才能喜欢一个人。
路易•马勒的《毁灭》(又译【爱情重伤】),里边是一个英国的大臣爱上了自己的儿媳妇并在跟自己的儿媳妇做爱的时候被自己的儿子看到导致儿子因震惊不慎坠楼,妻子骂他是禽兽,之后那个情人也不见他。那部电影的结束前是那个在一个小镇隐居的男人的独白:人很容易遗世独居,我旅行,直到我找到自己的生活【I traveled,until I arrived the life of my own】。…我们坠入情网,为了找寻真爱,其他都不重要。至终无悔。
觉得就剧本本身来说,《毁灭》更有力量。
关于乱伦,也想起前两天看过的阿尔莫多瓦的《荡女基卡》【翻译成基卡就行了,不知道中国人怎么那么有才呢?加上前边两个字,是为了更加诱人吗?】。里边那个基卡的女仆【一个长得很丑,有胡子的女人】跟自己的弟弟发生关系,基卡说‘你这不是乱伦吗?’那个仆人说‘很多人都想乱伦,只是他们没胆量做罢了!’当然,说这些不是说我赞成乱伦。只是看到的一些电影让自己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菊豆》里的我觉得完全不是乱伦,可以说是人性的解放,只不过追究被强大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给弄得心凉到极点直至对世事绝望。
23:11:33
2009.7.14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获奖无数,浓厚的家国情怀使其早期的电影作品充斥着反封建、反枷锁的时代印记。尖锐的历史时代反讽主题,加之张导因摄影出身练就的敏锐的艺术气息,使其作品得以享誉国际。
中国内地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一共有两部影片,均为张艺谋执导,一部是2003年的《英雄》,另一部是1991年的《菊豆》。三十年过去了,如今再看《菊豆》,我有了新的理解。
经典之所以一直流传,是因为我们总能找到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关于《菊豆》的影评有很多,多从时代背景、人物性格和电影道具使用方面的阐释,而少有人分析角色对现实生活的映射。
今天我就从杨天白这个人物进行分析,两次杀父的杨天白对我们现今的生活有哪些借鉴意义。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影片讲述了杨家染坊中杨金山、杨天青、菊豆和杨天白四个人的悲惨命运。
菊豆是杨金山重金买回来的第三房老婆,前两任老婆都被杨金山虐待死了,菊豆也不能逃脱被性虐的命运。不堪重负的菊豆选择勾引杨金山收养的儿子杨天青,以此获得杨天青的庇佑。
杨天白是菊豆(母亲)和杨天青(哥哥)的不伦产物,也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人公。天白的形象在影片中以三个不同的时期来呈现,分别是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下面我就从不同的时期来分析天白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意义。
一、婴儿时期:性格扭曲的开端,源自于对母亲依恋的缺失
杨天白是杨家第十四代传人,是杨家唯一的后人,取名字时,一个人说:“取上歪字咱杨家的风水可就完了!”可见封建迷信对那个时代人的影响力,取名字一事也预示着天白在家族中所要背负的压力。
青白,寓意清清白白,是对菊豆和天青不伦之恋的讽刺。杨金山刚瘫痪,菊豆和天青就明目张胆地住在了一起,而天白则被放在了二楼跟金山住一起。
婴儿时期的天白就不爱笑,天青说:“该笑的时候就笑了,看把你急的。”天青抱起天白,唱儿歌哄他。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场面存在了,只有天白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天青才能偷偷摸摸地做回父亲。
天白为什么不爱笑呢?影片中是为了暗示天白从婴儿时期就注定的悲惨命运,但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上来说,是因为天白缺少对母亲的依恋。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婴儿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吃奶是第一大事,故称之为“口欲期”。如果这一时期剥夺了婴儿吃奶的需求,婴儿就会发展出不信任、拒绝他人,对爱和亲密关系感到恐惧等问题。
很显然,菊豆和天青只顾自己快活,把天白扔给金山,天白缺少和母亲建立连接的纽带,又不能及时享受吃奶的权力,加上金山根本没有把天白当成亲生儿子来对待,这一切都预示着天白性格的扭曲。
二、儿童时期:仇恨的种子被埋下,母爱的缺失,父亲身份的混淆,加深了天白人性的沦丧
天白快三岁了,一直不说话,天青让天白叫他爹,天白只顾自己玩,根本不理会天青。这时菊豆开始劝天青,孩子长大就好了。
天白看见菊豆和天青不伦的关系,产生了疑惑不解的表情,他心里在想什么?这就关系到了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3—6岁,被称为前生殖器期,也叫俄狄浦斯情结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有了性别意识,开始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兴趣。
你会发现,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会把父亲或者母亲当成自己的情敌。比如,女孩会更粘爸爸(恋父情结),而男孩会更依赖妈妈(恋母情结),但是不用担心,恋父或者恋母都是这个阶段的儿童很重要的一个成长任务。
如果孩子能够在这个阶段自然、充分地理解到性别的差异,解决了自己对性别的好奇,就会对成年之后的性别认同和对异性的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白一直不说话,从侧面说明了菊豆和天青作为父母的不称职,从而导致了天白缺少对母亲的依恋,更没有对父亲身份的认同。同时,金山,菊豆,天青之间的三角关系,也让天白迷惑不解,不能让他完成俄狄浦斯情结期的心理转变。
金山趁菊豆和天青不在,对天白起了杀心。当他动手时,天白下意识地喊出了一声“爹”,金山高兴地忘了要杀天白的事,还一把抱住天白,痛哭流涕。
在金山的指使下,天白冲着菊豆喊出了“娘”,喊了天青“哥”,还喊了金山“爹”。对菊豆和天青行为的不理解,迫使天白开启了自我身份的探寻之路。这或许就是天白喊金山爹的缘故。
自从天白喊了金山爹,他就同金山一样,认同了对菊豆和天青的仇恨,电影中有两处金山教唆天白使坏的情节,从此仇恨就在天白心中埋下了种子。
第一处,菊豆早上从天青屋里出来,抬头正好碰见了站在二楼楼梯口的天白,天白很小,只穿了个肚兜,但小小的天白眼里已经产生了仇恨,他恶狠狠地盯着菊豆,想要把菊豆看穿。
第二处,天青和菊豆在屋里发生争执,天白在屋外拿石头砸门。菊豆从屋里出来看见天白砸门,但是天白没有停下,仍然在用石头砸门。菊豆扇了天白一个耳光,天白被扇了一个踉跄,此时金山在二楼唱起了小时候天青给天白唱的那首儿歌,象征着金山的胜利。
孩子的是非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逐渐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而缓慢形成的。
三岁大的天白不懂为什么要砸门,只是“父亲”金山让他这么做,他才去,所以当菊豆发现他的时候,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砸门是错的。
天白无意间把金山拉下水,看着金山在水中挣扎,天白笑出了声。教唆仇恨的人死了,第一次对命运的反抗,就这样在无意间悄悄地完成了。
金山死后,菊豆和天青在灵堂前再次发生了争执,天白全都看在眼里,但他面无表情。
儿童时期的天白本应该是依恋妈妈的,但是菊豆却只顾自己谈恋爱,忽略了对天白的爱。在菊豆的眼里,认为时间会治愈一切,孩子可以无师自通,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口中所说“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这样的育儿态度为天白后来的性格扭曲埋下了伏笔。
三、少年时期:仇恨的种子爆发,通过杀死亲生父亲来反抗不公的命运
十一二岁的天白依旧面无表情,并且一句台词都没有。菊豆把毛笔递给天白,说“你哥给你买的新毛笔”,天白扭头就走。
菊豆和天青在废弃窑洞里幽会,被同村的人看见了,目击者到处说二人的闲话。天白拿着天青当初救菊豆的那把杀猪刀追打传谣的人,可见天白身负的巨大的舆论压力。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尊心是何其的强烈,却被众人打击的体无完肤。
天白手受伤了,天青要给他嘬嘬,天白把对邻居的怨恨全都发泄在了天青身上。菊豆气地跟天白摊了牌,告诉他天青才是他的生父,但是天白无动于衷,天白恨的就是自己是天青的儿子。
菊豆和天青日日压抑不能共眠,于是决定再做回夫妻,二人跑到地窖里苟且,宁可憋死也不出去。
天白到处找菊豆和天青,后来发现他们在地窖里,于是天白把菊豆背了出来。看着昏迷的菊豆口中还一直喊着“天青,天青”,天白转身回去把天青也背了出来。
至此,或许你会以为天白被泯灭的人性还有些许残留。但是,天白背天青出来并不是为了救他,而是要亲手杀死他。天白把天青扔到染布的水池里,拿起木棍毫不犹豫地砸向天青,红色绸布掉了下来,淹没了天青。
儿童时期被教唆形成的仇恨种子,终于在这一刻爆发。站在俄狄浦斯情结的角度来看,天白杀死名义上的父亲金山,是抹杀仇恨,杀死生父天青,是杀掉骨子里软弱无能的自己。
如果说天白第一次杀死金山是无意识的行为,那么这一次杀死自己的生身父亲天青就是对命运的彻底反抗。
天白的世界安静了。他不必再矛盾于自己是谁的儿子,因为从此他就只有一个身份——菊豆的儿子。
天白的一生注定是场悲剧,并且他无法选择。在毫无温暖的家庭中长大,矛盾和仇恨不断地撕扯着天白幼小的心灵,加之长大后外界对母亲和自己身世的非议,最终导致了天白性格的扭曲。
总结:
优秀的电影是一面镜子,投射观影者的内心,解剖观影者的潜意识。《菊豆》中的杨天白,对于我们今天最大的借鉴意义,就是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电影中,菊豆多次对天青说,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在菊豆的观念里,似乎时间可以抹平一切。可事实是,童年创伤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有的人走出来了,不是他们原谅了某些人某些事,而是“算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说:
希望每个人父人母和终有一天成为父母的我们,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也许是源于看了这么多年电影电视的一种直觉,从菊豆和天青第一次在一起时开始,就感觉这两人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不过这一幕拍的真是够好,红布,池中红色的水,从下往上拍那些布和水接合的瞬间,红布擦过女人迷醉的表情,坠入水中一团团氤氲的样子,就像是那第一次充满狂野又略带羞涩的性事的物化写照,那种早期的电影,没有特效没有华丽丽的技巧,但一拍出来就顿时让人觉得一切特效都是浮云那种感觉,就是给人感觉,唯美。
说到这两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为什么呢?这不是说做女人就一定要接受自己既定的命运,就要毫无反抗的默默承受,但是她太过尖利,这种尖利表现在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过于绝对,没有丝毫周旋与回转的空间,甚至没有考虑的痕迹在她的脑海中停留。她想摆脱老东西的折磨,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天青;她固执地认定老东西坏得一无是处,就对他不加节制地唾弃,一次次用行动挑战他的极限;她觉得天青是天白的生父,就觉得毫无疑问理所当然应该让天白知道。这是一个相当倔强的女人,是那种你对我一百个不好,我就要还你一千个坏的那种,而人在过于执拗的时候往往会导致大脑短路脑细胞不够用,而如果这个人生来就充满了这种极端倔强的情绪,那么表现出来的往往就是悲剧了,现实中的人物也好,艺术形象也好,都是这样。菊豆这个女人,只要她觉得一件事情是对的,她就恨不能费尽心思变着花样去做这件事情而不计任何后果。事实上,这个世界有百态的事物、思想和情感,这些种种大体上要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的维系,会自然而然消灭那些极端的成分,最终达到圆合的境地,也就是说,一件事情,你豁出去把它做大了,或是说你对某事某物过于在意,过于张扬,过于锱铢必较或得意忘形,那么定会有一个同样极端的结果在等着你,那些结果的形成往往看上去出于外因,但实际上还是自身的性格驱使自己所作所为而造成。
体现在这部片子里,这种极端的产物是什么呢?那个小孩子,他是那种极端的化身,也是生来用以抗衡菊豆这种极端倔强,进而消灭这种极端的产物。一两岁的时候,天白不会笑,两三岁的时候,天白不会说话,四五岁的时候,天白想像其他孩子一样寻求在一种安全感,认定一种既定的事实,给自己一个安定的内心环境,于是开口叫爹,叫了个满拧,当他发现这种满拧的局面存在,即这个世界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时,他就开始想不明白了,这时,他内心那种传承下来的极端的执拗开始作祟。他把老头子拽进了水池,他不像一般孩子一样有呼叫的条件反射,他笑了,那个不会笑的小孩这时候笑了,他的母亲,他的家庭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这也注定了他的不一样。看到天白拿刀去追那个说母亲闲话的人时,莹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天白到底内心是想维护谁的利益?但后来再想想就觉得这不再是值得深究的问题,人本来就是矛盾的,何况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与其清晰地说是在维护谁的什么利益,倒不如说是一些话语触怒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
其实在片子里,安排的这种两股倔强势力的对抗感是很强烈的,就好像片尾处那匹无声落入水池的红布,这场景似曾相识,却不再是二人初次交合时那番美妙的象征,菊豆凄厉的呼喊骤停,让这红布的下坠充满了无声的诡异。我不想学高中做阅读理解时那样说,这是前后照应,埋伏笔,起承转合什么的,但依然觉得震撼,可能是前面第一次红布的出场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吧,还是那个道理,这个事情怎么来的,就让它再怎么回去,很平衡,很公平,当然,也很有画面感。
字幕的时候忘了看编剧是谁了,这编剧很赞啊,象征清清白白名字的那个绝妙讽刺,菊豆话中有话的暗示,一语双关、一语中的的内涵话在各种场合出现(其实要是这么想这女人还是很有智商的,最起码反应很快)。台词放置的很紧凑,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没有冗余的空隙,也不会给人多余空拍的感觉。
导演拍了电影,他用影片告诉你,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于是你就果断认为故事就是这样的,并且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配合以惊讶、叹惋、称奇等各种心态和表情来不断苟同导演这一观点,这大概就是一部电影也是一个导演的成功之处吧。内涵不内涵倒觉得次要,毕竟每个观众都不是导演本身,不会百分百理解导演给定的内涵,而真正能够看懂的,似乎只有导演拟定的活生生的情境,再从中归纳属于自己的那一分内涵吧,所以我始终觉得,导演最大的使命还是拟定一个好的情境,而真正有内涵的与其说是导演,倒不如说是观影人本身。
因为对经典的敬畏,更因为对沉重的恐惧。
片子确实太沉重,开头土黄的色调,染坊里静默的水车,染后错落悬挂的布匹,金山严厉的神情,菊豆凄厉的喊声……,我甚至觉得我可能没有勇气看完这样压抑而沉闷的片子。但是让我震撼和寒心的是少年天白漠然的深情和意味深长的笑声。
水池边的镜头,当坐在木桶里的金山艰难地想要帮“儿子”把狗尾草染色时,不小心跌进了水池。看着在水里挣扎的这个被自己唤作“爹”的人,年幼的天白没有恐惧没有呼救,而是在一旁那样静静看着,笑容在脸上扩散;
同样是水池边,当少年天白把生父从地窖里背出来后,毫不犹豫地扔进了水池,看着同样在水里挣扎的生父,他脸上的冷漠和冷峻一成不变,并且面无表情地举起手里的木棒,丝毫不顾及身后的母亲歇斯底里的叫声。
这样的笑容和面孔让我在震撼之余不寒而栗。
我无法谴责专制而残酷的金山,无法谴责有违世俗道德偷情的婶侄,甚至我们谴责周围人的风言风语和小孩对少年天白的讥讽,因为这一切,同样真实地发生在古老中国摧毁人意志的家长制环境中。但是面对一个孩子乖戾的笑容和严酷的表情,我开始感到后怕。这样畸形的家庭泯灭了人的心志,也断绝了一个孩子正常成长的最后可能。
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每个人都在弥补自己伤痛的同时,以近乎疯狂的报复的心态伤害着周围的其他人。那笑声里透露的人性阴暗和恶毒,并非所谓的封建残余的流毒,而是隐藏在人心灵深处的那种无法示人的卑劣和残酷。
正是这种残酷,让人心寒,甚至后怕。
今天,我重温了这个经典作品,才发现情色成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为何我的记忆却是相反的呢,我把原因归结为青春期的压抑,以及那个年代的资源匮乏。当然,依然如我的记忆中的一样,巩俐姐姐身上散发出的暧昧和欲望还是能让你切实感到李保田叔叔偷看她时的紧张和呼吸急促,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你也是偷看者。
2、这片中最狠的一个角色,杨天白,一个小屁孩。绝对够狠,喊老东西杨金山“爹”时,就把他亲爹娘杨天青和菊豆给弄傻眼了,同时让半身不遂活着痛苦的杨金山硬是泛起了复仇的快意,够狠吧。更狠的是他玩耍时的不小心,把正乐得欢的杨金山拉下了水池子,从头到尾没笑过的小兔崽子,这时看着老杨的挣扎笑得更是欢,老杨就这么死了。其后灭了亲爹的狠毒更是顺理成章。其实这里是小孩子不懂事,我想他所代表的是中国人所说的“现世报应”吧。
3、拦棺喊丧是点睛之笔,而这个故事给这场戏赋予了极多的黑色幽默,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当然,我觉得这个情节道尽了中国人的苦累,活着就是尼玛演戏作秀,不是演给自己,是演给别人看,必须得到别人的认可,才算你他妈活得挺成功,我想这就是中国人老是觉得不自由的原因。要过年了,绷面子是很多不富裕阶层年轻人必修课,这个话题就可深可浅了,都说咱中国人挺实际,但在这方面从来就没挺实际过。但个体太卑微,只能屈服在世俗道德的淫威下。你看,喊丧之后两人哭坐在撒满冥钱的石桥上是一脸的委屈,可怜滴人呐。
4、在片子进行到尾声时,幸好在很冷的基调中有那么一丝让我感动的地方:杨天青送给菊豆一面镜子和一张大红头巾,这时的菊豆明显老了很多,简直是个大妈。我一扫开始的看法,两人只有欲望而没有什么感情,现在这里现出的是赤果果的爱情啊。可惜这两人偷摸着的欢乐,却被儿子的出现打破,我预感到的是接下来的残酷。小时候是不懂事,现在长大了就不是代表什么“现世报应”,已然是杨金山冷酷无情的隔空遗传。你俩生了这厮的肉体,但这染坊染了他的精神,杨家是个小染坊,中国就是个大染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