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中字
HD国语版
正片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笑傲江湖(粤语版)
谈途人生
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
古剑飘渺录
监狱疑云
烟花泪
三
妖天下
少林三十六房
杀生
前天点映时,因为开映之后还不断有观众进场干扰了观看,《前夜》的剧情信息又非常密集,虽然明显感觉到存在多处剧情硬伤,但也不排除是自己的理解有误,于是今天特地去二刷了《前夜》,以下是详细讨论。
首先,梳理一下《前夜》的剧情(如果有观众理解的剧情与此不一致,那么请相信我看过两遍之后的表述):
9月30日,大典举行前一天,由于查到附近有特务于是把广场封闭了。此时,黄渤(林治远)认为他的电动升旗方案还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于是黄渤回到他的工作室,开始用他早就搭建好的三分之一比例模型进行最后的试验。为此,他们还需要找到同样比例的国旗和国歌(台词原话)。
欧豪上房顶呼吁群众凑来了国旗,但国歌录音没法用,于是王千源特地去找了个小号手来吹奏国歌。
一切就绪,升旗试验却出了问题,旗杆顶部用于阻断的金属球开裂,需要重新制作质地硬实的金属球,又一次,欧豪上房顶呼吁群众送来矽铬镍。
阻断球做好,升旗试验成功。这时魏晨正好路过,传来了突发消息,广场上升旗演练时旗帜卷进滑轮了。黄渤们冲破一切阻挠来到广场,这时,卷进去的旗帜已经被特地请来的棚彩手艺人爬上去取了下来。但焊接阻断球只有黄渤能做,所以他冒死爬上旗杆,完成焊接。时间到,最后一切顺利举行。
以下是剧情硬伤:
第一,升旗作为整个大典极具象征意义的一个事项,是不能有丝毫马虎的。既然如此,这项工程不可能到了最后一天还出现如此多未解决的问题,编导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把bug集中放在最后一天,却完全意识不到这样的处理缺乏合理性,除非编导是想借此表现大典工作人员乃至整个筹备团队的无能和失序。
第二,黄渤既然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这个项目又是如此重要,就算史实是当天真的封闭了广场,有关部门的领导也不会头脑简单到要把所有的筹备人员都拦在外面,更何况是重中之重负责升旗的黄渤,他怎么着也可以拿到特许出入证吧?
第三,我可以理解三分之一的比例模型在方案实施初期的作用,比如它用来指导如何布线(特别是从广场到城楼的电线),但我完全不理解在实际项目已经完工(电线早就布好、旗杆也立好了)的最后一天还用模型试验的意义。这一点,连只会带兵打仗的王千源都已经通过台词指出了,要试验就是现场试验,现场出问题现场解决,而模型试验出了问题其实跟现场是否会出问题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身为技术专家的林治远如果连这都不懂,那这个负责人绝对是个错误人选。这样思维僵化的人值得赞美吗?
第四,你非要用模型试验就试验吧,但是你怎么又玩起了形式主义呢?试验需要旗帜,无非就是保持和广场升旗用的旗帜的重量大小成比例(事实上这俩因素对试验真没多大影响),颜色和图案都是无关紧要的,结果林治远非要弄来最紧俏的红绸布,还非要镶上五角星;试验需要国歌,无非就是要时间上保持一致,你知道国歌正常演奏的时间不就好了吗?就算你之前一直没准备,竟然直到最后一天才发现录音机录的歌是坏的,那么你赶紧联系有关部门确认一下准确时长不就得了,结果林治远非要弄来一个小号手现场演奏,真是合了王千源那句台词,是不是还要找两万群众来配合你当升旗仪式的观众?在时间已经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不是以迅速有效解决问题为导向,而是想着要完美庄重地呈现一次试验,为此不惜各种费时费力的折腾,主席要是知道了也会批评这种人的啊。远的不说,对比一下同部电影里的《回归》,负责人对升旗手杜江的要求也只是形成肌肉记忆保证时间丝毫不差,而不是去玩形式主义非得放着国歌来练习升旗!
第五,欧豪爬上房顶找群众凑红绸布我可以理解,但请问有几个群众听得懂你要的矽铬镍是啥玩意?别说放在文盲遍地的七十年前,就是现在这部电影的观众,有多少知道矽铬镍的?这完全就是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事实也证明,群众拿来的东西都不能用,而那么上千号人围过来除了消耗欧豪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别的意义吗?正确的做法就应该是动用资源向科研院所求助啊,我想最后赶来的清华教授,也不可能是听到欧豪的喊叫才从几十公里外的清华园实验室赶来的。此外还有一个bug是,欧豪也说了,金属球开裂是因为“时间久了”,可是大典明天就举行,那么你随便炼制一个新的金属球,管一天时间是没问题的啊。在时间紧的情况下,任何决策都应该首先考虑最佳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而不是追求某种虚无的完美。
第六,魏晨扮演的那个军官是看着人多正好路过,又正好说到广场上的旗帜卷进去了,而黄渤则是正好坐他的车去广场,因此也没有任何准入许可。这就真的太巧太巧太巧了。黄渤作为负责人,广场上出现了故障,不应该第一时间就有电话来找他,并派专人把他接过去,而且一路畅通吗?大典的筹备组都是吃素的吗?为了彰显个人英雄主义也不要把其他部门的同仁都当成草包吧?
第七,前面都说了广场封闭得那么严,连黄渤这样组织上经过了审查考验的人都进不去,怎么接下来就突然被没有任何许可的黄渤长驱直入了?那一道又一道的保安战士都是形同虚设吃干饭的吗?对于这样不守规矩的可疑人员,应该一枪击毙才对啊!
第八,黄渤爬上旗杆的第一件事就是敲掉了原有金属球残留的桩,所以又一次非常巧合的是,当工作坊试验的金属球坏掉的同时,广场上的金属球也跟着坏掉了,这真的一点儿也不科学。
综上,编导为了强行制造戏剧冲突,忽视了一个又一个基本的合理性,胡编乱造地讲了一个逻辑不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非常不讲科学的技术专家兼非常不懂管理的项目负责人,以低效和笨拙的方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好巧不巧挤在一起突发的事故。
而史实是什么样子呢?查了相关资料,史实就是经过一个月的测试施工之后,升旗项目已经准备就绪了,也正是因为都准备好了,才会把旗杆旁的脚手架拆掉。唯一的意外发生在最后一晚,实地升旗时旗帜没自动停止被卷进去了(跟金属球没关系,金属球也没坏),而脚手架早就拆了,只好请了棚彩手艺人爬上旗杆把旗帜取下来。然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让欧豪饰演的原型在第二天升旗时站在旗杆下面待命,一旦旗帜升到顶没有停止,就手动断电让它停止。它真没有那么多不合理的戏剧性和无厘头的幺蛾子。
最后,我想起十年前大庆时叶大鹰导演、潘粤明主演的同题材影片,是一个完整长片,讲的是大典之前城楼上那八个大红灯笼是怎么设计、制造和挂上去的幕后故事。大家去看了那部片,就会知道一个合理又不失戏剧性的编造故事的方式是怎么样的,一个讲科学又讲人情的项目负责人是怎么有效地规划和实施方案的。
此时传来六老师的声音:改编不是胡编。
《我和我的祖国》质量上绝对是国庆档数一数二的,同时为拍摄主旋律电影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我和我的祖国,既要有我,也要有祖国。
其实对于主旋律电影,尤其是这种带有浓厚的完任务色彩的电影,真的期待值不高,因为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为代表这种主旋律电影的普遍拍法都是:一些重要历史进程的重现,顺带堆明星脸蹭流量,其实故事和人物都很干巴,越往后观众也渐渐不买账了。今年听说这个项目的时候在暑假看院线电影的贴片看到,片方找了七位导演分别选取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拍七个短片,当时我就和同学说这就是完任务,绝对没多少看头。因此28号的点映场我并没有选择这部电影,但是从那天友邻的反馈看好像不错,因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了,没想到真的被打脸了,七支短片的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是整体质量不差,算是圆满完成了对祖国的献礼,而且大部分都选取了大时代下的一些小人物去拍,而不是光堆事件喊口号了。
下面就根据自身观感简要对各短片作出评价,仅是私人意见,仅供参考,为防止被喷收钱,先把票根晒一下,个人总体评价是《北京你好》(9.5)>《夺冠》(9)>《白昼流星》(8)>《前夜》(7.5)>《相遇》《护航》(7)>《回归》(6.5)。取平均分后总分为7.7分。
拿管虎的这个开篇是再合适不过了,讲述开国大典前夕升旗的准备工作,用卡时间点的叙事方式展开,选取一个小事件去体现开国大典的重要性。这个短片胜在选对了黄渤,完全投入这个角色当中了,这个设计师的固执和坚持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都体现的非常出色,而且重重困难被管虎戏剧化处理后,观影过程非常紧张,生怕真的出现差错,这个短片在群戏上也是一个大亮点,人民群众集体去捐物帮助做阻断球的戏,感动程度不亚于国歌响起,而且旧影像的巧妙使用也很加分,把黄渤P进去真的不违和。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时长所限,这个短片的其他人物存在感太弱,所有的戏份几乎都给了黄渤,王千源的转变说服力真的不够(虽然可以拿时间紧去解释),从而在看某些情节时感觉并不流畅,观感上并不是很完美。而且卡时间点叙事的一个坏处就是困难是接踵而至,虽然说观影过程更紧张,但同样也容易造成情节设置上的刻意,显得太假。
张一白其实是挺会拍爱情戏的,包括他接这一个剧本也是他擅长的题材,以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为背景,讲述一段因投身国防事业而不能相认的恋人的故事,处理上冷静克制,并没有强行煽情,这点我挺喜欢的,尤其是张译戴口罩的眼神戏,可见他的高超演技,最后两人相隔在庆祝胜利的人流中,也是我印象极深的戏份,片尾任素汐见到张译照片的哭戏,当时同场不少人在偷偷抹眼泪,但是我感觉导演光注重情感上的处理,而忽略了讲好故事,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任素汐的大段对白,这确实为了铺垫情感,但是我个人还是感觉影片整体上亮点不多,没有足够的情节支撑让我相信这段曾经的感情(反正光靠那点对白确实不够),略有遗憾。最后真的要致敬一下默默无闻的国防科技英雄们!
徐峥导演的这一部是我最大的惊喜,巧妙地将女排夺冠的历史大事件嫁接在两个没来得及告别的小朋友身上,风格可爱而又浪漫,而且由于徐峥本人的童年经历,他把故事置于上海的市井,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影片的节奏调节通过冬冬的心理状态变化和女排比赛进程同时进行,而不是单独拍女排,有好几处冬冬在选择调整接收天线和送礼物小美之间的冲突,徐峥有意识的将他们处理成囧式喜剧,非常搞笑,可能当时的冬冬并不知道女排夺冠的意义,但是他享受了当英雄的时刻,这并不是多大的壮举,却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结尾用16年女排重夺奥运冠军的时间线与前面巧妙呼应,解决了当年的遗憾,真的让我意想不到。
情感的蓄积是非常饱满的,也真实还原了当时香港回归的谈判历程,罗大佑的《东方之珠》一响起我确实也掉了眼泪,但是相比其他短片,这部更像是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完成老师作业的同学,我并不反对这么拍,这样最安全,但我更期待看到是对任达华(修表师),惠英红(巡警)这类香港普通市民的更多着墨,尤其是手表的串联意向,真的是很好的一个拓展点,不知道是时长所限还是导演能力不足,东拍拍任达华他们,接着西就还原谈判现场和升旗仪式了,这样确实可以多弄进去一些明星,但意义确实不大。反倒更加的散乱,把手表的串联情节作用完全冲掉了。
这部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主旋律作品还能保持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个结合我真的是非常满意。宁浩完成的程度用它里面的一句台词就是:“牛掰格拉斯!"以一个奥运会入场券为线索拍了个小人物喜剧,让你笑,最后还有点小感动(本片还同时串联了08年的另一场大事)。张北京这个角色就很有疯狂系列那些小人物的影子,没本事又特爱面子,更不用说里面葛大爷的表演加成了,他的光头一出来就有人笑了,而且他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一本正经的搞笑,看的真的是“歪瑞嗨皮”啊,期待他们俩后续合作拍喜剧。片中选了郝云的一首《回到那一天》,超级好听。
这一部也是极具作者风格的电影,也是我同学和友邻集中开炮的一个短片,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蛮喜欢的。虽然这个短片在故事的叙述上非常莫名其妙,甚至有些凌乱,但是细细想来,陈凯歌是在向观众的心里注入那个白昼流星,去引导观众思考,白昼流星绝不仅仅是那个掉下来的返回舱,而是两位迷途少年产生的信念与希望,是李叔对他们无私的关怀与奉献,田壮壮这个角色串联起扶贫与航天两大热点,而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角色(两位的演技仍需磨练)不禁让人思考:扶贫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像李叔那样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充实,获得精神上的白昼流星。
自打《我不是药神》后,文牧野进入了我的视线,我个人对他这部短片本来抱有极高的期待值,实际上文牧野也只是工整地写完了作业,并无太大的亮点,《护航》这个故事其实有非常大的讲述空间,宋佳饰演的吕潇然因为成绩优秀被组织选为备飞,只能当阅兵式的替补,在药神中,文牧野是有极强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物心理表现能力的,但是这两个优点我几乎完全看不到,加的大量闪回对宋佳这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改变的意义并不大,反倒冲淡了叙事主线,沦为平庸之作,雷佳音和郭京飞纯属过来搞笑,不过这一部的男女演员的颜值都达到了巅峰,包括选了宋佳,演的非常用心,虽然她的发挥空间真的不大,而且在大荧幕上看抗战的阅兵也是一种享受。
总体来说,这七个命题作文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整体完成得不错,绝对是国庆档口碑和票房冠军,也是为后续主旋律电影的拍摄提供了思路,以小见大,更容易引起共鸣,更易出奇制胜。码了一晚上的字,喜欢的话欢迎点赞转发收藏,不喜欢或者意见不同欢迎来评论区讨论,祝各位友邻国庆节快乐!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在系统确定个人信息后是绝对不允许私自转让的,换言之,那位小男孩理论上是不可能用葛大爷的门票去看开幕式的。
2.<相遇>非常好的题材拍成了白开水,在公车上的相遇缺少铺陈,偶遇的情节过于俗套。
3.这个电影里有不少于10个角色适合吴京,他偏偏选择了一个自己最最不擅长的角色和场景。导演也神助攻一般给他选择了一位最能让人出戏的女演员和他对戏。马伊琍出场那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脑海中刹那间跳出了某个渣男的名字。
4.<夺冠>中小男孩为小女孩画的素描,夹入张敏敏的磁带盒中,准备送给小女孩,素描–张敏敏–海归–我的中国心。多么好的延伸素材,导演却偏偏自断经脉,把侧重点转移到了小女孩送的乒乓球拍上去,真让本人捶胸顿足、百撕不得其解。
5.<回归>中频繁给"宝珀"做宣传是否有广告植入的嫌疑?应该不是!因为那东西寻常百姓买不起。但两次给品牌特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好在最后看字幕没有该品牌赞助。
6.<白昼流星>中相信大家也都看出来了,飞船返回这种等级的事件。恐怕内蒙古自治区领导都靠不上前。老百姓居然策马奔腾,如入无人之境。还和宇航员亲切交流,非现实的拍摄手法可以有,但也不能离谱的没边儿啊,太扯了!
7·<护航>拍摄太"美"化了,我说的这个"美"是美国的"美",也许是该导演受好莱坞式英雄主义影片荼毒太深的原因,08号飞机已经出现设备异常,在指挥下达备机立即补上的命令后,女主角作为一名军人公然不执行上级命令,美其名曰给队友争取机会,实际就是变相的个人英雄主义,这在中国军队中是绝对零容忍的恶劣行为。军令如山、令行禁止!这是每个当过兵的人应该知道的常识。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角的提议既不理智也无必要。指挥部同意她的请求更是不可理喻,故障是暂时修复了,但谁能保证不会间歇性发生。严重不合理!堪称此片一大败笔。
在《我和我的祖国》立项之初,我对它并不期待。毕竟在观影经验里,主旋律献礼片的规制、宏大事件的重现、多个故事组接的模式,让人不禁会产生“枯燥”、“假大空”的预期。
直到看完后走出影厅,我才长吁一口气。必须承认:这部电影和我的预期截然不同,是一部精致、有趣且不乏动人之处的作品。
电影对建国70年历程中的7大“核心现场”,进行了别致的拆解。每段故事,都没有选择以宏大的角度去进行“硬输出”,而是采取平民化的视角,聚焦每场事件背后默默无闻的平凡者。
目前看来,它将成为今年国庆档的最大赢家。
下面依次来聊聊自己对每段故事的印象:
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前夜。那一夜,全中国可能没有人比林治远(黄渤饰)还要更加“兵荒马乱”。
在典礼前一天的检查会上,所有团队众口一词:“万无一失”。只有他艰难地开口:“电动升旗,不敢确保万无一失。”
林治远是负责开国大典电动升旗的工程师,但当时的中国在科技上并不发达。一个电动装置,也是足以令所有人紧张的技术难题——中国此前从来没有电动升旗装置,没有经过反复的实验,谁能保证一定成功?
时间紧迫,只能临阵磨枪,进行“土法试验”。而接下去的一夜,还有着更突发的事件等着他,只有“过五关斩六将”、“铤而走险”这样的词,才足以形容这一夜的惊险。
客观而言,《前夜》是七个故事中,拍摄难度、导演技巧和演员表现上最佳的作品。如果要在其中评选“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非管虎和黄渤不可。但个人旨趣上,它在核心创意上稍显保守,这是有些可惜的。
这段故事的题眼,是片中至关重要的阻断器。虽然它只是一颗小小的金属球,在整个规模空前的开国大典上并不起眼;但如果它出了问题,那么五星红旗就无法稳当地停住,有被顶飞的风险。这颗小球,其实就喻指开国大典背后,在各个环节里付出努力的每个人。
导演管虎一直擅于描绘极端情境下被逼到绝境的人物,如何爆发出自己的潜能和毅力。《前夜》是他擅长的题材,再加上黄渤看似外露、实则饱满稳当的表演。整个故事在完成度和情感表达上,是不出意料的高分。
没想到,七段故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张一白导演的《相遇》。
《相遇》的事件背景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张一白却选择将目光聚焦于一对被命运捉弄的恋人,可谓极为微观的视角。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上背诵这件事情的历史意义,却从没想过这件事背后的个体印痕。
张译饰演的高远,是参与原子弹研发项目的科研人员。在一场实验室意外中,他不幸因核辐射而身染重病,渐渐发展为不治之症,随时都有去世的可能。10月16日当天,他偷溜出医院,坐上一辆公交车,却偶遇了自己三年来都未曾联系的女友。
他们是一对恋人,此时却不能相认——不仅因为小伙子是参加原子弹研发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保密自己的身份;更因为自己时日不多,唯有隐瞒才是最好的选择。一个口罩,遮住了一腔不能言说的委屈和遗憾。
虽然命题是“原子弹爆炸”,但这个故事却巧妙地转移了“主战场”,塑造出了一场“身不在场的原子弹爆炸”。80%的情境,都在这辆不断向前、熙熙攘攘的公交车上展开,而宏大事件则隔着车窗喧闹着。
在一个长镜头中,全程只有任素汐饰演的女生开口诉说往事,从初见到情深的点点滴滴;而一旁的张译只能用眼神演戏,却演出了契阔之际的悲情。
《相遇》中有两幕令人印象深刻:一幕在开头,高远被高压水枪冲洗,血缓缓地从他的口罩中晕染而出;另一幕在结尾,两人在汹涌的人潮中被冲散,高远摘下口罩,对视的一笑成为了他们的最后一面。
这两幕令人不禁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对历史上的宏大事件产生感动?
我们的感动,并不来自于集体的光辉成就,那是一种矫揉造作;而是来自于“另一种版本”的历史现场——就如同这个故事一般,是无名者的默默隐忍,是所要经受的“身不由己”的痛苦,是不得不错过的遗憾。
客观而言,《夺冠》在各个层面的指标上,并不是七段故事中最好的,但它却是个人最喜欢的。
冬冬,一个上海石库门街坊里正过着暑假的小男孩。他是这条街里电工的儿子,上得了屋顶,修得了天线。那年的8月8日,整个街坊都指望靠他来看女排决赛的实况转播——电视信号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为了接收信号,冬冬只能一直换着角度待在阳台上。
可实际上,情窦初开的他此刻还为另一件“人生大事”焦躁着。自己暗恋已久的女孩小美,今天就要移居国外,很可能再也不回来了。眼看着她就要被带去机场,冬冬陷入了两难的“夏日大作战”。
徐峥用一场小孩之间的“怦然心动”来切入“女排夺冠”这一历史事件,是非常可爱且浪漫的。让人不由自主地觉得,东东就带着他小时候的影子。
某种意义上,这种处理方式其实和张一白的《相遇》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选择把镜头放在距离事件现场非常遥远的“不在场位置”,细微地切入其中。只不过《相遇》是悲剧,而《夺冠》则是喜剧。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不仅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市井还原得很到位,而且在风格上也很大程度地致敬了上世纪的沪语喜剧,诸如谢晋的《大李小李和老李》。
《回归》相对而言是较为保守、不够出彩的一段故事,因为整个主线情节都必须围绕香港回归当晚的庆典做文章,没办法“出奇制胜”。不过,它的核心概念还是抓得挺好的,那就是“时间”。
“我们已经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仪式总指挥与仪仗队升旗手(杜江饰)的这条线,聚焦的是“国家的时间”。
意外来到香港的小钟表铺老板(任达华饰),被执勤队队长(惠英红饰)所救治,并组建家庭。这条线索,指向的是对故土的思恋、对人的感恩、对工作的负责,是“情感的时间”。
几条线索,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瞬间的“必须准时”,那就是1997年7月1日的零点零分零秒。薛晓璐导演重点抓出了这个细节,然后再进行扩散,让叙事线索间产生关系。
此外,惠英红与任达华在非常有限的戏份空间里,演出了人物的前史和真实的烟火气,算是其中最大的亮点。
宁浩拍《北京你好》这般充满京味的喜剧,的确再合适不过。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葛优饰),离婚后与家人形同陌路。在抽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门票之后,他想借此机会与儿子缓和关系。
但是,在这份大礼未送出之前,他仍旧时时刻刻不忘暴露本性,换着法地到处显摆。每个他见到的人,都要被他的炫耀洗礼一番。不料,意外发生,这张票开启了它的“奇遇”。
《北京你好》在喜剧背后,又有着宁浩一贯悲欢交融的底色——我们要记住2008年的奥运会,却也不能忘记同一年的汶川地震所带来的伤痛。
在满地鸡毛的现实世界里,这个失落却又常常打了鸡血的北京中年男人,心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温情角落。
《白昼流星》的摄影与调度维持在水准线上,但叙事逻辑有些问题,有点可惜。
以“草原传说”作为基点的这则故事,包含着寓言感:传说中,若能在白昼看到流星,贫瘠的大地就会变成绿洲;而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于贫困的草原牧民而言,就是一串带来希望的“白昼流星”。
不可否认,它的立意出色。将“新农村扶贫”和“航天航空事业”两件大事糅在一起,构成了互为牵引力的关系——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航天科技发展与扶贫,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也存在着关系。
最后一段故事《护航》,由文牧野执导,算是收了个不错的尾。
《护航》聚焦阅兵式上的“后备飞行员”的故事。她不能正式上台的理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只有最优秀、最全能的飞行员,才能做到最完美的替补,成为飞行表演的最大保障。身为队长的她,只能成为后备的人选。
每一个幕后不能上场的平凡者,她们的人生故事都值得被挖掘、被书写。文牧野显著的强项在于,他对人物的塑造与情感处理是细腻的。
《护航》通过飞行时不断偶发的主体回忆,来打捞、回溯这位女飞行员的心路历程——从孩童到少年时光,再到成长过程中所经受的各类挫折。她要打败性别观念的禁锢,要在无法兼顾爱情与事业这件事上做出抉择。这些回忆连同“护航飞行”的主线,塑造起了鲜活的形象。
七个故事、七种鲜明的风格,却没有造成“互不兼容”的情况。原因在于,它们都是书写历史横截面背后的小人物。
这也是《我和我的祖国》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每个故事,都选择将重心放在“我”和“我的”,放在默默无闻却又举足轻重的无名者身上,放在大事件幕布背后的那些细微角落,然后再是“祖国”。
真正的历史,蛰伏于平民的日常之中。“祖国”这个观念在此时显得既抽象、又具体,在平民化的叙事逻辑里,最终渐渐生发为实际的关切。
从这一层面而言,我们不难发现《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点——它并非是传统印象中,那类老套、刻板的“假大空”式的表达;而是一部充满细节、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作品。
看的是28号的点映。看完第一印象中觉得最好的是上海弄堂和北京大爷这俩段。想了一会,最痛心的是陈凯歌。被问最不喜欢那一段,发现最烦张一白。
刚出电影院,就想狂骂《白昼流星》,于是和同行小哥哥痛心疾首状分析一大摞,话说多了竟然缓解了点一开始的厌恶。然后被问你最不喜欢哪段时,忽然发现自己忘了这段。才明白,本质上最烂的《相遇》原来已经被忘了。就是俗。非常时期的不俗全给毁了。
《相遇》俗套到了浪费题材、浪费演技的程度。颇有趣味的是,贯穿其中的线索竟然是《青春之歌》。《青春之歌》作为十七年里最强畅销书,张一白这段“国家大义”与“儿女私情”的冲突戏码,显然和《青春之歌》的畅销逻辑相背离——张一白想要的冲突是家国大义下儿女私情的“牺牲”(俗不俗气?!老不老套?!黑得高不高级?!)——《青春之歌》能流行,就是因为“革命”加“爱情”步调一致的双重爽感,大爱与私情融合一体:人家流行的原因根本是因为大义私情“不冲突”(昨天看到r&m制片人挂了,心里想,能符合这种事业爱情还高科技cp要求的,不如搞个相遇平行时空rick和前妻搞出原子弹炸了全世界的故事,也许更贴合。瞎扯了)用“青春之歌”这种年代符号,显然是想贴死“爱情”标签,然而在新中国的共名时代,张一白臆想了过多的浪漫,给张一曼过量的台词且没做好品控,语尾“呀”字过量,导致舞台感时不时浮出水面。那些俗到电视剧都快不用的场景:病床上看着窗外绿叶,公交车上细节回忆,发现对方萌点然后诉说,人潮汹涌中逆行错过……好吧,我偏激,我烦。
但有趣的地方倒是衔接。张一白特别贴心的在片子后面给了女排的镜头,留了点引子(一种没必要的贴心)但真正的引子倒是“情”,接下来的徐峥段落,延续了“情”,从绝症牺牲到离别懊恼的大小转化,还挺好的。
正如革命年代里的“爱情”被表现为托起国家大义的浪花,徐峥的《夺冠》说的也是个类似爱情的小故事——小男孩跟小女孩之间特别懵懂的友情喜爱,面临离别。《真爱至上》里小男孩的暗恋情绪在全世界大概都可以找到共鸣。仔细说它好在哪,其实特ky。首先80年代普遍的语境是反政治,或者说以文化的方式反政治。无论是体育、艺术,各种开放丰富的文化景象,都在试图证明一种比前一时代激进的政治理想更值得追求的文化理想。但未必成功。很多反思八十年代的人会发现“反政治的政治”同样构成了一种二元对立。因为反对的东西太明确了,让反对本身成为不自由的快感,而非快乐。
但在这之外,八十年代特别好的一点,是俗世生命力的复苏,再往后又是市场消费种种威胁,留下这差不多十年的宝贵。八十年代的文化有生气,生气来源之处是世俗生活,是市井快乐,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复苏—人们开始有“私情话意”,有可以与“革命”无关的庸俗生活了,或者说可以换一种腔调描述“革命”了。
徐峥的片子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去弄的。而且弄得很干净——片子里逼仄巷弄,一刀子剖西瓜的凉气,没废话的小孩,看不懂小孩的大人们,方言,方言,我爱方言。汪曾祺的《受戒》无法影视化,那种世外幽情的强度太难表现。而徐峥全方位还原了一个夸张的场景,很卡通的表达了这种干净——人跟人之间关系的复苏,在世俗的时代中,感情是可以“微妙”的,牺牲是满腹“懊悔”的,小孩是有情的,时代的风云,他们的夺冠,只是“我”童年第一次“失恋”后模模糊糊的一个背景音。
宁浩的《北京您好》也很好。跟徐峥的喜剧相比,各有各的野心。宁浩这段里人物的完成度是这七部里面最好的,也是最复杂的。故事很完整,甚至有起承转合的波动,把自己善用“调包”和“追逃”桥段的风格标签夹在里面,处理小人物境遇的克制,在于放心地把表演交给了演员,这部里演员的表演是最自然的。喜欢最后一双北京黑布鞋的反戏剧处理。等等。
作为献礼片,也许需要尽其所能粉饰。但作为喜剧,没有悲剧底子,就不能够支撑其逻辑。徐峥故事的背景,除了女排夺冠,还有八九十年代的出国移民潮。上海文学在上世纪末特别瞩目,海外华文写作下的新一代移民也好,上海女儿们笔下为了出国而走的角色也好,开始让时代故事中有了新的离别。这是改革开放开始后必然的出走,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用脚投票,选择可生活的地方,而无法离开者的喜乐,分离两地的成长,都会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一一印证。
而北京的段落里,喜剧的来源恰是各种宏观、微观的破碎。汶川地震是这个故事推进的发生的原因之一,农民工身份的显影,以及相当普遍化的家庭问题和父子关系矛盾。在修饰创造之余,对时代事件选择之余,总是会看见被修饰,被选择的剩下部分模糊的背影,提醒着观看者喜剧永远是悲剧尾声上的一个修饰音。
《白昼流星》这名字艺不艺术,文不文艺,绕不绕,对,在一堆夺冠回归护航的名字里面,这个名字就很陈凯歌。陈凯歌让我痛心的方式就是他太陈凯歌了。传说陈导选题材时谦让,最想要的被张一白挑走了,最后剩了个扶贫主题的故事。
题材上这无疑是最难的。任何故事到了贫穷的地方,都会发现贫穷成为一切逻辑的主宰——艺术几乎是没有空间的,要解决、修饰贫穷背后的野蛮、绝望,艺术太脆弱渺小了。不存在什么意识形态感动人,听到d的召唤就洗心革面,如果有,这就是激进年代骗人的嘴。所以陈凯歌把“神”请出来了。
首先演员上——他请了田壮壮。要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刘昊然是个莽青,陈飞宇是个呆弟,然后他们遇见耶稣,然后耶稣挂了,他们看见了神迹。
所以神上——他请除了两位真人宇航员!!!两位小青年去抬起宇航员的瞬间——真的是一副相当宗教化的场景啊……他们被感化了,他们被召唤了,他们决定留下。
真的难以形容这种撕裂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故事,扶贫这件事情不是一件完成时,更不是一个可以被艺术化的纪念片段,而两位青年最后所说的,要留在家乡,“让家乡更好的”摄魂迷语,显然就是与现实最为割裂之处。贫困的乡村和现代化必然出现的人口迁徙,谁在阻止谁的现代化,谁是谁的救世主。艺术化的理想是美好的,农村草原上的人民安居,建设家园,但在现实中,这正是矛盾的开始。更可怕的地方是,田壮壮在其中的身份是老知青——陈凯歌本人的知青回忆录确实写得好,但这个身份带来的复杂性,只会让故事变得更复杂,知青是什么?“信徒”?或是“弃子”?历史还未能达成和解的东西,被叠加进这个故事里——我不知道陈凯歌是想适当反骨,还是努力让这种氛围更玄乎——作为粉丝,我会宽容地说陈老师您可以的,前提是,有长篇的长度,有足够的人物。但只有二十多分钟。太陈凯歌了,就不行了。
还有一句,就是“太空之神降临”跟“脱贫致富”两者间,谁先谁后,孰轻孰重间的矛盾,也不比鸡蛋谁先有的矛盾小啊——陈老师回避这一矛盾的方法,显然不是用共和国的逻辑,而是用了另一套逻辑——这种暗中换套路的方式,emm,细想还有点可爱。
所以我想了一阵后,也没那么恨了。至少这很陈凯歌。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个作家为了逃避越战征......
播放指数:988℃
《我和我的祖国》 HD国语版在线观看 - 剧情片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44253-3-1.html
前天点映时,因为开映之后还不断有观众进场干扰了观看,《前夜》的剧情信息又非常密集,虽然明显感觉到存在多处剧情硬伤,但也不排除是自己的理解有误,于是今天特地去二刷了《前夜》,以下是详细讨论。
首先,梳理一下《前夜》的剧情(如果有观众理解的剧情与此不一致,那么请相信我看过两遍之后的表述):
9月30日,大典举行前一天,由于查到附近有特务于是把广场封闭了。此时,黄渤(林治远)认为他的电动升旗方案还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于是黄渤回到他的工作室,开始用他早就搭建好的三分之一比例模型进行最后的试验。为此,他们还需要找到同样比例的国旗和国歌(台词原话)。
欧豪上房顶呼吁群众凑来了国旗,但国歌录音没法用,于是王千源特地去找了个小号手来吹奏国歌。
一切就绪,升旗试验却出了问题,旗杆顶部用于阻断的金属球开裂,需要重新制作质地硬实的金属球,又一次,欧豪上房顶呼吁群众送来矽铬镍。
阻断球做好,升旗试验成功。这时魏晨正好路过,传来了突发消息,广场上升旗演练时旗帜卷进滑轮了。黄渤们冲破一切阻挠来到广场,这时,卷进去的旗帜已经被特地请来的棚彩手艺人爬上去取了下来。但焊接阻断球只有黄渤能做,所以他冒死爬上旗杆,完成焊接。时间到,最后一切顺利举行。
以下是剧情硬伤:
第一,升旗作为整个大典极具象征意义的一个事项,是不能有丝毫马虎的。既然如此,这项工程不可能到了最后一天还出现如此多未解决的问题,编导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把bug集中放在最后一天,却完全意识不到这样的处理缺乏合理性,除非编导是想借此表现大典工作人员乃至整个筹备团队的无能和失序。
第二,黄渤既然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这个项目又是如此重要,就算史实是当天真的封闭了广场,有关部门的领导也不会头脑简单到要把所有的筹备人员都拦在外面,更何况是重中之重负责升旗的黄渤,他怎么着也可以拿到特许出入证吧?
第三,我可以理解三分之一的比例模型在方案实施初期的作用,比如它用来指导如何布线(特别是从广场到城楼的电线),但我完全不理解在实际项目已经完工(电线早就布好、旗杆也立好了)的最后一天还用模型试验的意义。这一点,连只会带兵打仗的王千源都已经通过台词指出了,要试验就是现场试验,现场出问题现场解决,而模型试验出了问题其实跟现场是否会出问题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身为技术专家的林治远如果连这都不懂,那这个负责人绝对是个错误人选。这样思维僵化的人值得赞美吗?
第四,你非要用模型试验就试验吧,但是你怎么又玩起了形式主义呢?试验需要旗帜,无非就是保持和广场升旗用的旗帜的重量大小成比例(事实上这俩因素对试验真没多大影响),颜色和图案都是无关紧要的,结果林治远非要弄来最紧俏的红绸布,还非要镶上五角星;试验需要国歌,无非就是要时间上保持一致,你知道国歌正常演奏的时间不就好了吗?就算你之前一直没准备,竟然直到最后一天才发现录音机录的歌是坏的,那么你赶紧联系有关部门确认一下准确时长不就得了,结果林治远非要弄来一个小号手现场演奏,真是合了王千源那句台词,是不是还要找两万群众来配合你当升旗仪式的观众?在时间已经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不是以迅速有效解决问题为导向,而是想着要完美庄重地呈现一次试验,为此不惜各种费时费力的折腾,主席要是知道了也会批评这种人的啊。远的不说,对比一下同部电影里的《回归》,负责人对升旗手杜江的要求也只是形成肌肉记忆保证时间丝毫不差,而不是去玩形式主义非得放着国歌来练习升旗!
第五,欧豪爬上房顶找群众凑红绸布我可以理解,但请问有几个群众听得懂你要的矽铬镍是啥玩意?别说放在文盲遍地的七十年前,就是现在这部电影的观众,有多少知道矽铬镍的?这完全就是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事实也证明,群众拿来的东西都不能用,而那么上千号人围过来除了消耗欧豪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别的意义吗?正确的做法就应该是动用资源向科研院所求助啊,我想最后赶来的清华教授,也不可能是听到欧豪的喊叫才从几十公里外的清华园实验室赶来的。此外还有一个bug是,欧豪也说了,金属球开裂是因为“时间久了”,可是大典明天就举行,那么你随便炼制一个新的金属球,管一天时间是没问题的啊。在时间紧的情况下,任何决策都应该首先考虑最佳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而不是追求某种虚无的完美。
第六,魏晨扮演的那个军官是看着人多正好路过,又正好说到广场上的旗帜卷进去了,而黄渤则是正好坐他的车去广场,因此也没有任何准入许可。这就真的太巧太巧太巧了。黄渤作为负责人,广场上出现了故障,不应该第一时间就有电话来找他,并派专人把他接过去,而且一路畅通吗?大典的筹备组都是吃素的吗?为了彰显个人英雄主义也不要把其他部门的同仁都当成草包吧?
第七,前面都说了广场封闭得那么严,连黄渤这样组织上经过了审查考验的人都进不去,怎么接下来就突然被没有任何许可的黄渤长驱直入了?那一道又一道的保安战士都是形同虚设吃干饭的吗?对于这样不守规矩的可疑人员,应该一枪击毙才对啊!
第八,黄渤爬上旗杆的第一件事就是敲掉了原有金属球残留的桩,所以又一次非常巧合的是,当工作坊试验的金属球坏掉的同时,广场上的金属球也跟着坏掉了,这真的一点儿也不科学。
综上,编导为了强行制造戏剧冲突,忽视了一个又一个基本的合理性,胡编乱造地讲了一个逻辑不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非常不讲科学的技术专家兼非常不懂管理的项目负责人,以低效和笨拙的方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好巧不巧挤在一起突发的事故。
而史实是什么样子呢?查了相关资料,史实就是经过一个月的测试施工之后,升旗项目已经准备就绪了,也正是因为都准备好了,才会把旗杆旁的脚手架拆掉。唯一的意外发生在最后一晚,实地升旗时旗帜没自动停止被卷进去了(跟金属球没关系,金属球也没坏),而脚手架早就拆了,只好请了棚彩手艺人爬上旗杆把旗帜取下来。然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让欧豪饰演的原型在第二天升旗时站在旗杆下面待命,一旦旗帜升到顶没有停止,就手动断电让它停止。它真没有那么多不合理的戏剧性和无厘头的幺蛾子。
最后,我想起十年前大庆时叶大鹰导演、潘粤明主演的同题材影片,是一个完整长片,讲的是大典之前城楼上那八个大红灯笼是怎么设计、制造和挂上去的幕后故事。大家去看了那部片,就会知道一个合理又不失戏剧性的编造故事的方式是怎么样的,一个讲科学又讲人情的项目负责人是怎么有效地规划和实施方案的。
此时传来六老师的声音:改编不是胡编。
《我和我的祖国》质量上绝对是国庆档数一数二的,同时为拍摄主旋律电影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我和我的祖国,既要有我,也要有祖国。
其实对于主旋律电影,尤其是这种带有浓厚的完任务色彩的电影,真的期待值不高,因为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为代表这种主旋律电影的普遍拍法都是:一些重要历史进程的重现,顺带堆明星脸蹭流量,其实故事和人物都很干巴,越往后观众也渐渐不买账了。今年听说这个项目的时候在暑假看院线电影的贴片看到,片方找了七位导演分别选取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拍七个短片,当时我就和同学说这就是完任务,绝对没多少看头。因此28号的点映场我并没有选择这部电影,但是从那天友邻的反馈看好像不错,因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了,没想到真的被打脸了,七支短片的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是整体质量不差,算是圆满完成了对祖国的献礼,而且大部分都选取了大时代下的一些小人物去拍,而不是光堆事件喊口号了。
下面就根据自身观感简要对各短片作出评价,仅是私人意见,仅供参考,为防止被喷收钱,先把票根晒一下,个人总体评价是《北京你好》(9.5)>《夺冠》(9)>《白昼流星》(8)>《前夜》(7.5)>《相遇》《护航》(7)>《回归》(6.5)。取平均分后总分为7.7分。
一.《前夜》 导演:管虎 个人评分:7.5分
拿管虎的这个开篇是再合适不过了,讲述开国大典前夕升旗的准备工作,用卡时间点的叙事方式展开,选取一个小事件去体现开国大典的重要性。这个短片胜在选对了黄渤,完全投入这个角色当中了,这个设计师的固执和坚持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都体现的非常出色,而且重重困难被管虎戏剧化处理后,观影过程非常紧张,生怕真的出现差错,这个短片在群戏上也是一个大亮点,人民群众集体去捐物帮助做阻断球的戏,感动程度不亚于国歌响起,而且旧影像的巧妙使用也很加分,把黄渤P进去真的不违和。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时长所限,这个短片的其他人物存在感太弱,所有的戏份几乎都给了黄渤,王千源的转变说服力真的不够(虽然可以拿时间紧去解释),从而在看某些情节时感觉并不流畅,观感上并不是很完美。而且卡时间点叙事的一个坏处就是困难是接踵而至,虽然说观影过程更紧张,但同样也容易造成情节设置上的刻意,显得太假。
二.《相遇》导演:张一白 个人评分:7分
张一白其实是挺会拍爱情戏的,包括他接这一个剧本也是他擅长的题材,以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为背景,讲述一段因投身国防事业而不能相认的恋人的故事,处理上冷静克制,并没有强行煽情,这点我挺喜欢的,尤其是张译戴口罩的眼神戏,可见他的高超演技,最后两人相隔在庆祝胜利的人流中,也是我印象极深的戏份,片尾任素汐见到张译照片的哭戏,当时同场不少人在偷偷抹眼泪,但是我感觉导演光注重情感上的处理,而忽略了讲好故事,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任素汐的大段对白,这确实为了铺垫情感,但是我个人还是感觉影片整体上亮点不多,没有足够的情节支撑让我相信这段曾经的感情(反正光靠那点对白确实不够),略有遗憾。最后真的要致敬一下默默无闻的国防科技英雄们!
三.《夺冠》 导演:徐峥 个人评分:9分
徐峥导演的这一部是我最大的惊喜,巧妙地将女排夺冠的历史大事件嫁接在两个没来得及告别的小朋友身上,风格可爱而又浪漫,而且由于徐峥本人的童年经历,他把故事置于上海的市井,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影片的节奏调节通过冬冬的心理状态变化和女排比赛进程同时进行,而不是单独拍女排,有好几处冬冬在选择调整接收天线和送礼物小美之间的冲突,徐峥有意识的将他们处理成囧式喜剧,非常搞笑,可能当时的冬冬并不知道女排夺冠的意义,但是他享受了当英雄的时刻,这并不是多大的壮举,却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结尾用16年女排重夺奥运冠军的时间线与前面巧妙呼应,解决了当年的遗憾,真的让我意想不到。
四.《回归》 导演:薛晓璐 个人评分:6.5分
情感的蓄积是非常饱满的,也真实还原了当时香港回归的谈判历程,罗大佑的《东方之珠》一响起我确实也掉了眼泪,但是相比其他短片,这部更像是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完成老师作业的同学,我并不反对这么拍,这样最安全,但我更期待看到是对任达华(修表师),惠英红(巡警)这类香港普通市民的更多着墨,尤其是手表的串联意向,真的是很好的一个拓展点,不知道是时长所限还是导演能力不足,东拍拍任达华他们,接着西就还原谈判现场和升旗仪式了,这样确实可以多弄进去一些明星,但意义确实不大。反倒更加的散乱,把手表的串联情节作用完全冲掉了。
五.《北京你好》 导演:宁浩 个人评分:9.5分
这部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主旋律作品还能保持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个结合我真的是非常满意。宁浩完成的程度用它里面的一句台词就是:“牛掰格拉斯!"以一个奥运会入场券为线索拍了个小人物喜剧,让你笑,最后还有点小感动(本片还同时串联了08年的另一场大事)。张北京这个角色就很有疯狂系列那些小人物的影子,没本事又特爱面子,更不用说里面葛大爷的表演加成了,他的光头一出来就有人笑了,而且他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一本正经的搞笑,看的真的是“歪瑞嗨皮”啊,期待他们俩后续合作拍喜剧。片中选了郝云的一首《回到那一天》,超级好听。
六.《白昼流星》 导演:陈凯歌 个人评分:8分
这一部也是极具作者风格的电影,也是我同学和友邻集中开炮的一个短片,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蛮喜欢的。虽然这个短片在故事的叙述上非常莫名其妙,甚至有些凌乱,但是细细想来,陈凯歌是在向观众的心里注入那个白昼流星,去引导观众思考,白昼流星绝不仅仅是那个掉下来的返回舱,而是两位迷途少年产生的信念与希望,是李叔对他们无私的关怀与奉献,田壮壮这个角色串联起扶贫与航天两大热点,而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角色(两位的演技仍需磨练)不禁让人思考:扶贫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像李叔那样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充实,获得精神上的白昼流星。
七.《护航》 导演:文牧野 个人评分:7分
自打《我不是药神》后,文牧野进入了我的视线,我个人对他这部短片本来抱有极高的期待值,实际上文牧野也只是工整地写完了作业,并无太大的亮点,《护航》这个故事其实有非常大的讲述空间,宋佳饰演的吕潇然因为成绩优秀被组织选为备飞,只能当阅兵式的替补,在药神中,文牧野是有极强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物心理表现能力的,但是这两个优点我几乎完全看不到,加的大量闪回对宋佳这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改变的意义并不大,反倒冲淡了叙事主线,沦为平庸之作,雷佳音和郭京飞纯属过来搞笑,不过这一部的男女演员的颜值都达到了巅峰,包括选了宋佳,演的非常用心,虽然她的发挥空间真的不大,而且在大荧幕上看抗战的阅兵也是一种享受。
总体来说,这七个命题作文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整体完成得不错,绝对是国庆档口碑和票房冠军,也是为后续主旋律电影的拍摄提供了思路,以小见大,更容易引起共鸣,更易出奇制胜。码了一晚上的字,喜欢的话欢迎点赞转发收藏,不喜欢或者意见不同欢迎来评论区讨论,祝各位友邻国庆节快乐!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在系统确定个人信息后是绝对不允许私自转让的,换言之,那位小男孩理论上是不可能用葛大爷的门票去看开幕式的。
2.<相遇>非常好的题材拍成了白开水,在公车上的相遇缺少铺陈,偶遇的情节过于俗套。
3.这个电影里有不少于10个角色适合吴京,他偏偏选择了一个自己最最不擅长的角色和场景。导演也神助攻一般给他选择了一位最能让人出戏的女演员和他对戏。马伊琍出场那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脑海中刹那间跳出了某个渣男的名字。
4.<夺冠>中小男孩为小女孩画的素描,夹入张敏敏的磁带盒中,准备送给小女孩,素描–张敏敏–海归–我的中国心。多么好的延伸素材,导演却偏偏自断经脉,把侧重点转移到了小女孩送的乒乓球拍上去,真让本人捶胸顿足、百撕不得其解。
5.<回归>中频繁给"宝珀"做宣传是否有广告植入的嫌疑?应该不是!因为那东西寻常百姓买不起。但两次给品牌特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好在最后看字幕没有该品牌赞助。
6.<白昼流星>中相信大家也都看出来了,飞船返回这种等级的事件。恐怕内蒙古自治区领导都靠不上前。老百姓居然策马奔腾,如入无人之境。还和宇航员亲切交流,非现实的拍摄手法可以有,但也不能离谱的没边儿啊,太扯了!
7·<护航>拍摄太"美"化了,我说的这个"美"是美国的"美",也许是该导演受好莱坞式英雄主义影片荼毒太深的原因,08号飞机已经出现设备异常,在指挥下达备机立即补上的命令后,女主角作为一名军人公然不执行上级命令,美其名曰给队友争取机会,实际就是变相的个人英雄主义,这在中国军队中是绝对零容忍的恶劣行为。军令如山、令行禁止!这是每个当过兵的人应该知道的常识。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角的提议既不理智也无必要。指挥部同意她的请求更是不可理喻,故障是暂时修复了,但谁能保证不会间歇性发生。严重不合理!堪称此片一大败笔。
在《我和我的祖国》立项之初,我对它并不期待。毕竟在观影经验里,主旋律献礼片的规制、宏大事件的重现、多个故事组接的模式,让人不禁会产生“枯燥”、“假大空”的预期。
直到看完后走出影厅,我才长吁一口气。必须承认:这部电影和我的预期截然不同,是一部精致、有趣且不乏动人之处的作品。
电影对建国70年历程中的7大“核心现场”,进行了别致的拆解。每段故事,都没有选择以宏大的角度去进行“硬输出”,而是采取平民化的视角,聚焦每场事件背后默默无闻的平凡者。
目前看来,它将成为今年国庆档的最大赢家。
下面依次来聊聊自己对每段故事的印象:
《前夜》/管虎
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前夜。那一夜,全中国可能没有人比林治远(黄渤饰)还要更加“兵荒马乱”。
在典礼前一天的检查会上,所有团队众口一词:“万无一失”。只有他艰难地开口:“电动升旗,不敢确保万无一失。”
林治远是负责开国大典电动升旗的工程师,但当时的中国在科技上并不发达。一个电动装置,也是足以令所有人紧张的技术难题——中国此前从来没有电动升旗装置,没有经过反复的实验,谁能保证一定成功?
时间紧迫,只能临阵磨枪,进行“土法试验”。而接下去的一夜,还有着更突发的事件等着他,只有“过五关斩六将”、“铤而走险”这样的词,才足以形容这一夜的惊险。
客观而言,《前夜》是七个故事中,拍摄难度、导演技巧和演员表现上最佳的作品。如果要在其中评选“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非管虎和黄渤不可。但个人旨趣上,它在核心创意上稍显保守,这是有些可惜的。
这段故事的题眼,是片中至关重要的阻断器。虽然它只是一颗小小的金属球,在整个规模空前的开国大典上并不起眼;但如果它出了问题,那么五星红旗就无法稳当地停住,有被顶飞的风险。这颗小球,其实就喻指开国大典背后,在各个环节里付出努力的每个人。
导演管虎一直擅于描绘极端情境下被逼到绝境的人物,如何爆发出自己的潜能和毅力。《前夜》是他擅长的题材,再加上黄渤看似外露、实则饱满稳当的表演。整个故事在完成度和情感表达上,是不出意料的高分。
《相遇》/张一白
没想到,七段故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张一白导演的《相遇》。
《相遇》的事件背景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张一白却选择将目光聚焦于一对被命运捉弄的恋人,可谓极为微观的视角。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上背诵这件事情的历史意义,却从没想过这件事背后的个体印痕。
张译饰演的高远,是参与原子弹研发项目的科研人员。在一场实验室意外中,他不幸因核辐射而身染重病,渐渐发展为不治之症,随时都有去世的可能。10月16日当天,他偷溜出医院,坐上一辆公交车,却偶遇了自己三年来都未曾联系的女友。
他们是一对恋人,此时却不能相认——不仅因为小伙子是参加原子弹研发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保密自己的身份;更因为自己时日不多,唯有隐瞒才是最好的选择。一个口罩,遮住了一腔不能言说的委屈和遗憾。
虽然命题是“原子弹爆炸”,但这个故事却巧妙地转移了“主战场”,塑造出了一场“身不在场的原子弹爆炸”。80%的情境,都在这辆不断向前、熙熙攘攘的公交车上展开,而宏大事件则隔着车窗喧闹着。
在一个长镜头中,全程只有任素汐饰演的女生开口诉说往事,从初见到情深的点点滴滴;而一旁的张译只能用眼神演戏,却演出了契阔之际的悲情。
《相遇》中有两幕令人印象深刻:一幕在开头,高远被高压水枪冲洗,血缓缓地从他的口罩中晕染而出;另一幕在结尾,两人在汹涌的人潮中被冲散,高远摘下口罩,对视的一笑成为了他们的最后一面。
这两幕令人不禁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对历史上的宏大事件产生感动?
我们的感动,并不来自于集体的光辉成就,那是一种矫揉造作;而是来自于“另一种版本”的历史现场——就如同这个故事一般,是无名者的默默隐忍,是所要经受的“身不由己”的痛苦,是不得不错过的遗憾。
《夺冠》/徐峥
客观而言,《夺冠》在各个层面的指标上,并不是七段故事中最好的,但它却是个人最喜欢的。
冬冬,一个上海石库门街坊里正过着暑假的小男孩。他是这条街里电工的儿子,上得了屋顶,修得了天线。那年的8月8日,整个街坊都指望靠他来看女排决赛的实况转播——电视信号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为了接收信号,冬冬只能一直换着角度待在阳台上。
可实际上,情窦初开的他此刻还为另一件“人生大事”焦躁着。自己暗恋已久的女孩小美,今天就要移居国外,很可能再也不回来了。眼看着她就要被带去机场,冬冬陷入了两难的“夏日大作战”。
徐峥用一场小孩之间的“怦然心动”来切入“女排夺冠”这一历史事件,是非常可爱且浪漫的。让人不由自主地觉得,东东就带着他小时候的影子。
某种意义上,这种处理方式其实和张一白的《相遇》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选择把镜头放在距离事件现场非常遥远的“不在场位置”,细微地切入其中。只不过《相遇》是悲剧,而《夺冠》则是喜剧。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不仅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市井还原得很到位,而且在风格上也很大程度地致敬了上世纪的沪语喜剧,诸如谢晋的《大李小李和老李》。
《回归》/薛晓璐
《回归》相对而言是较为保守、不够出彩的一段故事,因为整个主线情节都必须围绕香港回归当晚的庆典做文章,没办法“出奇制胜”。不过,它的核心概念还是抓得挺好的,那就是“时间”。
“我们已经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仪式总指挥与仪仗队升旗手(杜江饰)的这条线,聚焦的是“国家的时间”。
意外来到香港的小钟表铺老板(任达华饰),被执勤队队长(惠英红饰)所救治,并组建家庭。这条线索,指向的是对故土的思恋、对人的感恩、对工作的负责,是“情感的时间”。
几条线索,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瞬间的“必须准时”,那就是1997年7月1日的零点零分零秒。薛晓璐导演重点抓出了这个细节,然后再进行扩散,让叙事线索间产生关系。
此外,惠英红与任达华在非常有限的戏份空间里,演出了人物的前史和真实的烟火气,算是其中最大的亮点。
《北京你好》/宁浩
宁浩拍《北京你好》这般充满京味的喜剧,的确再合适不过。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葛优饰),离婚后与家人形同陌路。在抽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门票之后,他想借此机会与儿子缓和关系。
但是,在这份大礼未送出之前,他仍旧时时刻刻不忘暴露本性,换着法地到处显摆。每个他见到的人,都要被他的炫耀洗礼一番。不料,意外发生,这张票开启了它的“奇遇”。
《北京你好》在喜剧背后,又有着宁浩一贯悲欢交融的底色——我们要记住2008年的奥运会,却也不能忘记同一年的汶川地震所带来的伤痛。
在满地鸡毛的现实世界里,这个失落却又常常打了鸡血的北京中年男人,心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温情角落。
《白昼流星》/陈凯歌
《白昼流星》的摄影与调度维持在水准线上,但叙事逻辑有些问题,有点可惜。
以“草原传说”作为基点的这则故事,包含着寓言感:传说中,若能在白昼看到流星,贫瘠的大地就会变成绿洲;而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于贫困的草原牧民而言,就是一串带来希望的“白昼流星”。
不可否认,它的立意出色。将“新农村扶贫”和“航天航空事业”两件大事糅在一起,构成了互为牵引力的关系——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航天科技发展与扶贫,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也存在着关系。
《护航》/文牧野
最后一段故事《护航》,由文牧野执导,算是收了个不错的尾。
《护航》聚焦阅兵式上的“后备飞行员”的故事。她不能正式上台的理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只有最优秀、最全能的飞行员,才能做到最完美的替补,成为飞行表演的最大保障。身为队长的她,只能成为后备的人选。
每一个幕后不能上场的平凡者,她们的人生故事都值得被挖掘、被书写。文牧野显著的强项在于,他对人物的塑造与情感处理是细腻的。
《护航》通过飞行时不断偶发的主体回忆,来打捞、回溯这位女飞行员的心路历程——从孩童到少年时光,再到成长过程中所经受的各类挫折。她要打败性别观念的禁锢,要在无法兼顾爱情与事业这件事上做出抉择。这些回忆连同“护航飞行”的主线,塑造起了鲜活的形象。
七个故事、七种鲜明的风格,却没有造成“互不兼容”的情况。原因在于,它们都是书写历史横截面背后的小人物。
这也是《我和我的祖国》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每个故事,都选择将重心放在“我”和“我的”,放在默默无闻却又举足轻重的无名者身上,放在大事件幕布背后的那些细微角落,然后再是“祖国”。
真正的历史,蛰伏于平民的日常之中。“祖国”这个观念在此时显得既抽象、又具体,在平民化的叙事逻辑里,最终渐渐生发为实际的关切。
从这一层面而言,我们不难发现《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点——它并非是传统印象中,那类老套、刻板的“假大空”式的表达;而是一部充满细节、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作品。
看的是28号的点映。看完第一印象中觉得最好的是上海弄堂和北京大爷这俩段。想了一会,最痛心的是陈凯歌。被问最不喜欢那一段,发现最烦张一白。
刚出电影院,就想狂骂《白昼流星》,于是和同行小哥哥痛心疾首状分析一大摞,话说多了竟然缓解了点一开始的厌恶。然后被问你最不喜欢哪段时,忽然发现自己忘了这段。才明白,本质上最烂的《相遇》原来已经被忘了。就是俗。非常时期的不俗全给毁了。
《相遇》俗套到了浪费题材、浪费演技的程度。颇有趣味的是,贯穿其中的线索竟然是《青春之歌》。《青春之歌》作为十七年里最强畅销书,张一白这段“国家大义”与“儿女私情”的冲突戏码,显然和《青春之歌》的畅销逻辑相背离——张一白想要的冲突是家国大义下儿女私情的“牺牲”(俗不俗气?!老不老套?!黑得高不高级?!)——《青春之歌》能流行,就是因为“革命”加“爱情”步调一致的双重爽感,大爱与私情融合一体:人家流行的原因根本是因为大义私情“不冲突”(昨天看到r&m制片人挂了,心里想,能符合这种事业爱情还高科技cp要求的,不如搞个相遇平行时空rick和前妻搞出原子弹炸了全世界的故事,也许更贴合。瞎扯了)用“青春之歌”这种年代符号,显然是想贴死“爱情”标签,然而在新中国的共名时代,张一白臆想了过多的浪漫,给张一曼过量的台词且没做好品控,语尾“呀”字过量,导致舞台感时不时浮出水面。那些俗到电视剧都快不用的场景:病床上看着窗外绿叶,公交车上细节回忆,发现对方萌点然后诉说,人潮汹涌中逆行错过……好吧,我偏激,我烦。
但有趣的地方倒是衔接。张一白特别贴心的在片子后面给了女排的镜头,留了点引子(一种没必要的贴心)但真正的引子倒是“情”,接下来的徐峥段落,延续了“情”,从绝症牺牲到离别懊恼的大小转化,还挺好的。
正如革命年代里的“爱情”被表现为托起国家大义的浪花,徐峥的《夺冠》说的也是个类似爱情的小故事——小男孩跟小女孩之间特别懵懂的友情喜爱,面临离别。《真爱至上》里小男孩的暗恋情绪在全世界大概都可以找到共鸣。仔细说它好在哪,其实特ky。首先80年代普遍的语境是反政治,或者说以文化的方式反政治。无论是体育、艺术,各种开放丰富的文化景象,都在试图证明一种比前一时代激进的政治理想更值得追求的文化理想。但未必成功。很多反思八十年代的人会发现“反政治的政治”同样构成了一种二元对立。因为反对的东西太明确了,让反对本身成为不自由的快感,而非快乐。
但在这之外,八十年代特别好的一点,是俗世生命力的复苏,再往后又是市场消费种种威胁,留下这差不多十年的宝贵。八十年代的文化有生气,生气来源之处是世俗生活,是市井快乐,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复苏—人们开始有“私情话意”,有可以与“革命”无关的庸俗生活了,或者说可以换一种腔调描述“革命”了。
徐峥的片子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去弄的。而且弄得很干净——片子里逼仄巷弄,一刀子剖西瓜的凉气,没废话的小孩,看不懂小孩的大人们,方言,方言,我爱方言。汪曾祺的《受戒》无法影视化,那种世外幽情的强度太难表现。而徐峥全方位还原了一个夸张的场景,很卡通的表达了这种干净——人跟人之间关系的复苏,在世俗的时代中,感情是可以“微妙”的,牺牲是满腹“懊悔”的,小孩是有情的,时代的风云,他们的夺冠,只是“我”童年第一次“失恋”后模模糊糊的一个背景音。
宁浩的《北京您好》也很好。跟徐峥的喜剧相比,各有各的野心。宁浩这段里人物的完成度是这七部里面最好的,也是最复杂的。故事很完整,甚至有起承转合的波动,把自己善用“调包”和“追逃”桥段的风格标签夹在里面,处理小人物境遇的克制,在于放心地把表演交给了演员,这部里演员的表演是最自然的。喜欢最后一双北京黑布鞋的反戏剧处理。等等。
作为献礼片,也许需要尽其所能粉饰。但作为喜剧,没有悲剧底子,就不能够支撑其逻辑。徐峥故事的背景,除了女排夺冠,还有八九十年代的出国移民潮。上海文学在上世纪末特别瞩目,海外华文写作下的新一代移民也好,上海女儿们笔下为了出国而走的角色也好,开始让时代故事中有了新的离别。这是改革开放开始后必然的出走,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用脚投票,选择可生活的地方,而无法离开者的喜乐,分离两地的成长,都会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一一印证。
而北京的段落里,喜剧的来源恰是各种宏观、微观的破碎。汶川地震是这个故事推进的发生的原因之一,农民工身份的显影,以及相当普遍化的家庭问题和父子关系矛盾。在修饰创造之余,对时代事件选择之余,总是会看见被修饰,被选择的剩下部分模糊的背影,提醒着观看者喜剧永远是悲剧尾声上的一个修饰音。
《白昼流星》这名字艺不艺术,文不文艺,绕不绕,对,在一堆夺冠回归护航的名字里面,这个名字就很陈凯歌。陈凯歌让我痛心的方式就是他太陈凯歌了。传说陈导选题材时谦让,最想要的被张一白挑走了,最后剩了个扶贫主题的故事。
题材上这无疑是最难的。任何故事到了贫穷的地方,都会发现贫穷成为一切逻辑的主宰——艺术几乎是没有空间的,要解决、修饰贫穷背后的野蛮、绝望,艺术太脆弱渺小了。不存在什么意识形态感动人,听到d的召唤就洗心革面,如果有,这就是激进年代骗人的嘴。所以陈凯歌把“神”请出来了。
首先演员上——他请了田壮壮。要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刘昊然是个莽青,陈飞宇是个呆弟,然后他们遇见耶稣,然后耶稣挂了,他们看见了神迹。
所以神上——他请除了两位真人宇航员!!!两位小青年去抬起宇航员的瞬间——真的是一副相当宗教化的场景啊……他们被感化了,他们被召唤了,他们决定留下。
真的难以形容这种撕裂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故事,扶贫这件事情不是一件完成时,更不是一个可以被艺术化的纪念片段,而两位青年最后所说的,要留在家乡,“让家乡更好的”摄魂迷语,显然就是与现实最为割裂之处。贫困的乡村和现代化必然出现的人口迁徙,谁在阻止谁的现代化,谁是谁的救世主。艺术化的理想是美好的,农村草原上的人民安居,建设家园,但在现实中,这正是矛盾的开始。更可怕的地方是,田壮壮在其中的身份是老知青——陈凯歌本人的知青回忆录确实写得好,但这个身份带来的复杂性,只会让故事变得更复杂,知青是什么?“信徒”?或是“弃子”?历史还未能达成和解的东西,被叠加进这个故事里——我不知道陈凯歌是想适当反骨,还是努力让这种氛围更玄乎——作为粉丝,我会宽容地说陈老师您可以的,前提是,有长篇的长度,有足够的人物。但只有二十多分钟。太陈凯歌了,就不行了。
还有一句,就是“太空之神降临”跟“脱贫致富”两者间,谁先谁后,孰轻孰重间的矛盾,也不比鸡蛋谁先有的矛盾小啊——陈老师回避这一矛盾的方法,显然不是用共和国的逻辑,而是用了另一套逻辑——这种暗中换套路的方式,emm,细想还有点可爱。
所以我想了一阵后,也没那么恨了。至少这很陈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