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云>

HD中字

非凡云当前播放组>

HD中字

暴风云>

HD中字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猜你喜欢

    诺桑觉寺是由Jon,Jones执导的一部拍摄于2007年剧情,爱情片在英国上映,主演由菲丽希缇·琼斯,约翰·约瑟夫·菲尔德,凯瑞·穆里根,杰拉丁妮·詹姆斯,凯瑟琳·沃克,利亚姆·坎宁安,斯薇斯特·L·唐兹尔,威廉·贝克,利亚姆·麦克马洪,索菲·瓦瓦塞尔,休·奥康纳,朱迪·多诺文,德斯蒙德·巴里特,彼得·狄龙,Giedrius,Nagys,Alana,Brennan,Michael,Judd,Julia,Dearden,Gerry,O'Brien,David,Brittain,Patrick,Ryan,David,Sheehan,Mal,Whyte,Myles,Breen领衔。  根据奥斯丁同名小说《诺桑觉寺》改编而成  乡村牧师之女凯瑟琳(Felicity Jones饰)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受闭塞的家庭环境所限,她终日在小说天地里徜徉探幽,以此为平淡生活增亮添彩。  在有钱朋友的引领下,凯瑟琳进入了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她终于见识到现实中的花花世界,其中不乏虚伪狡猾者如索普兄妹和蒂尔尼将军,也有值得终身结交的挚友艾丽诺。凯瑟琳和艾丽诺的哥哥:温文尔雅、俊逸潇洒的亨利(JJ Feild饰)一见倾心,再见钟情,理所当然的,迎接他们的也将是奥斯丁的男女主人公势必经历的种种磨难和考验。
  • 头像
    斯黛菲
    看了电影《诺桑觉寺》,是有点让人瞠目结舌的一部电影,因为结尾结的太突然
    Northanger——诺桑觉,算是音译译的比较好听的例子了,比起“谷歌”之流的
    据说是简•奥斯汀早期的作品,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那个捏造了达西先生的女人吧
    达西先生太完美,不得不使用捏造二字,《诺桑觉寺》的男主角也十分之英俊
    他竟然长得十分之像刘晔,尤其是眉眼,真是太奇怪了

    故事还得从女主角Catherine讲起,是一个生在十全十美家庭的农家女孩
    她住的那个小镇叫Fullerton富乐敦,有钱人Mr.&Mrs.Allen是他们家的朋友
    于是Allen夫妇就带Catherine到大城市Bath巴斯去社交,就遇见了男主角Henry Tilney
    Henry是一位牧师,他的父亲是一位将军,他们的家就是诺桑觉寺,一个很像是各种恐怖片发生的场所的古寺,不免让人想到古寺怪音、古寺魅影、古寺迷情之类的地方

    在巴斯取景的那些地方,就和我曾经看到过的一样,道路、房屋都是古色古香的
    只要在夜晚换上马车、戴高礼貌的先生、穿束身裙的小姐,是直接变成了英国古代的面貌
    短而简单的故事中,出现各种标志性的角色,这也许就是大师写出来的字变成景点的原因
    总是能让一些家常便饭的事情,变成揭露社会现实的利器,映射种种人性层面的本质
    其实说白了,男主角的父亲乖戾、孤僻、暴躁,现代角度来看就是极端讶异下的变态人格
    可是变态人格的父亲却有着情感充沛而又正常的子女
    而且,变态人格的父亲还要求自己的子女都必须与有钱人家的子女结为夫妻
    不知道这变态人格的父亲到底脑子里是装了什么烂东西

    女主角Catherine看了太多哥特气质的小说,导致她对诺桑觉寺产生种种不良的幻想
    再加上男主角Henry的母亲早已身亡,变态人格的父亲又各种不许他们进入妈妈的房间
    更促使Catherine把男主角的父亲想成了一个变态杀人狂
    而事实上,男主角的父亲之所以邀请女主角到古寺做客,是因为听到流言蜚语说Catherine会继承有钱人Mr.&Mrs.Allen的财产,才假惺惺的这么做的
    结果,当他发现Catherine并非潜力股的时候,就恶狠狠的把她赶回家了
    可是Catherine又以为,是凶狠的大叔知道了她对他种种不好的想象才勃然大怒的
    她还被男主角Henry发现了自己那些阴暗的想法,还被Henry斥责了一番
    于是,Catherine回家之后就各种自查自咎去了

    说到这里,不知道故事的主线想明白了没有
    当然,有关副线中,爱慕虚荣的Isabelle也误会Catherine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所以才和她的哥哥James订婚,又红杏出墙勾搭上了Henry的哥哥Faderick,又被放荡不羁的Faderick给甩了;以及Isabelle的哥哥Johns也看上了Catherine可是却像一头蛮牛一样不懂得示爱的技巧还做些一厢情愿的蠢事之类的情节,就不一一赘述了

    重点在于,回家之后的Catherine,非常思念Henry,然后Henry就骑着白马化作王子不期而至了,你就以为这是爱情片,估计接下来还得有什么父命难违、门第偏见的苦难的
    可是没有
    影片一路都在铺垫恐怖悬疑气息,制造有关诺桑觉寺的种种传闻,有关男主角一家的声名狼藉,你就以为,诺桑觉寺的背后估计还隐藏着什么杀妻虐妻、不伦之恋、冷宫囚禁之类的真相呢,可是也没有

    男主角Henry追到小镇富乐敦女主角Catherine的家之后,就激动地表示自己和父亲决裂了
    紧接着画外音就告诉你,男主角妹妹的那个一直不被变态父亲认可的心上人,一不小心就很幸运的变成有钱人了,于是男主角也不用背负娶个有钱人的家庭负担了
    于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幸福快乐的结婚生子了
    然后,再一句画外音告诉你,这个故事到底是在推崇父亲的专制还是子女的反抗,就留给各位去评价吧
    虽然景色和演员都很美轮美奂,可是也难免要在心里说一句:什么跟什么啊这是!
  • 头像
    安素chieko
    奥斯丁和英国电影很有治愈作用,专门治愈情绪低沉,郁闷无聊。风景优美,人物端庄可爱,德才兼备,而且他们总是得到应得的幸福。最大的罪恶也不是罪恶。you deserve it,当然不要消极理解这句话,这也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赞扬和认可。听了以后心里十分安定舒坦。
  • 头像
    SereneSep
    有一个形容,说简·奥斯汀的作品就是茶杯里的风波,我想最贴切不过了。讲述的故事跟男人之间血雨腥风的政治、权位斗争无关,却让那些优雅得体的贵族小姐心生涟漪,暗潮涌动。从奥斯汀的6本小说当中不同类型的女性,总有一种类型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很具有代表性。所以,奥斯汀的小说和电影,可以说是专门写给(拍给)同样细腻而敏感的女性读者(观众),让人产生一种温暖的共鸣。奥斯汀已经在她的小说当中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虽说这些风波和挫折可以说是小到不足挂齿的程度,但对于奥斯汀本人和她小说中的女性,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帮助她们在依然保持单纯美好的同时,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
    《劝导》:有时候我们很容易因别人的“劝导”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当然,别人从旁观者的角度给予客观的评价不无道理。但在婚姻大事上若是被以门第和财富来衡量的“劝导”左右,不听从自己的声音,就会像Anne那样萌生后悔之意。按理说拒绝对方,不会那么深地伤及自己,但事实是,Anne对于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始终抱有歉疚和自责,以至于那么多年一直待字闺中。直至那个曾经为自己所拒绝的人再次出现,紧张、不安、不知所措,希望面对,又害怕面对。幸亏有这么一次重逢让Anne能够有机会去弥补过去所犯下的过失,只不过相对于初投爱河的投入,眼下的双方都会显得更加谨慎和小心,互相以礼相待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似乎在英国传统的爱情观念里,女性始终处于等待、隐忍的被动局面,就算是暗生情愫,也只能耐心地等待对方的表白。而这样的等待又通常伴随着各种闲言碎语和谣言,让女性备受心灵的煎熬。这种时候,唯有书信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解除一切的误会,让Anne抛却英国贵族小姐应有的端庄和矜持,一路飞奔向爱人的怀抱。
    《诺桑觉寺》:天真烂漫的乡村女孩Catharine,拥有美好的童年和兄弟姐妹的玩伴,也许是小说看多了,会经常做一些诡异的梦。当这样一个不十分漂亮的单纯女孩进入上流社会,很是捏一把汗,怕是被那些无所事事的公子哥儿骗了。起初很担心那个诺桑觉寺的继承人是否对Catharine出于真心,一位足够英俊富有的绅士对Catharine表现出的kind是否只是止乎于礼?当有绅士邀请女子跳舞,那是出于礼貌和礼仪;当他邀请女子一起散步,享受阳光和田园风光,那应该说明他是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愿望的吧。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女孩,很想窥探诺桑觉寺的秘密,未经允许闯入禁区是对主人家的失礼。Catharine之所以在诺桑觉寺得到周到的款待,是因为她是一个他们的朋友,半夜三更被赶出来,仅仅因为Catharine并不富有,无法与诺桑觉寺的继承人门当户对,这绝非是诺桑觉寺继承人本人的意愿,他是出于真心才同乡村女孩Catharine交往,为了爱,甚至可以放弃继承权,这样的选择已经表明了坚定的立场。我很愿意看到这样童话式的喜剧结局:乡村女孩Catharine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在草坪上自在地聊着天,突然其中的一个看到有个骑着白马的王子飞奔着出现在眼前,孩子们欢呼雀跃,Catharine羞涩却掩藏不住兴奋和期待。
  • 头像
    芷宁
    (芷宁写于2009年5月21日)
       重温了07年由ITV(隶属于BBC)改编自奥斯汀三部著作的电视电影《劝导》、《曼斯菲尔德庄园》和《诺桑觉寺》后,不由得再次感叹这三部于其本土电视台播放次序的安排,实在太有才了,先《曼》、中《诺》,最后《劝导》,完全代表了影片整体呈现水平的递增。
       由于观众先被有将现代青春爱情戏搁置到18世纪之嫌的《曼》和壮硕版的范妮打了预防针,《诺桑觉寺》尽管在表现手法上稍有夸大和欠缺,部分情节还有仓促之嫌,但观众已经可以接受了,当然,之后播出的情愫绵延、耐人寻味的《劝导》是此次三部光影再现中最具奥斯汀神韵的。
       在简·奥斯汀的六部作品中,《诺桑觉寺》的写作手法略不同于其它,在《诺》中,读者可以隐约见到作者的身影参与,或以旁述或以点评的方式进入视线,而非其它作品中完全以人物塑造和精妙对话来提点观点、品评人性、再现时代风貌。而且,显而易见的是,《诺》有两个突出的主题,一个关乎财产、权势和爱情,这是奥斯汀的老生常谈,另一个以相关人物的癖好、经历以及故事的走向映射出彼时风光一时的“哥特小说”的于身心无益性。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坛盛行着矫揉造作、庸俗无聊的“哥特小说”、“感伤小说”,和奥斯汀的理性睿智、清新细腻在境界上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文字环境下,奥斯汀的作品更显其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而逝于1817年的她俨然是英国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来临前的重要里程,其文字的妙趣与光芒常被评论家拿来和莎翁并提。
       《诺桑觉寺》中17岁的凯瑟琳的性格要比奥斯汀笔下其它女主人公都来得活络新鲜,首先“待字闺中”的她是哥特小说的盲目拥趸,同时和睦的家庭和无害的成长环境,促成了她涉世未深、心地纯良、尚未形成主见的特点。她有着“那个年龄的少女普遍的蒙昧无知”,常常会表现出急躁鲁莽和孩子气,如生怕蒂尔尼兄妹误解时的焦急解释和认真神情(顺便说一句,菲丽希缇·琼斯演出了那种纯真的急切),并对爱情充满着天真而危险的幻想,于是她的初次远行、巴斯之旅便成了一次“冒险”和认知的过程,以纯真的眼看百态,从而牵引出诸多充满特色的人和事,带来丝丝幽默嘲讽的意味。
       影片再现出了原著所示的在财富面前人性所暴露出的荒谬感,角色拿捏虽粗浅但也较符合原著精神,如想攀高枝的伊沙贝尔口口声声宣称不看重财产,可又句句离不开英镑;又如,伊沙贝尔的哥哥约翰·索普以为凯瑟琳富有而追求她,并虚荣地向询问的将军夸大其词;再如,已是财富权势象征的蒂尔尼将军依旧看重财富和权势,他不许女儿嫁给没有继承权的贵族次子,起先因索普的大嘴,他误以为凯瑟琳是个富有的继承人,便鼓动倾心于凯瑟琳的次子亨利去追求她,甚至邀请凯瑟琳到私宅诺桑觉寺做客,可在得知凯瑟琳的境况后,甚至不顾体面地连夜赶走了她。
       通常,奥斯汀作品的妙处体现在对时代画卷、风土人情的描摹,对各色人物栩栩如生的塑造,特别是对话的生动幽默、风趣个性,可谓“最精湛的语言,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因这部影版《诺桑觉寺》在表现凯瑟琳的幻想或恶梦方面做了太多不必要的耗费(这部分完全丢掉了奥斯汀的含蓄内敛),从而使得影片呈现出分配上的偏失,令很多情节突兀而仓促,而很多原著中的个性谈话、观点交汇则被大段大段的略去,令人有隔靴搔痒之感。
       或许,对于正在成长的一代而言,如此再现是必须的,有了可爱版的女主角,微笑版的男主角(JJ·菲尔德饰演),略带惊险的旅程,绿意盎然的风光,适宜氛围的配乐,暖暖的田园之家……或者,这样的呈现已经可以交差了,何况,它更有可能是普及版,而非探研版。
    http://nicolew.blog.hexun.com/32960701_d.html
  • 头像
    newlight
    Northanger Abbey (1986) (2007)

    Apr 16th 2009newlightBBC & 电视观感

    先看了ITV 2007年的《诺桑觉寺》(Northanger Abbey),然后才看BBC 1986年的版本,发现把这两个相差21年的版本放在一起看,还能看出改编年代的许多文化特征。两个版本有许多共同之处,就连两位女主角,1986版的 Katharine Schlesinger 和 2007年的Felicity Jones,长得都有几分相像。Schlesinger 的 Catherine 更成熟些,而且她的一头卷发让她显得更有异国风情一些。

    两个版本在剧情安排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在直线叙事中插入了女主角的梦境,1986年版侧重女主角把外部世界想像成哥特小说,2007年版则更多地挖掘了性觉醒和被压抑的情欲,把对未知的恐惧和兴奋交织在一起。这当然是2007年版编剧 Andrew Davies 在往剧情中加料了。在1986年版和简•奥斯汀的小说原著中,女主角 Catherine 读的小说是 Rodolpho,说的是小说女主角经历种种磨难终于成功战胜了恶魔,还属于青春期女性成长的经历,这和 Catherine 初见世面的成长经历有相似之处。但是 Andrew Davies 却让她从故事中间开始阅读色情小说 The Monk,于是女主角Catherine 的梦境和想像顺理成章地更接近于情窦初开的性幻想。

    2007年版本的成功之处,是演女主角的选择,Felicity Jones 的 Catherine 纯真懂事,但在内心却对禁忌充满好奇。在1986年版本中,就没有向这方面深入,只是个想像力丰富的懂事女孩。

    有些情节,两个版本甚至是互补的,也可以看出不同年代对原著小说中不同主题的侧重。比如在Catherine 离开 Northanger Abbey 这段,2007年版本中,花了不少篇幅描写女主角突然被男主角父亲驱逐,不得不长途单身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家中的片段,是对她性格中顽强一面的补充,符合现代女性勇于独立处事的特点。但在1986年的版本中,则基本省略了两人的对峙和女主角单身回家这一段,而是加入了Catherine走后 Tilney 家父子之间的交锋,不仅突出了父亲的势利,还交代了儿子对待Catherine并不是一味地冲动,已经了解了她的不少背景,不仅说明男主角的稳重,而且同时突出了当时的社会阶层和收入对婚姻的影响。

    可以说1986年版的Northanger Abbey更加尊重当时的历史背景,到了2007年就更象是现代爱情故事了。

    从观赏角度看,1986年的 Northanger Abbey有着双重怀旧的意味。我们不仅在看古装剧,而且还在看80年代是如何表现古装剧中的浪漫爱情的。特别是其中的配乐,电子音乐加上女声的哼唱,有着那个时代的奇特的梦幻浪漫感。到了2007年,配乐就回归管弦乐了。

    在男主角的选角上也反映了两个时代的不同标准。现在的爱情片比较倾向选择扮相年轻漂亮的男主角,过去则喜欢用显得成熟的男演员。Peter Firth 不算英俊但比较稳重,与2007年的 JJ Field 相比,有点成熟的“黑马王子”的感觉。

    Northanger Abbey 本身,在1986年版本中在片头中已经出现。这是座四面高墙,墙外环水,好像是处于湖中的城堡,让令人印象深刻。这座非常上镜的城堡,我第一次在电影中看到是2007年的 Joe’s Palace。这是英格兰南部的 Bodiam Castle,现在是National Trust 的产业。

    至少在1986年版本中,除了 Northanger Abbey,Bath 这个城市本身也在外景中出现,剧中的一幕当时人们“泡澡”的镜头,很有意思。男男女女同处一池,穿着整整齐齐的橙黄“浴衣”,女人头上依然戴着夸张的帽子,在四周是罗马厅柱的“池子”里,没至胸口的水中走来走去。同时男男女女都可以与人对话,所以还是社交场合。每个女人脖子上都挂着一个盘子,漂浮在水面,上面放得似乎是香油和石榴之类的东西――据说当时的Bath Spa风俗就是如此。到了2007年,ITV重拍 Northanger Abby时,为了节省成本,就全部搬到爱尔兰去拍摄了。

    http://taohuawu.net/2009/04/16/northanger-abbey-1986-2007

热播榜

复制短链接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