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第28集
第29集
第30集
第31集
第32集
第33集
第34集
第35集
第36集
第37集
第38集
第39集
第40集
第1集
第2集
第3集
第4集
第5集
第6集
第7集
第8集
第9集
第40集完结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国色芳华
心动千年
过年好之花馍馍与马卡龙
战火四千金
炊事班的故事
封神演义
亲爱的她不是孙大圣
我和我的他们
三进山城2012
离婚后开始恋爱
《大浪淘沙》这部剧拍得很好,好就好在它的主语是党而不是某一个人,这部剧细致地展现了党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如何靠着自身的力量斗争以及血与泪的牺牲,最终找到正确路线的。nn 这部剧是不拍大事件的,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北伐战争、四一二事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等这一系列具有历史隽永定格画面的大场面它都一笔带过。不是因为这不重要,而是因为它着眼的是大事件前的决策过程。n决策是吵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斗争出来的。正确不是凭空出现在脑海中的,是经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来并指导人们的。所以正确是一个后验的东西。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在没有能力与代价的基础上,只口头上说就成为正确的。n而大事件是什么?是尘埃落定。是历史的结果,是历史上所有人意志的矢量和。而这些意志各是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来的?nn 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基于这一点,党才走了一百年。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想着把党史归结为个人之间的关系,那是唯心的,那样的话党是不会一次次团结的。
这部剧是少有分得清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历史剧,毛泽东和张国焘甚至包惠僧的不同,不是因为他自带王者光环,而是就像陈独秀说的一样,他把党组织放在了个人之前。
一个完整的党组织,是会表现出漫布在党组织的每个机理下的每一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续结果。有接受并努力的人如毛泽东,也有不接受的,如陈独秀和张国焘。nn 一个固执己见,不接受中央的决定,一意孤行,最后甚至非要成立托派组织;一个妄自尊大,对自己党内地位极其看重,甚至妄图枪指挥党,终于走上了无法回头的不归路。n这两个人都不服从组织的决议,无论他们的意见是对是错,都不可以犯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错误,更不能搞分裂。遇到问题总想着自己,而不是一切以党为重心,那最终造成的分裂也只能他们自己承担。n毛泽东和这两位的对比,就在于一切是个人优先,还是组织优先。n陈独秀在被开除出党后,看起来成立了托派组织、搞起了舆论战,但实际上毫无作为,最后只能在监狱里度日,抗战后被放出来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让人唏嘘不已(对陈独秀的人生际遇和最终结局我表示深深地同情,但错了就是错了,不能改变他犯错的事实,也不要像某些人一样把一切都推到共产国际的身上);而张国焘也终究还是没能在国民党里大放异彩。他想不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不是他个人的能力太强,而是他一直依托于党、依托于人民群众。n路线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路线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更加纯粹。而每一个把这些视作个人之争、看作权力之争的,那一定会被“大浪淘沙”。nn宁都会议后的毛泽东、中共五大后的陈独秀、两河口会议后的张国焘,以这三个人为主,陈潭秋、邓恩铭、李达、包惠僧,这一群人构成了一部比较完整的党史。nn 我们具体来看看宁都会议后的毛泽东是怎么做的?宁都会议以后,毛泽东不被允许参加军事会议,只能去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他的路线也被视为错误路线批判,虽然没有直接批判他,但谁都知道罗明路线的批判对象。nn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继续发表不同意见?有。他只要一有机会就去表达自己的看法。n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怨言?有。面对彭遨的牺牲,他大发感慨这是博古的错误。n但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耍小性子不工作吗?没有。n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拉帮结派吗?没有。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甚至不服气到脱党退党吗?没有。
也就是说,党的决定你觉得不对,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你可以在任何你可以发言的场合说出你的意见,但这个决定你要不要接受、要不要执行?要。n要接受,要执行,也要有个人意见。这才是党组织最重要的核心。有了这一点,党才是可以成为无数个党员的合力。每个人都往一个方向努力,那即便是有了错误,也可以纠正过来。nn《大浪淘沙》把党从1921年到1945年的各个错误以及自我净化的过程拍了出来。nn 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意见代表了正确路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坚决执行了党的指示,甚至在他被误以为开除党籍后依旧任劳任怨地为中国革命操劳。n所以说《大浪淘沙》是一部紧紧抓住了党史逻辑的剧。它表现的是以党组织为主角的一群人在探索道路上的波折。主角不是某个个人,而是党本身。n所以剧中有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陈潭秋、周佛海、陈公博、邓恩铭、包惠僧、邓中夏……
什么是党史?n党史的主语是党,而不是人。虽然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但牺牲个人四个字不是说说而已的。n这不是意味着要每个人作为螺丝钉,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也不构成一个现代化组织。n这是在说每个党员都以党的利益为最重要的利益,从而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党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什么是正确路线?是无数个错误路线的祖国河山一片红集合起来的。你总想着做好准备做好准备,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后一定失败。因为做好准备和想着做好准备,是两件事。后者意味着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n为什么从中共六大到中共七大隔了十七年?因为开大会是要把代表们召集起来商量出共识的,而这许多年里的共识商量是商量不出来的,只有实践。人凑不齐、思想不统一,那就不可能开七大。所以这部剧的结尾在1945年,非常好。nn《大浪淘沙》,是一部全景式的剧。很多剧都说自己全景式,结果只是这头拍一点,那头拍一点。但这部剧不是,从1921年开始、1945年结尾就能看出来,从它想拍中共一大代表的各种不同选择就能看出来,这么多的斗争之后,才会有从幼稚到成熟的中国共产党。n而不少作品想表达共产主义的优越性,甚至还需要通过第三方乃至敌人的肯定来呈现。这显然是没法真正深入理解的。nn 谈论建党,就要把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作对比,就要把实践和理论作对比。只有真正对沙过滤了,才能得到金子般的结果。如何大浪淘沙把真正愿意信仰的人聚集起来,如何在各地先建立小组,最后成立一个党。n
讨论党的发展,就要把实事求是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作对比,这时的对比是惨烈的,白区、鄂豫皖、湘鄂西,许多地方都有各自的行动,就是中央红军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八月失败、攻打长沙等失利。失利的结果是什么?是一个又一个同志的牺牲。
另外,该剧采用了独特的双时空结构。“前期剧本开发时,我们在大量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常常生出感悟,觉得回望历史、学习党史,在我们内心是有着渴望的。于是我们提出,何不就以年轻人学习、讲述党史的过程,来贯穿整个故事。”导演沙哈提说,此后在年轻群体中的调研结果也印证了主创的判断——“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内心有着学习党史的真切需求。”电视剧要做的,就是以艺术化、年轻态的手法,真诚地回应需求。nn这部剧系统性梳理五四运动至中共七大历史,感悟“大浪淘沙”的真谛:nn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辗转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一大代表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启航。但要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还得从1919年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的爆发讲起。《大浪淘沙》中,现代青年陈启航的回溯也从这里开始。nn该剧篇幅40集,剧本运用当代史观,回望1919年至1945年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即系统性梳理五四运动至中共七大的历史。这26年间,既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为旧中国寻求真理的艰苦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大浪淘沙》的嵌套式戏剧结构,把散点事件连珠成串。nn在那个道路多崎岖、主义多争鸣的乱世,我们的革命先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随着毛泽东、陈独秀、董必武、何叔衡、邓恩铭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命运发展,观众也将看到,这些曾经并肩出发的人物,因为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不同选择,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命运。沙哈提说:“革命之路上、时代浪潮下,有信仰则有底气,坚守初心则吹尽狂沙始到金。人物的迥异命运镜照之间,感悟‘大浪淘沙’的真谛。”
诚然,现实与历史呼应跳转手法的运用在剧中还可精益求精,但不可否认,它服务于内容的真实性与深刻性,是本剧的独到之处。历史大潮之下的人物命运感,是本剧不得不说的另一个亮点。这种命运感,既是身为革命者,政治命运的历史真实;也是作为普通人,情感命运与生活逻辑的真实。nn《大浪淘沙》还表现出李达的不屈与坚守、王尽美的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何叔衡的壮烈牺牲、邓恩铭的英勇就义,等等,让今天的观众从只知道一个名字,到了解他们的事迹,更感动于他们的精神追求,这是向革命先辈先烈们的崇高致敬。剧中情感命运质朴动人,却不曾刻意雕琢,呈现出真实的生活流质感。nn沧海横流,大浪淘沙。前进中,或许有人落荒颓唐,但千千万万革命者在艰难困苦中淬炼信仰,坚守初心,拼尽全力共同托举起一个崭新的中国!愿每一位身处时代大潮的前行者都拥有如磐初心,不负使命,奋进新征程!
大浪淘沙:
吹尽狂沙始到金。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今天是2021年7月23日,10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的房屋中召开了几次会议,这几次会议是那么不起眼,因为总共只有15人参加(13位地方代表+2位共产国际代表),但就是这次会议,诞生了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它在后来的峥嵘岁月中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任务,并发展至今,使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庄子》道:“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就很好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不过,我们的最高理想并没有“毕”,而是在路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历史,走向更加光明的世界。nn 那些跟随的人,总是会想当然地以为前行很容易,但其实只有那些在前面开路的人才知道,要经历多少坎坷,才能走出那条今天被认为是对的路。电视剧《大浪淘沙》就为我们完整呈现了开路的人们奋斗的历程。1919年之后,社会风貌焕然一新,华夏大地的萎靡颓废之风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涤荡一空,各阶层,从上流社会的知识分子到社会最底层的工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觉醒了。可是觉醒之后呢?是一时心潮澎湃,面对困难迅速隐匿或变质了,还是坚定理想,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大浪淘沙》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nn《大浪淘沙》锚定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以他们不同的人生分野,完整地串起了中共从建党到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这一历史时期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叙事和议论相结合,娓娓道来,以非常克制的情感震撼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灵。在这部剧中,不管是13位代表还是其他涉及到的重要人物,都没有突出的人设,没有伟光正的形象,有的只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面对时代洪流的裹挟,13位出席一大的代表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包惠僧、刘仁静有消沉迷茫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还是回到了党的怀抱;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甚至直接走向了初心的反面,遗臭万年,但所幸其他的代表们都逆着大浪奋勇前进,虽然李达和李汉俊很快脱党了,但从未放弃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更是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从没有退缩。剧集把15位主线人物(13位代表+陈李)的成长和心理变化融入到大革命的浪潮之中,生离死别,代表们人生的高低起伏,都被展现地淋漓尽致,虽没有夸大任何一个人的作用,但却表现出了很强的情感倾向,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的辩证统一。nnn而“大浪淘沙”也不是只适用于一大代表,更适用于革命年代的每一个人。剧集的群像刻画很出彩,在宏大的叙事下每一位群像人物都不多余。剧中就展现了周恩来、朱德、张太雷、邓中夏、陈延年、蔡和森等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光辉形象,但同时也有王复元、王用章兄弟这样的贪污腐败分子、“变色龙”戴季陶、叛徒张苇村、顾顺章等等。为什么美好的种子,生长出来的不全是美好?与其说是黑暗的时代对人性的扭曲,倒不如说是他们的人格中的一部分顺从了黑暗势力并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帮凶。随着时间的流逝,金子愈加在历史的长河中光芒万丈,而泥沙俱下,很快消逝。nnnn值得一提的是,《大浪淘沙》中的女性角色塑造都非常成功,展现了在风云际会的时代下刚刚摆脱封建束缚的女子们迸发出的强大力量。高君曼不再只会蒸包子,而是走出家门,走上讲台,开始在女子学校里讲授“论女性底人格”;王会悟和李达邂逅,两人自由恋爱自由结合,她更是聪明能干,除了帮助李达抄文稿,还着手安排了一大会议的各项事务,抗战期间与李达分开,独自把孩子们培养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革命者诸如杨开慧、徐全直、向警予等也都坚强果敢,是妇女运动的领袖。向警予更是中共三大中唯一一位女性代表,在会上提出了增加女性党员人数的要求,为女性争取权益。李汉俊的妻子陈静珠是旧式女性,但也努力读书识字,在李汉俊牺牲之后独自扶养遗腹子,令人惊叹于女性的伟大力量。nnnn《大浪淘沙》虽然是讲述革命者和党史的叙事,但是却并不枯燥,可看性很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情感表达细腻。展现家国之情,主义和信仰之爱是主线情感,正如邓恩铭的就义诗写的那样:“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他和刘谦初、朱霄在行刑前几个小时聊天、等待黎明的到来,最后三人达成共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王尽美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奋斗到底。”也代表了当时一腔热血革命者的共同心愿。
但主线情感中同时也含有爱情、友情、亲情各种人间真情,作为辅助的情感线。爱情方面,除了展现润之霞妹、邓中夏李惠馨等人的革命爱情,还有周佛海杨淑慧、张国焘杨子烈之间的爱情。他们都把自己从旧式的包办婚姻中解放出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青年人反抗封建礼教和流言蜚语的勇气;友情更是令人动容,南陈北李灿若星辰,如同俞伯牙钟子期,是一生难觅的知音;董必武和陈潭秋是忘年之交;李达和李汉俊两个温柔善良的人相互宽慰和理解;王尽美和邓恩铭两个活泼英俊的青年携手同行,在齐鲁大地播撒无数革命种子…他们的友情都坚如磐石,原因在于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同样崇高的信念和追求。亲情是剧中着墨最少的,但同样震撼人心。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深爱弟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支持他的一切理想,正如“长兄如父”,陈乔年在陈延年牺牲后的眼泪和独白也非常心痛。王尽美作为一个年轻的父亲,在病重时对两个幼小的儿子的殷切期盼,令人无语凝噎;王会悟和李达的大女儿点儿也在转移西南的过程中病死,王会悟和李达极度悲痛,即使没有为人父母相信都会因此感到无奈而惋惜。nnnn从剧中也可以看出创作团队非常尊重史实,敬畏历史。剧中没有虚构的人物,他们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剧集也不避讳中国共产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力求还原各种真实的会议现场。以往电视剧不曾拍到的安源路矿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遵义会议等,都有详细的前因后果和过程描绘,还有陈潭秋、毛泽民等人在新疆给军阀盛世才做统战工作、中央在抗战大后方重庆成立南方局联合民主党派人士,董必武在重庆同暗流涌动的国民党右派的斗争都有叙述,也能看出导演编剧扎实的历史功底和以人民为导向的创作立场。nnn《大浪淘沙》的开篇是嘉兴马院学生陈启航的党史专题视频制作,他和他的朋友站在了历史的讲述者的位置,他们的现代戏起到了贯穿大小历史事件的功能。可能很多人讨厌现代戏,现代戏也成为本剧唯一的争议。但是《大浪淘沙》只是一个四十集电视剧,容量有限,不可能把1919-1945年的一切大小事件都展现出来,只能有所取舍,那些没有拍到的事情通过现代人们的讲述就能很好地呈现和连接起来,而且不但并不影响主线剧情发展,反而对主线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就主旋律电视剧的叙事结构创新而言,这种古今结合的创作架构也不失为一种新颖的尝试。陈启航和他的朋友们和我们一样是21世纪的年轻人,看到他们做视频讲党史,我们代入感很强。
剧中现代戏最高光的时刻是陈启航一行到延安中共七大的召开会址参观,慢慢转场回到1945年的延安,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愚公移山”讲话,台上台下掌声雷动,一个崭新而充满朝气的新中国呼之欲出。而这种今昔对比有了传承的感觉,1945和2021,已走过76年,地点是相对静止的,但是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日月早已换新天,唯有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nnn大浪淘沙,始见真金。今年是2021年,虽然我们生在和平年代,有人为我们披荆斩棘,也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但世界还是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诱惑。面对生活的考验,勿忘最初的理想和信念,勇立时代潮头,相信大家都可以成为真正的金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nn共勉!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大浪淘沙》船行中程。
从5月11日开播以来,观众跟随着陈启航的镜头,见证了颇多的历史大事。自五四运动伊始,中共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到如今正在播出的反“围剿”战争,昔日志士仁人的欢喜与血泪,一桩桩、一件件展现在我们眼前。以独属于青年的平瞰姿态。
建党百年,相关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从制作看,《大浪淘沙》似乎不占优势。
它是少有战争大场面的。仅有的数次爆炸戏,还满是纪录片粗颗粒的味道。它是少有大事件的,以今人视角转场,过往大书特书的一些重头戏一笔带过。
但正是这份少,才彰显《大浪淘沙》之趣。在剧中,南昌起义只有短短一个镜头,但起义之前的会开个不停。吵了吵,争了争,决策的过程就“活”了。
《大浪淘沙》是革命剧,也是青年剧。是对党史的信仰回眸,也是青年人对党史的自我学习。它细致地阐述了共产党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更难能可贵地写出了党内的实践与斗争。它以凛冽粗犷的姿态,对昔日的“不敢说”秉笔直书。
我们常说,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大浪淘沙》本质上,是共产党人寻找真理的道路。党的真理是什么?是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写入党章的毛泽东思想。《大浪淘沙》,讲的就是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但这一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突然落实的,它是在不断的失败挫折中,艰难求索找到的一条路。革命的道路上,没有先验可以依靠,更没有救世主降下信号
所以我们看到,《大浪淘沙》里共产党人在不断地开会,不断地斗争。开会是为了明确目标,斗争是为了找准方向。斗争不可怕,因为它非个人之争,不是谁当领导谁来干活之争。争的是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吵的是共产主义的明天。
新民主文化运动的时候,争的是走哪条路,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各有拥趸;1920年的时候,争的是要不要建党,当时的时机是否成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争的是以何种身份加入国民党;武装斗争的时候,又有线路之争。
如今来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无疑是天才的想法。但对当时的共产党人来说,这条路没有太大吸引力。一则,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先城市后农村的道路,苏联老大哥能成功,我们自然要效仿。二来,知识分子对农民阶级始终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是所有人都像毛泽东般,有着领先时代的远见卓识。故此,长沙最终是没能守住。同志牺牲了,大家才知道“立三路线”是行不通的。
但光有斗争是不成的。斗争与实践,应当是两条腿走路。于革命而言,闭门造车,出门是合不了辙的。什么是正确的道路?是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出来的。是在实事求是中依据规律运行的。是张开嘴、迈开腿拼命闯出来的。
1927年,大革命轰轰烈烈,形势正好。彼时,共产党人开展工运的同时,也在积极领导农民运动。但当时的党内领导人,对日益壮大的农民力量,始终持有迟疑态度,不愿进一步发展。更别说,几乎从未接近农民的国民党高层了。
为答复党内外的怀疑与争议,毛泽东回到湖南老家,在那里开展了32天的实地考察,写出了足以“藏之名山”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就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糟得很”和“好得很”、“过分”问题、“痞子运动”、革命先锋以及十四件大事8个问题做了阐述,指出中国的几万万农民是共产党应当也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
剧中详谈了毛泽东前往安源调查的全过程。煤矿工人生活如何,每天做什么,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晓。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和他们聊起才知道,他们对知识是渴望的;下了矿井才知道,“贱命一条”并非夸大其词。两次前往萍乡,让毛泽东了解了工人的苦痛,也为后面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何叔衡与毛泽东的一番对话很有意思。何说,“文化书社,自修大学,组织罢工也成功了,怎么再难的事到你手里就能成功呢”?我想,关键是实践。共产党人能“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正是在不断实践中搞定的。
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大浪淘沙》描摹的就是这样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一次次的碰壁之中,一次次“左”与右的交锋之中,一次次血与泪的牺牲之中,九转功成。
《大浪淘沙》是一部群戏。众所周知,群戏难出彩。老舍的《茶馆》,写了七十多个人物,被誉为“浮雕式人像展览”,但主要人物也不过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秦仲义。《大浪淘沙》明显野心更大。它不仅写了13位一大代表,南陈北李两位创始人,更写了建党24年里为党不断奉献的党员与志士。
对毛泽东的刻画,编剧下了一番苦功。他出场就是教员。在湖南的小学,向孩子们讲述山东被外国列强霸占。他以书包举例,道出了列强的丑恶嘴脸。
《觉醒年代》里,毛泽东尚稚嫩,李大钊授其马克思主义;到了《大浪淘沙》,革命的大旗被这群年轻人接过。保剑锋十年前在《湘江北去》中演过青年毛泽东,如今从青年演到中年,更显功力。这一次,厚积薄发的效果展现出来了。
开篇,毛泽东的戏份主要在驱张运动上。一个第一师范刚刚毕业的学生,要赶走凶悍的湖南省督军张敬尧,俨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毛泽东就做成了。
不过,驱张之功绝非一己之力,更多的是一种驱虎吞狼的无奈。要解决湖南问题,就得介入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矛盾。倒有些合纵连横的意思了。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之后,毛泽东更成熟了。秋收暴动之后的接连失败,想必让他想了很多。农民拿起枪就是战士,但这群战士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直到古田会议,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决策,工农红军才真正踏上了脱胎换骨的道路。
比起从日本回国时的意气风发,建党后的陈独秀有些束手束脚。他的脾气依旧暴躁,但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明显增多了。在北大的时候,他是文科学长,一个月280大洋。到了上海,筚路蓝缕,初创的共产党处处缺钱,他也拿不出来。
和出版社争吵的那场戏,道出了共产党人早年的无尽心酸。商人逐利,杂志变厚了,就得涨价。陈独秀不同意,本就是劳工专号,涨了价工人如何买得起。也正是因为缺钱,中共一大迟迟开不起来。宣传费何处来?路费何处来?
革命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成功的,也不是单纯民不畏死就能成功的。前者是“衍圣公”们的古道热肠,后者是恐怖分子常行之举。都说打土豪、分田地,在建党初期,在武装斗争意识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时,一切都困难重重。
李达和王会悟的伉俪情深,是《大浪淘沙》中少有的暖意。李达是一大代表,王会悟承担了一大召开时的大量细致工作。虽然因不愿加入国民党,李达选择了脱党,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永志不变。这对夫妻皆是共产主义的信徒。
《大浪淘沙》更难得的是,详细讲述了女性在革命中的功劳,尤其是王会悟。中共一大的开会地点,最早定在李汉俊哥哥的家中,代表们住在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是王会悟的挚友,托关系以“北大暑期旅行团”借用了三间宿舍。
等到开会场所被撞破,代表们更是来到了王会悟的家乡嘉兴。过往的党史剧中,这段戏份往往一笔带过,但《大浪淘沙》没有。高君曼给女学生上课的场景,也令人记忆犹新。“论女性的人格”,这一处实则可以管中窥豹。当时,全国都在为女性发声,胡适写了《终身大事》,吴澄在云南办了报纸《女声》…...
《大浪淘沙》还果敢直言了那些党内“叛徒”的事迹。如陈公博、周佛海、戴季陶以及张国焘。陈公博与周佛海都是一大代表,更是最早叛变革命的那批人。前者破坏党纪,后者动摇信仰,后来更是为汪精卫摇旗呐喊,成了汉奸。
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妻子李励庄、杨淑慧,都是民国知名的大美人。陈一大请假时,用的还是“枪响妻怯”的借口。更有趣的是,这两名学识明显不如丈夫的女子,却比丈夫更懂得大是大非,反倒劝说丈夫以大局为重。
写到此处,忽然想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说的,向来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大浪淘沙》还了她们一个公道,我很欣慰。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革命是大行,情感是细谨。剧中对情感的细腻描摹,有三处让我颇为动容。其一,是邓中夏与李惠馨的革命爱情,那日,北伐军胜利的消息传来,可谓双喜临门。谁料没多久,邓便英雄就义。
其二,是李大钊和陈延年牺牲后,陈独秀月下独酌之悲情。一边,是党内的矛盾不断;一边,又与知己、长子阴阳两隔。这一刻,他不是党的总书记,也不是名扬天下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他只是一个父亲,一个朋友,一个老人。
其三,是杨开慧的牺牲。毛泽东的“霞妹”从此去了,再也没有人在他困倦之时端来鸡汤了。“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令人泪垂。
还有李大钊、董必武、何叔衡、周恩来、刘少奇…各有详略,皆有味道。
如果将革命比作一首律诗,那么首联必然是浪漫的,充满激情的。而颔联和颈联,也必然是残酷的,痛苦的,怨刺的,决不放弃的。《大浪淘沙》1921到1945年这段时间,无疑就是中间两联。它或许没有那么浪漫,但它足够真实。
刚开播的时候,这部剧没有网播平台,观众只能在浙江、江苏卫视准时蹲点。好在,这两天视频网站上线了,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站都能观看。还是希望大家去看一下这部剧。毕竟,好东西是不应当被埋没的。
电视剧《大浪淘沙》非常好,好就好在它细致地展现了党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如何靠着自身的力量斗争以及血与泪的牺牲,最终找到正确路线的。
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基于这一点,党才走了一百年。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想着把党史归结为个人之间的关系,那是唯心的,那样的话党是不会一次次团结的。
建党百年,相关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每一部都看完。对于这部《大浪淘沙》,我本来也是秉持着这样的态度,不好看一集弃就是,但看了第一集后琢磨出了一些不一样,于是一口气追了下去。然后才发现,原来主创团队是《恰同学少年》的导演、《东方》的编剧和《鸡毛飞上天》的制片。
当然,遗憾的是,这部剧目前在几大视频网站上还没有,只有卫视有。我也只能是在卫视的官网上看一看。但我还是要给大家推荐一下这部剧。
这部剧是不拍大事件的,五四、一大、北伐、四一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等这一系列具有历史隽永定格画面的大场面它都一笔带过。一方面考虑到是经费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也更凸显本剧的野心:
它着眼于大事件前的决策过程。
决策是吵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斗争出来的。正确不是凭空出现在脑海中的,是经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来并指导人们的。所以正确是一个后验的东西。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在没有能力与代价的基础上,只口头上说就成为正确的。
而大事件是什么?是尘埃落定。是历史的结果,是历史上所有人意志的矢量和。而这些意志各是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影视作品就很容易沦为PPT演示页。写的人不懂,拍的人不懂,演的人不懂,看的人也看不明白。
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解决。
《觉醒年代》没有回避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建党这短短几年内的大量思潮,无论是封建帝制、君主立宪制还是议会制、多党制,无论是无政府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剧中都直接呈现了出来。在多种尝试后,当时的许多人和观众才最后意识到,只有共产主义才是我们需要的。
这是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大浪淘沙》不可避免地被拿来作了比较。它没有回避的是党在成长过程中的路线斗争。
《觉醒年代》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要走共产主义道路。
《大浪淘沙》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走共产主义道路。
所以当看到片尾时,我是兴奋的。片尾回溯了党从一大走来的许多大事件,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八七会议、井冈山会师、六大、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
最后落点在哪?
在1945年4月的七大。
这一点很了不起。
如果结尾是1921年,那说的是党为什么出现。
如果结尾是1927年,那说的是党开始走向成熟。
如果结尾是1949年或1953年,那说的是党带领人民取得了胜利。
但1945年意味着什么?
1945年意味着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意味着党在这24年的历史中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管这样的斗争是伴随着血与泪的。
毛泽东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长期过程中的实事求是的结果。是毛泽东等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找到的能够走下去的路与很多人在「左」与右之间徘徊最后失败甚至牺牲,是动辄就是以组织为代价的血路。所以最后才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这是大悲情,也是大豪情。
认为可以直接照搬过往经验的,这是经验主义的错误。
认为可以直接沿用理论成果的,这是教条主义的错误。
所以整部剧其实都不用拍蒋介石,不用拍太多国民党。党组织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拧成一股绳向外,那时是无敌的。
从目前的剧情来看,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部剧在这方面上下的功夫。
先说一个建党以前。毛泽东驱张运动。
在很多人的设想里,驱张运动无非就是毛泽东等人要把张敬尧赶出湖南,而进行的罢课、宣传,争取同情和支持,在请愿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张敬尧的驱赶。
但如果可以这样简单理解的话,那驱张运动就太简单了。一个第一师范刚刚毕业的学生,就能凭借一己之力做到这件事,这不符合唯物主义,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毛泽东的不理解。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过去的影视作品都是一笔带过,仿佛这件事容易得很。
剧中直接点明了这一点:湖南问题要解决,不能只看湖南,要看北方的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之间的矛盾。
1918年北洋军阀南北战争时期,直系军阀吴佩孚打下湖南,却被主政的皖系军阀段祺瑞要求驻军衡阳,给皖系的张敬尧作屏障。此举不仅使得吴佩孚不满,原本就主政湖南的谭延闿更是不满。
等到段祺瑞失势,毛泽东等人便立刻利用这个矛盾,说服吴佩孚和谭延闿齐力驱赶张敬尧。从而达成目的。
这才是当时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以为只要写个请愿书,控诉张敬尧如何暴戾就能达到目的,那是书生之举。
当然,背景是社会矛盾,但光有社会矛盾是不行的,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书中说驱张运动中毛泽东是主心骨,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大局中只有他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如何借力打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才是最重要的。毛泽东在军阀间捭阖纵横,事实上已有子贡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大手笔了。
如果说本剧中描写驱张运动只是一碟小菜,那么它花在中共一大上的心血可以说非常令人赞叹了。
过往拍一大会议的,往往蜻蜓点水:代表们开个会,然后有密探和巡捕前来,于是大家转去嘉兴南湖。这些都是象征性的过场,非要做戏的话,也无非是多描写了一些密探和巡捕之间的互动,至于一大是怎么开的、目的是什么、过程是什么,没有人关心。
可事实上历史考证早已更新了,关于一大我们有太多的细节。编剧不下苦功夫学习只吃老本是不行的。
《大浪淘沙》是我第一次在影视作品里完整表现以下关于中共一大的细节的:
一、一大在上海7月开,与共产国际和远东书记处派遣的马林和苏俄情报人员尼克尔斯基1921年6月初到达上海后仓促启动有密切关系。
在开一大之前,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已经开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筹备。上海、北京、湖南、湖北、山东都已经陆陆续续成立了小组。把各地党组织整合成一个整体,已经提上了日程,但为什么还迟迟没有动静呢?
答案很现实也很无奈。
没钱。
办刊物要经费。
做宣传要经费。
甚至召集人来开会都要经费。
单经费问题,李汉俊和陈独秀就已经发生过许多次争执了。这个问题在无法得到解决前,要想召开一大是不可能的。
现在转机来了。根据包惠僧的回忆《一大前后》,这笔经费是由马林提供的。每名代表一百元路费,闭会后还各自有五十元路费。而当时上海普通警察的工资是每个月十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建党初期,大家还没完完全全有斗争的艰辛意识和准备时,虽然建党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但如果没有经费让大家来开会,那从何说起?
所以我们也可以想见,当6月上旬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来到上海后,为何会议可以迅速召开在上海了。
二、一大开会地点的选择与王会悟的突出表现。
过去人们常常忽视女性在建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向警予、杨开慧这些就不说了,王会悟作为非党员,事实上承担了一大召开时的大量细致工作。
陈独秀、李汉俊和李达三个人都不是上海本地人。而1921年6月时,党组织机关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刚刚被查封,要选择一个新的开会地点,事实上并不容易。
会议场所是李汉俊选的,在李书城(李汉俊哥哥)家里。
代表住所是李达落实的,在博文女校。王会悟认识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是北大的黄侃的女友,因此代表们最终是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借用了校舍。
事实上,1921年前后的上海同时有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其中法租界地价便宜、治安不好,对于当时的地下活动,有很大的自由。
所以上海法租界这一块,一直是新政治精英聚集地。孙中山、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古应芬、丁人杰等都在这里有住所。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这些主义在当时尚未有严格区分,大家彼此往来密切,所以最后选在了这个地方,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法租界密探和巡捕不是奔着中共一大来的。
这一点往往是被人忽略的。
正如上文所说,当时的法租界,各种不同政治派别层出不穷,就在一大开会期间,还同时有全国各界联合会、全国学联、留日学生救国团同时在活动。
而当时法国巡捕真正要查的,是不是中共一大呢?其实不是。
1921年6月全国都有许多活动,李大钊在北京领导了讨薪事件(所以李大钊没有来参加一大)、安庆发生屠杀惨案,全国性的学生活动多了起来。因此上海更加作为一个联络中心,异常活跃。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陈公博在回忆录里说,当时法国巡捕上来第一个问题是他是不是日本人了。
虽然陈公博到死都没想明白为什么法国巡捕关注他是否是日本人的真正用意,他在《寒风集》里写了好几个猜测的理由,事实上我们也是后来在上海市保存的许多档案里才窥探到真实的历史背景。
就在一大召开的同时,许多日本「过激分子」和朝鲜人,齐聚上海,召开学联。
而从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和上海档案馆资料看,法国巡捕是很早就发现了这批人的踪影并加以监视的。
当然,与此同时,这群人和中共早期党员有着密切的接触。
李大钊就曾加入过新亚同盟党,张国焘、刘清扬等人也加入过大同党,而李达则以留日学生总会理事的身份参加过学联。
而从目前可考的档案来看,直到开二大、三大时,全国范围也都没多少人知道陈独秀和中国共产党的存在。
所以当董必武看到《法租界取缔集会新章》时,自然就明白这不是针对的中共一大的行动,而是针对当时上海所有集会活动的行动了。
总之,在一大召开过程中,密探和巡捕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事先知晓这群人开的是中共一大的可能性是几乎不存在的。
这一点在以往的影视作品里从没被体现过。
四、何叔衡在中途离开上海回去了长沙,李汉俊和陈公博也因为暴露没有参加南湖会议。
在不知道多少相关影视作品里,南湖船上都坐满了人,苏俄代表在,何叔衡在,李汉俊和陈公博也都在。
如果说只有何叔衡在,而两个苏俄代表、李汉俊、陈公博不在,那还可以理解,并且后四个人不在现场是在各种回忆录里都已经明确说明的。但许多影视作品连这个工作都不愿做,直接就照搬了全员去船上。
而《大浪淘沙》好在哪呢?
它连何叔衡中途离去的历史细节都抓到了。
何叔衡来参加了一大,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谢觉哉日记》里就有直接记载。
这桩公案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
在周佛海的回忆里,一大被密探查房当天夜里,只有毛泽东一个人回去了博文女校,这说明了何叔衡这个时候已经不在一大现场。
在萧子升和刘仁静的回忆里,南湖会议后,萧子升和毛泽东去了西湖边游玩,两个人都只说了只有两位,没有提何叔衡。
所以可以确定的是:1,何叔衡参加过中共一大;2,何叔衡中途离去没有参加南湖会议。
那么何叔衡为什么中途离去呢?
有一个细节是,张国焘在《我的回忆》里虽然提及了何叔衡来过一大,但却不认为他是一大代表。
但在1929年董必武给何叔衡的信里,明确提到了何叔衡是湖南代表。
这个出入是有趣的。而当我们仔细研究这封信,就会发现这封信是何叔衡在莫斯科时先写给董必武,询问一大具体情况的。这说明何叔衡确实中途离开了,所以具体内容是记不清的,但他在当时其他人的记忆里,依旧是一大代表。
从这里我们能够理解,为何张国焘会在回忆录里说何叔衡来过一大,但因为理论水平过低,又没工作表现,被张国焘要求不再出席大会。而何叔衡当时虽然是一大代表,却因为张国焘的个人原因,在回忆中不认他是大会代表。
所以何叔衡离去的最重要原因,其实是张国焘在会议上对他的排挤。这一点在剧中也有所体现。
剧中着重刻画了李达、李汉俊、张国焘、陈公博、毛泽东等人在党的路线问题上的不同看法,有的寄希望于先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有的认为要在政府里做官做事,有的觉得要直接搞工人运动,所有不同的想法都在会议上展开了交锋。这样的细节描写是过往不曾见过的,有的作品只哼了几句《国际歌》就胜利召开了,完全不理解什么叫开天辟地的大事业。
所以本剧为何叫做《大浪淘沙》?
吹尽黄沙始到金。
这是一部全景式的剧。很多剧都说自己全景式,结果只是这头拍一点,那头拍一点。但这部剧不是,它的野心非常大,从21年开始、45年结尾就能看出来,从它想拍一大代表的各种不同选择就能看出来,这么多的斗争之后,才会有从幼稚到成熟的中国共产党。
而有的作品想表达共产主义的优越性,甚至还需要通过第三方乃至敌人的肯定来呈现。这显然是没法真正深入理解的。
谈论建党,就要把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作对比,就要把实践和理论作对比。只有真正对沙过滤了,才能得到金子般的结果。如何大浪淘沙把真正愿意信仰的人聚集起来,如何在各地先建立小组,最后成立一个党。
每一步都非常难,不是动动嘴皮子唱唱《国际歌》就成立的。
而他们本不必牺牲的。
没有什么事是万事俱备筹划好的。完全正确是一个后验的东西。27年以后,全国各地起义几百个,最后真正来到边区的有几个呢?
什么是正确路线?是无数个错误路线的祖国河山一片红集合起来的。你总想着做好准备做好准备,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后一定失败。因为做好准备和想着做好准备,是两件事。后者意味着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为什么从六大到七大隔了十七年?因为开大会是要把代表们召集起来商量出共识的,而这许多年里的共识商量是商量不出来的,只有实践。人凑不齐、思想不统一,那就不可能开七大。所以这部剧的结尾在45年,非常好。
所以就像毛泽东说的那样,边学边干。人民等不及。所以党走了一百年,走到了今天。
n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标题不是噱头。
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最终因不满中央的路线而在党内自己成立小组织而被开除出党,红四方面军的领导张国焘搞分裂受到处分后不甘心最后找到机会叛逃投靠国民党,这两件都是党史上极其著名的事情,是极其典型的以个人凌驾于组织的表现。
所以当这部《大浪淘沙》选择拍摄了这两个片段时,我们可以很直接地说,这部剧懂党史。
什么是党史?对很多人来说,第一反应就是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一大、1924年国共合作、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1928年朱毛会师、1929年中央苏区、1934年长征与遵义会议……但这不是完整的党史,这叫党的正确路线,这叫党内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一部分党员摸索出的正确路线的一部分。
认为这是全部党史的话,那就太理所当然了。
所以,什么是党史?
党史的主语是党,而不是人。虽然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但牺牲个人四个字不是说说而已的。
这不是意味着要每个人作为螺丝钉,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也不构成一个现代化组织。
这是在说每个党员都以党的利益为最重要的利益,从而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党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来看看《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录和标题。
党史的这种书写逻辑是过去的史书所不曾有过的,它讲述的是一个组织的诞生、兴起和发展。这告诉我们,每一个为了党的利益的党员的奋斗过程,最终集体达成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党组织。
很多人读不下去这类书,而热衷于看各种地摊文学乃至一些海外著作里的权力斗争,也热衷于用《让子弹飞》这类电影来影射人物关系,但这样的话最终会流于唯心主义、变成英雄史观,说得更不好听一点就是帝王史观。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史学书写体例来书写毛泽东,那会怎么写?
如果按照帝王本纪,那就不该着重书写陈独秀、李大钊这类人物。想想《史记·高祖本纪》《明史·太祖本纪》,在这类史书的书写中,传主是天生异种,是一开始就必须以他们的视角来描写。陈独秀呢?那只能是郭子兴了,而党组织就只能是红巾军了。
从这个视角入手的话,21年到27年就是传主在积蓄力量的过程,27年到34年就是他独立到最终夺权的过程。
这是党史吗?不,这不是。这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毛泽东的个人传记。但大量的读物都会不自觉地将毛泽东的个人传记写成这样的成功学,这是完全去组织化的。
帝王史观的史学书写,是以帝王的独特性为视角一路往前的。
如果这样做,那么从党组织的角度看,毛泽东是什么?
李立三就曾经公开表示过,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行为完全与中央的意见不一致。
换言之,李立三的这个表态,如果放在封建史观里,无非就两个可能。
从李立三的视角看,如果我们封建化地理解这个关系,毛泽东这是以下犯上,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在跟中央叫板。
从毛泽东的视角看,如果我们封建化地理解这个关系,他这是在吊民伐罪,以一己之力和一切看起来不对的事物抗衡的救世主。
但实际上呢?
答案显然都不是。
结果是李立三的错误路线让党组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本人也被要求去往苏联进一步地学习与改正错误。
所以我们读党史,一定要理解,视角是党组织。任何党员的行为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党组织来衡量。
单以毛泽东来看,从27年以来,其实他在党内的职位是逐步加重的,但很多人反而有了他一直在被打压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还是视角问题,很多人默认的党史范围无非就是井冈山、赣南闽西、中央苏区、长征沿路、陕北,但事实上这些只是党组织视角下的一部分正确路线罢了。虽然是最正确的路线(目录标题中特地提到了是毛泽东开创的),但也只占据了整个土地革命时期的5/31。
只有主语是党,才会让人觉得遵义会议是拯救了党,而不是觉得谁谁谁都是垃圾然后一个救世主终于回到了应有的位置上。
现代化组织之所以不同于封建人身依附,就在于此。
电视剧《大浪淘沙》,好就好在它想表达这一点。
什么叫民主集中制,就是党内只有职务高低,没有地位高低。
在党组织的决定下,你的能力更适合行政,所以你来政府工作,他更适合军事,所以他去负责打仗。
党组织可能会有错误的决定,但这不是抗拒组织的理由。
宁都会议以后,毛泽东不被允许参加军事会议,只能去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他的路线也被视为错误路线批判,虽然没有直接批判他,但谁都知道罗明路线的批判对象。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继续发表不同意见?
有。他只要一有机会就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怨言?
有。面对彭遨的牺牲,他大发感慨这是博古的错误。
但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耍小性子不工作吗?
没有。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拉帮结派吗?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甚至不服气到脱党吗?
换句话说。党的决定你觉得不对,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你可以在任何你可以发言的场合说出你的意见,但这个决定你要不要接受、要不要执行?
要。
要接受,要执行,也要有个人意见。这才是党组织最重要的核心。有了这一点,党才是可以成为无数个党员的合力。每个人都往一个方向努力,那即便是有了错误,也可以纠正过来。
《大浪淘沙》把党从21年到45年的各个错误以及自我净化的过程拍了出来。
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意见代表了正确路线,另一方面更因为他坚决执行了党的指示。甚至在他被误以为开除党籍后依旧任劳任怨地为革命操劳。
所以说《大浪淘沙》是一部紧紧抓住了党史逻辑的剧。它表现的是以党组织为主角的一群人在探索道路上的波折。主角不是某个个人,而是党本身。
所以剧中有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陈潭秋、周佛海、陈公博、邓恩铭、包惠僧、邓中夏……
当然,限于篇幅和成本,《大浪淘沙》还只能主要从一大的十几个代表入手,着重表现这些人最后是怎么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走上天安门城楼的,没法拍摄更多人,这不免是个遗憾。
与此同时,要想把这么多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出来,也是通过这么少的集数无法完成的,所以剧中使用了现代戏。比如一边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失败从而红四方面军转战西进,一边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这些事彼此之间有联系吗?有。但在戏剧上需要通过更复杂的结构才能完成,所以必须通过现代戏(以后世的全面的发展的视角)把它们串起来。
在这样的剧集里,我们通过许多组对比,才能感受到:
1,如果一个人真正要成为合格的党员,是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包括精神利益)以完成党与人民的利益的。
2,党员的人性和党在一起了,党性就变成主体性了。这就叫把一切交给党。
3,党员可以有自由意志,但党员的自由意志服从党的意志,而党的意志是可以自我净化的。所以党员的自由意志仍然是能动的。
过往的很多经典红色电视剧,比如《井冈山》《红色摇篮》《秋收起义》《伟大的转折》《毛泽东》,还有很多我以前写过的(红色主旋律影视观看指南),它们都很好,但它们说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中央苏区根据地史等,这些剧更多侧重的还只是一个面,而不是完整的党组织。
一个完整的党组织,是会表现出漫布在党组织的每个机理下的每一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续结果。
那么不接受的呢?
这就是陈独秀和张国焘了。
一个固执己见,不接受中央的决定,一意孤行,最后甚至非要成立托派组织。
一个妄自尊大,对自己党内地位极其看重,终于走上了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这两个人都不服从组织的决议,无论他们的意见是对是错,都不可以犯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错误,更不能搞分裂。遇到问题总想着自己,而不是一切以党为重心,那最终造成的分裂也只能他们自己承担。
毛泽东和这两位的对比,就在于一切是个人优先,还是组织优先。
陈独秀在被开除出党后,看起来成立了托派组织、搞起了舆论战,但实际上毫无作为,最后只能在监狱里度日,抗战后被放出来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陈独秀终究还是死了。
而张国焘也终究还是没能在国民党里大放异彩。他想不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不是他个人的能力太强,而是他一直依托于党、依托于人民群众。
正如我上次说的,路线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路线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更加纯粹。
而每一个把这些视作个人之争、看作权力之争的,那一定会被大浪淘沙。
宁都会议后的毛泽东、中共五大后的陈独秀、两河口会议后的张国焘,以这三个人为主,陈潭秋、邓恩铭、李达、包惠僧,这一群人构成了一部比较完整的党史。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该剧讲述了一名奇女子由牡丹培育而起,终达济民......
播放指数:1509℃
《大浪淘沙》 第19集在线观看 - 国产剧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56054-2-19.html
《大浪淘沙》这部剧拍得很好,好就好在它的主语是党而不是某一个人,这部剧细致地展现了党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如何靠着自身的力量斗争以及血与泪的牺牲,最终找到正确路线的。nn 这部剧是不拍大事件的,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北伐战争、四一二事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等这一系列具有历史隽永定格画面的大场面它都一笔带过。不是因为这不重要,而是因为它着眼的是大事件前的决策过程。n决策是吵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斗争出来的。正确不是凭空出现在脑海中的,是经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来并指导人们的。所以正确是一个后验的东西。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在没有能力与代价的基础上,只口头上说就成为正确的。n而大事件是什么?是尘埃落定。是历史的结果,是历史上所有人意志的矢量和。而这些意志各是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来的?nn 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基于这一点,党才走了一百年。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想着把党史归结为个人之间的关系,那是唯心的,那样的话党是不会一次次团结的。
这部剧是少有分得清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历史剧,毛泽东和张国焘甚至包惠僧的不同,不是因为他自带王者光环,而是就像陈独秀说的一样,他把党组织放在了个人之前。
一个完整的党组织,是会表现出漫布在党组织的每个机理下的每一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续结果。有接受并努力的人如毛泽东,也有不接受的,如陈独秀和张国焘。nn 一个固执己见,不接受中央的决定,一意孤行,最后甚至非要成立托派组织;一个妄自尊大,对自己党内地位极其看重,甚至妄图枪指挥党,终于走上了无法回头的不归路。n这两个人都不服从组织的决议,无论他们的意见是对是错,都不可以犯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错误,更不能搞分裂。遇到问题总想着自己,而不是一切以党为重心,那最终造成的分裂也只能他们自己承担。n毛泽东和这两位的对比,就在于一切是个人优先,还是组织优先。n陈独秀在被开除出党后,看起来成立了托派组织、搞起了舆论战,但实际上毫无作为,最后只能在监狱里度日,抗战后被放出来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让人唏嘘不已(对陈独秀的人生际遇和最终结局我表示深深地同情,但错了就是错了,不能改变他犯错的事实,也不要像某些人一样把一切都推到共产国际的身上);而张国焘也终究还是没能在国民党里大放异彩。他想不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不是他个人的能力太强,而是他一直依托于党、依托于人民群众。n路线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路线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更加纯粹。而每一个把这些视作个人之争、看作权力之争的,那一定会被“大浪淘沙”。nn宁都会议后的毛泽东、中共五大后的陈独秀、两河口会议后的张国焘,以这三个人为主,陈潭秋、邓恩铭、李达、包惠僧,这一群人构成了一部比较完整的党史。nn 我们具体来看看宁都会议后的毛泽东是怎么做的?宁都会议以后,毛泽东不被允许参加军事会议,只能去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他的路线也被视为错误路线批判,虽然没有直接批判他,但谁都知道罗明路线的批判对象。nn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继续发表不同意见?有。他只要一有机会就去表达自己的看法。n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怨言?有。面对彭遨的牺牲,他大发感慨这是博古的错误。n但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耍小性子不工作吗?没有。n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拉帮结派吗?没有。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甚至不服气到脱党退党吗?没有。
也就是说,党的决定你觉得不对,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你可以在任何你可以发言的场合说出你的意见,但这个决定你要不要接受、要不要执行?要。n要接受,要执行,也要有个人意见。这才是党组织最重要的核心。有了这一点,党才是可以成为无数个党员的合力。每个人都往一个方向努力,那即便是有了错误,也可以纠正过来。nn《大浪淘沙》把党从1921年到1945年的各个错误以及自我净化的过程拍了出来。nn 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意见代表了正确路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坚决执行了党的指示,甚至在他被误以为开除党籍后依旧任劳任怨地为中国革命操劳。n所以说《大浪淘沙》是一部紧紧抓住了党史逻辑的剧。它表现的是以党组织为主角的一群人在探索道路上的波折。主角不是某个个人,而是党本身。n所以剧中有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陈潭秋、周佛海、陈公博、邓恩铭、包惠僧、邓中夏……
什么是党史?n党史的主语是党,而不是人。虽然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但牺牲个人四个字不是说说而已的。n这不是意味着要每个人作为螺丝钉,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也不构成一个现代化组织。n这是在说每个党员都以党的利益为最重要的利益,从而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党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什么是正确路线?是无数个错误路线的祖国河山一片红集合起来的。你总想着做好准备做好准备,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后一定失败。因为做好准备和想着做好准备,是两件事。后者意味着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n为什么从中共六大到中共七大隔了十七年?因为开大会是要把代表们召集起来商量出共识的,而这许多年里的共识商量是商量不出来的,只有实践。人凑不齐、思想不统一,那就不可能开七大。所以这部剧的结尾在1945年,非常好。nn《大浪淘沙》,是一部全景式的剧。很多剧都说自己全景式,结果只是这头拍一点,那头拍一点。但这部剧不是,从1921年开始、1945年结尾就能看出来,从它想拍中共一大代表的各种不同选择就能看出来,这么多的斗争之后,才会有从幼稚到成熟的中国共产党。n而不少作品想表达共产主义的优越性,甚至还需要通过第三方乃至敌人的肯定来呈现。这显然是没法真正深入理解的。nn 谈论建党,就要把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作对比,就要把实践和理论作对比。只有真正对沙过滤了,才能得到金子般的结果。如何大浪淘沙把真正愿意信仰的人聚集起来,如何在各地先建立小组,最后成立一个党。n
讨论党的发展,就要把实事求是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作对比,这时的对比是惨烈的,白区、鄂豫皖、湘鄂西,许多地方都有各自的行动,就是中央红军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八月失败、攻打长沙等失利。失利的结果是什么?是一个又一个同志的牺牲。
另外,该剧采用了独特的双时空结构。“前期剧本开发时,我们在大量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常常生出感悟,觉得回望历史、学习党史,在我们内心是有着渴望的。于是我们提出,何不就以年轻人学习、讲述党史的过程,来贯穿整个故事。”导演沙哈提说,此后在年轻群体中的调研结果也印证了主创的判断——“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内心有着学习党史的真切需求。”电视剧要做的,就是以艺术化、年轻态的手法,真诚地回应需求。nn这部剧系统性梳理五四运动至中共七大历史,感悟“大浪淘沙”的真谛:nn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辗转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一大代表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启航。但要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还得从1919年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的爆发讲起。《大浪淘沙》中,现代青年陈启航的回溯也从这里开始。nn该剧篇幅40集,剧本运用当代史观,回望1919年至1945年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即系统性梳理五四运动至中共七大的历史。这26年间,既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为旧中国寻求真理的艰苦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大浪淘沙》的嵌套式戏剧结构,把散点事件连珠成串。nn在那个道路多崎岖、主义多争鸣的乱世,我们的革命先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随着毛泽东、陈独秀、董必武、何叔衡、邓恩铭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命运发展,观众也将看到,这些曾经并肩出发的人物,因为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不同选择,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命运。沙哈提说:“革命之路上、时代浪潮下,有信仰则有底气,坚守初心则吹尽狂沙始到金。人物的迥异命运镜照之间,感悟‘大浪淘沙’的真谛。”
诚然,现实与历史呼应跳转手法的运用在剧中还可精益求精,但不可否认,它服务于内容的真实性与深刻性,是本剧的独到之处。历史大潮之下的人物命运感,是本剧不得不说的另一个亮点。这种命运感,既是身为革命者,政治命运的历史真实;也是作为普通人,情感命运与生活逻辑的真实。nn《大浪淘沙》还表现出李达的不屈与坚守、王尽美的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何叔衡的壮烈牺牲、邓恩铭的英勇就义,等等,让今天的观众从只知道一个名字,到了解他们的事迹,更感动于他们的精神追求,这是向革命先辈先烈们的崇高致敬。剧中情感命运质朴动人,却不曾刻意雕琢,呈现出真实的生活流质感。nn沧海横流,大浪淘沙。前进中,或许有人落荒颓唐,但千千万万革命者在艰难困苦中淬炼信仰,坚守初心,拼尽全力共同托举起一个崭新的中国!愿每一位身处时代大潮的前行者都拥有如磐初心,不负使命,奋进新征程!
大浪淘沙:
吹尽狂沙始到金。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今天是2021年7月23日,10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的房屋中召开了几次会议,这几次会议是那么不起眼,因为总共只有15人参加(13位地方代表+2位共产国际代表),但就是这次会议,诞生了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它在后来的峥嵘岁月中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任务,并发展至今,使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庄子》道:“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就很好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不过,我们的最高理想并没有“毕”,而是在路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历史,走向更加光明的世界。nn 那些跟随的人,总是会想当然地以为前行很容易,但其实只有那些在前面开路的人才知道,要经历多少坎坷,才能走出那条今天被认为是对的路。电视剧《大浪淘沙》就为我们完整呈现了开路的人们奋斗的历程。1919年之后,社会风貌焕然一新,华夏大地的萎靡颓废之风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涤荡一空,各阶层,从上流社会的知识分子到社会最底层的工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觉醒了。可是觉醒之后呢?是一时心潮澎湃,面对困难迅速隐匿或变质了,还是坚定理想,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大浪淘沙》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nn《大浪淘沙》锚定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以他们不同的人生分野,完整地串起了中共从建党到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这一历史时期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叙事和议论相结合,娓娓道来,以非常克制的情感震撼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灵。在这部剧中,不管是13位代表还是其他涉及到的重要人物,都没有突出的人设,没有伟光正的形象,有的只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面对时代洪流的裹挟,13位出席一大的代表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包惠僧、刘仁静有消沉迷茫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还是回到了党的怀抱;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甚至直接走向了初心的反面,遗臭万年,但所幸其他的代表们都逆着大浪奋勇前进,虽然李达和李汉俊很快脱党了,但从未放弃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更是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从没有退缩。剧集把15位主线人物(13位代表+陈李)的成长和心理变化融入到大革命的浪潮之中,生离死别,代表们人生的高低起伏,都被展现地淋漓尽致,虽没有夸大任何一个人的作用,但却表现出了很强的情感倾向,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的辩证统一。nnn而“大浪淘沙”也不是只适用于一大代表,更适用于革命年代的每一个人。剧集的群像刻画很出彩,在宏大的叙事下每一位群像人物都不多余。剧中就展现了周恩来、朱德、张太雷、邓中夏、陈延年、蔡和森等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光辉形象,但同时也有王复元、王用章兄弟这样的贪污腐败分子、“变色龙”戴季陶、叛徒张苇村、顾顺章等等。为什么美好的种子,生长出来的不全是美好?与其说是黑暗的时代对人性的扭曲,倒不如说是他们的人格中的一部分顺从了黑暗势力并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帮凶。随着时间的流逝,金子愈加在历史的长河中光芒万丈,而泥沙俱下,很快消逝。nnnn值得一提的是,《大浪淘沙》中的女性角色塑造都非常成功,展现了在风云际会的时代下刚刚摆脱封建束缚的女子们迸发出的强大力量。高君曼不再只会蒸包子,而是走出家门,走上讲台,开始在女子学校里讲授“论女性底人格”;王会悟和李达邂逅,两人自由恋爱自由结合,她更是聪明能干,除了帮助李达抄文稿,还着手安排了一大会议的各项事务,抗战期间与李达分开,独自把孩子们培养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革命者诸如杨开慧、徐全直、向警予等也都坚强果敢,是妇女运动的领袖。向警予更是中共三大中唯一一位女性代表,在会上提出了增加女性党员人数的要求,为女性争取权益。李汉俊的妻子陈静珠是旧式女性,但也努力读书识字,在李汉俊牺牲之后独自扶养遗腹子,令人惊叹于女性的伟大力量。nnnn《大浪淘沙》虽然是讲述革命者和党史的叙事,但是却并不枯燥,可看性很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情感表达细腻。展现家国之情,主义和信仰之爱是主线情感,正如邓恩铭的就义诗写的那样:“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他和刘谦初、朱霄在行刑前几个小时聊天、等待黎明的到来,最后三人达成共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王尽美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奋斗到底。”也代表了当时一腔热血革命者的共同心愿。
但主线情感中同时也含有爱情、友情、亲情各种人间真情,作为辅助的情感线。爱情方面,除了展现润之霞妹、邓中夏李惠馨等人的革命爱情,还有周佛海杨淑慧、张国焘杨子烈之间的爱情。他们都把自己从旧式的包办婚姻中解放出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青年人反抗封建礼教和流言蜚语的勇气;友情更是令人动容,南陈北李灿若星辰,如同俞伯牙钟子期,是一生难觅的知音;董必武和陈潭秋是忘年之交;李达和李汉俊两个温柔善良的人相互宽慰和理解;王尽美和邓恩铭两个活泼英俊的青年携手同行,在齐鲁大地播撒无数革命种子…他们的友情都坚如磐石,原因在于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同样崇高的信念和追求。亲情是剧中着墨最少的,但同样震撼人心。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深爱弟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支持他的一切理想,正如“长兄如父”,陈乔年在陈延年牺牲后的眼泪和独白也非常心痛。王尽美作为一个年轻的父亲,在病重时对两个幼小的儿子的殷切期盼,令人无语凝噎;王会悟和李达的大女儿点儿也在转移西南的过程中病死,王会悟和李达极度悲痛,即使没有为人父母相信都会因此感到无奈而惋惜。nnnn从剧中也可以看出创作团队非常尊重史实,敬畏历史。剧中没有虚构的人物,他们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剧集也不避讳中国共产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力求还原各种真实的会议现场。以往电视剧不曾拍到的安源路矿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遵义会议等,都有详细的前因后果和过程描绘,还有陈潭秋、毛泽民等人在新疆给军阀盛世才做统战工作、中央在抗战大后方重庆成立南方局联合民主党派人士,董必武在重庆同暗流涌动的国民党右派的斗争都有叙述,也能看出导演编剧扎实的历史功底和以人民为导向的创作立场。nnn《大浪淘沙》的开篇是嘉兴马院学生陈启航的党史专题视频制作,他和他的朋友站在了历史的讲述者的位置,他们的现代戏起到了贯穿大小历史事件的功能。可能很多人讨厌现代戏,现代戏也成为本剧唯一的争议。但是《大浪淘沙》只是一个四十集电视剧,容量有限,不可能把1919-1945年的一切大小事件都展现出来,只能有所取舍,那些没有拍到的事情通过现代人们的讲述就能很好地呈现和连接起来,而且不但并不影响主线剧情发展,反而对主线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就主旋律电视剧的叙事结构创新而言,这种古今结合的创作架构也不失为一种新颖的尝试。陈启航和他的朋友们和我们一样是21世纪的年轻人,看到他们做视频讲党史,我们代入感很强。
剧中现代戏最高光的时刻是陈启航一行到延安中共七大的召开会址参观,慢慢转场回到1945年的延安,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愚公移山”讲话,台上台下掌声雷动,一个崭新而充满朝气的新中国呼之欲出。而这种今昔对比有了传承的感觉,1945和2021,已走过76年,地点是相对静止的,但是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日月早已换新天,唯有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nnn大浪淘沙,始见真金。今年是2021年,虽然我们生在和平年代,有人为我们披荆斩棘,也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但世界还是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诱惑。面对生活的考验,勿忘最初的理想和信念,勇立时代潮头,相信大家都可以成为真正的金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nn共勉!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大浪淘沙》船行中程。
从5月11日开播以来,观众跟随着陈启航的镜头,见证了颇多的历史大事。自五四运动伊始,中共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到如今正在播出的反“围剿”战争,昔日志士仁人的欢喜与血泪,一桩桩、一件件展现在我们眼前。以独属于青年的平瞰姿态。
建党百年,相关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从制作看,《大浪淘沙》似乎不占优势。
它是少有战争大场面的。仅有的数次爆炸戏,还满是纪录片粗颗粒的味道。它是少有大事件的,以今人视角转场,过往大书特书的一些重头戏一笔带过。
但正是这份少,才彰显《大浪淘沙》之趣。在剧中,南昌起义只有短短一个镜头,但起义之前的会开个不停。吵了吵,争了争,决策的过程就“活”了。
《大浪淘沙》是革命剧,也是青年剧。是对党史的信仰回眸,也是青年人对党史的自我学习。它细致地阐述了共产党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更难能可贵地写出了党内的实践与斗争。它以凛冽粗犷的姿态,对昔日的“不敢说”秉笔直书。
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常说,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大浪淘沙》本质上,是共产党人寻找真理的道路。党的真理是什么?是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写入党章的毛泽东思想。《大浪淘沙》,讲的就是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但这一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突然落实的,它是在不断的失败挫折中,艰难求索找到的一条路。革命的道路上,没有先验可以依靠,更没有救世主降下信号
所以我们看到,《大浪淘沙》里共产党人在不断地开会,不断地斗争。开会是为了明确目标,斗争是为了找准方向。斗争不可怕,因为它非个人之争,不是谁当领导谁来干活之争。争的是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吵的是共产主义的明天。
新民主文化运动的时候,争的是走哪条路,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各有拥趸;1920年的时候,争的是要不要建党,当时的时机是否成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争的是以何种身份加入国民党;武装斗争的时候,又有线路之争。
如今来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无疑是天才的想法。但对当时的共产党人来说,这条路没有太大吸引力。一则,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先城市后农村的道路,苏联老大哥能成功,我们自然要效仿。二来,知识分子对农民阶级始终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是所有人都像毛泽东般,有着领先时代的远见卓识。故此,长沙最终是没能守住。同志牺牲了,大家才知道“立三路线”是行不通的。
但光有斗争是不成的。斗争与实践,应当是两条腿走路。于革命而言,闭门造车,出门是合不了辙的。什么是正确的道路?是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出来的。是在实事求是中依据规律运行的。是张开嘴、迈开腿拼命闯出来的。
1927年,大革命轰轰烈烈,形势正好。彼时,共产党人开展工运的同时,也在积极领导农民运动。但当时的党内领导人,对日益壮大的农民力量,始终持有迟疑态度,不愿进一步发展。更别说,几乎从未接近农民的国民党高层了。
为答复党内外的怀疑与争议,毛泽东回到湖南老家,在那里开展了32天的实地考察,写出了足以“藏之名山”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就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糟得很”和“好得很”、“过分”问题、“痞子运动”、革命先锋以及十四件大事8个问题做了阐述,指出中国的几万万农民是共产党应当也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
剧中详谈了毛泽东前往安源调查的全过程。煤矿工人生活如何,每天做什么,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晓。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和他们聊起才知道,他们对知识是渴望的;下了矿井才知道,“贱命一条”并非夸大其词。两次前往萍乡,让毛泽东了解了工人的苦痛,也为后面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何叔衡与毛泽东的一番对话很有意思。何说,“文化书社,自修大学,组织罢工也成功了,怎么再难的事到你手里就能成功呢”?我想,关键是实践。共产党人能“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正是在不断实践中搞定的。
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大浪淘沙》描摹的就是这样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一次次的碰壁之中,一次次“左”与右的交锋之中,一次次血与泪的牺牲之中,九转功成。
从未见过如此敢写的群像戏
《大浪淘沙》是一部群戏。众所周知,群戏难出彩。老舍的《茶馆》,写了七十多个人物,被誉为“浮雕式人像展览”,但主要人物也不过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秦仲义。《大浪淘沙》明显野心更大。它不仅写了13位一大代表,南陈北李两位创始人,更写了建党24年里为党不断奉献的党员与志士。
对毛泽东的刻画,编剧下了一番苦功。他出场就是教员。在湖南的小学,向孩子们讲述山东被外国列强霸占。他以书包举例,道出了列强的丑恶嘴脸。
《觉醒年代》里,毛泽东尚稚嫩,李大钊授其马克思主义;到了《大浪淘沙》,革命的大旗被这群年轻人接过。保剑锋十年前在《湘江北去》中演过青年毛泽东,如今从青年演到中年,更显功力。这一次,厚积薄发的效果展现出来了。
开篇,毛泽东的戏份主要在驱张运动上。一个第一师范刚刚毕业的学生,要赶走凶悍的湖南省督军张敬尧,俨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毛泽东就做成了。
不过,驱张之功绝非一己之力,更多的是一种驱虎吞狼的无奈。要解决湖南问题,就得介入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矛盾。倒有些合纵连横的意思了。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之后,毛泽东更成熟了。秋收暴动之后的接连失败,想必让他想了很多。农民拿起枪就是战士,但这群战士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直到古田会议,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决策,工农红军才真正踏上了脱胎换骨的道路。
比起从日本回国时的意气风发,建党后的陈独秀有些束手束脚。他的脾气依旧暴躁,但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明显增多了。在北大的时候,他是文科学长,一个月280大洋。到了上海,筚路蓝缕,初创的共产党处处缺钱,他也拿不出来。
和出版社争吵的那场戏,道出了共产党人早年的无尽心酸。商人逐利,杂志变厚了,就得涨价。陈独秀不同意,本就是劳工专号,涨了价工人如何买得起。也正是因为缺钱,中共一大迟迟开不起来。宣传费何处来?路费何处来?
革命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成功的,也不是单纯民不畏死就能成功的。前者是“衍圣公”们的古道热肠,后者是恐怖分子常行之举。都说打土豪、分田地,在建党初期,在武装斗争意识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时,一切都困难重重。
李达和王会悟的伉俪情深,是《大浪淘沙》中少有的暖意。李达是一大代表,王会悟承担了一大召开时的大量细致工作。虽然因不愿加入国民党,李达选择了脱党,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永志不变。这对夫妻皆是共产主义的信徒。
《大浪淘沙》更难得的是,详细讲述了女性在革命中的功劳,尤其是王会悟。中共一大的开会地点,最早定在李汉俊哥哥的家中,代表们住在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是王会悟的挚友,托关系以“北大暑期旅行团”借用了三间宿舍。
等到开会场所被撞破,代表们更是来到了王会悟的家乡嘉兴。过往的党史剧中,这段戏份往往一笔带过,但《大浪淘沙》没有。高君曼给女学生上课的场景,也令人记忆犹新。“论女性的人格”,这一处实则可以管中窥豹。当时,全国都在为女性发声,胡适写了《终身大事》,吴澄在云南办了报纸《女声》…...
《大浪淘沙》还果敢直言了那些党内“叛徒”的事迹。如陈公博、周佛海、戴季陶以及张国焘。陈公博与周佛海都是一大代表,更是最早叛变革命的那批人。前者破坏党纪,后者动摇信仰,后来更是为汪精卫摇旗呐喊,成了汉奸。
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妻子李励庄、杨淑慧,都是民国知名的大美人。陈一大请假时,用的还是“枪响妻怯”的借口。更有趣的是,这两名学识明显不如丈夫的女子,却比丈夫更懂得大是大非,反倒劝说丈夫以大局为重。
写到此处,忽然想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说的,向来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大浪淘沙》还了她们一个公道,我很欣慰。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革命是大行,情感是细谨。剧中对情感的细腻描摹,有三处让我颇为动容。其一,是邓中夏与李惠馨的革命爱情,那日,北伐军胜利的消息传来,可谓双喜临门。谁料没多久,邓便英雄就义。
其二,是李大钊和陈延年牺牲后,陈独秀月下独酌之悲情。一边,是党内的矛盾不断;一边,又与知己、长子阴阳两隔。这一刻,他不是党的总书记,也不是名扬天下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他只是一个父亲,一个朋友,一个老人。
其三,是杨开慧的牺牲。毛泽东的“霞妹”从此去了,再也没有人在他困倦之时端来鸡汤了。“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令人泪垂。
还有李大钊、董必武、何叔衡、周恩来、刘少奇…各有详略,皆有味道。
如果将革命比作一首律诗,那么首联必然是浪漫的,充满激情的。而颔联和颈联,也必然是残酷的,痛苦的,怨刺的,决不放弃的。《大浪淘沙》1921到1945年这段时间,无疑就是中间两联。它或许没有那么浪漫,但它足够真实。
刚开播的时候,这部剧没有网播平台,观众只能在浙江、江苏卫视准时蹲点。好在,这两天视频网站上线了,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站都能观看。还是希望大家去看一下这部剧。毕竟,好东西是不应当被埋没的。
电视剧《大浪淘沙》非常好,好就好在它细致地展现了党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如何靠着自身的力量斗争以及血与泪的牺牲,最终找到正确路线的。
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基于这一点,党才走了一百年。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想着把党史归结为个人之间的关系,那是唯心的,那样的话党是不会一次次团结的。
建党百年,相关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每一部都看完。对于这部《大浪淘沙》,我本来也是秉持着这样的态度,不好看一集弃就是,但看了第一集后琢磨出了一些不一样,于是一口气追了下去。然后才发现,原来主创团队是《恰同学少年》的导演、《东方》的编剧和《鸡毛飞上天》的制片。
当然,遗憾的是,这部剧目前在几大视频网站上还没有,只有卫视有。我也只能是在卫视的官网上看一看。但我还是要给大家推荐一下这部剧。
这部剧是不拍大事件的,五四、一大、北伐、四一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等这一系列具有历史隽永定格画面的大场面它都一笔带过。一方面考虑到是经费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也更凸显本剧的野心:
它着眼于大事件前的决策过程。
决策是吵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斗争出来的。正确不是凭空出现在脑海中的,是经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来并指导人们的。所以正确是一个后验的东西。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在没有能力与代价的基础上,只口头上说就成为正确的。
而大事件是什么?是尘埃落定。是历史的结果,是历史上所有人意志的矢量和。而这些意志各是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影视作品就很容易沦为PPT演示页。写的人不懂,拍的人不懂,演的人不懂,看的人也看不明白。
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解决。
《觉醒年代》没有回避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建党这短短几年内的大量思潮,无论是封建帝制、君主立宪制还是议会制、多党制,无论是无政府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剧中都直接呈现了出来。在多种尝试后,当时的许多人和观众才最后意识到,只有共产主义才是我们需要的。
这是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大浪淘沙》不可避免地被拿来作了比较。它没有回避的是党在成长过程中的路线斗争。
《觉醒年代》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要走共产主义道路。
《大浪淘沙》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走共产主义道路。
所以当看到片尾时,我是兴奋的。片尾回溯了党从一大走来的许多大事件,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八七会议、井冈山会师、六大、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
最后落点在哪?
在1945年4月的七大。
这一点很了不起。
如果结尾是1921年,那说的是党为什么出现。
如果结尾是1927年,那说的是党开始走向成熟。
如果结尾是1949年或1953年,那说的是党带领人民取得了胜利。
但1945年意味着什么?
1945年意味着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意味着党在这24年的历史中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管这样的斗争是伴随着血与泪的。
毛泽东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长期过程中的实事求是的结果。是毛泽东等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找到的能够走下去的路与很多人在「左」与右之间徘徊最后失败甚至牺牲,是动辄就是以组织为代价的血路。所以最后才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这是大悲情,也是大豪情。
认为可以直接照搬过往经验的,这是经验主义的错误。
认为可以直接沿用理论成果的,这是教条主义的错误。
所以整部剧其实都不用拍蒋介石,不用拍太多国民党。党组织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拧成一股绳向外,那时是无敌的。
从目前的剧情来看,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部剧在这方面上下的功夫。
先说一个建党以前。毛泽东驱张运动。
在很多人的设想里,驱张运动无非就是毛泽东等人要把张敬尧赶出湖南,而进行的罢课、宣传,争取同情和支持,在请愿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张敬尧的驱赶。
但如果可以这样简单理解的话,那驱张运动就太简单了。一个第一师范刚刚毕业的学生,就能凭借一己之力做到这件事,这不符合唯物主义,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毛泽东的不理解。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过去的影视作品都是一笔带过,仿佛这件事容易得很。
剧中直接点明了这一点:湖南问题要解决,不能只看湖南,要看北方的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之间的矛盾。
1918年北洋军阀南北战争时期,直系军阀吴佩孚打下湖南,却被主政的皖系军阀段祺瑞要求驻军衡阳,给皖系的张敬尧作屏障。此举不仅使得吴佩孚不满,原本就主政湖南的谭延闿更是不满。
等到段祺瑞失势,毛泽东等人便立刻利用这个矛盾,说服吴佩孚和谭延闿齐力驱赶张敬尧。从而达成目的。
这才是当时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以为只要写个请愿书,控诉张敬尧如何暴戾就能达到目的,那是书生之举。
当然,背景是社会矛盾,但光有社会矛盾是不行的,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书中说驱张运动中毛泽东是主心骨,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大局中只有他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如何借力打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才是最重要的。毛泽东在军阀间捭阖纵横,事实上已有子贡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大手笔了。
如果说本剧中描写驱张运动只是一碟小菜,那么它花在中共一大上的心血可以说非常令人赞叹了。
过往拍一大会议的,往往蜻蜓点水:代表们开个会,然后有密探和巡捕前来,于是大家转去嘉兴南湖。这些都是象征性的过场,非要做戏的话,也无非是多描写了一些密探和巡捕之间的互动,至于一大是怎么开的、目的是什么、过程是什么,没有人关心。
可事实上历史考证早已更新了,关于一大我们有太多的细节。编剧不下苦功夫学习只吃老本是不行的。
《大浪淘沙》是我第一次在影视作品里完整表现以下关于中共一大的细节的:
一、一大在上海7月开,与共产国际和远东书记处派遣的马林和苏俄情报人员尼克尔斯基1921年6月初到达上海后仓促启动有密切关系。
在开一大之前,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已经开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筹备。上海、北京、湖南、湖北、山东都已经陆陆续续成立了小组。把各地党组织整合成一个整体,已经提上了日程,但为什么还迟迟没有动静呢?
答案很现实也很无奈。
没钱。
办刊物要经费。
做宣传要经费。
甚至召集人来开会都要经费。
单经费问题,李汉俊和陈独秀就已经发生过许多次争执了。这个问题在无法得到解决前,要想召开一大是不可能的。
现在转机来了。根据包惠僧的回忆《一大前后》,这笔经费是由马林提供的。每名代表一百元路费,闭会后还各自有五十元路费。而当时上海普通警察的工资是每个月十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建党初期,大家还没完完全全有斗争的艰辛意识和准备时,虽然建党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但如果没有经费让大家来开会,那从何说起?
所以我们也可以想见,当6月上旬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来到上海后,为何会议可以迅速召开在上海了。
二、一大开会地点的选择与王会悟的突出表现。
过去人们常常忽视女性在建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向警予、杨开慧这些就不说了,王会悟作为非党员,事实上承担了一大召开时的大量细致工作。
陈独秀、李汉俊和李达三个人都不是上海本地人。而1921年6月时,党组织机关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刚刚被查封,要选择一个新的开会地点,事实上并不容易。
会议场所是李汉俊选的,在李书城(李汉俊哥哥)家里。
代表住所是李达落实的,在博文女校。王会悟认识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是北大的黄侃的女友,因此代表们最终是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借用了校舍。
事实上,1921年前后的上海同时有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其中法租界地价便宜、治安不好,对于当时的地下活动,有很大的自由。
所以上海法租界这一块,一直是新政治精英聚集地。孙中山、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古应芬、丁人杰等都在这里有住所。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这些主义在当时尚未有严格区分,大家彼此往来密切,所以最后选在了这个地方,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法租界密探和巡捕不是奔着中共一大来的。
这一点往往是被人忽略的。
正如上文所说,当时的法租界,各种不同政治派别层出不穷,就在一大开会期间,还同时有全国各界联合会、全国学联、留日学生救国团同时在活动。
而当时法国巡捕真正要查的,是不是中共一大呢?其实不是。
1921年6月全国都有许多活动,李大钊在北京领导了讨薪事件(所以李大钊没有来参加一大)、安庆发生屠杀惨案,全国性的学生活动多了起来。因此上海更加作为一个联络中心,异常活跃。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陈公博在回忆录里说,当时法国巡捕上来第一个问题是他是不是日本人了。
虽然陈公博到死都没想明白为什么法国巡捕关注他是否是日本人的真正用意,他在《寒风集》里写了好几个猜测的理由,事实上我们也是后来在上海市保存的许多档案里才窥探到真实的历史背景。
就在一大召开的同时,许多日本「过激分子」和朝鲜人,齐聚上海,召开学联。
而从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和上海档案馆资料看,法国巡捕是很早就发现了这批人的踪影并加以监视的。
当然,与此同时,这群人和中共早期党员有着密切的接触。
李大钊就曾加入过新亚同盟党,张国焘、刘清扬等人也加入过大同党,而李达则以留日学生总会理事的身份参加过学联。
而从目前可考的档案来看,直到开二大、三大时,全国范围也都没多少人知道陈独秀和中国共产党的存在。
所以当董必武看到《法租界取缔集会新章》时,自然就明白这不是针对的中共一大的行动,而是针对当时上海所有集会活动的行动了。
总之,在一大召开过程中,密探和巡捕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事先知晓这群人开的是中共一大的可能性是几乎不存在的。
这一点在以往的影视作品里从没被体现过。
四、何叔衡在中途离开上海回去了长沙,李汉俊和陈公博也因为暴露没有参加南湖会议。
在不知道多少相关影视作品里,南湖船上都坐满了人,苏俄代表在,何叔衡在,李汉俊和陈公博也都在。
如果说只有何叔衡在,而两个苏俄代表、李汉俊、陈公博不在,那还可以理解,并且后四个人不在现场是在各种回忆录里都已经明确说明的。但许多影视作品连这个工作都不愿做,直接就照搬了全员去船上。
而《大浪淘沙》好在哪呢?
它连何叔衡中途离去的历史细节都抓到了。
何叔衡来参加了一大,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谢觉哉日记》里就有直接记载。
这桩公案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
在周佛海的回忆里,一大被密探查房当天夜里,只有毛泽东一个人回去了博文女校,这说明了何叔衡这个时候已经不在一大现场。
在萧子升和刘仁静的回忆里,南湖会议后,萧子升和毛泽东去了西湖边游玩,两个人都只说了只有两位,没有提何叔衡。
所以可以确定的是:1,何叔衡参加过中共一大;2,何叔衡中途离去没有参加南湖会议。
那么何叔衡为什么中途离去呢?
有一个细节是,张国焘在《我的回忆》里虽然提及了何叔衡来过一大,但却不认为他是一大代表。
但在1929年董必武给何叔衡的信里,明确提到了何叔衡是湖南代表。
这个出入是有趣的。而当我们仔细研究这封信,就会发现这封信是何叔衡在莫斯科时先写给董必武,询问一大具体情况的。这说明何叔衡确实中途离开了,所以具体内容是记不清的,但他在当时其他人的记忆里,依旧是一大代表。
从这里我们能够理解,为何张国焘会在回忆录里说何叔衡来过一大,但因为理论水平过低,又没工作表现,被张国焘要求不再出席大会。而何叔衡当时虽然是一大代表,却因为张国焘的个人原因,在回忆中不认他是大会代表。
所以何叔衡离去的最重要原因,其实是张国焘在会议上对他的排挤。这一点在剧中也有所体现。
剧中着重刻画了李达、李汉俊、张国焘、陈公博、毛泽东等人在党的路线问题上的不同看法,有的寄希望于先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有的认为要在政府里做官做事,有的觉得要直接搞工人运动,所有不同的想法都在会议上展开了交锋。这样的细节描写是过往不曾见过的,有的作品只哼了几句《国际歌》就胜利召开了,完全不理解什么叫开天辟地的大事业。
所以本剧为何叫做《大浪淘沙》?
吹尽黄沙始到金。
这是一部全景式的剧。很多剧都说自己全景式,结果只是这头拍一点,那头拍一点。但这部剧不是,它的野心非常大,从21年开始、45年结尾就能看出来,从它想拍一大代表的各种不同选择就能看出来,这么多的斗争之后,才会有从幼稚到成熟的中国共产党。
而有的作品想表达共产主义的优越性,甚至还需要通过第三方乃至敌人的肯定来呈现。这显然是没法真正深入理解的。
谈论建党,就要把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作对比,就要把实践和理论作对比。只有真正对沙过滤了,才能得到金子般的结果。如何大浪淘沙把真正愿意信仰的人聚集起来,如何在各地先建立小组,最后成立一个党。
每一步都非常难,不是动动嘴皮子唱唱《国际歌》就成立的。
讨论党的发展,就要把实事求是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作对比,这时的对比是惨烈的,白区、鄂豫皖、湘鄂西,许多地方都有各自的行动,就是中央红军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八月失败、攻打长沙等失利。失利的结果是什么?是一个又一个同志的牺牲。
而他们本不必牺牲的。
没有什么事是万事俱备筹划好的。完全正确是一个后验的东西。27年以后,全国各地起义几百个,最后真正来到边区的有几个呢?
什么是正确路线?是无数个错误路线的祖国河山一片红集合起来的。你总想着做好准备做好准备,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后一定失败。因为做好准备和想着做好准备,是两件事。后者意味着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为什么从六大到七大隔了十七年?因为开大会是要把代表们召集起来商量出共识的,而这许多年里的共识商量是商量不出来的,只有实践。人凑不齐、思想不统一,那就不可能开七大。所以这部剧的结尾在45年,非常好。
所以就像毛泽东说的那样,边学边干。人民等不及。所以党走了一百年,走到了今天。
n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标题不是噱头。
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最终因不满中央的路线而在党内自己成立小组织而被开除出党,红四方面军的领导张国焘搞分裂受到处分后不甘心最后找到机会叛逃投靠国民党,这两件都是党史上极其著名的事情,是极其典型的以个人凌驾于组织的表现。
所以当这部《大浪淘沙》选择拍摄了这两个片段时,我们可以很直接地说,这部剧懂党史。
什么是党史?对很多人来说,第一反应就是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一大、1924年国共合作、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1928年朱毛会师、1929年中央苏区、1934年长征与遵义会议……但这不是完整的党史,这叫党的正确路线,这叫党内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一部分党员摸索出的正确路线的一部分。
认为这是全部党史的话,那就太理所当然了。
所以,什么是党史?
党史的主语是党,而不是人。虽然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但牺牲个人四个字不是说说而已的。
这不是意味着要每个人作为螺丝钉,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也不构成一个现代化组织。
这是在说每个党员都以党的利益为最重要的利益,从而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党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来看看《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录和标题。
党史的这种书写逻辑是过去的史书所不曾有过的,它讲述的是一个组织的诞生、兴起和发展。这告诉我们,每一个为了党的利益的党员的奋斗过程,最终集体达成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党组织。
很多人读不下去这类书,而热衷于看各种地摊文学乃至一些海外著作里的权力斗争,也热衷于用《让子弹飞》这类电影来影射人物关系,但这样的话最终会流于唯心主义、变成英雄史观,说得更不好听一点就是帝王史观。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史学书写体例来书写毛泽东,那会怎么写?
如果按照帝王本纪,那就不该着重书写陈独秀、李大钊这类人物。想想《史记·高祖本纪》《明史·太祖本纪》,在这类史书的书写中,传主是天生异种,是一开始就必须以他们的视角来描写。陈独秀呢?那只能是郭子兴了,而党组织就只能是红巾军了。
从这个视角入手的话,21年到27年就是传主在积蓄力量的过程,27年到34年就是他独立到最终夺权的过程。
这是党史吗?不,这不是。这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毛泽东的个人传记。但大量的读物都会不自觉地将毛泽东的个人传记写成这样的成功学,这是完全去组织化的。
帝王史观的史学书写,是以帝王的独特性为视角一路往前的。
如果这样做,那么从党组织的角度看,毛泽东是什么?
李立三就曾经公开表示过,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行为完全与中央的意见不一致。
换言之,李立三的这个表态,如果放在封建史观里,无非就两个可能。
从李立三的视角看,如果我们封建化地理解这个关系,毛泽东这是以下犯上,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在跟中央叫板。
从毛泽东的视角看,如果我们封建化地理解这个关系,他这是在吊民伐罪,以一己之力和一切看起来不对的事物抗衡的救世主。
但实际上呢?
答案显然都不是。
结果是李立三的错误路线让党组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本人也被要求去往苏联进一步地学习与改正错误。
所以我们读党史,一定要理解,视角是党组织。任何党员的行为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党组织来衡量。
单以毛泽东来看,从27年以来,其实他在党内的职位是逐步加重的,但很多人反而有了他一直在被打压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还是视角问题,很多人默认的党史范围无非就是井冈山、赣南闽西、中央苏区、长征沿路、陕北,但事实上这些只是党组织视角下的一部分正确路线罢了。虽然是最正确的路线(目录标题中特地提到了是毛泽东开创的),但也只占据了整个土地革命时期的5/31。
只有主语是党,才会让人觉得遵义会议是拯救了党,而不是觉得谁谁谁都是垃圾然后一个救世主终于回到了应有的位置上。
现代化组织之所以不同于封建人身依附,就在于此。
电视剧《大浪淘沙》,好就好在它想表达这一点。
什么叫民主集中制,就是党内只有职务高低,没有地位高低。
在党组织的决定下,你的能力更适合行政,所以你来政府工作,他更适合军事,所以他去负责打仗。
党组织可能会有错误的决定,但这不是抗拒组织的理由。
宁都会议以后,毛泽东不被允许参加军事会议,只能去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他的路线也被视为错误路线批判,虽然没有直接批判他,但谁都知道罗明路线的批判对象。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继续发表不同意见?
有。他只要一有机会就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没有怨言?
有。面对彭遨的牺牲,他大发感慨这是博古的错误。
但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耍小性子不工作吗?
没有。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拉帮结派吗?
没有。
他在被冷落的过程中有甚至不服气到脱党吗?
没有。
换句话说。党的决定你觉得不对,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你可以在任何你可以发言的场合说出你的意见,但这个决定你要不要接受、要不要执行?
要。
要接受,要执行,也要有个人意见。这才是党组织最重要的核心。有了这一点,党才是可以成为无数个党员的合力。每个人都往一个方向努力,那即便是有了错误,也可以纠正过来。
《大浪淘沙》把党从21年到45年的各个错误以及自我净化的过程拍了出来。
毛泽东之所以是毛泽东,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意见代表了正确路线,另一方面更因为他坚决执行了党的指示。甚至在他被误以为开除党籍后依旧任劳任怨地为革命操劳。
所以说《大浪淘沙》是一部紧紧抓住了党史逻辑的剧。它表现的是以党组织为主角的一群人在探索道路上的波折。主角不是某个个人,而是党本身。
所以剧中有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陈潭秋、周佛海、陈公博、邓恩铭、包惠僧、邓中夏……
当然,限于篇幅和成本,《大浪淘沙》还只能主要从一大的十几个代表入手,着重表现这些人最后是怎么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走上天安门城楼的,没法拍摄更多人,这不免是个遗憾。
与此同时,要想把这么多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出来,也是通过这么少的集数无法完成的,所以剧中使用了现代戏。比如一边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失败从而红四方面军转战西进,一边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这些事彼此之间有联系吗?有。但在戏剧上需要通过更复杂的结构才能完成,所以必须通过现代戏(以后世的全面的发展的视角)把它们串起来。
在这样的剧集里,我们通过许多组对比,才能感受到:
1,如果一个人真正要成为合格的党员,是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包括精神利益)以完成党与人民的利益的。
2,党员的人性和党在一起了,党性就变成主体性了。这就叫把一切交给党。
3,党员可以有自由意志,但党员的自由意志服从党的意志,而党的意志是可以自我净化的。所以党员的自由意志仍然是能动的。
过往的很多经典红色电视剧,比如《井冈山》《红色摇篮》《秋收起义》《伟大的转折》《毛泽东》,还有很多我以前写过的(红色主旋律影视观看指南),它们都很好,但它们说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中央苏区根据地史等,这些剧更多侧重的还只是一个面,而不是完整的党组织。
一个完整的党组织,是会表现出漫布在党组织的每个机理下的每一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续结果。
那么不接受的呢?
这就是陈独秀和张国焘了。
一个固执己见,不接受中央的决定,一意孤行,最后甚至非要成立托派组织。
一个妄自尊大,对自己党内地位极其看重,终于走上了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这两个人都不服从组织的决议,无论他们的意见是对是错,都不可以犯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错误,更不能搞分裂。遇到问题总想着自己,而不是一切以党为重心,那最终造成的分裂也只能他们自己承担。
毛泽东和这两位的对比,就在于一切是个人优先,还是组织优先。
陈独秀在被开除出党后,看起来成立了托派组织、搞起了舆论战,但实际上毫无作为,最后只能在监狱里度日,抗战后被放出来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陈独秀终究还是死了。
而张国焘也终究还是没能在国民党里大放异彩。他想不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不是他个人的能力太强,而是他一直依托于党、依托于人民群众。
正如我上次说的,路线斗争不是意气之争,不是个人之争,斗争的目的是更好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路线斗争的目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加团结、更加纯粹。
而每一个把这些视作个人之争、看作权力之争的,那一定会被大浪淘沙。
宁都会议后的毛泽东、中共五大后的陈独秀、两河口会议后的张国焘,以这三个人为主,陈潭秋、邓恩铭、李达、包惠僧,这一群人构成了一部比较完整的党史。
吹尽黄沙始到金。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