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第28集
第29集
第30集
第31集
第32集
第33集
第34集
第35集
第36集
第37集
第38集
第39集
第40集
第41集
第42集
第43集
第44集
第45集
第46集
第47集
第48集
第49集
第50集
第51集
第52集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重神机潘多拉 普通话版
女子警察的逆袭
Hello Kitty 苹果森林 第一季
怪物弹珠第四季
熊出没之怪兽计划
仙逆
恶搞之家 第二十一季
数码宝贝大冒险20周年纪念故事
搞姬日常
境界触发者第三季
看了一集《生日贺卡》,节奏音乐都很像小猪佩奇啊,不如看小猪佩奇呗
故事讲的是猫爸爸要过生日了,妈妈鼓动小猫咪们给爸爸选礼物,小猫咪们送自行车????,直升飞机,火箭,妈妈编出空气污染之类的理由否定了这些选项,建议大家去选生日贺卡,大家就去超市买了一个带“生日快乐歌”的贺卡做礼物????。
小猫咪们一遍又一遍的听着生日歌...然后我就没看了,估计是把电听完了吧,最后爸爸肯定原谅大家啦,所有人要不要笑着躺在地上呢……
整个故事就是《小猪佩奇》的翻版嘛,还是看小猪佩奇吧
更新的几集都看过了,童真有趣,感觉更适合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一起看,有很多父母引导的思维方式非常值得借鉴,干货比较多,教育的方式孩子都很容易接受。孩子也能从片中得到很多想象力、友谊、家庭概念的启发。感觉片子主题挺正的,主题也比较符合很多家庭目前的遇到的一些情况,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在片子中处理的非常好,不说教,以引导为主,从来没有因为调皮捣蛋而教训孩子,而往往是化解了父母在带孩子过程中心理上的紧张敏感,比如必须干这个,不许干那个,在片子中都没有出现,而是找到了孩子和父母都舒适的解决方式。
守灯塔的翻译成了爷爷,在农场的翻译成了奶奶,其实爷爷奶奶根本没见过面,虽然英文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看过动画的内容就会发现,守灯塔的老头确实是爷爷,但是农场里身体强健的老太太却是姥姥,这个是翻译上的大bug。
当然好在孩子看的时候不会轻易发现,不过陪看的家长相信大部分的都会发现这个细节。不需要线索,很直观的!
在这个很像《小猪佩奇》同系列(但不是)的动画片里,我屡次被编剧惊艳。
过生日
三个孩子给爸爸过生日。买了音乐贺卡,音乐听没电了,只好自己奏乐;贺卡被两个小孩打闹撕烂了,只好自己画一张。最后他们用画的贺卡、自己配乐给爸爸过了生日。给爸爸过生日出自对爸爸的爱,使劲听贺卡、打闹撕烂贺卡是儿童的童真和本能,最后在糖果的倡议下,自己画贺卡、自己奏乐给爸爸过生日,给这张贺卡注入了更多的、更纯粹的爱。仿佛在说,爸爸,我们长大了,可以自己动手为你做生日礼物。
万圣节
孩子们过万圣节,怎么做都不可怕。直到灯突然关上,看到两个大蝙蝠的影子。后来发现是爸爸妈妈扮的,爸爸还带了好吃到吓人的蛋糕。
吓人的含义被拓展了,可以是爱、乐趣,也可以是勇敢和惊喜。
修阁楼
孩子开始幻想阁楼的用途,每个人都从自己角度幻想。擅长下象棋的幻想改成棋室,擅长打篮球的幻想装上篮筐。结果一上楼,破破烂烂什么也没有。他们想帮爸爸妈妈的忙,自己开始动手装修。可想而知,天下大乱。爸爸妈妈来了,就让他们和爸妈一起装修。贴了一张蓝色的壁纸,刷上白色的帆船图案。最后觉得少点什么,爸爸的手从墙上拿起来,发现手印印在上面了。于是妈妈说不如我们印手印吧。
在装修的过程中,开始儿童没有全局思维,想帮大人又笨拙,后来能和爸妈一起干活,最后能用自己的小手印给装修点睛。这种不小心滴了滴墨、最后妙笔生花成了整幅画点睛之笔的故事,明明已经听过八百遍,为何在这部动画片里会如此动人、如此自然。可能前者秀巧思(很多例子也没有多巧),后者秀笨拙,拙胜于巧。那张壁纸上,下面是稚气又凌乱的爪印,上面是扬帆起航的帆船,就像在这一集里他们的成长。就算这是过度阐释,也是如此优秀的编剧给我的阐释空间。每集结尾字幕左边都是一集中点睛的事物,这一集的就是帆船。
宝箱
三个孩子去姥姥家玩,姥姥这也不让那也不让。孩子们说那玩藏宝箱的游戏吧。最后姥姥没找到孩子们的宝箱,却找到了自己好多年前的宝箱。宝箱里各种姥姥年轻时候玩的东西,原来姥姥年轻时又多才多艺又调皮。后来因为对孩子们的爱才变得谨小慎微。姥姥最后把为孩子们烤的饼干放在宝箱里,宝箱里不再只是姥姥的玩具,还有对孩子们慢慢的爱。
这一集的主旨是姥姥身份的转变和成长。谁没年轻过,谁没少不更事过。只是为了爱,为了孩子,才变老,变得没有自己的兴趣,变得小心翼翼到无趣。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落在孩子和姥姥的和解上。在安全的前提下,姥姥和孩子们可以一起疯一起玩。这就又上了一层。细节也很有趣,孩子们一说游戏口令“太冷啦”,姥姥就担心地问:“怎么啦,冻着啦?”姥姥手伸进河里找,说了句:“哦,这是真冷。”
即便略显说教的故事,也会有打破刻板印象的观点。比如礼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的吗?女孩一定不善于开车吗?(妈妈说:男孩只是开得快,女孩可以开得稳。)
对大家都知道的观点,例如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人际关系和生活体验,动画片则用幻想把用手机这件事推到极致,让观点的表达生动形象。
还有一些是传统故事的变型。曹冲称象、龟兔赛跑之类的,新意有限,不再赘述。
其实这些故事套路都是一样的,但我受用又受教。起因、笨拙、成长、和谐,妹妹常常是那个云淡风轻推动剧情转折的人,其实就是谁都知道的起承转合。可又有几个人能完美而自然地完成这个结构,而且一点不说教。说教的创作者是不想不说教吗,不,是不能。不说教比说教难得多。
在一个故事里实现精准的儿童观察、丰富的内涵、严谨的结构,《咪好一家》只用了五分钟。
有人说是小猪佩奇的翻版,其实真不一样,这个陪着孩子看过的家长都知道,这个讲述的道理更多!n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宝宝今年两岁了,最喜欢这个动画片,这个动画片家长看了都会经常领悟一些道理。并且趣味性和贴合性上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比如父母结婚纪念日,孩子本来想让父母变得更有意思,但是却搞砸了现场,父母没有发怒,而是赞扬了孩子。这是告诉家长有的时候面对犯错误的孩子不应该去责备,因为也许孩子是充满善意的,但是他们还没有能够做好事的能力,这个时候需要更加鼓励,让孩子们更勇敢。
再比如爸爸的甜品公司要做新的项目研发报告,准备立项开一家新的咖啡屋,但是爸爸却忘带手机,并且因为堵车没有能到董事会的现场,小猫咪们因为听过爸爸的发言,于是活灵活现的替爸爸做了展示,董事们也很高兴。这个告诉大人同时也告诉孩子,不仅仅父母能帮助孩子,其实孩子在某些时候也可以帮助自己的父母,多让孩子做一些事情,鼓励他们,也许你会发现孩子们意想不到的才能。
还有,三只小猫咪要去打冰球,可是小胖猫布丁却没有运动神经,上场没几分钟就送分,后来还打了乌龙球。在布丁要放弃的时候,教练发现了他其实反应很快,于是让他成为守门员,结果果然,布丁成为了最出色的守门员。这告诉孩子,不要轻易放弃,有的时候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自己的出色!
还有一集故事,妈妈上班了,小猫咪们和爸爸在家苦于还要做家务。这个时候正好看到电视里的全自动智能家居,于是爸爸立刻打电话花大价钱订购安装了一套,结果在生活中智能家居其实终归没有那么智能,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小猫咪们和爸爸还是选择放弃了所谓的智能家居,还是大家一起辛勤的劳动做的更快更好。
另外,这部动画非常有连续性。比如其中的一集爸爸给孩子们做了一个新的木屋玩具滑梯在院子里,或者有一集给孩子组装了一个儿童床,于是这些场景就都会经常性的出现到今后的动画中。比如布丁在某一集发现自己的国际象棋能力出众,在后面的动画里,言语中就会多次提到国际象棋。
而不像佩奇当中的孩子,一大一小,没有太多的独立点。
小猫咪一家7口喵咪,每一只猫咪的性格都特别独立有特点和身份背景,所以只要认真看,即使大人也会觉得这部动画片很有意思。
爸爸 在糕点公司上班 即是项目策划 也是一位糕点师,有时候也送货。爸爸热爱工作,但是在运动上却笨手笨脚,而且生活中经常会粗心。
妈妈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即使是在家没事的时候也会忙碌在电脑和缝纫机前。当然大部分时候在做家务。妈妈非常善于运动,曾经是三项全能,并且学生时代多次获得国际象棋冠军。
他们的大宝 布丁 ,懒惰,不爱运动,面对困难容易退缩。但是却憨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各种知识。
二宝 饼干 ,是一个典型的淘气包。善于体育运动,脑子很活,但是却经常闯祸。但是却非常敢于承担责任。(这一点有两个男孩子的都知道,一般家里的老大都会相对憨厚,老二都会比较淘一些,很符合现实)
三宝 小公主糖果 长期处于三个孩子的C位,聪明伶俐有办法。几乎每次出现问题的好办法都是糖果想出来的。不过她却特别容易被影响,比如练琴的时候用录音机录制自己弹奏钢琴的声音,之后自己偷偷溜出去玩。还经常被两个哥哥怂恿,三只小猫咪一起做坏事。
爷爷是一个守灯塔的打更老头,喜欢钓鱼。年轻时候是海上救援队的,有很强的野外求生能力,经常带着孩子们去探险,去玩一些野外求生的游戏。
奶奶(应该是外婆,因为英文都一样,所以中文翻译错了。)在郊区自己居住,和妈妈一样非常有生活能力和运动天赋,在外婆家有自己的地,还可以喂鸭子。
然后还有小镇上的人们,包括三只小猫咪的朋友们,波丽斯 ,达克,等等,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独立性格,而且至少都有一位有明确身份背景的爸爸或者妈妈出场过。
如果你认真陪孩子看过咪好一家你就会知道,这部动画片的社会构成非常完整。故事上也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不仅仅教育孩子,也教育父母。而并非是小猪佩奇那种简单的幼儿益智动画片。
推荐,不管孩子看不看,家长真的应该看一下。
天蓬元帅觊觎嫦娥仙子的美貌,斗胆追求,因此遭......
播放指数:1843℃
《咪好一家第一季》 第14集在线观看 - 动漫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58369-2-14.html
看了一集《生日贺卡》,节奏音乐都很像小猪佩奇啊,不如看小猪佩奇呗
故事讲的是猫爸爸要过生日了,妈妈鼓动小猫咪们给爸爸选礼物,小猫咪们送自行车????,直升飞机,火箭,妈妈编出空气污染之类的理由否定了这些选项,建议大家去选生日贺卡,大家就去超市买了一个带“生日快乐歌”的贺卡做礼物????。
小猫咪们一遍又一遍的听着生日歌...然后我就没看了,估计是把电听完了吧,最后爸爸肯定原谅大家啦,所有人要不要笑着躺在地上呢……
整个故事就是《小猪佩奇》的翻版嘛,还是看小猪佩奇吧
更新的几集都看过了,童真有趣,感觉更适合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一起看,有很多父母引导的思维方式非常值得借鉴,干货比较多,教育的方式孩子都很容易接受。孩子也能从片中得到很多想象力、友谊、家庭概念的启发。感觉片子主题挺正的,主题也比较符合很多家庭目前的遇到的一些情况,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在片子中处理的非常好,不说教,以引导为主,从来没有因为调皮捣蛋而教训孩子,而往往是化解了父母在带孩子过程中心理上的紧张敏感,比如必须干这个,不许干那个,在片子中都没有出现,而是找到了孩子和父母都舒适的解决方式。
守灯塔的翻译成了爷爷,在农场的翻译成了奶奶,其实爷爷奶奶根本没见过面,虽然英文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看过动画的内容就会发现,守灯塔的老头确实是爷爷,但是农场里身体强健的老太太却是姥姥,这个是翻译上的大bug。
当然好在孩子看的时候不会轻易发现,不过陪看的家长相信大部分的都会发现这个细节。不需要线索,很直观的!
在这个很像《小猪佩奇》同系列(但不是)的动画片里,我屡次被编剧惊艳。
过生日
三个孩子给爸爸过生日。买了音乐贺卡,音乐听没电了,只好自己奏乐;贺卡被两个小孩打闹撕烂了,只好自己画一张。最后他们用画的贺卡、自己配乐给爸爸过了生日。给爸爸过生日出自对爸爸的爱,使劲听贺卡、打闹撕烂贺卡是儿童的童真和本能,最后在糖果的倡议下,自己画贺卡、自己奏乐给爸爸过生日,给这张贺卡注入了更多的、更纯粹的爱。仿佛在说,爸爸,我们长大了,可以自己动手为你做生日礼物。
万圣节
孩子们过万圣节,怎么做都不可怕。直到灯突然关上,看到两个大蝙蝠的影子。后来发现是爸爸妈妈扮的,爸爸还带了好吃到吓人的蛋糕。
吓人的含义被拓展了,可以是爱、乐趣,也可以是勇敢和惊喜。
修阁楼
孩子开始幻想阁楼的用途,每个人都从自己角度幻想。擅长下象棋的幻想改成棋室,擅长打篮球的幻想装上篮筐。结果一上楼,破破烂烂什么也没有。他们想帮爸爸妈妈的忙,自己开始动手装修。可想而知,天下大乱。爸爸妈妈来了,就让他们和爸妈一起装修。贴了一张蓝色的壁纸,刷上白色的帆船图案。最后觉得少点什么,爸爸的手从墙上拿起来,发现手印印在上面了。于是妈妈说不如我们印手印吧。
在装修的过程中,开始儿童没有全局思维,想帮大人又笨拙,后来能和爸妈一起干活,最后能用自己的小手印给装修点睛。这种不小心滴了滴墨、最后妙笔生花成了整幅画点睛之笔的故事,明明已经听过八百遍,为何在这部动画片里会如此动人、如此自然。可能前者秀巧思(很多例子也没有多巧),后者秀笨拙,拙胜于巧。那张壁纸上,下面是稚气又凌乱的爪印,上面是扬帆起航的帆船,就像在这一集里他们的成长。就算这是过度阐释,也是如此优秀的编剧给我的阐释空间。每集结尾字幕左边都是一集中点睛的事物,这一集的就是帆船。
宝箱
三个孩子去姥姥家玩,姥姥这也不让那也不让。孩子们说那玩藏宝箱的游戏吧。最后姥姥没找到孩子们的宝箱,却找到了自己好多年前的宝箱。宝箱里各种姥姥年轻时候玩的东西,原来姥姥年轻时又多才多艺又调皮。后来因为对孩子们的爱才变得谨小慎微。姥姥最后把为孩子们烤的饼干放在宝箱里,宝箱里不再只是姥姥的玩具,还有对孩子们慢慢的爱。
这一集的主旨是姥姥身份的转变和成长。谁没年轻过,谁没少不更事过。只是为了爱,为了孩子,才变老,变得没有自己的兴趣,变得小心翼翼到无趣。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落在孩子和姥姥的和解上。在安全的前提下,姥姥和孩子们可以一起疯一起玩。这就又上了一层。细节也很有趣,孩子们一说游戏口令“太冷啦”,姥姥就担心地问:“怎么啦,冻着啦?”姥姥手伸进河里找,说了句:“哦,这是真冷。”
即便略显说教的故事,也会有打破刻板印象的观点。比如礼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的吗?女孩一定不善于开车吗?(妈妈说:男孩只是开得快,女孩可以开得稳。)
对大家都知道的观点,例如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人际关系和生活体验,动画片则用幻想把用手机这件事推到极致,让观点的表达生动形象。
还有一些是传统故事的变型。曹冲称象、龟兔赛跑之类的,新意有限,不再赘述。
其实这些故事套路都是一样的,但我受用又受教。起因、笨拙、成长、和谐,妹妹常常是那个云淡风轻推动剧情转折的人,其实就是谁都知道的起承转合。可又有几个人能完美而自然地完成这个结构,而且一点不说教。说教的创作者是不想不说教吗,不,是不能。不说教比说教难得多。
在一个故事里实现精准的儿童观察、丰富的内涵、严谨的结构,《咪好一家》只用了五分钟。
有人说是小猪佩奇的翻版,其实真不一样,这个陪着孩子看过的家长都知道,这个讲述的道理更多!n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宝宝今年两岁了,最喜欢这个动画片,这个动画片家长看了都会经常领悟一些道理。并且趣味性和贴合性上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比如父母结婚纪念日,孩子本来想让父母变得更有意思,但是却搞砸了现场,父母没有发怒,而是赞扬了孩子。这是告诉家长有的时候面对犯错误的孩子不应该去责备,因为也许孩子是充满善意的,但是他们还没有能够做好事的能力,这个时候需要更加鼓励,让孩子们更勇敢。
再比如爸爸的甜品公司要做新的项目研发报告,准备立项开一家新的咖啡屋,但是爸爸却忘带手机,并且因为堵车没有能到董事会的现场,小猫咪们因为听过爸爸的发言,于是活灵活现的替爸爸做了展示,董事们也很高兴。这个告诉大人同时也告诉孩子,不仅仅父母能帮助孩子,其实孩子在某些时候也可以帮助自己的父母,多让孩子做一些事情,鼓励他们,也许你会发现孩子们意想不到的才能。
还有,三只小猫咪要去打冰球,可是小胖猫布丁却没有运动神经,上场没几分钟就送分,后来还打了乌龙球。在布丁要放弃的时候,教练发现了他其实反应很快,于是让他成为守门员,结果果然,布丁成为了最出色的守门员。这告诉孩子,不要轻易放弃,有的时候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自己的出色!
还有一集故事,妈妈上班了,小猫咪们和爸爸在家苦于还要做家务。这个时候正好看到电视里的全自动智能家居,于是爸爸立刻打电话花大价钱订购安装了一套,结果在生活中智能家居其实终归没有那么智能,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小猫咪们和爸爸还是选择放弃了所谓的智能家居,还是大家一起辛勤的劳动做的更快更好。
另外,这部动画非常有连续性。比如其中的一集爸爸给孩子们做了一个新的木屋玩具滑梯在院子里,或者有一集给孩子组装了一个儿童床,于是这些场景就都会经常性的出现到今后的动画中。比如布丁在某一集发现自己的国际象棋能力出众,在后面的动画里,言语中就会多次提到国际象棋。
而不像佩奇当中的孩子,一大一小,没有太多的独立点。
小猫咪一家7口喵咪,每一只猫咪的性格都特别独立有特点和身份背景,所以只要认真看,即使大人也会觉得这部动画片很有意思。
爸爸 在糕点公司上班 即是项目策划 也是一位糕点师,有时候也送货。爸爸热爱工作,但是在运动上却笨手笨脚,而且生活中经常会粗心。
妈妈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即使是在家没事的时候也会忙碌在电脑和缝纫机前。当然大部分时候在做家务。妈妈非常善于运动,曾经是三项全能,并且学生时代多次获得国际象棋冠军。
他们的大宝 布丁 ,懒惰,不爱运动,面对困难容易退缩。但是却憨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各种知识。
二宝 饼干 ,是一个典型的淘气包。善于体育运动,脑子很活,但是却经常闯祸。但是却非常敢于承担责任。(这一点有两个男孩子的都知道,一般家里的老大都会相对憨厚,老二都会比较淘一些,很符合现实)
三宝 小公主糖果 长期处于三个孩子的C位,聪明伶俐有办法。几乎每次出现问题的好办法都是糖果想出来的。不过她却特别容易被影响,比如练琴的时候用录音机录制自己弹奏钢琴的声音,之后自己偷偷溜出去玩。还经常被两个哥哥怂恿,三只小猫咪一起做坏事。
爷爷是一个守灯塔的打更老头,喜欢钓鱼。年轻时候是海上救援队的,有很强的野外求生能力,经常带着孩子们去探险,去玩一些野外求生的游戏。
奶奶(应该是外婆,因为英文都一样,所以中文翻译错了。)在郊区自己居住,和妈妈一样非常有生活能力和运动天赋,在外婆家有自己的地,还可以喂鸭子。
然后还有小镇上的人们,包括三只小猫咪的朋友们,波丽斯 ,达克,等等,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独立性格,而且至少都有一位有明确身份背景的爸爸或者妈妈出场过。
如果你认真陪孩子看过咪好一家你就会知道,这部动画片的社会构成非常完整。故事上也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不仅仅教育孩子,也教育父母。而并非是小猪佩奇那种简单的幼儿益智动画片。
推荐,不管孩子看不看,家长真的应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