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开局我在天堂任职死神
重神机潘多拉 普通话版
女子警察的逆袭
怪物弹珠第四季
熊出没之怪兽计划
仙逆
恶搞之家 第二十一季
数码宝贝大冒险20周年纪念故事
搞姬日常
境界触发者第三季
要论《3月的狮子》代入感最强的角色,对我而言不是主人公桐山零,而是幸田家长女香子。
桐山零是名职业棋手,小时候在一场事故中失去了双亲和妹妹。追悼会上,在黑压压的、冷嘲热讽的人群中,唯有父亲生前好友幸田柾近向零伸出了援手。出于自我保全的本能,零违心地说自己热爱将棋,这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自我厌恶。
事实上,零的介入确实给幸田一家带来了毁灭性灾难。这场悲剧由多重因素造成。首先是幸田父亲。在他的世界里,将棋就是一切,所以自然也就偏爱将棋上表现更突出的零。当然,导致这场悲剧的诸多因素中包含着更具偶然性的因素,那就是桐山零的将棋天赋。如果桐山零不是将棋天才,那么他的到来,本不会给幸田一家带来如此严重的危机。然而,故事正是在这一戏剧性冲突中得以展开。由于零的存在,原本热爱将棋并对未来抱有无限憧憬的长子和长女认识到了自己和零之间天赋上的差距,不仅产生了自我怀疑,更是遭受了无法治愈的心灵创伤。如果说,将棋对零而言是一项出于报恩而必须履行的义务,那么对香子而言则是她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媒介。父亲原本对她寄予厚望,但零的出现使得父亲的期待转移到了零身上。在将棋上,她彻底地败给了作为对手的零。然而,对香子而言,最大的打击还不是在将棋上败给了零,而是,零的存在进一步夺走了她一直以来都充分享有的父爱。也即,在这场父爱争夺战中,她败给了作为情敌的零。正是这双重意义上的“失败”,将她推向深渊。面对无法挽回的、彻彻底底的败局,香子流下了不甘的眼泪。
如果说零因为目睹亲人的离去而变得孤苦伶仃,那么香子又何尝不是因为被一个外来者横刀夺爱而陷入孤独呢?读者不会厌恶桐山零,因为故事反复言及他的负罪感,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为幸田家带去了怎样的痛苦,他承受着领悟他人痛苦的痛苦。不仅如此,他又那般知恩图报、善解人意、治愈人心,因而,当他陷入孤独绝望时,读者自然会予以同情怜悯。读者容易与桐山零发生共情,因为在事故中零确确实实失去了亲人。加之,承受着精神重负的零还经常受到同学孤立。零的孤独可谓无以复加。读者会厌恶香子,因为她的反抗显得如此激烈而不近人情,她的反抗加深了原本就已坠入谷底的零的痛苦。但,站在香子的立场上,香子的反抗不但应被予以理解,而且值得同情。虽则她不像零那样确确实实失去亲人,但她却眼睁睁看着父亲将全部的爱都转移给一个外来者。这是香子的眼泪里包含着的最深沉的痛苦——一种比目睹亲人逝去更折磨人心、更令人难堪的痛苦,一种渴望被爱而不得的痛苦。
相较于长子幸田步,香子是个极富魅力的角色。当她失去父爱后,她并没有像步那样陷入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她没有选择逃避,沉溺于个人的封闭空间而自我怜悯,也没有像长子那样抱着心爱的小狗取暖,而是将不甘的眼泪和内心的悲愤化为反抗的力量。她急需一场更具强度的爱来实现她的复仇。对香子而言,零的介入动摇了她原本平坦的成长道路。她目睹了父亲的热望如何转为冰冷的暴力。她在肉体和精神上受到了来自残酷现实的双重折磨。这段特殊的成长经历,也造就了香子“暴风雨一般激烈”的性格。无论如何,香子是如此坚强,以致于在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打击后,没有节节败退、消极退守,而是以凛凛之姿,谴责那个眼里只有将棋而丝毫不关心女儿情感世界的父亲,毅然决然地向不公的命运提出抗议。
与幸田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充满幻想性的川本一家。零的介入,不但没有破坏川本家的和谐气氛,反而为这个家增添了乐趣。但现实情况会如此顺利吗?如果说川本一家象征着疗愈人心的幻想空间,那么幸田一家则是现实家庭的镜像,这里汇集了诸般无法化解的现实矛盾。如果三姐妹与零之间的故事更像是充满浪漫情调的童话故事,那么香子与零之间的故事则透露了现实生活中残酷而又真实的一面。
川本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令人无限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长女川本明里喜欢收养流浪小动物。这次,她收养了桐山零。次女日向可爱又善解人意,她那天使般的笑容不知治愈了多少人的心灵。当日向因欺凌事件而遭受同学孤立时,当桐山零众里寻她千百度,向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黯然神伤的日向伸出援手时,读者大抵都会为这浪漫情节所打动。
零也确实称得上幸运,因为当他孤立无援时,他遇到了接纳自己的幸田父亲,当他的心灵因负罪感而饱受折磨时,他又幸运地遇到了给予自己温暖和爱的三姐妹。在三姐妹营造的疗愈人心的幻想空间中,桐山零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得以缓解。相较于零,香子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她的孤独找不到得以疗愈的场所,她的悲痛无以慰藉,她渴望被爱的内心无人理解。也正因如此,香子的孤独是永恒的孤独,是无处安置也无以排遣的孤独。
“家也没有”
“亲人也没有”
“学校也不去上”
“朋友也没有”
这个世上根本没有你的容身之地!
——羽海野チカ『3月のライオン2』白泉社、16ページ。
事实上,香子和零的孤独具有相通性。香子向零掷出匕首的同时,又将锋利的刀刃对准了自己的胸膛。这不只是对零的挖苦,更是一种自嘲。联系两人境遇来看,这话对谁说更合适呢?显然是香子自己!零说自己“除将棋以外一无所有”。不对,你还有运气和天赋,还有朋友和劲敌,还有萌动着青葱绿意的爱,但香子却不曾拥有这些。她“爱”后藤,是为了寻求父爱的补偿。她明知后藤并非真心爱她,却不得不靠自我欺瞒为自身筹划一个虚假的“容身之地”。零可以尽情地对着天空一通狮吼,宣泄心中的愤怒,香子却只能默默地将毒素积压于心底,酝酿一场复仇的风暴。
暴风雨总是来也快去也快。香子的出场率不及零的十分之一。
不知作者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描绘香子那美丽却浸透着毒液的螯针。当天真无邪的小桃直呼香子为“魔女”的时候,你是否也曾对香子心生怜爱?特别是,当你描绘香子在后藤面前卖萌的模样时,你是否也和我一样爱上了这朵绽放于暴风雨中的百合?
对于读者而言,漫画提供了一个具有双重净化功能的空间。一方面,漫画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以疗愈现实生活中遭受的种种心灵创伤,同时,漫画又构造了骨感而又冰冷的现实镜像,唤起读者共情,让读者觉知自己并非孤身一人,在那个作为现实镜像的世界中生活着拥有共同命运的同伴。漫画正是通过这一幻想性与现实性交织而成的叙事装置,召唤读者进入漫画精心构造的文本世界。另一方面,在这个极易引起共情的文本世界中,香子显得如此独特。漫画通过塑造这一角色,为作品增添一抹暗色调。光与暗,自古以来都相依相伴。也许读者会讨厌暗影,但如果漫画失去了这片独具魅力的暗影,那么所谓的光明也就无所依托,也不会显得如此动人美丽。况且,暗影本身即是美。
以比较两部作品来比较两种流派
看到有不少朋友拿《三月的狮子》来和《恋如雨止》做直接比较。我的观点是目前动漫里表现手法上大致分为两派。《三月的狮子》和《恋如雨止》分别是两派当前的顶峰。一派就是像《三月的狮子》里,主要靠旁白来渲染表达情感。简而言之就是网友所说的“满分作文”系列。这一种手法在对角色的心理描写的时候主要通过文笔好的句子向观众传达角色的情感,再辅之以形象的画面,把这些情感更具象化、形象化,推向更高潮。也让观众能够更容易被这种情感所感染。而这种为了渲染角色心理的场景描绘,更多是抽象的、非现实的、想象的,主观的。
举个例子,“我就像深处大海的漩涡之中,不断下沉。想拼命抓住点什么。然而四下除了包围着我的海水外却一无所有”。这个时候镜头就给到角色在海水中,地上涌出海水不断上升淹没住了他。然后再给到这个角色向上伸出的手,手的旁边除了气泡外就是海水。然而实际上这名角色只是站在地上,来不及应对最信任的人突如其来的背叛。这就是一个这种流派的例子。
当然这里的这个例子,并不是《三月的狮子》当中的。只是我随手写的为了举例。在《三月的狮子》中,他们做得更好。例如被绷带缠绕,地上的野火,黑色交换心乱如麻等等。
而另一派则是像《恋如雨止》里,主要、也尽可能地使用景物来渲染情感。能角色心理活动,能不用嘴上说出来的就不用嘴上说出来;必须得用嘴上说出来的尽可能少用嘴上说出来,说得简练。简而言之,就是角色之间“无”对话,但却像是天地宇宙间万物都在替他们说话,都在替他们表达情感,都在替他们向对方、向观众传达情感。也就是“借景抒情,意象表志”系列。这种手法在对角色的心理描写的时候主要通过恰到好处的特写镜头景物向观众传达角色的情感。对于一些必须用语言才能表达的复杂情感,也会有语句的出现。但句子的作用是辅助。主以景,辅以言。辅之以语言文句来让画面里的景物更深入化、深刻化、细致化和准确化。也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景物意象背后的情感,更好地代入其中,景色当中。像是置身溶入于这一副美丽或是忧伤的画卷当中去。而这种为了描绘角色心理的场景和意象的描绘,大多都是细致的、现实的,真实的,客观的。也会出现主观的景物和意象,但都是和故事当前周遭的客观事物有直接联系和对应关系的。
举个例子。他静静的走到了跟前。面对着这个刚经历了也许是生命中最大的情感失意的女性,他显得有点退缩。就像他才是失意的那个。眼前的这个她,并没有流泪,甚至没有什么神情。如其说是懦弱,不如说是坚强。但是,坚强说不定更让人觉得疼。所以他终究还是张开了口,只是微微地。远处有一个小孩子,可能是淘气吧,在大雨雪里疯狂地拍打着别人家院子外的大门。但却丝毫没听到一丁点声音。也许是都被覆盖在那雨雪当中。而那在地底下窟窿里盘圈着冬眠的蛇,到底死了没死,谁知道呢。她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窗外。窗外不远处的一支梅花,在雨雪中呖呖地站着。像是选好了位置,在等着这一切的到来。雨雪像是越来越大了,一片花瓣应该是坚持不住,一放松就轻轻地飘落了下来。很快,另一片花瓣就也跟随着飘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又或许它也承受不住了。虽然好像漂往的是左右两个不同方向,但只要是向下,那就可以了吧。那或许就能算是一起了吧。没有再凋落了,太好了。大概应该有那么一刻,有那么一秒钟,这一切都停止了。停止了就好,不管是这花瓣,还是这雨雪,亦或是什么其他的东西。这好像是一种悲伤又叛逆的心情,花瓣们应该是不会有的,才对吧。因为它们本应该是在阳光底下,不为了什么哪怕只是在笑。此刻却觉得,只是停止了就好,只要停止了就不用再继续了。好像大概是有一秒钟,也只有一秒钟。终究还是被雨雪压垮了。终究还是继续了,哪怕只是向下。一整支梅花掉了下来。
这一段如果用《恋如雨止》里的手法就会是给个镜头男性,背景无声-》给个特写镜头女性,背景无声-》给个镜头远处的小孩,背景无声-》给个特写镜头地上的窟窿,背景风雨雪声-》镜头拉进-》给个特写镜头洞穴里的蛇,背景风雨雪声-》给个镜头男性和女性以及窗外的雨雪,背景无声-》给个特写镜头女性的脸,背景风雨雪声-》给个特写镜头一支梅花,背景风雨雪声-》一片花瓣凋落,背景风雨雪声-》第二片花瓣凋落,背景无声-》停顿在这一支梅花,背景无声-》一大块雪打下来,整支梅花都坠落了,背景无声-》整个画面先全白后全黑,背景的风雨雪声在嘶嚎,越来越大。
这样就基本完成了例子文句中对角色情感的描写的渲染。只需要在不够明确的地方加以些许内心旁白来进行细致化和准确化。或者甚至一点不加,全留给观众自行补充,也是极好的。
当然这里的这个例子,并不是《恋如雨止》当中的。只是我随手写的为了举例。在《恋如雨止》中,他们也确实做得更好。例如加了奶的苦咖啡,春天里飞向花芯的蜜蜂,地上的STOP,初晴时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
所以用《三月的狮子》来和《恋如雨止》做直接比较是不妥的。当然一般情况下,两种手法都会用上,只是看哪种占据核心位置,占有的比例比较多。很多文艺向作品都是两边都用一点,两边都用得不够好。
总是看着看着就哭了,眼泪止不住的流,并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起伏不定的剧情,但就是不断的被打动着,一股股热腾腾的暖流往心上涌,不断的想起来伊坂幸太郎的话,虽然艰难,但明天也要努力。
n表面上很平静温和的主人公零,心里却有扎根的抑郁,从小父母双亡,寄住在别人家,在家中被其他孩子敌视,在学校遭受欺凌,喜欢的“姐姐”性格骄横讨厌自己,并且和有妻室的老男人纠缠不清,零为了可以在这个将棋世家有立足之地,沉浸在将棋中(有天赋但其实并不喜欢),又为了不给养父养母添麻烦,成为了最年轻的职业棋手,在外独自租一居室生活,但即使这样也一个人默默扛着许多年,直到遇见温暖可爱的三姐妹,被她们乐观的心温柔的性格还有可口的饭菜所救赎,人生终于有了一抹亮色,终于有了在绝望时点起的灯,伸出的手,终于有了在撑不下去快要崩溃的时候,不用恳求就可以获得的发烫的拥抱,贴心的安慰,热情的肯定。
虽然糟糕的一切都没有消失,虽然前途迷茫除了将棋没有一技之长,虽然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但仍然坚持着,一点点的捕捉生活里的温暖和活下去的动力。即使那些黑暗的过去无法摆脱,即使仍旧踩在沼泽地里时不时往下陷着,他一直都不停止斗争。
最棒的处理是制作者没有把这种艰苦卓绝的斗争放在明处展现,不渲染,不煽情,也不大写特写,观者自己感受得出便懂,感受不出的人便觉得这番拖沓糊弄了。
每一集都击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让你泪流不止,每一集又都给你看世间的美好温暖,坚强的人,柔韧的人,咬紧牙关也要温柔的人,拼命生活保持微笑的人,你看他们也可以看到自己,心上的创口又被敷上甜甜的药。
能做出这种东西的人真厉害至极了。如同神一样。但一定是活在人世,了解人性的神。
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一对恋人。他们于彼此就是那个契合,毫无疑问。
从第一季开始,三姐妹到底是谁应该和男主一对,大概是大家的迷之执着。大姐股、二妹股、三妹股之争,最终还是欺凌篇彻底终结了这个悬念。
日向大概是我2018年最喜欢的一个女主角了。是的,她就是这个故事的女主角。
在欺凌篇中,在朋友遭受欺凌时,只有她抱着那个柔弱的女孩想: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些人还好好的,而无辜的人甚至连和普通人交际都不能了呢?为什么其他人视而不见呢?
在自己遭受欺凌后,她不明白,也不解,也会惊惶失错,可是就像爷爷坚持的那样,她相信着:我没有错。
在被欺负得忍无可忍后,她大声站到对方面前,质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姐姐败下阵来后,她说不值得,她没有理由,让自己的人生因这些人付之一炬。
在这场欺凌被教导主任插手后,她问:我可以不原谅她吗?
这大概也是这个故事最可贵之处。它不强迫你去原谅,因为做出的伤害根本就无可挽回。
而这样一个,始终在坚持心中的正义,像她本身的名字“日向”一样,给了零无可替代的救赎。
他就好像在许多许多年后,看到那个女孩径直地走到她面前,向无助的他伸出了手。她说她没有错,她好像就是在说,他也没有错。
他失去家人,为了生存欺骗别人喜欢将棋,"鸠占鹊巢",自此多年既无亲,亦无友,甚至被逼到想撕裂一切,只是为了生存。混乱的一生中,这个决不扭曲自己意志的女孩告诉他,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错。
那一刻,零说:你是我的恩人,我向你保证,我会和你在一起。就算穷尽一生,我也会报答你的恩情。
这个告白,可惜还不懂感情已经萌生的零,他还不知道它的意义。
而零,也因为这份救赎向着更深远的地方改变了。
他第一次主动伸出了手,他做着能做的事,向自己的老师询问该怎么办,甚至盘算每场比赛的奖金,为她未来的人生、最坏的结局作打算。
他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到。但是他,想到了在陌生城市修学旅行中,孤单落寞的日向。他甚至依照着记忆,推测出了日向可能的地点,出现在了她面前。他甚至想到了将外套脱给她掩盖校服,这样她就不会被行人注意。他们坐在河边,好像地点从来都没有改变。
他在日向为未来迷茫、实际上也是欺凌事件阴影发作的时候,带她去自己的学校。他为她复习,尽管总是不小心就沉浸在将棋中无可自拔。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会拉别人一把的人。
我找到了心中从未有过的光芒。没错,我内心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是那一天由她创造出来的。
他成为今天的零,因为赖以为生、浮板一样的将棋,因为三姐妹,因为挚友,因为对手,因为老师,也因为日向。
他说他内心的一部分由她创造,而日向内心中的一部分,何尝不是由他成全?
op、ed中那些深沉的潮水、令人窒息的无助,孤独的路灯、暗色的跋涉,已经渐渐被亮色的追逐和抵达替代。
这条感情线,其实从一开始就草灰蛇线,是三姐妹这条线中,温柔的底色之一。
你们还记得故事最初时,大大咧咧的她捏了个足球饭团给零当午饭,最后还无所谓把钥匙给了零吗?
你们还记得,日向想把没有送出去的初恋便当扔掉时,是谁温柔地拦住了她吗?
你们还记得,在盂兰盆节后,是谁静静地陪在大哭的她身边,面对着一河流水?
(这一幕,大概和《蜂蜜与四叶草》中,真山面对喝醉的山田,轻轻地一声一声“嗯”一样,真的是太过太过温柔了。)
你们还记得,是谁打电话给他,因为听到了电话声,然后彭彭彭地跑去开门出现在他面前,对着他说:晚上好,零酱。
她转着圈圈说起饼干的时候,她重新笑了起来之后。
他把衣服披给她之后,他坐在暖炉旁边,静静地看棋谱之时。
所有的温柔缱绻,他们只是还不知道。我们对自己说。
将棋这条线,则实在想让我感叹,《蜂四》中竹本没有能力看到的天才的世界,原来是这样,有着各自的色彩和魂魄。
宗谷是看不到头的暴风雪,因专注而纯白,无声却不可消解;
棋匠老爷子是燃烧的荒原,是岁月中伙伴的牵绊,亦是不屈的火焰;
岛田是再多失败,都会在沉默中从头再来,变得更强大的榉树,
小胖子是炎日下的气球,病痛中也要找到以自己命名的招式,始终追逐的气球,
桐山是蓝色的海,是以远方的暴风雨为背景,喘息中的岛屿。
这是一个何等瑰丽,属于天才和“怪物”的世界。
他们都有着各自的故事,每一个人都不想输,每一个人都有着创痛,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什么而来。
零为了生存而进入的这个世界,这个原先被他以为是暂时抓住的岛屿,这个让他觉得只要继续就不断会有人“坐在他对面”的列车,载着他们,向着光进发。不是每个人都被“神”垂怜,有神之一手,但他们依然咬着牙,坐在了这辆车上。
《三狮》是我新房改观的一部作品。此前看了《荒川》,但总觉得自己和他相性不合,很担心会不适应他的风格。
但当新房认认真真做一个“正常”(纯调侃~)的作品,我才发现他的意识流功底展现这个将棋世界,是多么契合。熊熊的火焰燃烧荒野时,带子掩住老人的面容时,黑暗的水拍打少年时,大片大片无声的暴风雪涌来时……有太多,举不完的例子。
再次感谢羽海野老师,感谢导演,感谢声优,感谢制作组。希望和你们,继续再见。
最后感慨一句,零视角的日向太太太好看啦!
更新动图:
想抢老婆!
《3月的狮子》中描述了许多场职业棋手的对决,其中漫画里令我印象最深的三场,大概也是比较重要的三场对决,动画已经都做出了非常令人满意的呈现。分别是岛田VS宗谷,桐山VS宗谷,岛田VS柳原。
1.岛田VS宗谷
这场出现在<京都>中。岛田开是我在《三月的狮子》中最喜欢的人物,他身上背负的重量非常打动我。其实所有出场的棋手身上都多多少少背负着什么,个人的梦想、求生的本能、也有他人的托付、永不熄灭的斗志等等,岛田的重量来自于友邻长辈的期望,也来自于他自己对于家乡的感恩和热爱。几乎没有什么浪漫色彩,也没有破釜沉舟的孤绝,甚至这份重量并不是非他不可,他也并非神选之人。在我看来,他是主动背负上这份重量的。重量给他压力,给他痛苦,令他脱发(手动划掉),但也让他不断前进,让他回到家乡看到所有笑容的时候,也能得到最想要的慰藉。岛田身上充满了朴实的人间性,被包裹在苦乐交织的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之中。虽然痛苦,但总有去处。
而和他相比起来,宗谷身上的“人间性”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在这场对决之前乃至之后,宗谷的形象被有意识地远离普通人,岛田说他像鸟,桐山说他像神明,路人说他是将棋之鬼。总之都不是人。他独来独往,不常和人交谈,甚至没有气息,没有七情六欲,和岛田形成了鲜明极端的对比。但看过后面就知道,他之所以少言寡语,其实是因为巨大压力失去了稳定的听力。不得不说我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感到非常错愕,这和他之前的形象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仔细一想,这是对之前形象的一种回应。他并不是生来就没有人间性,而是主动割断了和人间的联系。他并没有积极医治也没有公开他的病情,反而觉得这是可以让自己专注的好事。为了纯粹的、毫无纷扰的将棋对决可以做到这种地步……他的感官甚至可以说比普通人更为敏锐,对将棋也不再是征服者和统治者的形象,而是深深的爱着将棋、为之牺牲,在这一点上,他终于走下了神坛,和其他所有职业棋手站在了一起。
——但在和岛田对决之前,宗谷还依然是一个强大的神明形象。所以这场对决在我看来真的是非常残酷,非常悲壮的。宗谷是立在所有棋手面前的一道天堑,而岛田用他脆弱又坚韧的血肉之躯撞击它。而宗谷在他面前某种程度上也是寂寞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其实宗谷冬司并非不可逾越,对决结束的时候他对岛田说“你太看得起我了”,或许也是在惋惜自己被理解的可能性,这一丝微薄的可能性被过于神化他的岛田和世人又一次放弃了。
这一段也贡献了整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台词:
“看着他疲惫的侧脸,我思考了他一路至今的旅程,没错,我明白了,从一开始,暴风雨的对面,就只有更猛烈的狂风暴雨,就算倒下再倒下,也要把飞散的自己的碎片找回来,不管跌倒几次都要继续前进,属于人的这种世界,没有止境的彷徨,那为什么要选这条路,答案决不能去问这张侧脸,答案只有在暴风雨中去问自己。”
2.桐山VS宗谷
这场出现在<白色暴风雨>中。相对于宗谷和岛田来说,桐山背负的又是另一种东西了,他几乎是把将棋视为求生稻草的。但能够以此为生,桐山也自然表现出了非同他人的天赋。在岛田和宗谷一战中,他先于岛田看到了反转的机会,这里可以视为作者的一处暗示——桐山是有实力达到宗谷的高度的。
桐山和宗谷的这一场对决,应该也是首次以桐山的视角正面和宗谷对抗。与将棋巅峰的碰撞对桐山的将棋生涯想必也是一块里程碑,这场对决无论输赢,其本身就已经具有重大意义。登过顶看过壮观风景,今后胸膛中也不会再满足于此时脚下的这方土地了。
何况宗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顶峰而已。他是天才,是顶峰的云层。在桐山的眼中,他已经是神明了。但在这一段中,桐山也发现了宗谷的听力问题,并因为意外而和他有了棋盘以外的接触。或许他发现宗谷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个形象,他也需要和人交流,他也会遇到问题,他也有人际交往的常识。他甚至说不定也很脆弱。他的孤独也摆在了面前。而桐山虽然也是天才、也在和“神明”的对决中对顶峰惊鸿一瞥,但桐山并不是孤身一人,宗谷缺少的人间性正在他身上逐渐孕育起来,他在被人温暖,被人陪伴。他必定不会变成下一个宗谷。
动画OP中有一个镜头,是和剧情中的一幕互相照应的,这个处理超级妙。本来是桐山回望宗谷,OP中变成了宗谷回望桐山。他们的影响或许会是相互的,宗谷会被桐山拉回人间,而桐山也会朝着宗谷的身影继续不断向前。
3.岛田VS柳原
这场出现在<烧光的荒野>中。这集真是太沉重了……两个人都背负着非常非常沉重的东西,而这两种沉重也有一些相像。岛田的是家乡友邻长辈的期待,柳原则是最初一同奋斗过但逐渐都放弃了的朋友们不甘心的托付。前者还可以视为一种责任感,非年富力强尚有气力也不愿不会去承担,甚至相比之下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压力,而后者走到晚年孤身一人,那些托付既不讲道理也不分担后果,他本人就完全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凛然姿态,甚至是有一些孤傲的。唉真是太……令人敬佩了,包括他的孤傲、他的热爱、以及他的尊严、他的依旧昂扬的斗志,都非常非常令人敬佩。面对岛田我还能心疼一下,面对柳原就完全不会有这种心情,已经是被震慑到不禁噤声。n他让我想到了《昭和元禄落语心中》的八云先生……都是那种孤独沉重的老人,分明看起来很柔软,但每一道皱纹都是坚硬如铁的。
以上是我印象最深的三场对决。不谈输赢,它们本身传达的意义、其中各位棋手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和转折变化,已经远超了将棋本身。《3月的狮子》真的是一部情感非常饱满非常细腻的作品,除了各位主要人物之外也有很多一闪而过的配角同样令人敬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对将棋事业的热爱是不能仅凭实力而断然分高下的。正如番外篇中所说,他们都是一同前行永不孤独的旅者。
真是太爱这部作品了!!!!!!!!!!!!!!羽海野老师本身去刻画人物、讲述故事的耐心细致,也同故事中的人们别无二致。感谢这部作品,期待未来更多的故事。
末日废土,绝境中求生 ......
播放指数:782℃
《3月的狮子第二季》 第09集在线观看 - 动漫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73368-1-9.html
要论《3月的狮子》代入感最强的角色,对我而言不是主人公桐山零,而是幸田家长女香子。
桐山零是名职业棋手,小时候在一场事故中失去了双亲和妹妹。追悼会上,在黑压压的、冷嘲热讽的人群中,唯有父亲生前好友幸田柾近向零伸出了援手。出于自我保全的本能,零违心地说自己热爱将棋,这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自我厌恶。
事实上,零的介入确实给幸田一家带来了毁灭性灾难。这场悲剧由多重因素造成。首先是幸田父亲。在他的世界里,将棋就是一切,所以自然也就偏爱将棋上表现更突出的零。当然,导致这场悲剧的诸多因素中包含着更具偶然性的因素,那就是桐山零的将棋天赋。如果桐山零不是将棋天才,那么他的到来,本不会给幸田一家带来如此严重的危机。然而,故事正是在这一戏剧性冲突中得以展开。由于零的存在,原本热爱将棋并对未来抱有无限憧憬的长子和长女认识到了自己和零之间天赋上的差距,不仅产生了自我怀疑,更是遭受了无法治愈的心灵创伤。如果说,将棋对零而言是一项出于报恩而必须履行的义务,那么对香子而言则是她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媒介。父亲原本对她寄予厚望,但零的出现使得父亲的期待转移到了零身上。在将棋上,她彻底地败给了作为对手的零。然而,对香子而言,最大的打击还不是在将棋上败给了零,而是,零的存在进一步夺走了她一直以来都充分享有的父爱。也即,在这场父爱争夺战中,她败给了作为情敌的零。正是这双重意义上的“失败”,将她推向深渊。面对无法挽回的、彻彻底底的败局,香子流下了不甘的眼泪。
如果说零因为目睹亲人的离去而变得孤苦伶仃,那么香子又何尝不是因为被一个外来者横刀夺爱而陷入孤独呢?读者不会厌恶桐山零,因为故事反复言及他的负罪感,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为幸田家带去了怎样的痛苦,他承受着领悟他人痛苦的痛苦。不仅如此,他又那般知恩图报、善解人意、治愈人心,因而,当他陷入孤独绝望时,读者自然会予以同情怜悯。读者容易与桐山零发生共情,因为在事故中零确确实实失去了亲人。加之,承受着精神重负的零还经常受到同学孤立。零的孤独可谓无以复加。读者会厌恶香子,因为她的反抗显得如此激烈而不近人情,她的反抗加深了原本就已坠入谷底的零的痛苦。但,站在香子的立场上,香子的反抗不但应被予以理解,而且值得同情。虽则她不像零那样确确实实失去亲人,但她却眼睁睁看着父亲将全部的爱都转移给一个外来者。这是香子的眼泪里包含着的最深沉的痛苦——一种比目睹亲人逝去更折磨人心、更令人难堪的痛苦,一种渴望被爱而不得的痛苦。
相较于长子幸田步,香子是个极富魅力的角色。当她失去父爱后,她并没有像步那样陷入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她没有选择逃避,沉溺于个人的封闭空间而自我怜悯,也没有像长子那样抱着心爱的小狗取暖,而是将不甘的眼泪和内心的悲愤化为反抗的力量。她急需一场更具强度的爱来实现她的复仇。对香子而言,零的介入动摇了她原本平坦的成长道路。她目睹了父亲的热望如何转为冰冷的暴力。她在肉体和精神上受到了来自残酷现实的双重折磨。这段特殊的成长经历,也造就了香子“暴风雨一般激烈”的性格。无论如何,香子是如此坚强,以致于在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打击后,没有节节败退、消极退守,而是以凛凛之姿,谴责那个眼里只有将棋而丝毫不关心女儿情感世界的父亲,毅然决然地向不公的命运提出抗议。
与幸田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充满幻想性的川本一家。零的介入,不但没有破坏川本家的和谐气氛,反而为这个家增添了乐趣。但现实情况会如此顺利吗?如果说川本一家象征着疗愈人心的幻想空间,那么幸田一家则是现实家庭的镜像,这里汇集了诸般无法化解的现实矛盾。如果三姐妹与零之间的故事更像是充满浪漫情调的童话故事,那么香子与零之间的故事则透露了现实生活中残酷而又真实的一面。
川本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令人无限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长女川本明里喜欢收养流浪小动物。这次,她收养了桐山零。次女日向可爱又善解人意,她那天使般的笑容不知治愈了多少人的心灵。当日向因欺凌事件而遭受同学孤立时,当桐山零众里寻她千百度,向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黯然神伤的日向伸出援手时,读者大抵都会为这浪漫情节所打动。
零也确实称得上幸运,因为当他孤立无援时,他遇到了接纳自己的幸田父亲,当他的心灵因负罪感而饱受折磨时,他又幸运地遇到了给予自己温暖和爱的三姐妹。在三姐妹营造的疗愈人心的幻想空间中,桐山零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得以缓解。相较于零,香子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她的孤独找不到得以疗愈的场所,她的悲痛无以慰藉,她渴望被爱的内心无人理解。也正因如此,香子的孤独是永恒的孤独,是无处安置也无以排遣的孤独。
事实上,香子和零的孤独具有相通性。香子向零掷出匕首的同时,又将锋利的刀刃对准了自己的胸膛。这不只是对零的挖苦,更是一种自嘲。联系两人境遇来看,这话对谁说更合适呢?显然是香子自己!零说自己“除将棋以外一无所有”。不对,你还有运气和天赋,还有朋友和劲敌,还有萌动着青葱绿意的爱,但香子却不曾拥有这些。她“爱”后藤,是为了寻求父爱的补偿。她明知后藤并非真心爱她,却不得不靠自我欺瞒为自身筹划一个虚假的“容身之地”。零可以尽情地对着天空一通狮吼,宣泄心中的愤怒,香子却只能默默地将毒素积压于心底,酝酿一场复仇的风暴。
暴风雨总是来也快去也快。香子的出场率不及零的十分之一。
不知作者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描绘香子那美丽却浸透着毒液的螯针。当天真无邪的小桃直呼香子为“魔女”的时候,你是否也曾对香子心生怜爱?特别是,当你描绘香子在后藤面前卖萌的模样时,你是否也和我一样爱上了这朵绽放于暴风雨中的百合?
对于读者而言,漫画提供了一个具有双重净化功能的空间。一方面,漫画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以疗愈现实生活中遭受的种种心灵创伤,同时,漫画又构造了骨感而又冰冷的现实镜像,唤起读者共情,让读者觉知自己并非孤身一人,在那个作为现实镜像的世界中生活着拥有共同命运的同伴。漫画正是通过这一幻想性与现实性交织而成的叙事装置,召唤读者进入漫画精心构造的文本世界。另一方面,在这个极易引起共情的文本世界中,香子显得如此独特。漫画通过塑造这一角色,为作品增添一抹暗色调。光与暗,自古以来都相依相伴。也许读者会讨厌暗影,但如果漫画失去了这片独具魅力的暗影,那么所谓的光明也就无所依托,也不会显得如此动人美丽。况且,暗影本身即是美。
以比较两部作品来比较两种流派
看到有不少朋友拿《三月的狮子》来和《恋如雨止》做直接比较。我的观点是目前动漫里表现手法上大致分为两派。《三月的狮子》和《恋如雨止》分别是两派当前的顶峰。一派就是像《三月的狮子》里,主要靠旁白来渲染表达情感。简而言之就是网友所说的“满分作文”系列。这一种手法在对角色的心理描写的时候主要通过文笔好的句子向观众传达角色的情感,再辅之以形象的画面,把这些情感更具象化、形象化,推向更高潮。也让观众能够更容易被这种情感所感染。而这种为了渲染角色心理的场景描绘,更多是抽象的、非现实的、想象的,主观的。
举个例子,“我就像深处大海的漩涡之中,不断下沉。想拼命抓住点什么。然而四下除了包围着我的海水外却一无所有”。这个时候镜头就给到角色在海水中,地上涌出海水不断上升淹没住了他。然后再给到这个角色向上伸出的手,手的旁边除了气泡外就是海水。然而实际上这名角色只是站在地上,来不及应对最信任的人突如其来的背叛。这就是一个这种流派的例子。
当然这里的这个例子,并不是《三月的狮子》当中的。只是我随手写的为了举例。在《三月的狮子》中,他们做得更好。例如被绷带缠绕,地上的野火,黑色交换心乱如麻等等。
而另一派则是像《恋如雨止》里,主要、也尽可能地使用景物来渲染情感。能角色心理活动,能不用嘴上说出来的就不用嘴上说出来;必须得用嘴上说出来的尽可能少用嘴上说出来,说得简练。简而言之,就是角色之间“无”对话,但却像是天地宇宙间万物都在替他们说话,都在替他们表达情感,都在替他们向对方、向观众传达情感。也就是“借景抒情,意象表志”系列。这种手法在对角色的心理描写的时候主要通过恰到好处的特写镜头景物向观众传达角色的情感。对于一些必须用语言才能表达的复杂情感,也会有语句的出现。但句子的作用是辅助。主以景,辅以言。辅之以语言文句来让画面里的景物更深入化、深刻化、细致化和准确化。也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景物意象背后的情感,更好地代入其中,景色当中。像是置身溶入于这一副美丽或是忧伤的画卷当中去。而这种为了描绘角色心理的场景和意象的描绘,大多都是细致的、现实的,真实的,客观的。也会出现主观的景物和意象,但都是和故事当前周遭的客观事物有直接联系和对应关系的。
举个例子。他静静的走到了跟前。面对着这个刚经历了也许是生命中最大的情感失意的女性,他显得有点退缩。就像他才是失意的那个。眼前的这个她,并没有流泪,甚至没有什么神情。如其说是懦弱,不如说是坚强。但是,坚强说不定更让人觉得疼。所以他终究还是张开了口,只是微微地。远处有一个小孩子,可能是淘气吧,在大雨雪里疯狂地拍打着别人家院子外的大门。但却丝毫没听到一丁点声音。也许是都被覆盖在那雨雪当中。而那在地底下窟窿里盘圈着冬眠的蛇,到底死了没死,谁知道呢。她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窗外。窗外不远处的一支梅花,在雨雪中呖呖地站着。像是选好了位置,在等着这一切的到来。雨雪像是越来越大了,一片花瓣应该是坚持不住,一放松就轻轻地飘落了下来。很快,另一片花瓣就也跟随着飘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又或许它也承受不住了。虽然好像漂往的是左右两个不同方向,但只要是向下,那就可以了吧。那或许就能算是一起了吧。没有再凋落了,太好了。大概应该有那么一刻,有那么一秒钟,这一切都停止了。停止了就好,不管是这花瓣,还是这雨雪,亦或是什么其他的东西。这好像是一种悲伤又叛逆的心情,花瓣们应该是不会有的,才对吧。因为它们本应该是在阳光底下,不为了什么哪怕只是在笑。此刻却觉得,只是停止了就好,只要停止了就不用再继续了。好像大概是有一秒钟,也只有一秒钟。终究还是被雨雪压垮了。终究还是继续了,哪怕只是向下。一整支梅花掉了下来。
这一段如果用《恋如雨止》里的手法就会是给个镜头男性,背景无声-》给个特写镜头女性,背景无声-》给个镜头远处的小孩,背景无声-》给个特写镜头地上的窟窿,背景风雨雪声-》镜头拉进-》给个特写镜头洞穴里的蛇,背景风雨雪声-》给个镜头男性和女性以及窗外的雨雪,背景无声-》给个特写镜头女性的脸,背景风雨雪声-》给个特写镜头一支梅花,背景风雨雪声-》一片花瓣凋落,背景风雨雪声-》第二片花瓣凋落,背景无声-》停顿在这一支梅花,背景无声-》一大块雪打下来,整支梅花都坠落了,背景无声-》整个画面先全白后全黑,背景的风雨雪声在嘶嚎,越来越大。
这样就基本完成了例子文句中对角色情感的描写的渲染。只需要在不够明确的地方加以些许内心旁白来进行细致化和准确化。或者甚至一点不加,全留给观众自行补充,也是极好的。
当然这里的这个例子,并不是《恋如雨止》当中的。只是我随手写的为了举例。在《恋如雨止》中,他们也确实做得更好。例如加了奶的苦咖啡,春天里飞向花芯的蜜蜂,地上的STOP,初晴时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
所以用《三月的狮子》来和《恋如雨止》做直接比较是不妥的。当然一般情况下,两种手法都会用上,只是看哪种占据核心位置,占有的比例比较多。很多文艺向作品都是两边都用一点,两边都用得不够好。
总是看着看着就哭了,眼泪止不住的流,并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起伏不定的剧情,但就是不断的被打动着,一股股热腾腾的暖流往心上涌,不断的想起来伊坂幸太郎的话,虽然艰难,但明天也要努力。
n表面上很平静温和的主人公零,心里却有扎根的抑郁,从小父母双亡,寄住在别人家,在家中被其他孩子敌视,在学校遭受欺凌,喜欢的“姐姐”性格骄横讨厌自己,并且和有妻室的老男人纠缠不清,零为了可以在这个将棋世家有立足之地,沉浸在将棋中(有天赋但其实并不喜欢),又为了不给养父养母添麻烦,成为了最年轻的职业棋手,在外独自租一居室生活,但即使这样也一个人默默扛着许多年,直到遇见温暖可爱的三姐妹,被她们乐观的心温柔的性格还有可口的饭菜所救赎,人生终于有了一抹亮色,终于有了在绝望时点起的灯,伸出的手,终于有了在撑不下去快要崩溃的时候,不用恳求就可以获得的发烫的拥抱,贴心的安慰,热情的肯定。
虽然糟糕的一切都没有消失,虽然前途迷茫除了将棋没有一技之长,虽然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但仍然坚持着,一点点的捕捉生活里的温暖和活下去的动力。即使那些黑暗的过去无法摆脱,即使仍旧踩在沼泽地里时不时往下陷着,他一直都不停止斗争。
最棒的处理是制作者没有把这种艰苦卓绝的斗争放在明处展现,不渲染,不煽情,也不大写特写,观者自己感受得出便懂,感受不出的人便觉得这番拖沓糊弄了。
每一集都击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让你泪流不止,每一集又都给你看世间的美好温暖,坚强的人,柔韧的人,咬紧牙关也要温柔的人,拼命生活保持微笑的人,你看他们也可以看到自己,心上的创口又被敷上甜甜的药。
能做出这种东西的人真厉害至极了。如同神一样。但一定是活在人世,了解人性的神。
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一对恋人。他们于彼此就是那个契合,毫无疑问。
从第一季开始,三姐妹到底是谁应该和男主一对,大概是大家的迷之执着。大姐股、二妹股、三妹股之争,最终还是欺凌篇彻底终结了这个悬念。
日向大概是我2018年最喜欢的一个女主角了。是的,她就是这个故事的女主角。
在欺凌篇中,在朋友遭受欺凌时,只有她抱着那个柔弱的女孩想: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些人还好好的,而无辜的人甚至连和普通人交际都不能了呢?为什么其他人视而不见呢?
在自己遭受欺凌后,她不明白,也不解,也会惊惶失错,可是就像爷爷坚持的那样,她相信着:我没有错。
在被欺负得忍无可忍后,她大声站到对方面前,质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姐姐败下阵来后,她说不值得,她没有理由,让自己的人生因这些人付之一炬。
在这场欺凌被教导主任插手后,她问:我可以不原谅她吗?
这大概也是这个故事最可贵之处。它不强迫你去原谅,因为做出的伤害根本就无可挽回。
而这样一个,始终在坚持心中的正义,像她本身的名字“日向”一样,给了零无可替代的救赎。
他就好像在许多许多年后,看到那个女孩径直地走到她面前,向无助的他伸出了手。她说她没有错,她好像就是在说,他也没有错。
他失去家人,为了生存欺骗别人喜欢将棋,"鸠占鹊巢",自此多年既无亲,亦无友,甚至被逼到想撕裂一切,只是为了生存。混乱的一生中,这个决不扭曲自己意志的女孩告诉他,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错。
那一刻,零说:你是我的恩人,我向你保证,我会和你在一起。就算穷尽一生,我也会报答你的恩情。
这个告白,可惜还不懂感情已经萌生的零,他还不知道它的意义。
而零,也因为这份救赎向着更深远的地方改变了。
他第一次主动伸出了手,他做着能做的事,向自己的老师询问该怎么办,甚至盘算每场比赛的奖金,为她未来的人生、最坏的结局作打算。
他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到。但是他,想到了在陌生城市修学旅行中,孤单落寞的日向。他甚至依照着记忆,推测出了日向可能的地点,出现在了她面前。他甚至想到了将外套脱给她掩盖校服,这样她就不会被行人注意。他们坐在河边,好像地点从来都没有改变。
他在日向为未来迷茫、实际上也是欺凌事件阴影发作的时候,带她去自己的学校。他为她复习,尽管总是不小心就沉浸在将棋中无可自拔。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会拉别人一把的人。
他成为今天的零,因为赖以为生、浮板一样的将棋,因为三姐妹,因为挚友,因为对手,因为老师,也因为日向。
他说他内心的一部分由她创造,而日向内心中的一部分,何尝不是由他成全?
op、ed中那些深沉的潮水、令人窒息的无助,孤独的路灯、暗色的跋涉,已经渐渐被亮色的追逐和抵达替代。
这条感情线,其实从一开始就草灰蛇线,是三姐妹这条线中,温柔的底色之一。
你们还记得故事最初时,大大咧咧的她捏了个足球饭团给零当午饭,最后还无所谓把钥匙给了零吗?
你们还记得,日向想把没有送出去的初恋便当扔掉时,是谁温柔地拦住了她吗?
你们还记得,在盂兰盆节后,是谁静静地陪在大哭的她身边,面对着一河流水?
(这一幕,大概和《蜂蜜与四叶草》中,真山面对喝醉的山田,轻轻地一声一声“嗯”一样,真的是太过太过温柔了。)
你们还记得,是谁打电话给他,因为听到了电话声,然后彭彭彭地跑去开门出现在他面前,对着他说:晚上好,零酱。
她转着圈圈说起饼干的时候,她重新笑了起来之后。
他把衣服披给她之后,他坐在暖炉旁边,静静地看棋谱之时。
所有的温柔缱绻,他们只是还不知道。我们对自己说。
将棋这条线,则实在想让我感叹,《蜂四》中竹本没有能力看到的天才的世界,原来是这样,有着各自的色彩和魂魄。
宗谷是看不到头的暴风雪,因专注而纯白,无声却不可消解;
棋匠老爷子是燃烧的荒原,是岁月中伙伴的牵绊,亦是不屈的火焰;
岛田是再多失败,都会在沉默中从头再来,变得更强大的榉树,
小胖子是炎日下的气球,病痛中也要找到以自己命名的招式,始终追逐的气球,
桐山是蓝色的海,是以远方的暴风雨为背景,喘息中的岛屿。
这是一个何等瑰丽,属于天才和“怪物”的世界。
他们都有着各自的故事,每一个人都不想输,每一个人都有着创痛,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什么而来。
零为了生存而进入的这个世界,这个原先被他以为是暂时抓住的岛屿,这个让他觉得只要继续就不断会有人“坐在他对面”的列车,载着他们,向着光进发。不是每个人都被“神”垂怜,有神之一手,但他们依然咬着牙,坐在了这辆车上。
《三狮》是我新房改观的一部作品。此前看了《荒川》,但总觉得自己和他相性不合,很担心会不适应他的风格。
但当新房认认真真做一个“正常”(纯调侃~)的作品,我才发现他的意识流功底展现这个将棋世界,是多么契合。熊熊的火焰燃烧荒野时,带子掩住老人的面容时,黑暗的水拍打少年时,大片大片无声的暴风雪涌来时……有太多,举不完的例子。
再次感谢羽海野老师,感谢导演,感谢声优,感谢制作组。希望和你们,继续再见。
最后感慨一句,零视角的日向太太太好看啦!
更新动图:
想抢老婆!
《3月的狮子》中描述了许多场职业棋手的对决,其中漫画里令我印象最深的三场,大概也是比较重要的三场对决,动画已经都做出了非常令人满意的呈现。分别是岛田VS宗谷,桐山VS宗谷,岛田VS柳原。
1.岛田VS宗谷
这场出现在<京都>中。岛田开是我在《三月的狮子》中最喜欢的人物,他身上背负的重量非常打动我。其实所有出场的棋手身上都多多少少背负着什么,个人的梦想、求生的本能、也有他人的托付、永不熄灭的斗志等等,岛田的重量来自于友邻长辈的期望,也来自于他自己对于家乡的感恩和热爱。几乎没有什么浪漫色彩,也没有破釜沉舟的孤绝,甚至这份重量并不是非他不可,他也并非神选之人。在我看来,他是主动背负上这份重量的。重量给他压力,给他痛苦,令他脱发(手动划掉),但也让他不断前进,让他回到家乡看到所有笑容的时候,也能得到最想要的慰藉。岛田身上充满了朴实的人间性,被包裹在苦乐交织的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之中。虽然痛苦,但总有去处。
而和他相比起来,宗谷身上的“人间性”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在这场对决之前乃至之后,宗谷的形象被有意识地远离普通人,岛田说他像鸟,桐山说他像神明,路人说他是将棋之鬼。总之都不是人。他独来独往,不常和人交谈,甚至没有气息,没有七情六欲,和岛田形成了鲜明极端的对比。但看过后面就知道,他之所以少言寡语,其实是因为巨大压力失去了稳定的听力。不得不说我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感到非常错愕,这和他之前的形象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仔细一想,这是对之前形象的一种回应。他并不是生来就没有人间性,而是主动割断了和人间的联系。他并没有积极医治也没有公开他的病情,反而觉得这是可以让自己专注的好事。为了纯粹的、毫无纷扰的将棋对决可以做到这种地步……他的感官甚至可以说比普通人更为敏锐,对将棋也不再是征服者和统治者的形象,而是深深的爱着将棋、为之牺牲,在这一点上,他终于走下了神坛,和其他所有职业棋手站在了一起。
——但在和岛田对决之前,宗谷还依然是一个强大的神明形象。所以这场对决在我看来真的是非常残酷,非常悲壮的。宗谷是立在所有棋手面前的一道天堑,而岛田用他脆弱又坚韧的血肉之躯撞击它。而宗谷在他面前某种程度上也是寂寞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其实宗谷冬司并非不可逾越,对决结束的时候他对岛田说“你太看得起我了”,或许也是在惋惜自己被理解的可能性,这一丝微薄的可能性被过于神化他的岛田和世人又一次放弃了。
这一段也贡献了整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台词:
“看着他疲惫的侧脸,我思考了他一路至今的旅程,没错,我明白了,从一开始,暴风雨的对面,就只有更猛烈的狂风暴雨,就算倒下再倒下,也要把飞散的自己的碎片找回来,不管跌倒几次都要继续前进,属于人的这种世界,没有止境的彷徨,那为什么要选这条路,答案决不能去问这张侧脸,答案只有在暴风雨中去问自己。”
2.桐山VS宗谷
这场出现在<白色暴风雨>中。相对于宗谷和岛田来说,桐山背负的又是另一种东西了,他几乎是把将棋视为求生稻草的。但能够以此为生,桐山也自然表现出了非同他人的天赋。在岛田和宗谷一战中,他先于岛田看到了反转的机会,这里可以视为作者的一处暗示——桐山是有实力达到宗谷的高度的。
桐山和宗谷的这一场对决,应该也是首次以桐山的视角正面和宗谷对抗。与将棋巅峰的碰撞对桐山的将棋生涯想必也是一块里程碑,这场对决无论输赢,其本身就已经具有重大意义。登过顶看过壮观风景,今后胸膛中也不会再满足于此时脚下的这方土地了。
何况宗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顶峰而已。他是天才,是顶峰的云层。在桐山的眼中,他已经是神明了。但在这一段中,桐山也发现了宗谷的听力问题,并因为意外而和他有了棋盘以外的接触。或许他发现宗谷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个形象,他也需要和人交流,他也会遇到问题,他也有人际交往的常识。他甚至说不定也很脆弱。他的孤独也摆在了面前。而桐山虽然也是天才、也在和“神明”的对决中对顶峰惊鸿一瞥,但桐山并不是孤身一人,宗谷缺少的人间性正在他身上逐渐孕育起来,他在被人温暖,被人陪伴。他必定不会变成下一个宗谷。
动画OP中有一个镜头,是和剧情中的一幕互相照应的,这个处理超级妙。本来是桐山回望宗谷,OP中变成了宗谷回望桐山。他们的影响或许会是相互的,宗谷会被桐山拉回人间,而桐山也会朝着宗谷的身影继续不断向前。
3.岛田VS柳原
这场出现在<烧光的荒野>中。这集真是太沉重了……两个人都背负着非常非常沉重的东西,而这两种沉重也有一些相像。岛田的是家乡友邻长辈的期待,柳原则是最初一同奋斗过但逐渐都放弃了的朋友们不甘心的托付。前者还可以视为一种责任感,非年富力强尚有气力也不愿不会去承担,甚至相比之下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压力,而后者走到晚年孤身一人,那些托付既不讲道理也不分担后果,他本人就完全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凛然姿态,甚至是有一些孤傲的。唉真是太……令人敬佩了,包括他的孤傲、他的热爱、以及他的尊严、他的依旧昂扬的斗志,都非常非常令人敬佩。面对岛田我还能心疼一下,面对柳原就完全不会有这种心情,已经是被震慑到不禁噤声。n他让我想到了《昭和元禄落语心中》的八云先生……都是那种孤独沉重的老人,分明看起来很柔软,但每一道皱纹都是坚硬如铁的。
以上是我印象最深的三场对决。不谈输赢,它们本身传达的意义、其中各位棋手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和转折变化,已经远超了将棋本身。《3月的狮子》真的是一部情感非常饱满非常细腻的作品,除了各位主要人物之外也有很多一闪而过的配角同样令人敬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对将棋事业的热爱是不能仅凭实力而断然分高下的。正如番外篇中所说,他们都是一同前行永不孤独的旅者。
真是太爱这部作品了!!!!!!!!!!!!!!羽海野老师本身去刻画人物、讲述故事的耐心细致,也同故事中的人们别无二致。感谢这部作品,期待未来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