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乌娜

乌娜  再一次禁恋(港) / 最爱你的人是我(台) / Blackbird / Una und Ray

781人已评分
很差
1.0

主演:鲁妮·玛拉鲁比·斯托克斯本·门德尔森里兹·阿迈德托比亚斯·门基斯塔拉·菲茨杰拉德波佩·科比-特曲娜塔莎·里特希亚兰·麦克蒙纳敏拉斯科·阿特金斯伊莎贝尔·莫洛伊达伦·莫菲特理查德·坎宁汉姆

类型:剧情导演:本尼迪克特·安德鲁斯 状态:正片 年份:2016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24699556热度:709 ℃ 时间:2024-08-15 14:19:06

简介:详情  改编自大卫夏洛瓦极具争议的舞台得奖巨作─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黑鸟》。未成年少女乌娜与邻居叔叔雷私奔,不伦禁恋遭揭发,雷随即入狱,出狱后销声匿迹。乌娜执迷不悔,无法接受现实,15年后,终于找到改名换姓的雷。为了解开积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改编自大卫夏洛瓦极具争议的舞台得奖巨作─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黑鸟》。未成年少女乌娜与邻居叔叔雷私奔,不伦禁恋遭揭发,雷随即入狱,出狱后销声匿迹。乌娜执迷不悔,无法接受现实,15年后,终于找到改名换姓的雷。为了解开积压多年的心结,乌娜硬要介入雷辛苦建立的事业、家庭及新生活
  • 头像
    世月

    一、伤害了自己

    未成年的乌娜虽被看成是受害者,但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像她自己说的,除了名字没变,其他的都变了。

    邻居大叔雷因为她被关进了监狱,拐骗未成年少女的罪名成立,从此雷就是犯过罪的人,影响到后半生。

    雷喜欢乌娜是铁定的,在有女朋友的情况下带着乌娜离家出走,说明他不缺少性,但他喜欢未成年少女多少也有些问题,如果是爱的话也说得过去。而乌娜喜欢雷也令人信服,但是她毕竟是孩子,这一点她非常明白,所以在外人面前她叫雷爸爸,这不仅是年龄的悬殊,更说明她明白与雷的关系是不正常的。然而在她的心里有对雷的好感(或者说一种爱,但绝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她还不懂得爱),也有一种好奇,或者是冲动,如果这就是爱的话,那给两个人造成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个悲催了。

    二、伤害了社会

    家庭受到了伤害,乌娜的父亲英年早逝与此事不无关系。而雷的女友也愤愤不平的把怨气撒到乌娜身上。再有,就是践踏了文明社会的公序良俗!最关键的是触犯了法律!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一种社会伤害。

    然而,若干年前,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娶未成年人为妻的事情少吗?即使在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存在。那么,今天又有多少老夫少妻的年龄差异大过父亲?前者违反了文明社会的法律,而后者哪,法律允许道德造成?!为什么被称之为不伦之恋,是用法律还是用道德来解释!

    三、再次伤害

    十五年后乌娜仍然放不下雷,她找到雷而雷却说不能和她继续爱了。

    其实,乌娜找雷有爱的原因,也有自己救赎的成分,她不明白为什么雷离开她后就永远的消失了,她更想探究的是——什么是爱,雷对她到底有没有爱!但是结果是她不愿意看到的,尽管雷已经结婚,她仍觉得雷与自己是命运相同的人,因为她忘不了曾经的爱,那种偷摸的爱,同时这种爱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不是为了弥补而是为了给爱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她要让这个错误的爱有一个正确的结果。如果那样,受到伤害的不仅是雷还有雷的妻子,雷所建立的家庭,而雷的拒绝正好又伤害到了乌娜。

    乌娜最后离开雷的家是见到了他的继女,一个和当年自己一样年龄的女孩,莫非雷又有了新的目标?想起当年雷为了接近自己假装天天修车,而现在会不会为了这个女孩与她母亲结婚?雷最后的表示是,我只爱你一个,我对小女孩已经没有感觉了。此时,有个镜头会浮现出来,那就是雷与女孩的母亲做爱时那痛苦的表情……

  • 头像
    薄雾微光

    作者:方汉君

    1

    本尼迪克特·安德鲁斯的长片处女作《乌娜》(又译《再一次禁恋》《最爱你的人是我》2017),改编自大卫·哈罗尔的舞台剧《黑鸟》,讲述女主角乌娜(鲁妮·玛拉饰)13岁时与成年男人雷(本·门德尔森饰)的一段不伦之恋,15年后,乌娜突然找到雷的工作地,这让雷深感愕然。人到中年并已经开始新生活的雷,在此不得不面对那段难堪的过往。导演之前指导过舞台剧《欲望号街车》,使得《乌娜》有某种舞台剧感。

    影片所涉及的不伦之恋,似乎还不能确定雷,即是“恋童癖”,如果他止于乌娜,那就只能说有娈童倾向,之后,他的现实选择,进入了一个常态生活,这说明了他的那段过往,完全是其一个错误的选择。鲁妮·玛拉在片中的茫然和木然,与她前后相距15年的形象极为吻合。从精神病学角度,恋童癖被视为一种精神异常的性变态,因自身恋童癖感到了痛苦,是个体无法选择的性欲倒错的一种。

    从行为层面,普通人在面对儿童的时候,不会激发性唤起,但是恋童癖者却会被激起性唤起。严格地说,恋童癖是性取向的一种,从心理学和生物学的角度,与同性恋、异性恋没有本质区别,可对儿童产生性唤起。恋童癖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因素,包括基因和早期胚胎环境,而且,恋童癖基本都是终身问题,与他个人的主动努力没有必然联系,跟传统的道德观也无关。一般恋童癖,特指男性,女性的恋童倾向较为罕见。

    界定个体有否 “恋童癖”,至少要具备两点:1、长期以来通过针对儿童的性活动,从而激起反复的强烈的性唤起,表现为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且引起显著的痛苦或人际交往困难;2、至少是16岁以上的成年人,对于13岁以下的儿童实施的性行为。

    事实上无论是否有恋童倾向,只要实施了针对儿童的性侵,就构成严重的违法犯罪。有恋童倾向不构成人格障碍的人,这当然跟个人的错误认知有关系,至少其道德水准与自控力都逊于常人。《乌娜》中的雷应属于这一种。在一定情境下,少女的情感需求,在本质上,跟成年人没太大差别。13岁的乌娜,显然要早熟于其同龄女孩。

    我们不禁要问,那为何乌娜要在15年后,才想到寻找这个叫雷的男人。影片开始就是少女乌娜坐在屋外,静静地等待着谁,这注定是一闪而过的光景。接着伴随轰鸣的打击乐,乱哄哄的地下酒吧,乌娜双手张开贴于墙壁,被人硬生生地从后面“强奸”。我们看不见那男人,只看到她紧贴于壁的脸,犹如压扁变形的一张硬壳白纸,这是一种硬撑着的痛苦。

    任何从这种夜场走出来的男男女女,都会回归正常角色。乌娜也不例外。她再累也要洗澡,好像有洗不尽的污垢,然后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她打电话要寻找一个叫雷的男人。这时闪回她13岁,法庭给她录播寻找雷的视频。她面对摄像机,楚楚可怜地说雷,你在哪里,我找你找得好辛苦,我爱你。

    现实却是她面对镜子的精心妆扮,年迈的母亲过来。看得出,女儿是抗拒母亲问候的,她对于母亲的不耐烦,是那种拒人于千里的感觉。这跟她之前在夜场那抽搐般的状态,形成一个反差。人,都是双面神。这么多年积郁的幽幽心结,让她喘不过气来。显然,她去夜场寻欢,乃是借以逃避内心的挤压感,但自伤只能愈积愈深。

    2

    当痛感到达峰值时,乌娜唯有寻觅人生的出口。于是,她通过中间人寻找到雷的工作地。款款而来时,却引发她一阵突然的恶心,呕吐完毕,她定了定神,继续绕着弯道及长长的围墙向前走去。片中如此表现无非是说她心有忌惮,这注定是她无法掌控的一次寻找和对质。

    这是一家特大型工厂。其实乃是影片构建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它的整个空间,随着角色的穿行,时而空旷,时而长长的逼窄,时而压迫于暗室的一角,时而被编派到空荡洁净的洗手间……如此,将乌娜这个渺小的角色,放置在不同的空间,让影片有了一种陌生、疏离和沉重感。这也说明,人,在浩瀚的时空下,其经历的痛苦,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在冰冷的工厂,好像她无法逃出生天,无法安然走出自己不堪的内心,这如同她那声嘶力竭的少女时代。影片采用现实与过往交叉递进,这种闪回频率之高,超越一般的影片,可以说贯穿影片始终。少女闪回的情境,当然是极为克制的。现实中的雷,改名换姓彼得·查威廉,逗得乌娜一阵耻笑。但她表明,显然不是要杀他的,只是解一个心结而已。

    身为企业高管的彼得,当然不能让同事看到他的窘境。他带她到一个静寂的办公间。她从质问到平静询问,是一个毫无头绪的过程。人,在感情面前,不可能有如此心机盘算,只能是想到哪说到哪。雷与乌娜家原为邻居,他跟乌娜父亲还是好朋友。雷在当时已有女友。如此常来常往,让他注意到这个13岁伶俐的女孩,渐渐,雷跟她有了更深的情感交集。

    问题是,明知不可以,雷却忍不住还是要跟乌娜继续交往。由此,雷开始滑向一个危险的边缘。二人开始有了暗号联络。雷给她来电话响一次,表示他那没人。如果他的车屁股面对公园,那就是表示他有空去玩。乌娜放学后,心知肚明,往往她先走进公园那一片葱笼的树林,接着他走过去。这时,他们开始亲热相拥抚摸。关键是,雷冒着人生风险硬着头皮上,可见情感的意志强大而可怖。

    雷终于带她去开了房,乌娜成了他的小女人。也许是内心的惶恐,他说出去买包烟,但她等了好久没回来。她慌了,她跑到小镇上到处寻找,从酒吧到暗夜的街头,这种痛苦与恐惧,对于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现实中的彼得说,并不是我逃脱了,而是喝了啤酒,想缓解一下内心的紧张感,稍稍理顺下纷乱的内心,但等我返回,才发现你已离开,同样,我也在遍地寻找,我害怕极了,怕你在街上被人劫持了,所以报了警。

    报警的结果,当然是雷付出了必须的人生代价,他被控“猥亵罪”判了4年刑期。服刑释放后,他遇到一个名叫伊冯的女子,如实相告了自己的过往,但得到了她的谅解,他们结婚了。乌娜说,你坐了4年牢,照样成了家,而我呢,一生都将活在你的阴影之中。她的木然,让人感觉到,就像绳索紧紧勒住了她命运的咽喉,其痛苦无以言表。

    在如此窘境下,二人依然情难自禁地要爱爱,途中彼得吓得疲软了,他说不能这样,我不能再犯错误。乌娜说,你是不是嫌我老了。不,我有了家庭,你也需要开始新生活,不能总想着过去的事。你不是在海滩上对我说过,要跟我一起白头偕老吗。雷一脸的无奈及对自己的愤然。

    3

    影片逗趣的是,这期间,彼得还去参加高管会,在会上他无法安心,显得烦躁不安。当他要宣布裁员名单,还没念,就被上司马克指责,彼得吓得落荒而跑。马克唆使员工斯科特,说你也被他裁员了。斯科特是彼得的好同事。这激怒了斯科特,他不停地呼唤彼得,不停地寻找。相对应的,则是雷带着乌娜到处藏身。他俩只能蜷缩于洗手间。这种特意的安排,彰显了他们情感带来的困境,似乎没有容纳的空间。

    结果,彼得对斯科特说我并没有裁你,那是马克的谎言。影片这种强置,显现了现实中彼得面临的新问题,不再是过往单纯地与乌娜的情感,而是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浪潮下,作为个体微弱的生存困境。显然,雷被乌娜搞得身心俱疲,他委托斯科特带她回去,然后逃之夭夭。斯科特的确带她回到住处,且二人也在某种情境下,有了激悦,但在爱爱的途中,乌娜还是退却了。

    乌娜要找的是雷。她说彼得是她的父亲。斯科特居然信了,便开车送她到雷的家。这儿正举办派对。当雷看到斯科特带着乌娜过来,他惊呆了。斯科特的妻子伊冯还好心好意接待了乌娜。她向伊冯问了几个很不得体的问题。但人家并没在意。乌娜索性跑到雷与妻子的卧室,且躺在床上,沉浸于一种虚幻的幸福之中。好像这是她自然而然的选择。

    这种身份的如假包换,明明不可能,还要执意妄为,足以见证乌娜脆弱的内心,以及慌乱下迫不得已的选择。结果,当然不好彩,被雷轰了出来。乌娜只能黯淡离开,这便是她找到雷的最终结局。乌娜面临了现实的再一次禁恋,她将何去何从。当年的话外音响起:“我们永远可能会困在这里,我爱你!”由此,雷铸下了大错特错。

    这便是乌娜这15年来,永远走不出雷的阴影的缘由所在。但她必须走出来。正如片尾最终的画面,随着她远去的背影,闪现出13岁的她与雷一起站在海滨的样子。那种光景,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永远的过去式。尽管她总是说我失去了我的人生,我厌倦了我的人生。但她应该走进常模现实的和光之中,难道她还有别的选择吗。

    2017、8、8

  • 头像
    Issac

    不多见的题材,很小众而没市场的电影,独特的风格,但对一些人来说却是盛宴。

    看这部电影的那一天,台北还是阴天,偶尔下一场不需要带伞的蒙蒙小雨。我记错时间,所以只好一路“不好意思”一路疾走,冲出捷运站看到的就是整栋剧院,阴天下的它灰白灰白的。我对色调很敏感。火急火燎地进了剧院佝偻着腰找到靠后的位置,扫了一眼,观众不是很多,只有大概二十来人吧,让我觉得这更像是一场私人放映。舒了一口气,才聚焦在荧幕上,布景简洁、浅色为主,冷色调,低饱和度,跟今天天气一样。我心脏跳动很急,荧幕上只有两个人物,似乎在对峙,我用鼻子喘着粗气的,他俩时不时地说话,感觉很“没戏”,然后就是沉默,我还微喘着,然后是不寻常地配乐——我一下子了然——这很欧洲

    《Una》是由坎城影后Rooney Mara和Ben Mendelsohn主演的一部18+限制级剧情爱情片,描述13岁少女Una恋上邻家大叔Ray,这自然是法律和社会都无法容忍的禁忌之恋,所以两人想要私奔,可最后阴差阳错,Ray锒铛入狱,之后他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开始新的生活,直到Una看到杂志上他的照片,不顾一切地闯入他的生活。 这部电影并未获得什么大奖,在国内更是鲜被提及,但其实在第43届特柳赖德电影节首映之后,又接连入选多伦多、釜山、伦敦等国际电影节,获得不少外媒盛赞以及一票粉丝。

    《Una》改编自舞台剧大师David Harrower的经典名剧《Blackbird》,但相对于剧情,我更喜欢的是它带来的不一样的视听体验,所以我更关注他的导演。执导的澳大利亚导演Benedict Andrews,可能不少影迷都不了解,他之所以名不见经传是因为《Una》是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Benedict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戏剧和歌剧导演,善于用现代激进的思维改编莎士比亚、契诃夫等经典戏剧,同时他还喜欢自己原创剧本以及创作诗歌,其诗集《Lens Flair》还获得了2016年的 Mary Gilmore大奖。

    Benedict常年居住在欧洲,在定居冰岛雷克雅未克之前,也在德国柏林发展过。我想这也是为什么《Una》有着很明显的现代欧洲、特别是北欧的风格。要是问我这是一种怎样的风格,我觉得是很私人化、非大众的。就像在欧洲现代艺术的画廊或者博物馆,一般来说都是冷色调,极简设计,十分空旷,与更多人所熟知的北京故宫、国博或者大英博物馆的氛围相去甚远。里面的每一件展品你都觉得神秘又奇怪,甚至渗人,所以不同于国内传统文艺是通过文化及底蕴,是带有历史感的、故事性的,或是其他艺术品带有美感的,它不一定美,但大都是先通过感官来直接传达情绪或信息的。而Benedict在形容自己的艺术追求时也说,希望自己的戏剧是出于本能的、未加工的、极具生命力的(visceral, raw and bursting with life)。他喜欢创作包含冲突的作品,尖锐、极具力量,以此冲击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因此,《Una》也具有这样的风格与特点。

    文初描述的那种观影体验和氛围持续了整部影片,而三分之二的电影也都是在室内——在那一开始的那个工厂里,而这电影通篇也几乎都是Una和Ray两人的对白。因为Ray搞砸了公司的裁员会议,又惹恼了员工,而恰逢Una紧追不放,两人就在工厂里不停躲躲藏藏,藏匿的同时一直发生争吵,却又不断回忆过去。随着每一次地点的转换,两人过去的故事也慢慢浮出水面。

    片中的Una和Ray都是矛盾综合体:Una对Ray是又爱又恨,千里迢迢寻来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得知Ray已经结婚后更是嫉妒、占有欲爆发,一面指责着Ray,又想要被他占有;Ray则是又惊又恐,后悔、歉意,但又想要再次占有Una,却极力控制自己。两人逃到休息室,谈话,沉默,突然的争吵与唾骂(实则整部影片都是这样的节奏),再次沉默,又陡然转身,疯狂砸东西,然后倒地躺在一片狼藉的地板上。Una起身,走入一排置物柜后,Ray犹豫片刻,跟上前去,Una把手伸进Ray的裤子里,然后两人开始宽衣解带。可就在Ray压在Una身上的时候,又毫不留情的起身离开,剩下一具裸体横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精致的五官特写,好像废弃的模特。这时镜头切到那一排置物柜,遮挡了所有,谁也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就像小时候Una和Ray躲在公园的灌木丛里那样。“我以为你带垫子来是为了让我们更舒服,但是你只是怕我的衣服沾上泥土、污渍。”而整部电影就像这次他们做爱一样,还没射就先拔出来了,我甚至都不能说这90分钟那部分是前戏、那部分是高潮。

    还有我提到的不寻常的配乐,是电影的亮点之一。配乐一般会被人忘记,因为其目的就是让人不自觉地进入特定的氛围里。但这个真是让我忘不掉,它更像是音效,因为没有歌词,没有旋律,只有beat,一直反复的beat,更像是用在恐怖片里的配乐,也很像欧洲现代视频艺术里的运用。至于画面与镜头,电影大都是移动的手持镜头和固定机位的镜头。印象最深刻的移动镜头是用来跟拍Una在工厂里闲逛样地寻觅的那一组,映照着13岁时她在夜里寻找Ray的情景。最喜欢的固定机位的拍摄是插叙两人在公园私会,画面只有那郁郁葱葱的灌木丛,还有最后Una一个人离开,走向镜头,直冲冲地走到观众的面前,陡然切换到13岁时的她坐在床上,就这样一直盯着镜头,盯着荧幕前的你。

    如同很多欧洲电影特别是短片,只有90分钟的《Una》感觉不像电影、不像故事,貌似无头无尾。它是一部没有指向、倾向的作品,不会评价Una的偏执或者Ray的心机,更不会美化或批判这样的“不伦之恋”。它只是简简单单却又最直白的呈现(连探讨人性都不是),呈现这样的事件和这样的人,(可能)会让你思考,不会给你答案,就像不少现代艺术的作品,甚至连一个创作理念都没有,最多就告诉你艺术家的生平、那个阶段在做什么事,然后你就自己盯着看。因为让你开始去看去想就已经达到目的了,结果都不重要。

    Benedict说,“Great plays address us simultaneously at the concrete level of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the metaphysical level of myth and dream。”那我想《Una》應該也是朝這個方向靠攏的。

  • 头像
    水钻


    13岁的乌娜,是一个早慧敏感的女孩。

    她被邻居大叔雷吸引,陷入爱河。展开了一段短暂而深刻的恋情。
    事发后,雷被定罪,入狱4年。出来后,隐姓埋名,避走他乡。
     
    乌娜却从此陷在那段回忆中,无法自拔。
    这回忆不全是伤害,还有甜蜜。
    她还记得他们的初相逢,是她与小伙伴吵架之后。
    伙伴生气回家了。她一个人躺在花园的躺椅上。

    社区的烧烤PARTY正在举行,大人们端着酒杯,捉对聊天。
    她手里捻着一簇花,百无聊赖。
    这时,他出现了。一个沉稳而有魅力的中年男人。
     
    开口第一句话,就熟捻得像是老朋友。
    孽缘,就此种下。
     
    他们像一对隐蔽的情人,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约会。
    他们一起去游泳,迥异的年龄差,引来她的小伙伴们侧目。
    他们一起去野餐。路遇的游人询问,她若无其事地撒谎:他是我爸爸。
    他们一起去坐摩天轮。离地而起,仿佛脱离世俗。自由之风吹拂,他望着身边的少女,忘情地说:我爱你。

    她的长发飞舞,她的心旌摇荡。
     
    他们用暗号约会。
    他给她家打电话,响一声挂断,代表他女朋友出门了,他一个人在家。
    他的车停在院子右边,代表着可以一起去公园。

    在公园一处茂密的树阴深处,他们浅尝辄止。
    在他,是蓄谋已久。
    在她,是心甘情愿。
     
    但浅尝不可能辄止。
    他们向着更深的禁忌迈去。
    最后,他们去了酒店,像成人一样开房。


    他是尽兴了。
    她是很满足——让心爱的人满足,是坠入爱河的女人,更大的满足。
    事毕,男人说要去超市买烟。让她在房间等他。

    女孩在房间等啊等,直到深夜。
    她跑去超市寻他,超市的人说确有男人来买过烟,可是早已走了。
    她去附近的酒吧寻他,酒吧里的人说确有男人来喝过酒,可是早已走了。
     

    失魂落魄的小女孩惹人注意。大家很快明白,她发生了什么。
    虽然她说他没做过什么,但大人们不这么认为。
    之后的事情,是大人们处理的。
    询问,取证,开庭……
    她却只想见到雷,质问他:为什么你不再回来?!



    但她再没见到他。
     
    15年后,她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姑娘。
    但这段往事,却如影随形,对她的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她一直承受着街区众人的指指点点。
    甚至,他当年的女友,有一次竟然当街冲过来扇她耳光。
     
    她的父亲受不了此事的打击,早早去世。
    她与母亲心存芥蒂,关系冷淡。


    心灵的创伤像永不肯愈合的伤口,仍然汩汩流淌着鲜血。
    她一遍遍回忆往事,相比那场被外人定义的“性侵”,她受伤更深的,是为何那天他们发生了关系,他却一去不回。
     
    她情窦初开的这场爱恋,究竟是一场世俗不容的爱恋,还只是令人不齿的恋童?
    往事历历在目。他在往事里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既像一个热恋的情人,又像一个变态的坏人。
     


    雷坐完牢,远走他乡。
    改名为“皮特”,再次混出人模狗样,成了某公司的中层。
    过去的一切,是他绝对不愿想起的往事。
     
    但那天的不告而别,成了乌娜心中的死结。她一直在寻找他,以求解开疑团。
    终于有一天,她得到他的地址,驱车前来。
    这场15年的相见,更像一场秋后算账。
    在远远见到他的那一刻,她紧张到跑去灌木丛中呕吐。
     
    他的同事引她走进他的办公室。
    虽然15年未见,他还是一眼认出了她。

    惊愕、僵硬的表情,显示他多么不想见到她。
    他不想被翻旧账,更不想曾经的丑事被公司知晓。
    但当年被抛弃的女孩已经长大,一脸决不罢休。
     
    女人迫不及待地抛出那些折磨了她十五年的问题——
    你有恋童癖吗?你是不是对许多孩子做过对我做的事?
    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是不是只为了骗我上床?
    那天,你说买烟,为什么走了就不再回来?……


    她明明是来质问渣男的,但从一开始的凌厉责问,继而变成悲伤的抱怨,再而变成呢喃地回忆,错综复杂的心绪,分明可以感觉,她对那段过往是多么刻骨铭心;而对眼前这个躲闪、逃避的中年男人,仍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意。

    他本来是拒绝面对这段往事的。毕竟是那么不光彩的角色,毕竟有那么令人不堪的结局。
    但他不得不被迫回应她。
     

    他一方面也愤怒,说自己犯了人生最大最愚蠢的错,并为此被惩罚,受够了罪。
    但另一方面,他不知不觉间跌入旧日情怀里。他恍惚地追忆,当年的她是多么倔强,与众不同。

    关于她一直纠结的“他离开了为什么没有回来”的核心疑问,他也终于给出答案:他并没有一去不返,恰恰是,他回来了。


    他是去买了烟,他是没有立刻回来。
    但他只是跑去喝了一杯。

    在他们的关系迈过了关键性的一步后,要不要去私奔,他迟疑、恍惚、愧疚、罪恶……多种情绪掺杂下,他选择了逃避。
    但他终于还是回来找她。
    彼时她离开酒店。
     
    他们在相互寻找中错过彼此。
    事情掉头直下,去到了最糟的结局。




    这是一部以对话引领叙事的电影。
    所有的往事,均是男女主角见面时的对话回溯展开的。
     
    此类片的经典,莫过于《爱在日落》系列三部曲。


    该片不同的是,用了更加冷峻的影调,以及更逼仄的空间里。
     
    会面的地点在一个工业厂房里。到处是高大的铁架、货柜。
    从办公室到仓库里、到盥洗室的小包厢,特定的空间里,放大了所有的对峙、冲突与纠葛。


    在长时间的对话中,二人时而愤怒地争吵,时而哀怨地倾述,时而禁不住关心彼此的近况,时而又无法克制地想要重回亲密关系。
     
    拍摄手法亦很独特。
    大量的构图于突兀中寻求别样的平衡。

      
    就像他们的关系,在彼此伤害中又彼此依恋。
    那些伤痛,苦到极致,又带一丝甘甜。
    他还关心,她现在是否有新男友。
    她还妒忌,现如今他的新女友。
     

    他们再次相拥,赤裸相对。
    但在最后关头,他再次选择了放弃。
    这一次,他清楚地说出,不会跟她在一起。
     
    乌娜的扮演者鲁妮·玛拉,在此片贡献出绝佳的演技。
    2011年,出演大卫·芬奇执导的《龙纹身的女孩》,为扮演一名神秘另类的女子,她减重,学骑重型机车,在身上和脸上穿洞,剪庞克发型,漂白眉毛,上映后名声大噪,获得2012年的奥斯卡女主角提名。

      
    2015年,她凭借《卡罗尔》中与凯特·布兰切特的精彩对演,获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主角,并提名次年的奥斯卡女配。
     
    她高耸的颧骨,瘦削的脸颊,一双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
    很多时候,她嘴唇紧抿,面无表情,惟以眼睛表达情绪。


    欢乐哀伤,孤寂绝望,都满满盛放在双眸中。
    她自带一种遗世独立的气质。特别适合出演乌娜这种聪慧而带有神经质的女子。
     
    本片的最后,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乌娜在雷的家里,意外地遇到了雷的养女,一个一如她当年年纪的女孩。


    她刚刚释怀的心,重新纠成一团。
    他追上她,捧着她的脸,急切地解释,他真的只是在照顾这个孩子。他不是恋童癖。
    他再次信誓旦旦地说:他只爱过一个少女,就是她。


    究竟他是不是在说谎,究竟他是否曾交付真心?
    她深深地望向他,眼眸里有不舍,有迷惑。
    她一言未发,掉头离去。
     
    到底她是哀莫大于心死,还是终于释怀?
    影片中没有明确的信息。
     
    但有一点明确无疑,这次她终于放下,那个15年里放不下的他。


    当一段关系破裂,我们常会在往事里辗转反侧。
    一遍遍掀开伤疤,自虐般享受流血的痛快。
     
    只有真正事过境迁,才会自嘲当初,为何那么犯贱。
    怎么会允许他们,那么残忍地伤害自己?
     
    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肯原谅,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除了情场上始乱终弃的恋人,还有生意里背信弃义的伙伴,职场上因妒生非的小人。
     
    惟有等待时间之手轻缓拂过,与往事和解之时终将来临。
     
    我想给你的祝福是遗忘。

    ————
    一个资深影迷的私家分享。请 俺的公众号“有影的事”。
  • 头像
    Настя

    茨威格说:“人最不能原谅的莫过于被迫从真诚的热情中醒悟,明白过来那个曾令他们寄托了全部希望的人正是让他们失望的人。”nn电影由话剧改编,仍旧保留着话剧式的封闭空间和正面冲突的漫长对峙。工厂的机械声随房门开闭轰响随即消匿,间或穿插闪回,加之由男主躲避上司斥责所致的场景转换,皆为对话构造出自然区隔。叙事采用与《洛丽塔》迥异的少女视角,从越轨关系的另一端出发,跨越15年时光展开质询。当然,亨伯特与洛丽塔的关系中有更多欺骗、强迫、一方狂热孤独的满足与另一方的不断逃避。这里的关系则借回忆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暖色,两情相悦的追溯直到旅馆之夜的分离才戛然而止。nn13岁的乌娜问:“雷,你去哪儿了?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丢下我?雷,你听得到吗?我爱你。” 庭审现场在这段录像结束后一片唏嘘。事情的荒谬在于,乌娜有着“超出自身年龄的聪慧”,因深爱而愿以身体取悦对方;法律以四年监禁惩戒这成年人的罪,少女则在完成法律程序后的十余年始终自舐伤口,无法原谅他的不告而别。她甚至没能改换地址,与母亲关系生疏,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她仍然爱他,怨恨他,想见他,想惩罚他,想找回他。

    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份爱意开始的动机,也不知道13岁的她头脑中爱的意义来自于哪里。是迷茫之中的自我说服吗?又或者,模糊的依赖感被另一方标注为爱情,就当它是爱情了。至于相处时该做什么,就模仿大人的样子。唯一确定的是,这一切让乌娜在接下来的一生中无法拥有任何笃定安全的依恋关系。而对那个在女孩头脑中定义爱情的成年男性来说,他所享有的或许只是无区别的欲望罢了,喜新厌旧,转瞬即逝。nn雷总力图将自己与恋童癖划清关系,并坚持说那天离开宾馆并非想要逃离,只是喝酒平静一下,回去却发现她已不在。乌娜歇斯底里,但始终清醒。她清楚对方的软弱游移,清楚“逃离”与“未能及时回去”本质上毫无区别。当二人再度拥抱爱抚赤裸喘息被雷中断,她在请求未果后抬高声音质问:“是因为我已经太成熟了吧?” 雷尝试遮掩的生活情境在片尾晚宴上终于无处藏身。在乌娜看来,雷的继女除了作为新的“猎物”存在,似乎再无可能。nn雷追上夺门而出的乌娜说:“自你之后我再没有爱上任何少女。只有你。” nn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一个人的话呢?n一切可供追忆提炼升华的爱恋细节归结到底,是否都只是循环往复的欲望本身?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