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郭柯宇徐啸力伊格尔·列达哥洛夫徐小玲
类型:剧情战争导演:叶大鹰 状态:已完结 年份:1995 地区:大陆 语言:其它 豆瓣ID:1305034热度:827 ℃ 时间:2024-08-14 13:52:18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郑大圣的《古玩》叶大鹰的《红樱桃》才是优秀的主旋律影片,不仅仅是优秀了,它完全可以成为区别于美国主旋律的中国主旋律类型。《天下无贼》与他们相比显得过于露骨,而《湄公河行动》与《天下无贼》相比,更加不遮掩。遗憾这些的电影如此稀少。
1.
那个为讨好楚楚谎称自己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德国人的俄罗斯男孩。
最开始他用蹩脚的中国话说自己是中国人,可他的模样哪里有半分亚洲血统,一看就是经常用这种谎话和人套近乎。他与楚楚争吵过后楚楚去了夏令营,战火接踵而至,他没能和楚楚道歉。后来当他面对德国士兵、屈辱地捡起德国士兵的烟头,说自己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是德国人时,我以为他是个软骨头、变色龙,他却趁德国士兵松懈,拿起对方的枪指着对方,回头喊:楚楚快跑。
2.
俄语口语考试上要求讲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母,罗小蛮告诉楚楚可以套用自己的故事模板,小把戏却被老师识破,要求她讲真实的故事。她用俄语颤颤巍巍地讲关于家乡和父母的故事,那个真实版本,剖得她鲜血淋漓,讲到一半转用中文说,说得两行泪下。
3.
罗小蛮做邮差工作,传递前线战士的死讯给他们的家人。他有次送信,开门的小女孩说妈妈睡着了,他走近一探,已经没有呼吸。从此这个失去父母的小女孩,跟在他身边叫他爸爸。结局她找到楚楚,跟楚楚说:我是中国人。这一句话,既是俄罗斯男孩第一次搭讪楚楚,又是语言课上他们的演讲,还是罗小蛮的延续。俄国小女孩已经成为三个人的象征。
4.
纳粹纹身爱好者的精神污染。其实关于反战题材,很多会从艺术家身上着手。因为对艺术的热爱是超越种族国界的。弃笔从戎,很多是被迫。纳粹在楚楚身上纹身,不只是说明艺术家在战争年代的无奈,更说明艺术是为国家机器服务的,他的纹身是意识形态的传递啊。纳粹完蛋了纹身还留在楚楚背上。
看惯了英雄凯歌式的战争片,往往就会被一个特殊时代里,平凡而渺小的普通人所感动。看惯了声泪俱下控诉式的战争片,往往就会纠结于无声无语的悲凉中不能自拔。n《红樱桃》里,没有拯救世界的英雄给人们以希望,平凡的孩子,平凡的人,做的却是不平凡的事,于是绝望处就有了希望,有了未来。n影片的第一次震撼是在,语言课考试上,当虚构的身世被看穿,我们的小楚楚开始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在我们眼前,慢慢揭开自己疼痛的疤,亲眼看到作为革命者的父亲被腰斩的全过程,不能叫,不能哭,怎能忘!不舍得去看楚楚讲述这些时,隐忍而悲愤的眼神,平静背后,强烈的控制到身体微微发颤。满教室的师生都被震撼到了,此时,这里的战争还没来。n接下来,影片的情绪明显的,轻快起来,澡堂里洒水嬉戏,歌声相和,一直到一位身宽体胖的苏联阿婶被误打误撞地被淋了个结结实实,脆弱的澡堂经不起这位阿婶的悲惨嚎叫和男孩子们的鱼贯而出,终于塌了,只剩下阿婶胖体微遮,尴尬羞愤的立在那里,夸张的喜剧效果不言而喻。n经过这一连串闹剧式的生活写意,之前心中压抑的阴霾渐渐散去,以为再凄惨的童年也都会过去,这才是十岁的孩子应有的生活,应有的童真,应有的笑脸,但是现实总是狠狠的扇了我一巴掌,让我痛。n刚开始,楚楚决定不要去夏令营,要留下来帮助修屋受到男生们集体的嘲笑时,我以为只是生活插曲,直到看完了整部影片,知晓了战争岁月里,没有谁可以奢谈幸福!如果楚楚就此留下,没有去夏令营,她是不是就不会遭遇之后磨灭不掉的耻辱和伤害。n没有什么能在事情发生了之后说如果,这就是战争中小人物的命运,由天不由我,由强不由弱。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挣扎着,抵抗着,奋斗着,牺牲着… …n楚楚终是坐上了去夏令营的车,由命运载着前行了… …n快乐的夏令营场景下,战火没预兆的从天而降,铺天盖地。爆炸,逃散,烟火冲天,一切祥和,欢乐瞬间崩溃到消失殆尽。人们慌乱的眼神,慌乱的步伐,一点点将影片带到更为黑暗,迷茫的色彩中去。n第二次震撼是张卡尔,那个混血男孩的死。开始的他,像谄媚般的讨好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德国兵,接受了所有来自德国兵故意的侮辱。我原本觉得这种人真是该为自己汗颜,一支烟罢了,还无关生死呢,就把自尊和民族尊严全部丢弃了。哪知,他在套近乎后成功的夺走德国兵的枪,镇住其他德国兵,大叫着让其他的伙伴们逃,而他在被追捕中,因不会使用那支枪,愤怒呐喊“法西斯臭狗屎”之后光荣牺牲,无数子弹穿过年轻的身体。他用还稚嫩的肩膀扛下来所有的罪,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尊严,名誉,甚至生命。n第三次震撼来自那个要烟的女孩,她也许不是一个绝对的好人。为着生存,近乎毫无原则的妥协,她欺负新到的孩子,媚笑地伺候着下等的醉酒军官,希冀可以靠这些换取一份平平安安,平平静静。但是她最终没逃过她的劫,当将军在酒会上,将她作为自己的艺术品展示时,她站在酒桌上,赤裸的肌肤满是刺青,人们疯狂的向她抓去,她眼神由最终的惊恐无助到后来的绝望木然,她由最初左晃右闪的躲避到最后呆立成空洞雕像,生命抽离般模样,所有原来指责她的话,在那刻都说不出口了,她即使妥协至此,依然无法在战争中安然完璧。n第四次震撼,是男主人公罗小蛮寄宿在老邮差TONY家里,做着一份很揪心的工作,将战士的死讯传达到他的家属那里,老邮差说,一份也不能遗漏。每一次,信件的抵达都会伴随着撕心裂肺,伤恸欲绝的哭声,每一次,罗小蛮总是快速的逃离,为什么他最后会选择和那些德国兵同归于尽,即使他们已经投降了,这似乎和缴枪不杀的规矩不和,可是试想,一个看尽战争带来人间惨剧的男孩儿,怎么能理智到冷血的放弃对德国兵的复仇,他用弹弓打击德国兵被Tony干涉后,他选择了这样一条路。一条将悲剧进行到底的路,一条用自己的热血生命来谱写的复仇之路,他终于可以安静且安详地安息了,他终于不用面对那些因法西斯侵犯而家破人亡的惨剧,终于不用怀着悲凉的心情去编写已战死的战士那不可能再拥有的灿烂阳光来安慰支持他的家人。我总是在想他大声的读着自己写出来的善意谎言时,看着那些已死战士的亲人们眼中重放希望的光芒时,一个人收藏了所有的真相,所有的痛苦和辛酸,会是怎样的心情。当一位老妈妈用温暖的怀抱搂住他,兴奋的一直絮叨的说自己的儿子还活着,还活着,他该怎样去承受。在纳粹兵被爆炸的油桶震得四分五裂的同时,他轰轰烈烈的走了,在热火与热血中得到了永生。n影片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个叫楚楚的女孩,从经历了第一次作为活物的艺术品被将军在其背上刺青到后来黑色屏幕上缓缓上升,告诉我们关于楚楚最后的结局。n影片刚开始,初到俄国的楚楚是可爱的,经历不幸的她依然有着孩子的眼神。战乱刚开始,饥饿的她是可怜的,但并不缺乏生气。到达将军府,遭遇游戏般杀人的她,是畏惧的,诚惶诚恐的,她无意翻看到了刺青的花样,却不知这就是她今后无论如何都不能磨灭的耻辱。第一次被刺青醒来的她,惊恐的看到背后的花纹,她并不知道究竟哪里有,有多少,但她知道那个东西带给她的羞辱,她拼了命在粗糙坑洼的泥墙上蹭她的背,希望可以抹杀掉那羞辱的刺身。任是血肉模糊,任是鲜血将墙面浸染,她不管不顾的蹭。可是刺青依然,什么都没改变,她乏力的抗争,无声的对抗,一直到纳粹失败的那一天,将军说她是他留在世界上唯一的金色皮肤的艺术品,希望她活着,将军在刺完最后一笔后,举枪入口,自杀了,德国的纳粹军旗轰然倒下… …n被红十字会救回的她,又有了笑容,脏兮兮的衣服下,那个可爱的笑脸仿佛又回来了,如果没有洗澡需要脱衣以及后来的故事,也许楚楚就会以为灾难结束了,她终于熬到了这一天,所以洗澡堂里她死活不脱衣服,她知道那衣服一脱,磨灭不掉的耻辱又会回来了,战争胜利了,可是她的灾难在刺青被刻上去的那刻起就被宣判了没有终期。那背后展翅的鹰,挣扎的蛇,纳粹的标志就是她不容于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俄国的理由,她宁愿披上脏兮兮的衣服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围栏边过夜,她的眼长久的盯在沸腾燃烧的火焰上,不知道她要多大的勇气才能狠心拿起那燃烧的木棍烫向自己的背后,蚀骨般的疼痛,她默不吭声的忍下来,只是脸上的泪越来越多的流着,她的手死死的抓着地上的草,可是伸向后背燃烧的木棍就是这样一直坚定的,执拗的压在纹身上… …n然而,经历了这样的苦楚,刺身依然未受到根本的摧毁,因为刺身的面积太大了,她坚持要进行植皮手术,尽管手术风险相当大,俄国军方似乎也容不得这样的纹身在女孩子的背上,他们更愿意让这个纹身成为警戒后世的碑文,这样的安排我不知道是有怎样深刻的用意。院长对楚楚的怜惜让人多少感受到战争过后,温暖回归。n结尾,那个叫着罗小蛮“爸爸” 的苏联小妹妹和楚楚见面了,她这样介绍了罗小蛮,他是中国人,他来自延安,他的学校在… … 更加稚嫩的声音,一样的字句,楚楚想起来初到苏联的那堂语言考试,声音宛在,人以非也… …n叶大鹰导演的这部电影,没有用大量的鲜血,尸体来营造战争的惨烈,从战争中孩子们的遭遇揭开全景的一角,让人揪痛不已。n战争结束了,但是伤害却无法消弭… …nn
青春野蛮
胡越的故事国语
猛鬼殿4
回家的路
火云端
韭菜花开
A political thriller. T...
播放指数:999℃
郑大圣的《古玩》叶大鹰的《红樱桃》才是优秀的主旋律影片,不仅仅是优秀了,它完全可以成为区别于美国主旋律的中国主旋律类型。《天下无贼》与他们相比显得过于露骨,而《湄公河行动》与《天下无贼》相比,更加不遮掩。遗憾这些的电影如此稀少。
1.
那个为讨好楚楚谎称自己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德国人的俄罗斯男孩。
最开始他用蹩脚的中国话说自己是中国人,可他的模样哪里有半分亚洲血统,一看就是经常用这种谎话和人套近乎。他与楚楚争吵过后楚楚去了夏令营,战火接踵而至,他没能和楚楚道歉。后来当他面对德国士兵、屈辱地捡起德国士兵的烟头,说自己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是德国人时,我以为他是个软骨头、变色龙,他却趁德国士兵松懈,拿起对方的枪指着对方,回头喊:楚楚快跑。
2.
俄语口语考试上要求讲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母,罗小蛮告诉楚楚可以套用自己的故事模板,小把戏却被老师识破,要求她讲真实的故事。她用俄语颤颤巍巍地讲关于家乡和父母的故事,那个真实版本,剖得她鲜血淋漓,讲到一半转用中文说,说得两行泪下。
3.
罗小蛮做邮差工作,传递前线战士的死讯给他们的家人。他有次送信,开门的小女孩说妈妈睡着了,他走近一探,已经没有呼吸。从此这个失去父母的小女孩,跟在他身边叫他爸爸。结局她找到楚楚,跟楚楚说:我是中国人。这一句话,既是俄罗斯男孩第一次搭讪楚楚,又是语言课上他们的演讲,还是罗小蛮的延续。俄国小女孩已经成为三个人的象征。
4.
纳粹纹身爱好者的精神污染。其实关于反战题材,很多会从艺术家身上着手。因为对艺术的热爱是超越种族国界的。弃笔从戎,很多是被迫。纳粹在楚楚身上纹身,不只是说明艺术家在战争年代的无奈,更说明艺术是为国家机器服务的,他的纹身是意识形态的传递啊。纳粹完蛋了纹身还留在楚楚背上。
绝对的年少,有印象的只有片中女孩的发型···
今日重看
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啊···
我再次朴素的称赞一下,好片···
作为电影来讲
1.选材:
二战
没有英雄,有的只是普通人。普通的少年儿童···
我一贯欣赏的普通人风格
2.角色:
角色饱满
电影成功之关键
中俄德三国演员同台,角色塑造很不错
无敌善良的罗小蛮,我觉得他善良得比较理想主义
楚楚,眼神无敌,尤其在电影后半部,被纹身以后的表演,很精髓啊
那种痛到心里的耻,是怎样的一个痛字了得
那个管罗小蛮叫爸爸的可爱俄罗斯小姑娘
好人饱满,坏人也很全面
那个爱好纹身的德国将军
不是一贯的坏人该有的丑恶嘴脸
除了假恶丑一无是处
人也爱好艺术
艺术,什么是艺术?这又是一个问题
艺术,战争,合在一起又是个很冲击的问题
还有那不好不坏的人
修道院里那个找人要烟的俄国女孩
可能态度带点坏,同样也是纹身的牺牲品
出场不多,但是也能让人印象深刻。
好电影就是如此啊
3.细节
我是很注重细节的···
楚楚醒来看到自己身上法西斯之鹰时不要命地吼叫,与背后粗石头的摩擦
德国将军自杀时,背后随着枪声轰然倒塌的的法西斯旗帜
楚楚走进澡堂时孩子般纯真高兴的眼神以及之后看到其他女孩背部想起自己背上东西时惊恐的眼神
夜里爬向篝火,用火伸向自己背部的表情
一直认为无声的哭泣是哭的最高境界,这里用得很好
包括与篝火边跳舞的девушки欢快的表情的对比
以及首尾照应的那一段“我的祖国在中国,我出身在延安……我在¥#中学上学···”
不是怎么看战争片
《红樱桃》让我们了解
战争也可以不靠鲜血,不靠尸体来体现。
致敬
最后:
love and peace
做个好人
我爱俄语···
看完之后,有点兴奋,便迫不及待的开了电脑,上了豆瓣细瞧豆瓣的影评,谁曾想,豆瓣上的影评几乎让我失望透顶。
战争题材的影片,在中国影坛一直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母题”,关键是选取的角度。1995年《红樱桃》上映的时候,颇有争议,不仅仅是电影中有女主角半裸的镜头,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在于叶大鹰反映战争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反映战争,尤其是战争对于儿童的戕害。
战争,不管是正义还是非正义,对于人类都是一场浩劫,是成人之间权利斗争的恶果,会累及无辜,尤其是懵懂的孩童。
电影以两个少年为主角,以二战为大的时代背景,从中国延安而来,出身烈士家庭在苏联学习先进的共产革命理论,避开了国内的抗日战争以及国共两党之争,却没有避开苏联的反法西斯之战,两个少年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都历经战争的创伤,谁说莫斯科没有眼泪?只是因为历经太多,没有办法轻易掉泪。
影片给我的第一个震撼,是楚楚对于自身身世的理解,“爸爸妈妈本来不想要我,觉得我是革命的包袱”“爸爸被腰斩,妈妈告诉我要继承爸爸的遗志,要继续革命,可是我连革命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成人总是这样自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在孩子还没有认识世界的美好时,就开始向他们灌输人世的残酷,成人世界里的争斗,即使再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也都如徐克《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所说的那样,“什么为国为民,说穿了,都是争权夺利!”不知怎的,突然想起杨沫,那个写《青春之歌》的女作家,对于自己的亲身骨肉似乎就是如楚楚父母那般残忍,连笔下的林道静也因为革命而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身为女子,倘若连一颗母亲的心都没有,又何谈解放天下人?
影片有两个叙事空间,罗小蛮在后方艰难谋生与楚楚人格尽失的俘虏生活。罗小蛮在后方讨饭、卖血等等可以说是电影中常用的桥段,然,引起观众无限深思的却是罗小蛮当起了“死亡信使”——派发前线传回来的死亡通知。每每罗小蛮派发完通知,都是落荒而逃,尤其是“光顾”同一家给相同的人派发通知时,那种紧张、忙乱以及不知所措,那份活着艰难的感慨使我油然而生。文革时,有这样一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但身为烈士之后的楚楚似乎怎么都没有大义凛然起来,可我看到的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小女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样的话,是中国接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才会说的,而楚楚只是一个孩子,学业被中断,什么世界观人生观都没有建立起来,有的只是一种生存的本能。所以,她会胆战心惊的做着纳粹的女仆,在直面死亡之后,会惊恐地说道:“我愿意,我……愿……意……”
在此之前的中国战争题材的电影,都是以成人为主角,并且都被塑造成高、大、全的英雄形象,直接化身为党的形象代言人。这样的电影,是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要内涵,拍摄的目的也是注重了政治教化功能,而非艺术品。叶大鹰的这部作品,拿战争做了外壳,实质上却是在探讨人性,我一直都相信人性是艺术品所要反映的重要一面,所以我认为《红樱桃》是一部优秀的艺术电影。
看豆瓣的其他影评,都是在说《红樱桃》的某些镜头所留下的阴影,的确,这部电影是不适合小孩子看的,有关部门若想加强孩子们的政治思想教育与其放《红樱桃》,不如放《小兵张嘎》来得直接。
另: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和老妈一起,电影中大段的俄语对白,让我老妈很是感慨,她想到的是自己的年少时代——作为老三届的初中毕业生,我妈妈年少时学习外语都是学的俄语。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妈妈这个在政治风波中一路走来即将步入老年的妇人说道:“幸亏是叶大鹰(叶挺之孙)拍这部电影,否则还不知道这部电影能不能公开上映呢!”
看惯了英雄凯歌式的战争片,往往就会被一个特殊时代里,平凡而渺小的普通人所感动。看惯了声泪俱下控诉式的战争片,往往就会纠结于无声无语的悲凉中不能自拔。n《红樱桃》里,没有拯救世界的英雄给人们以希望,平凡的孩子,平凡的人,做的却是不平凡的事,于是绝望处就有了希望,有了未来。n影片的第一次震撼是在,语言课考试上,当虚构的身世被看穿,我们的小楚楚开始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在我们眼前,慢慢揭开自己疼痛的疤,亲眼看到作为革命者的父亲被腰斩的全过程,不能叫,不能哭,怎能忘!不舍得去看楚楚讲述这些时,隐忍而悲愤的眼神,平静背后,强烈的控制到身体微微发颤。满教室的师生都被震撼到了,此时,这里的战争还没来。n接下来,影片的情绪明显的,轻快起来,澡堂里洒水嬉戏,歌声相和,一直到一位身宽体胖的苏联阿婶被误打误撞地被淋了个结结实实,脆弱的澡堂经不起这位阿婶的悲惨嚎叫和男孩子们的鱼贯而出,终于塌了,只剩下阿婶胖体微遮,尴尬羞愤的立在那里,夸张的喜剧效果不言而喻。n经过这一连串闹剧式的生活写意,之前心中压抑的阴霾渐渐散去,以为再凄惨的童年也都会过去,这才是十岁的孩子应有的生活,应有的童真,应有的笑脸,但是现实总是狠狠的扇了我一巴掌,让我痛。n刚开始,楚楚决定不要去夏令营,要留下来帮助修屋受到男生们集体的嘲笑时,我以为只是生活插曲,直到看完了整部影片,知晓了战争岁月里,没有谁可以奢谈幸福!如果楚楚就此留下,没有去夏令营,她是不是就不会遭遇之后磨灭不掉的耻辱和伤害。n没有什么能在事情发生了之后说如果,这就是战争中小人物的命运,由天不由我,由强不由弱。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挣扎着,抵抗着,奋斗着,牺牲着… …n楚楚终是坐上了去夏令营的车,由命运载着前行了… …n快乐的夏令营场景下,战火没预兆的从天而降,铺天盖地。爆炸,逃散,烟火冲天,一切祥和,欢乐瞬间崩溃到消失殆尽。人们慌乱的眼神,慌乱的步伐,一点点将影片带到更为黑暗,迷茫的色彩中去。n第二次震撼是张卡尔,那个混血男孩的死。开始的他,像谄媚般的讨好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德国兵,接受了所有来自德国兵故意的侮辱。我原本觉得这种人真是该为自己汗颜,一支烟罢了,还无关生死呢,就把自尊和民族尊严全部丢弃了。哪知,他在套近乎后成功的夺走德国兵的枪,镇住其他德国兵,大叫着让其他的伙伴们逃,而他在被追捕中,因不会使用那支枪,愤怒呐喊“法西斯臭狗屎”之后光荣牺牲,无数子弹穿过年轻的身体。他用还稚嫩的肩膀扛下来所有的罪,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尊严,名誉,甚至生命。n第三次震撼来自那个要烟的女孩,她也许不是一个绝对的好人。为着生存,近乎毫无原则的妥协,她欺负新到的孩子,媚笑地伺候着下等的醉酒军官,希冀可以靠这些换取一份平平安安,平平静静。但是她最终没逃过她的劫,当将军在酒会上,将她作为自己的艺术品展示时,她站在酒桌上,赤裸的肌肤满是刺青,人们疯狂的向她抓去,她眼神由最终的惊恐无助到后来的绝望木然,她由最初左晃右闪的躲避到最后呆立成空洞雕像,生命抽离般模样,所有原来指责她的话,在那刻都说不出口了,她即使妥协至此,依然无法在战争中安然完璧。n第四次震撼,是男主人公罗小蛮寄宿在老邮差TONY家里,做着一份很揪心的工作,将战士的死讯传达到他的家属那里,老邮差说,一份也不能遗漏。每一次,信件的抵达都会伴随着撕心裂肺,伤恸欲绝的哭声,每一次,罗小蛮总是快速的逃离,为什么他最后会选择和那些德国兵同归于尽,即使他们已经投降了,这似乎和缴枪不杀的规矩不和,可是试想,一个看尽战争带来人间惨剧的男孩儿,怎么能理智到冷血的放弃对德国兵的复仇,他用弹弓打击德国兵被Tony干涉后,他选择了这样一条路。一条将悲剧进行到底的路,一条用自己的热血生命来谱写的复仇之路,他终于可以安静且安详地安息了,他终于不用面对那些因法西斯侵犯而家破人亡的惨剧,终于不用怀着悲凉的心情去编写已战死的战士那不可能再拥有的灿烂阳光来安慰支持他的家人。我总是在想他大声的读着自己写出来的善意谎言时,看着那些已死战士的亲人们眼中重放希望的光芒时,一个人收藏了所有的真相,所有的痛苦和辛酸,会是怎样的心情。当一位老妈妈用温暖的怀抱搂住他,兴奋的一直絮叨的说自己的儿子还活着,还活着,他该怎样去承受。在纳粹兵被爆炸的油桶震得四分五裂的同时,他轰轰烈烈的走了,在热火与热血中得到了永生。n影片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个叫楚楚的女孩,从经历了第一次作为活物的艺术品被将军在其背上刺青到后来黑色屏幕上缓缓上升,告诉我们关于楚楚最后的结局。n影片刚开始,初到俄国的楚楚是可爱的,经历不幸的她依然有着孩子的眼神。战乱刚开始,饥饿的她是可怜的,但并不缺乏生气。到达将军府,遭遇游戏般杀人的她,是畏惧的,诚惶诚恐的,她无意翻看到了刺青的花样,却不知这就是她今后无论如何都不能磨灭的耻辱。第一次被刺青醒来的她,惊恐的看到背后的花纹,她并不知道究竟哪里有,有多少,但她知道那个东西带给她的羞辱,她拼了命在粗糙坑洼的泥墙上蹭她的背,希望可以抹杀掉那羞辱的刺身。任是血肉模糊,任是鲜血将墙面浸染,她不管不顾的蹭。可是刺青依然,什么都没改变,她乏力的抗争,无声的对抗,一直到纳粹失败的那一天,将军说她是他留在世界上唯一的金色皮肤的艺术品,希望她活着,将军在刺完最后一笔后,举枪入口,自杀了,德国的纳粹军旗轰然倒下… …n被红十字会救回的她,又有了笑容,脏兮兮的衣服下,那个可爱的笑脸仿佛又回来了,如果没有洗澡需要脱衣以及后来的故事,也许楚楚就会以为灾难结束了,她终于熬到了这一天,所以洗澡堂里她死活不脱衣服,她知道那衣服一脱,磨灭不掉的耻辱又会回来了,战争胜利了,可是她的灾难在刺青被刻上去的那刻起就被宣判了没有终期。那背后展翅的鹰,挣扎的蛇,纳粹的标志就是她不容于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俄国的理由,她宁愿披上脏兮兮的衣服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围栏边过夜,她的眼长久的盯在沸腾燃烧的火焰上,不知道她要多大的勇气才能狠心拿起那燃烧的木棍烫向自己的背后,蚀骨般的疼痛,她默不吭声的忍下来,只是脸上的泪越来越多的流着,她的手死死的抓着地上的草,可是伸向后背燃烧的木棍就是这样一直坚定的,执拗的压在纹身上… …n然而,经历了这样的苦楚,刺身依然未受到根本的摧毁,因为刺身的面积太大了,她坚持要进行植皮手术,尽管手术风险相当大,俄国军方似乎也容不得这样的纹身在女孩子的背上,他们更愿意让这个纹身成为警戒后世的碑文,这样的安排我不知道是有怎样深刻的用意。院长对楚楚的怜惜让人多少感受到战争过后,温暖回归。n结尾,那个叫着罗小蛮“爸爸” 的苏联小妹妹和楚楚见面了,她这样介绍了罗小蛮,他是中国人,他来自延安,他的学校在… … 更加稚嫩的声音,一样的字句,楚楚想起来初到苏联的那堂语言考试,声音宛在,人以非也… …n叶大鹰导演的这部电影,没有用大量的鲜血,尸体来营造战争的惨烈,从战争中孩子们的遭遇揭开全景的一角,让人揪痛不已。n战争结束了,但是伤害却无法消弭… …nn
如果有电影分级制度这部片子也不会是G级。
但是这两个假设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都只是假设,虽然现在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可以在看《少年亚当》的时候喝水不呛着,但是那时候学校包场看的这部电影让我备受惊吓和伤害。记得中间因为没看懂睡过去一会,但是结尾女主拿起那根燃着火的木柴的时候……所谓阴影就是这么留下的。
不说什么了,呼唤电影分级制度,不要伤害更多幼小的心灵了,无论这部电影的立意用上学那会的术语说多么的“有教育意义”。
附:这篇影评本来是想写给另一部更骇人的消防教育片的,但是豆瓣上找不到。
记得那个教育消防片是个N多火灾事故的集锦,比如礼堂消防门不开导致起火的时候各种踩踏死了N多人,比如加油站里司机违章操作导致爆炸等等等。印象最深的是一组火灾现场的镜头,那场面就是个露天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