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连俞涵温升豪郭子乾李杏薛仕凌黄健玮许安植
类型:剧情爱情台湾导演:林君阳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1 地区:台湾 语言:其它 豆瓣ID:35230595热度:612 ℃ 时间:2022-05-04 02:58:3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史話》茶金「四萬換一塊」沒說的事
中國時報 2021年11月27日
歐陽聖恩
2021年11月中旬由公視和客委會製作的《茶金》連續劇,因為「四萬換一塊」政策係「由美方鼓勵執行」的劇情是否符合史實,引起爭議;筆者藉各種檔案資訊、國家圖書館館刊的論文來還原當時情況。由於事隔70餘年,參與其事的官員應已全數過世,檔案也殘缺不齊,只能從經濟、政治兩個面向來說明。
1945年8月台灣光復初期,台灣省行政長官為避免通貨紊亂,不在台灣地區使用在大陸的法幣,因此市面流通的貨幣仍是日據時期發行的3種貨幣:日本銀行券、日銀發行的輔幣與輔幣券,日本政府所屬台灣銀行(簡稱台銀)發行的台灣銀行券。
日本在侵華戰爭末期已掏空台銀去抵充侵略中國的戰爭債務,投降後藉口復員費用的增加,大量發行台灣銀行券,兩個月內發行量暴增12億5000萬元,造成物價猛漲,通貨膨脹。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乃於1945年11月7日公布《處理省內日本銀行兌換券及台灣銀行背書之日本銀行兌換券辦法》,除抑止惡性通貨膨脹,也禁止其繼續發行固有銀行券。
台灣光復後發生通貨膨脹的原因頗多,包括日據時期台銀承購巨額日本發行的公債,埋下通膨的種子;1946年起年國共內戰擴大,軍政方面支出龐大,於是動員台灣提供物資支援;許多大陸居民撤退來台,生產力尚未恢復,造成物資嚴重缺乏,物價上漲;而大量工商游資從大陸流向台灣也影響金融市場。
1946年9月1日財政部採取發行等值於台灣銀行券的「台幣」,以收回日據時的台灣銀行券。而日據時期的台灣銀行、三和銀行及台灣儲蓄銀行合併重組為新台灣銀行,只准許「台幣」流通於台灣省地區,這些台幣後來稱之為舊台幣或老台幣。
原有的台灣銀行券以1比1等值兌換收回,期限為9月1日至11月30日。但因國共內戰造成的龐大財政赤字,台幣發行之後,台灣物價逐漸高漲,不得不大量印發鈔票,形成惡性循環。
1948年5月,台幣面值難以應付大額支付,台銀另發行「即期定額本票」,面值有5000、1萬、10萬及100萬元4種,因應工商交易之需,以濟軍政行政費用兌換之急,並與台幣同時流通市面。
當時政府在大陸紊亂的財經政策影響到台灣的金融財政,本專欄(09月11日)曾提到財經共諜冀朝鼎是誤導國府財經政策的元凶。由於國府統治區規定使用法(定貨)幣,淪陷區使用偽幣(中儲券),1945年9月財政部規定法幣與偽幣的兌換率是 1:200,淪陷區民眾一夜間傾家蕩產,國統區民眾和官員紛紛到淪陷區搶便宜,大量囤購貨物,頓時淪陷區經濟大亂,物資短缺。
1946年台灣推出「台幣」(現在稱為舊台幣),當時以1元兌收法幣30元,後來台幣1元竟能折合法幣1635元;隨著台幣超量發行,刺激物價飆升,百姓只得以物易物,因為鈔票的價值跟不上物價的上漲。
1948年國府戰況危急,軍費開支高達財政總支出的68.5%,法幣總發行額高達660萬億元仍無法抑制通貨膨脹,加印鈔票也無法維持。財政部長宋子文於1948年8月19日又實施舉世最大幣制改革的「發行金圓券」,法幣300萬兌換金圓券1元,用金圓券強制收兌法幣,史稱「819幣改」。
金圓券發行之初,大陸各省金融活動曾短暫平靜,但隨著戰局逆轉,軍需糧餉的供應浩繁,物價昂貴無法抑止,又增加發行量,造成金圓券步上法幣後塵快速貶值。由於國府局勢愈益惡化,經濟肅條,各省工商游資大量湧向台灣,使台灣物價飛騰,但是政府仍憑藉台幣大量發行墊付國共內戰所需之費用。
金圓券劇烈惡性的貶值使通貨功能無法維持,1949年中期台幣發行額高達5270億餘元,比原訂發行額增加175倍,濫印鈔票導致台幣大幅貶值。
官方統計顯示1946至1949年每年平均物價漲幅高達922%,1948至1949年5月,金圓券貶值367萬倍,法幣則形同廢紙。而台灣的經濟惡化不僅是單純的貨幣膨脹,而是通貨與工資交替的「螺旋形膨脹」現象。
斷絕大陸國統區通膨殃及台灣
1949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為了和金圓券切斷關係而實行貨幣改革來穩定島內的金融風暴,復甦經濟。由台銀發行2億元新貨幣,定名為「新台幣」和原有的台幣做區別,以大陸運台的黃金80萬兩作為新台幣發行準備金,只在台澎金馬地區使用。
新舊台幣的兌換規定「1元新台幣等於4萬元舊台幣」,台語俗稱「四萬換一塊(箍)」,限定發行額不得超過新台幣5億元來穩定狂飆的物價,同時切斷與人民幣的連動關係,斷絕大陸國統區通貨膨脹殃及台灣,遏阻舊台幣濫印刺激物價,1949年6月21日舊台幣停止流通。
新台幣取代舊台幣乃政府在1949年防止台灣經濟崩潰的最後措施,財政廳長嚴家淦用大陸運來台灣的黃金為基準,以1元「新台幣」可以買到的黃金換算出需4萬元「舊台幣」才能買到,因此訂出「四萬換一塊」的兌換率。嚴家淦被稱為「新台幣之父」。
公視於2000年7月推出的《輾轉紅蓮》連續劇就曾提到台灣「四萬換一塊」的時代背景。而2021年《茶金》連續劇演出美方代表宣稱「要改變台灣的經濟,最快的方法就是發行新台幣」,行政院副院長回應「我中華民國堅決反對」的情節終於引起強烈爭議。
1948年美國大選,蔣介石押錯寶公開金援支持共和黨杜威而與杜魯門交惡,杜魯門對國府的腐敗本已厭惡,11月爆冷連任後更加深對蔣政權的反感,決定放棄國府,無意協助與介入國民黨事務。蔣介石雖於1949年1月21日被逼引退,但仍握有實權,以蔣的剛烈個性自不容許華府再補一腳干預其財政措施,因此「四萬換一塊」政策是「由美方鼓勵執行」的說法值得商榷。
而公視於2021年11月23日透過臉書回應表示,「本(客委)會對於《茶金》僅以一場戲呈現『四萬元換一元』的時代背景,未能清楚正確交代政策始末,確有不足,深感抱歉,將於節目播出時以文字說明作為補充」,上述回應已表達橋段劇情的瑕疵錯誤。
真相只有一個,傳說、杜撰卻層出不窮,有些真相如甘迺迪遇刺案、林義雄住宅滅門血案、陳文成命案、陳水扁兩顆子彈案永遠是謎中謎的懸案;《茶金》風暴卻能透過塵封的檔案和歷史還原真相,爭議似可告一段落!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第3,4集更新了,智利“外交”红茶(看这引号,多ZZ正确)下了单。样茶有陈香味,非20年以上陈茶不能配出。但最后山妹的拼配方案脱颖而出,为茶庄赚得了利润,也为公家赢得了面子。
这种“虫茶”后来有了个雅号—东方美人。
我去年搭着自由行末班车到了花莲,雇的司机是一个山东老兵后代,菏泽人。两岸开放探亲以后,他就跟爸爸回菏泽老家给叔伯们盖楼了。他听说我们爱喝茶,除了固定的旅游景点外,还带我们去北回归线旁的一家茶叶店。
店老板是迁台的惠州客家人后代,母语大概就是《茶金》里的海陆腔客家话吧。当然他是用闽南语跟我们交流的。他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他的茶—蜜香红茶。他说这种茶是用小绿叶蝉吸过的叶子做出来的,属于白毫乌龙茶。小绿叶蝉吸食后的叶片会激发自身免疫系统,跟小绿叶蝉分泌的酸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蜜香。蜜香红茶算是发酵程度最高(70%)的乌龙茶,口感无限接近红茶。
至于蜜香红茶跟东方美人什么关系呢?老板介绍,东方美人是受新竹地区保护的地方品牌,他们家族移居到花莲以后,就不能用了。他们只能用蜜香红茶售卖。
我喝了一大壶蜜香红茶,的确有轻微的蜜香味,发酵程度虽高,但零烘焙。所以茶汤色看着十分淡雅清爽,入喉以后韵味十足。至于有没有山妹做出来的那么好喝,只有问剧中人了。
小绿叶蝉从之前茶农除之而后快的害虫,到互惠互利的“生意伙伴”,全在人的一念之间。我想,绿色的小绿叶蝉对经济对社会的贡献,总是比那些粉色的蛆要多得多了。
【资料引用】小绿叶茶蝉是茶叶主要害虫之,然而却是东方美人茶的“灵魂伴侣”。茶小绿叶蝉俗称浮尘子、叶跳虫,属昆虫纲半翅目叶蝉科动物,全国各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分布。
体长3~4毫米,黄绿至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黑点,复眼内侧和头部后也有白纹,并与前一白纹连成"山"形。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
繁殖高峰期在夏秋两季,吸食茶树嫩梢汁液,茶树生长受阻,茶叶产量减少。(资料引用自微信公众号“茶圣居”)
笔者注:被小绿叶蝉吸食过的茶叶产量,不及原来十分之一,足见东方美人之难得。
《茶金》的真人藍本,原來是廖運潘回憶錄《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他寫作才華驚人,精細具體呈現民間適應政府掠奪的策略。廖運潘是桃園觀音雜貨店之子。因為日治臺灣總督府打壓中醫,中藥店牌照不准傳世,他阿公過世便斷絕;他父親只好把雜貨店生意擴張到石油、南北貨、棺材,甚至賣豬肉。是說,這已經不是雜貨店,是百貨商城了吧?十年間,就把家產由十三甲地增為三十甲。廖運潘讀台大經濟系,寄居母親好友阿姨家。阿姨說,她的女婿是北埔富商姜阿新,良田百餘甲,千甲林場與製材所,開了茶廠、糖廠,有新竹客運六分之一股份,想招他入贅繼承事業。
廖運潘見過待嫁美少女姜麗芝,但連話也沒說過半句,而且入贅置姜家養子於何地呢?他推說大學畢業再說,只想去美國闖天下。可是高三的姜麗芝不問兩個舅舅,卻問他,《罪與罰》是不是托爾斯泰寫的?廖運潘受寵若驚,照實說不知道。內心捶胸頓足,不顧課業繁重,以後一年半讀完圖書館日本托爾斯泰全集、杜斯妥也夫斯基全集、大仲馬全集、雨果全集。
因為麗芝彈鋼琴、愛古典音樂,他又苦讀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等傳記,每季去中山堂聽省交公演活受罪,忍耐到中場休息就逃跑,但仍不斷到親友家借聽唱片學習。固定算準麗芝上學時間趕到台北車站,在雨季大排長龍中,等著好幾班車過去,只為三次能有一次遇到麗芝。完全是個深情的韓劇歐巴。
廖運潘畢業考上臺灣銀行左營分行,本來不必入贅,而他個性剛毅木訥也不適合,但為了娶麗芝只好入贅。可是這家長輩擁有絕對的權威,岳父少時到東京讀大學,放假回臺灣,離別時祖母抱著他大哭,於是他就輟學不回去念了。這時麗芝生下長女,岳母、外婆因為抱嬰不想放手,也直接要他辭職回北埔繼承家業。廖運潘原本立志要當上臺銀總經理,看岳父寫信來催,也只好辭職回岳家了。
●
岳父誇耀自家永光茶臺灣第一,臺灣茶七成是低級貨,所以外商買臺灣茶就得買永光茶摻入來提高等級。戰前日本三井農林株式會社包下永光全部產量,戰後是英國怡和洋行現金預購,可見永光有多威。但岳父卻不讓女婿上班,只帶他每天日夜巡視糖廠。兩個巨漢走在街上引人注目,誰也不知道是因為岳父怕鬼,夜間要他作伴壯膽。
等怡和洋行訂單只要岳父一半產量,女婿才發現,其實怡和洋行視永光為可有可無。臺灣茶在戰前內銷日本,戰後日本政策保護本國茶業自給自足,限制進口。因為戰後歐洲恢復消費茶葉,但印度等地受戰爭破壞,來不及供應,臺灣趁虛而入。北非戰前向中國買綠茶,戰後因為中美冷戰,抵制中國,所以轉向台灣採購。「茶金」代表臺灣茶暢銷如黃金的短暫榮景。
但一九五○年印度茶業恢復後,大吉嶺紅茶產量大、品質高,臺灣品質、價格競爭不過印度,國際地位很快就被遠遠超越。為此岳家已秘密負債兩百五十萬,等於現今二十億,已經無力償還。公司庫存大量赤糖,看似盆滿缽滿;結果是替蔗農代工寄放,六成都是蔗農的財產。外人以為嫁入豪門麻雀變鳳凰,誰知女婿從此扛起千斤重擔。
岳父年輕時養賽馬就玩掉三萬圓,廖家父親財產六萬圓,已經是觀音上位人家。臺灣有外匯管制,攔截廠商出口所得貨款;岳父的適應就是低報貨款,然後去日本旅遊一個月,用於家族私人消費,花光買家三井在日本交付的差額一百萬圓,行前就興致勃勃計畫買名犬玩賞。讀者為之愕然,覺得公私不分,像是黨庫通國庫的微型翻版。
茶業一年工作七個月,小廠可以放無薪假,永光茶廠、運輸、管理卻要全年發薪。台北分公司編制九人全是親友,沒任何業績,還有廚房廚師煮飯,每逢岳父來台北,就千客萬來蹭免費飯。女婿知道其實公司是搞不起這些排場了。
廖運潘以父親失去中藥店時雜貨店連石油、棺材、豬肉也要賣的意志,身為學習王苦讀經典小說、音樂家傳記與唱片的洪荒之力,靠著苦讀資料、問人就能學會技術知識,不斷開發異業。應用閒置的人力設備,利用烘茶機器烘蔬菜乾,盛產蒜頭就研發蒜粉外銷,賣茶粉給人煉咖啡因,將茶梗分裝小包內銷等。但都難敵惡性競爭。
因為日治時期限制茶廠執照,戰後日本也依產量限制設廠數量。但在臺灣,戰後國民政府濫發執照,結果榮景時茶園沒增加、一百家茶廠變成三百家,紅茶偷加黃土加米漿以增加重量,或自家人不領薪賠錢做工,或高價收茶葉被迫賤賣,各種殺雞取卵,劣幣驅逐良幣,茶廠十之八九都在掙扎度日。不管廖運潘如何創新產品,再賺錢都只有一年,就會被海量對手削價競爭淹沒。
他也面對管理人的怠惰、員工的偷竊。岳父視林場為金礦,但竹南木行主持人在任多年都沒去過林班現場,伐木包給原住民,以鋸多少樹計算工資。結果工人輕鬆站著鋸,留下值錢的根株。太遠的不鋸,滾下山谷的不撿。別人出錢包下殘株,光是鋸殘株、砍偏僻樹木、撿回滾落山谷的原木,以其收入就買下岳父四分之一經營權。岳父賣掉四分之三股分,換人經營,三年內盈餘馬上超過六百萬。
組織全聽董事長的個人意志領導,榮景時是老闆英明,衰退時老闆凡事不置可否,群龍無首。茶農賣茶葉原料,左派岳父要公司抬價收購,但右派女婿堅持降價收購,保住公司。《茶金》讚美岳父對茶農的仁慈,而這種仁慈在公司治理上,卻是高層拒絕授權經理人管理,對員工生計不負責任。農產出口,應該是美金一元換台幣四十元,銀行匯率卻是台幣十五.五元,糖稅更課到十五%。政府對永光等製造商重稅盤剝,永光要生存,就將成本轉嫁給茶農。農會「肥料換穀」賤價購米,配給軍人、公務員,代價都是農民承受。
怡和洋行的交易條件太差,岳父無法屈尊接受。於是派女婿到怡和洋行乞恩般簽下訂單,終於張羅到五萬元預付款,只因若不還債就無法開工。不夠還積欠薪資,只能分期付款。這時岳父居然吩咐匯出鉅款,資助朋友競選省議員。
女婿爭論之後仍然服從,把錢匯出,認定岳父「在如此逆境中為保住無謂的虛榮而不惜糟蹋寶貴的資金,害得無米之炊的出納先生焦頭爛額」。我沒有作者心胸光明磊落,既然中小企業普遍無法從銀行取得貸款,只能用高利息向私人借貸,全書就是賺錢連利息都來不及還,好公司被債壓垮的遺恨紀錄;那麼中小企業主當然會透過地方派系去爭奪政府工程、採購標案、新竹客運等特許事業,尤其是掌握農會金庫、批准信用合作社貸款的主導權。
上有黨國暴力,下有地方派系分贓。如果你是顏清標,那借錢就不用還。我願相信岳父姜阿新得到特權沒使用,公司倒閉證明他清白。但他會追逐權力,是因為上層頭人普遍這樣做,而他們沒有姜阿新手腳乾淨。《茶金》視呆帳為劫富濟貧的英雄壯舉,對此我悲觀視之。
廖運潘精采的茶業冒險史,描繪出暴政下階級相殘的食物鏈,造成腐敗投機、惡性競爭的文化。政策、法規與制度長期的破壞,不是招商免稅、低租金、低廉水電就能恢復。而需要如小說《茶金》這樣野心宏偉的溝通,向大眾揭露歷史沉痾,討論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企業治理,實現轉型正義。
《茶金歲月》呈現臺灣企業奠基於原本的社會、家庭型態,大不同於西方。鄉人嘲笑岳父企業利潤微薄,不賺錢就賺個玩。女婿說岳父是為了救失業,亦即實為社會企業。岳父經營家族企業公私不分,既是繼承家族長輩權威,也因為志在救濟鄉里、贍養親友。所以不接受任何人監督制衡,別人只能尊重,使他的成長就到為安慰祖母而輟學東京為止。
國際貿易競爭,高度依賴資訊、研究,但連學習王廖運潘也是到日本出差參觀靜岡三井的茶園、試驗所,才解答為何日本茶單位面積產量超過臺灣四倍以上。因為臺灣平地、有水源一定種稻,陡坡才種茶,不重肥效管理、水土保持,所以瘦小難以茂盛。日本茶園在平原、緩坡,專業茶農耕耘施肥,剪枝除草,所以發育成枝粗稍旺的蓊鬱大茶叢。茶廠產能既符合茶園產量,沒有惡性搶購原料,也沒有偷工減料。臺灣農商達不到的天花板,是日本農商的起跑點。
臺灣政府、企業對國際商戰的研究意識低落,受到政策鎖國等極大限制。一張台日來回頭等機票七千八是公務員一年多薪水、普通票也要五千元以上時,就過濾了極少數的人才有出國進修學習的機會。但有錢出國的人,可能志在觀光購物。而在國際貿易市場,哪個國家能學,就決定了誰能贏。
女婿決心扶翼岳父的鴻鵠之志,但成為公司唯一敢於阻擋岳父暴走的異議者。因為他人品高潔,相信水鳥起飛不攪濁溪水,企業也要對員工負責,倒閉也要對債主負責。破產一貧如洗後,女婿請債主朋友來登記債權,這位朋友不但拋棄債權,反而給他五千,囑咐願意再幫他,此事說明了雙方的品格。他且關心每位舊員工的去處,對後來遭逢厄運者時時自咎。他們之間的信賴,今人恐怕無以想像。寫到破產多年後,猝發的岳母喪禮,逢銀行不營業,女婿不知道去哪籌錢。幸好岳父早有準備,給女婿兩萬元發落。女婿在舊職員人群中看到鍾秀枝,就把兩萬元交給他保管支付。
書裡好像沒寫到鍾秀枝很多事跡,我也不知道為何女婿這麼信得過鍾秀枝。但我想女婿不是知道這個人會不會辦事,而是知道這個人的全部。所以他信賴這個人。這種信賴關係,是多年信用互相累積的。
破產後,廖運潘離開岳家到台北上班,要妻子結束賣瓦斯、新娘化妝、縫製電視蓋布代工,帶六個孩子北上團聚。結束了祖母叫岳父從東京大學回家、岳父叫女婿從左營辭職回北埔的歷史循環,逆向展開小家庭獨立的一頁。當中五個孩子,成家後也分別旅居世界各地。
他筆下生動,栩栩如生。兒子顯文五歲,女兒三歲,妻子在舅舅開的小學福利社上班,兒子就站在櫃台內看學生買零食,也會賣冰棒一枝兩角。作者的母親從觀音來探望媳婦,聽到孫兒女齊聲叫阿婆,廖母就哭了。「我下班時,顯文問我阿婆為什麼哭,我答不出來。」
女兒廖惠慶寫道,北埔洋樓被拍賣,她鬱鬱寡歡,覺得前途未知,只要假期便回北埔住在橫屋老家臥薪嘗膽,想考便宜的公立學校。一次遇到一群台大學生在北埔洋樓外張望,她告訴一位和善的大哥哥「這是我的老家,但因為已經成為銀行資產,所以無法進去」。「他的臉上出現了替我悲傷的表情」。
廖運潘只要寫到與兒女相處,從出生到養育,無不使人動容。他說二十八歲赴日時,在淺草看電影。看到女主角帶兩個幼兒雪中逃難,幼兒剛好和他的兩個女兒同年紀,他立刻淚如泉湧,逃離戲院。第二次赴日一個月,「我心窩裡時時在想家人,恨不得第二天就飛回家」。離開北埔後,一家在台北廈門街租房,省下六個孩子車票錢,也分租給三妹一家人減輕房租重擔,克勤克儉,針頭削鐵。他回憶麵攤米粉湯一碗五角,無味無香,但六個孩子正是很會吃飯的年紀,最愛這味。還有騎樓下的水餃攤,二十元一百個,他捨不得吃。看六個孩子瞬間把堆積如山的餃子納入肚中一臉滿足,父親就心曠神怡。
如果臺灣能從困境中有所突破,能擺脫過去政府不把人當人看、所以政商強豪權貴也毫不在意踐踏弱勢的局面,使政府、企業負起責任,我認為支持像廖運潘這樣的人實踐信念的力量,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依戀與羈絆。小說《茶金》創造一個英俊憂鬱浪子與千金的羅曼史來吸引觀眾的目光,在沉痛歷史傷口敷上個人英雄發揮過人才能一一解鎖難關的歡樂,來安慰讀者。《茶金歲月》則更為挫敗與深沉,因此也更為堅定、溫暖,其力量在讀者心中久久不散。
回味无穷的一部剧。缺点其实很多,但优点太耀眼了。
三观正两性意识也很现代,女人们貌美如花曼声细语噔噔噔往前冲搞事业非常带劲,山妹最后也不顾医生哥哥出国深造了,让人神清气爽。
夏老板的上海话把我惊艳得说不出话来。
印象最深最撼动人心的两幕: 一是烟毒鬼盛文公临死前写“风神”,之后空空如也的桥上放鞭炮送他上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二是小吉和文贵的“你先挂,我再挂”。 双双放下立场,却是再无可能的收梢。无比接近,无比遥远,无比残忍,又无比慈悲。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写到位也演到位了,悲剧美感圆满,让我十分心伤。
小吉和KK相比下反而弱了,有几幕没写好,尤其最后一次见面两人处境都物是人非可互动依旧原地踏步,小吉心不死不断甩hints还美金之后来英镑…… 直接影响之后独自一人开KK抽屉时的流泪都失了力度。
KK人设也毛病不轻,虽然又忧郁又绅士但为了体现无力感生生把人写成猪队友。老早在印度搞过化肥了应该有经验,毒性科普根本是101还放任农民翘辫子自己一副被命运击倒的希腊英雄悲情气场……-_-||| 最后计划跑路时作深思状拿一叠被偷拍的照片横看竖看,天哪都已经被盯梢了再看也看不出花样来了快走好伐别看了好伐……
不吐槽了。收藏起来啥时候二刷。
我個人會給茶金蠻高的評價的,4.5顆星吧,因為被惡意刷低分所以給5星希望評分還有機會更上去吧!
在觀看第一集時我是有被驚艷到的,我認為編劇在臺詞上下了很大功夫,演員也很辛苦需要學習各種語言。本劇是非常少見的使用海陸腔客語為主的劇集,這跟故事的發生地有很大關係:新竹,是台灣客家族群佔比較多的一區。這部劇還搭配了普通話、閩南語、英語、日語等,還原了當時的時空背景:二戰日本殖民結束、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及韓戰美援,我真的覺得是這部劇非常大的亮點,少見的在近代歷史劇、時代劇中能做到這點。
作為一部時代劇,我覺得影像的色彩處理做得很棒,色調看了非常舒服,服化、場景的還原都非常用心,片頭也製作得很細膩,整體來說細節做得非常好,完全能讓觀者有回到40、50年代的感覺,真的是很唯美的劇集,值得我的高評價。
這部劇的節奏我覺得不會很慢,但是是細水長流的、緩緩道出整個故事,包括男女主角的感情線也是克制且隱晦的,可能當事人心中都沒感覺到愛苗的萌發吧!這是耐心的人才能品出來的。我也很欣賞《茶金》中所鼓吹的女性主義,看薏心及山妹如何跳脫出當時對女性普遍的拘束,勇敢的為自己而戰,而不是拘泥於女性只能相夫教子的傳統觀念。感情線對於她們來說反而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她們不是為了找一個男人傳宗接代而活,所以KK與薏心的bad ending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儘管我很難接受這個結局,但總是有它的道理在。
最後想特別註記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茶因為被蟲咬、受過傷,才更有風味,」我想⋯⋯全劇的大人物小人物都在貫徹這個道理吧,受傷以及過後的苦煉,痊癒後,重生成更好的自己也成就了這部劇。
話說還是要為這部劇被惡意負評抱不平,忠實呈現不被某些人承認的史實何錯之有呢?
八月桂花香
X!又是星期一
妳是我的姐妹
我的三十定律
睡睡你的爱睡睡我的爱
太太太厉害
暂无简介...
播放指数:483℃
史話》茶金「四萬換一塊」沒說的事
中國時報 2021年11月27日
歐陽聖恩
2021年11月中旬由公視和客委會製作的《茶金》連續劇,因為「四萬換一塊」政策係「由美方鼓勵執行」的劇情是否符合史實,引起爭議;筆者藉各種檔案資訊、國家圖書館館刊的論文來還原當時情況。由於事隔70餘年,參與其事的官員應已全數過世,檔案也殘缺不齊,只能從經濟、政治兩個面向來說明。
1945年8月台灣光復初期,台灣省行政長官為避免通貨紊亂,不在台灣地區使用在大陸的法幣,因此市面流通的貨幣仍是日據時期發行的3種貨幣:日本銀行券、日銀發行的輔幣與輔幣券,日本政府所屬台灣銀行(簡稱台銀)發行的台灣銀行券。
日本在侵華戰爭末期已掏空台銀去抵充侵略中國的戰爭債務,投降後藉口復員費用的增加,大量發行台灣銀行券,兩個月內發行量暴增12億5000萬元,造成物價猛漲,通貨膨脹。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乃於1945年11月7日公布《處理省內日本銀行兌換券及台灣銀行背書之日本銀行兌換券辦法》,除抑止惡性通貨膨脹,也禁止其繼續發行固有銀行券。
台灣光復後發生通貨膨脹的原因頗多,包括日據時期台銀承購巨額日本發行的公債,埋下通膨的種子;1946年起年國共內戰擴大,軍政方面支出龐大,於是動員台灣提供物資支援;許多大陸居民撤退來台,生產力尚未恢復,造成物資嚴重缺乏,物價上漲;而大量工商游資從大陸流向台灣也影響金融市場。
1946年9月1日財政部採取發行等值於台灣銀行券的「台幣」,以收回日據時的台灣銀行券。而日據時期的台灣銀行、三和銀行及台灣儲蓄銀行合併重組為新台灣銀行,只准許「台幣」流通於台灣省地區,這些台幣後來稱之為舊台幣或老台幣。
原有的台灣銀行券以1比1等值兌換收回,期限為9月1日至11月30日。但因國共內戰造成的龐大財政赤字,台幣發行之後,台灣物價逐漸高漲,不得不大量印發鈔票,形成惡性循環。
1948年5月,台幣面值難以應付大額支付,台銀另發行「即期定額本票」,面值有5000、1萬、10萬及100萬元4種,因應工商交易之需,以濟軍政行政費用兌換之急,並與台幣同時流通市面。
當時政府在大陸紊亂的財經政策影響到台灣的金融財政,本專欄(09月11日)曾提到財經共諜冀朝鼎是誤導國府財經政策的元凶。由於國府統治區規定使用法(定貨)幣,淪陷區使用偽幣(中儲券),1945年9月財政部規定法幣與偽幣的兌換率是 1:200,淪陷區民眾一夜間傾家蕩產,國統區民眾和官員紛紛到淪陷區搶便宜,大量囤購貨物,頓時淪陷區經濟大亂,物資短缺。
1946年台灣推出「台幣」(現在稱為舊台幣),當時以1元兌收法幣30元,後來台幣1元竟能折合法幣1635元;隨著台幣超量發行,刺激物價飆升,百姓只得以物易物,因為鈔票的價值跟不上物價的上漲。
1948年國府戰況危急,軍費開支高達財政總支出的68.5%,法幣總發行額高達660萬億元仍無法抑制通貨膨脹,加印鈔票也無法維持。財政部長宋子文於1948年8月19日又實施舉世最大幣制改革的「發行金圓券」,法幣300萬兌換金圓券1元,用金圓券強制收兌法幣,史稱「819幣改」。
金圓券發行之初,大陸各省金融活動曾短暫平靜,但隨著戰局逆轉,軍需糧餉的供應浩繁,物價昂貴無法抑止,又增加發行量,造成金圓券步上法幣後塵快速貶值。由於國府局勢愈益惡化,經濟肅條,各省工商游資大量湧向台灣,使台灣物價飛騰,但是政府仍憑藉台幣大量發行墊付國共內戰所需之費用。
金圓券劇烈惡性的貶值使通貨功能無法維持,1949年中期台幣發行額高達5270億餘元,比原訂發行額增加175倍,濫印鈔票導致台幣大幅貶值。
官方統計顯示1946至1949年每年平均物價漲幅高達922%,1948至1949年5月,金圓券貶值367萬倍,法幣則形同廢紙。而台灣的經濟惡化不僅是單純的貨幣膨脹,而是通貨與工資交替的「螺旋形膨脹」現象。
斷絕大陸國統區通膨殃及台灣
1949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為了和金圓券切斷關係而實行貨幣改革來穩定島內的金融風暴,復甦經濟。由台銀發行2億元新貨幣,定名為「新台幣」和原有的台幣做區別,以大陸運台的黃金80萬兩作為新台幣發行準備金,只在台澎金馬地區使用。
新舊台幣的兌換規定「1元新台幣等於4萬元舊台幣」,台語俗稱「四萬換一塊(箍)」,限定發行額不得超過新台幣5億元來穩定狂飆的物價,同時切斷與人民幣的連動關係,斷絕大陸國統區通貨膨脹殃及台灣,遏阻舊台幣濫印刺激物價,1949年6月21日舊台幣停止流通。
新台幣取代舊台幣乃政府在1949年防止台灣經濟崩潰的最後措施,財政廳長嚴家淦用大陸運來台灣的黃金為基準,以1元「新台幣」可以買到的黃金換算出需4萬元「舊台幣」才能買到,因此訂出「四萬換一塊」的兌換率。嚴家淦被稱為「新台幣之父」。
公視於2000年7月推出的《輾轉紅蓮》連續劇就曾提到台灣「四萬換一塊」的時代背景。而2021年《茶金》連續劇演出美方代表宣稱「要改變台灣的經濟,最快的方法就是發行新台幣」,行政院副院長回應「我中華民國堅決反對」的情節終於引起強烈爭議。
1948年美國大選,蔣介石押錯寶公開金援支持共和黨杜威而與杜魯門交惡,杜魯門對國府的腐敗本已厭惡,11月爆冷連任後更加深對蔣政權的反感,決定放棄國府,無意協助與介入國民黨事務。蔣介石雖於1949年1月21日被逼引退,但仍握有實權,以蔣的剛烈個性自不容許華府再補一腳干預其財政措施,因此「四萬換一塊」政策是「由美方鼓勵執行」的說法值得商榷。
而公視於2021年11月23日透過臉書回應表示,「本(客委)會對於《茶金》僅以一場戲呈現『四萬元換一元』的時代背景,未能清楚正確交代政策始末,確有不足,深感抱歉,將於節目播出時以文字說明作為補充」,上述回應已表達橋段劇情的瑕疵錯誤。
真相只有一個,傳說、杜撰卻層出不窮,有些真相如甘迺迪遇刺案、林義雄住宅滅門血案、陳文成命案、陳水扁兩顆子彈案永遠是謎中謎的懸案;《茶金》風暴卻能透過塵封的檔案和歷史還原真相,爭議似可告一段落!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第3,4集更新了,智利“外交”红茶(看这引号,多ZZ正确)下了单。样茶有陈香味,非20年以上陈茶不能配出。但最后山妹的拼配方案脱颖而出,为茶庄赚得了利润,也为公家赢得了面子。
这种“虫茶”后来有了个雅号—东方美人。
我去年搭着自由行末班车到了花莲,雇的司机是一个山东老兵后代,菏泽人。两岸开放探亲以后,他就跟爸爸回菏泽老家给叔伯们盖楼了。他听说我们爱喝茶,除了固定的旅游景点外,还带我们去北回归线旁的一家茶叶店。
店老板是迁台的惠州客家人后代,母语大概就是《茶金》里的海陆腔客家话吧。当然他是用闽南语跟我们交流的。他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他的茶—蜜香红茶。他说这种茶是用小绿叶蝉吸过的叶子做出来的,属于白毫乌龙茶。小绿叶蝉吸食后的叶片会激发自身免疫系统,跟小绿叶蝉分泌的酸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蜜香。蜜香红茶算是发酵程度最高(70%)的乌龙茶,口感无限接近红茶。
至于蜜香红茶跟东方美人什么关系呢?老板介绍,东方美人是受新竹地区保护的地方品牌,他们家族移居到花莲以后,就不能用了。他们只能用蜜香红茶售卖。
我喝了一大壶蜜香红茶,的确有轻微的蜜香味,发酵程度虽高,但零烘焙。所以茶汤色看着十分淡雅清爽,入喉以后韵味十足。至于有没有山妹做出来的那么好喝,只有问剧中人了。
小绿叶蝉从之前茶农除之而后快的害虫,到互惠互利的“生意伙伴”,全在人的一念之间。我想,绿色的小绿叶蝉对经济对社会的贡献,总是比那些粉色的蛆要多得多了。
【资料引用】小绿叶茶蝉是茶叶主要害虫之,然而却是东方美人茶的“灵魂伴侣”。茶小绿叶蝉俗称浮尘子、叶跳虫,属昆虫纲半翅目叶蝉科动物,全国各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分布。
体长3~4毫米,黄绿至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黑点,复眼内侧和头部后也有白纹,并与前一白纹连成"山"形。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
繁殖高峰期在夏秋两季,吸食茶树嫩梢汁液,茶树生长受阻,茶叶产量减少。(资料引用自微信公众号“茶圣居”)
笔者注:被小绿叶蝉吸食过的茶叶产量,不及原来十分之一,足见东方美人之难得。
《茶金》的真人藍本,原來是廖運潘回憶錄《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他寫作才華驚人,精細具體呈現民間適應政府掠奪的策略。廖運潘是桃園觀音雜貨店之子。因為日治臺灣總督府打壓中醫,中藥店牌照不准傳世,他阿公過世便斷絕;他父親只好把雜貨店生意擴張到石油、南北貨、棺材,甚至賣豬肉。是說,這已經不是雜貨店,是百貨商城了吧?十年間,就把家產由十三甲地增為三十甲。廖運潘讀台大經濟系,寄居母親好友阿姨家。阿姨說,她的女婿是北埔富商姜阿新,良田百餘甲,千甲林場與製材所,開了茶廠、糖廠,有新竹客運六分之一股份,想招他入贅繼承事業。
廖運潘見過待嫁美少女姜麗芝,但連話也沒說過半句,而且入贅置姜家養子於何地呢?他推說大學畢業再說,只想去美國闖天下。可是高三的姜麗芝不問兩個舅舅,卻問他,《罪與罰》是不是托爾斯泰寫的?廖運潘受寵若驚,照實說不知道。內心捶胸頓足,不顧課業繁重,以後一年半讀完圖書館日本托爾斯泰全集、杜斯妥也夫斯基全集、大仲馬全集、雨果全集。
因為麗芝彈鋼琴、愛古典音樂,他又苦讀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等傳記,每季去中山堂聽省交公演活受罪,忍耐到中場休息就逃跑,但仍不斷到親友家借聽唱片學習。固定算準麗芝上學時間趕到台北車站,在雨季大排長龍中,等著好幾班車過去,只為三次能有一次遇到麗芝。完全是個深情的韓劇歐巴。
廖運潘畢業考上臺灣銀行左營分行,本來不必入贅,而他個性剛毅木訥也不適合,但為了娶麗芝只好入贅。可是這家長輩擁有絕對的權威,岳父少時到東京讀大學,放假回臺灣,離別時祖母抱著他大哭,於是他就輟學不回去念了。這時麗芝生下長女,岳母、外婆因為抱嬰不想放手,也直接要他辭職回北埔繼承家業。廖運潘原本立志要當上臺銀總經理,看岳父寫信來催,也只好辭職回岳家了。
●
岳父誇耀自家永光茶臺灣第一,臺灣茶七成是低級貨,所以外商買臺灣茶就得買永光茶摻入來提高等級。戰前日本三井農林株式會社包下永光全部產量,戰後是英國怡和洋行現金預購,可見永光有多威。但岳父卻不讓女婿上班,只帶他每天日夜巡視糖廠。兩個巨漢走在街上引人注目,誰也不知道是因為岳父怕鬼,夜間要他作伴壯膽。
等怡和洋行訂單只要岳父一半產量,女婿才發現,其實怡和洋行視永光為可有可無。臺灣茶在戰前內銷日本,戰後日本政策保護本國茶業自給自足,限制進口。因為戰後歐洲恢復消費茶葉,但印度等地受戰爭破壞,來不及供應,臺灣趁虛而入。北非戰前向中國買綠茶,戰後因為中美冷戰,抵制中國,所以轉向台灣採購。「茶金」代表臺灣茶暢銷如黃金的短暫榮景。
但一九五○年印度茶業恢復後,大吉嶺紅茶產量大、品質高,臺灣品質、價格競爭不過印度,國際地位很快就被遠遠超越。為此岳家已秘密負債兩百五十萬,等於現今二十億,已經無力償還。公司庫存大量赤糖,看似盆滿缽滿;結果是替蔗農代工寄放,六成都是蔗農的財產。外人以為嫁入豪門麻雀變鳳凰,誰知女婿從此扛起千斤重擔。
岳父年輕時養賽馬就玩掉三萬圓,廖家父親財產六萬圓,已經是觀音上位人家。臺灣有外匯管制,攔截廠商出口所得貨款;岳父的適應就是低報貨款,然後去日本旅遊一個月,用於家族私人消費,花光買家三井在日本交付的差額一百萬圓,行前就興致勃勃計畫買名犬玩賞。讀者為之愕然,覺得公私不分,像是黨庫通國庫的微型翻版。
茶業一年工作七個月,小廠可以放無薪假,永光茶廠、運輸、管理卻要全年發薪。台北分公司編制九人全是親友,沒任何業績,還有廚房廚師煮飯,每逢岳父來台北,就千客萬來蹭免費飯。女婿知道其實公司是搞不起這些排場了。
●
廖運潘以父親失去中藥店時雜貨店連石油、棺材、豬肉也要賣的意志,身為學習王苦讀經典小說、音樂家傳記與唱片的洪荒之力,靠著苦讀資料、問人就能學會技術知識,不斷開發異業。應用閒置的人力設備,利用烘茶機器烘蔬菜乾,盛產蒜頭就研發蒜粉外銷,賣茶粉給人煉咖啡因,將茶梗分裝小包內銷等。但都難敵惡性競爭。
因為日治時期限制茶廠執照,戰後日本也依產量限制設廠數量。但在臺灣,戰後國民政府濫發執照,結果榮景時茶園沒增加、一百家茶廠變成三百家,紅茶偷加黃土加米漿以增加重量,或自家人不領薪賠錢做工,或高價收茶葉被迫賤賣,各種殺雞取卵,劣幣驅逐良幣,茶廠十之八九都在掙扎度日。不管廖運潘如何創新產品,再賺錢都只有一年,就會被海量對手削價競爭淹沒。
他也面對管理人的怠惰、員工的偷竊。岳父視林場為金礦,但竹南木行主持人在任多年都沒去過林班現場,伐木包給原住民,以鋸多少樹計算工資。結果工人輕鬆站著鋸,留下值錢的根株。太遠的不鋸,滾下山谷的不撿。別人出錢包下殘株,光是鋸殘株、砍偏僻樹木、撿回滾落山谷的原木,以其收入就買下岳父四分之一經營權。岳父賣掉四分之三股分,換人經營,三年內盈餘馬上超過六百萬。
組織全聽董事長的個人意志領導,榮景時是老闆英明,衰退時老闆凡事不置可否,群龍無首。茶農賣茶葉原料,左派岳父要公司抬價收購,但右派女婿堅持降價收購,保住公司。《茶金》讚美岳父對茶農的仁慈,而這種仁慈在公司治理上,卻是高層拒絕授權經理人管理,對員工生計不負責任。農產出口,應該是美金一元換台幣四十元,銀行匯率卻是台幣十五.五元,糖稅更課到十五%。政府對永光等製造商重稅盤剝,永光要生存,就將成本轉嫁給茶農。農會「肥料換穀」賤價購米,配給軍人、公務員,代價都是農民承受。
怡和洋行的交易條件太差,岳父無法屈尊接受。於是派女婿到怡和洋行乞恩般簽下訂單,終於張羅到五萬元預付款,只因若不還債就無法開工。不夠還積欠薪資,只能分期付款。這時岳父居然吩咐匯出鉅款,資助朋友競選省議員。
女婿爭論之後仍然服從,把錢匯出,認定岳父「在如此逆境中為保住無謂的虛榮而不惜糟蹋寶貴的資金,害得無米之炊的出納先生焦頭爛額」。我沒有作者心胸光明磊落,既然中小企業普遍無法從銀行取得貸款,只能用高利息向私人借貸,全書就是賺錢連利息都來不及還,好公司被債壓垮的遺恨紀錄;那麼中小企業主當然會透過地方派系去爭奪政府工程、採購標案、新竹客運等特許事業,尤其是掌握農會金庫、批准信用合作社貸款的主導權。
上有黨國暴力,下有地方派系分贓。如果你是顏清標,那借錢就不用還。我願相信岳父姜阿新得到特權沒使用,公司倒閉證明他清白。但他會追逐權力,是因為上層頭人普遍這樣做,而他們沒有姜阿新手腳乾淨。《茶金》視呆帳為劫富濟貧的英雄壯舉,對此我悲觀視之。
●
廖運潘精采的茶業冒險史,描繪出暴政下階級相殘的食物鏈,造成腐敗投機、惡性競爭的文化。政策、法規與制度長期的破壞,不是招商免稅、低租金、低廉水電就能恢復。而需要如小說《茶金》這樣野心宏偉的溝通,向大眾揭露歷史沉痾,討論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企業治理,實現轉型正義。
《茶金歲月》呈現臺灣企業奠基於原本的社會、家庭型態,大不同於西方。鄉人嘲笑岳父企業利潤微薄,不賺錢就賺個玩。女婿說岳父是為了救失業,亦即實為社會企業。岳父經營家族企業公私不分,既是繼承家族長輩權威,也因為志在救濟鄉里、贍養親友。所以不接受任何人監督制衡,別人只能尊重,使他的成長就到為安慰祖母而輟學東京為止。
國際貿易競爭,高度依賴資訊、研究,但連學習王廖運潘也是到日本出差參觀靜岡三井的茶園、試驗所,才解答為何日本茶單位面積產量超過臺灣四倍以上。因為臺灣平地、有水源一定種稻,陡坡才種茶,不重肥效管理、水土保持,所以瘦小難以茂盛。日本茶園在平原、緩坡,專業茶農耕耘施肥,剪枝除草,所以發育成枝粗稍旺的蓊鬱大茶叢。茶廠產能既符合茶園產量,沒有惡性搶購原料,也沒有偷工減料。臺灣農商達不到的天花板,是日本農商的起跑點。
臺灣政府、企業對國際商戰的研究意識低落,受到政策鎖國等極大限制。一張台日來回頭等機票七千八是公務員一年多薪水、普通票也要五千元以上時,就過濾了極少數的人才有出國進修學習的機會。但有錢出國的人,可能志在觀光購物。而在國際貿易市場,哪個國家能學,就決定了誰能贏。
女婿決心扶翼岳父的鴻鵠之志,但成為公司唯一敢於阻擋岳父暴走的異議者。因為他人品高潔,相信水鳥起飛不攪濁溪水,企業也要對員工負責,倒閉也要對債主負責。破產一貧如洗後,女婿請債主朋友來登記債權,這位朋友不但拋棄債權,反而給他五千,囑咐願意再幫他,此事說明了雙方的品格。他且關心每位舊員工的去處,對後來遭逢厄運者時時自咎。他們之間的信賴,今人恐怕無以想像。寫到破產多年後,猝發的岳母喪禮,逢銀行不營業,女婿不知道去哪籌錢。幸好岳父早有準備,給女婿兩萬元發落。女婿在舊職員人群中看到鍾秀枝,就把兩萬元交給他保管支付。
書裡好像沒寫到鍾秀枝很多事跡,我也不知道為何女婿這麼信得過鍾秀枝。但我想女婿不是知道這個人會不會辦事,而是知道這個人的全部。所以他信賴這個人。這種信賴關係,是多年信用互相累積的。
●
破產後,廖運潘離開岳家到台北上班,要妻子結束賣瓦斯、新娘化妝、縫製電視蓋布代工,帶六個孩子北上團聚。結束了祖母叫岳父從東京大學回家、岳父叫女婿從左營辭職回北埔的歷史循環,逆向展開小家庭獨立的一頁。當中五個孩子,成家後也分別旅居世界各地。
他筆下生動,栩栩如生。兒子顯文五歲,女兒三歲,妻子在舅舅開的小學福利社上班,兒子就站在櫃台內看學生買零食,也會賣冰棒一枝兩角。作者的母親從觀音來探望媳婦,聽到孫兒女齊聲叫阿婆,廖母就哭了。「我下班時,顯文問我阿婆為什麼哭,我答不出來。」
女兒廖惠慶寫道,北埔洋樓被拍賣,她鬱鬱寡歡,覺得前途未知,只要假期便回北埔住在橫屋老家臥薪嘗膽,想考便宜的公立學校。一次遇到一群台大學生在北埔洋樓外張望,她告訴一位和善的大哥哥「這是我的老家,但因為已經成為銀行資產,所以無法進去」。「他的臉上出現了替我悲傷的表情」。
廖運潘只要寫到與兒女相處,從出生到養育,無不使人動容。他說二十八歲赴日時,在淺草看電影。看到女主角帶兩個幼兒雪中逃難,幼兒剛好和他的兩個女兒同年紀,他立刻淚如泉湧,逃離戲院。第二次赴日一個月,「我心窩裡時時在想家人,恨不得第二天就飛回家」。離開北埔後,一家在台北廈門街租房,省下六個孩子車票錢,也分租給三妹一家人減輕房租重擔,克勤克儉,針頭削鐵。他回憶麵攤米粉湯一碗五角,無味無香,但六個孩子正是很會吃飯的年紀,最愛這味。還有騎樓下的水餃攤,二十元一百個,他捨不得吃。看六個孩子瞬間把堆積如山的餃子納入肚中一臉滿足,父親就心曠神怡。
如果臺灣能從困境中有所突破,能擺脫過去政府不把人當人看、所以政商強豪權貴也毫不在意踐踏弱勢的局面,使政府、企業負起責任,我認為支持像廖運潘這樣的人實踐信念的力量,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依戀與羈絆。小說《茶金》創造一個英俊憂鬱浪子與千金的羅曼史來吸引觀眾的目光,在沉痛歷史傷口敷上個人英雄發揮過人才能一一解鎖難關的歡樂,來安慰讀者。《茶金歲月》則更為挫敗與深沉,因此也更為堅定、溫暖,其力量在讀者心中久久不散。
回味无穷的一部剧。缺点其实很多,但优点太耀眼了。
三观正两性意识也很现代,女人们貌美如花曼声细语噔噔噔往前冲搞事业非常带劲,山妹最后也不顾医生哥哥出国深造了,让人神清气爽。
夏老板的上海话把我惊艳得说不出话来。
印象最深最撼动人心的两幕: 一是烟毒鬼盛文公临死前写“风神”,之后空空如也的桥上放鞭炮送他上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二是小吉和文贵的“你先挂,我再挂”。 双双放下立场,却是再无可能的收梢。无比接近,无比遥远,无比残忍,又无比慈悲。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写到位也演到位了,悲剧美感圆满,让我十分心伤。
小吉和KK相比下反而弱了,有几幕没写好,尤其最后一次见面两人处境都物是人非可互动依旧原地踏步,小吉心不死不断甩hints还美金之后来英镑…… 直接影响之后独自一人开KK抽屉时的流泪都失了力度。
KK人设也毛病不轻,虽然又忧郁又绅士但为了体现无力感生生把人写成猪队友。老早在印度搞过化肥了应该有经验,毒性科普根本是101还放任农民翘辫子自己一副被命运击倒的希腊英雄悲情气场……-_-||| 最后计划跑路时作深思状拿一叠被偷拍的照片横看竖看,天哪都已经被盯梢了再看也看不出花样来了快走好伐别看了好伐……
不吐槽了。收藏起来啥时候二刷。
我個人會給茶金蠻高的評價的,4.5顆星吧,因為被惡意刷低分所以給5星希望評分還有機會更上去吧!
在觀看第一集時我是有被驚艷到的,我認為編劇在臺詞上下了很大功夫,演員也很辛苦需要學習各種語言。本劇是非常少見的使用海陸腔客語為主的劇集,這跟故事的發生地有很大關係:新竹,是台灣客家族群佔比較多的一區。這部劇還搭配了普通話、閩南語、英語、日語等,還原了當時的時空背景:二戰日本殖民結束、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及韓戰美援,我真的覺得是這部劇非常大的亮點,少見的在近代歷史劇、時代劇中能做到這點。
作為一部時代劇,我覺得影像的色彩處理做得很棒,色調看了非常舒服,服化、場景的還原都非常用心,片頭也製作得很細膩,整體來說細節做得非常好,完全能讓觀者有回到40、50年代的感覺,真的是很唯美的劇集,值得我的高評價。
這部劇的節奏我覺得不會很慢,但是是細水長流的、緩緩道出整個故事,包括男女主角的感情線也是克制且隱晦的,可能當事人心中都沒感覺到愛苗的萌發吧!這是耐心的人才能品出來的。我也很欣賞《茶金》中所鼓吹的女性主義,看薏心及山妹如何跳脫出當時對女性普遍的拘束,勇敢的為自己而戰,而不是拘泥於女性只能相夫教子的傳統觀念。感情線對於她們來說反而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她們不是為了找一個男人傳宗接代而活,所以KK與薏心的bad ending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儘管我很難接受這個結局,但總是有它的道理在。
最後想特別註記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茶因為被蟲咬、受過傷,才更有風味,」我想⋯⋯全劇的大人物小人物都在貫徹這個道理吧,受傷以及過後的苦煉,痊癒後,重生成更好的自己也成就了這部劇。
話說還是要為這部劇被惡意負評抱不平,忠實呈現不被某些人承認的史實何錯之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