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民警故事

民警故事  On the Beat

153人已评分
很差
1.0

主演:李占河王连贵李健沈振鸥宛建军李辰刚李文声潘永祯李莉杨驰飞赵志明刘应树

类型:剧情导演:宁瀛 状态:已完结 年份:1995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1401268热度:825 ℃ 时间:2024-09-22 20:13:02

简介:详情  派出所新分配来一批刚从警校毕业的实习生,王连贵的师傅是干了七年的“片儿警”杨国力。杨国力将小王介绍给居委会,居委会的老太太们热心地向他解释管片儿的工作,要以户籍管理为基础,治安工作为主。 晚上正逢杨国力值夜班,有人被...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派出所新分配来一批刚从警校毕业的实习生,王连贵的师傅是干了七年的“片儿警”杨国力。杨国力将小王介绍给居委会,居委会的老太太们热心地向他解释管片儿的工作,要以户籍管理为基础,治安工作为主。 晚上正逢杨国力值夜班,有人被狗咬伤。说是一条黑狗疯狂地扑向路人,会不会是疯狗?杨国力立即向所长汇报,所长果断决定:组织力量,迅速找到野狗,以防再咬伤其他群众。 民警们个个手持木棒,四处去寻找狗,终于在一个荒废的院子里找到,大家追到街上将狗乱棍打死。送防疫站检验,果然是条疯狗。防疫站给派出所敲了个警钟:狂犬病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对参加灭狗的民警必须采取防疫措施。 为了确保居民的安全,派出所要求民警们深入调查是否还有疯狗,并向居民们宣传狂犬病的危害性及城市禁养犬的必要性。所长指派杨国力主要负责这次临时安排的突击灭犬工作。 杨国力经常加班,难得有个星期天能闲下来陪三岁的儿子在家好好玩一天。他妻子时常埋怨说派出所的工作太辛苦。杨国力老是加班,操持家务和教育孩子全靠她一人。说归说,下班回来,她依旧忙碌着家务。 这天是户籍管理学习的日子,值班民警把杨国力从会议室叫出来,说抓住一个在公共场所赌博的外地农民。那农民矢口否认是赌博。杨国力让他在自己面前耍一次牌,他耍得杨国力眼花缭乱,杨国力从中看出问题,不慌不忙地提问,机智地戳穿他的谎言,耍牌人最终承认了是惯赌。 又轮到杨国力值夜班,白天旱日常工作,晚上下片儿检查灭犬工作,熬了几夜,已是精疲力尽。他的管片儿又出案情:一外地青年尾随女人耍流氓,他赶忙去处理。从现场回来,还没喘口气,王连贵又打电话告急:他检查养犬户时,遇到难缠的王小二,他养犬不承认,还不让民警入户检查。杨国力带人将他带到派出所进行教育,谁料他拒不接受批评还出言不逊,杨国力忍无可忍失手打了他。 所里开会批评了他,提出“从严治警”“增强法制观念”。以迎接新的任务。民警的工作就是这样琐碎平凡而又不可缺
  • 头像
    獭獭
    1、不同于“批判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完全放弃了情节剧式的叙事模式,我直到今天才在国产片中“发现”了它。用导演自己的阐述来说,其创作是进行了新现实主义最高阶段的尝试,摆脱剧情结构,并让非专业演员的表演达到比专业演员毫不逊色的境地。
    2、因为其几乎不带任何成见的记录和呈现,时代、生活、人物的本来面目得到极大程度的还原,观者能逐渐体会到真实生活当中本身就存在的多义和含混性,没有非黑即白的是非标准,即使讲警匪故事,善恶也似乎是相对的。
    3、因为放弃了剧情,叙事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它拆开了生活的里子,却没有缝上。作为叙事副线的民警家庭生活一地鸡毛,最终也没有任何好转(亦或恶化)的迹象。不同的人生态度会给出不同的人物解读,这种开放性又会让观者进行自我反思。
    4、今天看到还十分惊异于当年能过审,查了下果然经历了不少波折,最终是公安部的领导拍板放行,不知是否因为被真实的力量撼动了。
    5、不免想到,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每天都在搬演荒诞剧,如果纪实主义能够在今天的中国实践开来,必定会被历史铭记。
  • 头像
    手冲咖啡是骗局

    看了1995年宁瀛导演的民警故事,感觉很有文献价值,集中国人阴沟生活之影像大成,比起反动文章更有栩栩如生的表(伤)现(害)力,很值得当代观众温故知新!有些细节从成片上已经很难推出作者本意,只能说讽刺与写实难辨。比如主角夫妻俩少有的几场家里闲话,两人几乎都在引用报纸文章代替自己表达,如果不和后面剧情做对比,从正面讲,这样的城市生活细节侧写在1995年是值得表现的,记录了市民可以自由通过多种渠道吸取知识理念的习惯形成过程;但当后面男主角抓到的外地犯人几乎不会普通话时,主角连连训斥他:“你这普通话怎么在北京行骗?”,“普通话推广这么多年了,怎么到你就推不动了?”,抓到带着人体艺术海报流窜京城的外地文艺青年时,要一查再查才“没有前科就放了吧。”(没错,这里面所有被抓的全是外地人),就知道这种读报、辩论的“文明生活”并不意在塑造影片质感更不是人人可享,只是要把卧室床头这样的私密空间全部让位于表现外部意识形态。就很容易得出两种观感:要么是社会主义新文艺思路过于煞笔,要么首都人性存在重大缺陷。几十年后热剧人民名义里主角夫妻在被窝聊党章可以说是一种自有承袭的情趣传统。横向比之其他国家揭批警察系统弊端的电影,本片没有太多显性暴力(是电影尺度,不是指现实尺度),但习惯性诛心的交流方式、道德定性惩戒一切无关紧要行为、就算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也要宣泄的多余的恶毒,不得不说过于秦制特色,如在眼前。要说这些细节还能归结于一种笑料式的表达,主题是简单而恐怖的:有人被狗咬了,所以要收缴全片区家养的狗。一开头居委会成员介绍自己是管生育和婚姻之类部门退休后发余热的干部,介绍社区情况时着重强调:“现在未婚同居不受法律约束了,改群众谴责了。”这一笔最重要,奠定了为了什么她们只有两个镜头但是这个故事(或者说找狗工作得以进行)的前提:这就是以邻为敌的大举报大搜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从这点讲,打狗的故事,仍是计划生育和严打流氓罪的余韵,余韵流长。

  • 头像
    filmchild
    主角是中年的片儿警国立。他管辖着104个自然院,2300名居民。那片灰灰的四合院成为京城过往生活形态最后的活化石。如今,住在这些经过自行改造的四合院中的人们又是改革开放变革的亲历者。国立正是在这样的新老交替的环境中工作着。民警的工作比人们想象中琐碎得多,大到刑事案件,小到家长里短,都要管一管。
    1990年代中期,北京城的很多四合院和胡同夷为平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普通百姓的生活也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而被迫调整。城墙象征着边界,把人们的生活围拢在一起。四合院这样的民居形式也是符合传统文化中围拢的生活状态,有利于居民之间建立亲密关系,保持了中国传统道德系统的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居民形式和农村民居差别很小。
    影片的第一场戏是国立带着新来的民警连贵去四合院熟悉工作。他们骑着自行车穿街走巷,从街道路过繁忙的大马路,转到小巷中。街景中:骑车匆忙的人们,公共汽车、面的、小巷中的压路机等等,各种不同的环境声交织在一起,构成形态丰富、既具生活质感的场景。导演一直用跟拍的方式,景别、机位、声音(保护对环境声的处理)的频率等上基本保持固定。他们谈话的内容,既有拉近彼此的家常话,也有工作的安排,和作为师傅的经验之谈。终于到了他们管辖的片区,身后是刚刚拆迁完的平地,眼前是接近天际线的高楼。这个段落的落幅镜头,俯拍他们穿过小巷,镜头慢慢升起,定格在一片灰色的四合院和接近天际线的高楼,鸽子飞过,骑车在环路上奔驰。在这个段落中,国立表达了他对楼房的期待,不仅是从工作角度而言,更加有一种改善生活质量的期许。
    胡同是呈现京城百姓生活状态的空间。这里既有穷苦贫民遮风挡雨的斗室,也有清贫文人的陋室、富贾巨商的宅院。随着四合院的拆迁和胡同的消失,由明清两朝建立起来的乡土城市形态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现代都市结构的楼宇和社区。各种不同时期产生的建筑群,把城市拼贴为一个复杂、纷繁的都市。这种突变很快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断送了城市千百年了历史、文化沉淀。
    狗,一种与中国人生活最为亲密的动物。它是忠实的代表,看家护院的责任让它成为中国家庭模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狗在家庭生活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它成为生活水平的象征,具有现代性意义的“闲暇”感。
    导演赋予民警打狗行动很强政治隐喻。民警从派出所骑着车,拿着打狗棒,不紧不慢的去找狗。废弃的王府成为一个重要的视觉观察对象。摄影机的视点并非一味聚焦于民警身上,对王府的仔细观察、端详,让观众感觉到摄影机视点的主观化。这是导演克制、客观、距离感的心态的表现。等民警追着狗跑出院子,在胡同里追踪的时候,摄影的机位常常设在胡同的拐角处,狗/民警进画,从纵深到前景,摄影机跟着他们的运动轨迹转弯,出画。这样的拍摄视点都显得格外冷静旁观,参与感很弱。该段落的最后定格镜头是民警们在河边痛打疯狗,后景是北京的箭楼。箭楼,再一次提醒观众故事的时空背景。这个段落中,作为第三方视点的摄影机是整个故事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它代替了一个默默关注的视点,不露声色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这是一部个人风格极其浓郁的影片,长镜头、纪实手法、同期音、中景等视听语言,似乎处处张显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光辉。但是,导演这种刻意而为之的距离和游移的姿态,远离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中那种切肤之痛的关怀,显得非常理性而克制。虽然,长镜头依然可以比较完整的记录下一方水土,现代化的都市元素,凌乱而破碎的铺成在影片的后景中。但是,运动视角所产生的俯仰的变化已经不再是肉眼所能企及了。导演在纪实风格的表面风格下,呈现出戏剧性张力。
    《民警故事》延续了《找乐》的视觉语言,但是其视点的改变,也就改变了本来的镜语关系。比如,《民警故事》更多了采用了人全的景别,比《找乐》要大一些。所以,镜头所涵盖的信息相对更加丰富。画面中出现不再仅有自行车和行人,而出现了汽车,以及车水马龙的景象,后景的房子变高,商铺的门脸也漂亮了。这些商业社会的元素代替了原来单一的城墙。更重要的是,画面中高楼与平房、古建筑与新地标等这类新旧北京的符号同时出现在镜头中。此刻的北京,其地方性的特色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消亡着。
  • 头像
    jinying
    还是在破旧的新光,胶片的颜色都已显陈旧,声音也不尽完美,好多台词半是因为方言半是因为年代久远甚至都听不清楚。但看完之后还是会倒吸一口凉气:95年的时候曾有这么牛逼的片子啊!

    警察是一个永远能赋予无数标签的群体。而那时的民警,表面是国家权威的象征,体制与正义的代表,但每日接触的都是些鸡零狗碎的破事——抓疯狗,抓卖黄画的,抓天桥下私设小赌局骗钱的。风光的一面几乎与他们无缘,或存于儿子“抓坏人”的想当然里,或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侦探片中。

    就是这么不尴不尬的状态,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在改变。但是,过去的一方又在撕扯现在,而未来还在遥远的地方。一个小民警,非职业演员扮演,小人物的憋屈与辛酸就这么一层一层被剥了开来。

    其实可以用好多角度去看它,这么想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说不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如果理论程度足够,应该可以写一篇长论文了。

    前阵子做改革开放30年的片子,总想找一些当时的纪录片来还原那个时代。但是,除了《中国》里的那几个经典镜头代表了那个“前史”,我们究竟是怎么过来的,可以说几乎没有。没想到在新光看的这些剧情片(上次的《北京你早》),却都给人一种精准击中时代的感觉。

    看到一篇访谈里宁瀛说:“拍完一次电影,我觉得我像是经历了一场灾难一样,我是灾难中活下来的人,我的作品是灾难中存活下来的几个碎片,所以我毫无遗憾地面对我的不从容和影片中的缺陷。”

    怎么我觉着,我们才是灾难中活下来的人呢。
  • 头像
    宝珞
    《民警故事》是宁瀛的北京三部曲之一。是一部特别像纪录片的电影。
    1994年的北京,在回忆里几乎已经被忘记的北京,看着电影里那些陌生又熟悉的街景,恍惚间似乎有点穿越。
    看完后意外的碰上了导演的演后谈,也对这位女导演有了新的认识。
    实话说,这是我完整地看到的她的第一部影片,也许是那部叫做《无穷动》的女性电影的争议太大;也许是之前加诸于她身上的标签太多,一直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看她的电影,直到这一部《民警故事》。突然想到,虽然名字很像,但是与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完全不同。
    《民警故事》的介绍就一句话,中规中矩——北京片儿警的故事;自然与港产商业片《警察故事》毫无共同之处。
    还有就是,有的电影很好,但是和导演的交流就没有那么顺畅,这一点在和国外导演,特别是非英语国家的导演映后交流时体现的尤为明显。而宁瀛和到场观众的交流,无疑是顺畅而成功的,至少对于我来说,正因为她率真而毫无做作的交流方式,让我决定抛开外界所加诸于她的那些奇怪的标签,而是把她的作品都一部一部找来看一下。
    一直喜欢百老汇电影中心的缘故也在于此,总是会有不期而来的映后交流,一部电影结束时的掌声热烈与否也直观地体现了观众们对于电影的认同程度。
    而这一次的宁瀛导演和大家的互动也全程交流无障碍。电影特别真实、观众的问题和导演的回答也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影片背后的故事,导演现场讲述的影片送审的过程特别让人动容
    刚开始,影片怎样也过不了审,按主管部门的话来说,人家的电影,也许就是删一个镜头、改一句台词的事儿,可你这电影,每个镜头,每句台词都有问题,最后居然还出现警察打人,这怎么可能能通过呢?
    导演当时特别崩溃,都快要丧失在中国拍片子的勇气了,影片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公安部领导看过后是否能通过,那个关键的领导据说也是从基层民警一步一步提拔上来的,在电影厂看片的小屋里,领导带着一个年轻警察和一个老警察,全程各种让导演琢磨不透的反应看完了片子。然后该领导先让年轻警察和老警察分别发表意见。
    年轻警察觉得片子不错,很真实;老警察就持相反意见,觉得最后一段警察打人是给公安队伍抹黑,是显示警察队伍素质不高应该在警察的手将落未落时加插一段画外音“我是人民警察,怎么可以动手打人呢”当导演绘声绘色第给我们转述这几乎是十年前的送审花絮时,全场观众都笑了,确实,在2013年的今天,那种上纲上线的表现会让所有小伙伴们都乐坏的,但是要想到这部应该是十年前所拍的影片时,谁又能说那种反应不正常呢?
    还是公安部的领导有水平,别看他看片子的时候各种奇突反应(按导演的话来说就是全程拍大腿、爆粗口)压根不能理解是赞同还是反对。然而在他听完两个岁数不同,其实也正好代表了两代基层民警的意见之后,他拍板道,不改,就这么放,我特别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领导看到这部影片,我们承认我们的基层民警素质确实有待提高,但是不要忘记,就是这千千万万素质不高的骑着自行车的北京片儿警,保卫着北京的一方安宁。
    哗,掌声雷动,不仅是导演感动了,我们也被这实在的语言震撼了。
    真的,特别想推荐给每个人,特别是北京胡同里成长的孩子们去看看这一部名为《民警故事》的影片。
    其实通篇就讲了一个小小的警察中队骑自行车巡逻,和辖区内的居委会合作,抓些小偷小摸的平凡事件,最大的举动不过是集体打流浪狗,但是每次那个动员和对待事情的认真劲儿,都让和片儿警打过交道的人们心里发热。
    或许,我应该把宁瀛导演的《北京三部曲》都找来看一下。
    北京片儿警的故事
    PS: 刚刚得到喜讯,宁瀛导演的最新影片《警察日记》在东京电影节上收获; 最佳男主角奖,热切期待上映。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