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看完了提前放映,很喜欢镜头与画面,最喜欢的是Billi在长春街头奔跑,镜头拉过完整的一条街,拉过五颜六色的店牌,拉过行色匆匆的行人车辆,Billi在花花绿绿不断变化的画面里身着干净的素色上衣长裙,她一个人在街上气喘吁吁地奔跑着,我坐在洛杉矶的影院里哭了。
诸如此类触动观众的画面还有很多,奶奶一个人等检查时忍不住不断咳嗽,大家庭在墓地给爷爷无数次三鞠躬,一家人忧心忡忡走在长春街头,婚礼上伯父泣不成声,Billi与奶奶紧紧相拥无言。画面放慢了,拉近了,绵长地静止在那一刻,时间悠悠被拉长,地仿佛永久停滞、融于其中。
一个静止的机位,一个干净的画面,一个简单的构图,直接而真诚地呈现一个生活片段,一个永恒的瞬间。
太美了。
一部电影让人又哭又笑,心里酸涩得很。
相比之下,台词功力便有些略显不足。不是说中文不通顺或是不正宗,分开看每句话都很顺畅很自然,但是有时作为整体的对话有些略显尴尬且生硬,尤其刨去感人和笑点的部分,台词有些刻意、目的性过强。
为什么?
我想了想,觉得这部电影台词上的尴尬分两种。
第一种是在同一个意思上不停重复或解释。比方说父母和Billi的对话,Billi一直在通过询问各种“傻问题”,想知道为什么大家选择不告诉奶奶,这个询问在整个电影里反复出现,每次大家给出的答案也近乎一样,时间长了便略显无聊且失去意义。但是考虑到面向观众大部分都不会说中文,这样反复强调也可以理解,方便观众理解和跟随剧情,就是略显刻意,想起来总觉尴尬。
第二种尴尬是因为角色的脸谱化。所有角色,包括Billi,一上来就塑造了很清晰的个性和意识,所以所有人的台词都要与其个性相符,也导致台词目的性很明显,这部分在饭桌上的对话能看出来,东方西方、中国日本美国,为了凸显差异,把所有人很刻意而明显地归了类。如果刨去亲情部分,角色脸谱化真的比较严重,剧情中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对剧情起到什么作用,乃至引起什么思考,这些都是早早既定的,和上面一样,有些刻意,甚至有投机取巧的嫌疑。
盘算下来,奶奶的人物塑造是反而是最为成功而真诚的,台词目的性少,不刻意,细节也多,无论是随和地开着玩笑,还是事事亲为地操办婚礼,亦或是强撑着不给大家添麻烦、细细叮嘱大家把她的骨灰撒进海里,奶奶这个人物鲜活而富有情感,导演把细节做到了最满,镜头便可见爱意,也是全片最触动我的部分。
朋友说,这种电影台词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主要是提供一个说中文的家庭环境与背景。王子逸导演也说自己不会读写中文,所以也算是一个挑战。都是有道理的,我也同意。只是觉得在其他条件都很好情况下,台词可以更好,不然未免有些可惜了。其实这部电影的台词算少,但我甚至觉得台词可以再少一些,点到为止足矣,或者多一些零碎的台词,目的性稍弱一些,会更好。
不论怎么样,有这样的电影出现都是一件好事,很高兴能看到这样题材与内容,是个非常美丽动人的故事,也引人深思。
很喜欢结尾,不是奶奶恢复健康皆大欢喜,也不是奶奶病重众人皆哀,结尾没有一般此类电影会设计的突如其来的转变,结尾很普通很寻常,平平淡淡,却饱含力量:
Billi回到了纽约,她不知道奶奶会怎么样,但她没法停留,她不得不继续自己的生活,像我们每个人一样。
最后两个镜头绝妙:
纽约一声大喝,惊扰长春飞鸟。
至此,全片结束。
Q&A的时候有观众问王子逸导演,问:一次在纽约公寓,一次在长春奶奶家,出现了两次的鸟代表了什么?
王子逸导演回答说,她知道有影评人分析黑色的鸟代表死亡,但不是的。她只是想表达有时候生活中会有很多偶然的事情,或者巧合,或只是一个细节,你注意到了便会让你心里诶呀一下。
两次看到鸟,一次在纽约,一次在长春,注意到的人心里可能也会诶呀一下:是同一只鸟吗?怎么相隔这么远出现了同样一只鸟?
没注意到的人或是不感兴趣的人就会觉得:哎,不就是两只鸟吗,一只在纽约一只在长春罢了。
王子逸导演说:生活中会同时发生很多事情,有大事有小事,有些事情,信则有不行则无,取决你在不在意,也取决于每个人怎么看待一件事情。而这部电影想要展现的,就是每个人如何看待事物的方式(perspective),该不该告诉奶奶呢?每个人看事情的方式都不一样,这种细节上的差异有时大有时小,或许是因为文化,或许只是因为个人,没有对错,我只想展现事件本身。
就像Billi和旅馆前台的对话,Billi回答:只是不一样而已。
最后讲一件好玩的事:王子逸导演在选主演的时候,那时Awkwafina还只是因为她的音乐mv为人所知。有人给王子逸导演推荐Awkwafina,王子逸懵了,问,你们想找唱my vag的人演我??原来我在你们眼里是这样的人???
在美国,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有,对患者隐瞒病情是违法的。检查结果要先通知本人,然后他再决定是否通知亲朋好友。
2019年的美国电影《患难兄弟情》开头,医生就当场告知男主病情不乐观,需要去做活检,男主身边的老朋友干脆直接问医生:他的病是治不了了吗?是的话你就点点头。
后来男主又找癌症治疗机构再次确认了结果,电话通知也是十分冰冷:“您的白细胞数量已经……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
这是美国式的绝症通知,这样开门见山地谈论死亡期限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中国向来不会苛责“善良的谎言”,认为隐瞒病情有助于帮助病人免除对绝症的恐惧,舒缓身心从而延长生命。医院可以好心协助家人演戏,知情权应让位于“生存权”。
华裔导演王子逸执导的《别告诉她》讲述的正是根据她自身真实经历改编,将戏剧冲突建立在这一分歧点上的故事,背后折射的是不同价值观体系下对待生命个体的态度。正如片中大伯所说,“你把生命看作是个体的,这正是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差异问题,东方人是把生命看作是集体的。”
《别告诉她》的中英文片名差异就很有意思,英文片名“The Farewell”(告别)的主语是患者本人,行为是用最后的时间完成告别的夙愿;
而中文片名《别告诉她》主语是家人,行为是隐瞒实情,家人有权替患者做最后的决定。片名的甄选必然也是考虑到不同市场的受众心理了。
我看过一些文章,记得有一个数据是:中国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
今天这部电影终于在中国上映了。我想讲一讲我奶奶的故事。
我特别喜欢《别告诉她》的一个原因是,它跟我家的真实经历、心境都太像了。看着奥卡菲娜心酸委屈的眼神,那股扎心的感觉又回来了。
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我回到了东北二线城市老家,一边休息一边准备考研。有一天我跟爸爸去奶奶家吃饭,饭桌上奶奶突然干呕了一下。我爸爸是个心细的男人,忙问奶奶是不是不舒服,她说可能是天太热吧,最近肠胃有点不好。
爸爸立刻放下筷子,带奶奶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那天,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去外地的火车上,爸爸听着医院打来的电话,一言不发,眼泪大瓣大瓣地直落下来。几分钟后他失魂落魄地给叔叔打电话,喃喃地说,出大事了,咱妈病了……
那是二十多年来,我第一次见到爸爸在我和妈妈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后来,家人又拿着检查结果去省里找最权威的专家看,得到的答复无外都是:胰腺癌晚期,已经扩散,时间大概只有三个月了。
父辈们迅速召开家庭会议,一致认为绝不能将实情告诉奶奶,联合相熟的医生共同以“胰腺炎”的名义通知她,同时四处寻医问药,祈求奇迹的出现。
我的奶奶跟《别告诉她》里赵淑珍饰演的奶奶非常像。我奶奶年轻时在东北三线城市做官,是干脆利落的女强人,退休后也永远身姿挺拔,步伐矫健,家里大事小事都靠她出面张罗。她跟年轻人谈得来,电视上的小鲜肉都认识,也从不在我面前提考研和结婚。
“后背挺直!”“起来活动活动!”
每次在奶奶家,葛优瘫在椅子里玩电脑游戏的我都会被她呵斥。想来惭愧,印象中奶奶的身子骨总是很硬朗,我从没帮她干过家务活。
所有人见了她都说:什么,您都70多岁了!哪儿像啊,头发都没白,50还差不多!
想起电影里的奶奶带着Billi锻炼,告诉孙女这样才能身体好长寿,Billi心疼地看着她却没法告诉她。人的寿命真是一门玄学,常年生活规律锻炼养生的人不见得就能长命百岁,当癌症突然降临一个家庭的时候,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
趁着奶奶还有一些体力,全家人决定一起出门旅游,以此为借口相聚。当然,我们已经瞒着奶奶商量好了各种话术和对策。
先是叔叔说,他刚好有个出差来大连,顺路来看看奶奶。来了之后,他又聊起接下来有个假期,不如把婶婶和哥哥也接来,全家一起开车去青岛看看海如何?大家赶紧七嘴八舌表示,还真是,难得这段时间大家都有空。
于是全家人挤在商务车里,从大连开上船,睡一晚,再从烟台开下船,最后开到了青岛海边。此时已经入秋,青岛海边比大连稍稍温暖一些,游人如织,一望无际的大海很美。
其实我上大学之后就很少回家了。叔叔一家也不在同一个城市,平时联系并不多。在这唯一一次的全家旅行里,虽然多半时候有演戏的成分,但也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大家庭的温暖。大家围坐在露天的海鲜大排档,吃着海鲜烧烤,喝着袋装黑啤,奶奶笑得很开心,那一刻其乐融融。
从青岛回来后,奶奶的病情开始恶化。她开始按时去医院打点滴,回来时上楼的脚步愈发吃力,小腿奇痒难耐。热爱科学的她开始变得迷信,在家里南北两个方向的阳台上放置了辟邪的小物件,碎碎念“等我病好之后我要XXX”之类给自己打气的话。
可是没人比自己更能感知自己体内的变化,奶奶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她的细胞和脏器正在被逐个吞噬、异化,而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有一天早上她哭了,说夜里她特别特别难受,感觉差点“过去了”:“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我和家人坐在沙发上,没人有勇气抬头看她的眼睛,也不知该怎么接话,空气尴尬地凝固住了。聪明如奶奶,肯定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了。
一个人在知道出事了,却不知道具体出了什么事、情况有多严重时是最慌乱无助的。他会开始胡思乱想,焦躁情绪与日俱增,有的最后还会迁怒于隐瞒的人,拒绝继续配合。
爸爸又带奶奶做了一遍彻底的检查,过了很久奶奶才从检查科室里缓步出来,神情落寞。体检过的人都知道,如果医生匆匆瞥了一眼就pass掉你,那通常是很健康;如果医生举着光片反复看了又看,还皱了皱眉或是轻声叹口气的话,那就让人揪心了。
奶奶走不动了。病情也瞒不住了。
回到家,爸爸和姑姑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告诉奶奶。
“您得的其实不是胰腺炎……”爸爸开口,欲言又止。
“是胰腺癌吧?”奶奶竟自己猜到了。
爸爸和姑姑都哭了。奶奶却一下子放松了,笑着说:“嗨,人吃五谷杂粮,哪可能不生病啊?没事的,没事的。”
全家人一起“演戏”演了这么久,最后最坚强的反而是奶奶。
奶奶73岁生日,全家人还给她办了一个寿宴。当时她已经吃不下任何东西,体力也只能坚持坐一会,但她还是满面春风地感谢着大家。我用手机偷偷拍下她敞亮的笑容,现在那个手机已经废弃,照片再也找不回来了,但笑容一直刻在我脑海里。
后来奶奶开始住院。我不太想再继续回忆这段了。
她逐渐消瘦得不成人形,只能用管子吸进一点流食,然后又呕吐出来,在病床里被翻来覆去都找不到容易忍耐疼痛的姿势,大小便无法自理。爸爸和姑姑轮流陪床照顾,也都累瘦一大圈。一辈子都极其要强的奶奶,看到自己这样会很难过吧。
有一天,我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走进病房,两手冻得通红,奶奶招手让我过去,用瘦如干柴的手臂给我暖手。她已经没力气说话,我涨红了眼睛,不敢看她。从始至终我都在逃避奶奶正在离开的事实。
她很配合家人的期望,顽强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比医生预言的时间多争取了一点点,但可惜并没有像《别告诉她》导演现实生活中的奶奶那样迎来奇迹。
奶奶的葬礼办得很隆重,有几百号人一早来看她。很多老同辈都叹气说,她怎么这么瘦了呀。
转眼奶奶已经离开我七年了。我时常回忆那个把我的家庭搅得天翻地覆的夏天,如果更早告诉奶奶会怎样?不告诉奶奶又会怎样?我不知道。
我跟电影中的Billi真的很像。那种从大城市突然回到东北二线城市时扑面而来的亲情,那种难以承受的人与人间厚重的、朴实的情感,那种你说不上来是亲切还是排斥的乡土味道,以及奶奶病重时那种即将失根的崩溃无助……
奶奶去世后,我再也没去过奶奶家。曾经长住过的地方,就这么永别了。
叔叔家有了孙子,春节父辈们也各过各的了。“大家庭”的概念已经向下一代更迭,我没结婚,没有孩子,也没兄弟姐妹,一年只有春节回一次大连。
老人在哪,哪里就是家。老人走了,家也就没了。
所以我很理解Billi为什么难过:她连爷爷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小时候北京住过的家已经被拆掉,现在奶奶也要走了,她像只漂泊的风筝一样,那根回家的线要被剪断了。
生老病死,人生无常。有大胸怀、大气魄、大历练的人,可能才能做到从容面对。
当年周总理患癌,也是保健医生了解他的性格,从一开始检查就没有隐瞒可能患癌的事实,一五一十告诉了总理。
确诊膀胱癌之后,周总理也平静、仔细地询问了膀胱癌的发展过程和应对措施,像面对其他领导人的癌症病情一样。他表示自己会配合医生,但也要医生配合他,在治疗的间隙抓紧推进各项工作,在确诊后仍在岗位上全力奋斗了三四年时间。
但即便内心强大如周总理,最后关头周围人也对他的知情权也有所保留——癌细胞全面转移以后,医生没再报告给周总理。康生去世那天,他们做了一个假的《人民日报》头版,替代了康生去世的消息。因为康生和周总理得的都是膀胱癌,周总理对他们两人的病情了如指掌,他们担心周总理会因此多想。
现在互联网发展,中西文化不断交流,碰撞出了更多元、普世的价值观。东方观念中的集体、道义、保护,和西方价值观里的个体、权利、自由,并不存在单一选择和孰是孰非的问题。该不该告诉患者、什么时机告诉,还是应该视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定,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求最高生活品质。
比如画漫画、还被拍成了电影的熊顿,她用生命最后一段时光在世界上留下美丽可爱的回忆,像一颗惊艳划过的流星。我们都会记得她。
还有35岁的网络歌手吾恩,他宣布患癌的微博登上热搜第一,字里行间他充满战胜绝症的积极斗志,百万人为他加油打气。希望他早日好起来。
至亲去世,固然是令人无限悲伤和不舍的。癌症是人们谈之色变的魔王,但比起突然离去,至少为患者留下一个向人们say goodbye的机会。这是魔王最后的一丝善念了吧,所以,我们不该剥夺它。
愿每一个我们所爱的人,最终都能带着我们的爱上路。
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的时候我们全家就去看了,我十岁的孩子对它的评价是:“比《玩具总动员4》好看。”
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用心:车站外扑面而来的出租车司机,小区里体育彩票赞助的健身设施上晒被子,走在街上的油腻中年毫不掩饰地露出白花花的肚皮,随处都是抽烟的人。
这些都是我女儿回国印象最深的地方。
酒店里服务员逮着女主角问:“你觉得中国好还是美国好?”
这个问题是经久不衰的ABC拷问。无论亲疏,几乎所有人一知道我们住在国外就会问我孩子这个问题。
美国人平常距离感很强,即便是很熟悉的朋友都不会问这样二选一的问题。
而且每个人坐在饭桌上都会先跟我们打听怎么去留学,同时还抱怨房价太离谱,简直没法过下去了,接着又劝我们海龟…
我一开始很耐心的告诉他们考托福GRE以及申请学校的方法,告诉他们很多留学中介避而不谈的生活困难。后来意识到,那些家长并不在乎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个人财物问题,更不在乎自己的逻辑无法自圆其说,只是一厢情愿的灌输自己想法,想为孩子选择短平快的途径,并不愿意了解对方的世界,也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优势劣势目标兴趣等等。
电影里的人充满了这种一厢情愿的侵略,奶奶生病家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她无力承担噩耗,替她做决定,想当然地为她满足心愿,催人结婚。
Billie说,也许奶奶想用最后的时间做一些她想做的事情呢?你们这样替她做决定不是很不尊重她吗?
而奶奶对晚辈也一厢情愿地做安排,安排孩子出国留学,安排孙子赶快结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存在口号中。华人文化中,最难掌控的就是为自己生活中重大事件做决策。
亲情,好意,跨过人和人之间的边界的借口。人不由自主地被亲情激流卷着随波逐流,别人早就帮你做好了决定。
我记得片中伯父给奶奶敬酒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大意是:“我今天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今天。”
华人出生后就和父母捆绑在一起。
自己的努力、奋斗、抉择在父母养育之恩面前都不占权重。
最终在父母年老后,孩子反过来一厢情愿地为父母的人生重大事件做决策。
这件事属于谁的生活,谁的时间?应该由谁来做主?
大概是2016年,我在听This American Life播客时,听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ABC姑娘从美国回中国参加表哥(弟)婚礼,实际上是为了见身患癌症的奶奶最后一面,全家人从天南海北聚过来,只有奶奶一人蒙在鼓里。也许是故事太有吸引力,那个播客过了几个月又把录音放了一遍,而我也听得津津有味,还把这个故事跟个当新闻编辑的b ABC讨论了一下,具体讨论的结果我也忘记了,但是也说明了我对这个故事的着迷。
然后就到了2019年春天,在电影院看到了farewell的预告片,当时也知道一部awkafina主演的片子要来某影节做闭幕片,激动得我拍着坐隔壁朋友的大腿就说我要采访这个导演!没想到,还真被我争取上了。当然是roundtable interview,还只有25分钟。 业余如我,也没采访过几个导演,但是只给这么少时间还是团面的,还真是头一次见。后来听说 A24要把这片当Lady Bird来推,想一想也就情有可原了。
先回忆一下当时的采访,是两个月前了,之前错过了媒体场的观影,但是因为听过两遍this american life podcast,基本也知道故事来龙去脉,所以也不是很虚。采访之前被工作人员发了厚厚一叠资料,提前两小时临时抱佛脚了一下,发现信息量还挺大:首先原来导演Lulu Wang(王子逸)就是故事原型,当年播客里面的故事她也是叙述者。还有电影里的小姨奶奶是lulu现实中的小姨奶奶。还有片中的酒店是现实中办酒席的酒店,主创本来可以在北京上海取景,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故事原型的家乡长春(希望没记错)。
然后就是见导演了,所谓group interview其实也就是我和另外一个记者,当然我们之前还有一组,所以看得出来导演真的挺累的。Lulu Wang给我感觉就是那种特别地道的ABC,小麦肤色,粗黑眼线,踩着恨天高,长发披肩。寒暄几句她说自己刚下飞机刚到酒店一小时,就已经接受了一组采访了,不得不感叹,当导演要拼技术也要拼体力。
当旁边的工作人员开始掐表,我就立马开场说我几年前就听过你的播客,当时就特别被这个故事吸引,心想这总能打动导演了吧。 结果王导毫无所动,表情就像是老娘听这种马屁都听了800遍了,能换点花样么?好吧,这样的开场也注定了下面的采访是一问一答,没有什么互动和爆料,不过看在导演这么拼命的情况下,也只有理解的份了。
下面是Q&A,因为采访是两人对导演发问,说的也是英语,所以一下就是总结性的提一些要点,要是有出入,还请见谅。
1. 问:是什么情况下你决定向NPR的this american life投稿的呢?里面那些家里人的音频是为了投稿而录的吗?
答:其实当时是npr主动找我来讲述这个故事。因为自己是电影人,所以总有用影像记录事件的习惯。
2. 问: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拍摄电影的呢?
答:其实作为影人,一直都有这种想法,只是时机没到,之前的各种公司都希望能够改改剧情,比如让女主变成是要结婚的那一方,这样更有戏剧张力。但是我不愿意这样改。后来npr节目播出后48小时就有多家公司打电话想要立项,我当时就说拍故事可以,但是我要做导演。
3.问:片中小姨奶是真是的小姨奶,拍摄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没有一霎那会有恍如当年的感觉?
答:其实没有,我对电影和现实分的很清楚。小姨奶的参与,也为本片增色不少。一开始小姨奶在一众职业演员中有点腼腆,但是后来就渐入佳境。我们一直在超负荷工作,小姨奶奶也很累。但是最后拍完以后她也说自己很想念剧组。
4.问:现在家里人都知道了你到家乡拍了一部电影,奶奶后来知道了吗?
答:奶奶知道我在拍电影,但是她以为只是拍关于家庭的。我们还是没有告诉过她得癌症的事情。
5.问:为什么farewell中文片名叫《别告诉她》而不是《告别》?
答:有考虑过,但是中方制片人说告别听起来太伤感了,不一定适应中国市场,所以就起了《别告诉她》这个名字。
6.问:预告片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笑,里面的喜剧元素是刻意加进去的吗?
答:其实不是,本来这个故事就很荒唐。其实我只是确定了每个人的立场,跟奶奶的关系,谈后就顺理成章来发展他们的剧情了。并没有想拍喜剧,甚至我从很多恐怖片中找灵感。
7.问:有什么挫折最后变成惊喜的拍摄过程呢?
答:有一次在医院拍摄的时候,有个官员过来让剧组强制收工,所以那一天的拍摄都作废了。对着医院墙发呆的时候,看到了那一幅画,也就是用在开头的那副风景画。如果那天顺利进行拍摄的话,我可能还得苦思冥想怎么让电影开头。
8.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答:会拍一部科幻片,讲不远将来科技与家庭的。
转眼7月,终于等到了影片的公映,此时我也搬到了纽约,正好电影里Billi也在纽约生活,所以还蛮有代入感的。
首先是影片中木讷的billi和现实中Lulu的反差。就像上文说的,Lulu给我的感觉是个很自信开朗的abc,浓浓的烟熏妆,和影片里木讷的Billi对比很鲜明,也难怪导演说自己拍片没有代入感。为了电影效果,我相信导演还是有取有舍的。
其次是把长春的市貌就这么赤裸裸地展现出来。讲真,一开始我觉得镜头深入居民小区配上那段极不悦耳的音乐时,导演一定是在讽刺的。后来想想,确实在欧美呆时间长的,很难对国内小区建筑设计看顺眼。与其像《摘金奇缘》里的疯狂美化,farewell里是一种非常中性的描述,只不过被描述的主题并不那么赏心悦目罢了。这点不得不佩服导演的一针见血,干脆利落。
最后就是发散想说一说家庭文化。那个年代出国还是一件比较稀罕的事情,更别提两个儿子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去了日本,双双年纪轻轻就出国了。尽管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孩子能在国外立足往往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相信这跟奶奶的强势性格也有关系。我很难想象自己的奶奶或者婆婆会穿着西装外套,跑去跟餐馆确认酒席菜单。虎父无犬子吧,哎呀扯多了。
全是碎碎念,可能也就问答部分有点干货,不过一看就是业余得不行采访(笑)。但是有时候也觉得总该写出来。电影是我的兴趣爱好,能采访到导演,问的也是organic的问题,还是想要跟有兴趣的人分享一下的。
看完《别告诉她》的第二天,我和身在长春的父母通电话。他们一听说这部电影大部分场景在长春拍摄,就兴奋起来,直问拍了哪些地方。
这简单!我心想。桂林路、东方广场的彩虹雕塑、奶奶去世前长期住过的圣心医院……我一个一个地名说下去,通过描述,父亲甚至推测女主角所在的酒店可能叫“帕拉斯”——那是一幢矗立在圣心医院对面、外表用黄金颜色包裹的大楼。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昨晚华盛顿的影厅里观众以白人居多,而且黄金档的电影票竟然售罄。我也算周末艺术院线的常客,却从未见过如此爆满的情况。
看来,这个跨国题材的华人电影用具体的故事、具体的情境,成功戳中了更多美国人的好奇心。
没有“中国特色”的中国
先说几个与故事无关的细节。
第一个细节与建筑有关。女主角Billi一出长春机场,就遭遇大腹便便的出租司机围堵。空气不大好,天空灰蒙蒙的,她坐上车,走环城快速路,路边鳞次栉比,到处是未完工的高层公寓。
公寓顶端横七竖八的塔吊,构成长春边缘的天际线。这是当代中国拔地而起的城乡结合部,具体极了却毫无特色,似乎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从影史角度看,这却是突破:在一部美国故事片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没有飞檐、没有宝塔、没有龙凤。好不容易。
Billi拖着行李箱去酒店办理入住。两个中年男子带三个浓妆女子走过她身旁,其中一人接过酒店前台手里的房卡,动作熟极而流。稍后,别人的房间里,几个光着膀子的中年人围坐在一起搓麻将,作陪的浓妆女子回看镜头,表情冷漠。
走在入夜的街头,大大告诉Billi,千万不要让奶奶知道大家回国的真实目的:奶奶得了绝症,就要死了。街头摊贩聚集,地面反射着红红绿绿的灯光,大排档烟气袭人,电喇叭反复叫卖着炒栗子。
按摩会所里,服务员迎上来,连声叫Billi“美女”。Billi问爸爸:“美女是什么意思?” 身边小姨嗤之以鼻地解释:“现在中国的服务业,无论你年龄大小、是丑是俊,只要是女的,他们都叫你美女。”
还有那场假婚礼,明明是主人公们互表心迹的重头戏,却从婚庆公司清晨例行的动员会开始:十几张脸在镜头里挤着,大声喊出营造浪漫、铭记终生等等豪言壮语。等婚礼进入高潮,一对新人上台讲话的时候,舞狮的少年、迎宾的姑娘却已躲进角落看起了手机。
导演捕捉到这些中国当代正在发生的细节,故意把镜头放慢,给观众足够的时间去观看。这种观看趣味无穷,是电影艺术独有的动人力量。
一个跨国家庭的国界
电影故事很简单。奶奶被查出肺癌晚期,家人都瞒着她。大儿子、二儿子携家带口,分别从日本、美国回来,以参加婚礼为名,见奶奶最后一面。在美国长大的Billi与奶奶感情深厚,不忍骗她,一家人的矛盾由此产生。
这故事来源于导演真实的经历,带有自然流露的顺畅感。Billi事业不顺,回来看望时日无多的奶奶,却从奶奶旺盛的生命状态里得到力量,这番心路历程也有人间温度。
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在室内:苍白的日光灯下,家人们匍匐在地毯上,寻找新娘的戒指,目的虽然一致,每个人却都全神贯注地爬往不同的方向。在我看来,这几乎是对整个家庭“殊途同归”的妙喻。
导演应该是受到现代舞的影响,能拍出来肢体佝偻交错之美。
而饭桌上关于“中国好还是美国好”的争论,似乎揭开了每个跨国家庭的疮疤。窗外“亚泰大酒店”几个字红光闪闪,老太太一锤定音:我们当然都是中国人。
婚礼的戏,几个奶奶的老战友讲起战争岁月,我才了解到这个家庭竟然有军方背景。怪不得奶奶每天早晨练掌法,在家里指挥若定,像个女将军。
奶奶参加的是哪场战争?看导演的年纪,不是解放、就是朝鲜。如果是朝鲜,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就有了另一层意义。我那一场,影厅里时时传出笑声,到了这一幕,一声不响。
这是个家庭故事,孺慕之情,举世皆知。导演撷取的片段里,家人善意的谎言和真实的亲近都有依据。特定家庭的优越背景被隐藏起来,既得利益者的故事,这里放下不谈。
摆脱了无底洞般的贫困、摆脱了广袤的乡村。我们坐在当下的长春,谈纽约人的心事。这样才能集中精神,说说关于身份认同的故事。
美国观众的自知之明
《别告诉她》在北美出乎意料地火爆,据报道,它上映首周的单个影院平均票房甚至超过了《复仇者联盟4》,出品方A24早已收回成本。
巧合的是,导演王子逸的现任男友正是A24的大将,靠《月光男孩》夺得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新晋黑人导演巴里·詹金斯。
两部电影,既是少数族裔题材又是文艺生活片,这种搭配,几年前还是票房毒药,如今却靠长尾和日益大众化的口碑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看完《别告诉她》,我们几个中国观众都吐槽字幕太简单,不能反映中文的韵味。与此同时,我却暗暗心惊:美国观众素以讨厌字幕闻名于世,这一次,一个90%都讲东北普通话的电影,他们却能饶有兴味地看完,真是小小的奇迹!
字幕当然翻译不出“钻牛角尖”这类小词,但它翻译出了另一个文化的价值体系。NPR主播史蒂芬·汤普森(Stephen Thompson)描述自己的观影体验,说一开始还抵触家人瞒着奶奶的做法,到影片结尾却理解了他们的决定。这真是电影叙事的巨大成功。
成功背后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美国社会观影品味的变化,对少数族裔电影的长足发展贡献良多。观看一个不同却又真实存在的世界,这种诉求曾经只属于少数影迷,现在却越来越普及。
20世纪既是美国的世纪,也是美国电影的世纪。那时候,无论电影人对美国社会批判多么猛烈,他们中的大多数心底都有一层优越感。这种优越,来自对这个国家价值体系的自信:民主、法制、个人解放、公民社会;公民凯恩、十二怒汉、阿甘正传、三块广告牌。
我的童年时期,正是这种自信泛滥到极致的时候:冷战结束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虽然广受挑战,好莱坞却很买账。那时候,无论是浪漫喜剧还是战争悲剧,都把美式价值等同于人类共同的未来。但盛级而衰,随着世贸双塔的倒下,关于“自知之明”的思考逐渐蔓延。
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美国电影工业的百年积累,终于开始为更多元的艺术题材服务。你看《别告诉她》的人物设定、戏剧节奏、视听语言,无一不是雄厚美式传统上开出的一点灵动之花,内里的精气神儿却又挑战着传统美式价值观。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向观众招手:你不了解,你来看看。观众们也雀跃:我确实不懂、甚至对不懂的故事心怀疑惧,但正因如此,我想看,我想听。
这样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