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观众们要看战士,没人想看Haji。能够和英雄比肩的Haji,必须是身背炸弹却哭泣投诚的Haji,或者卖DVD给英雄的小Haji。另外:
那些Haji Haji叫的欢的盆友们,你们知道حاج什么意思吗?
他们使战争成为产业。出生入死的国民大兵们被一场战争锻造为熟练工种。在我们这个年代,没有人能够确知这群在千里之外的沙海艰难跋涉的战士们会不会收获荣耀——他们能像二战的老兵们一样向孙辈们夸口自己的战绩吗,抑或在十数年或数十年后被自诩公正的史家贬为屠夫?唯一确定的,黑水公司的价码丰饶稳定,不论死活每件净赚五十万。当人命成为工件,成为创收的稳定来源,我们看得见资本主义的星条旗,被血腥染红,在伊拉克的土地上昂然飘扬。
美军的粉丝会专注于战争机器,他们看着光鲜亮丽的军械总是无法自持。看着银幕暴力,想象中的自己也会全副武装,在充满敌意的黑夜社区里左冲右突,激情点 射,意淫一下属于自己的血色浪漫。只是屠杀太碍眼,作战部队对平民社区的肆意动武会使他们不安;真实的客观条件也不允许伊拉克提供那么多成建制的武装抵抗人员供他们扫射。这时就体现出选材的价值——拍摄一些技术兵种的故事,就显得十分投机取巧。拆弹的对象是物而非人,既展现理性与技巧又避免血腥和野蛮。拆弹不仅避免美军兵力伤亡,更是对当地居民社区的繁荣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吃苦耐劳流血流汗,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高风亮节。苦口婆心劝当地人远离危险区的老实军医,在硝烟中殒命的时候,似乎就被忽略了他作为一个侵略者的身份。请想象一下侵华日军的宣传部门到被占北中国领土取景,拍拍驻华日军工程兵和医疗兵什么的,也是很好的作秀。给支那人接种疫苗,给支那人修路造桥,此时只有搞破坏的支那土八路是不稳 定因素。一会儿炸个铁路一会儿铰个电线,偶尔还要埋个地雷什么的。太不和谐了。
基于此,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共同进步,主人公有必要回到伊拉克的华北平原,再战一次。
大约是这个背景对于美国人来说是“地球人民都知道的”,所以导演懒得讲,不过我不是地球人,我是火星人,我是真的不知道,也不懂。这在阿富汗的国土上阿富汗人放炸弹——甚至剖开自己国家花朵的肚子,把自己同胞做成人体炸弹——就为了折腾一下美国大兵?!靠,阿富汗抵抗组织太丧心病狂了。相比之下美国大兵太善良太博爱了——话说他们前队长牺牲那一段我就不断地感叹“换成老娘早就开枪了!自己队友生死一线的时候,你难道还非等对方按下按钮灭?!犹豫个P啊!”。
之后剧情的发展不断印证了“阿富汗抵抗组织是灭绝人性滴,不顾自己同胞死活滴。而美国大兵是最有人性滴,是拯救阿富汗小孩和大叔的天使”这一点——这未必是导演在此片中关注的论点,但这个气味就跟脱掉袜子的香港脚一样让人回避不掉忽视不了啊。
我当下在想,假如60多年前日本人赢了,东亚共荣圈了,是不是《地雷战》就该变成一群长着胸毛的游击队员不顾中国平民的死活到处在村子里乱埋地雷,或者干脆把地雷绑在中国小孩的身上当陷阱。而英勇无畏善良的皇军们为了救支那人民于水火如果不顾自身安危地深入险地拆炸弹云云……想到这一层我打了两个冷战,决定不能再继续想下去。
当然阿富汗抵抗组织是否真的如此丧心病狂,美国拆弹部队是否真的如此英勇牺牲,我没去过当地眼见为实,不好讲。但是侵略者硬把自己塑造成这种救世主的形象是很表脸的,我想大部分阿富汗人民——至少目前——是不会同意的(毕竟导演这点常识还在,有拍到一群小孩往美军车上扔石头)。
别的国家人看到此片什么感受不好说,但是作为一个自己国家不久前就有曾经差点被侵略经历的国民来讲,我只能呸一句“tmd太表脸了!”
什么叫做tmd语言霸权啊,什么叫做tmd强X真相,什么叫做tmd历史只是个花姑娘~~~看美国人拍的侵略他国的片子就行了。除了像越战这种最后输得灰头土脸的二十年后会反思一下,剩下的……总归他们都没错,而且都还很善良,都是被逼才去侵略人家的,如此就对了。所以说中国电影人要争气啊,否则将来就跟阿富汗似的,因为自己拍不出电影,搞不好就活活地被X了还被人家说是因为你裙子穿得太短之类的~~~
撇去这表要脸的意识形态部分,就电影论电影。
电影有两个非常突兀的镜头让我很不能理解。一个是一开始第一只慢镜头,不得不说这个镜头拍得很漂亮,应该是全片最漂亮的一只镜头,从车上的土开始震,到炸开,穿着locker的队长弹飞起来,一气呵成,气氛甚佳。最后队长飞起来那一定格是法国版的海报,如果不是战争题材的话,冲着这漂亮程度,我都会去收。大概也是因为这样导演省不得删。
这就很不痛快了。
因为接下来很快发现这部片子是属于“纪实风格”(还是那句话,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不知道伊是否真的“纪实”,故此以下凡出现此词一概只在形容“风格”)。纪实的好处是取信观众,比如从来不想把现实和电影搅和在一起的Godar常常会在电影里塞两个镜头提醒观众说“这是电影”,而走纪实路线的就得完全回避这一点,让观众一心以为自己看到的是资料片,甚至是战地一线报道最好。所以这个一开始的镜头,因拍得太美所以就情绪化,一有情绪就变得假,与后面立图表现“我很客观,我很局外,我很冷峻”的态度格格不入。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抵销这个镜头的不协调感,导演在后面的狙击战中又加了一只子弹落地的慢镜头(或者是想向《战争之王》致敬?),那也是一个很漂亮但是我个人很厌恶的镜头。
导演第一手则:要舍得。因为镜头漂亮就舍不得删也是要看场合的。这两只镜头放花絮里还不错,摆电影里别扭,显得不决断。明明凌厉果脆朴素的整体风格就这两下搞得娘掉了。
男主角Jeremy Renner很适合去演美国大兵。首先他屁股很翘(众:你~~~)其次他的脸在美国说得好听是“邻家男孩”说得实在就是“路人君”,这一来放在一走纪实路线的片子里就很融合,不会像《壮志凌云》里的阿汤哥——尽管我不觉得他哪里帅,但他的口碑在全世界范围内一向很帅——观众一见他出场就做心理建设说“好嘛,英雄来了”。JR饰演的也不是个英雄,而是个在现实的生活,平静的环境下,找不到乐趣,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他嚼着口香糖,听着摇滚乐,脱掉 locker爬去拆弹,不是因为他多勇敢多英雄多奋不顾身,而是因为他反正不在乎活着,当然也就不怕死,只有拆弹的挑战性,还有那种九死一生的快感才让他有活着的感觉。
这个设定很妙。因为这恐怕是时下年轻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常常有的感觉:不知道自己每天睁开眼吃饭,闭上眼睡觉是图什么。
这不禁让我这只“港奴”第一时间联想到TVB~~~TVB和香港政府有协议每年会拍一些宣导片,所以就我看港片的这二十几年来,几乎把香港警察的各个部门都逛了一遍(从O记实录到反千组,扫黑组,扫黄组,鉴证科,商业罪案调查科,交通部,就差失物归还处了,我汗!),对香港警察的职务组织甚至招考条件比对我们家小区的片儿警还要熟,另外当然还有ICAC(我人生的第一个职业理想就是看《火枪柔情》来的),消防队,北斗星(社工),飞行服务队,等等等等等等等等。所谓“宣导片”除了向市民介绍与该部门相关的知识之外,还有就是帮政府招人,基于这两个目的呢,片中的主角——不像某地区拍的 “主旋律”似的——往往也不会设定成“高大全”的角色,有个性魅力的同时也会有一两个小缺点,男的帅女的美也要保持在“合理”的程度内,就是让观众既有向往之心又有认同之感,而且在介绍到工作内容的时候也不会太着重在福利这些问题上,会把现实可能遇到的困难真的拎出来做做样子,也会揭示一些职场上的黑暗面 ——当然大方向还是要把牢的。
所以当男主最后一脸好像刚刚解决便秘的表情重新踏上阿富汗去“解救”活在炸弹危险下的阿富汗人民时,我一口可乐差点没喷出来~~~敢情本片是就个大型宣讲会来的。话说TVB高层陈志云近日涉嫌贪污被捕了,不知道捕他的人里面有没有当初受到TVB的宣讲片的号召而考入司法部门的。不知道二十年后,有没有被这片感动入伍去阿富汗的大兵退伍回来拍一部什么不是全金属的外壳控诉战争的虚伪与残忍。
这种某A打某B的片子,某A硬要说自己是好人,看看小机器人挺可爱的,男主屁股很翘,locker还蛮cool的,也就罢了。要紧的是在心里记得以后假如在自己身上发生这种罗生门事件,一定要抓住发言权,不管你事实上有理没理,反正道理是可以硬拗的,事实是可以扭曲的,历史是可以涂改的,真相是可以掩盖的。人不要脸,就是天下无敌的。
补完部分:
这片的确是“纪实”风格的,该有的纪实要素都有了:没有背景音乐,摇晃的跟镜头,与主角保持一定距离不做过多特写。
但是“纪实”不代表“真实”。只纪录一边的、部分的、实,那叫做”选择性收录“。我看其根本目的是打着纪实的旗号,用爆炸啊,牛仔啊,那股子汗吧啦嗒混和着火药的气味来刺激雄性动物的荷尔蒙吧。
狙击战或者巷战,美国大兵开枪的时候,对方受伤倒下的别说特写了,很多根本连个脸都见不着。这就是典型的”物化“手法,因为镜头从来没有站到过”敌人“这边,所以跟着镜头的观众很自然地跟美国大兵站在同一视角,而不把对方视为具体的”人类“,而只是打击的”目标“。其实那些当地抵抗者——或者按照美国人的叫法”恐怖分子“,也有家庭有儿子,也被困在战场上杀人——他们才是真的叫”被迫“,美国人滋要撤军就毛事情没有了,美国人那叫”犯贱“;他们也会在撂倒了几个美国大兵之后开party跳个舞,但是观众都看不到这些~~~只看到美国大兵的血肉之躯在全片最漂亮的镜头里飞起来,血溅出来……
反过来,美国大兵这边不要说正规兵,就连赏金猎人这种酱油角色都是Ralph Fiennes来客串的,全程镜头跟的那叫一个紧,让他跟观众相处了一会儿,才一枪崩飞了,崩的时候还贴得很近,那枪打的一个扎实,我都吓了一跳。
至于被美国大兵解救的当地群众,那更是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其多么可怜,多么渴望美国救世主的救助,这个时候镜头也不晃了,距离也不要了,恨不能让观众看清楚他们的血有多粘乎,眼泪有多咸乎~~~~
这就好比一个人写了篇号称”写实“的作文,但是在某A身上用的全是褒义词,在某B身上用的全是贬义词。当读者没看过作文,智商负数灭?!真实?真实个P啊……真实是你家开的豆腐坊灭
中文译名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我本以为影片始终都会讲在伊拉克的美军拆弹技术兵如何应付一次次的爆炸危机,然后随之成长之类的故事。但影片一开始出现的字幕就告诉我错了:
The rush of battle is often a potent and lethal addiction, for war is a drug.
在战斗中狂飙突击往往能上瘾,强烈而且致命;因为战争就像是毒品。
这话是克里斯•赫奇斯,一个长期关注中东的自由派作家暨《纽约时报》记者说的。于是,你会看到这部关于拆弹技术兵的电影中出现了很多与拆弹无关的情节:他们偶遇几个英国佣兵,并与之一起和伊拉克狙击手对峙许久;男主角因为看到相熟的小男孩被做成了人体炸弹,于是冒着夜不归营的危险去找男孩的家人……整个故事有点独立电影的那种散漫感,导演似乎没有带着明确的主题去拍它——这就对了,因为本片是凯瑟琳•比格洛的作品,这位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以拍摄男性味道十足的动作、科幻、战争片闻名(本人倒算个美女呢,虽然已经年近60了),她的片子风格硬朗、节奏流畅,还常常带着些另类的邪典气质。本质上,凯瑟琳属于“技术派”的导演,不喜欢过多地表现思想主题,这大概也是本片未能像布莱恩•德•帕尔马的《节选修订》那样出彩的原因之一。没有多么深刻和独特的思想,凯瑟琳更愿意停留在故事本身的层面上(除了一点点不可避免的美国式人道主义味道):一个身经百战的拆弹专家,沉迷于拆弹的惊险刺激,却又厌恶战争的丑恶无序。在技术层面或者说电影品质上,本片几乎无可挑剔:节奏张弛有度;镜头虽然是近年流行的DV风格,却无炫技之感,相当漂亮有力;配乐极少极低调,但相当切合影片气氛;剪辑干净利落,恰到好处;演员也都有上佳表现——大概因为导演的人缘或者影响力,居然请到了盖伊•皮尔斯、拉尔夫•费因斯和《迷失》里的伊万杰琳•莉莉在影片中客串了几个小角色。当然,军迷可能会对某些细节有所抱怨,但我认为这不影响对本片的评价。
影片结尾,詹姆斯没能救下被绑了炸弹的伊拉克人,当他被冲击波击倒在地上时,看到天空中放飞着一只鲜艳的风筝,安全而且自由。然而回国后没多久,他却自愿回到了伊拉克,回到了拆弹前线——因为战争就像毒品。
更正:标题的解释有误,感谢网友的指正。hurt locker应该是士兵的一个俚语,一般指战场上非常糟糕的地方或者非常艰难的一段时间。
一是当前热映的主流电影,特别是在各电影奖中与其竞争角逐的电影。该片自上映以来已经“斩获”大大小小的奖项十余个,其中多数是影评人奖,在1月18日揭晓的金球奖中,《拆弹部队》颗粒无收,之前热炒的卡麦隆与前妻凯瑟琳·毕格罗对决也成了媒体的一厢情愿。与代表影迷趣味的各类影评人奖相比,金球奖和奥斯卡更代表了普通观众和美国电影工业内部的态度。《拆弹部队》在电影奖上受到的“优待”和“冷遇”或许表明了电影观众趣味的分化:即便是佳作也不得不“选择”观众,无法与“全盘通吃”的《阿凡达》相比。我无意于贬低《阿凡达》而抬高《拆弹部队》,只是想唤起观众对这部电影更多的关注,有时影评不得不充当义务广告的角色。
另一个坐标是战争片,尤其是带有反思性质的战争题材电影。有国外影评人称赞《拆弹部队》是至今为止伊战题材的电影中最优秀的一部,因为同类题材的其他电影都是些平庸之作。这样的评论听起来更像讽刺而不是赞赏。于是为该片寻找合适的比较对象成了当务之急,无疑,我们想到了产生过大量优秀作品的越战电影。我按电影反思的深度将越战片分成三个等级:一种是单纯以画面的血腥和残酷来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憎恶,大量的平庸之作属于此列;稍高一个层次的是以战争中人的处境来反射意识形态的荒诞,同时讽刺现实政治,以德·帕尔玛的《越战创伤》和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为代表;更高一个层次的是刻画战争对人的心灵的扭曲,但这种心理刻画必须具有真实的厚度,比如《猎鹿人》。还有一种属于第三等级同时又超越第三等级,比如《现代启示录》,战争不仅扭曲心灵,战争也使人洞见到人之存在处境根本的虚无性,就像库尔兹上校所说的“恐惧!恐惧!”,电影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战争了。《拆弹部队》片头打了这样的字幕:“在战斗中狂飙突击往往能上瘾,强烈而且致命;因为战争就像是毒品。”电影的主要着力点也不在视觉的残酷上,而在于战争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无疑,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是向反战电影的最高层次看齐的。
电影的主要部分从拆弹专家威廉·詹姆斯接替牺牲的前任抵达巴格达开始。詹姆斯不像他的队友那样整天处于心惊胆战的恐惧和“今天我们幸存了”这样的祈祷状态,他更像一个不知死亡为何物的疯子。他来到之后,用于拆弹的机器人就废置了。当他跟一堆炸弹卯上时,为了更专注起见他可以把沉重的防爆衣也脱了。这位老兄似乎把拆弹这样危险的工作当成修车那么简单。而且,他明显“沉迷”于拆弹的过程,当人们都已经撤离炸弹周围,可以安全地引爆它时,詹姆斯拒绝撤离,在有可能增加队友危险的情况下继续把炸弹拆完。很肯定的是,在拆弹过程中,詹姆斯获得了一种强烈的快感。当他拆完炸弹,回到“悍马”里点上一支烟时,表情就像刚做完爱一样,疲倦而满足。复原回国后,他惶然若失,不久就在这种快感的吸引下重新回到了战场。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没有在电影中直接对战争做道德判断,即除少数的例外外,她没有通过战争场面的残酷来唤起观众的人道主义同情,她也没有制造戏剧性场面来讽刺美国发动战争的政治错误,当然,她更有没“站在”伊拉克的立场上以他们的观点来看待眼前这样战争。或许正是因为这部电影的“现实批判性”不强,产生了一个对它的最大误读:即认为这是一部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甚至认为它是美国政府的“征兵广告”。这种观点认为詹姆斯在战场上的“云中漫步”是充满英雄主义的行为,而整部电影的意图就在于让人忘记战争的恐惧,在战场上像詹姆斯一样恪尽职守地完成使命。
我认为这样的解读忽视了人物心理与塑造它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忽视了这种所谓的“英雄主义”本身的悖论性,就像国内有位电影界老前辈将《巴顿将军》解读为军国主义电影忽略了巴顿这一角色身上的矛盾性一样。
片中,当詹姆斯中士拆完一车危险的炸弹后,有位长官来表示钦佩之情,并问他总共拆过多少炸弹,在短暂的谦逊之后,詹姆斯肯定的回答:“873个,长官”。为什么他记得那么清楚?因为他把拆下的引爆信管都收集起来了。拆弹不再仅仅是他的工作了,而是某种必须完成的使命,在这种使命意识下,他对拆过的炸弹如数家珍。观众甚至可以揣测,这位中士说不定还为自己定了一共要拆满多少颗炸弹的目标呢!这让我想到了本届金球奖的另一部提名电影《在云端》。乔治·克鲁尼主演的裁员专家一年有300多天坐飞机出差在外,他早已没有了家的概念,或者,他已经把飞机和机场当成了他的家。他的目标之一是要坐飞机旅行满一千万英里,成为航空公司最高级的会员,算上他历史上只有7人达到过这个记录,比上过月球的人数还要少。克鲁尼对这种飞行记录的喜悦与詹姆斯拆弹过程中的狂喜是异曲同工的。无论你认为这种追求幼稚也好,变态也好,它都是由人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环境所决定的。人必须“因地制宜”地为自己存在的真实性找到依据。当人身处战场,目睹的都是无辜的杀戮和血腥的丑恶,对政治不报幻想,从家庭找不到寄托,为了避免自己沦为行尸走肉,他必须找到自己存在起码的价值和理由。于是,原本冒着生命危险不得不面对的拆弹工作成了这种价值和理由。这是荒诞的、变态的、畸形的,但这是战争从客观上塑造的,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可抗拒的。这就像鸦片一样,让人欲罢不能。重返战场前,詹姆斯对着幼子自言自语,“然后你会忘记你真正所爱的少数东西,当你长到我这么大时它们或许只是一两件东西,对于我来说,则只剩下一件了。”他最后剩下的那件东西就是拆弹了。
再来说这种所谓的“英雄主义”。当一个人怀着坚定的信念,有着明确的自我意识,同时在行动中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勇气和魄力,取得造福于群体的功绩时,我们说他的行为具有英雄主义。而电影中的詹姆斯呢?他或许有勇气和魄力,但他的自我意识早已变得迷离而晦涩,他重返战场前对前妻说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拆弹员”更像是一种借口而不是出于信念。更重要的是,他对拆弹的迷恋必然导致他的死亡,没有一种英雄主义是不热爱生命的,是这样急切地寻求死亡的。詹姆斯的拆弹,早已变得像《猎鹿人》中的俄罗斯轮盘一样,是一种了结生命的疯狂方式,是解脱的手段。
本片很为人称道的一点是导演的场面调度极佳地营造了战争的现场感,电影院的观众跟随战场上的拆弹队员一起紧张、心跳、焦虑,最后又得到释放。电影的非情节结构也使其很有纪录片的味道。导演拍摄时,让三四架摄像机同时对着目标,从不同的机位去捕捉现场的视觉信息,然后把不同摄像机拍摄到的材料再剪辑起来。最后完成的《拆弹部队》全片没有几个镜头持续3秒以上,镜头的数量远远超过普通的电影。
我想说的是,《拆弹部队》或许具有记录的价值,但是整部电影的美学手段不是基于摄像机的纪录性,不是为了“完整地”捕捉对象的存在,它是基于某种心理主义,基于战场上的人对战争的感受方式。用这么庞大数量的超短镜头来组成一部电影,镜头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剪辑逻辑。在某些情况下,镜头模仿的是拆弹队员的目光,当詹姆斯拆弹时,其他队员必须密切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们的目光必须时刻变换,迅速转移。这样的镜头(目光)背后是战场上人物的心理状态。导演将这样的镜头扩大至整部电影,不仅是拆弹过程中,队员们在军营里休息时,甚至詹姆斯和卖DVD的伊拉克小孩玩足球时,用的也是这种高度变化的短镜头。这样的运用,其心理效果是惊人的。战场的紧张感已经退至其次了,这样的镜头和剪辑暗示的是人物心理的失常状态,他们无法以正常的方式完整地注视事物了,他们的注意力被迫不停地转移、分散,一切都是片段的,不连续的,他们无法对周围的存在产生整体感。这多少有点像吸食了鸦片之后的感觉。这是一个人在环境中逐渐湮灭,人的自我意识逐渐丧失的过程。全片只有两种情况是例外,一是詹姆斯回国后的几组镜头,持续时间明显变长了,然而正是这种变化,暗示了詹姆斯回到和平状态后的不适感。另一个例外是高速摄影机拍摄下的炸弹爆炸时泥石从地面涌起和狙击枪弹壳落地的慢镜头。从节奏上来说,这两个镜头具有平衡的功能,同时,它们也具有心理意义:就像人在完全丧失自我(死亡)前投向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瞥。
好的电影,要求形式和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完美地为主题服务。我认为《拆弹部队》基本做到了这点。
————————————————————
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
正在更新印度旅行日记,欢迎关注!
影片的英文名是<Hurt Locker>,中文意思指的是拆弹士兵们身上那层厚厚的防护服。翻译者直接给译成了《拆弹部队》,我感觉不妥,感觉好像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片,其实它不同于传统好莱坞片,更像一个独立电影。不如直接翻译成《拆弹服》,给人很多遐想的同时,也不会给影片打上标签。
B连的拆弹小组由三个人组成,一次任务中他们牺牲了拆弹队长,于是影片主角詹姆斯加入了进来。詹姆斯是个奇怪的人,他丝毫不畏惧自己的死亡,他根本不遵守作业程序,总是单枪匹马的去拆除炸弹,甚至为了行动方便,不惜一次次的冒着危险脱掉拆弹服。但偏偏是这个不畏惧自我死亡的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却被他人的死亡所触动着,包括美军战友和伊拉克人,这些人的死给他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着他的心理和行为。影片中詹姆斯与其说是个坚强的士兵不如说他是个迷茫的参与者,面对看不到的敌人,打一场不知道该和谁打的战争,这一切都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但骨子里美国人特有的英雄主义情结又让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眼前的一切好起来,因为在这个貌似虚幻的战场上,战友们的伤亡却是实实在在的。于是在影片的结尾,回到祖国的他选择重返伊拉克,因为“那里更需要拆弹人员来避免战友的生命受到威胁”。但是,这一切是否有真的意义?
影片用纪实拍摄的手法,晃来晃去的肩扛摄像机镜头带着我们来到了真正的伊拉克战场,周围到处是胆战心惊的美军士兵和蚂蚁一样的伊拉克人。身处战争之中,大家都是弱者: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兵随时有可能坐上“土飞机”;伊拉克武装分子也轻易地倒毙在美军的50机关枪下;平民们更是不用说,双方的任何一个小小冲突,就足以碾碎他们。
导演用一种独立电影才有的散漫的叙述手法,通过詹姆斯的眼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的片段,并没有紧凑的叙事和迭起的高潮,但却真实的让我窒息。我认为,生活其实并没有什么故事主线,只是一个个事件的叠加和累积罢了,人们活在世上,也就是不断的遭遇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诚如我们的生活片段串起来记录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一样,影片中这一个个的事件和遭遇,书写着詹姆斯的伊拉克之旅。在这些片段中,导演貌似冷眼旁观的态度,却难以掩藏她那颗反战的心,我们不妨一起来剖析这些场景。
片段一:前任拆弹者之死
其实从龙套演员的选择上,可以看到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的广泛人脉和独到用心。影片一开始,由大名鼎鼎的盖•皮尔斯所饰演的拆弹专家出场了,这个主演了《时间机器》、《记忆碎片》的名演员几乎把我欺骗了,看到这样级别的明星以标准的英雄造型来拆弹,你不可能不误解这部电影就是一部以盖•皮尔斯为核心的好莱坞英雄片,大英雄肯定百战不死,最后拯救了战友拯救了人民拯救了国家拯救了世界然后抱得美人归。然而,这样的常识这次却误导了我们,帮助导演调皮了一把,几分钟后,拆弹失败,盖•皮尔斯挂了。原来他的角色是主角詹姆斯的前任,因为他挂了,所以詹姆斯出现了。盖•皮尔斯的功能就是给观众展示了正确的拆弹程序,通过正规程序的演示,为后面詹姆斯出场后严重违规的行为留下了参照。
盖•皮尔斯的死其实就是导演本人的开场白,她首先破除掉人们惯常的观影心理,严正的声明,面对战争,谁都是弱者,世上没有不死的兰博,包括盖•皮尔斯这样“按道理”应该不死的明星。
片段二:奖金猎人之死
詹姆斯的拆弹小队在一次任务之后,遇上了四个伊拉克打扮的英国人,他们的工作是按照扑克通缉令来抓人。我不太清楚他们是什么身份,特种部队?因为他们装备有能打下直升机的大狙;奖金猎人?因为他们对赏金非常重视。不管他们是谁,姑且叫他们奖金猎人吧,因为如果是特种部队的话,不会菜到遭遇伊拉克武装分子后居然需要拆弹部队的兄弟帮忙射击。
有意思的是,奖金猎人的头目这个角色,居然是主演《辛德勒名单》的拉尔夫•范恩斯来饰演。猎人头目的造型是牛逼透顶的,抛开彪悍的装扮不讲,单是手中那把巴雷特,就能酷死一大片,按照常规的好莱坞思维,这又是一个怎么打也不死能够横扫所有战争片的兰博诞生了。可是,几分钟后,范恩斯大帝就被伊拉克人一枪狙中心脏,壮烈的完成了客串历程。
当范恩斯滚下山坡的时候,导演一脸坏笑的望着我们这帮遭遇接二连三打击的观众说,战争,无强者。
片段三:上校医官之死
一天,詹姆斯所属部队里的上校医官同志,在办公桌后呆腻了,于是他找到正要出勤的詹姆斯小组,要求一起去体验生活。结果很不幸,一枚土质炸弹要了上校的命。还是那句话,面对战争,官衔不是强者的标志。上校炸死后,一个士兵冲过去,痛苦的喊着,“我刚才还在教他怎么用电台……”人命说没就没了,哪怕你们上一分钟还在一起吹牛打赌侃大山。战争,就是这样。
片段四:“贝克汉姆”之死
詹姆斯常在军营附近买DVD,于是和一个名叫贝克汉姆的卖DVD的孩子熟识了,他对孩子有好感,跟他打赌,同他踢球,向他购买光盘。但是,当他有天突袭一个炸弹制造窝点的时候,意外的在那里发现了“贝克汉姆”的尸体,尸体被武装分子做成了尸体炸弹,肚子里塞满了炸药。
回军营的路上,詹姆斯痛苦万分,但同车的军士劝他,说他看到的并不一定是“贝克汉姆”,理由是“伊拉克人长得都一样,谁能分得清?”
多少天后,当贝克汉姆再次出现在军营门口的时候,詹姆斯迷茫了。他以为他比别的美国人更了解伊拉克人,能和伊拉克人交上朋友,其实到头来他跟其他美国人没有什么两样,他们连伊拉克人谁是谁都分不清,哪怕是同他朝夕相处的伊拉克人。
美国人看伊拉克人,伊拉克人看美国人,西方人看东方人,东方人看西方人,其实大家眼里,对方种族的人都是一个样,难以分得清楚。我们在愤怒欧美人看着中国人问是不是日本人的时候,自己不也是冲着英国人喊老美吗?这恐怕是文明隔阂的一种吧,战争何时结束?恐怕首先要消灭这种隔阂;隔阂何时消失?恐怕是遥遥无期,因为我们连对方人与人长得有什么分别都懒得弄清楚,我们还有闲心去考虑别人想些什么吗?有句话总结得好,“美国人不知道伊拉克人想要什么,伊拉克人也不屑于让美国人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战争之下,孩子是首当其冲的弱者,虽然贝克汉姆还活着,但躺在那里充做尸体炸弹的孩子是真实的,谁能保证,下一个不是贝克汉姆呢?
片段五:“人体炸弹”之死
詹姆斯在离开伊拉克之前出的最后一个任务。一个伊拉克大叔主动向美军巡逻队求助,说身上被绑上了炸弹,但他不想做“人体炸弹”,央求美军拯救他。这是一个定时炸弹,留给詹姆斯的时间只有两分钟,詹姆斯争分夺秒的拆弹,将整个影片推向高潮。但是,情节再次偏离了观众的经验,大家期待的最后一秒剪断红蓝线救下伊拉克平民然后军民大联欢的局面没有出现,时间到了,伊拉克大叔被炸成粉末。詹姆斯在逃离过程中被气浪掀翻在地,他仰面躺着,无意间却看到了天上的风筝,那般鲜艳,那般自由。
导演无数次用残酷的结局粉碎了喝好莱坞奶长大的观众,这就是事实,事实不是拍电影,面对惨淡的事实,我们都是弱者。
片段六、片段七:
詹姆斯撤离时,伊拉克的孩子们跟着悍马吉普狂扔石头。
詹姆斯无法适应回国后的生活,重返了伊拉克战场。
这两个片段的交相呼应让我感到绝望,战争已经成了不可破解的魔咒,不但让人无法抗拒,更让人无法逃离。在伊拉克的后代心中,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在以后的岁月里随时发芽开花结果。而美国大兵已经深陷战争而无法适应正常的和平生活,仿佛战争成了他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双方都是牺牲者,没有强弱之分,都被一个叫“战争”的魔咒驱使着,即使走得再远,终难逃被碾碎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