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lluringly low-key and enigmatic portrayal of the alienation, disillusionment and loss of direction that have become widespread among young people in contemporary China. Filmed in elegant and absorbing long takes, the film interweaves the lives of several rootless people who become linked with one another by chance, by their sexual obsessions, and by the loss of a mobile phone
至少我们可以很公正地说,这是一部为人所忽视的实验佳作。它所获得的荣誉,多少佐证了这一判断。在2012年第66届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上,本片获得最佳影片,同年的罗马亚洲电影节又斩获得最佳亚洲电影,如果这两个荣誉还不够,那么作为少数几部亚洲电影入选Second Run DVD的片单,则更加肯定了它的价值。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怪象,实则让人感觉有些熟悉,在此就不作展开。
在两个女人之间徘徊的男主,在此处与彼处最后三个人还是没有结果。。。最后那个海景房简直就是讽刺。。。回到乡下的厨房女坐在所谓的“海景房”平台上看海。。。无聊与迷失,或许还有些向往吧。。。
……
因为存在观影上的误会,或是一种观影经验导致的误区,《此处与彼处》被许多人认定为一部几无可取的失败之作。从影片第一个镜头开始,他们已经为此做好一切准备,直至在加速前进的观影路途中更加坚定这个“义无反顾”的判断,结果当然是影片之后所出现的任何亮点都不再能挽回这一无理的毁誉。无法以一个包容的心态,带着发现的眼光,去体验一些崭新的影像,从而导致糟糕的观影经验,我想这不是电影的损失,而是这些观众理应付出的代价。
至少我们可以很公正地说,这是一部为人所忽视的实验佳作。它所获得的荣誉,多少佐证了这一判断。在2012年第66届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上,本片获得最佳影片,同年的罗马亚洲电影节又斩获得最佳亚洲电影,如果这两个荣誉还不够,那么作为少数几部亚洲电影入选Second Run DVD的片单,则更加肯定了它的价值。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怪象,实则让人感觉有些熟悉,在此就不作展开。
此刻,我们的任务是对影片作简单评析,看看它的出彩之处。《此处与彼处》虽然借用了许多大导演的招牌镜头,依然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将镜头处理与对空间的感知融于一体而获致。从影片的某些片段,我们确实有瞥见像塔可夫斯基、锡兰、蔡明亮等导演身影的恍惚感,但这并未妨碍它是一部正宗的“茂毛电影”——电影中的镜头处理与对空间氛围(通过环境音、光影等)的关注、演员的表演始终高度契合,从而将观影体验熔铸一体,而不似许多独立电影机械而幼稚的处理手法让人莫名出戏。
当导演将影像的质感放置于表现首位,叙事也就相应地弱化,极端的长镜头因此获致自身的意义。影像质感连击着观影情绪,这是令观影行为真正变为一种体验的方式。比如出现于海报上的那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长镜头,在长时间的固定机位后开始逐渐拉近人物的面部,在特写的停留后又渐渐地拉离,有一种非常独特、让人不寒而栗的神秘体验。这让我们想起的是锡兰于《小亚细亚往事》或阿彼察邦在《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中所创造的神秘时刻。
虽然影片风格极度鲜明,但未曾落入形式主义的弊病。导演显然很懂得现代电影的叙事规则,这种由安东尼奥尼所开拓出来的技法为展示时代的精神状况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此处与彼处》中,细碎的情节拼凑出的故事依然有首有尾,从而为人物内心画出变动的轨迹线,这是在“此处”与“彼处”两处相异空间的连结,同时也是“现实”与“理想”两者之间所产生的远距观望。影片最后,跛足女人登上海景房伏地痛哭的形象,展示出许多茫然无所着落的个体生命在中国当下环境中陷入的无力感。电影为我们展示了于这些青年内心深处面临的理想如何在现实面前破灭的事实,以及被随波追流卷进现代社会这个大染缸的无能为力。这些转变看起来如此自然,是因为作为个体的他们并没有拥有对其处境反思的能力,这也就将其从一批常见的电影作品中脱颖出来——在那些电影中,主题往往是角色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及由此陷入的失落感。
某位知名影评人写下“长镜头就是这样玩的么?蔡明亮都去搞行为艺术了……”这样的评语,并豪不客气地评上一星,不仅显得毫无职业道德,也暴露出令人堪忧的观影水平。事实是蔡明亮并没有去搞行为艺术,长镜头依然可以这么玩。比之那些让人轰然出戏的独立电影来说,本片可以圈点的地方实在太多。令人惋惜的是知晓此点的人并不多。好在,电影从来都不曾像售卖商品一样招徕观众,虽然向每一位观众敞开,却也在暗中选择。那些热爱一部电影的观众,将以之建起一个拥有共振频率的共同体,而那些无感之人将被永隔于外。
远与近,虚与实,模糊与清晰,零光碎片,匆忙而逝……
终于看到了一位中国导演不惜用贝拉塔尔式的长镜头,拍摄几个红男绿女的鸡零狗碎,只能说如在酷暑中吃了苦瓜极其生津清热,它让我们看到了疏离之后的落寞,也看到了冥冥中的肿胀。
得承认,这样的电影,不,准确地说,是这样晃荡的影像,容易被人误解,甚至责骂,但只要细想想,之前的中国这样的电影确实太少了,即便说是影像的实验也是有价值的。在这样的影像中,我们看不到完整的叙事,非线性也有点儿乱象丛生,但它泛出一种独特的味道和品质。这就是身为现实中的人,他们有没有权利作出选择,似乎也无须作出选择。
实际上,在这样的现实,无论是生活、工作和恋情,回归故乡和走向远方,来来往往,要做出选择是很难的。剧变的人性,满身心的压力和疲惫感,在现实中的不堪一击,没有大呼小叫,于无深处,只有细微的内心嬗变,或只需要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切的体验。所谓明智的选择,就是不用选择,因为选择也意味着折腾和徒劳,无论此处与彼处皆如此。
片中,从渤海滨的沉寂乡村到闹热喧嚣的京城,他们挣扎在自己恍惚的内心和逼仄的现实中。一张令人迷失的大网,总会悄然撒开,束缚其中,欲罢不能又无以解脱。此处,彼处,难以揣度的现实,只是时空的幻化而已。慌乱的心境则同一。
这是新晋导演茅毛于2012年执导的处女作《此处与彼处》,其冷峻的风格,简约的对白,混合在矜持与热力中,以超常规的电影语言,让我们体味到非同一般的视角和审视。无语又了然,悠悠又微醺。
出生上海求学于北电表演专业的他,最终却放弃表演而拍了自己想拍的电影。尽管叙事缺少连贯性,但淡化叙事毕其力挖掘人的内心情感,未尝不是一种挤压的张力。惊鸿一瞥之后,但愿这只雏鹰能让中国电影从此不寂寥。
20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