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延坪海战

延坪海战  Northern Limit Line

392人已评分
神作
10.0

主演:晋久李玹雨金武烈李莞李清娥千敏熙

类型:剧情战争导演:金学善 状态:正片 年份:2015 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豆瓣ID:24843623热度:530 ℃ 时间:2024-08-15 14:13:26

简介:详情  讲述的是2002年6月发生在韩国西海海域上发生的“第2延坪海战”,金武烈将饰演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延坪海战中以身殉职的海军大尉尹永河。而秦久则饰演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尉韩尚国,兵长朴东赫一角则由李玹雨饰演...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讲述的是2002年6月发生在韩国西海海域上发生的“第2延坪海战”,金武烈将饰演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延坪海战中以身殉职的海军大尉尹永河。而秦久则饰演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尉韩尚国,兵长朴东赫一角则由李玹雨饰演
  • 头像
    Yoghurtfighter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及当今国内的民族感情及民族主义倾向,国内网友往对韩国抱有蔑视的态度。在文化方面更是能体现(具体无非是各种韩流明星饭和众多网友的撕逼)。但作为一个文科生,本人对各种异国文化都十分感兴趣,这也导致我在看电影方面的纷杂。由于看过很多韩国悬疑犯罪电影(追击者,黄海,与犯罪的战争),基本都是能代表韩国当今最高的电影水平的高分佳作,也看过像向炮火前进这样的明显带有抹黑丑化红色政权,标榜自己正义性的无脑片,导致我在看到这部电影名字时十分纠结,由于又是历史改编情节,很是担心又被宇宙国的无耻抹黑恶心到吐(这几天的天气实在是热出翔了,胃口本来就不好)。但是自己作为一个军迷十分好奇短短14分钟的炮战导演是怎么拍成两个小时的电影的,就下载下来看了一下。发现除了一些主人公家庭背景故事的虚构(也算剧情渲染需要),关于对炮战双方作为一个正常人在战争这样的一个残酷环境下的反映表现的十分到位。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在影视资料里看到害怕的朝鲜士兵形象。看到最后几位阵亡韩国士兵的亲属的恸哭竟然有点感动。战争再怎么惨烈,上的最深最痛的伤害的终究是士兵的家人们还有那些活下的士兵们。


     
      PS:不知大家发现没有,韩国人打了几十炮炸来炸去就砸死了那几个船舷侧的几个士兵,没有一个重创船体内部的镜头,而相反的是朝鲜每一发主炮弹几乎都是穿透到韩国巡逻艇内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不是导演故意安排坏人前期无敌的老套路,而是朝鲜当时警备艇装备了T34 85 坦克上的主炮85MM炮,而韩国巡逻艇普遍装备的是40MM舰炮,于是被社会主义大雕打出屎了。也不得不佩服导演的背景资料的详实还原。

      事实上自1997 年起,西海海域韩朝双方海上军事冲突已经发生了几十次冲突,很多都是这样的炮战。双方人员都互有伤亡。
    总体来说,在韩朝冲突中,朝鲜在装备技术方面始终处于弱势的一方,然而终究是兄弟阋于墙,何人痛?何人快?真是可悲可叹!


      再附上几次延坪岛海战资料:
       朝鲜韩舰艇在1999年6月15日也曾在延坪岛附近发生战斗,是继停战后韩朝之间最大规模的冲突。据估计朝鲜至少死亡30人,70人受伤。1艘鱼雷艇被击沉,5艘舰艇重伤,4艘舰艇轻伤。而韩国只有11名士兵受伤,2艘舰艇破损。史称“第一次延坪海战”

      第二次延坪海战(本片背景)发生于2002年6月29日(即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季军赛当日),交战持续14分钟,是韩国海军和朝鲜人民军海军在延坪岛海域的一次武装冲突。
     当日上午10时许,2艘朝鲜人民军海军警备艇越过韩美单方面划定的北方分界线,并攻击紧急出动的韩国海军高速艇。双方交战25分钟,韩军有6人死亡、18人受伤,1艘高速艇被击沉。据韩国估计,朝鲜有13人死亡,25人受伤。朝鲜警备艇被彻底破坏,舰桥和舰炮面目全非,警备艇甲板上的朝方战斗人员大部分已死亡,但警备艇还是被拖回了朝鲜。
      为纪念此次海战,韩国在京畿道平泽海军第2舰队司令部修建了第2次延坪海战胜利碑,并将新造的一系列导弹高速舰以战死者的名字命名。
     

  • 头像
    风之浪人

    喜欢看海战电影,到处找没有找到一个合心意的,最后找了这部《延坪海战》,感觉还不错,人们都说韩国人本身就很柔情,拍的影视作品也是柔情,在这部电影当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柔情,还有社会的冷漠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勾心斗角。

    这部电影是以2002年6月在朝韩沿海的延坪岛附近海域发生的真实海战为背景而改编的,在深入解读这个历史事件以及电影本身质量问题前,我们先来搞清楚这个延坪岛在哪里,意义是什么。

    2010年延坪岛炮击事件,注意图中的线

    延坪海战示意图

    图中3即为延坪岛,这个故事的由来得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说起,当时在确定朝韩双方的海上分界线的时候,因为美韩一方具备海空优势,所以设置了一条所谓的北方分界线,把西南五岛划入了韩国的势力范围,以防备两国之间再次发生战事之时,讲这几个岛屿作为进攻朝鲜的跳板,就如同一根锋利的匕首抵在了朝鲜的喉咙上,而且,这一片海域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两国都很看重这一片区域,美韩一方做出如此举动,朝鲜当年对此是有很大意见的,但是因为海军和空军实力非常弱小,所以也只能忍气吞声,到了1999年,朝鲜政府划了一条南方警戒线,把西南方一大片海域划为己有,但为了让韩国人出入这五个岛屿,划出两条比较狭窄的走廊。这就让双方在这片海域一度剑拔弩张,在1999年6月15日那一天,朝鲜人民军海军的一支小型舰队突袭了北方分界线,因为韩国方面早就料到了朝鲜会过来挑衅,朝鲜舰艇首先发起攻击之后,韩军开火。采用了“冲撞式推挤”作战的韩国海军在交战仅14分钟后就大获全胜,这就是第一次延坪海战。

    朝鲜人民军海军至少死亡30人,70人受伤,1艘鱼雷艇被击沉,5艘舰艇受到了严重打击,4艘舰艇受到了中等打击;而韩国只有11名士兵受伤,2艘舰艇破损。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朝鲜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动手,实力如此悬殊还要去找事,他们真的不是自讨苦吃吗,这个问题看似无稽之谈,但是结合一下当时朝鲜方面的国情,我开始慢慢理解朝鲜的举动。

    我们来看一看朝鲜90年代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朝鲜失去了靠山

    有人认为朝鲜现在的贫穷是一开始就有的,其实不是,朝鲜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因为长期获得苏联和中国的援助,小日子一直过的不错,比南边的韩国人要好很多,举一个例子,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381元,单位注意了,是人民币,而朝鲜当时人均收入是600美元,差距可见一斑。

    但是,朝鲜的经济可以说是成也苏联,败也苏联,因为照搬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和较依赖苏联援助的原因,等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朝鲜直接就失去了7成的对外贸易市场,外面还有美国的制裁,好日子就此到头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在90年代朝鲜爆发了连续数年的特大洪水,洪灾让朝鲜的粮食歉收现象变得更加严重,有一次洪水就直接冲走了100多万吨的粮食,据我所知,朝鲜在以前被苏联包养的时候,每年的粮食产量在900万吨-1000万吨之间,然而在洪灾爆发的那几年,朝鲜的粮食产量却连续下跌到比450万吨还要低的水平。而且因为工业基础较差,工业方面也没好到哪里去,如此艰难困苦的日子,以至于朝鲜官方将1994-2004年这段时间称为“苦难行军”。前面提到,延坪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区域的主权,能多抓点鱼,不仅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太担心西南五岛对朝鲜的威胁,也可以缓解一下国内的粮食问题,那么朝鲜对着这一片区域不放的理由到此也就清晰了。

    2. 金日成突然去世,国内民众情绪低落

    1994年7月8号,朝鲜人民敬爱的领袖金日成因突发心脏病去世,有很多人一致认为金日成已经82岁高龄,肯定也是和毛主席,周总理那样子饱受病痛折磨后才去世的,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去世前一天,他签署了两边和平统一的相关文件,还视察了地区粮食收成,回去的时候得知已经76岁高龄,从14岁开始陪着自己血战万里的朝鲜人民军赵明选上将因医护人员害怕承担高风险,采取保守治疗并最终导致其脑溢血加重去世的消息,金日成急火攻心,结果当夜就引发了心脏病,因为金日成之前身体一直很健康,从来没有检查出来身体有什么毛病,所以医生的急救包里面没有带相对应的急救用品,等到人们把他送到最近的医院抢救时,一切还是晚了,金日成最后还是在7月8日的凌晨2点去世了,这对正处于“苦难行军”时期的朝鲜民众的打击是巨大的,我们都知道他们有多么爱戴自己的领袖,一个精神很好,干活都很有劲的人说没有就没有了,想必是谁都难以接受,而且,上位的金正日在当时也没有解决如此紧迫的民生问题,再加上国外各种势力对朝鲜的施压,最终导致了关于主权的冲突发生,所以不得不说金日成的死和这个国家对外的部分决策也有一定的关系。

    3. 美韩的军事动作

    我们从新闻上听到的总是有关于朝鲜的负面新闻,但实际上仔细去研究,你也会发现未必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美韩其实相对的,同样没干什么好事,比如,他们总是在朝鲜边上的区域举行军事演习,即便朝鲜天天打着反对旗号他们也是摆着无视的态度继续军演,这就好比有人在我们国家边上搞军演,我们要反对一样,所以换位思考一下,朝鲜的举动其实也不难理解。

    4. 第一次延坪海战的失败

    上面也说过了第一次海战朝鲜的惨败,这一战,朝鲜不仅饱受人力物力的损失,在国际上也处于理亏的地位,毕竟他们是先开火的一方,这个比较有意思,不管是打仗还是打架,先动手的一方不论出于什么理由,好像都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朝鲜也比较特殊,因为他们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盟友,基本就靠着自己苦撑,也不会有人站出来帮他们说话,如此屈辱的战败,自尊心很强的朝鲜人肯定是不会接受的,第一次战役的失败也成为了第二次延坪海战的导火索。

    电影主角——医务兵上等兵朴东赫

    操舵长韩相国

    韩相国老婆,你别说长得还不错

    枪炮师赵天衡(桌子前正中央)在给女儿办百日宴

    艇长尹永夏和老父亲

    谈完了背景,我们再把视角转回到电影上,电影中的人名全部都是真实人名,这就实实在在地告诉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电影是以医务兵朴东赫的视角展开的,一开始他从韩国海军的天安舰上调到了一艘虎头海雕级高速炮艇357号艇上,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电影前面一半基本上都是几个人之间的日常琐碎的事情:朴东赫的母亲是聋哑人,朴东赫就经常给她写信,还抽空回去看她;操舵长韩相国希望在陆地执勤,主要还是希望和漂亮的老婆在一起;刚刚当上父亲的枪炮师赵天衡叫了船上许多人来参加女儿的百日宴;平日严肃,出身于海军世家的艇长尹永夏,不断想起父亲告诉他的故事,一面又想起在世界杯期间要严格执勤的事情。。。。。。

    在当时,正值韩日世界杯期间,许许多多的韩国人都在为韩国队打进四强加油助威,然而就在这时,不甘心于第一次海战失败的朝鲜,打算借这次世界杯时韩国政府的维稳心态,报这一箭之仇。

    电影中的平壤大楼,上面的标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万岁!

    建筑参照原型:平壤金日成广场的一栋办公大楼

    不过盲打莽撞的上去肯定又会被痛扁一顿吃不了兜着走,于是乎,朝鲜开始了他们的计划,2012年,根据一名在朝鲜人民军海军西海舰队服役过的脱北者表示,朝鲜为了这次行动,谋划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首先就是在2002年6月20号的时候派一小股士兵伪装成渔民,去韩国附近打听情报,这个电影里有详细的描述,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过,当时韩国真的捕获了一批朝鲜渔船,在当时韩国军方就怀疑这些人可能就是朝鲜的便衣侦查兵,但是抱着世界杯时间维稳的心态,最终把这些人都放回了朝鲜,这就让朝鲜一方掌握了相关的战斗情报,也为韩国在之后的战斗中埋下了祸根。

    朝鲜渔民——实际上是便衣侦查兵

    渔民头头——朝鲜684艇艇长

    这些“渔民”在回去以后,马上开始了作战计划的讨论,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先在陆岛派出一艘中国制62式高速护卫艇388号,让388号前往北方界限线并吸引走一队韩国高速炮艇,牵制其10分钟后撤退。随后在另外一个方向派出他们的重要舰艇——苏制201型猎潜艇684号,让其也去北方界限线然后和韩国的另外一支高速炮艇编队周旋,并在388号撤退10分钟后再撤退,在这一期间,可以开火,报这一箭之仇。

    至于为什么朝鲜方面没有像上次一样派出规模更大的舰队,我估计是利用韩国人的大意,趁此偷袭,击沉任何一艘船,来达到示威的目的,但是这个行动不能太高调,因为如果事情一旦搞大了,朝鲜方面也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至于会引来什么后果,想必各位读者自己也清楚,我就不多做解释了。

    在这之后就是全片最高潮的部分了,在此之前我们再来看看双方的武器装备。

    韩国海军军旗

    虎头海雕级高速炮艇

    韩国方面是虎头海雕级高速炮艇,该型船只装备有一门40mm博福斯式机关炮(没错,就是把日本神风飞机打的叫爸爸的博福斯),两座M61式海火神6管20mm机关炮,两挺美制 M60式通用机枪,一座西北风式防空导弹发射架,总体排水量170吨,最高航速37节,整体来看还是不错的,毕竟直到今天都是前线主要装备。

    朝鲜人民军海军军旗,上面的标语大致翻译是:为了祖国的统一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

    朝鲜684艇

    注意后面朝鲜水兵在转炮

    朝鲜方面有388艇和684艇两艘,但是电影里面388就是一个打酱油的,684艇才是朝鲜一方的主角,我们就来看看684艇的装备:684艇在舰艇前部装备了由T34/85型坦克的主炮改装过来的大炮(该坦克是二战时苏联使用的一款坦克,众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有装备),因为朝鲜方面没有单独研发舰炮的能力,只能把坦克炮改一改往船上放,在当时的朝鲜人民军海军当中,装备了这种大口径火炮的船只也不多,辅助装备有两座双联装37mm速射炮和一门中口径的单发炮(现实生活中为一座苏制四联装14.5mm重机枪),安装在舰体的中后部,在战舰前部还安装了反潜火箭发射器,总排水量215吨,最高速度28节,整体来看,684艇的火力要强于虎头海雕级高速炮艇。

    史料记载,两艘朝鲜炮艇在上午9点54分跨过北方界限线,韩国海军357号艇和358号艇立刻拦截,双方炮艇迅速接近。10点25分,朝鲜一方靠着韩军不打第一枪的交战守则,突然用85mm炮朝韩国357号开火,战斗正式打响。

    朝鲜684艇正在用85mm炮开火

    朝鲜水兵在用仿制苏式突击步枪射击

    朝鲜水兵在用仿制机枪射击

    根本没有料到朝鲜会开火的韩国357艇的士兵们瞬间傻了眼,匆匆忙忙拿起武器开始反击。其实在战略上,韩国就输了一步,接下去我会说韩国在战术上的失误。

    6管20mm机关炮

    40mm博福斯式机关炮

    357艇(左)与684艇(右)交火

    韩国在上次延坪海战胜利后,就极度相信自己过去的战胜经验,认为面对一线冲突时,采用切断阻隔的战术就足以应付,然而他们忘记了,他们的机动化和电子化就是他们最大的优势,结果他们放着自己的这个优势不用,反而凑近了去和朝鲜的同志们玩海上拼刺刀,这不是自己找刺激吗?

    而且,韩国军队片面追求高大上的武器系统,居然给一线的高速炮艇配备了大量华而不实的玻璃钢炮塔,这种炮塔虽然更轻,更现代化,视野更好,但是防护性极差和需要电源才能转动开火是极其巨大的硬伤,电影当中就真实再现了357艇的配电室被击中,多门炮出现故障,随后炮塔被直接命中,枪炮师黄道贤和赵天衡当场丧命的惨剧。

    357艇配电室被击中

    黄道贤中弹身亡

    赵天衡中弹身亡

    相对比之下,朝鲜的684艇是参加过第一次延坪海战的,舰长也曾作为副舰长参加过第一次海战,并亲眼目睹了老舰长的阵亡,这位新舰长将舰艇前部的机关炮换成了85mm坦克炮塔,虽然这种炮塔没有相对应的火控和稳定系统,命中率低,视野也差,但在近距离仍然破坏力十足,而且防御力高,抗揍,在近战中可以扭转劣势,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在真实战斗中,684艇共命中357艇5发85mm炮弹,这也成了357艇最后沉没的主要原因。

    这场战斗大概持续了25分钟左右,到后来一共有6艘虎头海雕级高速炮艇加入战斗,而朝鲜只有684艇在那苦苦支撑,其实说到这里,双方的战术都有点问题,因为海战的正确流程是,先攻击敌舰的武器,让其失去反击能力后再对着舰只本身攻击,将其击沉,但是双方都很执着的去杀伤对方船上的有生力量,357艇靠着自己的40mm炮和20mm炮使劲攻击,但是因为杀伤力不够,对于装甲强化的684艇没有太大作用,而朝鲜一边也是杀红了眼,疯了一样抓着357艇往死里揍,最后硬生生把357艇击沉了,而韩国六艘炮艇围攻朝鲜684艇将近半小时,却未能将其击沉,最终,684艇在388艇的支援下撤回朝鲜,第二次延坪海战结束。

    因为被洗了甲板,朝鲜水兵伤亡惨重

    被围殴但没有沉没的684艇

    战役结果,朝鲜人民军海军13人阵亡,25人负伤(韩方估计),684艇遭受重创;韩国方面6人阵亡,十几个人受伤,357艇沉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国这一战打的跟屎一样,一艘高速炮艇被一艘落后的坦克炮艇追着打,自己一艘船被击沉了还没干掉对方,硬是让684艇跑了回去,朝鲜虽然也是一雪前耻,但是也没能转变制海权被韩国控制的局面,所以这场战役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没有什么胜负之说。

    手持K2自动步枪的韩国水兵

    朝鲜狙击手,手持仿制苏式狙击枪

    再来说说双方的单兵武器吧,双方一个是苏联派,一个是美国派,朝鲜使用的是各种仿制的苏联枪械,而韩军使用的就是仿制美国M16步枪的K2自动步枪,朝鲜那边是自动步枪,机枪,甚至是狙击枪。

    实际上在快艇上根本无法使用狙击枪,军队也不会这么配备,而且,在海上还给狙击枪挂上丛林伪装布的细节就是纯粹的画蛇添足了,这里额外举个比较夸张的例子,假设你正在一篇被白色覆盖的雪原里潜伏,你最需要的就是白色的冬天迷彩服,而不是绿色的丛林吉利服,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错误的伪装反而会暴露你自己(这个错误还不算最夸张的,最夸张的是我们自己拍的讲西沙海战的《南海风云》里面,我们的人民海军士兵甚至在船上用火焰喷射器朝南越军的大船开火)。

    关于战斗最后再谈论一点,就是电影是按照真实案例改编的,我们看看他都改了什么:

    1.尹永夏和韩相国的奋战

    在电影当中,艇长尹永夏和操舵长韩相国的奋战能让许许多多的韩国民众落泪,结果剧情中还出现了两个匪夷所思的剧情,一个是尹永夏在临死之前把指挥权交给已经被炸断一条腿并失去作战能力的副舰长,以及韩军358号艇驰援过于迟缓,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357艇在一开始就失去了指挥,因为尹永夏在开战时就被朝鲜684艇一炮给轰死了,357艇的射控系统也被摧毁了,有关于他开战后的剧情其实都是虚构的,韩相国不是太清楚,反正被朝鲜狙击手连续开枪打中的情节是不存在的。

    2. 其余人物设定

    电影当中韩相国有手抖的毛病,朴东赫的母亲是聋哑人,资历老的李兵长一直欺负新兵朴东赫的剧情也是虚构的,个人认为老兵欺负新兵的现象确实有必要去强调,但是在这里面就显得有点多余了;韩相国的手抖毛病不知道到底用来做什么的,同样多余。我认为把朴东赫的母亲改为聋哑人的改编其实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聋哑人在平日里面是只能通过平静的肢体语言来交流的,但是在情况紧急之时,他们的慌张和无助就会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电影和现实的最后,医务兵朴东赫最终还是因为伤势过重在入院80多天以后去世了,看着他的聋哑母亲在他的遗体前痛哭的情景,我真的很难无动于衷,一个21岁的年轻人因为一次偶然的战役失去了性命,留下一个聋哑母亲孤苦伶仃,这似乎已经不能光用一个“惨”字来形容了。

    至于韩国社会方面,没有给予此事太大的关注,因为第二次延坪海战那一天韩国队正在和土耳其队争夺季军,没有人去关注韩国这场伤亡20多人的战役,于是,在2005年的时候,韩相国的遗孀甚至移民去了美国,离开了那个令她心寒的国家。

    在战后,韩国和朝鲜都针对海军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改进,韩国更改了自己原有的交战守则,使其变得更加灵活,更能应对突发情况,在装备方面,韩国开始研发新一代的尹永夏级导弹艇,并改装了部分虎头海雕级高速炮艇,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而朝鲜却在坦克炮上舰这件事上走的越来越远,届时朝鲜人民军海军将面临追不上,打不到,不抗揍的窘境,这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朝鲜自身的科研能力不足,没有办法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吃科技的海军和空军上,朝鲜人民军的军费开支主要花在陆军和战略军上(朝鲜人民军的战略军相当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火箭军),而军费的花费就体现在朝鲜人民军陆军的装备更新以及战略军的火星系列洲际导弹不断亮相和试射上,总是有很多人把朝鲜看得很弱小,其实把朝鲜放在全世界,他的军事实力也是不可小看的,毕竟一个2500多万人口的小国,还能靠着先军思想集结100多万的军队,每发射一发导弹就能让周边邻国胆寒,说明他还有一定的威慑力,只不过朝鲜处于东亚怪物房,左边是中国,上面是俄罗斯,右边和下面是日本和韩国,背后老美随时都会来插一脚,朝鲜一下子就显得有些弱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我个人再杂谈一些别的东西吧。

    1. 反朝电影

    电影在韩国美国上映期间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整体成绩超过了2012年的空战电影《R2B:返回基地》,在韩国的票房仅次于当时美国的动画片《头脑特工队》。而朝鲜则发表声明指责电影的“反朝”,那么朝鲜方面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电影本身是按照韩国当时的主观视角拍摄的,对片中的朝鲜人的刻画显得十分脸谱化,而且,几个出谋划策的朝鲜军官长得还很猥琐,给人一种挑起民族矛盾的罪人的感觉,你说朝鲜人看了这个怎么能没意见?

    脸谱化的朝鲜军官

    长相猥琐的朝鲜高级军官

    不过相对的,我们没有办法看到朝鲜的影视作品对此事件的看法,因为朝鲜的电影拍摄水平仍然停留在我国上世纪的水平,最出名的也就是1986年拍歌颂朝鲜人民军的《军旗》和2010年拍的歌颂志愿军战士黄继光的《兄弟之情》了,可惜这几部电影虽然也不差,但知名度很低,没什么人看过,我自己其实也没有看过这些电影,我们总是从外界一种戴着有色眼镜的视角去看待朝鲜,而朝鲜却又没有办法给我们相对应的回应,这就会在理解层面出问题。

    2. 电影真的煽情吗?

    我经常在网上看到网友关于此电影的负面评论,比如韩国人就死了六个人还拍的那么悲壮,很矫情。个人非常反对这样的说辞。你们要知道,每一个士兵,每一个人都是亲爸亲妈养的,加入军队报效祖国的,你一句话,就六个人阵亡,六条命不是命吗?那么我们在西沙海战(网友所谓的小海战)中牺牲的那十八名烈士又算什么呢?

    我估计这种人把他放在当时的环境当中,这些人就和那个欺软怕硬的李兵长一样,缩在船内不出来,说怕死。当然,对未深谙战事者,当然不能明白战争的残酷了,真正的战争是血也是痛,是兄弟中弹倒下你却无能为力,是上一秒还在和你谈笑风生的人失去了性命,瞪大眼睛一动不动。。。我们虽然不好战,但我们也不能畏战,要用灵活的头脑和强大的拳头去面对,才能更好的保护好自己。

    3. 我为我们的人民海军感到骄傲

    不管是朝鲜还是韩国,他们的海军实力一个没有办法发展,一个是靠着老美才一步一步有了规模,而我们的人民海军,在捍卫主权上,有比他们更加光辉更加正义的战绩,我们的人民海军也比他们强大的多,作为全世界军舰总吨位排第二的海军,我们的海军不仅可以保卫我们的领海,还可以积极参加国际护航,彰显我们大国的担当和气概,我真的很庆幸自己生在中国,自己的国家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我们才能安安心心的生活下去。

    4. 美韩的阴谋

    当你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关于朝鲜半岛这个火药桶,韩国和美国其实也想分杯羹,比如电影里面提到的2010年天安舰爆炸沉没事件实际上是韩国自己这边因为设备老化,弹药内爆引发的战舰沉没,和朝鲜的鱼雷攻击毫无关系,朝鲜的专家想和美韩方面一起调查,韩国居然拒绝了朝鲜的要求,这就很匪夷所思了,这不就是明摆着要把自己的失误怪到朝鲜的头上吗,可惜朝鲜没什么国际盟友,所以只能被人扣了帽子还不能吱声,我都替朝鲜觉得憋屈。

    看了一部电影,想了很多呢,不过还是希望朝韩能够放下仇恨,和平对话,为世界和平作一番属于整个高丽民族的贡献吧。

  • 头像
    真玄了

    虽睹战争片无数,看“延坪海战”还是数度泪湿眼眶。尤其是影片后期战斗结束后韩国军民对待战死士兵的态度颇为为感人;更有打捞致死坚守岗位,随艇下沉,因至始至终手握传舵,致使船体末于水中,却依然没有歪斜的舵手的感人至深的场景,心中涌出无限敬意,一度泪眼模糊,感觉作为一个这样的士兵,无论在那种政治背景下都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nn片尾花了不少篇幅将片中人物后期真实命运也一一表述,这似乎是很多国外战争片的惯例,同时又是点睛之笔。使人于影片结束之后,更感慨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的生命活动,而非仅仅讲述角色的故事。这样的看似平淡的陈述却更有力量,更富有人性感,也体现出对人的尊重。n反观中国的战争片似乎从未有过一部是描写真正战士的,似乎总是在描线战争的宏大和将帅的指挥艺术,从没有过向某个或某些战士的致敬,从未有过。nn两相对比,不禁黯然。

  • 头像
    塔拉夏的胖次

    看到一群人在船头煮花蟹面当宵夜就觉得不靠谱,结果长官一出现就被罚了,渔船上放石头专门用来砸人的么,想让船更容易沉的吧,被水枪喷的时候还能砸到人。杀间谍这种破事什么时候轮到前线军官来做了,初步的审查之后就要交给情报部门处理,还什么耽误晋升,不就是想说你有人性么,编出这么拙劣的抗命桥段。七十分钟时终于开火了,一上来棒子就被打得懵逼了,话说这又不是偷袭,已经做好准备了的,平时自动瞄准都不坏这会儿就坏了,怪机器咯。操舵手不管被打中多少子弹都能在倒下去以后又站起来继续干活,前边和中间打得挺激烈的,后边结尾很匆忙,一下子就进入到送葬环节,闹了半天原来就死了四个啊,看场面这么激烈还以为死了十几个。指挥中心在开头问了两句咋回事啊就再也没有任何镜头了,也不见报告上级也不见指挥调度,酱油中的战斗机。n剧情全都为煽情服务,孩子啦老婆啦老爹啦老娘啦一个个的都是真爱,没打仗就渲染,打完了再拼命悲情,连世界杯都成了重要的煽情道具,整部片子几十次的提及世界杯,根本没把事件的前因后果后续影响讲清楚,完全是拿士兵的死来拉情绪。发生这件事之后政府有何反应提都不提。n总评一星1分,舰艇排水量多少吨最大航速多少节火力配置如何,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提及。棒子的军队就是这样的素质么,军纪散漫无视灯火管制,紧急集合慌乱不堪,战友落水了不知如何救援,人捞上来了医护兵连基本的抢救都做不好,日子过得像公司员工上班下班。该不会是觉得海战丢脸就把军队拍成这样了吧

  • 头像
    Matrix

    原载 《看电影·午夜场》2015年第12期,限于杂志社规定的篇幅,总觉得没有说透,颇为意犹未尽:

    2015年6月24日,韩国上映了导演金学顺执导的战争题材影片《延坪海战》。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取材于13年前在韩国西海延坪岛海域爆发的第二次延坪海战,因而具有较强的纪实意义。上映首日,就创造了韩国单日的票房冠军纪录。第二天,韩国总统李明博亲率亲信幕僚前往观看,国会举办了放映会。一个月后,其观影人次已经突破600万,在北美上映的首星期票房突破10万美元。《延坪海战》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也体现出了这次海战对韩国民众的重要意义。

    为了忘却的纪念

    二战结束时,以北纬38°线为界,苏军与美军将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半岛分为南北两部分进行接管。它们各自扶植的“代理人”,演变成了后来的朝鲜与韩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向韩国发起进攻,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中国和苏联,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此后,双方的边境摩擦一直不断。第二次延坪海战就是朝韩之间爆发的武装冲突之一。

    2015年4月23日,媒体曝光了《延坪海战》的先行海报,上面写着:“2002年6月,世界杯的喊声,延坪岛的枪声。他们所有人都曾为了大韩民国而战斗。”实际上,这两件事可能并不存在如此“和谐的并列关系”。第二次延坪海战爆发当天,正值日韩足球世界杯四强赛,韩国队正在与土耳其队争夺季军。人们的眼球都集中在了绿茵场,没有给予这场使韩军伤亡25人的海战更多的关注。韩国政府与民众都沉醉在世界杯的狂欢中,使阵亡将士的家属更加伤心。例如,在战斗中阵亡的韩相国下士。2005年,他的遗孀甚至移民美国,离开了令她心寒的国家。

    2006年,曾在韩国海军服役的导演金学顺计划拍摄关于第二次延坪海战的电影,以纪念这场当时几乎被民众忘却的海战。2007年,他取得了韩国作家崔顺兆的小说《延坪海战》的版权。2009—2010年,韩国的郭景泽导演与白云学导演,也曾试图拍摄关于第二次延坪海战的电影。在此期间,韩国与朝鲜之间先后爆发了大青岛海战、“天安舰”事件、边境非军事区冲突、延坪岛炮击事件。这些武装冲突导致的政治敏感性,严重推迟了几位导演制作相关电影的计划。

    2012年6月,金学顺导演终于得以着手《延坪海战》的摄制工作。2013年1月,他曾表示,11年前的第二次延坪海战,韩军有25人伤亡和1艘巡逻艇沉没,惨痛的代价却没有留在韩国人民的记忆中,“这是十分惭愧的事情”。为了这次忘却的纪念,他雄心勃勃地做出了100亿韩元的预算,并准备采用3D技术进行摄制。尽管有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国防部、海军与空军的支持,电影得到的投资也远远不够,缺乏资金时只能中断拍摄。最终,他不得不将预算降低到60亿韩元,并向韩国民众发起义卖和募捐,甚至让演员和工作人员以不支取薪酬的方式“志愿”参加电影的制作。在媒体的运作之下,募捐活动引起了韩国民众的热潮,捐款数额达到了27亿韩元。韩国中小企业银行也伸出援助之手,投资了30亿韩元。最终,金学顺导演获得了80亿韩元的资金。

    为了能够真实地还原当时的战斗场景,金学顺导演多次访问了这次海战的幸存官兵,到海军基地收集材料,每年参与追悼纪念仪式,并慰问阵亡官兵的家属。电影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真实的原型,例如金武烈饰演的尹永夏上尉、晋久饰演的韩相国下士、李玹雨饰演的上等兵朴东赫等。为了情节的需要,也改编或虚构了部分人物和细节。例如,全世界各国军队中都普遍存在老兵欺负新兵的现象,但电影中欺负朴东赫的“李兵长”是虚构的;韩相国下士的手,没有电影中存在的神经性疾病;真实的上等兵朴东赫的母亲,也并非聋哑人。

    不过,《延坪海战》也有落入俗套之处。为了达到煽情的效果,凡是符合“家庭温馨、夫妻恩爱、妻子怀孕、初为人父”的男性角色,都在片中“壮烈殉国”。这几乎成了战争片催泪的“铁律”。近年来,大概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或女性观众的缘故,日本和韩国的战争片,与青春片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经常塑造外形清秀、性格纯良温顺,甚至“呆萌”的男性角色,铁血战士纷纷变成了“人畜无害”的小白兔。李玹雨饰演的上等兵朴东赫,就是这种形象的典型。对战争片来说,这未免太缺乏阳刚之气。

    电影《延坪海战》海报,笼罩在朝军火力下的韩军357号“虎头海雕”式巡逻艇。

    韩军357号艇艇长“尹永夏”上尉,手持K5式9毫米手枪,指向伪装成渔民的朝军侦察兵。

    韩军357号艇进行训练,韩军水兵手持K2式5.56毫米自动步枪,侧舷上装有1挺M6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带有机枪防盾。

    朝军684号201式巡逻艇艇艏,艇艏炮塔是苏制T-34/85式中型坦克的炮塔改装而来。

    朝军684号艇上的水兵手持68式7.62毫米自动步枪,做好了战斗准备。

    海上拼刺刀

    当今的国际格局之下,爆发大规模海战的可能性极低,存在主权争议海域出现低烈度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却越来越高。对导弹时代的海战来说,舰炮对射本已不是主流,但在海上的边境摩擦中,《延坪海战》中的近距离舰艇对射,却又是最为常见的作战形式。这种常见却不常规的舰艇近战,通常称为“海上拼刺刀”。

    这并不是朝韩双方首次在延坪岛海域爆发海战。延坪岛海域位于西海北方分界线(NLL),是朝鲜战争后美国与韩国单方面划定的海上国境线。最初,朝鲜予以承认,20世纪70年代又予以否认。1999年6月15日,在延坪岛海域,朝韩海军爆发了“第一次延坪海战”。朝军鱼雷艇首先开火,韩军舰艇还击后,只用14分钟就赢得了胜利。

    朝军恶气难咽,一直在寻找扳回一局的战机。2002年6月20日,韩军巡逻艇曾拦截了试图越线的朝鲜木船。当时,韩军就怀疑船上的渔民很可能是朝军的便衣侦察兵,电影也如实地反映了这个片段。2012年,曾在朝军西海舰队服役过的“脱北者”表示,朝军为此谋划了一个月的时间。利用日韩足球世界杯期间韩国政府“维稳”的心态,以及韩军“不打第一枪”的交战守则,朝军准备报这“一箭之仇”。

    2002年6月29日9时54分,朝军1艘舷号为388的62式高速护卫艇驶向西海北方分界线,韩军第253快艇中队前往拦截。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援助了朝鲜多艘62式高速护卫艇,西方称为“上海”2级巡逻艇。

    10时01分,朝军1艘舷号为684的201式巡逻艇越过西海北方分界线。20世纪60年代,朝鲜从苏联进口了8艘201式猎潜艇,西方称为SO-1式猎潜艇,中国仿制型称为6641式猎潜艇。朝军仿制了11艘,并对7艘进行改装,变为巡逻艇。其装有4座炮塔,原型的1号、3号和4号炮塔为2M-3M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2号炮塔为ZPU-4式4联装14.5毫米重机枪,还装有4座RBU-1200式5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和2部深水炸弹投掷器。为了加强火力,朝军将1号炮塔改成了T-34/85式中型坦克的炮塔,3号和4号炮塔改成了V-11M式双联装37毫米高射机关炮。

    电影中道具艇的武器配置与朝军的改装存在差异。电影中的201式巡逻艇,尚能在艇艏看到2座RBU-1200,但舰炮的细节经过了改动。T-34/85的炮塔装有1门ZIS-S-53式85毫米坦克炮,并没有装备炮口制退器。电影中1号炮塔的炮口则装有炮口制退器,这是SIZ-S-3的原型——M1939式85毫米高射炮才有配置。2号炮塔也从ZPU-4换成了单管型的70K式37毫米高射机关炮。其与3号、4号炮塔的V-11M同源,都是M1939式37毫米高射机关炮的海军型号,只不过70K为单管,V-11M为双管。

    通常来说,韩军将朝军的各型巡逻艇,称为“警备艇”。电影中也使用了这种称呼。

    韩军第232快艇中队出动2艘“虎头海雕”式巡逻艇,舷号分别为357和358,357号艇也就是本片的“主角”。其装有1门“博福斯”式40毫米机关炮、2座M61“海火神”式6管20毫米机关炮、2挺M6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与1座“西北风”式防空导弹发射架。理论上,研制于1972年的“虎头海雕”,应该要比研制于1955年的201式更优越。“虎头海雕”的最高航速为37节,比201式猎潜艇快9节,机动性占优。雷达、火控和电子系统,也要先进得多。然而,201式的排水量为215吨,“虎头海雕”只有170吨,前者的火力强度也更高。

    就像电影描述的那样,双方接近之后,韩军一如既往地试图以机动动作拦截朝军。大部分的海上边境摩擦,多是双方舰艇进行冲撞和挤压。在电影中,朝军684号艇侧舷上挂着很多橡胶轮胎,就是为了在侧舷冲撞挤压时,起缓冲作用,以免伤及艇壳。韩军以为,这次行动应该与过去无异,仍然是“船碰船”的对抗,但他们失算了。

    10时25分,朝军684号艇的85毫米坦克炮,向韩军357号艇发射炮弹,正式打响了第二次延坪海战。在电影中,这发炮弹也展开了长达30分钟的战斗场景。在试映时,参与观影的阵亡官兵家属表示:“电影中99%的镜头,仿佛真实地情景再现眼前,不禁令人落泪。”韩国媒体也曾盛赞,《延坪海战》逼真的战争场面,堪与《拯救大兵瑞恩》媲美。如果只看视觉特效,战斗场景称得上逼真。但是,与第二次延坪海战的现实相比,就只能说电影中的细节,都是虚实结合了。很多看似“真实”的场景,只是符合人们想象中的战斗场景罢了。

    首先,电影中韩军357号艇与朝军684号艇交火的距离很近。结合远景镜头中“虎头海雕”与201式艇身的长度(分别为37米与42米),双方交火时的距离应该在150米之内。在现实中,朝军684号艇开火时,双方相距450米。但是,电影就很难还原真实的距离。如果两艇相距450米,也就意味着处于航拍状态下的摄像机,只能在更远的距离上拍摄,才能呈现出两艇对射的全景。在二者外形轮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观众根本无法分清远景镜头中,哪艘是韩军的,哪艘是朝军的。

    其次,电影中的战斗场景,主要表现的是双方水兵的轻武器对射。尽管450米的距离仍然处于自动步枪和机枪的有效射程之内,现实中也确实发生了轻武器对射,但真正起作用的,只能是双方的舰炮。然而,如果以舰炮对射为主,那么“你打我一炮,我打你一炮”的正反打镜头就会泛滥成灾,使电影变得枯燥无味。以轻武器对射为主,才能渲染气氛,并更多地表现作为主体的“人”。

    第二次延坪海战中的轻武器对射不是主要部分,不代表现代海战中没有这样的战斗。1965年8月6日,在“八·六”海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62式高速护卫艇曾抵近到100米内,向国民党海军的猎潜艇开火。1974年1月20日,在西沙海战中,解放军扫雷舰和猎潜艇上的水兵,甚至将手榴弹投掷到了越南南越海军的扫雷舰上。1988年3月14日,在赤瓜礁海战中,解放军护卫舰上的机枪,也曾与越南武装运输船上的机枪展开对射。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双方一直保持航向和距离,处于平行状态下对射了很久。在舰炮对射时,抢占有利阵位是非常重要的。韩军蓄谋已久,684号艇所处阵位能够充分发挥侧舷全部火力,韩军357号艇暴露了侧后方,才遭到重创。电影中治军严谨的艇长尹永夏上尉,居然不知道进行战术机动?这个疑点的答案,就是韩军357号艇早已失去了指挥。

    在真实的第二次延坪海战中,朝军684号艇的第一炮,就击中了韩军357号艇的舰桥,尹永夏上尉当场阵亡,全艇失去指挥。在电影中,战斗开始后一切关于尹永夏上尉的描述,都是虚构的。在临死之前,尹永夏上尉才转交指挥权,转交给的人,却是已经身负重伤而丧失指挥能力的副艇长——如此不合逻辑的情节,在现实中并未生过。

    需要指出的是,朝军第一炮就击毁了韩军舰桥,其实是持续瞄准和运气的结果。这种装有坦克炮塔的巡逻艇,又称为“坦克艇”或“装甲艇”。坦克炮并不装备舰炮所需的稳定装置,只有在风平浪静的内河航行时,坦克炮才有射击精度可言。在高海况的状态下,坦克艇上的坦克炮,没有稳定装置,只能人工装弹,射速很低,因此命中率较差。第二次延坪海战持续25分钟,朝军684号艇只命中韩军357号艇5发85毫米炮弹,但射速较高的37毫米高射机关炮命中19发,14.5毫米重机枪命中234—258发。不过,这5发85毫米炮弹也是韩军357号艇沉没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韩军357号艇的40毫米和20毫米机关炮发射了680发炮弹,却未能撼动水线部位有装甲加强的朝军684号艇。

    从战术上来看,双方均有欠妥之处。在“海上拼刺刀”的战斗中,舰艇应集中速射火力,先进行“舱面清扫”,摧毁敌军舰艇武器和上层建筑,待对方丧失抵抗能力后再予以击沉。而不是像电影中那样,执着地射击敌军舰艇上的有生力量。

    在电影中,358号艇艇长为李清娥饰演的崔润贞上尉。这是为了加入女性角色做出的设定。实际上,358号艇的艇长崔英勋上尉是男性。双方交火后,枪炮声震天,崔润贞上尉通过望远镜才确定战斗已经打响,这样的设定未免太过“弱智”。357号艇与684号艇都在射击轴线上,为了避免误伤,358号艇未能及时开火。这样的理由尚可接受,但电影中358号艇的驰援未免太拖沓,令人匪夷所思。

    最后,电影中将韩军357号艇的损失拍得十分惨烈。实际上,韩军只有6人阵亡,19人负伤。由于朝鲜的封闭,朝军人员损失不得而知,韩国估计为13人阵亡,25人负伤。

    战斗打响后,韩军357号艇(左)与朝军684号艇(右)近距离对射。在真实的第二次延坪海战中,双方的距离要比镜头中的远得多。

    在朝军火力的猛烈打击之下,韩军357号艇损失惨重,甲板上一片血腥狼藉。

    韩军357号艇艇艏的“博福斯”式40毫米机关炮,向朝军684号艇还击。

    朝军684号艇上的水兵,手持98式5.45毫米自动步枪,向韩军扫射。

    朝军684号艇上的狙击手,使用SVD“德拉贡诺夫”式7.62毫米狙击步枪。实际上,颠簸的巡逻艇上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狙击,丛林作战时才用的伪装布也是毫无意义的。

    朝军684号艇上的水兵,手持73式7.62毫米轻机枪扫射,旁边的水兵负责更换弹匣。

    韩军“蔚山”级“济州”号导弹护卫舰前来支援,向朝军684号艇猛烈开火,但实际上其并未参加过真正的第二次延坪海战。

    朝军684号艇遭到韩军增援舰艇的围攻,2号炮塔的K70式37毫米高射机关炮炮位损毁,朝军水兵死伤惨重。

    长枪短炮

    既然“枪战”取代了“炮战”成了主要战斗场景,电影中出现的枪械也就不会少。

    在电影中,韩军水兵装备K2式5.56毫米自动步枪。其为韩军制式步枪,由韩国自行研制,但显然参考了美军M16A1式5.56毫米自动步枪的结构。在军营大门站岗的韩军宪兵,戴着白色钢盔,挎着K2的改短型——K1A式5.56毫米卡宾枪。其比原型缩短了33厘米,适于后方的勤务兵种使用。在357号艇上,还安装有M6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在战斗场景中,上等兵朴东赫使用M60扫射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机枪防盾上有个被打出的弹孔。这是对357号艇的高度还原。韩军打捞出沉没的357号艇,陈列于京畿道平泽市的韩军第2舰队司令部。在左舷的M60机枪防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弹孔,在防盾上的位置也完全相同。

    抓获伪装成朝鲜渔民的朝军侦察兵时,尹永夏上尉手持K5式9毫米手枪。电影中的一段闪回,讲述了1970年,尹永夏上尉的父亲抓获朝军间谍,但未忍心将其当场击毙的故事。在画面中,韩军水兵手持 M16A1,符合当时韩军的史实。但是,尹永夏上尉的父亲拿着的手枪却是K5,却是道具设定的瑕疵。K5是1989年才出现的。1970年,他拿着的应该是M1911“柯尔特”式11.43毫米手枪。

    朝鲜水兵装备的轻武器包括,仿制AKM式7.62毫米自动步枪的68式7.62毫米自动步枪,仿制AK-74式5.45毫米自动步枪的98式5.45毫米自动步枪,仿制ZB-26式7.92毫米轻机枪的73式7.62毫米轻机枪。朝军684号艇艇长“李大校”装备仿制TT-33式7.62毫米手枪的68式7.62毫米手枪,朝军狙击手装备SVD“德拉贡诺夫”式7.62毫米狙击步枪。

    实际上,一艘巡逻艇上的水兵不会装备两种口径完全不同的自动步枪。它们的功能完全重复,弹药又不通用,无疑是后勤的麻烦。在自动步枪的火力密度足以够用的情况下,还装备73式7.62毫米轻机枪这种二战时代技术水平的枪械,这种设定令人费解。

    狙击手的出现则更是落入俗套的表现。《拯救大兵瑞恩》之后,各国影界纷纷效仿,仿佛没有狙击手就不是战争片。这个朝军狙击手击毙韩军数人,作用居然比舰炮还大。实际上,快艇上根本不会安置狙击手,在颠簸的风浪中,连稳定的平台都没有,又何谈狙击?或许有人会举出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军纳尔逊元帅死于狙杀的例子,但当时法军特等射手距离他只有15米。到了韩国古代战争题材电影《鸣梁海战》,导演甚至安排日本火绳枪兵与朝鲜弓箭手在颠簸的战船上隔海相互狙击。这已经是彻底的胡扯了,而《延坪海战》也没能逃出窠臼。就算在快艇上部署狙击手,也不会像电影中那样,在狙击步枪枪管上缠绕用于模仿植物的伪装布。海洋和快艇又不是丛林,如此“伪装”岂不是适得其反?

    电影中还出现了韩军的其他重型武器,包括F-15K“攻击鹰”式战斗机、KF-16“战隼”式战斗机。它们都是美制战斗机的韩军型号,后者确实曾出现在第二次延坪海战当天,前者则并未出现。UH-60P“黑鹰”式多用途直升机负责运送伤员。舰艇包括2艘“浦项”级轻型护卫舰,真实的第二次延坪海战中也确实有2艘“浦项”级轻型护卫舰赶来增援。电影中出场的2艘中,可以确定其中1艘为“泰川”号,舷号777。同时出镜的还有2艘“蔚山”级导弹护卫舰,分别是舷号为958的“济州”号与舷号为959的“釜山”号。但是,真实的第二次延坪海战中,它们并未到场。

    韩军357号艇上等兵“朴东赫”,使用M6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扫射,注意防盾上的弹孔。这是对第二次延坪海战真实细节的高度还原。

    朝军684号艇接连遭到韩军猛烈轰击,艇身冒出黑烟,燃起大火。

    韩军派往延坪岛海域执行警戒任务的KF-16“战隼”式战斗机。

    韩军“浦项”级“泰州”号轻型护卫舰,前往延坪岛海域进行支援。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