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亚历山德鲁·苏丘克里斯蒂娜·弗罗托科丁·马蒂奇克丹尼尔·波帕达娜·罗塔鲁尤利娅·迪斯
类型:剧情导演:加泰林·罗塔鲁加比·弗吉尼亚·萨尔加 状态:HD 年份:2018 地区:其它 语言:其它 豆瓣ID:30394671热度:303 ℃ 时间:2023-10-22 08:15:01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两位主创在片尾彩蛋中解释,本片是根据罗马尼亚2015年“集体”俱乐部火灾后曝出的消毒剂丑闻,虚构出的一个医生。他们创作的目的,是去探索为什么问题早已存在,医疗体系内的人都心知肚明,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出真相。因此主创虚构了这样一个善良的医生,讲述他如何走向了沉默。其实,我看片时的最大悬念在于医生到底能用什么神奇的招数撼动体制,解开这个死结,但最后希望还是落了空,不少中国观众也是失望了,我们可能更需要一个爽快的《我不是药神》。nn中国观众另一个不满足的地方是,跟中国人一比,罗马尼亚人实诚得像一群孩子。他们说话不会躲闪,也没有潜台词,连恶人也是赤裸裸的,也不懂什么叫委婉,不会用“负增长”,不会用“救出10名被困者全部找到,9人无生命体征”。这不是艺术上的单纯,纪录片《集体》里同样如此单纯,如此赤裸裸。nn本片也没有刻意强调做吹哨人的危险性。最大的危险不过是被同事孤立,被调离岗位,被体制忽视。没有暴力机关介入。这当然会让我们想起李医生和谭医生,也因此觉得罗马尼亚人太善良了。nn主角在一个意外的时刻崩溃了,但也可以理解,崩溃可能会发生在任何时刻,意志随时可能被耗光。影片不断用长镜头让观众和主角一起感受漫长的孤独等待,穿越长长的办公楼走廊,在家里和老婆干瞪眼,观众的耐心也和主角一样被慢慢消磨殆尽。他倒在了卡夫卡城堡的门口,终究没能看到城堡里面,而守卫只是对他一遍遍重复说:请从头再说一遍。nn同样根据这次消毒剂丑闻拍摄的纪录片《集体》,则比本片强悍有力得多,镜头跟拍了记者的调查,还像《大同》一样跟拍了官员(卫生部长)的日常,进入政治角力的核心,在我看来那就是城堡的内部。(强烈推荐这部纪录片,它获得了两项奥斯卡提名,也是对本片背景更好的延展,现实比故事更精彩!)nn回到本片,它讲述平庸之恶的运作模式。主角直面了体制的虚伪,一层一层汇报负责的复杂官僚体制让人不再需要坦诚相见,让人躲在职业面具后面,杀人的重罪分解打碎成平庸的恶,主角触不到体制核心的人,只能触到体制的螺丝钉,最终心灰意冷,也只能当一颗螺丝钉。结尾长镜头,他愤怒地洗手,由于必须用头按压消毒液,看起来就像在给奸商和贪官们磕头,当然他和所有的螺丝钉包括那个消毒液工厂老板一样,内心是终究不得安宁的。
根据罗马尼亚2016年消毒剂公共危机改编。
(同题材的还有一部叫《cloectiv(集体)》的本土纪录片,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国际影片双提名,mark一下。
原片名是“Thou Shalt Not Kill(汝不可杀人)”,源自圣经十诫,译名着实拉跨了。
看完电影查了下罗马尼亚,总人口不到两千万,信奉东正教的就占了86%,所以电影里人总会说“愿主宽恕他”、“你可以祈求上帝”。其实医生这个职业,是挡在病人和上帝之间的那道墙,但面对被稀释了十倍的劣质消毒水,整个医疗体系不约而同背向自己的良心。
主人公作为一个优秀又固执的小儿外科医师,在自己的病人因为劣质消毒水而感染死去后,终于爆发,他开始调查、开始举报、开始反抗。
电影里有几个情节我看得心里发颤。
一个是主人公在向检察官实名控告医疗体系的腐败,他说了一遍,接待人知道自己应付不来这么重要的案子,于是叫来了自己的上级。他又说了一遍,上级也打断了他,叫来了上级的上级。于是他又开始说第三遍,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记起那些倒背如流的控词了。
这些话,他每天都会背诵,让自己又快又精准地陈述完整个事件。他和系主任说过,和医院经理说过,和卫生部部长说过,和记者说过,每一次都是石沉大海。
这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他的肩膀在耸动,分不清是在笑还是在哭。
最后他还是被检察官请出去了,实在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于是他揣着一把水果刀去找了幕后boss,消毒水生产商的经理。结果他发现,那个经理曾经也是医生,会手法熟练地给他包扎伤口。经理告诉他,他找到了比医生更好的职业,虽然晚上会失眠。经理还说,有一天他也会习惯的。医生回答我不会。经理说,他曾经也这么以为。又是屠龙少年变恶龙的故事。
最后医生还是选择放弃这条不好走的路,回了医院,请求主任再给他一次机会。这里让我唏嘘的是,那个前期看起来只关心医院声誉刚愎自用的老教授,也会记得15号病床的小孩子好动,担心他会撕裂自己的伤口。
也许有很多个这样的医生,他们无法接受被消毒水腐蚀的医疗体系,却在头破血流后只能沉默地接受了。直到2016年一场火灾之后,这个被漠视和贪欲滋养的毒瘤才被公之于众。
电影一开始主人公在用消毒水洗手,结尾同样也是。
影片有点被译名耽误,原片名是一句古英语——Thou Shalt Not Kill,是十诫中的第六诫:不可杀人。就算直译成“汝不可杀人”,大抵也比现在这个片名吸引人。
影片改编自2016年的罗马尼亚公共危机——医用消毒剂稀释丑闻。这部电影偏纪实风格,多次运用冗长的叙事镜头耗磨观众的耐心,同时也是为了堆砌窒息感,类似《艾达,怎么了?》,这种窒息感在警察署的那个十几分钟的长镜头里被推至顶峰:克里斯蒂安连续三次给不同级别的警察陈述事实,直到他忘词、崩溃、又哭又笑,一切演变成一场闹剧。
不同于多数揭露社会丑闻的影片中更常见的结局——涉事者伏法,重整相关职能机构,标志着xx体系建设的又一次进步和完善balabala……在这部影片的最后,原本一心只想揭露黑幕的外科医生克里斯蒂安,在经历过一次次令人窒息的碰壁后,最终选择了妥协:他收回了伸向消毒剂公司老板的手术刀,放弃向医保局、警察署或媒体递交他的调查材料,回归家庭、与妻子和好,和院长说我错了、我不再揭露什么黑幕了、我回来继续工作了。这样的结尾让人压抑绝望,却更加深沉有力,也提醒了我们,其实这种类型片并不一定需要大团圆结局,得不到回应的努力所引致的悲剧收场,更能让人警醒和思考。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克里斯蒂安在手术前的例行洗手。水池前的他,一遍遍用头撞击消毒剂压泵直至额头出血,用那被稀释了十倍的劣质消毒剂反复并且逐渐疯狂地搓洗双手,最后带着哭腔回答护士:“我准备好了。”
他准备好什么了呢?用被稀释的消毒剂,来稀释自己的“医者仁心”吗?
虚构故事却较完整解释了消毒剂危机,相当厉害!(剧透多)
已经看过《集体》之后看这部取材于消毒剂公共危机的故事片,意外感到故事片解释了很多东西。电影里对白并不多,但编排得可以说非常精致,实际上为消毒剂公共危机提供了相当全面的解释,从组织机制上到所谓社会文化上。我觉得它的解释要比《集体》这个纪录片更多。
下面说的涉及电影各个层次的剧情。我还是建议没看片子的朋友去看电影,在电影院公映罗马尼亚新浪潮很难得的。看过电影的朋友欢迎讨论。
--------------------------------剧情断层扫描的分割线——————
《集体》前后两段都在设立英雄人物与黑恶势力的对立和斗争,故事从前半段无冕之王带领的昂扬激愤,走到后半段卫生部少帅与利益集团扭打得一地鸡毛,最后惨然归于善良老百姓的哀悼悲歌。《医者仁心》看起来好像也是这样,然后就作结在体制乌漆嘛黑,个人没有办法。事儿也事这么个事儿,但如导演所讲现实中并没有任何医生尝试去确证和揭发消毒剂的质量问题,那么这个虚构的勇者在故事中的作用就可以倒置过来看——医者仁心的这个英雄人物主角医生其实代表的恰恰是不知内幕的局外人,反而不是一个局内人。剧情里所有阻挠克里斯蒂安的人物看似是在劝说、恐吓、利诱克里斯蒂安,其实导演通过这个冲突让所有的局内人从自己的立场去说明:我为什么假装没看见,我为什么同流合污,我为什么干这缺德事。这样去看,本片的信息量就非常大了。
第一,医生群体的弱势以及与医院管理层的紧张合作关系。
本片第一个出场的阻挠力量就是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为首的医护群体(这俩角色连身材都类似XD)。科室主任是代表科学标准的权威,克里斯蒂安先从科学标准的角度去发起一个“局外人”的挑战:消毒剂那味儿对不对你们医生能没有B数吗?我病人感染死了!然后得到的是一系列棒喝,你手术没做对?你把脏东西落在孩子肚子里了?你们是不是不好好洗手?观众看来这当然是很混蛋的一种应对。后面的剧情里克里斯蒂安将计就计地说那你就当是我没做对,你让医疗委员会调查我。科室主任立刻回答:医生是不会互相告状揭发的。这一句十分关键。
男主在医院里的朋友那个光头的,基本是科室主任的狗腿,温情脉脉地去劝男主的时候说:这都是医院的责任。实际上话里话外是把医生群体和医院分离开来了。跟科室主任的混账话是连续的:洗没洗手、手术做得对不对这些是医生的事儿,除此以外消毒剂里有啥没啥是医院的事儿,不是医生的事儿。这时我们再去玩味剧情里科室主任想尽办法把克里斯蒂安控制在自己压制范围内的举动,对这个主任的理解就会变化(我不是在判断谁是好人谁不是,跟洗白之类的弱智逻辑没有关系)。
我们再看看克里斯蒂安跟老婆住在自己妈家里的景象,老旧、家徒四壁。还有克里斯蒂安收的那个开刀红包,医院经理初次过招时对他的大呼小叫,其实都能感到罗马尼亚的医生收入不高,而且在管理层那里没啥地位。“医生是不会互相告状”的,这句话反映出的是一种腐败逻辑吗?还是一种在低待遇、强工作量和人命关天高风险任务下的自我保护逻辑呢?如果克里斯蒂安冲出了医生可以操作的管理空间,科室主任的混账话可能就是预言:手术患者死亡闹大了,很可能会变成扣在弱势的医生头上的锅。一旦一个医生头上的锅成为被某种权威认定的“事实”,这个程序就可以推及其他医生,从而伤害整个医生群体人人自危。这也反过来给了医生群体对感染病例作假“助纣为虐”的体制性动机——已经相当弱势的群体尽力保障自身的安全,不要惹出事儿引火上身,而不是说医生在里面能图什么额外的好处,活着就不容易了。
科室主任出场的戏份并不多。但细节很多,比如刚一出场是给克里斯蒂安院内处分的时候。处分宣布后他赶走了女医生,跟旁边的男医生叽叽咕咕两句还握了手。这个握手是狼狈为奸迫害忠良的握手呢,还是谢谢你帮我大事化小的握手呢?影片最后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出场,对话提到要看好一个好动的孩子,别让他伤口开线,这就透露出作为医生和护士,这俩人毫无疑问也是关心病人的。他们跟男主之间的区别首先不是医德高低,只是他们比男主知道利害懂规矩,会保护自己。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这个男主其实代表的是一个“局外人”。
第二,医院经理群体无法执行的明规则
紧接着男主面对的是医院的经理(这个角色是导演两人中那个男导演演的XD)。这里又一个更明显的对组织潜规则机制的揭露。就是男主跑去卫生部告状,跟卫生部秘书在车里说罗马尼亚的院内感染数据是0.2%,这可是卫生部公开的数据啊,但是欧洲发达国家的感染率也要5%还是多少,反正是大很多的一个数。然后秘书支支吾吾地说知道了会调查。然后男主就被经理请来,给他一个去法国医院工作的机会,因为经理接到了电话。
男主就开始进行“局外人”的质问了。我不去,我就跟你硬磕这个消毒剂的事儿,你们为了掩盖消毒剂问题,还伪造感染数据。于是经理也急了,你懂个屁,如果院内感染超过1%,我就要被辞退。对照上一场戏里车内谈话,这个考核标准明显不对啊。如果5%乃至更多的院内感染(我相信不是致死的感染比例,而是任何程度的院内感染)其实都是正常医疗现场会发生的情况,那1%的感染率就是一个典型的无法执行的明规则——也就是说一个医院经理使用合规消毒液,兢兢业业地工作的情况下,他就可以直接因感染超标被辞退了。
在无法改变明规则的情况下,经理们必然要发动潜规则去找出对策,保住自己的工作,那就是隐瞒感染。那既然已经系统性地进行隐瞒感染了,消毒剂质量合不合格还重要吗?这时候一个电话打来,采购指导来了,你说经理怎么做?这就是电影里经理对克里斯蒂安说的:你啥也不明白。一旦组织内的人无法得到明规则的保护进入潜规则的操作的时候,必然易于腐败。经理有没有良心都要数据作假让自己继续在这职务上工作,那好经理和坏经理看起来又什么不同呢?我相信这些经理还是在消毒剂问题上拿了好处,只是这个好处并不是他们积极争取为了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而是他们干的就是一份脏活。这也反衬上一部分医生群体的逻辑:问题都是医院的,医生只要做好手术就可以了。
第三,真相只有一个!
克里斯蒂安离开医院离开家之后进行的漫游,讲到了媒体为何不碰医院的组织层面的原因——药厂广告。然后患儿的父母没钱没资源去打官司,只能忍耐,这个也讲得很明白。解释了媒体和病人的社会关系都无法发动有效的反抗,不用再说。
他去检察院这一部分是很精彩。因为这是经理对话后又一次展现了明规则的无效性。填表、安检、录像陈述,每一步都是典型的科层制步骤,克里斯蒂安走到了体制内最终解决方案,然后那个场景我看的时候观众被那荒诞都逗笑了。那三个检察官复读机车轮战的部分,三个人连基本的人类的反应都没有:惊讶、困惑、轻蔑、气愤、嘲讽,啥也没有,啥也看不出来。比起非人等等的比喻,这个陈述情景更体现出这个告状机制是完全无效的,你讲什么都是得不到皱一下眉头的回应。这个程序的存在与其是让你告状,不如说是让你走一遍流程就能劝退你这辈子都不告状了。
于是一个猛士诞生了,主角拿个手术刀去找稀释消毒液的人算账了。然后就有了本片我觉得十分惊艳的结尾。这个结尾就说了一个事儿:腐败不是从商人这边开始的。其实我当初看《集体》的时候就有疑问:消毒剂卖多少钱?稀释它能多挣多少钱?就算你量大吧,打通这么多关系你得花多少钱啊?这个电影其实就解释了这个疑问,鸡生蛋蛋生鸡,不是商人利欲熏心精神头大腐坏了监管,而是一些人先扭曲了市场规则要收买路财。如果合格消毒液和不合格消毒液都要勾结腐败才能卖进医院里,那好商人和坏商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当坏人还能粗制滥造省点成本回点血不是?
然后《集体》里我们看见制药公司老板死的莫名其妙,可见这个事儿里确实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他应该是挺有钱的,但他有钱到什么地步呢?按医者仁心里的描写,也就是比医生和医院经理有点钱吧,住个楼房开个奔驰,也就那样了,哪里就富可敌国了呢。也就是片子里那个角色说的一个只听不问的高级狗腿嘛,工作不累收入不错,仅此而已。
那么真相很明白了,制造不可执行的明规则的人,让明规则无效化的人,他们就是一切的肇始者。明规则荒谬,所有人必须去搞潜规则:从只听不问,到隐瞒感染,到不互相揭短,最后不知道多少人枉死。在提人品良心之前,参与草菅人命的各方势力首先可能都不是为了巨大的利益弄潮其中,而只是为了自保随波逐流。医生不是圣人,经理更不是神人(能实现1%的超低感染率),如果作恶首先是为了自保,提倡良心就是废话。反观《集体》的后半段少帅改革被医院经理啪啪打脸,看过《医者仁心》后我不禁好奇这个改革。如果只是要压缩医院经理们搞潜规则的空间,逼经理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提供合理有效的明规则保护经理们的工作安全,那这少帅改革滑铁卢也没啥好悲情的——你装什么外宾呢。
第四,好看的细节
这个电影的情节因为提供了上述完整的解释,我觉得是有一定刻意性的。但是里面有好多细节和小配角的刻画,又填充起了现实主义的质感。比如男主那个妈妈,典型的好心眼、溺爱儿子的一个大妈,很活灵活现的一个角色。患儿家属家里那场戏非常令人心碎。巧妙的是两个妈妈都说了坟墓的事情,一个喜剧色彩(男主妈妈)一个悲剧(患儿家属),但让人感到罗马尼亚人关心身后事远多于活着的人能否得到公正对待。这可能也是一种社会氛围,现实太难撬动,人没有了斗志和火气。
医院里的男权统治也呈现的很明显。首先是男主同事的女医生是办公室里端茶倒水的。然后开会排手术室,女医生的病人被一拖再拖。科室主任调戏护士之类的,很生动。一两个场景一下子让人感到那个爹味儿,一点没稀释。最后这个科室主任就是庇护浪子回头男主的那个爹(尤其是男主确实只剩下妈妈了,这个主任就补足了爹的存在)。
这部电影有技巧有门道,而且对取材的原型事件有相当的解释力——这是很多电影树立冲突双方的时候不能很好提供的,我觉得还是很别致优秀的一作。起初看得人火冒三丈,想一想确实会跟男主一样变得没了脾气,在这样一个情景里要求任何人去当好人就是在限制人的生路,这怎么可能好?
这个译名很容易错失观众啊,而且和影片主旨完全不符了,容易被误以为stereotype的歌颂片,其实明明写实意味拿捏的很好。
影片大量长镜头和手持很容易让人想起这方面的大师:达内兄弟,且通过影片反映社会一角的意图也很相似(除了达内的结局一般还是有一些乐观在的,而此片结局直坠深渊)。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结局的,不是觉得大团圆俗套,而是感觉结尾处坠入黑暗的设计把前期不断积压的愤怒、无力一口气卸掉了,让人感受到情绪上巨大的黑洞,这种巨大的失望感和无力感让全片的悲壮意味更上一个台阶。
补一段我的短评:最后一幕洗手的镜头,克里斯蒂安哽咽的声音被口罩遮掩,一次次叩击消毒水泵头、一遍遍揉搓双手的泡沫,背景音传来,护士问“医生”,他回答“我准备好了。”头顶一点殷红无声昭告撞到南墙后的无可奈何的回头,他准备好什么了?准备好稀释良心的浓度了。
我看到有人说影片原本的译名应该叫《不可杀人》,出自圣经的十诫之一(想起基耶了),这种取材圣经的片名寓意与影片的主旨都很契合,更耐人解读。
我个人拙见,如果不可以叫做《不可杀人》(我也不懂为什么,难道是考虑到中国观众对圣经不理解?)哪怕叫做《稀释》(或者叫做《不可稀释》)也比现在这个《医者仁心》好啊,既是影片的故事,也能解读成良心的稀释、人性的稀释,仿佛一种不可逆的过程。
还是祝愿这部电影票房更高吧,我觉得我们的院线需要这样的电影。
青春野蛮
胡越的故事国语
猛鬼殿4
牛油果的硬度
一曲秦腔
豪客
A political thriller. T...
播放指数:999℃
两位主创在片尾彩蛋中解释,本片是根据罗马尼亚2015年“集体”俱乐部火灾后曝出的消毒剂丑闻,虚构出的一个医生。他们创作的目的,是去探索为什么问题早已存在,医疗体系内的人都心知肚明,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出真相。因此主创虚构了这样一个善良的医生,讲述他如何走向了沉默。其实,我看片时的最大悬念在于医生到底能用什么神奇的招数撼动体制,解开这个死结,但最后希望还是落了空,不少中国观众也是失望了,我们可能更需要一个爽快的《我不是药神》。nn中国观众另一个不满足的地方是,跟中国人一比,罗马尼亚人实诚得像一群孩子。他们说话不会躲闪,也没有潜台词,连恶人也是赤裸裸的,也不懂什么叫委婉,不会用“负增长”,不会用“救出10名被困者全部找到,9人无生命体征”。这不是艺术上的单纯,纪录片《集体》里同样如此单纯,如此赤裸裸。nn本片也没有刻意强调做吹哨人的危险性。最大的危险不过是被同事孤立,被调离岗位,被体制忽视。没有暴力机关介入。这当然会让我们想起李医生和谭医生,也因此觉得罗马尼亚人太善良了。nn主角在一个意外的时刻崩溃了,但也可以理解,崩溃可能会发生在任何时刻,意志随时可能被耗光。影片不断用长镜头让观众和主角一起感受漫长的孤独等待,穿越长长的办公楼走廊,在家里和老婆干瞪眼,观众的耐心也和主角一样被慢慢消磨殆尽。他倒在了卡夫卡城堡的门口,终究没能看到城堡里面,而守卫只是对他一遍遍重复说:请从头再说一遍。nn同样根据这次消毒剂丑闻拍摄的纪录片《集体》,则比本片强悍有力得多,镜头跟拍了记者的调查,还像《大同》一样跟拍了官员(卫生部长)的日常,进入政治角力的核心,在我看来那就是城堡的内部。(强烈推荐这部纪录片,它获得了两项奥斯卡提名,也是对本片背景更好的延展,现实比故事更精彩!)nn回到本片,它讲述平庸之恶的运作模式。主角直面了体制的虚伪,一层一层汇报负责的复杂官僚体制让人不再需要坦诚相见,让人躲在职业面具后面,杀人的重罪分解打碎成平庸的恶,主角触不到体制核心的人,只能触到体制的螺丝钉,最终心灰意冷,也只能当一颗螺丝钉。结尾长镜头,他愤怒地洗手,由于必须用头按压消毒液,看起来就像在给奸商和贪官们磕头,当然他和所有的螺丝钉包括那个消毒液工厂老板一样,内心是终究不得安宁的。
根据罗马尼亚2016年消毒剂公共危机改编。
(同题材的还有一部叫《cloectiv(集体)》的本土纪录片,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国际影片双提名,mark一下。
原片名是“Thou Shalt Not Kill(汝不可杀人)”,源自圣经十诫,译名着实拉跨了。
看完电影查了下罗马尼亚,总人口不到两千万,信奉东正教的就占了86%,所以电影里人总会说“愿主宽恕他”、“你可以祈求上帝”。其实医生这个职业,是挡在病人和上帝之间的那道墙,但面对被稀释了十倍的劣质消毒水,整个医疗体系不约而同背向自己的良心。
主人公作为一个优秀又固执的小儿外科医师,在自己的病人因为劣质消毒水而感染死去后,终于爆发,他开始调查、开始举报、开始反抗。
电影里有几个情节我看得心里发颤。
一个是主人公在向检察官实名控告医疗体系的腐败,他说了一遍,接待人知道自己应付不来这么重要的案子,于是叫来了自己的上级。他又说了一遍,上级也打断了他,叫来了上级的上级。于是他又开始说第三遍,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记起那些倒背如流的控词了。
这些话,他每天都会背诵,让自己又快又精准地陈述完整个事件。他和系主任说过,和医院经理说过,和卫生部部长说过,和记者说过,每一次都是石沉大海。
这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他的肩膀在耸动,分不清是在笑还是在哭。
最后他还是被检察官请出去了,实在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于是他揣着一把水果刀去找了幕后boss,消毒水生产商的经理。结果他发现,那个经理曾经也是医生,会手法熟练地给他包扎伤口。经理告诉他,他找到了比医生更好的职业,虽然晚上会失眠。经理还说,有一天他也会习惯的。医生回答我不会。经理说,他曾经也这么以为。又是屠龙少年变恶龙的故事。
最后医生还是选择放弃这条不好走的路,回了医院,请求主任再给他一次机会。这里让我唏嘘的是,那个前期看起来只关心医院声誉刚愎自用的老教授,也会记得15号病床的小孩子好动,担心他会撕裂自己的伤口。
也许有很多个这样的医生,他们无法接受被消毒水腐蚀的医疗体系,却在头破血流后只能沉默地接受了。直到2016年一场火灾之后,这个被漠视和贪欲滋养的毒瘤才被公之于众。
电影一开始主人公在用消毒水洗手,结尾同样也是。
影片有点被译名耽误,原片名是一句古英语——Thou Shalt Not Kill,是十诫中的第六诫:不可杀人。就算直译成“汝不可杀人”,大抵也比现在这个片名吸引人。
影片改编自2016年的罗马尼亚公共危机——医用消毒剂稀释丑闻。这部电影偏纪实风格,多次运用冗长的叙事镜头耗磨观众的耐心,同时也是为了堆砌窒息感,类似《艾达,怎么了?》,这种窒息感在警察署的那个十几分钟的长镜头里被推至顶峰:克里斯蒂安连续三次给不同级别的警察陈述事实,直到他忘词、崩溃、又哭又笑,一切演变成一场闹剧。
不同于多数揭露社会丑闻的影片中更常见的结局——涉事者伏法,重整相关职能机构,标志着xx体系建设的又一次进步和完善balabala……在这部影片的最后,原本一心只想揭露黑幕的外科医生克里斯蒂安,在经历过一次次令人窒息的碰壁后,最终选择了妥协:他收回了伸向消毒剂公司老板的手术刀,放弃向医保局、警察署或媒体递交他的调查材料,回归家庭、与妻子和好,和院长说我错了、我不再揭露什么黑幕了、我回来继续工作了。这样的结尾让人压抑绝望,却更加深沉有力,也提醒了我们,其实这种类型片并不一定需要大团圆结局,得不到回应的努力所引致的悲剧收场,更能让人警醒和思考。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克里斯蒂安在手术前的例行洗手。水池前的他,一遍遍用头撞击消毒剂压泵直至额头出血,用那被稀释了十倍的劣质消毒剂反复并且逐渐疯狂地搓洗双手,最后带着哭腔回答护士:“我准备好了。”
他准备好什么了呢?用被稀释的消毒剂,来稀释自己的“医者仁心”吗?
虚构故事却较完整解释了消毒剂危机,相当厉害!(剧透多)
已经看过《集体》之后看这部取材于消毒剂公共危机的故事片,意外感到故事片解释了很多东西。电影里对白并不多,但编排得可以说非常精致,实际上为消毒剂公共危机提供了相当全面的解释,从组织机制上到所谓社会文化上。我觉得它的解释要比《集体》这个纪录片更多。
下面说的涉及电影各个层次的剧情。我还是建议没看片子的朋友去看电影,在电影院公映罗马尼亚新浪潮很难得的。看过电影的朋友欢迎讨论。
--------------------------------剧情断层扫描的分割线——————
《集体》前后两段都在设立英雄人物与黑恶势力的对立和斗争,故事从前半段无冕之王带领的昂扬激愤,走到后半段卫生部少帅与利益集团扭打得一地鸡毛,最后惨然归于善良老百姓的哀悼悲歌。《医者仁心》看起来好像也是这样,然后就作结在体制乌漆嘛黑,个人没有办法。事儿也事这么个事儿,但如导演所讲现实中并没有任何医生尝试去确证和揭发消毒剂的质量问题,那么这个虚构的勇者在故事中的作用就可以倒置过来看——医者仁心的这个英雄人物主角医生其实代表的恰恰是不知内幕的局外人,反而不是一个局内人。剧情里所有阻挠克里斯蒂安的人物看似是在劝说、恐吓、利诱克里斯蒂安,其实导演通过这个冲突让所有的局内人从自己的立场去说明:我为什么假装没看见,我为什么同流合污,我为什么干这缺德事。这样去看,本片的信息量就非常大了。
第一,医生群体的弱势以及与医院管理层的紧张合作关系。
本片第一个出场的阻挠力量就是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为首的医护群体(这俩角色连身材都类似XD)。科室主任是代表科学标准的权威,克里斯蒂安先从科学标准的角度去发起一个“局外人”的挑战:消毒剂那味儿对不对你们医生能没有B数吗?我病人感染死了!然后得到的是一系列棒喝,你手术没做对?你把脏东西落在孩子肚子里了?你们是不是不好好洗手?观众看来这当然是很混蛋的一种应对。后面的剧情里克里斯蒂安将计就计地说那你就当是我没做对,你让医疗委员会调查我。科室主任立刻回答:医生是不会互相告状揭发的。这一句十分关键。
男主在医院里的朋友那个光头的,基本是科室主任的狗腿,温情脉脉地去劝男主的时候说:这都是医院的责任。实际上话里话外是把医生群体和医院分离开来了。跟科室主任的混账话是连续的:洗没洗手、手术做得对不对这些是医生的事儿,除此以外消毒剂里有啥没啥是医院的事儿,不是医生的事儿。这时我们再去玩味剧情里科室主任想尽办法把克里斯蒂安控制在自己压制范围内的举动,对这个主任的理解就会变化(我不是在判断谁是好人谁不是,跟洗白之类的弱智逻辑没有关系)。
我们再看看克里斯蒂安跟老婆住在自己妈家里的景象,老旧、家徒四壁。还有克里斯蒂安收的那个开刀红包,医院经理初次过招时对他的大呼小叫,其实都能感到罗马尼亚的医生收入不高,而且在管理层那里没啥地位。“医生是不会互相告状”的,这句话反映出的是一种腐败逻辑吗?还是一种在低待遇、强工作量和人命关天高风险任务下的自我保护逻辑呢?如果克里斯蒂安冲出了医生可以操作的管理空间,科室主任的混账话可能就是预言:手术患者死亡闹大了,很可能会变成扣在弱势的医生头上的锅。一旦一个医生头上的锅成为被某种权威认定的“事实”,这个程序就可以推及其他医生,从而伤害整个医生群体人人自危。这也反过来给了医生群体对感染病例作假“助纣为虐”的体制性动机——已经相当弱势的群体尽力保障自身的安全,不要惹出事儿引火上身,而不是说医生在里面能图什么额外的好处,活着就不容易了。
科室主任出场的戏份并不多。但细节很多,比如刚一出场是给克里斯蒂安院内处分的时候。处分宣布后他赶走了女医生,跟旁边的男医生叽叽咕咕两句还握了手。这个握手是狼狈为奸迫害忠良的握手呢,还是谢谢你帮我大事化小的握手呢?影片最后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出场,对话提到要看好一个好动的孩子,别让他伤口开线,这就透露出作为医生和护士,这俩人毫无疑问也是关心病人的。他们跟男主之间的区别首先不是医德高低,只是他们比男主知道利害懂规矩,会保护自己。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这个男主其实代表的是一个“局外人”。
第二,医院经理群体无法执行的明规则
紧接着男主面对的是医院的经理(这个角色是导演两人中那个男导演演的XD)。这里又一个更明显的对组织潜规则机制的揭露。就是男主跑去卫生部告状,跟卫生部秘书在车里说罗马尼亚的院内感染数据是0.2%,这可是卫生部公开的数据啊,但是欧洲发达国家的感染率也要5%还是多少,反正是大很多的一个数。然后秘书支支吾吾地说知道了会调查。然后男主就被经理请来,给他一个去法国医院工作的机会,因为经理接到了电话。
男主就开始进行“局外人”的质问了。我不去,我就跟你硬磕这个消毒剂的事儿,你们为了掩盖消毒剂问题,还伪造感染数据。于是经理也急了,你懂个屁,如果院内感染超过1%,我就要被辞退。对照上一场戏里车内谈话,这个考核标准明显不对啊。如果5%乃至更多的院内感染(我相信不是致死的感染比例,而是任何程度的院内感染)其实都是正常医疗现场会发生的情况,那1%的感染率就是一个典型的无法执行的明规则——也就是说一个医院经理使用合规消毒液,兢兢业业地工作的情况下,他就可以直接因感染超标被辞退了。
在无法改变明规则的情况下,经理们必然要发动潜规则去找出对策,保住自己的工作,那就是隐瞒感染。那既然已经系统性地进行隐瞒感染了,消毒剂质量合不合格还重要吗?这时候一个电话打来,采购指导来了,你说经理怎么做?这就是电影里经理对克里斯蒂安说的:你啥也不明白。一旦组织内的人无法得到明规则的保护进入潜规则的操作的时候,必然易于腐败。经理有没有良心都要数据作假让自己继续在这职务上工作,那好经理和坏经理看起来又什么不同呢?我相信这些经理还是在消毒剂问题上拿了好处,只是这个好处并不是他们积极争取为了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而是他们干的就是一份脏活。这也反衬上一部分医生群体的逻辑:问题都是医院的,医生只要做好手术就可以了。
第三,真相只有一个!
克里斯蒂安离开医院离开家之后进行的漫游,讲到了媒体为何不碰医院的组织层面的原因——药厂广告。然后患儿的父母没钱没资源去打官司,只能忍耐,这个也讲得很明白。解释了媒体和病人的社会关系都无法发动有效的反抗,不用再说。
他去检察院这一部分是很精彩。因为这是经理对话后又一次展现了明规则的无效性。填表、安检、录像陈述,每一步都是典型的科层制步骤,克里斯蒂安走到了体制内最终解决方案,然后那个场景我看的时候观众被那荒诞都逗笑了。那三个检察官复读机车轮战的部分,三个人连基本的人类的反应都没有:惊讶、困惑、轻蔑、气愤、嘲讽,啥也没有,啥也看不出来。比起非人等等的比喻,这个陈述情景更体现出这个告状机制是完全无效的,你讲什么都是得不到皱一下眉头的回应。这个程序的存在与其是让你告状,不如说是让你走一遍流程就能劝退你这辈子都不告状了。
于是一个猛士诞生了,主角拿个手术刀去找稀释消毒液的人算账了。然后就有了本片我觉得十分惊艳的结尾。这个结尾就说了一个事儿:腐败不是从商人这边开始的。其实我当初看《集体》的时候就有疑问:消毒剂卖多少钱?稀释它能多挣多少钱?就算你量大吧,打通这么多关系你得花多少钱啊?这个电影其实就解释了这个疑问,鸡生蛋蛋生鸡,不是商人利欲熏心精神头大腐坏了监管,而是一些人先扭曲了市场规则要收买路财。如果合格消毒液和不合格消毒液都要勾结腐败才能卖进医院里,那好商人和坏商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当坏人还能粗制滥造省点成本回点血不是?
然后《集体》里我们看见制药公司老板死的莫名其妙,可见这个事儿里确实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他应该是挺有钱的,但他有钱到什么地步呢?按医者仁心里的描写,也就是比医生和医院经理有点钱吧,住个楼房开个奔驰,也就那样了,哪里就富可敌国了呢。也就是片子里那个角色说的一个只听不问的高级狗腿嘛,工作不累收入不错,仅此而已。
那么真相很明白了,制造不可执行的明规则的人,让明规则无效化的人,他们就是一切的肇始者。明规则荒谬,所有人必须去搞潜规则:从只听不问,到隐瞒感染,到不互相揭短,最后不知道多少人枉死。在提人品良心之前,参与草菅人命的各方势力首先可能都不是为了巨大的利益弄潮其中,而只是为了自保随波逐流。医生不是圣人,经理更不是神人(能实现1%的超低感染率),如果作恶首先是为了自保,提倡良心就是废话。反观《集体》的后半段少帅改革被医院经理啪啪打脸,看过《医者仁心》后我不禁好奇这个改革。如果只是要压缩医院经理们搞潜规则的空间,逼经理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提供合理有效的明规则保护经理们的工作安全,那这少帅改革滑铁卢也没啥好悲情的——你装什么外宾呢。
第四,好看的细节
这个电影的情节因为提供了上述完整的解释,我觉得是有一定刻意性的。但是里面有好多细节和小配角的刻画,又填充起了现实主义的质感。比如男主那个妈妈,典型的好心眼、溺爱儿子的一个大妈,很活灵活现的一个角色。患儿家属家里那场戏非常令人心碎。巧妙的是两个妈妈都说了坟墓的事情,一个喜剧色彩(男主妈妈)一个悲剧(患儿家属),但让人感到罗马尼亚人关心身后事远多于活着的人能否得到公正对待。这可能也是一种社会氛围,现实太难撬动,人没有了斗志和火气。
医院里的男权统治也呈现的很明显。首先是男主同事的女医生是办公室里端茶倒水的。然后开会排手术室,女医生的病人被一拖再拖。科室主任调戏护士之类的,很生动。一两个场景一下子让人感到那个爹味儿,一点没稀释。最后这个科室主任就是庇护浪子回头男主的那个爹(尤其是男主确实只剩下妈妈了,这个主任就补足了爹的存在)。
这部电影有技巧有门道,而且对取材的原型事件有相当的解释力——这是很多电影树立冲突双方的时候不能很好提供的,我觉得还是很别致优秀的一作。起初看得人火冒三丈,想一想确实会跟男主一样变得没了脾气,在这样一个情景里要求任何人去当好人就是在限制人的生路,这怎么可能好?
这个译名很容易错失观众啊,而且和影片主旨完全不符了,容易被误以为stereotype的歌颂片,其实明明写实意味拿捏的很好。
影片大量长镜头和手持很容易让人想起这方面的大师:达内兄弟,且通过影片反映社会一角的意图也很相似(除了达内的结局一般还是有一些乐观在的,而此片结局直坠深渊)。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结局的,不是觉得大团圆俗套,而是感觉结尾处坠入黑暗的设计把前期不断积压的愤怒、无力一口气卸掉了,让人感受到情绪上巨大的黑洞,这种巨大的失望感和无力感让全片的悲壮意味更上一个台阶。
补一段我的短评:最后一幕洗手的镜头,克里斯蒂安哽咽的声音被口罩遮掩,一次次叩击消毒水泵头、一遍遍揉搓双手的泡沫,背景音传来,护士问“医生”,他回答“我准备好了。”头顶一点殷红无声昭告撞到南墙后的无可奈何的回头,他准备好什么了?准备好稀释良心的浓度了。
我看到有人说影片原本的译名应该叫《不可杀人》,出自圣经的十诫之一(想起基耶了),这种取材圣经的片名寓意与影片的主旨都很契合,更耐人解读。
我个人拙见,如果不可以叫做《不可杀人》(我也不懂为什么,难道是考虑到中国观众对圣经不理解?)哪怕叫做《稀释》(或者叫做《不可稀释》)也比现在这个《医者仁心》好啊,既是影片的故事,也能解读成良心的稀释、人性的稀释,仿佛一种不可逆的过程。
还是祝愿这部电影票房更高吧,我觉得我们的院线需要这样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