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迟志强张国民宋晓英于绍康李丁刘岩陈佩斯陈强江水卢桂兰陈立中张帆袁苑洪剑涛黎频李廷栋李连生杨来祥白铭孙松任志荣黄素影
类型:剧情导演:王好为 状态:正片 年份:1983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1304060热度:199 ℃ 时间:2024-08-15 13:40:21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非常传统的戏剧样式,典型事件刻写典型人物,写群像,写横截面,茶馆如此,钟鼓楼也如此。台词也好,北京人改不了的耍贫嘴抖机灵,并不是王朔的臆造。
夕照街,确实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街坊”跟“邻居”不大一样,后者是平平叙述,前者带着大杂院儿特有的亲热劲儿。“运动”破坏了人际关系的细部结构,但又好像没那么彻底;大杂院里的醇厚亲和、守望相助跟大杂院里的人一样泼泼拉拉、野火烧不尽。那种自动自觉地承担公共责任、不求回报地解人之难、随时随地地“搭把手”,尤其是其中透出来的那种“理所当然”的意味,是“人情味”最生动的注脚。天然地相信人,也默认别人信自己;随时预备好了帮一把,也随时不矫情地接受别人的善意;有共同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信仰勤劳、公道、热心肠,敬重知识、知识分子,赞美自食其力,但就是像万人嫌那样的反派,也只是讥刺几句,并不打为异类排挤伤害。善良失了是非,只是懦弱,失了宽容,只是偏见。怎么对待人性的短处,是善良的试金石。北京人没来由又打不败的乐天派更是让人内心柔软而温暖,就算只有窝头吃,也得乐呵着。从这个意义上,夕照街又是老舍先生小说的一脉流绪了。
虽然是写小院,但大时代的风云隐隐可闻。几十年的老教师是“新党员”,课余加班辅导学生复习考大学,知识青年返城,大量青年待业,港澳台商人和外国人成了追捧仰视、区别对待的对象,投机倒把还是个能抓人的罪名,“服务大联社”——即便是集体的——久经世事的街道主任还是谨慎对待,态度含糊暧昧,因为“政策没准还得变”。最可咀嚼的是时人对权威的态度:二子养鸽子要给居委会主任写检查,十块钱一只卖掉警察要抓投机倒把,踩塌了邻居的房顶也不是赔钱赔礼——还是写检查!住了六十年的家,说拆,几天就夷为平地,没有抱怨,甚至想不起来主张。浓浓的人情味和无处不在的集体、国家权威,既有逻辑上的一致又有不容忽视的矛盾,偏偏令人困惑地共存,构成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
影片的结尾,小院儿的街坊离地上楼,火柴盒取代了大杂院。接下来的生活,我们都熟悉。
人情味里不是没有糟粕:石头对小娜怒斥的那声“贱货”,充满了熟悉的陈腐气味。集体主义价值带来人情味,而B面是一致的、不接受异议的思想纪律和道德观念。没有哪个时代是玫瑰色的,玫瑰色的只有滤镜。
现实比电影更像剧本。拍完夕照街一年多后,演石头的迟志强在“严打”中因为“流氓罪”——跟军干子弟“拉了灯跳贴面舞”——而获刑四年,像是冥冥之中有个谁,给夕照街写了个让人欲语还休的结尾。
一部83年的片子,上初中的时候跟同学们一起在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看过一次,记住了里面的“拜拜了您内”和“叶塞尼哑”。将近40年后再看了一遍,又看到这么多的评论,意识形态的,拍摄风格的,都非常精彩。作为60末,这篇影评(姑且称作影评吧)帮着大家还原一下那个时代的风貌。
1、 几位主要角色的口音
看了网上的介绍,于少康大爷刻意回避自己的东北口音,因为演的是北京的老裱糊匠。但还是漏了一处,跟老伴儿说“联社”的时候,说成“联社儿”了。北京人不在这样的名词后面加儿化音。很不容易了于大爷。我们老爷子就是东北人,进京几十年了,还是难免出来个东北口音。
陈佩斯大哥和袁苑大哥,外带洪剑涛,是最纯正的。
迟志强、张国民、宋晓英、刘岩,说的都是国语,不能苛求,很不错了。
尤为要提一下的是陈立中大妈。街道主任,是我们这帮孩子从小敬畏的角色。老太太一口浓重的河北深泽口音,跟《野火春风斗古城》里杨晓东妈妈那句“不介,娘脚桌露脸”一样,深入人心。干部未必是土著,如同陈大妈一样,跟着队伍南征北战,最后到了北京城,思想觉悟是无人可比的。
2、 配角的力量
首先一定要说陈强老爷子。老爷子在这边片子里可是用的配音。看过老爷子获奖影片《红色娘子军》(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瞧这一家子》以及日后的《二子开店》系列,都应该对老爷子浓重的邢台宁晋县口音不陌生了。“你们是要袜我滴祖坟呀!”而在这部片子里,老爷子的角色是“老豆腐孙”的传人,或许是王好为导演希望可以塑造其老北京手艺人的角色,因而用北京话的配音取代了老爷子的河北口音。
再说说江水先生。现在百度一下江水,几乎都是那位肌肉发达的《亮剑》孙德胜,新疆老哥。流量确实是硬道理。但江水老先生,把一个中学教师演绎得不仅是倍感亲切,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卢桂兰阿姨,演的女教师。卢阿姨是我初中同学的母亲,开家长会的时候见过一次,银幕上下都是那么的真切。
《渴望》里的王沪生,孙松先生,演的是王老师的儿子,从云南插队回来的。83年的他,还是个20岁的小孩。到了89年才有了收视率极高的《渴望》。再有,空政的胖洪(洪剑涛),那是北京土生土长的,18岁就演了剧中的“小机灵”。还有一大段跟李丁大爷的对话,挤兑李大爷讨好港怂买的北京酱菜。再看今日的洪剑涛,怎么也无法想象就是当年的那个小鲜肉。
袁苑大哥,方脸横肉,几乎成了标签。新华社皇亭子宿舍的原住民,戏里戏外完全两样的性格。蹬三轮的身姿,就是那个时代老大哥的真实写照。苏小明的《军港之夜》,无疑也成了那个时代标志性的背景音乐、
李连生,40后,跟李秀明演《甜蜜的事业》的时候,怎么着也是孩子的爹了。那时候的演员跟今天不一样,不管马克沃尔伯格,汤姆克鲁斯,恨不得90岁的伊斯特伍德大爷,都能跟实际年龄差出很多。70、80年代的中国,就别想了。要么就是厚厚的油彩,要么就是真心不嫩装嫩。看过他演的《神秘的大佛》,小和尚,有武戏。这部片子里演个假港怂,蛤蟆镜,喇叭裤,走私表,都到位了。“我们紫肆拉拉叟啦”,成为了那个时代一句挺装逼的词汇。
黎频,谁会注意这样的角色?于少康的老伴儿,责怪于大爷把给大臭(儿子)结婚的钱拿去办联社了。给孩子们送绿豆汤。殊不知这位大妈可是《龙须沟》里的主角儿。《龙须沟》是什么?是新中国戏剧界(至少是话剧界)的开山鼻祖!黎频在里面的角色是王大妈,是在家做针线活儿的都市贫民,是龙须沟众生相里鲜活的一位。经典台词是“闺女家家的进工厂,跟老爷们一起,成何体统?”。
最后必须说一下的是石头妈,张帆。什么是摩登,什么叫时尚?早在三四十年代的十里洋场,张帆大妈就已然是引领者了。跟周旋王丹凤是姐妹,建国后苦哈哈地在基层,每一轮的打击都没落下。还要怎么样?演一个历尽艰辛的老寡妇,够格!
3、 80年代初的北京
如今是京A,C,E,F,…Q了。电影里的车,多数是上海的760,仿奔驰的六缸车,沙发座,舒服至极。穿插了三蹦子(王老师去车站接孩子的出租车),作家叫的出租车,再有就是一个长镜头,老上海,日本的三菱面包,特写是一个牌照“31-XXXXX”。提醒大家,80年代北京的车牌是31后面5个数字,之后是“北京01”,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是京牌。北京01还有个典故,85000以上的车牌都是出租车。所以当港澳文化入侵的时候,北京最好的车牌88888和99999,都是出租车,一辆夏利,一辆波罗乃兹。
李丁大爷家的二锅头,是起盖的,不是现在的红星拧的。镜头里李大爷是拿牙咬的。应该也是65度的,现在基本是56度的了。茶叶是“八毛一两的”,看看如今的价钱吧。张国民抽的是天坛,四毛钱吧,用的是火柴。给燕燕买的罐头,用网兜装着,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知道网兜为何物了。作家9毛钱的邮票,长话楼打公用电话,都是历史了。打“拱猪”画眼镜,戴猪耳朵(也拿竹夹子代替,陈强老爷子的画面),没有了。
青春野蛮
胡越的故事国语
猛鬼殿4
牛油果的硬度
一曲秦腔
豪客
A political thriller. T...
播放指数:999℃
非常传统的戏剧样式,典型事件刻写典型人物,写群像,写横截面,茶馆如此,钟鼓楼也如此。台词也好,北京人改不了的耍贫嘴抖机灵,并不是王朔的臆造。
夕照街,确实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街坊”跟“邻居”不大一样,后者是平平叙述,前者带着大杂院儿特有的亲热劲儿。“运动”破坏了人际关系的细部结构,但又好像没那么彻底;大杂院里的醇厚亲和、守望相助跟大杂院里的人一样泼泼拉拉、野火烧不尽。那种自动自觉地承担公共责任、不求回报地解人之难、随时随地地“搭把手”,尤其是其中透出来的那种“理所当然”的意味,是“人情味”最生动的注脚。天然地相信人,也默认别人信自己;随时预备好了帮一把,也随时不矫情地接受别人的善意;有共同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信仰勤劳、公道、热心肠,敬重知识、知识分子,赞美自食其力,但就是像万人嫌那样的反派,也只是讥刺几句,并不打为异类排挤伤害。善良失了是非,只是懦弱,失了宽容,只是偏见。怎么对待人性的短处,是善良的试金石。北京人没来由又打不败的乐天派更是让人内心柔软而温暖,就算只有窝头吃,也得乐呵着。从这个意义上,夕照街又是老舍先生小说的一脉流绪了。
虽然是写小院,但大时代的风云隐隐可闻。几十年的老教师是“新党员”,课余加班辅导学生复习考大学,知识青年返城,大量青年待业,港澳台商人和外国人成了追捧仰视、区别对待的对象,投机倒把还是个能抓人的罪名,“服务大联社”——即便是集体的——久经世事的街道主任还是谨慎对待,态度含糊暧昧,因为“政策没准还得变”。最可咀嚼的是时人对权威的态度:二子养鸽子要给居委会主任写检查,十块钱一只卖掉警察要抓投机倒把,踩塌了邻居的房顶也不是赔钱赔礼——还是写检查!住了六十年的家,说拆,几天就夷为平地,没有抱怨,甚至想不起来主张。浓浓的人情味和无处不在的集体、国家权威,既有逻辑上的一致又有不容忽视的矛盾,偏偏令人困惑地共存,构成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
影片的结尾,小院儿的街坊离地上楼,火柴盒取代了大杂院。接下来的生活,我们都熟悉。
人情味里不是没有糟粕:石头对小娜怒斥的那声“贱货”,充满了熟悉的陈腐气味。集体主义价值带来人情味,而B面是一致的、不接受异议的思想纪律和道德观念。没有哪个时代是玫瑰色的,玫瑰色的只有滤镜。
现实比电影更像剧本。拍完夕照街一年多后,演石头的迟志强在“严打”中因为“流氓罪”——跟军干子弟“拉了灯跳贴面舞”——而获刑四年,像是冥冥之中有个谁,给夕照街写了个让人欲语还休的结尾。
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夏夜大伙儿聚集在老于院里赏花的场景了。女人们闲闲议论,怕热的人摇着蒲扇,作家架起了双反相机,而“万人嫌”穿梭其中,四处说着不讨喜的话,像只满场飞的绿头苍蝇。镜头虽跟随着他,却仍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邻里和谐其乐融融的画面。而此时,大夫燕燕正在院子外头,对着心上人,幽幽地说“你看,今儿晚上月亮真好!“见他没有领悟,又道:”什刹海这会儿,一定又凉快,又幽静……” 那时的爱情是慢煮的汤,女方暗示至此也算是大方了,只可惜男青年仍是有些木讷地答道“今天晚上不热,能睡个好觉”。对白及旁白的声音都稍显得”作“,像某种朗诵,不过也自有其清朗诚挚之处。
影片剧情中规中矩地推进,努力奋斗的人实现了愿望,贪心的人得到了惩罚,”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多侧面描写,展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随着夕照街的拆迁,改革开放的朝阳升起,鸽哨、老槐树、服务社的老豆腐也一去不复返。我想,究竟哪个时代更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和优雅面对生活的好情怀。
今天一睹了《夕照街》,其实,小时侯这片我倒没看过,但偶尔瞄一眼也倒让我今天看起来不陌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哥几个要打那个假港崧,没想到港崧却突然叫到:“哥们哥们,别打。。。”
今天看起来,对我感触最深的却是那时候的爱情,剧中张国民演的海波和宋晓英演的燕燕,彼此都喜欢对方,却由于羞于表白耽误了青春。
一天晚上,燕燕在门口等着海波,燕燕说:今天晚上的月亮真亮,什刹海边上一定很清净。木讷的海波却说:是啊,今天晚上凉快一定会睡个好觉的。燕燕只能说:晚安。连海波后来自己都意识到了自己说错了话。
连邻居都看出来他们俩的事情,都为他们着急,好心的老太太老爷子都为海波出了些主意。后来海波见了燕燕主动说:今天晚上什刹海一定很清净。但,时机已经不那么合适了。
后来有一天燕燕对海波说:我们单位老有些热心人给我介绍对象,这不,明天晚上又有人约我去见面,你说我去还是不去?木讷的海波又说道:你要是想去就去吧。这可惹恼了燕燕,燕燕羞愤而去。
后来,燕燕查出了受放射性照射剂量过多,身体出现了问题,有意疏远海波,这时候的海波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真情,一次次找燕燕却被燕燕拒绝。
后来,燕燕为了工作去了外地,临走前,海波送了她一个小镜子,她一直珍藏在身边。后来,夕照街拆迁了,在拆迁后的一天,燕燕从外地回北京,海波也来到了燕燕原来的家,这里已经只剩下断壁残垣了。
在桌子上一个放行李的盆里,海波发现了送给燕燕的镜子,拿起来,从镜子里看见了身后的燕燕。面对着燕燕,海波说出了自己埋藏很久的心里话:我原来觉得你上了大学,而我是个工人,配不上你,现在我只想说:我爱你。
燕燕说:晚了,我已经得了重病,可能会又老又丑,头发也会掉光的。海波说:我不在乎。燕燕说:有可能我不能生育。海波又说:那我也不在乎。
顿时,燕燕满脸热泪纵横。她伸出手,拿出自己的钥匙,对海波说:这是你的了。
作为现在的我们,最想看到的就是在这煽情的瞬间,海波紧紧地抱住燕燕,当然,如果两人吻在一起那是最好的。
可是,电影里没有,海波接着说道:有了好心情,还怕什么病呢。两人随后走出了房外。。。
哎,这就是那时候的爱情。那时候的男人都是很木,他们不懂女人的心,他们总是笨嘴拙舌,他们总是在最需要热情的时候却象个傻子。。。
但,我深深地知道,就象我们现在看我们20多岁的时候非常幼稚一样,做为21世纪的我们看上个世纪80年代的爱情,一样不可理解。
但,这就是那时候的真正的爱情。
胡同、街巷、大槐树;四合院、鸟窝、葡萄架,怀旧味道浓厚的老北京平民市井百象,人情温暖的街坊邻里, 在每一位熟悉久远的面孔的演绎下,焕发着炽热的昨日光彩。
新街口、沙滩、定阜大街的三处四合院为本片的主拍摄地。当年25岁的当红小生迟志强拍完本片的第二年因“流氓罪”被判监禁,两年后出狱。 陈佩斯在这部电影中第一次以“二子”为名出场。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第四代导演”王好为早在 1979年就凭影片《瞧这一家子》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夕照街》是她1982年的作品,在当年引起的社会反响可谓空前。
一部83年的片子,上初中的时候跟同学们一起在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看过一次,记住了里面的“拜拜了您内”和“叶塞尼哑”。将近40年后再看了一遍,又看到这么多的评论,意识形态的,拍摄风格的,都非常精彩。作为60末,这篇影评(姑且称作影评吧)帮着大家还原一下那个时代的风貌。
1、 几位主要角色的口音
看了网上的介绍,于少康大爷刻意回避自己的东北口音,因为演的是北京的老裱糊匠。但还是漏了一处,跟老伴儿说“联社”的时候,说成“联社儿”了。北京人不在这样的名词后面加儿化音。很不容易了于大爷。我们老爷子就是东北人,进京几十年了,还是难免出来个东北口音。
陈佩斯大哥和袁苑大哥,外带洪剑涛,是最纯正的。
迟志强、张国民、宋晓英、刘岩,说的都是国语,不能苛求,很不错了。
尤为要提一下的是陈立中大妈。街道主任,是我们这帮孩子从小敬畏的角色。老太太一口浓重的河北深泽口音,跟《野火春风斗古城》里杨晓东妈妈那句“不介,娘脚桌露脸”一样,深入人心。干部未必是土著,如同陈大妈一样,跟着队伍南征北战,最后到了北京城,思想觉悟是无人可比的。
2、 配角的力量
首先一定要说陈强老爷子。老爷子在这边片子里可是用的配音。看过老爷子获奖影片《红色娘子军》(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瞧这一家子》以及日后的《二子开店》系列,都应该对老爷子浓重的邢台宁晋县口音不陌生了。“你们是要袜我滴祖坟呀!”而在这部片子里,老爷子的角色是“老豆腐孙”的传人,或许是王好为导演希望可以塑造其老北京手艺人的角色,因而用北京话的配音取代了老爷子的河北口音。
再说说江水先生。现在百度一下江水,几乎都是那位肌肉发达的《亮剑》孙德胜,新疆老哥。流量确实是硬道理。但江水老先生,把一个中学教师演绎得不仅是倍感亲切,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卢桂兰阿姨,演的女教师。卢阿姨是我初中同学的母亲,开家长会的时候见过一次,银幕上下都是那么的真切。
《渴望》里的王沪生,孙松先生,演的是王老师的儿子,从云南插队回来的。83年的他,还是个20岁的小孩。到了89年才有了收视率极高的《渴望》。再有,空政的胖洪(洪剑涛),那是北京土生土长的,18岁就演了剧中的“小机灵”。还有一大段跟李丁大爷的对话,挤兑李大爷讨好港怂买的北京酱菜。再看今日的洪剑涛,怎么也无法想象就是当年的那个小鲜肉。
袁苑大哥,方脸横肉,几乎成了标签。新华社皇亭子宿舍的原住民,戏里戏外完全两样的性格。蹬三轮的身姿,就是那个时代老大哥的真实写照。苏小明的《军港之夜》,无疑也成了那个时代标志性的背景音乐、
李连生,40后,跟李秀明演《甜蜜的事业》的时候,怎么着也是孩子的爹了。那时候的演员跟今天不一样,不管马克沃尔伯格,汤姆克鲁斯,恨不得90岁的伊斯特伍德大爷,都能跟实际年龄差出很多。70、80年代的中国,就别想了。要么就是厚厚的油彩,要么就是真心不嫩装嫩。看过他演的《神秘的大佛》,小和尚,有武戏。这部片子里演个假港怂,蛤蟆镜,喇叭裤,走私表,都到位了。“我们紫肆拉拉叟啦”,成为了那个时代一句挺装逼的词汇。
黎频,谁会注意这样的角色?于少康的老伴儿,责怪于大爷把给大臭(儿子)结婚的钱拿去办联社了。给孩子们送绿豆汤。殊不知这位大妈可是《龙须沟》里的主角儿。《龙须沟》是什么?是新中国戏剧界(至少是话剧界)的开山鼻祖!黎频在里面的角色是王大妈,是在家做针线活儿的都市贫民,是龙须沟众生相里鲜活的一位。经典台词是“闺女家家的进工厂,跟老爷们一起,成何体统?”。
最后必须说一下的是石头妈,张帆。什么是摩登,什么叫时尚?早在三四十年代的十里洋场,张帆大妈就已然是引领者了。跟周旋王丹凤是姐妹,建国后苦哈哈地在基层,每一轮的打击都没落下。还要怎么样?演一个历尽艰辛的老寡妇,够格!
3、 80年代初的北京
如今是京A,C,E,F,…Q了。电影里的车,多数是上海的760,仿奔驰的六缸车,沙发座,舒服至极。穿插了三蹦子(王老师去车站接孩子的出租车),作家叫的出租车,再有就是一个长镜头,老上海,日本的三菱面包,特写是一个牌照“31-XXXXX”。提醒大家,80年代北京的车牌是31后面5个数字,之后是“北京01”,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是京牌。北京01还有个典故,85000以上的车牌都是出租车。所以当港澳文化入侵的时候,北京最好的车牌88888和99999,都是出租车,一辆夏利,一辆波罗乃兹。
李丁大爷家的二锅头,是起盖的,不是现在的红星拧的。镜头里李大爷是拿牙咬的。应该也是65度的,现在基本是56度的了。茶叶是“八毛一两的”,看看如今的价钱吧。张国民抽的是天坛,四毛钱吧,用的是火柴。给燕燕买的罐头,用网兜装着,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知道网兜为何物了。作家9毛钱的邮票,长话楼打公用电话,都是历史了。打“拱猪”画眼镜,戴猪耳朵(也拿竹夹子代替,陈强老爷子的画面),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