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弗兰克堺左幸子南田洋子石原裕次郎芦川泉市村俊幸金子信雄山冈久乃梅野泰靖织田政雄冈田真澄高原骏雄青木富夫清水美恵菅井琴小泽昭一植村谦二郎河野秋武西村晃熊仓一雄殿山泰司二谷英明小林旭榎木兵卫高山千草加藤武
类型:剧情导演:川岛雄三 状态:正片 年份:1957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豆瓣ID:1427378热度:493 ℃ 时间:2022-10-09 11:41:0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拍妓院这类错综复杂的室内空间,导演调度功力了得的话,戏绝对好看。
川岛雄三执导的古装讽刺剧《幕末太阳传》(1957)正是如此,主场景就一间妓院,如何拍得观众两小时不生厌,实在考验功力。
川岛充分利用狭窄场所的纵深空间,长长的排屋里,前景若是婀娜多姿的妓女,中景必有招呼客人的龟公,远景则是伏身擦拭地板的仆人,每处成一故事,每眼成一风景。一间普通妓院,蜂蝶乱舞,看似闹成一团,仔细看来丁是丁卯是卯,层次分明,绝不含糊。
尤其妓院两位头牌之间的“撕逼”大战,拍得有如武士决斗——从天井打到游廊,从一楼打到二楼,你看那打架的、劝架的、看热闹的,动作无一重复、神情各异,虽擦肩接踵,又合理分布在画面各处,一看便知经过精心设计与编排,仿似一幅浓缩版的《清明上河图》,重现了百余年前的风情世俗。
影片主角佐平次,不是中国传统戏剧那类正统主人公,叫“霸王鸡”不说,扣在妓院打工后,混成人见人爱的宝贝,又偶遇幕府末期政治家高衫晋作,为救被卖进妓院的少女,同意协助晋作去烧英国领事馆。
就是这过街老鼠般的骗子,用骗术做了不少好事;就是高衫晋作、伊藤博文这样连乌合之众也称不上的底层武士,走狗屎运办了大事,掌握政权后,还战胜了年轻时向往不已的大清国。你说命运曲折不曲折,世事离奇不离奇,但这不就是人世么?
历史就像一幅叙事长卷,好电影取其一角,重现那时的风土世俗、嬉笑怒骂,你看的古代人物、亭台楼阁,他说的是永恒不变的故事。
在大导演林立的日本影坛,川岛雄三这个名字在国内影迷印象中,未见得有多名闻遐迩,作品质量亦良莠不齐,但1995年《电影旬报》为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年评出最伟大的十名日本导演中,川岛雄三位居第七,足见其中坚地位。他出身苦寒,生具反骨,加上患有筋肉萎缩症的毛病,令他怀有游戏人间的戏谑态度,在其电影中亦有不少体现。川岛雄三先在松竹担任副导演,顺应当时喜剧大潮,拍摄了一系列卖座的类型片。1954年拍完《昨天与明天之间》之后,来到刚复活不久的“日活株式会社”打拼,《幕末太阳传》就是日活时期的佳作,也成为他毕生代表作之一,曾入选日本电影史十佳电影第五名。
今年适逢川岛雄三百年诞辰,重温这部蕴藉了古典落语、黑色幽默的自省自反之作,可以窥见明治维新前夕的动荡社会一角,以密集的笑点描摹青楼风情与普世众生相,底层小人物的生存之艰在插科打诨中幻觉性地美化些许,似乎外界的硝烟与社会的转变并未影响这块天地,仍以其独有的生态机制屹立,虽说这一切全是苦中作乐式的自我消遣与幻象。影片的主人公佐平次几乎可以算是这座青楼以及存身于其中所有人物的缩影,他们几乎各个都善于逢迎做戏,各个都暗怀斤斤计较的小算盘,生存的严苛让所谓自尊抛之脑后,这些倔强存活的蝼蚁们以狡黠的圆滑、善意的曲意逢迎小心保护着珍贵而可怜的生存空间,良善并未全部泯灭,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着历史的进程,依稀可见川岛雄三的爱徒今村昌平作为编剧参与而贡献的元素,也可见今村昌平日后的创作风格。
故事设定于江户幕府末期,时值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化开始侵入古老沉睡的东方,六年后的明治维新蓄势待发,日本国内人心惶惶,革新派与“尊王攘夷”派各执一方。随着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逐渐演变成倒幕运动,虽然幕府被迫宣布“攘夷”,但最终顺应时代潮流,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新兴之路。影片中寄居于青楼的几个武士便是“攘夷”成员,密谋着烧毁英国领事馆。
武士中的领导者高杉晋作显然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身怀一块自上海带来的怀表,被众人当成宝贝。这个貌似无意间提及到的细节,除了让中国观众会心一笑以外,也同步暗示了彼时的东亚政治格局——彼时的大清尚处于大国的强弩之末,尚且是日本效法的样本之一。因此1862年,长州藩组建了一个考察团,高杉晋作正是其中一员,虽说在闹太平军,上海的繁华依然震住了众人(汉学亦是热门,内藤湖南、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等皆踏足过中国),二十年代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小说《魔都》从此被唤作是上海的别称。高杉晋作的怀表再次映射了国内及国际的时代背景。
青楼位于东海道上的品川,是当时东海线一带最好的娱乐场所,青楼云集,是名头鼎盛的红灯区,自古以来便是戏剧故事的发源地。影片中的妓女小梅因无钱而决意赴死,决定拉上书店伙计金藏一起殉情,金藏出镜的场景便是被其他妓女打趣,因他带来的书都有关“殉情”,其中一本正是《品川殉情》,联想及小梅恰要找他殉情——于是便构成一个相当有趣的笑点。因为品川风月太盛,殉情一类的事的确常有发生,这个故事曾被用到《昭和元禄落语心中》,所谓“心中”即是“殉情”,细细留心的话,会发现本片中大量的落语段子,如日本古典落语中《居残佐平次》及《品川心中》等都适时嵌入在影片中。
此类富有江户风情的描摹,不由让人想起数井原西鹤之《好色一代男》,同样是妓院内的“螺蛳壳里做道场”,堪称江户时代人情风物之“清明上河图”。本片亦如是——热血沸腾的有志青年,八面玲珑的伙计,左右逢源的花魁,赌瘾卖女的底层劳力,善念犹存的纨绔子弟,更不消说那些志趣各异的恩客们……看似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条分缕析,线索极为清晰明理,在推进叙事时,单线的发展以及数线的并拢,都贴合之前细节铺垫,在成功制造笑料的同时,也为整体剧情的严丝合缝打下基础。
本片以生动鲜明的群像刻画为亮点,在善于展现场面调度的楼层上下呈现江户市井风貌(空间内的运动镜头相当精彩),言语俏皮,处处机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有赤裸裸的物质关联,但也不乏有情有义、纯良至真,几乎可算是一个凝缩的微型江湖。这些底层小人物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关键时刻爆发出的生存智慧与豪爽侠义作风,恐怕是很多所谓高雅之士都为之汗颜的。市井小民的达观、乐天、幽默、机智、善良,正合作为编剧的今村昌平之意,联想到他日后以“书写蛆虫至死方休”为主旨的创作路数,一切仿佛都有迹可循。
为影片贡献最多笑点的无疑是男主角佐平次,先是气势十足地邀请朋友们大吃大喝,以一副大佬的腔调屡次吓退催付款的伙计;痛快承认囊中羞涩后,立刻反客为主自愿为店中打杂,以劳力抵钱,一套流程熟门熟路,估摸不是第一遭。万没想到,这位百事通竟成为镇店之宝——文可制婚书制药,武可吓退欺诈者!智商感人,三教九流的行当手艺雨露均沾;舌灿莲花,两位花魁忙于应付恩客难以抽身,全靠他从中周旋;热心助人的同时绝不忘利益至上,帮忙不能白帮,有钱就好说话;头脑精明,赚钱有道,凡是能生钱的地方没有他想不到的,让其他伙计恨得牙痒痒。
相比这位神通广大的伙计,满口“护国救国”的武士们就显得平庸无能至极,因为拿不定主意经常闹内讧,缺乏执行力,爱国流于口头,空有一腔热血却并无实际行动,甚至在关键计划的实施上,最后还是依靠佐平次的参与而成功了。很明显,川岛雄三并未将武士放在一个高贵的位置,相反以嘲弄戏谑的方式描摹所谓“攘夷”运动。于是我们不难联想到片名中出现的“太阳”一词之来源——“太阳族”的出现缘于作家石原慎太郎于1955年出版并获得当年芥川奖的小说《太阳的季节》,多以描写藐视伦理、有暴力倾向的不羁青年为主,掀起“太阳族映画风潮”,一时间追求无序生活、无因反叛的青年成为热潮。巧合的是,武士高杉晋作的扮演者正是石原慎太郎现实中的弟弟石原裕太郎。因此,我们不妨将影片中这群头脑发热的武士视作是江户时期的“太阳族”,也是川岛雄三对这类映画的不屑,借影片所述虚实相间的历史折射、反讽现实情境。当然,武士们最终并没有辜负佐平次的援助,亦给予相应的回报,导演终究赋予他们人情味的一面。
人情味的通透洞彻,同样体现在其他努力挣扎生存的小人物们,合力贡献一出笑中带泪的时代情节剧。店主儿子平日里游手好闲,但却关心着被贩卖为妓的女孩命运,通过与女孩成婚的方式帮助她逃脱被贩卖的命运,这同样是在佐平次的策划下,拜托前往造反地的高杉晋作护送到远方,并在船上为之举行婚礼。这些在时代黑云中翻滚的温暖亮色,是导演理想信念的化身。
决意离开时不无苍凉,人散后寂寥长廊里,尚不知还有多少悲伤的风月故事发生。不过生活是不容许他伤感的,最后一个谎言被拆穿后,他飞快地往海边跑去,毕竟漫漫人生路,他仍会以草民的生存方式与或许并不长久的未来作抗争。而其他芸芸众生,也会继续坦坦荡荡地在大时代里顺流逆流。
伟大的电影跟小说一样,看一遍有一遍的发现。
我第一次看川岛雄三(1918-1963)的古装讽刺剧《幕末太阳传》(1957)时,许多细节来不及消化,却已笑到心满意足。犹记得影片中的一伙武士到妓馆饮酒作乐,密谋兴兵起事,可心里的天平自然是坠在玩乐上。领头的那一位自称去过上海,带回来一块怀表,时不时意味深长地拿出来看:西元纪时,开天辟地新世代。在武士道衰微之际,不幸生为武士的年轻人,必须时刻制造故事才能让自己亢奋起来。于是,每次开门关门,这伙人都要杯弓蛇影、剑拔弩张一番,那煞有介事又兵慌马乱的样子,实在让人笑到打跌。妙在,他们还真把事儿给办成了。
导演川岛雄三彼时39岁,患有小儿麻痹症,在60年代的日活公司,是喜剧电影不世出的天才。川岛属于那种有“狂慧”的导演,影片里蜂蝶乱舞,訇訇然闹成一团,仔细看来却丁是丁卯是卯,线索分明,绝不含糊。当然,这里自然少不了时任编剧的今村昌平的功劳。在本片中,今村拿手的平民英雄主义已在佐平次这个角色身上大放异彩,为他以后辉煌的导演生涯开了前战。看了三遍以后,影片各处的小秘密开始一个个迸出来了。原来它吸引人的不仅是青楼妓馆里热浪滚滚嘈嘈杂杂的“浮世之声”,还有当帮闲的江湖骗子佐平次和妓女们像行云流水一般忙个不停的手脚动作。这些人干的,乃是下九流的行骗营生,却不能不让人感叹,骗子是有邪慧的人呐。不由想起侯孝贤《海上花》里,饰演上海长三堂子的高级妓女的一众演员,为了把吸大烟这个“日常”动作练得熟极而流,不知下了多少幕后功夫。这些动作添满了每一个画面,让影片的声音不再孤立,偶尔的静谧便显得越发珍贵。在导演参透红尘的眼里,这个热闹的浮世,总是充满了“天音与市声的吟唱”。
2011年以来,国际影展重现川岛热:东京国际电影节以“焦点导演”名目来特别推介川岛雄三,并选映5部作品,包括极少机会曝光的早期作品如《猪扒大将》(1952),今年刚过去的柏林影展挑选了三部,分别为《昨日与明日之间》(1954)、《洲崎乐园——赤信号》(1956)及本片《幕末太阳传》,论者更以“未出土的导演”来形容川岛雄三。与时俱进的香港影展也操将起来,《太阳传》的数码修复版亦亮相。这些封尘已久的影片重新生光,让人得以管窥继50年代小津安二郎和沟口健二的辉煌之后,步入60年代日本电影的希望之所在。在日本《电影旬报》评选的20世纪百部佳片(熟悉日影的观众必然晓得这个评选的分量)里,《幕末太阳传》排位第五,仅次于小津安二郎感动世界的《东京物语》。何以如是?
先按下身患不足之症、作品却张扬恣肆的奇才导演和才思泉涌的编剧不表,单给影片解题:幕末,指的自然是19世纪初,欧美国家“黑船来袭”, 为德川将军的江户时代(1603-1867)敲响了丧钟。日本人不得不维新自强,算来比列强叩开大清国的大门还早上几年。彼时,日本民族主义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分裂:结束无能的幕府,还权天皇VS轰轰烈烈的攘夷运动+保幕运动。片中的武士还在羡慕着繁华的上海,然而时代的风向却已在改变:很快,独以汉学为宗的日本人就要将羡慕的目光投向西方了。在这错综复杂的外忧内乱之中,不论古今中外,武士的时代是确定无疑地走到尽头了。于是,本片片头字幕的旁白,用单口相声的口吻如是道:繁华品川的红灯区,350年来,都是过眼云烟。下面讲的是文久二年的品川,说到文久二年呢,再过六年就是明治维新啦,战乱时代,自然是人心惶惶。从城北的店到城南的店,莫不如此。只是品川是东海道上的名区,出产各样的奇女子…….
故事的背景定在东海道上的品川,自有历史之深意所在。东海道是350年来日本地方官进京朝圣的必经之路,品川是重要的一个驿站。有知道18世纪末的浮世绘名家歌川广重的大名的,对系列绘卷《东海道五十三次》必有耳闻。在本片中,川岛无须刻意,从第一个画面开始,就能活灵灵地重现广重绘画中的构图,直抒江户浪子的百年胸臆:长长的排屋,尽头有疏星朗月,近景、中景处人来人往,斜侧花树静静伫立,笑瞰尘风。
接下来是“太阳”这两个字,话要更长些,得从日本昭和时代的一对活宝:石原慎太郎和裕次郎兄弟俩说起。
这哥哥在中国有点臭名昭著的味道:50年代备受争议的小说家,后来走上政坛,反对中国,无论从文从政都颇多骇俗之举,在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中又发表了惊人言论。这是他留在中国人心中几个比较突出的印象。
作为小说家,慎太郎的成名作是小说《太阳的季节》,描写战后资产阶级家庭年青一代颓废无聊的生活成天在性、暴力和家庭反叛中空虚度日。这是典型的“风俗小说”,像新闻记者一样快照式地表现浮浅的人生断片,满溢着靡靡之音,居然就获得了日本的纯文学大奖“芥川奖”。自此,社会上刮起了“太阳族”的旋风(不知何时起,这“太阳族”就被兑换成“暴走族”了)。小说于1956年被日活公司的导演古川卓巳拍成了电影,主人公由慎太郎的弟弟裕次郎扮演,于是这弟弟也就一炮而红。说起裕次郎,可谓开辟了男影星形象的新纪元。要知道,日本30到40年代出名的男星,几乎全部顶着一张银盆满月一样的大脸(比如《地狱门》和《雪之丞变化》里的长古川一夫),而裕次郎的卖点则是那一双“裤裆以下足足有85厘米”的长腿。影评家四方犬说,这样一来,他出彩的就是特写而非长镜头了。裕次郎主演的第二部电影《疯狂的果实》讲的是兄弟俩为了追求有夫之妇,开着摩托艇决斗。长腿配上新秀导演松平康动感十足的画面,裕次郎一跃而成万人迷。可是此片以后,人谓太阳族横冲直撞,社会青年纷纷效仿,长此以往,恐怕国将不国。于是日活公司见好就收,裕次郎转而演起了田坂具隆的青春健康片《洒满阳光的坡道》。
可是日本的年轻导演们仍在“蠢蠢欲动”。50年代末,正值法国新浪潮电影高潮迭起,东西方电影人再一次彼此顾看,学习借鉴。特吕弗在拍他的名作《四百下》期间,大赞《疯狂的果实》(从内在精神上,二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日本年轻影人也时时琢磨着以日本为舞台,把好莱坞的黑帮电影和新浪潮中的技术改造一番。可惜,这批有才华和创见的导演却被片厂制度所“管控”,只能像匠人一样制作作品。而日本电影头二十年的黄金期和小津、沟口等大师的诞生,确实与片厂老板的慧眼有关,片厂制度遂愈演愈烈,最终成为了桎梏。然而,有反骨的导演也层出不穷:有一次,公司安排裕次郎在川岛雄三的古装片里出演角色,正好是恶搞幕末危机的喜剧故事,川岛便“顶风作案”,连带将太阳族戏噱一把,赐名《幕末太阳传》,将历史与现实都嘲讽了一番。
此为源起。
在《太阳传》里,石原裕次郎饰演幕末时代著名的攘夷义士高杉晋作。事实上,对明治维新历史的正述与戏仿的题材不仅在影史上数不胜数,在日本动漫中也层出不穷。熟悉日本当今最杰出的恶搞动画《银魂》的观众一定会想到那个名为“高杉晋助”的戏仿角色。本作显然也是戏仿:高杉带着手下倡游妓院,私下里谋划着烧毁英国使馆,振兴大和。于烟花之地密谋举事,正是从日本幕末开始的政坛神话。川岛不遗余力地嘲弄之。影评家汤祯兆先生有慧眼,发现导演竟然逆向而来,把裕次郎高大的身材优势尽情压抑:把高杉拍成时常把两足或搁在脚枕上,又或是干脆挂在壁龛前侧的立柱上,以“不动之足”作为他的标志特征,而与另一位庶民出身的骗子佐平次身患恶疾却灵活敏捷的身手作对比。汤先生言,这样设定上可谓与《狂野的果实》的开首场面大同小异,同样流露浓厚的新势力不满保守僵化上一代的激情动力。可这是否意味着川岛有鲜明的阶级意识,将认同驾在“市井小民”一边?
未必未必。
裕次郎和饰演佐平次的堺正俊的表演无疑是有趣的,前者还是本色表演,张嘴虎牙一现,一本正经的武士角色反逼出了太阳族身上蒙尘的纯真;堺正俊则长着一张赵本山年轻时的脸,他所扮演的佐平次是一个万金油式的人物,坑蒙拐骗无一不精,人情世故烂熟于心,活生生莎剧中的小丑一枚,明清小说里的癫僧一个。可真正能概括他的,乃是日本人自己的“近代传统”:“江户子”精神。
江户文化,即市民文化。不同于此前古意盎然的平安时代(794-1192)和镰仓时代(1185-1333),文化的代表是正经八百、雅致幽深的京都贵族,幕府的基地在江户,而江户人的主体是商人。他们凭海而住,赁屋而居,深知水火无情,世事无常,虽终日行稻粮谋,却以不积隔夜财为荣。虽在风流浪荡中,却有情有义。如井原西鹤写世情小说《日本永代藏》,表面鼓励世人努力钻营,其实念念不忘“盛者必衰”之理。20世纪初的哲学家九鬼周造,深深缅怀着过去江户子的浪荡精神,一字以名之,“粹”。这精神,反映在艺术中,就是并称江户三宝的井原西鹤的“人情本”小说、近松门左卫门的戏剧与松尾芭蕉的俳句。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只是不上台面的大众文学,而官学则是“汉学”。到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摇身一变,崇西远中,“三宝”便翻身而为大师,成为17世纪的日本莎士比亚,当代文学家敬仰的祖宗。他们的幽灵,在近代以来的日本文学、戏剧及电影艺术中几乎无所不至。
在我看来,川岛雄三是喜剧电影的奇才,也是日本现代电影导演中,唯一真正继承了西鹤与近松式的江户精神的一个。在堪称日本的《红楼梦》的《好色一代女》里,西鹤讲了一个出身高贵的女子如何因沉迷色道而堕落,从此在“色”这一路上跌滚到底,从高等艺妓太夫到最下等的船妓,从宫庭女官到暗店游娼,将人世间所有女子所能做的营生都做遍了。最后,这女子已华发苍苍,心如死灰,想在跳海自杀前拜拜佛,却发现罗汉堂里的五百罗汉像,个个貌似故人,于是惊醒梦中人。这是典型的“卷轴画”式的笔法,览尽世界众生相,于理则大开大阖,于事则精工细作。表面上极尽插科打诨之能事,骨子里却本着净土真宗和禅宗为主的佛教精神。
有趣的是,尽管自东土入,这种“空性”精神在中国的小说里却成了机械呆板的(《红楼梦》除外)道德说教,日本人却能取其神而摒其形,嬉笑怒骂皆是道。
可惜,40年代的名导沟口健二拍出的《好色一代女》(田中绢代主演),愣是把那玩世不恭中的禅意佛理搞成了一部道地的苦情戏。而十年以后,年轻的川岛雄三却重新拾起西鹤“道在粪溺”的精神。庶民阶层的人性光辉或青楼女子忍辱负重的真爱,那是沟口擅长的题材,而川岛却无意为灰头土脸的众生重塑金身。本片中,“相模屋”一众红牌如阿梅(左幸子饰)和阿春(南田洋子饰)竞相邀宠,争风呷醋,其手段令人叹为观止。川岛还表现两个人撕皮脸打架,用今天的网络用语,那场面真是“彪悍”。
妓女们不必提,武士一伙更是“槽点”百出:一举一动都要与庶民划清界线,不时刻意用“单田”发出大笑或大喝;高杉每忽拔刀“亮相”,刀上书:大日本狂生高山春风(号),然后静静地收起来,又懒懒地支起长腿躺下来;他的三个部下在花街上游逛,见亲英的幕府官僚骑马扬尘而过,义愤道:
“是官府!”
“他们总是这样,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是啊!总有一天让他们好看!我们到有乐子的地方玩玩吧!”
——这实在是“窘”啊。
影片本身改编自日本传统的“相声”:落语。其情节进度、节奏安排,皆依此俚俗艺术而发, 一收一放,虚虚实实,在语调和节拍上尽现日本人的空间观。庶民生活的粗鄙、俚俗,活泼,暖融融的浮世。大量的夜景戏(为此,剧组花钱必然如流水),跨越季节的表现手法,从朝到暮,妓院的鸡飞狗跳,儿啼母哭,锅碗瓢盆交响乐里没一丝风雅的味道。可这就是江户式的风雅:晨起敲锣念佛,跑堂的打响板,报时刻,防火烛;妓女打架的场面甚至还用了俯拍。熟悉香港导演徐克的名作《新龙门客栈》的都知道,客栈啊妓馆啊这样“错综复杂”的室内空间最适合发挥场面调度的能力、表现复杂的群组关系了。难拍,拍出来却很少不好看。高杉一伙,相模屋的老板一家,争风吃醋的妓女们、还有佐平次带来的混混一拨,很快就要打翻五味瓶了。
“道在粪溺”,真的不少“粪溺”。佐平次宿醉后,乌里乌突地起来,拉开晒台的拉门,向着烟花地背后的污水潭(浮着鸭子尸体)看一眼,没精打采地呵出一口痰来:看惯了日本电影洁癖一般的画面,面对这般生猛也只有咂舌;他与高杉并排泡澡,后者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以显示武士时刻虚怀若谷,而平次却在一边以洗澡水漱口,咕噜作响。
至于武士和庶民、妓女和恩客在“洗手”处狭路相逢的场面,更是数不胜数。或有人觉得川岛实在过分,然而这些场面并不给人邋塌不洁之感:英雄美人均不免三急之苦,影片中最受欢迎的妓女阿春衣不解带地踩着高屣,穿花蝴蝶一样在各个房间游走,批量赠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婚约书”,在每个客人的房间粘腻三十秒之后立即“不得已地”走人,哄得众人“囊尽为情深”。直到她的两个恩客并排出恭才穿了帮:一对视,二人竟是父子。
只见粪溺?道在哪里?
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佐平次的生存观是随遇而安,而妓女们则是“随欲而安”,二者的鄙俗之处,倒恰恰是“道”之所在。平次虽然诳骗朋友,到相模屋骗吃骗喝,赖到不能赖时就大方承认,却由于可怜被他连累的小伙计而留下来帮佣。他虽身无长物,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灵巧的身手,很快成了馆中的红人。他帮妓女解围,又里应外和帮恩客报复了妓女,手段之高妙让众人钦佩不已;他在自己那间佣人的陋室内开起了版画手法制作“婚约书”的小作坊,惹得妓女们纷纷前来订购;他拾到了高杉的怀表,几还几送,就帮助妓馆的小开和善良清纯的少女私奔、替高杉救出了被抓的同伴,还见证了高杉成功烧掉大使馆。网友评论佐平次的角色,是“成功集嫖客、妓院辅手、英雄、喜剧达人、骗子、历史推动者等于一身,丝毫不露马脚,正如其众多角色里的小丑模样,他救国的英雄行径也异常显眼夺目,并需要更多人对他致以敬意。”
至于高杉一伙,正如本文开头所言:我们都有点不相信这些人真的能“举事”。可是火警的锣声响了,大家纷纷到露台上去看热闹:“那房子烧得太好了。”(讽刺的是,这句话是一个从小被妓馆捡到养大的洋人帮佣说的)佐平次嘿嘿一笑:“还是真的哪”。
川岛的戏噱,跟“阶级”无关。像动画《银魂》里玩世不恭的末代武士坂田银时和为给恩师报仇就要毁灭世界的偏执狂高杉晋助一样,川岛镜头里的高杉和佐平次也各有各的“道”,是微乎其微的爱国忠义也好,男人的面子也好,最底线的善意也好。高杉/裕次郎的“成功”是一个对现实的善意的评价:在世人眼中特立独行的50年代的“太阳族”,既没有那么“酷”,也没有那么不堪。虽然高杉还念念不忘他“上海带来的怀表”(那是联结平次和高杉的“小道具”,象征着武士道末落时代,苦苦要抓住的东西),只是平次的境界更高一层,“侠义”是顺手拈来,水到渠成,别无济世度人之心,虽出入游廓骗吃骗喝、跟妓女帮闲厮混一处,却实与“色道”秋毫无犯。
所谓“情执已断,断相亦无”。影片中阿梅和阿春两个水火不容的艺妓都因为佐平次的智慧而愿以心相许(还提供了真正的“婚约书”),他却“圆满”了在相模屋的历险,要继续“跑路”了。临走时给她们讲:我啊,曾经见到一个巨乳的女人,从此就对女性都不感兴趣了。
其实,这就是西鹤的“佛面”——悲悯的精神:从头到尾,这骗子都不时地咳嗽:川岛在暗示他有痨病,这在当时是有名的“不治之症”。但高明的导演可不会为此留出什么煽情空间:骗子太忙了,忙着用骗术“自利利他”,让我们的思绪只能被接踵而至的嘈杂牵着走。只有几秒钟,当佐平次在仆人的引领下来到他暂时栖息的破房间时,他当人家的面聒噪着“很好很好的地方!还有小虫,还有蜘蛛!很好很好!”,门关上,一瞬间他静下来,咳嗽着,这时,长笛吹奏的音乐响了起来:那是以“众生苦”来祈祷上天的日本传统艺术:能乐。这音乐跟小梅模仿徇情书里的段落、闹剧般地把她的恩主金藏推到河里时一样。这是真正的,西鹤式的笑中带泪的精神。这一切,使佐平次成为影史上与卓别林的小流浪汉不同风格,但同样可爱的骗子。
影片的最后一个段落,让人想到西鹤“五百罗汉”的绝妙一笔:平次不得已承小伙计的请求对付一个难缠的客人(他早已变成相模屋的万事通、活菩萨了),骗客人艺妓阿春已经“不在了”,不料这位客人却是个罕见的认真主儿,拉着平次要去祭拜阿春的坟墓。平次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在飘雪覆盖的乱坟地,他打着哈哈给客人东指西指,那痴情的胖子竟一一相信,到处祭拜。此时,近景是乱墓,旁边是无声静立的高高的松树,远景处是海边一排望不到尽头的长屋,一条延伸到远方的道路。佐平次瞅准机会,退出坟场,沿着海滩向远方跑去,消失成一个点:这是歌川广重最典型的构图:温暖、明朗、奇峰迭起、意脉深长。
影片中没有真正的死亡,但何处不是苦、空、无我、无常?佐平次,就是川岛这个小儿麻痹症患者在影象世界中的代言人,这个形象是那样光彩照人,令人过目难忘。川岛的“反骨”,不是反公司道而行之,而是大安于位,不是反叛上一代影人,而是应和时代的规律:且不看戏台上的英雄美人,都是一路翻着跟斗前进?无关道德,他在向西鹤精神致敬。
正是:
一朝悟出正法眼,
信手拈来草是剑;
天真自然我家风,
拈花一笑再无言。
青春野蛮
胡越的故事国语
猛鬼殿4
回家的路
火云端
韭菜花开
A political thriller. T...
播放指数:999℃
称其传记是我内心的执着表述,片子大概是今村昌平英雄平民主义的第一次展现,他很成功塑造了一个普通且有些滑稽的被人所鄙视的小丑如何登上大雅之堂,而后又匆匆谢幕的精彩故事,看似冗长的过程,其实却短小而精悍,每一个步骤都那么恰到好处,好似故意安排好的奏鸣曲,但实际上井上君只是一部历史大戏外的所谓小人物,但他的协助,反而加速了历史的推进,这便是小人物大力量的神奇所在。
井上的辉煌功绩以及此后的谢幕式表演都令人夸耀,这主要得益于编剧及导演对故事拿捏的灵活反映,幕末严肃的场景在多数相同题材的电影不断出现,令多数观众失去了必要的耐性,况且不论故事精彩与否,观众先入为主的观影方式在那个年代是必然存在的,而在片头便以严肃和喜剧元素交替冲击观者的视觉及听觉,充分调动观影人的各种感觉,便可让多数人以轻松愉快之心情来面对接下来即将冲击视觉的画面,以至于不会产生心理疲倦,而这种拍摄方式,或者说里面掺杂的喜剧元素正好与日本红火的单口相声相得益彰,令片子的观影价值大为提升。
这样的电影会让人产生善意与反思,善表现在主人公为主轴的做人处事的严格标准及对待事物的真诚热心上,一直认为东瀛人很好传承了儒家文化中的“礼”,无论鞠躬、迎宾接客、行为举止等,在现世界之文化中,绝对是少有的,而规矩产生文明,文明造就了强大,强大便赢得了尊重。反思便在于,中华历史也有很多重要关口,可是我们民族没能很好抓住机会,不断丧失,尤其近现代,灾难从来不曾在这片土地上消失,通过观影,在我心内总是充满遗憾与哀叹。
中华文化与日文化的融合很好地建立了日本现有的文化底层模板,除却近百年来受西方侵略奴役过外,日本没有被外来民族消灭的历史,因此能留存许多汉文化中的精髓,而中国历经蒙满之害后,古所存之的一些汉文化精华已被消逝几空。
关于历史,关于强大,关于民族,关于生命,关于善念,关于美好的许多事项后,如今更多时候,静下心去思考民族未来之路,多在嬉笑声中平静地寻找出路,是作为每个生命应该认真考虑的价值!
当然,这是日本一个普通人迂回救国的传记的追思,我们的普通人是否也该打紧了,同样也为我们叙写一部救国传记,无论是迂回还是直白,它都不需要很长,只要能够让我们每个个体都能真正幸福健康就已足够。
佐平次,这个编剧 今村昌平创造的主人公,是骗子吗?或许吧。但更是活生生的幕府末年混迹于世的“真”人。
本片中,二个妓女打架一场戏,精彩地很啊,充分显示当时摄影水平+导演功力+演员能力。同时也说明,社会底层竞争处处,生存不易。
幕末,日本世道艰难,寰宇大开,外面的风吹入,里面的火也旺。骗,也是一种生存手段,况且,成功实施的骗也是需要很多智慧、计谋与胆略的,连新式怀表都得会修理啊!
如此博闻、博采,当然广受欢迎,老板喜欢、客人满意、妓女青睐!
但,编剧先生和导演川岛雄三只是为了拍摄一部1957年博取观众哈哈一笑的影片,捞取些利润吗?
怕是没那么简单吧!
1956年的日本局势,面臨着很多重大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不僅是日本人民所关切的,而且也是爱好和平的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所关切的。
1956年日本首先面臨的问题,就是簽訂苏日和約和改善中日关系的问题。这兩个问题,都是日本人民迫切願望解决的。从去年6月3日起,苏日兩国便在倫敦开始了关於恢复正常关系的談判。年底终于获得进入联合国的批准。
从而再度获得国际正式席位。
政治获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是经济长足跨越!
1956年7月17日“日本经济白皮书”发表
第2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在美国的扶植下,利用朝鲜战争的特殊环境,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55年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已恢复或超过战前水平,出现经济繁荣的“神武景气”。1956年7月17日,经济企划厅发表题为《日本经济成长与近代化》的经济白皮书,强调日本今后必须依靠技术革新带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此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因此,值此时机,怎能不让当时主流社会日本人,再念明治维新的历史,并展望前景呢?
难道,再一个维新盛世不能到来?
我们都知道,1956年以来的日本经济的发展开始了惊人的连续大幅上扬,属于经济奇迹了!
当时GDP的名义增长率连续保持10%以上,从1955年底的83695亿日元~1978年底的2044041亿日元,23年间,增长23倍,复利计算年均=14.9%,非常了不起!
(数据请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015/21/53395_7331325.shtml)
因此,本片的佐平次,这个虚拟小人物,只是为了烘托片中出现的那位历史真人物!
是谁?
高杉晋作。
日本幕末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长州尊王讨幕派领袖之一,奇兵队的创建人。幕府末期尊攘、倒幕运动的志士。他们家俸禄是200石。
可谓一著名历史人物,与萨摩藩士西乡隆盛、土佐藩之坂本龙马皆是当时倒幕维新领袖。
所以可以看见他佩戴长刀有铭文“东洋一狂生”。
他几次提及自己上海的经历与所得怀表,是指,1861年,藩主允许晋作到海外视察,并于次年派往中国。2月,当幕府为前往上海进行贸易而派出“千岁丸”时,他便同萨摩藩的五代友厚和佐贺藩的中牟仓之助一起随船前往。
6月初,“千岁丸”驶抵上海,当时太平天国革命正处于高潮中。晋作在上海逗留的两个月里,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观察中国形势。在他收集的有关太平天国的情报中,也记载过太平军守信义,但他更多接触到的是从江南各地躲避战乱而逃到上海来的地主士绅和地方官员,听到他们对太平军的诬蔑,因此对太平军产生了反感。如中国士绅颜麈告诉晋作说:“弟自旧冬避长毛贼至此。今春三月,家屋已被焚毁,家中书籍金石图书一并而空,惨难言状。”高杉晋作表示:“闻之使人潸然泪下。”在高杉晋作的眼里,中国的风貌已荡然无存:津港里面外国商船穿梭竞逐,市街上外国商馆鳞次栉比,一队队水兵从军舰上下来执行任务,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只对外国人免费开放……他指出:“上海之势可谓大英属国矣”,“次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
而片中高杉晋作们讨论的行动事宜是指,1863年1月,晋作在神奈川的下田屋与久坂玄瑞等11人歃血盟誓,策划暗杀外国人。
之后的远处火光,是指1月31日,他亲率13人火烧正在江户品川御殿山施工的英国公使馆。
而乘舟而去,是指,对于高杉晋作来说,袭击公使馆虽在形式上是攘夷,但他的目的是要求实行割据,得到藩政府的同意后,便效仿西行法师故事,自号东行,剃发隐居于萩市。
最后的结局是。
当明治维新的胜利曙光依稀在望之时,在樱山疗养的高杉晋作因肺结核于应庆三年4月14日(1867年5月17日)逝世于下关新地,遗命葬在奇兵队驻地吉田,时年不足28岁。
人生短暂,且处处精彩,因此被尊为日本明治维新前三杰,另二人是吉田松阴、坂本龙马。
观片一部,虽是黑白,但透过“佐平次~高杉晋作”可从老电影,看政治与经济与当时日本主流社会思想界的欲望、心态。
附注。
数据资料可参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安年先生《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五、1956年以来的日本经济的发展(460))
本文图文版 http://www.douban.com/note/485753298/
拍妓院这类错综复杂的室内空间,导演调度功力了得的话,戏绝对好看。
川岛雄三执导的古装讽刺剧《幕末太阳传》(1957)正是如此,主场景就一间妓院,如何拍得观众两小时不生厌,实在考验功力。
川岛充分利用狭窄场所的纵深空间,长长的排屋里,前景若是婀娜多姿的妓女,中景必有招呼客人的龟公,远景则是伏身擦拭地板的仆人,每处成一故事,每眼成一风景。一间普通妓院,蜂蝶乱舞,看似闹成一团,仔细看来丁是丁卯是卯,层次分明,绝不含糊。
尤其妓院两位头牌之间的“撕逼”大战,拍得有如武士决斗——从天井打到游廊,从一楼打到二楼,你看那打架的、劝架的、看热闹的,动作无一重复、神情各异,虽擦肩接踵,又合理分布在画面各处,一看便知经过精心设计与编排,仿似一幅浓缩版的《清明上河图》,重现了百余年前的风情世俗。
影片主角佐平次,不是中国传统戏剧那类正统主人公,叫“霸王鸡”不说,扣在妓院打工后,混成人见人爱的宝贝,又偶遇幕府末期政治家高衫晋作,为救被卖进妓院的少女,同意协助晋作去烧英国领事馆。
就是这过街老鼠般的骗子,用骗术做了不少好事;就是高衫晋作、伊藤博文这样连乌合之众也称不上的底层武士,走狗屎运办了大事,掌握政权后,还战胜了年轻时向往不已的大清国。你说命运曲折不曲折,世事离奇不离奇,但这不就是人世么?
历史就像一幅叙事长卷,好电影取其一角,重现那时的风土世俗、嬉笑怒骂,你看的古代人物、亭台楼阁,他说的是永恒不变的故事。
在大导演林立的日本影坛,川岛雄三这个名字在国内影迷印象中,未见得有多名闻遐迩,作品质量亦良莠不齐,但1995年《电影旬报》为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年评出最伟大的十名日本导演中,川岛雄三位居第七,足见其中坚地位。他出身苦寒,生具反骨,加上患有筋肉萎缩症的毛病,令他怀有游戏人间的戏谑态度,在其电影中亦有不少体现。川岛雄三先在松竹担任副导演,顺应当时喜剧大潮,拍摄了一系列卖座的类型片。1954年拍完《昨天与明天之间》之后,来到刚复活不久的“日活株式会社”打拼,《幕末太阳传》就是日活时期的佳作,也成为他毕生代表作之一,曾入选日本电影史十佳电影第五名。
今年适逢川岛雄三百年诞辰,重温这部蕴藉了古典落语、黑色幽默的自省自反之作,可以窥见明治维新前夕的动荡社会一角,以密集的笑点描摹青楼风情与普世众生相,底层小人物的生存之艰在插科打诨中幻觉性地美化些许,似乎外界的硝烟与社会的转变并未影响这块天地,仍以其独有的生态机制屹立,虽说这一切全是苦中作乐式的自我消遣与幻象。影片的主人公佐平次几乎可以算是这座青楼以及存身于其中所有人物的缩影,他们几乎各个都善于逢迎做戏,各个都暗怀斤斤计较的小算盘,生存的严苛让所谓自尊抛之脑后,这些倔强存活的蝼蚁们以狡黠的圆滑、善意的曲意逢迎小心保护着珍贵而可怜的生存空间,良善并未全部泯灭,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着历史的进程,依稀可见川岛雄三的爱徒今村昌平作为编剧参与而贡献的元素,也可见今村昌平日后的创作风格。
大有意味的时空背景
故事设定于江户幕府末期,时值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化开始侵入古老沉睡的东方,六年后的明治维新蓄势待发,日本国内人心惶惶,革新派与“尊王攘夷”派各执一方。随着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逐渐演变成倒幕运动,虽然幕府被迫宣布“攘夷”,但最终顺应时代潮流,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新兴之路。影片中寄居于青楼的几个武士便是“攘夷”成员,密谋着烧毁英国领事馆。
武士中的领导者高杉晋作显然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身怀一块自上海带来的怀表,被众人当成宝贝。这个貌似无意间提及到的细节,除了让中国观众会心一笑以外,也同步暗示了彼时的东亚政治格局——彼时的大清尚处于大国的强弩之末,尚且是日本效法的样本之一。因此1862年,长州藩组建了一个考察团,高杉晋作正是其中一员,虽说在闹太平军,上海的繁华依然震住了众人(汉学亦是热门,内藤湖南、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等皆踏足过中国),二十年代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小说《魔都》从此被唤作是上海的别称。高杉晋作的怀表再次映射了国内及国际的时代背景。
青楼位于东海道上的品川,是当时东海线一带最好的娱乐场所,青楼云集,是名头鼎盛的红灯区,自古以来便是戏剧故事的发源地。影片中的妓女小梅因无钱而决意赴死,决定拉上书店伙计金藏一起殉情,金藏出镜的场景便是被其他妓女打趣,因他带来的书都有关“殉情”,其中一本正是《品川殉情》,联想及小梅恰要找他殉情——于是便构成一个相当有趣的笑点。因为品川风月太盛,殉情一类的事的确常有发生,这个故事曾被用到《昭和元禄落语心中》,所谓“心中”即是“殉情”,细细留心的话,会发现本片中大量的落语段子,如日本古典落语中《居残佐平次》及《品川心中》等都适时嵌入在影片中。
此类富有江户风情的描摹,不由让人想起数井原西鹤之《好色一代男》,同样是妓院内的“螺蛳壳里做道场”,堪称江户时代人情风物之“清明上河图”。本片亦如是——热血沸腾的有志青年,八面玲珑的伙计,左右逢源的花魁,赌瘾卖女的底层劳力,善念犹存的纨绔子弟,更不消说那些志趣各异的恩客们……看似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条分缕析,线索极为清晰明理,在推进叙事时,单线的发展以及数线的并拢,都贴合之前细节铺垫,在成功制造笑料的同时,也为整体剧情的严丝合缝打下基础。
鲜活有情的芸芸众生
本片以生动鲜明的群像刻画为亮点,在善于展现场面调度的楼层上下呈现江户市井风貌(空间内的运动镜头相当精彩),言语俏皮,处处机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有赤裸裸的物质关联,但也不乏有情有义、纯良至真,几乎可算是一个凝缩的微型江湖。这些底层小人物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关键时刻爆发出的生存智慧与豪爽侠义作风,恐怕是很多所谓高雅之士都为之汗颜的。市井小民的达观、乐天、幽默、机智、善良,正合作为编剧的今村昌平之意,联想到他日后以“书写蛆虫至死方休”为主旨的创作路数,一切仿佛都有迹可循。
为影片贡献最多笑点的无疑是男主角佐平次,先是气势十足地邀请朋友们大吃大喝,以一副大佬的腔调屡次吓退催付款的伙计;痛快承认囊中羞涩后,立刻反客为主自愿为店中打杂,以劳力抵钱,一套流程熟门熟路,估摸不是第一遭。万没想到,这位百事通竟成为镇店之宝——文可制婚书制药,武可吓退欺诈者!智商感人,三教九流的行当手艺雨露均沾;舌灿莲花,两位花魁忙于应付恩客难以抽身,全靠他从中周旋;热心助人的同时绝不忘利益至上,帮忙不能白帮,有钱就好说话;头脑精明,赚钱有道,凡是能生钱的地方没有他想不到的,让其他伙计恨得牙痒痒。
相比这位神通广大的伙计,满口“护国救国”的武士们就显得平庸无能至极,因为拿不定主意经常闹内讧,缺乏执行力,爱国流于口头,空有一腔热血却并无实际行动,甚至在关键计划的实施上,最后还是依靠佐平次的参与而成功了。很明显,川岛雄三并未将武士放在一个高贵的位置,相反以嘲弄戏谑的方式描摹所谓“攘夷”运动。于是我们不难联想到片名中出现的“太阳”一词之来源——“太阳族”的出现缘于作家石原慎太郎于1955年出版并获得当年芥川奖的小说《太阳的季节》,多以描写藐视伦理、有暴力倾向的不羁青年为主,掀起“太阳族映画风潮”,一时间追求无序生活、无因反叛的青年成为热潮。巧合的是,武士高杉晋作的扮演者正是石原慎太郎现实中的弟弟石原裕太郎。因此,我们不妨将影片中这群头脑发热的武士视作是江户时期的“太阳族”,也是川岛雄三对这类映画的不屑,借影片所述虚实相间的历史折射、反讽现实情境。当然,武士们最终并没有辜负佐平次的援助,亦给予相应的回报,导演终究赋予他们人情味的一面。
人情味的通透洞彻,同样体现在其他努力挣扎生存的小人物们,合力贡献一出笑中带泪的时代情节剧。店主儿子平日里游手好闲,但却关心着被贩卖为妓的女孩命运,通过与女孩成婚的方式帮助她逃脱被贩卖的命运,这同样是在佐平次的策划下,拜托前往造反地的高杉晋作护送到远方,并在船上为之举行婚礼。这些在时代黑云中翻滚的温暖亮色,是导演理想信念的化身。
决意离开时不无苍凉,人散后寂寥长廊里,尚不知还有多少悲伤的风月故事发生。不过生活是不容许他伤感的,最后一个谎言被拆穿后,他飞快地往海边跑去,毕竟漫漫人生路,他仍会以草民的生存方式与或许并不长久的未来作抗争。而其他芸芸众生,也会继续坦坦荡荡地在大时代里顺流逆流。
伟大的电影跟小说一样,看一遍有一遍的发现。
我第一次看川岛雄三(1918-1963)的古装讽刺剧《幕末太阳传》(1957)时,许多细节来不及消化,却已笑到心满意足。犹记得影片中的一伙武士到妓馆饮酒作乐,密谋兴兵起事,可心里的天平自然是坠在玩乐上。领头的那一位自称去过上海,带回来一块怀表,时不时意味深长地拿出来看:西元纪时,开天辟地新世代。在武士道衰微之际,不幸生为武士的年轻人,必须时刻制造故事才能让自己亢奋起来。于是,每次开门关门,这伙人都要杯弓蛇影、剑拔弩张一番,那煞有介事又兵慌马乱的样子,实在让人笑到打跌。妙在,他们还真把事儿给办成了。
导演川岛雄三彼时39岁,患有小儿麻痹症,在60年代的日活公司,是喜剧电影不世出的天才。川岛属于那种有“狂慧”的导演,影片里蜂蝶乱舞,訇訇然闹成一团,仔细看来却丁是丁卯是卯,线索分明,绝不含糊。当然,这里自然少不了时任编剧的今村昌平的功劳。在本片中,今村拿手的平民英雄主义已在佐平次这个角色身上大放异彩,为他以后辉煌的导演生涯开了前战。看了三遍以后,影片各处的小秘密开始一个个迸出来了。原来它吸引人的不仅是青楼妓馆里热浪滚滚嘈嘈杂杂的“浮世之声”,还有当帮闲的江湖骗子佐平次和妓女们像行云流水一般忙个不停的手脚动作。这些人干的,乃是下九流的行骗营生,却不能不让人感叹,骗子是有邪慧的人呐。不由想起侯孝贤《海上花》里,饰演上海长三堂子的高级妓女的一众演员,为了把吸大烟这个“日常”动作练得熟极而流,不知下了多少幕后功夫。这些动作添满了每一个画面,让影片的声音不再孤立,偶尔的静谧便显得越发珍贵。在导演参透红尘的眼里,这个热闹的浮世,总是充满了“天音与市声的吟唱”。
2011年以来,国际影展重现川岛热:东京国际电影节以“焦点导演”名目来特别推介川岛雄三,并选映5部作品,包括极少机会曝光的早期作品如《猪扒大将》(1952),今年刚过去的柏林影展挑选了三部,分别为《昨日与明日之间》(1954)、《洲崎乐园——赤信号》(1956)及本片《幕末太阳传》,论者更以“未出土的导演”来形容川岛雄三。与时俱进的香港影展也操将起来,《太阳传》的数码修复版亦亮相。这些封尘已久的影片重新生光,让人得以管窥继50年代小津安二郎和沟口健二的辉煌之后,步入60年代日本电影的希望之所在。在日本《电影旬报》评选的20世纪百部佳片(熟悉日影的观众必然晓得这个评选的分量)里,《幕末太阳传》排位第五,仅次于小津安二郎感动世界的《东京物语》。何以如是?
先按下身患不足之症、作品却张扬恣肆的奇才导演和才思泉涌的编剧不表,单给影片解题:幕末,指的自然是19世纪初,欧美国家“黑船来袭”, 为德川将军的江户时代(1603-1867)敲响了丧钟。日本人不得不维新自强,算来比列强叩开大清国的大门还早上几年。彼时,日本民族主义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分裂:结束无能的幕府,还权天皇VS轰轰烈烈的攘夷运动+保幕运动。片中的武士还在羡慕着繁华的上海,然而时代的风向却已在改变:很快,独以汉学为宗的日本人就要将羡慕的目光投向西方了。在这错综复杂的外忧内乱之中,不论古今中外,武士的时代是确定无疑地走到尽头了。于是,本片片头字幕的旁白,用单口相声的口吻如是道:繁华品川的红灯区,350年来,都是过眼云烟。下面讲的是文久二年的品川,说到文久二年呢,再过六年就是明治维新啦,战乱时代,自然是人心惶惶。从城北的店到城南的店,莫不如此。只是品川是东海道上的名区,出产各样的奇女子…….
故事的背景定在东海道上的品川,自有历史之深意所在。东海道是350年来日本地方官进京朝圣的必经之路,品川是重要的一个驿站。有知道18世纪末的浮世绘名家歌川广重的大名的,对系列绘卷《东海道五十三次》必有耳闻。在本片中,川岛无须刻意,从第一个画面开始,就能活灵灵地重现广重绘画中的构图,直抒江户浪子的百年胸臆:长长的排屋,尽头有疏星朗月,近景、中景处人来人往,斜侧花树静静伫立,笑瞰尘风。
接下来是“太阳”这两个字,话要更长些,得从日本昭和时代的一对活宝:石原慎太郎和裕次郎兄弟俩说起。
这哥哥在中国有点臭名昭著的味道:50年代备受争议的小说家,后来走上政坛,反对中国,无论从文从政都颇多骇俗之举,在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中又发表了惊人言论。这是他留在中国人心中几个比较突出的印象。
作为小说家,慎太郎的成名作是小说《太阳的季节》,描写战后资产阶级家庭年青一代颓废无聊的生活成天在性、暴力和家庭反叛中空虚度日。这是典型的“风俗小说”,像新闻记者一样快照式地表现浮浅的人生断片,满溢着靡靡之音,居然就获得了日本的纯文学大奖“芥川奖”。自此,社会上刮起了“太阳族”的旋风(不知何时起,这“太阳族”就被兑换成“暴走族”了)。小说于1956年被日活公司的导演古川卓巳拍成了电影,主人公由慎太郎的弟弟裕次郎扮演,于是这弟弟也就一炮而红。说起裕次郎,可谓开辟了男影星形象的新纪元。要知道,日本30到40年代出名的男星,几乎全部顶着一张银盆满月一样的大脸(比如《地狱门》和《雪之丞变化》里的长古川一夫),而裕次郎的卖点则是那一双“裤裆以下足足有85厘米”的长腿。影评家四方犬说,这样一来,他出彩的就是特写而非长镜头了。裕次郎主演的第二部电影《疯狂的果实》讲的是兄弟俩为了追求有夫之妇,开着摩托艇决斗。长腿配上新秀导演松平康动感十足的画面,裕次郎一跃而成万人迷。可是此片以后,人谓太阳族横冲直撞,社会青年纷纷效仿,长此以往,恐怕国将不国。于是日活公司见好就收,裕次郎转而演起了田坂具隆的青春健康片《洒满阳光的坡道》。
可是日本的年轻导演们仍在“蠢蠢欲动”。50年代末,正值法国新浪潮电影高潮迭起,东西方电影人再一次彼此顾看,学习借鉴。特吕弗在拍他的名作《四百下》期间,大赞《疯狂的果实》(从内在精神上,二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日本年轻影人也时时琢磨着以日本为舞台,把好莱坞的黑帮电影和新浪潮中的技术改造一番。可惜,这批有才华和创见的导演却被片厂制度所“管控”,只能像匠人一样制作作品。而日本电影头二十年的黄金期和小津、沟口等大师的诞生,确实与片厂老板的慧眼有关,片厂制度遂愈演愈烈,最终成为了桎梏。然而,有反骨的导演也层出不穷:有一次,公司安排裕次郎在川岛雄三的古装片里出演角色,正好是恶搞幕末危机的喜剧故事,川岛便“顶风作案”,连带将太阳族戏噱一把,赐名《幕末太阳传》,将历史与现实都嘲讽了一番。
此为源起。
在《太阳传》里,石原裕次郎饰演幕末时代著名的攘夷义士高杉晋作。事实上,对明治维新历史的正述与戏仿的题材不仅在影史上数不胜数,在日本动漫中也层出不穷。熟悉日本当今最杰出的恶搞动画《银魂》的观众一定会想到那个名为“高杉晋助”的戏仿角色。本作显然也是戏仿:高杉带着手下倡游妓院,私下里谋划着烧毁英国使馆,振兴大和。于烟花之地密谋举事,正是从日本幕末开始的政坛神话。川岛不遗余力地嘲弄之。影评家汤祯兆先生有慧眼,发现导演竟然逆向而来,把裕次郎高大的身材优势尽情压抑:把高杉拍成时常把两足或搁在脚枕上,又或是干脆挂在壁龛前侧的立柱上,以“不动之足”作为他的标志特征,而与另一位庶民出身的骗子佐平次身患恶疾却灵活敏捷的身手作对比。汤先生言,这样设定上可谓与《狂野的果实》的开首场面大同小异,同样流露浓厚的新势力不满保守僵化上一代的激情动力。可这是否意味着川岛有鲜明的阶级意识,将认同驾在“市井小民”一边?
未必未必。
裕次郎和饰演佐平次的堺正俊的表演无疑是有趣的,前者还是本色表演,张嘴虎牙一现,一本正经的武士角色反逼出了太阳族身上蒙尘的纯真;堺正俊则长着一张赵本山年轻时的脸,他所扮演的佐平次是一个万金油式的人物,坑蒙拐骗无一不精,人情世故烂熟于心,活生生莎剧中的小丑一枚,明清小说里的癫僧一个。可真正能概括他的,乃是日本人自己的“近代传统”:“江户子”精神。
江户文化,即市民文化。不同于此前古意盎然的平安时代(794-1192)和镰仓时代(1185-1333),文化的代表是正经八百、雅致幽深的京都贵族,幕府的基地在江户,而江户人的主体是商人。他们凭海而住,赁屋而居,深知水火无情,世事无常,虽终日行稻粮谋,却以不积隔夜财为荣。虽在风流浪荡中,却有情有义。如井原西鹤写世情小说《日本永代藏》,表面鼓励世人努力钻营,其实念念不忘“盛者必衰”之理。20世纪初的哲学家九鬼周造,深深缅怀着过去江户子的浪荡精神,一字以名之,“粹”。这精神,反映在艺术中,就是并称江户三宝的井原西鹤的“人情本”小说、近松门左卫门的戏剧与松尾芭蕉的俳句。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只是不上台面的大众文学,而官学则是“汉学”。到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摇身一变,崇西远中,“三宝”便翻身而为大师,成为17世纪的日本莎士比亚,当代文学家敬仰的祖宗。他们的幽灵,在近代以来的日本文学、戏剧及电影艺术中几乎无所不至。
在我看来,川岛雄三是喜剧电影的奇才,也是日本现代电影导演中,唯一真正继承了西鹤与近松式的江户精神的一个。在堪称日本的《红楼梦》的《好色一代女》里,西鹤讲了一个出身高贵的女子如何因沉迷色道而堕落,从此在“色”这一路上跌滚到底,从高等艺妓太夫到最下等的船妓,从宫庭女官到暗店游娼,将人世间所有女子所能做的营生都做遍了。最后,这女子已华发苍苍,心如死灰,想在跳海自杀前拜拜佛,却发现罗汉堂里的五百罗汉像,个个貌似故人,于是惊醒梦中人。这是典型的“卷轴画”式的笔法,览尽世界众生相,于理则大开大阖,于事则精工细作。表面上极尽插科打诨之能事,骨子里却本着净土真宗和禅宗为主的佛教精神。
有趣的是,尽管自东土入,这种“空性”精神在中国的小说里却成了机械呆板的(《红楼梦》除外)道德说教,日本人却能取其神而摒其形,嬉笑怒骂皆是道。
可惜,40年代的名导沟口健二拍出的《好色一代女》(田中绢代主演),愣是把那玩世不恭中的禅意佛理搞成了一部道地的苦情戏。而十年以后,年轻的川岛雄三却重新拾起西鹤“道在粪溺”的精神。庶民阶层的人性光辉或青楼女子忍辱负重的真爱,那是沟口擅长的题材,而川岛却无意为灰头土脸的众生重塑金身。本片中,“相模屋”一众红牌如阿梅(左幸子饰)和阿春(南田洋子饰)竞相邀宠,争风呷醋,其手段令人叹为观止。川岛还表现两个人撕皮脸打架,用今天的网络用语,那场面真是“彪悍”。
妓女们不必提,武士一伙更是“槽点”百出:一举一动都要与庶民划清界线,不时刻意用“单田”发出大笑或大喝;高杉每忽拔刀“亮相”,刀上书:大日本狂生高山春风(号),然后静静地收起来,又懒懒地支起长腿躺下来;他的三个部下在花街上游逛,见亲英的幕府官僚骑马扬尘而过,义愤道:
“是官府!”
“他们总是这样,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是啊!总有一天让他们好看!我们到有乐子的地方玩玩吧!”
——这实在是“窘”啊。
影片本身改编自日本传统的“相声”:落语。其情节进度、节奏安排,皆依此俚俗艺术而发, 一收一放,虚虚实实,在语调和节拍上尽现日本人的空间观。庶民生活的粗鄙、俚俗,活泼,暖融融的浮世。大量的夜景戏(为此,剧组花钱必然如流水),跨越季节的表现手法,从朝到暮,妓院的鸡飞狗跳,儿啼母哭,锅碗瓢盆交响乐里没一丝风雅的味道。可这就是江户式的风雅:晨起敲锣念佛,跑堂的打响板,报时刻,防火烛;妓女打架的场面甚至还用了俯拍。熟悉香港导演徐克的名作《新龙门客栈》的都知道,客栈啊妓馆啊这样“错综复杂”的室内空间最适合发挥场面调度的能力、表现复杂的群组关系了。难拍,拍出来却很少不好看。高杉一伙,相模屋的老板一家,争风吃醋的妓女们、还有佐平次带来的混混一拨,很快就要打翻五味瓶了。
“道在粪溺”,真的不少“粪溺”。佐平次宿醉后,乌里乌突地起来,拉开晒台的拉门,向着烟花地背后的污水潭(浮着鸭子尸体)看一眼,没精打采地呵出一口痰来:看惯了日本电影洁癖一般的画面,面对这般生猛也只有咂舌;他与高杉并排泡澡,后者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以显示武士时刻虚怀若谷,而平次却在一边以洗澡水漱口,咕噜作响。
至于武士和庶民、妓女和恩客在“洗手”处狭路相逢的场面,更是数不胜数。或有人觉得川岛实在过分,然而这些场面并不给人邋塌不洁之感:英雄美人均不免三急之苦,影片中最受欢迎的妓女阿春衣不解带地踩着高屣,穿花蝴蝶一样在各个房间游走,批量赠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婚约书”,在每个客人的房间粘腻三十秒之后立即“不得已地”走人,哄得众人“囊尽为情深”。直到她的两个恩客并排出恭才穿了帮:一对视,二人竟是父子。
只见粪溺?道在哪里?
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佐平次的生存观是随遇而安,而妓女们则是“随欲而安”,二者的鄙俗之处,倒恰恰是“道”之所在。平次虽然诳骗朋友,到相模屋骗吃骗喝,赖到不能赖时就大方承认,却由于可怜被他连累的小伙计而留下来帮佣。他虽身无长物,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灵巧的身手,很快成了馆中的红人。他帮妓女解围,又里应外和帮恩客报复了妓女,手段之高妙让众人钦佩不已;他在自己那间佣人的陋室内开起了版画手法制作“婚约书”的小作坊,惹得妓女们纷纷前来订购;他拾到了高杉的怀表,几还几送,就帮助妓馆的小开和善良清纯的少女私奔、替高杉救出了被抓的同伴,还见证了高杉成功烧掉大使馆。网友评论佐平次的角色,是“成功集嫖客、妓院辅手、英雄、喜剧达人、骗子、历史推动者等于一身,丝毫不露马脚,正如其众多角色里的小丑模样,他救国的英雄行径也异常显眼夺目,并需要更多人对他致以敬意。”
至于高杉一伙,正如本文开头所言:我们都有点不相信这些人真的能“举事”。可是火警的锣声响了,大家纷纷到露台上去看热闹:“那房子烧得太好了。”(讽刺的是,这句话是一个从小被妓馆捡到养大的洋人帮佣说的)佐平次嘿嘿一笑:“还是真的哪”。
川岛的戏噱,跟“阶级”无关。像动画《银魂》里玩世不恭的末代武士坂田银时和为给恩师报仇就要毁灭世界的偏执狂高杉晋助一样,川岛镜头里的高杉和佐平次也各有各的“道”,是微乎其微的爱国忠义也好,男人的面子也好,最底线的善意也好。高杉/裕次郎的“成功”是一个对现实的善意的评价:在世人眼中特立独行的50年代的“太阳族”,既没有那么“酷”,也没有那么不堪。虽然高杉还念念不忘他“上海带来的怀表”(那是联结平次和高杉的“小道具”,象征着武士道末落时代,苦苦要抓住的东西),只是平次的境界更高一层,“侠义”是顺手拈来,水到渠成,别无济世度人之心,虽出入游廓骗吃骗喝、跟妓女帮闲厮混一处,却实与“色道”秋毫无犯。
所谓“情执已断,断相亦无”。影片中阿梅和阿春两个水火不容的艺妓都因为佐平次的智慧而愿以心相许(还提供了真正的“婚约书”),他却“圆满”了在相模屋的历险,要继续“跑路”了。临走时给她们讲:我啊,曾经见到一个巨乳的女人,从此就对女性都不感兴趣了。
其实,这就是西鹤的“佛面”——悲悯的精神:从头到尾,这骗子都不时地咳嗽:川岛在暗示他有痨病,这在当时是有名的“不治之症”。但高明的导演可不会为此留出什么煽情空间:骗子太忙了,忙着用骗术“自利利他”,让我们的思绪只能被接踵而至的嘈杂牵着走。只有几秒钟,当佐平次在仆人的引领下来到他暂时栖息的破房间时,他当人家的面聒噪着“很好很好的地方!还有小虫,还有蜘蛛!很好很好!”,门关上,一瞬间他静下来,咳嗽着,这时,长笛吹奏的音乐响了起来:那是以“众生苦”来祈祷上天的日本传统艺术:能乐。这音乐跟小梅模仿徇情书里的段落、闹剧般地把她的恩主金藏推到河里时一样。这是真正的,西鹤式的笑中带泪的精神。这一切,使佐平次成为影史上与卓别林的小流浪汉不同风格,但同样可爱的骗子。
影片的最后一个段落,让人想到西鹤“五百罗汉”的绝妙一笔:平次不得已承小伙计的请求对付一个难缠的客人(他早已变成相模屋的万事通、活菩萨了),骗客人艺妓阿春已经“不在了”,不料这位客人却是个罕见的认真主儿,拉着平次要去祭拜阿春的坟墓。平次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在飘雪覆盖的乱坟地,他打着哈哈给客人东指西指,那痴情的胖子竟一一相信,到处祭拜。此时,近景是乱墓,旁边是无声静立的高高的松树,远景处是海边一排望不到尽头的长屋,一条延伸到远方的道路。佐平次瞅准机会,退出坟场,沿着海滩向远方跑去,消失成一个点:这是歌川广重最典型的构图:温暖、明朗、奇峰迭起、意脉深长。
影片中没有真正的死亡,但何处不是苦、空、无我、无常?佐平次,就是川岛这个小儿麻痹症患者在影象世界中的代言人,这个形象是那样光彩照人,令人过目难忘。川岛的“反骨”,不是反公司道而行之,而是大安于位,不是反叛上一代影人,而是应和时代的规律:且不看戏台上的英雄美人,都是一路翻着跟斗前进?无关道德,他在向西鹤精神致敬。
正是:
一朝悟出正法眼,
信手拈来草是剑;
天真自然我家风,
拈花一笑再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