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印象·青春
八月桂花香
阿荣与阿玉
萌学院3之魔法号令
今夜一起为爱鼓掌
X!又是星期一
妳是我的姐妹
我的三十定律
看见爱
睡睡你的爱睡睡我的爱
第一集
1. 新平派出所接到报案,私人养护院一位常年中风的老人谢老师意外去世。n老人有午睡习惯,被护工发现。一直是太太照顾,但是太太手受伤,所以把他转到贵宾病房。n脖子有勒痕。床头有一只鸽子。警察发现窗台有鞋印和土。
2. (生活出场)女主晨曦醒来,发现房间进了一只鸽子,鸽子弄脏地毯。n人物出场,家很大很干净,独居,早起,开宝马。n第一个行为:驱赶“闯入者”,找清洁公司。n广播播报一个护工跳楼案。(第一次出)
3. (职业出场)晨曦办公室接受杂志采访,带出人物职业猎头,非常优秀,人物性格(狼性、专业、干练、金钱至上)
4. 认识骏儒,美国回来的青年才俊,年轻有为,老板表弟,油嘴滑舌,对晨曦产生兴趣。(同事谈话侧写:能力强,不社交,赚钱多)
5. 男友皓明有去美国的出差任务,约晨曦去育幼院看望老师。但是晨曦想提分手。皓明却准备好了求婚戒指。约好晚餐。(侧写:晨曦睡眠不好)
6. 骏儒擅自进晨曦的办公室,借口找笔,实则传达晚上有晚宴,暗示会有晋升机会,打破晨曦不参加应酬的先例。
7. 皓明去晨曦家里打扫干净屋子,留下礼物。(侧写:身份证显示晨曦是宜兰县人)
8. 晨曦参加晚宴,却发现上了骏儒的当。骏儒和太太来打招呼,太太圣华神情恍惚,骏儒让她打完招呼就回家,如同工具人。等所有人走后,圣华主动和晨曦打招呼,说自己是学姐,但晨曦假装不认识。
9. 晨曦出门,刚好撞见隔壁宴会出来一个白衣女孩,她裙子被新郎爸爸不小心泼了红酒,晨曦慌忙躲进厕所,听两人谈话,说是参加高中同学阿巧的婚礼,但是全班只去了两个人。
10. 声音转场,进入高中时代。两个女孩找到躲在厕所里学习的晨曦。n晨曦高中时就是学霸,性格冷淡,但是人缘好。n(悬念:为何晨曦要躲着以前的同学?)
11. 在厕所遇到另一家公司准备挖角。“不知道你对自己现在的年薪满意吗?”(未表结果)
12. 回到宴会,发现领导让一向单干的自己与骏儒合作一个项目,晨曦不满,但隐忍。
13. 晨曦晚上回家,发现皓明的礼物盒子和留言,但是她并未打开。n工作,一直有未接来电,“邱婉芬”,不接。n楼上传来争执争吵的声音。
14. 晨曦出门上班进电梯,遇到一个温文尔雅的爸爸,和一个额头有伤的孩子。
15. 骏儒坐晨曦的车,晨曦谈工作,骏儒却一直想了解晨曦,“你这个人有洁癖,这台车应该没有载过什么人。”打听私生活,故意借中文不好用错词撩妹,但是被晨曦用工作话题挡回去。
16. 见客户艾伦,骏儒提前说了一句,客户因为某些原因不和女生谈,一下子打乱了晨曦的阵脚。骏儒先递上名片,客户一脸不爽问为何找自己,晨曦急于证明自己,一直抢先发言,被客户怼,骏儒顺势说晨曦是助理不懂事。客户和骏儒谈,骏儒留下一句,能力。(工作打压)
17. 晨曦开车回家,车载广播延续播报一个护工跳楼案(第二次出)。领导发来短信,夸奖骏儒。晨曦心烦意乱之时,一辆白车一直紧紧跟踪。晨曦甩不掉,刹车,两车相撞。n晨曦生气下车质问,发现是圣华学姐,她胳膊上有很多自残伤疤。
18. 保险公司处理理赔,暴露林晨曦真名,圣华说你真的很棒,我看到你的报道了。但是晨曦不领情,圣华道歉说我知道你还在生我气,但我想和你聊聊。(两人前史有矛盾)
19. 皓明在家做饭,等晨曦。晨曦回来,皓明刚好接到一个类似性骚扰案件的工作电话,晨曦脸臭。皓明温柔喊她吃饭,抚上她腰的时候,闪回相似两个抚腰场景(宴会骏儒抚腰/高中男老师的手抚腰)n男友想提前帮她过生日,但是晨曦不过生日。也不回老家,说因为爸妈都过世了。对男友态度恶劣。男友说了求婚的事,但是晨曦依然无动于衷。n晨曦接到老板“求助”电话,骏儒差点搞砸艾伦的谈判,艾伦非常重要。
20. 晨曦出马,接到骏儒“战书电话”,说艾伦以为你是我助理,“你的能力连助理都不如吗?”挂电话。(工作对抗扳回一城)
21. 晨曦用“韩语”展示能力,保住客户,谈成。
22. 晨曦进公司被骏儒突然强吻,还被骏儒污蔑“这样当众抱我真的不好”。n晨曦听到骏儒在跟领导告状,说自己的坏话。下定决心要跳槽。
23. 晨曦见对手公司的HR,对方提出希望林晨曦结婚,因为漂亮单身女性在公司很麻烦。
24. 回公司,骏儒说知道她去见了HR,说可以保密。晨曦打开骏儒的手,但是骏儒突然恶人先告状,说晨曦又在骚扰自己。同事围观,晨曦百口莫辩。
25. 早上停车场,遇到爸爸打小孩,“干嘛撒谎!”晨曦恍惚,闪回两个片段(男老师的“你为什么要说谎”/骏儒的“没有人会相信你”)
26. 警察局,打人爸爸控诉晨曦砸烂后视镜。但是晨曦不记得了。皓明领走晨曦。n晨曦动了想结婚的念头,因为要进新公司。但是皓明让她先看医生。
27. 皓明回家,看到一个老妇人要进公寓大楼,说自己是林晨曦妈妈。痛哭流涕,说老家的房子要被法拍了,但是林晨曦不管死活。
28. 皓明陪着妈妈回了宜兰,发现老家一片狼藉,都是打包行李,家里两张男人遗像,还有林晨曦的杂志采访照。
29. 皓明回台北路上,闪回与林晨曦的交往前史,大学同学,那时候林晨曦是“父母双亡所以同时打三四份工”的美强惨。皓明暗恋。
30. 真正相识是毕业后,林晨曦已经当猎头了,猎到皓明,皓明才用《黎明》这本书与林晨曦主动交流,两人相识产生感情。
31. 晨曦下班,骏儒又来停车场搭讪,晨曦慌忙躲闪。骏儒大骂“贱人”。
32. 晨曦恍惚回家,看到皓明拿来自己学生时期的旧物,校服。闪回片段(脱下校服下面的内裤),晨曦质问。两人争吵分手。
33. 晨曦在沙发睡,半夜辗转,起来看到了冰箱里的蛋糕。
34. 电视上继续播报护工跳楼案,说到“性侵内幕”(第三次),晨曦关掉电视。
35. 骏儒以工作相要挟,要林晨曦半夜就去公司。老板都在。晨曦暴怒摔电话。
36. 大雨,晨曦还是来到公司。公司却空无一人。n骏儒在背后用高尔夫球杆打晕晨曦。
【浅析】
1.案件:强开场,一个老人在疗养院被杀死。n贯穿意象:鸽子。n2.人物:主人公悉数出场,女主林晨曦能力强,但是遭受了不公正的职场对待,情感关系和家庭关系也一塌糊涂,工作摇摇欲坠。n3.涉及很多女性困境:职场性骚扰,能力质疑,漂亮单身女性歧视,学校性骚扰(只暗示未展开),以及社会新闻营造的整体环境(护工因性侵跳楼/男友电话里的性骚扰案件等等,其实有点匠气,但我也没资格说人家,而且这也是事实)n4.悬念:n医院老头被谁所杀?n林晨曦为何与高中同学避而不见?n圣华学姐为何道歉?为何自残?为何怕骏儒?n林晨曦为何谎称父母双亡,与家人断绝来往?
整场下来,我爆哭了四个小时。
这部剧是我的自救。(这部剧的逻辑就在于,她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的精神世界…….所以不是很懂那么多说本剧毫无逻辑的人,有没有看懂。最后有说,所以这剧不是推理剧。)
我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哭的呢?是在解离世界中,有一个又一个人爱着林晨曦的时候,当身边的人对林晨曦有好的不好的情绪的时候,原来在解离的世界中有那么多爱她。林晨曦这么多年一定很孤独吧,所以在她的解离世界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爱她的,理解她的,陪伴她的。
我啊,我为什么哭呢?这部剧就是我的解离世界,仅仅五个小时,我的伤口好像又愈合了一些。我啊,我已经很久不写日记了,我觉得我好了,可是我知道这只是逃避的一个阶段而已。我不敢入睡,不敢发呆,不敢沉默,我把自己置于喧嚣,我榨干自己的精力。我不悲伤,也不快乐。甚至,我是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的。
我啊,我不是一个悲伤的人,我傻乎乎的,特别开朗,活泼,社牛,可爱,有很多朋友,友善,易相处。我连看心理医生的时候,我都会笑着讲述烦恼,也不是假装没事。只是我觉得我得故事,我已经同身边的朋友,亲人说过太多遍了,我已经在网络,日记,心里,重复了太多遍了,多到我已经可以笑着讲出来了。我不是一个悲伤的人,连看心理医生的时候,我都轻松快乐的与之攀谈。可是,我啊,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我的脸部肌肉会笑,我的灵魂会站在人群外面看着我,她说可是你感觉不到快乐呀。(感觉那些能够面对我巨大悲伤的朋友)
我啊,大多数时候,我是感觉不到快乐的,大多数时候,我对世界的可爱漠不关心。我会让自己穿上可爱的衣服,让自己显得可爱一些。我会把壁纸换成和朋友一样的好看的少女图片,让自己看起来青春活力少女一些,即使我根本不关心,我的壁纸好看还是不好看。看到玩偶,朋友惊呼可爱的时候,我会模仿露出被可爱到的感觉,其实在我眼里没有一只玩偶是可爱的。我对世界的物品的可爱、美好漠不关心,我只是一直在寻找一种情绪,一种可以把现在的我粘合的情绪。我努力的伪装自己,像同龄可爱、天真的少女,我希望别人看到我的时候,我是现在日光下的纯白少女,为此我消耗巨大的能量。
我啊,我一次次的解离又重回,解离又重回,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今年我走到了25岁。即使,25岁这年,我偶尔也会失眠、焦虑、痛苦,但是却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都要绽放。25岁的我觉得,从黑暗走向光的路上,好幸福。我去年才知道有一种心理状态叫解离,但是它已经陪伴我好多好多年了。高中的时候,在大多数课上我都会开小差,基本上只能听见上课前几句和下课前几句。我常常会忘记东西放在哪里,即使刚刚经手过。我时常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为什么这么走。我上课开小差、马虎、粗心、不靠谱,可是我知道,我真的不太关心现实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东西找不到了,下次再找或者重买,走了错路,改道重来,上错了公交坐到最后一站再来。我也知道,我不是好脾气,不是有耐心,我是真的不在意这些现实的事情,我只是一直的一直的陷在某个地方。刚刚工作的时候,很痛苦,我的解离症状愈发严重。我开车的时候,那么长的一段路,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开过来的。我坐在车上,我上了车,又下了车,可是中间呢?二十几分钟的路程,我是在发呆呢?思考呢?还是在玩手机呢?我全不记得了。工作的时候,我的手指不停的敲击键盘,2000字,4000字,6000字……我写些完一份文件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虽然常常还是有质量的。但是我知道,当时我啊,脑子没有在思考,灵魂早已抽离躯壳。后来因为其他的原因(被老板性骚扰+pua)导致严重心理问题,我辞职了。我看了心理医生,大多数的时候,我都会笑着对她描述我的故事,但是她每次都会让我爆哭。她告诉我,我的那些坏毛病的源头是患了解离,我不快乐,是因为我抑郁。她说我只是病了,没必要强迫自己快乐。
我啊,在社会上生正常生活、工作都要消耗我巨大的能量。我无法直视40-65岁之间的80%的男性。我知道自己长的不好看,可是饿无法面对他们的眼睛,无法承受他们的实现在我身上扫描,我好像一个裸体的被审视的女性。我无法和40-65岁之间部分特殊男性相处,具体什么特征我也说不出来,但是就是有那么一群中年男性会让我自动把视线聚焦到他的性器官上,会觉得他们是裸体,会感到恶心、头晕,会进入解离世界。
我啊,我的故事没有林晨曦的故事悲惨,因为我不记得。我也相信有很多人的故事比林晨曦更悲惨。我们这些努力挣扎的人,慢慢来吧,一步一步的来吧,走走停停,自己珍惜自己。我太爱这部剧了,最爱最后,林晨曦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去做选择,自己去报案,自己独自面对一切苦难,自己回归现实。林晨曦好像我的希望,好像即使这个世界我孤身一人,依然可以重拾自己。
我啊,我25岁之前喜欢恋爱。我通过与人频繁的对话,亲密的拥抱,情感的表达,把自己与爱人捆绑,让自己更多的回归现实。25岁之前,我想,如果我有一个爱人,他就那样稳稳的站在地面上拉着我的手,也拉着我的灵魂。可是,太多次的情绪释放后,我开始怀疑自己,这样不快乐的我,一定让爱人备受折磨吧。25岁的时候,我才清楚,唯有自救。毕竟如果遇到渣男的话,只会很抑郁加重。比如,明知道你的故事的男的,还会问你是不是处女,如果不是的话,他就要劈腿跑了
我啊,曾经我的职业是我自救的方式。我曾经坚定的选择了大学的专业,坚定的选择了我的职业。当我不得为一个企图性侵未成年人的老师辩护时,我吐了。
我啊,我求救的方式…….我求救的方式有看电视剧、读小说、幻想、看心理医生、与朋友倾诉、寻找情感依托体。看电视剧和读小说,主要是带入主人公解救自己,比如看《她和她的她》。看完剧的这两天,我感觉自己充满力量,整个人都柔和了,真正的被安抚了。在这个我的《她和她的她》的世界里,我也在解离。我的母亲在知道事情的时候,也痛不欲生、悔恨、心疼,她流泪忏悔仇恨。我也有一个那样一个人,在预谋着为我复仇,让恶人的到应有的惩罚。我也与自己和解,反抗职场中的性骚扰,坚定而强大。我也拥有一个人尝试着陪伴。在巨大的解离又回归之后,现实世界更加真实。我的故事被拆解重组,那些痛苦、仇恨在另一个世界的到宣泄。(简单粗暴一点就是说:看完老子超爽)
胡言乱语一个小时,只是想讲最后这一句话。
2024年4月,现在是春天啊
(一)关于女性受到侵害后的旁观者的惯性思维——
在职场中,一个能力很强的女强人被另外一位男同事骚扰,如果你是那位女性,你会怎么做?
可能很多人会说:以牙还牙,告他骚扰,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然而,当你看到《她和她的她》时,你会发现主角林晨曦对此无可奈何,甚至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有些降智,不符合她职场女强人的人设,可能在这个时候很多女性观众的血压在飙升,为什么有那么多职场猥琐男?为什么此刻的林晨曦变成了一只沉默的羔羊?这一点都不爽剧。
别急,林晨曦还有更多奇怪的地方,比如跟男友的关系不温不火,比如躲着高中好闺蜜不见,比如多年不跟家人联系,还谎称自己父母都过世了,她身上藏着太多的谜。
但这些奇怪的行径都归结在一起,就是——她在亲情、爱情、友情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上完全处于自我孤立的状态,她不想让任何人和物走进自己的生活,包括一只鸽子,就连它闯入自己的生活,都能让她方寸大乱,不知该如何应对?
与此同时,男同事的进一步侵犯让林晨曦的人生彻底改变,她遭遇了车祸,彷佛进入了一个平行时空。
在这个时空,死去多时的父亲和弟弟都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她以为这是一个美梦,但似乎是真实的,失联多年的一家人终于聚在了一起。
在这个时空里,父母的关心,弟弟保护,男友变成了警察,两人还在这个时空产生了小情愫小暧昧,自己一直躲着不见的高中闺蜜也都跟她再续前缘……这一切都像是林晨曦曾经的那个世界的反面一样存在,有点不真实,同时却充满了各种悬念。所有人似乎都在隐瞒一件事,就是为了不让林晨曦记起来。
终于在第六集的时候,谜底揭开,林晨曦终于想起来了,高三那年被老师xq的来龙去脉,此时老师已经被人杀死,而所有线索指向了护工颜圣华,颜圣华也是受害者之一,林晨曦和颜圣华在询问室相见时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颜圣华:有朋友问我,你有反抗吗?对哦,我那个时候怎么没有反抗,现在一想到这个事,我就觉得自己恶心。
林晨曦:你知道吗?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它说动物被攻击反应的本能,就是攻击、逃跑、然后静止,我们那个时候年纪太小了,我们吓坏了,所以我们反应不过来。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想起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悲伤绝望的故事,应该是《她和她的她》这部剧的灵感来源,小说中的房思琪跟林晨曦一样,美丽好学,有个崇拜敬重的老师经常给她补习功课,这个带着真理光芒的老师却将自己罪恶之手伸向了自己的学生,小说里房思琪的反应跟林晨曦一样,她太小了,她被侵犯时的状态不是攻击、不是逃跑,而是静止,甚至为了不让自己精神崩溃,想办法让自己“爱上”老师,这就是房思琪式对抗强暴的方式。所以请不要质疑面对侵害时我们所认为对的态度和方式,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攻击、可以逃跑的,更多人无力反抗,成了那个静止在原地的受害者。
我们回头再看开头林晨曦对于男同事骚扰的态度,我们很快能理解她的内心,作为一个受过类似创伤的女性,她并没有走出来,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对抗这种暴力,因为她曾经尝试过走出来,曾经尝试过反抗,都无济于事。
(二)他人即地狱——
当我们把林晨曦所有的经历全都串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她的绝望和痛苦,她一直希望家人能够相信并支持她,但最终家人选择了私了,她将这个秘密告诉闺蜜,却被出卖。这些经历像一根根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最终导致她精神崩溃,导致出现精神疾病,幻想出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一座城。为什么她要建起一座自己的城呢?
因为她对身边的亲情、友情、人际关系失望透顶了。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房思琪也暗示过父母老师李国华的所作所为,父母却相信为人师表的老师;她不死心,把她的遭遇当成别人的事情讲给父母听,父母却说这女孩这么小年纪就很“骚”,而后思琪再没提过这件事。父母、邻居、学校这些社会关系辐射到的人和事都让她失望透顶,最终精神崩溃,他人都是将房思琪拖进地狱的一双双手,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林晨曦也是,她对这些社会关系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她与家人断绝关系、与男友不冷不冷、与同事保持距离,不交朋友,一个人单打独斗,她不是不渴望这些关系,她这是怕这些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一双双把她拉入地狱的恶之手。
但人作为离不开社交的社会性动物,怎么可能与世隔绝呢?于是,林晨曦建立的“她的城”出现了。
(三)她为她自己建立了一座城——
如果我们带入林晨曦的视角,会发现她去想象和改造的身边的人都是逻辑自洽的。让我们以林晨曦的第一视角来复盘这个故事:
我叫林晨曦,我在高三时被老师xq,我将这件事告诉了父母,他们并没有很相信我,并且将这件事压了下来,觉得丢脸,也算为我和家里的颜面保全。但这个伤害在我心里无法抹去,但我的痛苦无人知晓,我将这个秘密倾诉给了闺蜜,闺蜜因为嫉妒却将我出卖,让不少人知道了这件事,我要离开这个地方,远走他乡,本来兢兢业业工作,没想到却遇到了职场骚扰甚至严重到对我的侵犯,在悲愤交加、害怕无助的时候,我想拨通唯一还关心和爱我的男友的电话,却遭遇了车祸,我在想这个车祸出了也好,这样我就能失忆,就能将之前的很多人和事忘掉,忘掉那天的事,忘掉我讨厌的人,忘掉所有的不愉快,让我的人生重新来过!
我的城应该长这个样子:
这个世界的家人:都爱护我,希望我忘掉痛苦,父母当年也是直接找了那个老师讨公道,谁知他们死不承认,还怕脏水;弟弟一直要想办法保护我,所以他才杀了那个老师,帮我报仇;
这个世界的爱情:因为报警的时候有个姓刘的警官愿意相信我,所以我希望我的男友是警官,能在关键时刻拯救我,不再让我一个人面对那些痛苦;
这个世界的友情:两个闺蜜都为当年的事感觉愧疚,一个因为艳照门得到惩罚,一个见证了职场性骚扰和潜规则的丑陋,大家都能更加将心比心了;
这个世界的受害者:颜圣华变成了“凶手”,她终于反抗侵害了,甚至变成了杀人帮凶;
……
一座城建好之后,林晨曦能躲在里面一辈子不出来吗?
不能,因为这些都只是她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
这些城里的人都是林晨曦在臆想出的最“完美”或者她所希望的人,都是塑料的,不真实的,任何时候,能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
(四)精神分析疗法的拯救——
《她和她的她》这部剧有意思的点,是在故事的尾声主角接受了心理治疗,利用沙盘疗法来进行自我治愈。算是给有同样遭遇的个人一个出口,心理治疗和干预对于此类心理障碍是有用的,我觉得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心理咨询一直秉持的原则是——永远只能自己救自己。
综上,我觉得这部剧把性侵犯带给女性的伤害的呈现的非常真实,细腻,同时用精神分裂症导致的心理障碍做出了平行时空的故事空间设置,同时又把真实和幻想进行切换,相互补充,造成叙事上的悬念感,几个角色表演也都是可圈可点,值得一看。
放两句我觉得很有道理的话在前头:一是林奕含写的:“忍耐不是一种美德,愤怒才是”;二是“沉默可以慢慢地杀死你,但当你讨论的时候,伤口会慢慢愈合”。
看了很多人的留言,我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关注性侵这个话题,并且大部分就“受害者无罪”达成了共识,但我觉得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喊着“受过伤害的女性必然柔弱,愤怒没有用,想开才有用”的人,你们是否也在给女性灌输一种弱者思维?
播客《放学以后》有一期讲性侵和性骚扰,主持人说“受害者需要的不是你的共情,而是正义。”如果你觉得你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了这部剧,对主角、对现实中有类似遭遇的女性仅仅怀抱着同情心,却依旧坚持着“愤怒与走出阴影是矛盾的两码事,受侵害的人能想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没有条件追寻正义”,替你遗憾。
请大家联想下类似题材的女性复仇片,如《前途似锦的女孩》,《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等,女主确实手刃了仇人,但我从不觉得它们是爽片,因为无论结局如何,女性们背负的伤害是无法的被抹平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她》不是爽片,因此没必要刻画女主角外在的愤怒”的理由,在你拿出一堆被性骚扰/性侵却无果的现实案件告诉我行动没用的时候,也请你看看有多少女性站了出来说出自己的遭遇,帮助彼此从阴影中走出来;其中更不乏通过法律途径或者非法谋求正义的女性。难道你们只愿意看到无力绝望的一面,却拒绝任何对力量对正义的呼喊?况且,针对这部剧,我要强调的是受害者愤怒情绪的缺失,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反抗、把强奸犯送到监狱,但起码,女性要愤怒,要愤怒,而不是一味地害怕恐惧然后和解。
希望大家在聚焦到“性侵”这个话题之外,能够深入想想,是什么造成了女性的失权?是谁在害怕鼓励女性to be bad?是谁孜孜不倦地输出一个刻板印象“你倒霉了,我同情你,社会理解你,我们不会歧视你,但是你怎么可能反抗?你怎么可能站得起来?洗洗睡吧。”?
——以下是原文——
看完之后我特别失望。记得我在看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之后,我感到无比愤怒与无力。林奕含把性侵受害者的经历血淋淋赤裸裸地摆在了大家面前,然而她本人的一生饱受这段经历的折磨,而那些施害者,包括实施性侵的老师,对女儿的遭遇视若罔闻甚至试图粉饰太平的父母,以及对受害者进行谴责非议的社会,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而在我看来,《她和她的她》不过是加了一个合家欢乐大结局的乐园。编剧好像给了一个看似很完美的结局,女主开始走出精神解离的噩梦,她和妈妈和好,和老友重聚,离开了高压的工作环境,甚至鼓励和自己有着类似遭遇的颜圣华反抗婚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人们,你们是被爱的,你们是受到伤害也一定可以走出阴影的——我觉得很可笑。为什么所有被呈现到我们视线中的性侵案件,永远都是原谅,都是宽恕,都是放过自己勇敢向前?
最后一集女主回到老家见到了妈妈,她妈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责怪女主这么多年不回来,害她一直一个人。拜托,女主不能恨吗?在她最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安慰时,母父因为害怕女儿的名声被败坏而选择了和解(这算是社会环境所迫可以理解吧),在往后女主试图面对这段经历的时候,女主的爸爸当着心理老师的面质问女主为什么要撒谎,为什么要编造自己受到侵害的经历,女主的母亲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我很难过但我四肢无法行动的便秘表情。最后女主和她妈的和解,是一个拥抱一句道歉就合理了的吗?女主对父亲的原谅,也是通过和幻想中的父亲见面、相拥而泣完成的。为什么女主不能无法原谅?还是说所有人都觉得,无法原谅就无法开始新生活?我反而觉得这种,到最后我原谅所有人,我想开了,这才是一种逃避。包括女主和背叛她的朋友们重逢,我甚至都没有从她的朋友们脸上看到一丝愧疚的神情,女主也仿佛忘掉了这回事,大家又把酒言欢——这不可笑吗?
为什么故事里其他有着不幸的遭遇(或者说设定)的男性角色,他们的不幸全都投射在了女人的身上?童年时期被母亲控制、暴力对待的Dany,长大后家暴老婆、性侵女主;性无能的老师强奸女学生;在解离世界里女主的父亲和弟弟为她完成复仇。而女人们,她们在做的事情,是自残,是留在过去无法向前,是用过去的不幸反复折磨自己和身边的人们。
我并不是说这些心路历程不应该存在,是的,这是合理的,这是很多人来看这部剧、欣赏这部剧的理由,因为它讲述了以往我们不敢讲、不会讲的事实,但是我讨厌这个结局——原谅,和解,向前。我必须说,在这种情况下,歌颂宽恕的美德是一种无耻,是一种借口,一种让自己正常生活下去的借口,而犯下错误应该遭受惩罚的人,他们被原谅了,顶多也就是中风了坐在轮椅上流口水,甚至有个想掐死自己又不敢的老婆伺候自己,哈哈,我写到这都被气笑了。
为什么永远都不会有奋起反抗的女性角色?《致命女人》里的女性角色们睡小鲜肉的睡小鲜肉,杀老公的杀老公,然后《她》还在这原谅,还在这假装开始新生活——这样的新生活,本来就是伪命题。为什么女性非要有别人来爱自己才能活下去?在解离中女主被她爸她弟和小刘拯救,现实世界里被死心塌地的男主拯救,哈哈,现实有这么美好吗?这部剧致力于展现性侵受害者无力痛苦的现实,却又安排了两个小说里才有的理想男友,这不荒谬吗?说点实话,自己爱自己最重要也最有用,很难?披了一个女性主义的皮,揭露女性所遭受的歧视与不幸,但价值观还是老的那一套:女人,让我来拯救你吧!你只需要准备一颗赤诚宽容温柔的心就好啦!
补充一下:我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说我觉得女主应该去手刃仇人,或者不择手段去报复。我想说的是,在这部剧里受害者的情绪是缺失的,为什么一个人受到了侮辱与侵害,她却不会愤怒?如果我们觉得这种愤怒的缺失,是由“这是性侵”的特殊性导致的,那么这种想法是不是也在阻止真正受到侵害的人勇敢说出自己的经历和痛苦?
正如评论区的友友说的,女主的愤怒是通过在解离世界里幻想父亲和弟弟为自己报仇表达的(唯一一次言语的表达是对颜圣华说“我一定要杀了他!”),现实世界当然也做不到给出一个公正的结果,坏人得到惩罚,公众会反省,那么,我们的电视剧为什么不能提供一个可能性,就是女性会愤怒,她不需要身边出现某个理想的男性来帮助自己支持自己,她会要求司法的公正,或者用自己的方式去复仇,而不是,所有受侵害的女人都像受伤的动物一样在自己的世界里疗愈?
弦子诉朱军虽然败诉,但它依旧重要依旧警醒,不正是因为弦子勇敢地站出来了,告诉大家,被骚扰并不可耻,我们可以愤怒,可以遗憾,可以不满,女性可以选择站出来,这个社会应该在她站出来的时候保护她支持她。
我说的愤怒,不是说在被强奸的时候女主就应该火冒三丈一巴掌扇过去,也不是被强奸后带上大菜刀去砍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四肢僵硬、无法反抗再正常不过,而性侵留给人的伤害不仅仅存在于事件发生的那几十分钟,而是在余下的岁月里,受害者反复思考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才会遭受这样的对待,是不是怎样怎样了就可以避免不幸。我要说的愤怒是,起码我知道我没有错,不舒服的人是我,感到羞辱的人是我,我凭什么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那些说着“不看开就去自杀吗?”的人,难道所有想自我和解的人都能像女主那样幸运,有忠实的男友陪伴自己,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然后想开吗?难道房思琪未曾试图对自己的遭遇作出解释然后生活下去吗?她解释说那是爱情,那是崇拜,那是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最后她走出来了吗?愤怒和想开并不是矛盾的东西啊。
故事的最后,编剧告诉我们,女孩们值得被爱。女孩们当然值得被爱,可我觉得把走出性侵的阴影的关键因素拔高到“xx爱你,xx爱你,所以不要自我责怪”了就像让没学会走路的孩子去跑步一样。她们为什么走不出来?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她们连爱自己都不会。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你让她相信别人爱她就勇敢生活下去?没有人教男人他们如何如何需要爱,向她人的爱乞怜的,永远是女人。
至于那些说现实世界里愤怒没用所以也不用拍女主的愤怒的,我请你认真看看这些文字再来发表高见。
我真的很疑惑一些连我写的东西都没看完就开始指责一些根本不属于我的观点还要怪我标题有迷惑性的,我并不觉得我的标题是来引战或者指责女性如何如何的。你可以不看,你可以看完觉得没用就点个没用,你可以拉黑我,但没必要在这里拉了一坨????,告诉我这里有????。如果看别人的影评就是读个标题就很生气、骂两句就拉黑的话,真的替你感到遗憾。
(关于剧情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背景,阅读感可能长且枯燥,且有很多很多剧透,慎入!)
这个剧是一个关于解离性障碍患者的患病感受,体验,其病因等和心理创伤相关的心理悬疑剧(偏解析,非惊悚)。它不是表现破案推理调查技术类型的悬疑剧,不是穿越剧,不是平行世界科幻剧,更不是职场剧。
全剧用视听语言解析呈现女主林晨曦因心理创伤引发的解离性障碍的患病经历和感受。通过她的解离症状逐一揭开她背后的秘密,拼凑她的生活和她的世界。
所以,理解剧里的一些剧情可能需要先理解以下和心理学有关的7个问题。
所有内容目录:
1.什么是解离性障碍?
2.解离性障碍可能会出现什么体征症状?
3.解离性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4.解离性障碍是不是精神分裂症?
5.解离是梦吗?解离是幻觉还是妄想?
6.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可能如何构建自己的解离世界呢? (含有剧里林晨曦解离世界的内容拆解)
7. 关于解离性障碍治疗的一些概况。
8.关于心理悬疑剧和剧情bug吐槽。
9. 关于创伤的题外话
10.几个貌似很多观众看完剧还不理解的剧情(11月17日加更)。
--- 剧情1:第1集妈妈找到林晨曦住处留给她校服。
--- 剧情2:第1集里林晨曦接到电话后深夜独自一个人去见Danny。
--- 剧情3:剧中出现多次的鸽子啥意思?
--- 剧情4:林晨曦车祸导致失忆?
--- 剧情5:Danny(骏儒)人物设定是典型的坏人集合体?他只是一个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 剧情6:解离世界里的做手工毛毡品的盲女。
--- 剧情7:师母(谢老师的妻子)和加害者一样坏,帮凶,无法共情?
--- 剧情8:结局太美好,好得不现实,难以接受,是败笔?
“解离”来自英文dissociation,它其实并非新鲜 “高级” 东西,而是一直都存在的一种现象。
在没有心理精神研究领域关注解离现象时(就是还没正式有一个术语对它描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不约而同地用宗教/迷信等偏于玄学的东西解释它,比如西方的 “附身”(possession)说法;我们这里老百姓俗话说的 “鬼上身”,“元神出窍”,“被上身了” 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解离出现时的现象描述。以前,西方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驱魔,我们就常弄个跳大神儿,叫个魂儿之类的,请个大仙儿解解等等这些没有办法的办法去解决它。但从这些已经能看出来,尽管当人们对解离没有研究根本不明白这个现象时,人们其实已经知道它的存在,且感知到它和梦是有一定区别的。
后来,经过精神学家/心理学家等学术理论上的研究和发展,解离被认定为一种精神现象。据说,Pierre Janet 首先将 “解离” 一词使用为术语(他在1929年第2版的《The Major Symptoms of Hysteria》对癔症的描述里出现)。后来,Braun将解离概念化为他所说的“BASK模型”(Behavior, Affect, Sensation, Knowledge)。他将解离定义为 “一个想法或思维过程与主流意识的解离”。通过BASK模型,Braun指出,解离可能在给定时间发生在BASK 4个层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而在其他时间里与其他组成部分是一致的。
解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s)
解离性障碍是指记忆/意识/身份/感知的中断或崩溃,或思想/环境/行为之间经历脱节和缺乏连续性的精神障碍类型。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病理性使用解离作为防御机制,以非自愿和不健康的方式逃避现实,并导致日常生活中出现某些功能问题。
解离性障碍通常作为对创伤的应激反应而产生,症状体征可能从失忆症到交替身份,部分取决于所患有的解离性障碍的类型,压力时期会使症状暂时恶化且更加明显。但也有一些解离性障碍可能是压力,精神作用物质或根本没有可识别性的触发因素。
我们先看三个临床真实案例里的患者对自己的解离症状的描述:
临床案例 1:女性,27岁。没感觉,与人疏远一年半来诊。诊断解离性障碍。自己选择间断门诊咨询的方式就诊。主要的解离症状及其动态的恢复过程:
首次来诊时,患者感到自己和身体是分开的,不知道自己是谁?感到周围看到的都不真实。看到周围的车,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大脑经常是一片空白。不能判定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
一年后,患者感到自己慢慢有了一些感觉,在节日中听到鞭炮声,知道这是有了喜庆;看到太阳,开始有温暖的感觉。知道这是上午、或者下午,但是当下午再去回忆上午所发生的事情,感到很遥远。脑中开始有东西,但是不清晰;现在和自己的身体是合在一起了,但不是很贴合;与人在一起,感受不到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别人的感受;反应迟钝,比如,与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别人拍了自己一下,当时自己还没什么反应。
两年后,患者自己感到情况在好转,对周围的事情感到是真的了,比如,感到天是蓝的,自己所看到的是真切的,现在内心的情感也开始活了,但同时对自己做什么有些不确定。
临床案例 2:女性,22岁。对既往经历回忆不起来,感觉头脑混乱3个月。诊断解离性障碍。其主要的解离症状有:
自2004年10月份开始,慢慢地很多东西都回忆不起来了,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以前是什么样的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以前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甚至连妈妈也回忆不起来了,要妈妈不停地讲,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什么样的人。当年11月份,又换了一个住处,同住的是一对带着两个孩子的中年夫妇,这样才记起来原来的一些家庭生活,这其间正好又认识了一个学生,才又想起来自己的读书生活。感觉不到寒冷。搞不清楚同样一群人,有时对自己蛮好,有时又对自己不好。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人的。听妈妈讲过去的自己,感觉妈妈讲述中的那个人不是自己。看世界像隔着雾一样,整个世界都不真实。
临床案例 3:女性,28岁。神不守舍、易疲劳十余年。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童年期性创伤史。其主要的解离症状:
常感神不守舍、心不在焉,自觉心里明白但脑子糊涂。和人说话常常走神,经常没有听到对方的谈话。与人打麻将时,经常发愣,经人提醒才知道该自己出牌了。常被别人说是晃动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眼神涣散,平时生活中容易疲劳,即使在做农活的过程中,也会打盹,在小睡后精神得以缓解。
一般而言(通俗讲),解离性障碍可能包括的体征和症状:
--- 某些时间段、事件、人物和个人信息的记忆丧失(失忆症);
--- 一种自己和情绪分离的感觉;
--- 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看法扭曲且不真实;
--- 身份认同感模糊;
--- 人际关系、工作或生活中的其他重要领域存在重大压力或问题;
--- 无法很好地应对情绪或职业压力;
--- 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和行为, etc.
(具体取决于所诊断的解离性障碍的类型,可参见 ICD11和 DSM-5)
解离性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从普通人群的10%~精神病患者的 46% 不等。已发现解离性障碍在门诊人群以及低收入社区中非常普遍。一项研究发现,在贫困的市中心门诊患者群体中,解离性障碍的患病率为 29%。
不能在一次治疗中排除解离性障碍。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临床医生,被诊断患有解离性障碍的患者通常以前没有被诊断出过解离性障碍。在大多数情况下,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仍然对诊断患有解离性障碍的患者犹豫不决,因为在他们认为被诊断患有解离性障碍之前,这些患者很可能已经被诊断出患有重度抑郁症、焦虑症,还有最常见的是PTSD。
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出现并发症和相关疾病的风险会增加,例如:自残,自杀倾向,自杀行为,性功能障碍,酗酒,吸毒,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睡眠障碍(包括噩梦、失眠和梦游),饮食失调,身体症状(如头晕或非癫痫发作),成为人际关系和工作中的主要困难,等等。
关于一点点我guo的患病概况
曾经看过一个与解离性障碍相关的旧数据:
1982年,由guojia weishengbu 组织在全guo12个地区进行的第一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患有解离性障碍的在15~59岁人口中患病率为3.6‰;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16%,居神经症中第二位,仅次于神经衰弱。农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文盲/半文盲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贫穷者患病率显著高于富裕者。
总体而言,解离性障碍也仍表现出一些相似的特点(相较其他guojia研究),比如,在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患病率较高;文化程度较低的个体更易患病;生活在较封闭环境中的个体比生活在开放环境中的个体更容易发病;多发生于女性(较男性相比),35岁以前发病的患者居多。
常见的解离性障碍的类型:
解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
解离性身份障碍(以前称为多重人格障碍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表现为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人格状态交替出现,在人格状态之间的记忆受损(常发生比普通健忘更严重的记忆空白情况)。在极端情况下,主人人格不知道其他的交替人格;但是,替代人格可以知道所有现有人格。
这种障碍的特点是“转换”到不同的身份。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有两个或更多人在自己的脑海中交谈或生活,并且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其他身份所占据。每个身份都可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个人历史和特征,包括声音、性别、举止、甚至是像需要戴眼镜这样的外观特点的明显差异。每个身份与其他身份的熟悉程度也存在差异。患有解离性身份障碍的人通常也患有解离性失忆症,并且经常患有解离神游症(Dissociative fugue)。
解离性障碍,尤其是解离性身份障碍,虽然是童年时期异常虐待和创伤的结果,但不应归因于罕见情况。解离性身份障碍最好通过更全面的视角来检查,需要考虑到社会,认知和神经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
解离性失忆症(Dissociative amnesia)
解离性失忆症(以前的心因性失忆症psychogenic amnesia)是由于创伤或压力事件而暂时丧失记忆,特别是情景记忆。它被认为是记录在案的最常见的解离性障碍。
解离性失忆症是一种记忆障碍,其特征是突然的逆行性(自动返回)情景记忆丧失,会持续数小时至数年甚至数十年。解离性失忆症以回溯性地报告的记忆缺口为特征。主要症状是比正常健忘更严重的记忆丧失,并且不能用医疗状况来解释。患者无法回忆有关自己或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的信息,尤其是来自创伤时期的信息。
解离性失忆症可能特定发生于特定时间的事件(比如激烈的战斗)。或者更罕见的是,它可能会引起完全丧失对自己的记忆。解离性失忆症可以突然发作或逐渐发生,可能持续几分钟到几年,具体取决于患者创伤的严重程度。它有可能涉及患者有时感觉到迷茫地离开自己的生活(解离神游症)。
解离性失忆症表现为逆行性失忆(无法检索导致失忆症发作的存储记忆),不存在顺行性失忆症(无法形成新的长期记忆)。对情景记忆的访问可能会受到阻碍,而对短期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的损害程度被认为因病例而异。如果其他记忆过程受到影响,它们通常比逆行自传体记忆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逆行自传体记忆被认为是解离性失忆症的标志。
解离性失忆症与机质性失忆症的区别在于,它很可能是由非机质性原因引起的,即没有明显的结构性脑损伤,但某种形式的心理创伤/压力会导致失忆。所以,目前解离性失忆症是一种记忆障碍仍存有争议。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DPDR/DPD)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即患者与自我或周围环境脱节/分离的时期,可能感受到“不真实”。患有这种障碍的人通常会描述一种感觉,好像时间在流逝,他们不在当下的概念中。
人格解体被描述为自己与他们的身体脱节的感觉:感觉好像他们没有完全占据自己的身体;感觉好像他们的言语或身体动作不受控制;感觉脱离了自己的思想或情绪,并从远处体验自己和他们的生活,好像他们是自己思想或身体的外部观察者,但同时仍能意识到这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现实,就像看电影一样。
现实解体被描述为与周围环境的解离,就好像自己周围的世界是模糊的,梦幻的,超现实的或视觉感受是扭曲的,可能会感到超然、朦胧或如梦似幻,时间可能会变慢或加快,世界可能看起来不真实的虚幻。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被认为主要是由童年虐待等人际创伤引起的,特别是遭受情感虐待和忽视的恶劣的童年经历。触发因素可能包括巨大的压力、恐惧或是毒品类等。 只要在经常性惊恐发作持续下,那些患有这种障碍的人就可能处于人格解体状态。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这种解离状态可能会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在极少数情况下,症状可持续数年。
虽然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曾经被认为是罕见的,但在普通人群中约有1-2%的人终生经历了这种情况。男性和女性被诊断患有人格解体障碍的人数相同。1991年对Winnipeg, Manitoba的样本进行的一项研究估计,人格解体障碍的患病率为 2.4%。2008年对几项研究的回顾估计患病率在 0.8%--1.9%。
虽然短暂的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在普通人群中很常见,但只有在这些症状引起严重痛苦或损害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时,才能诊断出这种疾病。
在病理情况下,解离是一种防御机制,为了逃避现实,借此可以消除意识里的痛苦记忆,令处于解离状态者可以暂时获得一种情绪/压力缓解。解离性障碍通常与创伤经历密切相关,比如解离性身份障碍和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被认为是童年时期异常虐待等心理创伤的结果。
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C-PTSD)
理论上,C-PTSD被认为是在个体知觉很少或很少感知的情况下,因暴露于一系列创伤事件而发展起来的精神障碍,尤其是在长时间或重复暴露的情况下没有逃脱的机会。1992 年,美国精神病学家Judith Lewis Herman在她的《创伤与复原》和随附的文章中首次描述了C-PTSD。后来,该精神障碍被纳入WHO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 (ICD-11) ,也得到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 (VA),澳大利亚健康直接 (HDA) 和英国国家卫生服务 (NHS) 的认可,但尚未通过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APA) 的私人批准委员会纳入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
除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的症状外,患有 C-PTSD 的个体还会经历情绪失调、消极的自我信念和羞耻感、对创伤的内疚或失败,以及人际关系困难。C-PTSD 与精神障碍的创伤模型有关,涉及长期与性相关/心理/身体方面的虐待/忽视,或长期遭受来自亲密伴侣的暴力/欺凌/绑架胁持情况下的受害者/卖身契约奴仆/奴役和贩卖人口的受害者/血汗工厂工人/战俘/集中营幸存者/长期被单独监禁的囚犯/从专制宗教叛逃的人。受害者缺乏可行的逃生路线或对此没有感知的情况(如涉及囚禁/诱捕的情况)可能导致类似 C-PTSD 的症状,包括长时间的恐惧感、无价值感、无助感和自我认同的变形以及自我感知。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C-PTSD 不同于但类似于 PTSD,躯体化障碍,解离性身份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它的主要区别是对个人核心身份的扭曲和严重的情绪失调。PTSD未能捕捉到 C-PTSD的一些核心特征,这些因素包括囚禁,心理分裂,安全感/信任感/自我价值感的丧失,以及再次受害的倾向。最重要的是,丧失了连贯的自我意识(这种丧失以及随之而来的症状特征最能将 C-PTSD与PTSD 区分开来)。
因此,有人建议区分C-PTSD 的诊断类别和 PTSD 的诊断类别。C-PTSD 比单独的PTSD更好地描述了长期重复性创伤的普遍负面影响。PTSD 可以与 C-PTSD 并存;然而,单独对 PTSD 的诊断通常不足以概括那些经历过长期创伤经历的人所经历的症状的广度,因此 C-PTSD 超出了PTSD 参数。
患有C-PTSD的成年人有时会从童年开始经历长期的人际创伤,而不是在成年期。这些早期伤害打断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的发展。由于身体和情感上的痛苦或忽视往往是由依恋对象造成的,因此这些人可能会产生一种感觉,即他们从根本上存在缺陷,并且无法依赖以后的其他任何人。这可能成为成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普遍方式,被描述为缺乏安全感依恋。
被诊断出患有C-PTSD的人会可能会有以下类型的症状:
第1组:持续的烦躁,长期自杀倾向,自残、爆发性或极度压制的愤怒(可能交替),极度压制的性行为(可能交替),强迫症等情绪调节上的变化。
第2组:对创伤事件的失忆或改进的回忆,解离发作,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和重温创伤经历等意识上的变化。
第3组:无助感,主动性麻痹,羞耻感,内疚感,自责感,污秽感,以及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可能包括特殊感,完全孤独,没有其他人可以理解自己的信念,或非人类身份的感觉等自我认知上的改变。
第4组:孤立,退缩,亲密关系中断、反复寻找救助者(可能与孤立和退缩交替出现),持续的不信任以及自我保护导致的反复失败等与他人的社交关系发生变化。
第5组:专注于与犯罪者的关系(包括专注于报复),不切实际地将全部权力归于犯罪者,理想化或荒谬的感恩,与犯罪者的特殊或超自然关系的感觉,以及接受犯罪者的信仰体系或将其合理化等对犯罪者看法发生变化。
第6组:失去自我持续的信仰以及绝望和绝望的感觉等寓意系统发生变化。
第7组:躯体化(Somatization)。
在《创伤与复原》里,Herman表达了C-PTSD 患者经常有被误解为天生“依赖”、“受虐狂”或“自欺欺人” 的风险,并将这种误解态度与历史上对女性癔症的误诊相比较。然而,那些发展为C-PTSD 的人是由于创伤性联系的强度导致的。在这种联系中,某人与虐待他们的人发生了紧密的生物化学上的联系,他学会生存,操控和处理所遭受虐待的反应,然后变成其自动反应,多年长久的创伤根植于他们的个性中,最终变成对异常情况的正常反应。所以,患有C-PTSD的人也表现出持久的人格障碍,并有很大可能性再次遭受伤害的风险。
Judith Lewis Herman的《创伤与复原》: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21477
关于解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s)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区别。
精神分裂症和解离性障碍有一些重叠的症状(比如都可能包括听到声音、记忆力减退以及与自己和他人脱节的感觉等),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它们是不同的病症,具有不同的特征,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更可能以杂乱无章的思想/行为/感觉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老百姓俗话讲的 “精神病” 通常指向的是Schizophrenia;而解离性障碍更可能以记忆、思想、身份和行为的连续性问题导致产生脱离自我/与现实脱节的感觉的精神障碍。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更有可能经历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和记忆丧失;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问题。
解离性身份障碍实际上更多的是关于身份的碎片化,而不是许多自行发展的不同人格,大多数患者仍然能够将他们生命里不同部分视为整个人的一部分。然而,精神分裂症会导致幻觉( hallucination),妄想(delusion)。患者常表现为思想混乱,言语混乱,难以表达情绪。他们可能会听到或感觉到不真实的事物,但同时相信他们的幻觉/妄想,但这些不是独立的身份。
鉴于目前持有的研究来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遗传联系,就是说有精神病家族史的会显着增加一个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同时还存在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因素,比如大脑差异,环境,物质使用等。然而,解离性障碍通常是对重大创伤的反应,比如经历战争/遭受身体或性相关的虐待等。这些痛苦经历使大脑无法做出应对反应。当个体承受巨大压力时,这种精神障碍可能会变得更糟。
精神分裂症的标准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物,以及心理治疗等其他形式的支持。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患者的幻觉和妄想可以消退。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缺乏对其疾病的洞察力,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我没病!” 哈哈),所以不太可能服从治疗。通常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周围人的安全,患者往往被要求住院治疗,但更多的是非自愿入院(精神病院)。
没有专门治疗解离性障碍的药物(被给予的药物仅是有助于控制与解离性障碍相关的症状,如抑郁或焦虑等。)。目前针对解离性障碍的治疗主要通过心理健康咨询或社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师讨论自己的障碍及相关问题(如谈话治疗)。
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可能在部分时间内可以正常工作。只是他们的症状可能会给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比如令他们难以工作,难以维持人际关系或继续接受教育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比其他形式导致的自杀风险)高出20倍,其中约有5%--13%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于自杀。在解离性障碍患者里,超过70%的解离性身份障碍患者曾企图自杀,但很常见多次自杀未遂,同时也常出现自残行为。
由于精神分裂症与遗传影响和大脑差异密切相关,所以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但是可以通过避免环境风险因素(比如孕期和少年时期出现的物质使用)来降低风险。然而,由于解离性障碍与创伤经历密切相关,因此找到减轻痛苦和治疗创伤后遗症的方法可能会很大程度预防解离性障碍的发生,也能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题外话:我很想说,请不要随意对由于创伤导致了解离性障碍的患者轻蔑地称呼为 “精神病”。虽然他们确实患有一定程度上的精神障碍,但并不是你口中的“精神病”。用尊重的态度看待他们并不会让你损失什么,但对那些患者而言这种尊重是被理解的力量支持。
(以下所谈的梦不包括清醒梦情况)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是无意识(潜意识)为解决冲突而做出的尝试,或者是“被压抑的愿望的变相实现”,我们做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 然而,这个理论已被争议其准确性,因为并非所有的梦都是有意义的。
荣格理论认为,梦是通过一种与交流语言截然不同的符号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无意识状态。梦有两个功能:补偿做梦者心灵中的不平衡和让做梦者预测未来。荣格认为,梦可能反映了心理的无意识部分的运作,与自我意识不同。梦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在梦的结构中传达信息,不会试图掩饰无意识的内容或扭曲意义,有意识的自我则可以尝试通过自己的隐喻和象征性解读语言理解梦的意义。
无意识的梦是大脑自行整理/消化现实世界信息的过程,所以梦在显化层面上可能可以被解析。梦的元素可以通过放大和有限的联想来被理解。负责做梦的潜意识(无意识)将一系列想法或现实感官体验编织成一个梦的意识,其形式是一个戏剧性的场景。这种戏剧性的表现象征性地传达了做梦者由部分“感官幻觉”和部分思想组成的想法。
一些理论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梦具有解离特征。从BASK模型看,尽管不认为梦是异常的,但可以看到梦满足解离现象的标准。梦可能适合一个解离框架,但这个假设必须经过实证检验。
解离和梦之间的现象学和行为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人格解体、运动麻痹、不真实感等;做梦后的失忆症与通常在解离状态中常见的失忆症也相似。
在某种程度上,解离世界和梦境都如同一面镜子,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内心的情绪和潜在的渴望等等现实世界出现的问题。
但是,在病理情况下,解离是一种防御机制,为了逃避现实,借此可以消除意识里的痛苦记忆,令处于解离状态者可以暂时获得一种情绪缓解。它筛选出不相关的刺激,从而有助于自我整合功能。梦在无意识处理做梦者的情绪时(尤其是负面情绪),会强迫做梦者面对而不是逃避,从而产生噩梦,而噩梦无助于缓解情绪。
我们所理解的 “解离/幻觉/妄想/错觉” 往往可能是这几个词的望文生义,并不清楚它们的真正含义和恰当的应用。其实用英文来解释很简单:
Dissociation(解离)is NOT hallucination(幻觉)or delusion(妄想).
解离(dissociation)是一个人的意识或心理功能的正常整合的完全或部分意外中断,且当事人无法轻易解释原因。 解离是一种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它切断了与一个人的思想/记忆/感受/行为的联系,它们通常带有自我保护因素,并可能源于创伤的历史。
幻觉(hallucination)与我们通过感官(senses)不准确地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有关。幻觉是看似真实的错误或扭曲的感知结果。幻觉的感知印象是由头脑(mind)产生,而不是任何外部刺激( external stimuli)产生的。
妄想/错觉(delusion)更多地与不准确的信念体系(belief system)有关。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可能都会时而产生轻微的错觉(比如,圣诞老人/牙仙)。 但严重的妄想情况可能包括偏执(paranoia)或迫害(persecution)。在医院里,我们也可能看到过疼痛或其他身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躯体化错觉(somatic delusions)。在诊断/辨别妄想时,是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因素的,因为该信念必须违背的是个人的文化规范(而不是评估员的)。
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构建的解离世界带有他们自己明确的目的性:
潜意识里想要实现的(现实里并未实现或已经失败了)以及想要逃避的某些现实。
他们可能用自己在现实世界里有意识/无意识获取到的各种信息合成再加工后达到满足患者的心理构建目的。
举个列子:
解离世界里的3个人是现实里是真实存在的 A,B,C。
解离世界里3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是现实世界里真实发生的事件1,2,3 。
这里有一点需要清楚:这3个事件里的人物未必是A/B/C。有可能是事件1只是患者在广播里随机听到的,或是在电视上随机看到的,或是身边同事D的事情等等。也就是说,患者可能并不认识事件1-3 里的主人公(也可能认识)。
然后,患者将所有上述信息重新合成再加工:可能会将A放进在事件3里,将B放在事件1里,将C放在事件2里等诸如此类,就变成了构建的解离世界里发生的一切:A3, B1, C2。
所以,解离世界是虚构的,很多内容(连人带事放在一起看)很可能是现实里根本没发生,因为这个解离世界只是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用来逃避自己不想面对的现实而已。但将患者的解离世界发生的一切拆解后再看,是可以对应其现实世界的,从而映照出患者在现实世界的处境和心态等患者不愿开口提及讲述/逃避的现实问题。
某些观众对林晨曦解离世界找逻辑bug,这不得不说他们既没理解主角人物的身份设定,又没看懂这个剧的主题。
观众是一个观察者的视角。你可以假设自己是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那么你应该用以下哪种符合常人逻辑的态度/思维去看待一个解离性障碍患者的精神世界内容呢?请作答,哈哈哈!
A. 应该向患者解释关于其解离世界内容里的逻辑bug的具体细节,然后告诉患者: “你的逻辑漏洞太多了,你说的事情明显不符合常识,在现实中根本不合逻辑,你需要用理性逻辑思维来构建你的解离世界。”
B. 应该用一个正常且专业的客观角度看待患者的讲述(即使患者的描述内容不符合常人逻辑),然后分析患者为什么会构建一个如此的解离世界,设法找出最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解离的原因,或加重患者病情的可能因素等可能有助于患者解决病情的相关治疗思考。
我们用林晨曦的解离世界做个范例分析,哈哈哈哈!
解离世界内容1:全家人对林晨曦的爱。
现实世界里,林晨曦父母当初用 “息事宁人” 冷处理她被老师性侵的事情,这令她深深感到自己被家人背叛,所以她怨恨父母,很多年都不联系他们,爸爸和弟弟去世了都不露面,妈妈过得不好也不管不问,对外人(比如男友)声称自己父母双亡。
在解离世界里,林晨曦的家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力挺她,坚持帮她,深深地爱着她:爸爸积极帮她和谢志忠不断对抗,妈妈也找师母据理力争,弟弟替她出头杀了谢志忠还找师母报仇。没有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她受到伤害而不语。
林晨曦在现实里感受到的恨和背叛一体两面映射她潜意识里是非常希望她父母家人当初可以出面站到她的一边,帮她一起讨回公道让坏人受到惩罚。
解离世界内容2:弟弟+小刘+林晨曦三个年轻人最终打不过师母一个受伤老太太。
现实世界里,谢志忠当初林晨曦做的恶行从没有被公之于众,给林晨曦一个公道。没有人知道她受到了多么大的伤害与不公。所以她的潜意识对这一切的记录是坏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坏人赢了,没人打败过坏人。
她将现实里的这个失败的结局和失望的感受,化作解离世界里的“三个壮年也打不过师母老太太” 这样非常 “荒谬不合逻辑” 的事件。
另外,在林晨曦的解离世界里,谢志忠死了;然而现实世界里,谢志忠没有死,他还活着,师母一直照顾中风的谢志忠。这不难看出林晨曦潜意识里对谢志忠的真实感受。
解离世界内容3:杨佳缨的性爱视频被恶意散播(假设为A3)+杨佳缨勾引江原(假设为B1) + 陈智苓所遇职场不公事件(假设为C2-C4-C5)
现实里真实存在人物:林晨曦的高中好友杨佳缨(A),林晨曦男友江原(B),林晨曦的高中好友陈智苓(C)。
现实里真实发生的事件:某女生的闺蜜和自己男友情感欺骗自己(事件1);某女生职场被迫陪酒(事件2);某女生性爱视频被曝光(事件3); 某女生怀孕受到职场歧视(事件4);某女生职场遭遇剥削/性骚扰等不公(事件5)
将这些A3, B1,C2, C4, C5全部拆解,由此看出(推断出)林晨曦在现实世界里的感受和处境:
— 林晨曦对杨佳缨和陈智苓有某程度上的怨恨,可能甚至感受到她们曾对自己的背叛。
— 林晨曦觉得杨佳缨在伦理道德方面对自己有过伤害。
— 林晨曦和江原的现实关系不良,且有裂痕。
— 林晨曦在职场里面对很多直接和间接的不公境况(即女性职场困境)。
— 林晨曦在日常生活里被诸多不安全感包围(即较为集中在女性身上频发的一些事件)。
PS:解离世界里杨佳缨的视频事件也可能包含现实里Danny侵犯林晨曦时拍摄视频的影子。
纵观林晨曦的解离世界,林晨曦构建的世界不仅是他人对林晨曦的爱和保护,而且她也想要他人之间对彼此的爱和保护,比如,林晨曦救小女孩安安,陈智苓为数个同事的不公遭遇挺身而出,她和陈智苓对杨佳璎遭受伤害时的关心和支持等等这些内容都反映出,林晨曦潜意识里非常渴求一个处处充满对任何受害者都有爱和有保护的世界。
没有专门治疗解离性障碍的药物。目前针对解离性障碍的治疗主要通过心理健康咨询或社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师讨论自己的障碍及相关问题。
解离性失忆症的解离性障碍的心理治疗通常可能涉及:
催眠:帮助患者恢复记忆并克服创伤;
创意艺术疗法:使用创意过程来帮助无法表达自己想法的人;
认知疗法:通过谈话治疗以识别不健康和消极的想法/行为;
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或镇静剂等(比如,pentothal有时可能可以帮助恢复记忆)。但这些药物仅是有助于控制/缓解与解离性障碍相关的症状而非专门治疗解离性障碍的药物。
因为解离性失忆症的定义是对大脑没有物理性损伤,用物理方法治疗是很困难的。所以其治疗尝试通常围绕着试图发现是什么创伤事件导致了失忆症。
在二战期间,流行用静脉注射巴比妥类(barbiturates)药物(通常被称为 “真相血清”)作为治疗心因性失忆症的药物。“真相血清” 被认为通过减轻与记忆相关的情感强度来表达痛苦的记忆时,患者更容易忍受其痛苦的记忆。所以,在这种“真相”药物的影响下,患者会更容易谈论他们所发生的事情。然而,从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那里获得的信息往往是真实与幻想的混合体,因此在收集过去事件的准确证据时被认为不科学。
催眠也是一种流行的治疗方式。催眠作为从人们那里获取有关他们过去经历的信息的一种方式,它类似“真相”药物,但实际上它只是降低了(心理)暗示的门槛,这样患者就可以轻松地讲述,但讲述的内容不一定是真实的。 通常催眠和“真相”药物结合使用。如果引起失忆的动机没有立即显现,通常会通过更强烈地询问患者来寻找更深层次的动机。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会发现,患者自行从失忆症中恢复,因此不需要治疗。
针对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治疗主要是非药物的心理治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矛盾意图治疗法;记录保存治疗法;正强化治疗法;体内暴露疗法;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旨在帮助患者以一种不具威胁性的方式重新解释他们所出现的症状;
专注于身体的冥想已被用于实现自我意识,因为冥想可以集中放大感知,否则这些感知会被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状况搁置或中和;
自我催眠训练可能会有所帮助,需要训练患者诱发解离症状并以另一种方式做出反应;
心理教育涉及关于心理障碍的咨询,安慰和强调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是一种知觉障碍,而不是真实的身体体验。
临床药物治疗研究仍在继续以探索多种可能的治疗选择。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治疗通常很困难。一些临床医生推测,这可能是由于诊断延迟导致症状趋于恒定以及对治疗的反应较差。此外,其症状还往往与其他诊断重叠。考虑到许多患者将他们的问题表达得令人费解且独特,识别和诊断病情本身可能对治疗有较大帮助。然而,通常持续短暂的症状,无需治疗即可自行缓解了。
中文 “悬疑” 类型是一个笼统描述,它其中是涉及很多子类型的(subgenre)。但很多观众未必明白这其中的细分和区别,只能按照自己对悬疑的定义去理解,所以就有很多观众用比如破案调查技术类型的悬疑套一个心理解析的悬疑,然后发现这个剧没有符合自己一贯对悬疑的认知,就断定 “剧不行,bug多,编剧水平差等等”。
在英文的表述里,“悬疑” 可被译作suspense,也可以叫mystery,甚至很多时候是和thriller放在一起说的,因为这三个类型是相关的并且经常重叠:悬疑片(mystery)通常带有悬念(suspense)元素,惊悚片(thriller)可能涉及悬疑(mystery)。一个电影/电视剧/故事/小说等可能很明显属于一种类型,或者跨越两种类型(但不可能同时属于三种类型)。
悬疑类型(suspense genre)涵盖了从浪漫悬疑(romantic suspense)到心理悬疑(psychological suspense)和恐怖( horror)的所有内容。常见的悬疑(mystery) 子类型里也有心理悬疑(psychological suspense)。
心理悬疑有悬疑类型的一些特点,比如复杂故事情节,制造紧张和不安情绪,让观众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等等。但同时,心理悬疑更着眼于人物思想的深处,探索人物无序的心理动机,并质疑人物的情绪稳定性,探索人物的精神,情感和心理状态。通过对角色人物内心的心理状态的深入探索和解释来实现心理现实主义(通常通过意识流和倒叙等叙事模式来实现)。
《黑暗之心》里Charles Marlow 说过:
“人的心智可以做任何事情,因为一切都在其中,过去和未来都在其中。(心智)那里到底有什么呢? 喜悦、恐惧、悲伤、奉献、勇敢、愤怒... 谁能说得清呢?但真相,当真相剥去了时间的外衣,便让傻瓜目瞪口呆不寒而栗。而他全知道,并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
心理悬疑片(尤其是偏惊悚的)是一种矛盾,且一种自相矛盾的类型,它具有中心辩证法,即我们能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 and 我们无法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表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几乎是难以言表的(unspeakable)。
在创作潮流上(比较受观众欢迎),引发心理悬疑(通常偏向心理惊悚)的事件/因素之一就是某个角色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创伤/记忆丧失等,往往在创伤事件发生很久之后角色人物就一直被困扰/感到被威胁/无助等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症状和病因。我们常见的(也是比较受观众欢迎的)心理悬疑片里的主角有犯罪调查的警探,或探寻真相的记者,或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等等,通过他们将某个事件/某个案件/某个涉案人物等背后隐藏不为人知的真相揭示出来。我们经常能在心理惊悚片(psychological thriller)看到这样的设定:由解离性身份障碍引发各种冲突的故事,用它来解释恐惧/恐怖本身(当恐惧/恐怖本身无法解释时)。这其中具有的现实依据/映照即为真实存在的精神障碍DID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我们再说回这个剧。
这个剧虽然是心理悬疑的悬疑子类型,但它的主角设定是一个受害者,且因为性侵创伤导致了精神障碍。所以主角的解离症状的表现不仅是剧情的主要部分之一,更是剧情发展的主线。
通过主角的病情症状表现揭示出她的患病原因(因性侵心理创伤所导致的精神障碍);通过主角的病情症状表现揭示出为何性侵对她伤害如此之大;通过主角的病情症状表现揭示出为何她遭受如此严重的心理创伤之后却迟迟没有对她的介入支持/帮助/改善,病情越来越重;通过主角的病情症状表现揭示出主角在现实世界里面对的压力和困境,etc. 通过一个受害者(也是患者)的视角让观众看到这个创伤经历以及与现实有关的多种议题(不细致描述,省略N多字,不想冒触发**点)。
我不否认,剧里涉及到的题材让很多观众有共情。从这个角度,有些观众觉得,这个剧纯是在占题材便宜,因为只要这些题材就赢了,剧创们没有讲好一个故事:“只要一揭示,谁还看不明白它讲的是什么吗!”;“... 剥开影视的外壳我们是不懂性侵还是不懂老师性侵...”;“...《难以置信》比它强多了...”;“...《女人不再沉默》里的话题更比它广泛多了...” ;“... 用精神问题来弥补剧情上的逻辑问题,完全没有条理... ” 等等所谓的剧情 “逻辑硬伤”。
但这些观点里有一个问题容易被忽视,即:谁,以什么身份,来讲一个相同底色的故事。故事的直接内核是性侵,但查案警探的角度讲 vs 记者调查的角度讲 vs 施暴者的角度讲 vs 受害者的角度讲,真空假设他们哪怕统统在没有个人bias的情况真实描述还原事件,听故事的外人都会对每一个故事获得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某些观众觉得编剧不能给主角弄一个解离人设就不考虑主角行为的合理性,然后将不合理都推到是主角想象的或者病理人格身上。这听起来有些过于舍本求末的理解偏差了。或许这些观众始终无法理解一个通过病人的眼睛看世界的故事。
他们吐槽林晨曦和Danny对峙时,她笨拙地什么都不会说,只会反复重复 “不是我...有人信吗!”,对不上她人资高管的人设。可是,吐槽的观众,林晨曦成为高管之前,她就已经是个病人了。你们大概从来没有想过,林晨曦是一路带着病情的困扰拼搏到现在的事业成就。她的病情到底给她的职场生活带来多大的困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你们吐槽的那些所谓职场bug。另外,again,这个剧讲的是一个病人(受害者)的心理创伤故事,不是光鲜亮丽的人资高管的职场故事。
他们觉得林晨曦和前男友/现男友的关系处理不合理,颜圣华嫁给Danny的做法也不合理。可是,吐槽的观众,你但凡有对PTSD患者自身如何感受/面对自己的生活和这个世界等现实处境有一点点地了解,你都不会在这个方面(PTSD患者的亲密关系)对林晨曦和颜圣华的剧情觉得bug。
诸如以上的对剧情bug的吐槽恰恰证明了,编剧在编写的时候没有一刻忘记自己笔下的林晨曦和颜圣华都是病人,每一笔的刻画都带着她们的视角,而不是普通人视角,更不是上帝视角。
我在短评区看到过一条评论里提到:“...影视剧的一般受众没有那么多耐心和善意来理解一个「病人」... ” 。
我也很想说,某些观众对剧情的不理解根本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想理解。
从目前所有的所谓剧情bug的列举里,特别明显表现出一个令人难过而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无论是现实世界里,还是在虚构影视里,一个受害者(弱者)说的话/讲的故事,往往不是因为她声音太小太弱人们听不到,而是人们确实是不想听,不愿意听,即使听到也觉得让自己不畅快淋漓。或许更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到底哪里出问题了,人们为什么好像失去了聆听弱者声音的能力?
大多数人对创伤引起的PTSD缺乏足够的知识或理解,因此社会上对于心理创伤患者的评价往往过于苛责。对于从未经历过PTSD的旁观者来说,他们总以为在类似的状况下,自己会比受害者表现出更大的抵抗力或觉得自己会做到更快的修复,因此倾向于从受害者的性格中寻找人格特质弱点,借以诠释受害者的行为。他们可能不知道,心理健全的正常人也可能会陷入某种无法逃离的困境而被迫屈服。当他们逃离这种情境后,他们就不再正常或健康了。
创伤事件摧毁的是人们得以正常生活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心理创伤的痛苦源于无力感,受害者被笼罩在无法抵抗的力量下的无助感。
在PTSD患者心中,即使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唤起过去遭受伤害的往事,甚至微乎其微的伤害,亦可勾起过去创伤的回忆。然而,这些扭曲又很难经由成长经历自行修正,因为PTSD患者通常缺乏能够解决冲突的语言与社交技巧。他们极力避开侵扰症状的自我保护的努力往往会进一步恶化PTSD,因为经常逃避会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退缩。PTSD患者几乎不可避免地在任何亲密关系里都难以妥善保护自己,反复经历剧烈且不稳定的情感关系。来自外界的责备/质疑受害者又阻碍了对PTSD患者的心理理解,从而令患者承受额外的心理压力。
对弱势边缘群体的关注和关怀是影视剧本该有的主要责任之一。虽然很可惜我们自己的影视剧不待见这样的群体,但在我们之外,仍然出现反其道而行的大众影视剧愿意认真讲述一个病人的故事,这不能不说是充满人文关怀的难能可贵。
没有人能成为最强者,永远有比自己更强的那个存在。如果人们坚信的只有强是生存不二法则,不强就要被碾压击溃,那我们追求文明社会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如果多一分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和关怀,不仅会让环境靠近温暖文明社会一点点,更是帮助我们自己。因为世上没有人能无时无刻是强者,但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是弱者的时刻。
如果你,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真的实在无法做到理解一个病人的故事,那么至少可以选择不要用你无知的理解方式对一个病人的经历和感受进行嘲讽和谴责。他们努力追寻的不过就是再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而已。
我只想说,你下评断(喷之前)是不是考虑一下,你在现实里没有上帝视角让你看到事物所有的面,但你至少可以尝试尽量多地去了解不同的面,然后再评断。
小测试:你对创伤症候群(PTSD, C-PTSD)了解吗?
请选择出你认为的最佳答案(单选):
1. 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PTSD):
A. 比 PTSD(DSM-5 ) 需要更多符合条件的症状表现
B. 可以在童年或成年创伤后被诊断出来
C. 不要求有功能障碍
D. 与边缘性人格障碍(BPD)没有区别
2.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可在暴露于以下哪种情况后被诊断:
A. 反复创伤
B. 童年虐待
C. 任何创伤事件
D.任何令人沮丧的事件
E. 慢性创伤
3. 以下哪项不是公认的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症状?
A. 自杀倾向
B.听到想法的声音
C. 不信任
D. 妄想
E. 解离状态
4. 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诊断症状包括以下:
A. 人际关系障碍
B. 在当下反复体验到创伤性事件
C. 情绪调节问题
D. 持续的威胁感
E. 上述所有
5. 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心理治疗:
A. 总是只能达到一段时期的稳定
B. 不太可能带来持久的改善
C. 与 PTSD 治疗相比,通常需要更多疗程
D. 不受住房或庇护问题的影响
E.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是不可能的
(正确答案见文章尾部)
剧情1:第1集妈妈找到林晨曦住处留给她校服。
第1集妈妈给林晨曦送校服和最后一集她妈妈和她讲的话放在一看就会清晰了:林晨曦妈妈绝不是想用校服刺激林晨曦,因为她妈妈对林晨曦的精神障碍毫不知情。
第1集她妈妈要找林晨曦帮她,所以她妈妈用校服的唯一目的是想让林晨曦顾念家人。最后一集里她妈妈哭着反复地说 “你为什么放我一个人!” ,就说明她妈妈对她受的创伤程度和病情真是一点都不知道。
剧情往下发展,就很明显,她妈妈这么做是大错特错的,但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林晨曦对家人的怨恨那么深(高中毕业后就不再和家人联系,爸爸和弟弟死了都不露面,对妈妈从不过问):家人当初对她受的伤害没有站在她一边帮她(家人选择了和解)。
虽然最后通过妈妈的话可以知道爸爸和弟弟因为这个事情长久以来对林晨曦深深地感到抱歉,最终认识到了他们不应该不去正视林晨曦的创伤,但他们仍然低估了林晨曦一直被创伤折磨的程度。他们更没有料到,林晨曦因这个创伤一直活在痛苦之中,还因此患上了精神障碍。家人们当初可能觉得以后就好了,忘了就好了,但事实证明,它并不会以后就好了,更是忘不掉的。
剧情2:第1集里林晨曦接到电话后深夜独自一个人去见Danny。
一些观众觉得第1集里林晨曦独自一个人去见Danny的剧情设定不合理/降智之类的,因为觉得女主是事业女强人怎么能有这种反应呢? 我想说,他们在看剧时完全忽略了当时林晨曦接到Danny那个电话时出现的一系列精神状态变化。
当时的剧情是这样的:
(在这个电话之前,林晨曦已经被不同程度地多次触发她心理创伤的内容就不叙述了)
林晨曦当时在看电视播放那个护工的新闻,背景音 “...还连同妻子一同对她提起告诉,并且到处宣扬她是破坏...”,这条新闻再N+1次触碰到了她的创伤;她立刻将电视关掉然后睡着了。
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她周围的环境开始模糊,这表示她的精神状态当时处于紧绷,极度不稳定,时刻有崩溃的可能性。这时,突然她电话响了,是公司来电,Danny打来的。
Danny在电话讲的话对林晨曦又施加了额外的现实压力,差不多是压垮林晨曦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时林晨曦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模糊朦胧甚至略有扭曲,直到她吼出来 “为什么这样对我!”,这表明她在那一刻精神已经崩溃。
不用说精神崩溃,就是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人几乎不可能冷静理性思考,更谈不上能做出恰当的反应决策。
如果林晨曦在精神崩溃的状态下,她仍然能做出冷静分析,制定策略去回击Danny等这样的智斗反应,这样的剧情设定才是不合理。 别忘了,女主是一个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如果她在精神崩溃的状态下仍能清晰思考决策,那她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精神状态也没问题啊。这还怎么发展后面的关于林晨曦的解离性障碍和PTSD的剧情?
剧情3:剧中出现多次的鸽子啥意思?
第6集揭示出林晨曦如何遭受到谢老师性侵。当时的林晨曦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有这几样:天花板和上方的灯,窗外传来鸽子的叫声,还有歌曲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所以,从第1集开始,就有好几次鸽子(甚至是羽毛)一出现,林晨曦周围的世界变得模糊和疏离的场景,这是表示与鸽子相关的东西是触发林晨曦解离的要素之一。
剧情4:林晨曦车祸导致失忆?
林晨曦从Danny的性侵未遂逃离后,她发生了车祸,所以导致了她失忆。这大概是某些观众看剧不细致而出现的误解
第7集通过警察和李皓明的话,观众不难理解到,林晨曦的失忆(事实是发生严重的解离状态)的触发并非是她的车祸,而是当时她车里广播正好播放了歌曲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这首歌曲和鸽子一样都是触发林晨曦解离的要素。
剧情5:Danny(骏儒)人物设定是典型的坏人集合体?他只是一个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包裹这个剧的主题的最大外壳是创伤症候群。观众对林晨曦和颜圣华的PTSD不仅很容易看出来,也更容易共情,所以可能观众觉得这个剧里涉及到的PTSD患者只有她俩,但其实不是。Danny是那个最容易被漏掉的第3个PTSD患者,且是比较典型的C- PTSD范例。
简而言之,在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里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个长期遭受虐待的孩童(比如Danny),由于孩子需要经常安抚对自己施暴的加害者(比如Danny的妈妈),就可能导致孩子极易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者(Danny的表演型人格在剧里被吴慷仁演得多用力????):只要有必要,他就什么都愿意做,比如,对自己的父母,他可能是一个充满同理心的照护者,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个行为举止规范的乖孩子,一个高效的学习者等等。但推动他做出所有这些事情的背后力量是为了博取施暴者对自己的喜爱。
孩子成年后,这种过早被迫形成的能力或许会在他的事业上(比如职场)带来很可观的成就,然而他不会将这些成就归功于自我,反而他会视那个自我为失真且虚伪,因为他正面的自我感根本没形成,或早已被破坏。甚至别人对他的赏识会令他自己更确定无人能真正了解他。他内心坚信,一旦他的真实自我被揭发,别人就会躲开自己,还会辱骂自己(注意剧里一个小细节: Danny只有在失控下自曝了自己的儿时经历,以及后来妻子颜圣华讲述的他儿时遭遇。这都不难看出,Danny对自己的童年经历是保密态度)。如果某天,他这样的人因某些事(比如Danny对女性的暴力)而东窗事发,即他的真实自我被揭开示众,那么旁观者会毫无疑问地认定这种人就是天生坏种。
所以,剧里对Danny的人物设定(除了推动剧情),也是在塑造给观众另一个PTSD患者的形象。 可能因为理解Danny的角色需要观众对PTSD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观众理解到的只有这个人物 “天生坏种” 的表象。
如果说林晨曦的PTSD患者形象让观众产生无比共情,同样承受PTSD的颜圣华成年后仍受丈夫Danny家暴也让观众同情且有所理解(也有不理解的,哈哈哈),那么Danny的PTSD患者形象更像对社会大众一个警醒:创伤不仅是对个人的伤害,也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因为由创伤产生的伤害是多面且复杂的。 大众需要对创伤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剧里其实通过颜圣华的一些话和电视新闻播报背景音也侧面给了观众解释: Danny只是冰山一角,只关注Danny表象的恶对阻止未来犯罪是没有帮助的。
大众在类似事件上积累的愤怒往往因某一起案件而势不可挡地爆发。但只宣泄愤怒是不足够的。在愤怒之后,更需要我们看到:创伤能摧毁一个人的灵魂到什么程度。
我们得承认,所有人心中都早已经被植入了或多或少的恶。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成为了恶魔,往往更可能是因为这个世界希望他成为恶魔。或许我们更需要思考:社会究竟希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可能更是我们阻止犯罪发生的出路。人类只是社会犯罪的工具。
剧情6:解离世界里的做手工毛毡品的盲女。
盲女角色在剧里明显表现出2个作用:
1.盲女做手工毛毡品过于明显地不符合常人的理解,所以会直接让观众对此起疑,对应后面揭示出的解离世界内容反常之一。
2.盲女是林晨曦自我意识和潜意识的临界点。所以最后盲女引导林晨曦从解离世界出来,唤醒林晨曦回到现实。
PS:这种意识临界点的理解也可以参考一下做梦:人做梦,梦到自己想上厕所,憋得到处找厕所,最终可算找到厕所了,然后自己进到厕所里撒尿,但是,发现尿了一次还觉得被尿憋,然后反反复复进厕所,可怎么都解脱不了尿憋的感觉,忽然间发现,不对!这个厕所有问题,好像不是真的厕所,然后人就被尿憋醒了,哈哈哈哈哈哈!
剧情7:师母(谢老师的妻子)和加害者一样坏,帮凶,无法共情?
很多观众看到师母的所想所为,气到想砸屏幕,除了很想骂她,还是很想骂她,因为她实在太坏了!虽然剧结尾演出来现实里的师母一直背负着内疚感和罪恶感,但观众仍然觉得她那么坏不可能会内疚,太理想化了。
现实里这样的人到底会不会像师母那般感受我们无法下定论,但现实里如同师母一样的做事心态却经常出现:因为种种原因,对罪恶/反常等情况视而不见,选择自我欺骗。
对我们看剧的人/旁观者(上帝视角)来说,这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提醒:如何应对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失调是1957年由Leon Festinger首次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认知失调描述了当两种认知彼此不相容时人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涉及到的认知包括(不限于)想法(thought),态度(attitude),个人价值(personal value),行为(behavior)等。
许多情况可能会引发认知失调,比如, 接收到的新信息;承受某些社会压力;需要做出某些选择等等。
认知失调的一些表现可能包括:做决定前有不适感;对过去的决定感到内疚; 对某个决定感到羞耻或尴尬,并因此向他人隐瞒那个决定;行为的正当性或合理性;由于社会压力(而非真正的兴趣)做某事等。
认知失调对人可能有一些情绪影响,比如,焦虑;后悔;自卑;羞耻;压力;自尊心降低;愤怒等。为了缓解认知失调产生的压力与不适感,人会努力更改矛盾的认知,使自己的认知调和一致。所以,认知失调可以促使个人对自身认知方面做出改变。
认知失调带来的改变结果有好有坏:它可能促使人做出积极的改变(如颜圣华,不再纵容Danny的暴力行为,让她自己有个新开始);也可能促使人做出消极的改变(如师母,为有害的行为合理化辩护)。
日常生活里认知失调带来的改变结果(好与坏)很常见。比如,促使不爱运动的人做出改变从而生活方式更健康,这是积极的改变结果;时薪过低劳累但却相信自己热爱工作,这是消极的改变结果。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经历某种形式的认知失调。直面认知失调通常是会带来积极的结果。 但需要我们警惕的是 :当一个人的认知失调导致他为有害的行为辩护或将有害的行为合理化/正当化, 这可能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心理问题了,更容易导致其他问题的产生。
在有害的/不合理的/不正当的行为发生时,即使作为旁观者,我们也不能用沉默不语,装聋作哑,随波逐流,冷漠麻木的态度更改自己的矛盾认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消极的,它终究不会解决问题,更可能将问题发酵,直到某一天,自己也成为了那个问题的受害者。
剧情8:结局太美好,好得不现实,难以接受,是败笔?
一些观众觉得整部剧将女主的性侵创伤刻画得如同杜鹃啼血,却来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这太不现实了。他们觉得,这部剧把女性描写的如此懦弱,没有表现出女主的愤怒,怨恨,反抗,手刃加害者,只一味地刻画女主的害怕恐惧以及最后的和解美满,缺失对受害者愤怒情绪的刻画。
可是, 如果林晨曦没有愤怒,她怎么会一直活在痛苦之中?她心中无处宣泄的委屈和不公难道不正是她最大的愤怒吗?
从遭受性侵后,林晨曦困在自我怀疑之中,这令她无比地沮丧。她的这份长期自我怀疑和沮丧最终都变成了愤怒,灼伤了她自己,直到她支离破碎。观众怎么还能对她的愤怒视而不见呢?甚至无形中否定了林晨曦的愤怒。
或许林晨曦表达出的这种愤怒在那些观众眼里是“无能的愤怒”,而观众/旁观者们想要的是 “你要是强,世界如你所愿” 的愤怒。但这恰恰是林晨曦想要逃离的世界,也是剧创们想要批判的世界: 受害者无处求助的世界,没有对受害者关爱的世界,拥有较大权力的一方随意碾压较弱的一方的不公平的野蛮世界。
受害者因愤怒而去反抗/报复,在剧里会让观众看得很爽;在现实里,会让旁观者看得很爽,但这种做法归根到底都是受害者一个人遍体鳞伤地抗争。如果受害者没有做到,旁观者就指责受害者的懦弱。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受害者有罪论呢?
愤怒和怨恨不会将受害者从痛苦中解脱。如果受害者不走出来自我和解,这些愤怒和怨恨更可能如同黑洞,终究受害者自己也将被吞噬。无论是剧里还是现实,受害者自己最终的灰飞烟灭难道是我们想要的结局吗?
正是由于剧创们从始至终都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看待一切,所以才给了林晨曦一个自我和解的结局。因为在创伤之后,如同林晨曦一样的人,她们首先是受害者,其次才是女性,如何帮助受害者活下去才是对她们至关重要的,因为只要活着,一切才有希望。而这才是最实际的,也是最现实的。
对于受害者来说,与自己和解,不让自己受过去所困,才能重新面对生活,才能更健康地继续自己的人生。告诉受害者选择放下,是让受害者不要再责怪自己,放过自己。受害者的放下不等于原谅加害者。受害者的宽恕更不是为了加害者,而是对受害者自己的宽容。
当一些观众用某些女性受害者通过法律或其他途径为自己谋求到了正义的范例去规训那些如同林晨曦一样的受害者时,也请这些观众看到那些受害者孤身一路谋求正义时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正义不是某个/某几个受害者就能够解决的,是关乎你我他她的社会性问题。不要期待受害者孤军奋战换来你们旁观者的安逸和过瘾。
如同 “给女性灌输弱者思维;输出 “女性是弱者” 的刻板印象;是告诉女性不要愤怒/不要自己对抗命运/要靠别人来拯救;是社会对女性的规训” 等这样的话不应该对女性受害者说。用女性力量的名义斥责女性受害者的不反抗/不报复的软弱只能将女性从一个火炕推到另一个火炕。女性受害者愿意选择重建自我,继续面对生活,这已经足以证明了她们是强而非弱。
如果旁观者觉得看到受害者的恐惧/委屈/懦弱让自己产生了愤怒,那么请把你的愤怒用在呼喊旁观者们停止沉默不语的冷漠麻木,而不是责备女性受害者的软弱。让加害者受到惩罚不是受害者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所有人都能在受害者求助时能积极回应她们,在受害者需要理解和支持时,有人在她们的身边。让受害者知道总是有人能接住她们,而不是冷眼旁观。
测试答案:1. B; 2. C; 3. D; 4. E; 5. C
暂无简介......
播放指数:359℃
《她和她的她》 第05集在线观看 - 台剧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22891-4-5.html
第一集
1. 新平派出所接到报案,私人养护院一位常年中风的老人谢老师意外去世。n老人有午睡习惯,被护工发现。一直是太太照顾,但是太太手受伤,所以把他转到贵宾病房。n脖子有勒痕。床头有一只鸽子。警察发现窗台有鞋印和土。
2. (生活出场)女主晨曦醒来,发现房间进了一只鸽子,鸽子弄脏地毯。n人物出场,家很大很干净,独居,早起,开宝马。n第一个行为:驱赶“闯入者”,找清洁公司。n广播播报一个护工跳楼案。(第一次出)
3. (职业出场)晨曦办公室接受杂志采访,带出人物职业猎头,非常优秀,人物性格(狼性、专业、干练、金钱至上)
4. 认识骏儒,美国回来的青年才俊,年轻有为,老板表弟,油嘴滑舌,对晨曦产生兴趣。(同事谈话侧写:能力强,不社交,赚钱多)
5. 男友皓明有去美国的出差任务,约晨曦去育幼院看望老师。但是晨曦想提分手。皓明却准备好了求婚戒指。约好晚餐。(侧写:晨曦睡眠不好)
6. 骏儒擅自进晨曦的办公室,借口找笔,实则传达晚上有晚宴,暗示会有晋升机会,打破晨曦不参加应酬的先例。
7. 皓明去晨曦家里打扫干净屋子,留下礼物。(侧写:身份证显示晨曦是宜兰县人)
8. 晨曦参加晚宴,却发现上了骏儒的当。骏儒和太太来打招呼,太太圣华神情恍惚,骏儒让她打完招呼就回家,如同工具人。等所有人走后,圣华主动和晨曦打招呼,说自己是学姐,但晨曦假装不认识。
9. 晨曦出门,刚好撞见隔壁宴会出来一个白衣女孩,她裙子被新郎爸爸不小心泼了红酒,晨曦慌忙躲进厕所,听两人谈话,说是参加高中同学阿巧的婚礼,但是全班只去了两个人。
10. 声音转场,进入高中时代。两个女孩找到躲在厕所里学习的晨曦。n晨曦高中时就是学霸,性格冷淡,但是人缘好。n(悬念:为何晨曦要躲着以前的同学?)
11. 在厕所遇到另一家公司准备挖角。“不知道你对自己现在的年薪满意吗?”(未表结果)
12. 回到宴会,发现领导让一向单干的自己与骏儒合作一个项目,晨曦不满,但隐忍。
13. 晨曦晚上回家,发现皓明的礼物盒子和留言,但是她并未打开。n工作,一直有未接来电,“邱婉芬”,不接。n楼上传来争执争吵的声音。
14. 晨曦出门上班进电梯,遇到一个温文尔雅的爸爸,和一个额头有伤的孩子。
15. 骏儒坐晨曦的车,晨曦谈工作,骏儒却一直想了解晨曦,“你这个人有洁癖,这台车应该没有载过什么人。”打听私生活,故意借中文不好用错词撩妹,但是被晨曦用工作话题挡回去。
16. 见客户艾伦,骏儒提前说了一句,客户因为某些原因不和女生谈,一下子打乱了晨曦的阵脚。骏儒先递上名片,客户一脸不爽问为何找自己,晨曦急于证明自己,一直抢先发言,被客户怼,骏儒顺势说晨曦是助理不懂事。客户和骏儒谈,骏儒留下一句,能力。(工作打压)
17. 晨曦开车回家,车载广播延续播报一个护工跳楼案(第二次出)。领导发来短信,夸奖骏儒。晨曦心烦意乱之时,一辆白车一直紧紧跟踪。晨曦甩不掉,刹车,两车相撞。n晨曦生气下车质问,发现是圣华学姐,她胳膊上有很多自残伤疤。
18. 保险公司处理理赔,暴露林晨曦真名,圣华说你真的很棒,我看到你的报道了。但是晨曦不领情,圣华道歉说我知道你还在生我气,但我想和你聊聊。(两人前史有矛盾)
19. 皓明在家做饭,等晨曦。晨曦回来,皓明刚好接到一个类似性骚扰案件的工作电话,晨曦脸臭。皓明温柔喊她吃饭,抚上她腰的时候,闪回相似两个抚腰场景(宴会骏儒抚腰/高中男老师的手抚腰)n男友想提前帮她过生日,但是晨曦不过生日。也不回老家,说因为爸妈都过世了。对男友态度恶劣。男友说了求婚的事,但是晨曦依然无动于衷。n晨曦接到老板“求助”电话,骏儒差点搞砸艾伦的谈判,艾伦非常重要。
20. 晨曦出马,接到骏儒“战书电话”,说艾伦以为你是我助理,“你的能力连助理都不如吗?”挂电话。(工作对抗扳回一城)
21. 晨曦用“韩语”展示能力,保住客户,谈成。
22. 晨曦进公司被骏儒突然强吻,还被骏儒污蔑“这样当众抱我真的不好”。n晨曦听到骏儒在跟领导告状,说自己的坏话。下定决心要跳槽。
23. 晨曦见对手公司的HR,对方提出希望林晨曦结婚,因为漂亮单身女性在公司很麻烦。
24. 回公司,骏儒说知道她去见了HR,说可以保密。晨曦打开骏儒的手,但是骏儒突然恶人先告状,说晨曦又在骚扰自己。同事围观,晨曦百口莫辩。
25. 早上停车场,遇到爸爸打小孩,“干嘛撒谎!”晨曦恍惚,闪回两个片段(男老师的“你为什么要说谎”/骏儒的“没有人会相信你”)
26. 警察局,打人爸爸控诉晨曦砸烂后视镜。但是晨曦不记得了。皓明领走晨曦。n晨曦动了想结婚的念头,因为要进新公司。但是皓明让她先看医生。
27. 皓明回家,看到一个老妇人要进公寓大楼,说自己是林晨曦妈妈。痛哭流涕,说老家的房子要被法拍了,但是林晨曦不管死活。
28. 皓明陪着妈妈回了宜兰,发现老家一片狼藉,都是打包行李,家里两张男人遗像,还有林晨曦的杂志采访照。
29. 皓明回台北路上,闪回与林晨曦的交往前史,大学同学,那时候林晨曦是“父母双亡所以同时打三四份工”的美强惨。皓明暗恋。
30. 真正相识是毕业后,林晨曦已经当猎头了,猎到皓明,皓明才用《黎明》这本书与林晨曦主动交流,两人相识产生感情。
31. 晨曦下班,骏儒又来停车场搭讪,晨曦慌忙躲闪。骏儒大骂“贱人”。
32. 晨曦恍惚回家,看到皓明拿来自己学生时期的旧物,校服。闪回片段(脱下校服下面的内裤),晨曦质问。两人争吵分手。
33. 晨曦在沙发睡,半夜辗转,起来看到了冰箱里的蛋糕。
34. 电视上继续播报护工跳楼案,说到“性侵内幕”(第三次),晨曦关掉电视。
35. 骏儒以工作相要挟,要林晨曦半夜就去公司。老板都在。晨曦暴怒摔电话。
36. 大雨,晨曦还是来到公司。公司却空无一人。n骏儒在背后用高尔夫球杆打晕晨曦。
【浅析】
1.案件:强开场,一个老人在疗养院被杀死。n贯穿意象:鸽子。n2.人物:主人公悉数出场,女主林晨曦能力强,但是遭受了不公正的职场对待,情感关系和家庭关系也一塌糊涂,工作摇摇欲坠。n3.涉及很多女性困境:职场性骚扰,能力质疑,漂亮单身女性歧视,学校性骚扰(只暗示未展开),以及社会新闻营造的整体环境(护工因性侵跳楼/男友电话里的性骚扰案件等等,其实有点匠气,但我也没资格说人家,而且这也是事实)n4.悬念:n医院老头被谁所杀?n林晨曦为何与高中同学避而不见?n圣华学姐为何道歉?为何自残?为何怕骏儒?n林晨曦为何谎称父母双亡,与家人断绝来往?
整场下来,我爆哭了四个小时。
这部剧是我的自救。(这部剧的逻辑就在于,她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的精神世界…….所以不是很懂那么多说本剧毫无逻辑的人,有没有看懂。最后有说,所以这剧不是推理剧。)
我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哭的呢?是在解离世界中,有一个又一个人爱着林晨曦的时候,当身边的人对林晨曦有好的不好的情绪的时候,原来在解离的世界中有那么多爱她。林晨曦这么多年一定很孤独吧,所以在她的解离世界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爱她的,理解她的,陪伴她的。
我啊,我为什么哭呢?这部剧就是我的解离世界,仅仅五个小时,我的伤口好像又愈合了一些。我啊,我已经很久不写日记了,我觉得我好了,可是我知道这只是逃避的一个阶段而已。我不敢入睡,不敢发呆,不敢沉默,我把自己置于喧嚣,我榨干自己的精力。我不悲伤,也不快乐。甚至,我是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的。
我啊,我不是一个悲伤的人,我傻乎乎的,特别开朗,活泼,社牛,可爱,有很多朋友,友善,易相处。我连看心理医生的时候,我都会笑着讲述烦恼,也不是假装没事。只是我觉得我得故事,我已经同身边的朋友,亲人说过太多遍了,我已经在网络,日记,心里,重复了太多遍了,多到我已经可以笑着讲出来了。我不是一个悲伤的人,连看心理医生的时候,我都轻松快乐的与之攀谈。可是,我啊,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我的脸部肌肉会笑,我的灵魂会站在人群外面看着我,她说可是你感觉不到快乐呀。(感觉那些能够面对我巨大悲伤的朋友)
我啊,大多数时候,我是感觉不到快乐的,大多数时候,我对世界的可爱漠不关心。我会让自己穿上可爱的衣服,让自己显得可爱一些。我会把壁纸换成和朋友一样的好看的少女图片,让自己看起来青春活力少女一些,即使我根本不关心,我的壁纸好看还是不好看。看到玩偶,朋友惊呼可爱的时候,我会模仿露出被可爱到的感觉,其实在我眼里没有一只玩偶是可爱的。我对世界的物品的可爱、美好漠不关心,我只是一直在寻找一种情绪,一种可以把现在的我粘合的情绪。我努力的伪装自己,像同龄可爱、天真的少女,我希望别人看到我的时候,我是现在日光下的纯白少女,为此我消耗巨大的能量。
我啊,我一次次的解离又重回,解离又重回,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今年我走到了25岁。即使,25岁这年,我偶尔也会失眠、焦虑、痛苦,但是却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都要绽放。25岁的我觉得,从黑暗走向光的路上,好幸福。我去年才知道有一种心理状态叫解离,但是它已经陪伴我好多好多年了。高中的时候,在大多数课上我都会开小差,基本上只能听见上课前几句和下课前几句。我常常会忘记东西放在哪里,即使刚刚经手过。我时常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为什么这么走。我上课开小差、马虎、粗心、不靠谱,可是我知道,我真的不太关心现实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东西找不到了,下次再找或者重买,走了错路,改道重来,上错了公交坐到最后一站再来。我也知道,我不是好脾气,不是有耐心,我是真的不在意这些现实的事情,我只是一直的一直的陷在某个地方。刚刚工作的时候,很痛苦,我的解离症状愈发严重。我开车的时候,那么长的一段路,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开过来的。我坐在车上,我上了车,又下了车,可是中间呢?二十几分钟的路程,我是在发呆呢?思考呢?还是在玩手机呢?我全不记得了。工作的时候,我的手指不停的敲击键盘,2000字,4000字,6000字……我写些完一份文件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虽然常常还是有质量的。但是我知道,当时我啊,脑子没有在思考,灵魂早已抽离躯壳。后来因为其他的原因(被老板性骚扰+pua)导致严重心理问题,我辞职了。我看了心理医生,大多数的时候,我都会笑着对她描述我的故事,但是她每次都会让我爆哭。她告诉我,我的那些坏毛病的源头是患了解离,我不快乐,是因为我抑郁。她说我只是病了,没必要强迫自己快乐。
我啊,在社会上生正常生活、工作都要消耗我巨大的能量。我无法直视40-65岁之间的80%的男性。我知道自己长的不好看,可是饿无法面对他们的眼睛,无法承受他们的实现在我身上扫描,我好像一个裸体的被审视的女性。我无法和40-65岁之间部分特殊男性相处,具体什么特征我也说不出来,但是就是有那么一群中年男性会让我自动把视线聚焦到他的性器官上,会觉得他们是裸体,会感到恶心、头晕,会进入解离世界。
我啊,我的故事没有林晨曦的故事悲惨,因为我不记得。我也相信有很多人的故事比林晨曦更悲惨。我们这些努力挣扎的人,慢慢来吧,一步一步的来吧,走走停停,自己珍惜自己。我太爱这部剧了,最爱最后,林晨曦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去做选择,自己去报案,自己独自面对一切苦难,自己回归现实。林晨曦好像我的希望,好像即使这个世界我孤身一人,依然可以重拾自己。
我啊,我25岁之前喜欢恋爱。我通过与人频繁的对话,亲密的拥抱,情感的表达,把自己与爱人捆绑,让自己更多的回归现实。25岁之前,我想,如果我有一个爱人,他就那样稳稳的站在地面上拉着我的手,也拉着我的灵魂。可是,太多次的情绪释放后,我开始怀疑自己,这样不快乐的我,一定让爱人备受折磨吧。25岁的时候,我才清楚,唯有自救。毕竟如果遇到渣男的话,只会很抑郁加重。比如,明知道你的故事的男的,还会问你是不是处女,如果不是的话,他就要劈腿跑了
我啊,曾经我的职业是我自救的方式。我曾经坚定的选择了大学的专业,坚定的选择了我的职业。当我不得为一个企图性侵未成年人的老师辩护时,我吐了。
我啊,我求救的方式…….我求救的方式有看电视剧、读小说、幻想、看心理医生、与朋友倾诉、寻找情感依托体。看电视剧和读小说,主要是带入主人公解救自己,比如看《她和她的她》。看完剧的这两天,我感觉自己充满力量,整个人都柔和了,真正的被安抚了。在这个我的《她和她的她》的世界里,我也在解离。我的母亲在知道事情的时候,也痛不欲生、悔恨、心疼,她流泪忏悔仇恨。我也有一个那样一个人,在预谋着为我复仇,让恶人的到应有的惩罚。我也与自己和解,反抗职场中的性骚扰,坚定而强大。我也拥有一个人尝试着陪伴。在巨大的解离又回归之后,现实世界更加真实。我的故事被拆解重组,那些痛苦、仇恨在另一个世界的到宣泄。(简单粗暴一点就是说:看完老子超爽)
胡言乱语一个小时,只是想讲最后这一句话。
2024年4月,现在是春天啊
(一)关于女性受到侵害后的旁观者的惯性思维——
在职场中,一个能力很强的女强人被另外一位男同事骚扰,如果你是那位女性,你会怎么做?
可能很多人会说:以牙还牙,告他骚扰,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然而,当你看到《她和她的她》时,你会发现主角林晨曦对此无可奈何,甚至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有些降智,不符合她职场女强人的人设,可能在这个时候很多女性观众的血压在飙升,为什么有那么多职场猥琐男?为什么此刻的林晨曦变成了一只沉默的羔羊?这一点都不爽剧。
别急,林晨曦还有更多奇怪的地方,比如跟男友的关系不温不火,比如躲着高中好闺蜜不见,比如多年不跟家人联系,还谎称自己父母都过世了,她身上藏着太多的谜。
但这些奇怪的行径都归结在一起,就是——她在亲情、爱情、友情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上完全处于自我孤立的状态,她不想让任何人和物走进自己的生活,包括一只鸽子,就连它闯入自己的生活,都能让她方寸大乱,不知该如何应对?
与此同时,男同事的进一步侵犯让林晨曦的人生彻底改变,她遭遇了车祸,彷佛进入了一个平行时空。
在这个时空,死去多时的父亲和弟弟都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她以为这是一个美梦,但似乎是真实的,失联多年的一家人终于聚在了一起。
在这个时空里,父母的关心,弟弟保护,男友变成了警察,两人还在这个时空产生了小情愫小暧昧,自己一直躲着不见的高中闺蜜也都跟她再续前缘……这一切都像是林晨曦曾经的那个世界的反面一样存在,有点不真实,同时却充满了各种悬念。所有人似乎都在隐瞒一件事,就是为了不让林晨曦记起来。
终于在第六集的时候,谜底揭开,林晨曦终于想起来了,高三那年被老师xq的来龙去脉,此时老师已经被人杀死,而所有线索指向了护工颜圣华,颜圣华也是受害者之一,林晨曦和颜圣华在询问室相见时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颜圣华:有朋友问我,你有反抗吗?对哦,我那个时候怎么没有反抗,现在一想到这个事,我就觉得自己恶心。
林晨曦:你知道吗?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它说动物被攻击反应的本能,就是攻击、逃跑、然后静止,我们那个时候年纪太小了,我们吓坏了,所以我们反应不过来。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想起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悲伤绝望的故事,应该是《她和她的她》这部剧的灵感来源,小说中的房思琪跟林晨曦一样,美丽好学,有个崇拜敬重的老师经常给她补习功课,这个带着真理光芒的老师却将自己罪恶之手伸向了自己的学生,小说里房思琪的反应跟林晨曦一样,她太小了,她被侵犯时的状态不是攻击、不是逃跑,而是静止,甚至为了不让自己精神崩溃,想办法让自己“爱上”老师,这就是房思琪式对抗强暴的方式。所以请不要质疑面对侵害时我们所认为对的态度和方式,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攻击、可以逃跑的,更多人无力反抗,成了那个静止在原地的受害者。
我们回头再看开头林晨曦对于男同事骚扰的态度,我们很快能理解她的内心,作为一个受过类似创伤的女性,她并没有走出来,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对抗这种暴力,因为她曾经尝试过走出来,曾经尝试过反抗,都无济于事。
(二)他人即地狱——
当我们把林晨曦所有的经历全都串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她的绝望和痛苦,她一直希望家人能够相信并支持她,但最终家人选择了私了,她将这个秘密告诉闺蜜,却被出卖。这些经历像一根根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最终导致她精神崩溃,导致出现精神疾病,幻想出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一座城。为什么她要建起一座自己的城呢?
因为她对身边的亲情、友情、人际关系失望透顶了。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房思琪也暗示过父母老师李国华的所作所为,父母却相信为人师表的老师;她不死心,把她的遭遇当成别人的事情讲给父母听,父母却说这女孩这么小年纪就很“骚”,而后思琪再没提过这件事。父母、邻居、学校这些社会关系辐射到的人和事都让她失望透顶,最终精神崩溃,他人都是将房思琪拖进地狱的一双双手,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林晨曦也是,她对这些社会关系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她与家人断绝关系、与男友不冷不冷、与同事保持距离,不交朋友,一个人单打独斗,她不是不渴望这些关系,她这是怕这些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一双双把她拉入地狱的恶之手。
但人作为离不开社交的社会性动物,怎么可能与世隔绝呢?于是,林晨曦建立的“她的城”出现了。
(三)她为她自己建立了一座城——
如果我们带入林晨曦的视角,会发现她去想象和改造的身边的人都是逻辑自洽的。让我们以林晨曦的第一视角来复盘这个故事:
我叫林晨曦,我在高三时被老师xq,我将这件事告诉了父母,他们并没有很相信我,并且将这件事压了下来,觉得丢脸,也算为我和家里的颜面保全。但这个伤害在我心里无法抹去,但我的痛苦无人知晓,我将这个秘密倾诉给了闺蜜,闺蜜因为嫉妒却将我出卖,让不少人知道了这件事,我要离开这个地方,远走他乡,本来兢兢业业工作,没想到却遇到了职场骚扰甚至严重到对我的侵犯,在悲愤交加、害怕无助的时候,我想拨通唯一还关心和爱我的男友的电话,却遭遇了车祸,我在想这个车祸出了也好,这样我就能失忆,就能将之前的很多人和事忘掉,忘掉那天的事,忘掉我讨厌的人,忘掉所有的不愉快,让我的人生重新来过!
我的城应该长这个样子:
这个世界的家人:都爱护我,希望我忘掉痛苦,父母当年也是直接找了那个老师讨公道,谁知他们死不承认,还怕脏水;弟弟一直要想办法保护我,所以他才杀了那个老师,帮我报仇;
这个世界的爱情:因为报警的时候有个姓刘的警官愿意相信我,所以我希望我的男友是警官,能在关键时刻拯救我,不再让我一个人面对那些痛苦;
这个世界的友情:两个闺蜜都为当年的事感觉愧疚,一个因为艳照门得到惩罚,一个见证了职场性骚扰和潜规则的丑陋,大家都能更加将心比心了;
这个世界的受害者:颜圣华变成了“凶手”,她终于反抗侵害了,甚至变成了杀人帮凶;
……
一座城建好之后,林晨曦能躲在里面一辈子不出来吗?
不能,因为这些都只是她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
这些城里的人都是林晨曦在臆想出的最“完美”或者她所希望的人,都是塑料的,不真实的,任何时候,能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
(四)精神分析疗法的拯救——
《她和她的她》这部剧有意思的点,是在故事的尾声主角接受了心理治疗,利用沙盘疗法来进行自我治愈。算是给有同样遭遇的个人一个出口,心理治疗和干预对于此类心理障碍是有用的,我觉得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心理咨询一直秉持的原则是——永远只能自己救自己。
综上,我觉得这部剧把性侵犯带给女性的伤害的呈现的非常真实,细腻,同时用精神分裂症导致的心理障碍做出了平行时空的故事空间设置,同时又把真实和幻想进行切换,相互补充,造成叙事上的悬念感,几个角色表演也都是可圈可点,值得一看。
放两句我觉得很有道理的话在前头:一是林奕含写的:“忍耐不是一种美德,愤怒才是”;二是“沉默可以慢慢地杀死你,但当你讨论的时候,伤口会慢慢愈合”。
看了很多人的留言,我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关注性侵这个话题,并且大部分就“受害者无罪”达成了共识,但我觉得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喊着“受过伤害的女性必然柔弱,愤怒没有用,想开才有用”的人,你们是否也在给女性灌输一种弱者思维?
播客《放学以后》有一期讲性侵和性骚扰,主持人说“受害者需要的不是你的共情,而是正义。”如果你觉得你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了这部剧,对主角、对现实中有类似遭遇的女性仅仅怀抱着同情心,却依旧坚持着“愤怒与走出阴影是矛盾的两码事,受侵害的人能想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没有条件追寻正义”,替你遗憾。
请大家联想下类似题材的女性复仇片,如《前途似锦的女孩》,《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等,女主确实手刃了仇人,但我从不觉得它们是爽片,因为无论结局如何,女性们背负的伤害是无法的被抹平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她》不是爽片,因此没必要刻画女主角外在的愤怒”的理由,在你拿出一堆被性骚扰/性侵却无果的现实案件告诉我行动没用的时候,也请你看看有多少女性站了出来说出自己的遭遇,帮助彼此从阴影中走出来;其中更不乏通过法律途径或者非法谋求正义的女性。难道你们只愿意看到无力绝望的一面,却拒绝任何对力量对正义的呼喊?况且,针对这部剧,我要强调的是受害者愤怒情绪的缺失,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反抗、把强奸犯送到监狱,但起码,女性要愤怒,要愤怒,而不是一味地害怕恐惧然后和解。
希望大家在聚焦到“性侵”这个话题之外,能够深入想想,是什么造成了女性的失权?是谁在害怕鼓励女性to be bad?是谁孜孜不倦地输出一个刻板印象“你倒霉了,我同情你,社会理解你,我们不会歧视你,但是你怎么可能反抗?你怎么可能站得起来?洗洗睡吧。”?
——以下是原文——
看完之后我特别失望。记得我在看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之后,我感到无比愤怒与无力。林奕含把性侵受害者的经历血淋淋赤裸裸地摆在了大家面前,然而她本人的一生饱受这段经历的折磨,而那些施害者,包括实施性侵的老师,对女儿的遭遇视若罔闻甚至试图粉饰太平的父母,以及对受害者进行谴责非议的社会,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而在我看来,《她和她的她》不过是加了一个合家欢乐大结局的乐园。编剧好像给了一个看似很完美的结局,女主开始走出精神解离的噩梦,她和妈妈和好,和老友重聚,离开了高压的工作环境,甚至鼓励和自己有着类似遭遇的颜圣华反抗婚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人们,你们是被爱的,你们是受到伤害也一定可以走出阴影的——我觉得很可笑。为什么所有被呈现到我们视线中的性侵案件,永远都是原谅,都是宽恕,都是放过自己勇敢向前?
最后一集女主回到老家见到了妈妈,她妈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责怪女主这么多年不回来,害她一直一个人。拜托,女主不能恨吗?在她最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安慰时,母父因为害怕女儿的名声被败坏而选择了和解(这算是社会环境所迫可以理解吧),在往后女主试图面对这段经历的时候,女主的爸爸当着心理老师的面质问女主为什么要撒谎,为什么要编造自己受到侵害的经历,女主的母亲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我很难过但我四肢无法行动的便秘表情。最后女主和她妈的和解,是一个拥抱一句道歉就合理了的吗?女主对父亲的原谅,也是通过和幻想中的父亲见面、相拥而泣完成的。为什么女主不能无法原谅?还是说所有人都觉得,无法原谅就无法开始新生活?我反而觉得这种,到最后我原谅所有人,我想开了,这才是一种逃避。包括女主和背叛她的朋友们重逢,我甚至都没有从她的朋友们脸上看到一丝愧疚的神情,女主也仿佛忘掉了这回事,大家又把酒言欢——这不可笑吗?
为什么故事里其他有着不幸的遭遇(或者说设定)的男性角色,他们的不幸全都投射在了女人的身上?童年时期被母亲控制、暴力对待的Dany,长大后家暴老婆、性侵女主;性无能的老师强奸女学生;在解离世界里女主的父亲和弟弟为她完成复仇。而女人们,她们在做的事情,是自残,是留在过去无法向前,是用过去的不幸反复折磨自己和身边的人们。
我并不是说这些心路历程不应该存在,是的,这是合理的,这是很多人来看这部剧、欣赏这部剧的理由,因为它讲述了以往我们不敢讲、不会讲的事实,但是我讨厌这个结局——原谅,和解,向前。我必须说,在这种情况下,歌颂宽恕的美德是一种无耻,是一种借口,一种让自己正常生活下去的借口,而犯下错误应该遭受惩罚的人,他们被原谅了,顶多也就是中风了坐在轮椅上流口水,甚至有个想掐死自己又不敢的老婆伺候自己,哈哈,我写到这都被气笑了。
为什么永远都不会有奋起反抗的女性角色?《致命女人》里的女性角色们睡小鲜肉的睡小鲜肉,杀老公的杀老公,然后《她》还在这原谅,还在这假装开始新生活——这样的新生活,本来就是伪命题。为什么女性非要有别人来爱自己才能活下去?在解离中女主被她爸她弟和小刘拯救,现实世界里被死心塌地的男主拯救,哈哈,现实有这么美好吗?这部剧致力于展现性侵受害者无力痛苦的现实,却又安排了两个小说里才有的理想男友,这不荒谬吗?说点实话,自己爱自己最重要也最有用,很难?披了一个女性主义的皮,揭露女性所遭受的歧视与不幸,但价值观还是老的那一套:女人,让我来拯救你吧!你只需要准备一颗赤诚宽容温柔的心就好啦!
补充一下:我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说我觉得女主应该去手刃仇人,或者不择手段去报复。我想说的是,在这部剧里受害者的情绪是缺失的,为什么一个人受到了侮辱与侵害,她却不会愤怒?如果我们觉得这种愤怒的缺失,是由“这是性侵”的特殊性导致的,那么这种想法是不是也在阻止真正受到侵害的人勇敢说出自己的经历和痛苦?
正如评论区的友友说的,女主的愤怒是通过在解离世界里幻想父亲和弟弟为自己报仇表达的(唯一一次言语的表达是对颜圣华说“我一定要杀了他!”),现实世界当然也做不到给出一个公正的结果,坏人得到惩罚,公众会反省,那么,我们的电视剧为什么不能提供一个可能性,就是女性会愤怒,她不需要身边出现某个理想的男性来帮助自己支持自己,她会要求司法的公正,或者用自己的方式去复仇,而不是,所有受侵害的女人都像受伤的动物一样在自己的世界里疗愈?
弦子诉朱军虽然败诉,但它依旧重要依旧警醒,不正是因为弦子勇敢地站出来了,告诉大家,被骚扰并不可耻,我们可以愤怒,可以遗憾,可以不满,女性可以选择站出来,这个社会应该在她站出来的时候保护她支持她。
我说的愤怒,不是说在被强奸的时候女主就应该火冒三丈一巴掌扇过去,也不是被强奸后带上大菜刀去砍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四肢僵硬、无法反抗再正常不过,而性侵留给人的伤害不仅仅存在于事件发生的那几十分钟,而是在余下的岁月里,受害者反复思考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才会遭受这样的对待,是不是怎样怎样了就可以避免不幸。我要说的愤怒是,起码我知道我没有错,不舒服的人是我,感到羞辱的人是我,我凭什么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那些说着“不看开就去自杀吗?”的人,难道所有想自我和解的人都能像女主那样幸运,有忠实的男友陪伴自己,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然后想开吗?难道房思琪未曾试图对自己的遭遇作出解释然后生活下去吗?她解释说那是爱情,那是崇拜,那是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最后她走出来了吗?愤怒和想开并不是矛盾的东西啊。
故事的最后,编剧告诉我们,女孩们值得被爱。女孩们当然值得被爱,可我觉得把走出性侵的阴影的关键因素拔高到“xx爱你,xx爱你,所以不要自我责怪”了就像让没学会走路的孩子去跑步一样。她们为什么走不出来?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她们连爱自己都不会。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你让她相信别人爱她就勇敢生活下去?没有人教男人他们如何如何需要爱,向她人的爱乞怜的,永远是女人。
至于那些说现实世界里愤怒没用所以也不用拍女主的愤怒的,我请你认真看看这些文字再来发表高见。
我真的很疑惑一些连我写的东西都没看完就开始指责一些根本不属于我的观点还要怪我标题有迷惑性的,我并不觉得我的标题是来引战或者指责女性如何如何的。你可以不看,你可以看完觉得没用就点个没用,你可以拉黑我,但没必要在这里拉了一坨????,告诉我这里有????。如果看别人的影评就是读个标题就很生气、骂两句就拉黑的话,真的替你感到遗憾。
(关于剧情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背景,阅读感可能长且枯燥,且有很多很多剧透,慎入!)
这个剧是一个关于解离性障碍患者的患病感受,体验,其病因等和心理创伤相关的心理悬疑剧(偏解析,非惊悚)。它不是表现破案推理调查技术类型的悬疑剧,不是穿越剧,不是平行世界科幻剧,更不是职场剧。
全剧用视听语言解析呈现女主林晨曦因心理创伤引发的解离性障碍的患病经历和感受。通过她的解离症状逐一揭开她背后的秘密,拼凑她的生活和她的世界。
所以,理解剧里的一些剧情可能需要先理解以下和心理学有关的7个问题。
所有内容目录:
1.什么是解离性障碍?
2.解离性障碍可能会出现什么体征症状?
3.解离性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4.解离性障碍是不是精神分裂症?
5.解离是梦吗?解离是幻觉还是妄想?
6.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可能如何构建自己的解离世界呢? (含有剧里林晨曦解离世界的内容拆解)
7. 关于解离性障碍治疗的一些概况。
8.关于心理悬疑剧和剧情bug吐槽。
9. 关于创伤的题外话
10.几个貌似很多观众看完剧还不理解的剧情(11月17日加更)。
--- 剧情1:第1集妈妈找到林晨曦住处留给她校服。
--- 剧情2:第1集里林晨曦接到电话后深夜独自一个人去见Danny。
--- 剧情3:剧中出现多次的鸽子啥意思?
--- 剧情4:林晨曦车祸导致失忆?
--- 剧情5:Danny(骏儒)人物设定是典型的坏人集合体?他只是一个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 剧情6:解离世界里的做手工毛毡品的盲女。
--- 剧情7:师母(谢老师的妻子)和加害者一样坏,帮凶,无法共情?
--- 剧情8:结局太美好,好得不现实,难以接受,是败笔?
1.什么是解离性障碍?
“解离”来自英文dissociation,它其实并非新鲜 “高级” 东西,而是一直都存在的一种现象。
在没有心理精神研究领域关注解离现象时(就是还没正式有一个术语对它描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不约而同地用宗教/迷信等偏于玄学的东西解释它,比如西方的 “附身”(possession)说法;我们这里老百姓俗话说的 “鬼上身”,“元神出窍”,“被上身了” 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解离出现时的现象描述。以前,西方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驱魔,我们就常弄个跳大神儿,叫个魂儿之类的,请个大仙儿解解等等这些没有办法的办法去解决它。但从这些已经能看出来,尽管当人们对解离没有研究根本不明白这个现象时,人们其实已经知道它的存在,且感知到它和梦是有一定区别的。
后来,经过精神学家/心理学家等学术理论上的研究和发展,解离被认定为一种精神现象。据说,Pierre Janet 首先将 “解离” 一词使用为术语(他在1929年第2版的《The Major Symptoms of Hysteria》对癔症的描述里出现)。后来,Braun将解离概念化为他所说的“BASK模型”(Behavior, Affect, Sensation, Knowledge)。他将解离定义为 “一个想法或思维过程与主流意识的解离”。通过BASK模型,Braun指出,解离可能在给定时间发生在BASK 4个层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而在其他时间里与其他组成部分是一致的。
解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s)
解离性障碍是指记忆/意识/身份/感知的中断或崩溃,或思想/环境/行为之间经历脱节和缺乏连续性的精神障碍类型。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病理性使用解离作为防御机制,以非自愿和不健康的方式逃避现实,并导致日常生活中出现某些功能问题。
解离性障碍通常作为对创伤的应激反应而产生,症状体征可能从失忆症到交替身份,部分取决于所患有的解离性障碍的类型,压力时期会使症状暂时恶化且更加明显。但也有一些解离性障碍可能是压力,精神作用物质或根本没有可识别性的触发因素。
2. 解离性障碍可能会出现什么体征症状?
我们先看三个临床真实案例里的患者对自己的解离症状的描述:
临床案例 1:女性,27岁。没感觉,与人疏远一年半来诊。诊断解离性障碍。自己选择间断门诊咨询的方式就诊。主要的解离症状及其动态的恢复过程:
首次来诊时,患者感到自己和身体是分开的,不知道自己是谁?感到周围看到的都不真实。看到周围的车,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大脑经常是一片空白。不能判定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
一年后,患者感到自己慢慢有了一些感觉,在节日中听到鞭炮声,知道这是有了喜庆;看到太阳,开始有温暖的感觉。知道这是上午、或者下午,但是当下午再去回忆上午所发生的事情,感到很遥远。脑中开始有东西,但是不清晰;现在和自己的身体是合在一起了,但不是很贴合;与人在一起,感受不到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别人的感受;反应迟钝,比如,与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别人拍了自己一下,当时自己还没什么反应。
两年后,患者自己感到情况在好转,对周围的事情感到是真的了,比如,感到天是蓝的,自己所看到的是真切的,现在内心的情感也开始活了,但同时对自己做什么有些不确定。
临床案例 2:女性,22岁。对既往经历回忆不起来,感觉头脑混乱3个月。诊断解离性障碍。其主要的解离症状有:
自2004年10月份开始,慢慢地很多东西都回忆不起来了,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以前是什么样的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以前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甚至连妈妈也回忆不起来了,要妈妈不停地讲,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什么样的人。当年11月份,又换了一个住处,同住的是一对带着两个孩子的中年夫妇,这样才记起来原来的一些家庭生活,这其间正好又认识了一个学生,才又想起来自己的读书生活。感觉不到寒冷。搞不清楚同样一群人,有时对自己蛮好,有时又对自己不好。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人的。听妈妈讲过去的自己,感觉妈妈讲述中的那个人不是自己。看世界像隔着雾一样,整个世界都不真实。
临床案例 3:女性,28岁。神不守舍、易疲劳十余年。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童年期性创伤史。其主要的解离症状:
常感神不守舍、心不在焉,自觉心里明白但脑子糊涂。和人说话常常走神,经常没有听到对方的谈话。与人打麻将时,经常发愣,经人提醒才知道该自己出牌了。常被别人说是晃动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眼神涣散,平时生活中容易疲劳,即使在做农活的过程中,也会打盹,在小睡后精神得以缓解。
一般而言(通俗讲),解离性障碍可能包括的体征和症状:
--- 某些时间段、事件、人物和个人信息的记忆丧失(失忆症);
--- 一种自己和情绪分离的感觉;
--- 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看法扭曲且不真实;
--- 身份认同感模糊;
--- 人际关系、工作或生活中的其他重要领域存在重大压力或问题;
--- 无法很好地应对情绪或职业压力;
--- 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和行为, etc.
(具体取决于所诊断的解离性障碍的类型,可参见 ICD11和 DSM-5)
解离性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从普通人群的10%~精神病患者的 46% 不等。已发现解离性障碍在门诊人群以及低收入社区中非常普遍。一项研究发现,在贫困的市中心门诊患者群体中,解离性障碍的患病率为 29%。
不能在一次治疗中排除解离性障碍。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临床医生,被诊断患有解离性障碍的患者通常以前没有被诊断出过解离性障碍。在大多数情况下,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仍然对诊断患有解离性障碍的患者犹豫不决,因为在他们认为被诊断患有解离性障碍之前,这些患者很可能已经被诊断出患有重度抑郁症、焦虑症,还有最常见的是PTSD。
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出现并发症和相关疾病的风险会增加,例如:自残,自杀倾向,自杀行为,性功能障碍,酗酒,吸毒,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睡眠障碍(包括噩梦、失眠和梦游),饮食失调,身体症状(如头晕或非癫痫发作),成为人际关系和工作中的主要困难,等等。
关于一点点我guo的患病概况
曾经看过一个与解离性障碍相关的旧数据:
1982年,由guojia weishengbu 组织在全guo12个地区进行的第一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患有解离性障碍的在15~59岁人口中患病率为3.6‰;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16%,居神经症中第二位,仅次于神经衰弱。农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文盲/半文盲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贫穷者患病率显著高于富裕者。
总体而言,解离性障碍也仍表现出一些相似的特点(相较其他guojia研究),比如,在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患病率较高;文化程度较低的个体更易患病;生活在较封闭环境中的个体比生活在开放环境中的个体更容易发病;多发生于女性(较男性相比),35岁以前发病的患者居多。
常见的解离性障碍的类型:
解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
解离性身份障碍(以前称为多重人格障碍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表现为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人格状态交替出现,在人格状态之间的记忆受损(常发生比普通健忘更严重的记忆空白情况)。在极端情况下,主人人格不知道其他的交替人格;但是,替代人格可以知道所有现有人格。
这种障碍的特点是“转换”到不同的身份。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有两个或更多人在自己的脑海中交谈或生活,并且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其他身份所占据。每个身份都可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个人历史和特征,包括声音、性别、举止、甚至是像需要戴眼镜这样的外观特点的明显差异。每个身份与其他身份的熟悉程度也存在差异。患有解离性身份障碍的人通常也患有解离性失忆症,并且经常患有解离神游症(Dissociative fugue)。
解离性障碍,尤其是解离性身份障碍,虽然是童年时期异常虐待和创伤的结果,但不应归因于罕见情况。解离性身份障碍最好通过更全面的视角来检查,需要考虑到社会,认知和神经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
解离性失忆症(Dissociative amnesia)
解离性失忆症(以前的心因性失忆症psychogenic amnesia)是由于创伤或压力事件而暂时丧失记忆,特别是情景记忆。它被认为是记录在案的最常见的解离性障碍。
解离性失忆症是一种记忆障碍,其特征是突然的逆行性(自动返回)情景记忆丧失,会持续数小时至数年甚至数十年。解离性失忆症以回溯性地报告的记忆缺口为特征。主要症状是比正常健忘更严重的记忆丧失,并且不能用医疗状况来解释。患者无法回忆有关自己或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的信息,尤其是来自创伤时期的信息。
解离性失忆症可能特定发生于特定时间的事件(比如激烈的战斗)。或者更罕见的是,它可能会引起完全丧失对自己的记忆。解离性失忆症可以突然发作或逐渐发生,可能持续几分钟到几年,具体取决于患者创伤的严重程度。它有可能涉及患者有时感觉到迷茫地离开自己的生活(解离神游症)。
解离性失忆症表现为逆行性失忆(无法检索导致失忆症发作的存储记忆),不存在顺行性失忆症(无法形成新的长期记忆)。对情景记忆的访问可能会受到阻碍,而对短期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的损害程度被认为因病例而异。如果其他记忆过程受到影响,它们通常比逆行自传体记忆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逆行自传体记忆被认为是解离性失忆症的标志。
解离性失忆症与机质性失忆症的区别在于,它很可能是由非机质性原因引起的,即没有明显的结构性脑损伤,但某种形式的心理创伤/压力会导致失忆。所以,目前解离性失忆症是一种记忆障碍仍存有争议。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DPDR/DPD)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即患者与自我或周围环境脱节/分离的时期,可能感受到“不真实”。患有这种障碍的人通常会描述一种感觉,好像时间在流逝,他们不在当下的概念中。
人格解体被描述为自己与他们的身体脱节的感觉:感觉好像他们没有完全占据自己的身体;感觉好像他们的言语或身体动作不受控制;感觉脱离了自己的思想或情绪,并从远处体验自己和他们的生活,好像他们是自己思想或身体的外部观察者,但同时仍能意识到这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现实,就像看电影一样。
现实解体被描述为与周围环境的解离,就好像自己周围的世界是模糊的,梦幻的,超现实的或视觉感受是扭曲的,可能会感到超然、朦胧或如梦似幻,时间可能会变慢或加快,世界可能看起来不真实的虚幻。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被认为主要是由童年虐待等人际创伤引起的,特别是遭受情感虐待和忽视的恶劣的童年经历。触发因素可能包括巨大的压力、恐惧或是毒品类等。 只要在经常性惊恐发作持续下,那些患有这种障碍的人就可能处于人格解体状态。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这种解离状态可能会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在极少数情况下,症状可持续数年。
虽然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曾经被认为是罕见的,但在普通人群中约有1-2%的人终生经历了这种情况。男性和女性被诊断患有人格解体障碍的人数相同。1991年对Winnipeg, Manitoba的样本进行的一项研究估计,人格解体障碍的患病率为 2.4%。2008年对几项研究的回顾估计患病率在 0.8%--1.9%。
虽然短暂的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在普通人群中很常见,但只有在这些症状引起严重痛苦或损害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时,才能诊断出这种疾病。
3. 解离性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病理情况下,解离是一种防御机制,为了逃避现实,借此可以消除意识里的痛苦记忆,令处于解离状态者可以暂时获得一种情绪/压力缓解。解离性障碍通常与创伤经历密切相关,比如解离性身份障碍和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被认为是童年时期异常虐待等心理创伤的结果。
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C-PTSD)
理论上,C-PTSD被认为是在个体知觉很少或很少感知的情况下,因暴露于一系列创伤事件而发展起来的精神障碍,尤其是在长时间或重复暴露的情况下没有逃脱的机会。1992 年,美国精神病学家Judith Lewis Herman在她的《创伤与复原》和随附的文章中首次描述了C-PTSD。后来,该精神障碍被纳入WHO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 (ICD-11) ,也得到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 (VA),澳大利亚健康直接 (HDA) 和英国国家卫生服务 (NHS) 的认可,但尚未通过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APA) 的私人批准委员会纳入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
除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的症状外,患有 C-PTSD 的个体还会经历情绪失调、消极的自我信念和羞耻感、对创伤的内疚或失败,以及人际关系困难。C-PTSD 与精神障碍的创伤模型有关,涉及长期与性相关/心理/身体方面的虐待/忽视,或长期遭受来自亲密伴侣的暴力/欺凌/绑架胁持情况下的受害者/卖身契约奴仆/奴役和贩卖人口的受害者/血汗工厂工人/战俘/集中营幸存者/长期被单独监禁的囚犯/从专制宗教叛逃的人。受害者缺乏可行的逃生路线或对此没有感知的情况(如涉及囚禁/诱捕的情况)可能导致类似 C-PTSD 的症状,包括长时间的恐惧感、无价值感、无助感和自我认同的变形以及自我感知。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C-PTSD 不同于但类似于 PTSD,躯体化障碍,解离性身份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它的主要区别是对个人核心身份的扭曲和严重的情绪失调。PTSD未能捕捉到 C-PTSD的一些核心特征,这些因素包括囚禁,心理分裂,安全感/信任感/自我价值感的丧失,以及再次受害的倾向。最重要的是,丧失了连贯的自我意识(这种丧失以及随之而来的症状特征最能将 C-PTSD与PTSD 区分开来)。
因此,有人建议区分C-PTSD 的诊断类别和 PTSD 的诊断类别。C-PTSD 比单独的PTSD更好地描述了长期重复性创伤的普遍负面影响。PTSD 可以与 C-PTSD 并存;然而,单独对 PTSD 的诊断通常不足以概括那些经历过长期创伤经历的人所经历的症状的广度,因此 C-PTSD 超出了PTSD 参数。
患有C-PTSD的成年人有时会从童年开始经历长期的人际创伤,而不是在成年期。这些早期伤害打断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的发展。由于身体和情感上的痛苦或忽视往往是由依恋对象造成的,因此这些人可能会产生一种感觉,即他们从根本上存在缺陷,并且无法依赖以后的其他任何人。这可能成为成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普遍方式,被描述为缺乏安全感依恋。
被诊断出患有C-PTSD的人会可能会有以下类型的症状:
第1组:持续的烦躁,长期自杀倾向,自残、爆发性或极度压制的愤怒(可能交替),极度压制的性行为(可能交替),强迫症等情绪调节上的变化。
第2组:对创伤事件的失忆或改进的回忆,解离发作,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和重温创伤经历等意识上的变化。
第3组:无助感,主动性麻痹,羞耻感,内疚感,自责感,污秽感,以及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可能包括特殊感,完全孤独,没有其他人可以理解自己的信念,或非人类身份的感觉等自我认知上的改变。
第4组:孤立,退缩,亲密关系中断、反复寻找救助者(可能与孤立和退缩交替出现),持续的不信任以及自我保护导致的反复失败等与他人的社交关系发生变化。
第5组:专注于与犯罪者的关系(包括专注于报复),不切实际地将全部权力归于犯罪者,理想化或荒谬的感恩,与犯罪者的特殊或超自然关系的感觉,以及接受犯罪者的信仰体系或将其合理化等对犯罪者看法发生变化。
第6组:失去自我持续的信仰以及绝望和绝望的感觉等寓意系统发生变化。
第7组:躯体化(Somatization)。
在《创伤与复原》里,Herman表达了C-PTSD 患者经常有被误解为天生“依赖”、“受虐狂”或“自欺欺人” 的风险,并将这种误解态度与历史上对女性癔症的误诊相比较。然而,那些发展为C-PTSD 的人是由于创伤性联系的强度导致的。在这种联系中,某人与虐待他们的人发生了紧密的生物化学上的联系,他学会生存,操控和处理所遭受虐待的反应,然后变成其自动反应,多年长久的创伤根植于他们的个性中,最终变成对异常情况的正常反应。所以,患有C-PTSD的人也表现出持久的人格障碍,并有很大可能性再次遭受伤害的风险。
Judith Lewis Herman的《创伤与复原》: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21477
4.解离性障碍是不是精神分裂症?
关于解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s)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区别。
精神分裂症和解离性障碍有一些重叠的症状(比如都可能包括听到声音、记忆力减退以及与自己和他人脱节的感觉等),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它们是不同的病症,具有不同的特征,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更可能以杂乱无章的思想/行为/感觉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老百姓俗话讲的 “精神病” 通常指向的是Schizophrenia;而解离性障碍更可能以记忆、思想、身份和行为的连续性问题导致产生脱离自我/与现实脱节的感觉的精神障碍。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更有可能经历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和记忆丧失;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问题。
解离性身份障碍实际上更多的是关于身份的碎片化,而不是许多自行发展的不同人格,大多数患者仍然能够将他们生命里不同部分视为整个人的一部分。然而,精神分裂症会导致幻觉( hallucination),妄想(delusion)。患者常表现为思想混乱,言语混乱,难以表达情绪。他们可能会听到或感觉到不真实的事物,但同时相信他们的幻觉/妄想,但这些不是独立的身份。
鉴于目前持有的研究来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遗传联系,就是说有精神病家族史的会显着增加一个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同时还存在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因素,比如大脑差异,环境,物质使用等。然而,解离性障碍通常是对重大创伤的反应,比如经历战争/遭受身体或性相关的虐待等。这些痛苦经历使大脑无法做出应对反应。当个体承受巨大压力时,这种精神障碍可能会变得更糟。
精神分裂症的标准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物,以及心理治疗等其他形式的支持。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患者的幻觉和妄想可以消退。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缺乏对其疾病的洞察力,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我没病!” 哈哈),所以不太可能服从治疗。通常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周围人的安全,患者往往被要求住院治疗,但更多的是非自愿入院(精神病院)。
没有专门治疗解离性障碍的药物(被给予的药物仅是有助于控制与解离性障碍相关的症状,如抑郁或焦虑等。)。目前针对解离性障碍的治疗主要通过心理健康咨询或社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师讨论自己的障碍及相关问题(如谈话治疗)。
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可能在部分时间内可以正常工作。只是他们的症状可能会给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比如令他们难以工作,难以维持人际关系或继续接受教育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比其他形式导致的自杀风险)高出20倍,其中约有5%--13%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于自杀。在解离性障碍患者里,超过70%的解离性身份障碍患者曾企图自杀,但很常见多次自杀未遂,同时也常出现自残行为。
由于精神分裂症与遗传影响和大脑差异密切相关,所以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但是可以通过避免环境风险因素(比如孕期和少年时期出现的物质使用)来降低风险。然而,由于解离性障碍与创伤经历密切相关,因此找到减轻痛苦和治疗创伤后遗症的方法可能会很大程度预防解离性障碍的发生,也能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题外话:我很想说,请不要随意对由于创伤导致了解离性障碍的患者轻蔑地称呼为 “精神病”。虽然他们确实患有一定程度上的精神障碍,但并不是你口中的“精神病”。用尊重的态度看待他们并不会让你损失什么,但对那些患者而言这种尊重是被理解的力量支持。
5.解离是梦吗?解离是幻觉还是妄想?
(以下所谈的梦不包括清醒梦情况)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是无意识(潜意识)为解决冲突而做出的尝试,或者是“被压抑的愿望的变相实现”,我们做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 然而,这个理论已被争议其准确性,因为并非所有的梦都是有意义的。
荣格理论认为,梦是通过一种与交流语言截然不同的符号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无意识状态。梦有两个功能:补偿做梦者心灵中的不平衡和让做梦者预测未来。荣格认为,梦可能反映了心理的无意识部分的运作,与自我意识不同。梦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在梦的结构中传达信息,不会试图掩饰无意识的内容或扭曲意义,有意识的自我则可以尝试通过自己的隐喻和象征性解读语言理解梦的意义。
无意识的梦是大脑自行整理/消化现实世界信息的过程,所以梦在显化层面上可能可以被解析。梦的元素可以通过放大和有限的联想来被理解。负责做梦的潜意识(无意识)将一系列想法或现实感官体验编织成一个梦的意识,其形式是一个戏剧性的场景。这种戏剧性的表现象征性地传达了做梦者由部分“感官幻觉”和部分思想组成的想法。
一些理论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梦具有解离特征。从BASK模型看,尽管不认为梦是异常的,但可以看到梦满足解离现象的标准。梦可能适合一个解离框架,但这个假设必须经过实证检验。
解离和梦之间的现象学和行为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人格解体、运动麻痹、不真实感等;做梦后的失忆症与通常在解离状态中常见的失忆症也相似。
在某种程度上,解离世界和梦境都如同一面镜子,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内心的情绪和潜在的渴望等等现实世界出现的问题。
但是,在病理情况下,解离是一种防御机制,为了逃避现实,借此可以消除意识里的痛苦记忆,令处于解离状态者可以暂时获得一种情绪缓解。它筛选出不相关的刺激,从而有助于自我整合功能。梦在无意识处理做梦者的情绪时(尤其是负面情绪),会强迫做梦者面对而不是逃避,从而产生噩梦,而噩梦无助于缓解情绪。
我们所理解的 “解离/幻觉/妄想/错觉” 往往可能是这几个词的望文生义,并不清楚它们的真正含义和恰当的应用。其实用英文来解释很简单:
Dissociation(解离)is NOT hallucination(幻觉)or delusion(妄想).
解离(dissociation)是一个人的意识或心理功能的正常整合的完全或部分意外中断,且当事人无法轻易解释原因。 解离是一种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它切断了与一个人的思想/记忆/感受/行为的联系,它们通常带有自我保护因素,并可能源于创伤的历史。
幻觉(hallucination)与我们通过感官(senses)不准确地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有关。幻觉是看似真实的错误或扭曲的感知结果。幻觉的感知印象是由头脑(mind)产生,而不是任何外部刺激( external stimuli)产生的。
妄想/错觉(delusion)更多地与不准确的信念体系(belief system)有关。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可能都会时而产生轻微的错觉(比如,圣诞老人/牙仙)。 但严重的妄想情况可能包括偏执(paranoia)或迫害(persecution)。在医院里,我们也可能看到过疼痛或其他身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躯体化错觉(somatic delusions)。在诊断/辨别妄想时,是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因素的,因为该信念必须违背的是个人的文化规范(而不是评估员的)。
6.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可能如何构建自己的解离世界?
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构建的解离世界带有他们自己明确的目的性:
潜意识里想要实现的(现实里并未实现或已经失败了)以及想要逃避的某些现实。
他们可能用自己在现实世界里有意识/无意识获取到的各种信息合成再加工后达到满足患者的心理构建目的。
举个列子:
解离世界里的3个人是现实里是真实存在的 A,B,C。
解离世界里3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是现实世界里真实发生的事件1,2,3 。
这里有一点需要清楚:这3个事件里的人物未必是A/B/C。有可能是事件1只是患者在广播里随机听到的,或是在电视上随机看到的,或是身边同事D的事情等等。也就是说,患者可能并不认识事件1-3 里的主人公(也可能认识)。
然后,患者将所有上述信息重新合成再加工:可能会将A放进在事件3里,将B放在事件1里,将C放在事件2里等诸如此类,就变成了构建的解离世界里发生的一切:A3, B1, C2。
所以,解离世界是虚构的,很多内容(连人带事放在一起看)很可能是现实里根本没发生,因为这个解离世界只是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用来逃避自己不想面对的现实而已。但将患者的解离世界发生的一切拆解后再看,是可以对应其现实世界的,从而映照出患者在现实世界的处境和心态等患者不愿开口提及讲述/逃避的现实问题。
某些观众对林晨曦解离世界找逻辑bug,这不得不说他们既没理解主角人物的身份设定,又没看懂这个剧的主题。
观众是一个观察者的视角。你可以假设自己是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那么你应该用以下哪种符合常人逻辑的态度/思维去看待一个解离性障碍患者的精神世界内容呢?请作答,哈哈哈!
A. 应该向患者解释关于其解离世界内容里的逻辑bug的具体细节,然后告诉患者: “你的逻辑漏洞太多了,你说的事情明显不符合常识,在现实中根本不合逻辑,你需要用理性逻辑思维来构建你的解离世界。”
B. 应该用一个正常且专业的客观角度看待患者的讲述(即使患者的描述内容不符合常人逻辑),然后分析患者为什么会构建一个如此的解离世界,设法找出最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解离的原因,或加重患者病情的可能因素等可能有助于患者解决病情的相关治疗思考。
我们用林晨曦的解离世界做个范例分析,哈哈哈哈!
解离世界内容1:全家人对林晨曦的爱。
现实世界里,林晨曦父母当初用 “息事宁人” 冷处理她被老师性侵的事情,这令她深深感到自己被家人背叛,所以她怨恨父母,很多年都不联系他们,爸爸和弟弟去世了都不露面,妈妈过得不好也不管不问,对外人(比如男友)声称自己父母双亡。
在解离世界里,林晨曦的家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力挺她,坚持帮她,深深地爱着她:爸爸积极帮她和谢志忠不断对抗,妈妈也找师母据理力争,弟弟替她出头杀了谢志忠还找师母报仇。没有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她受到伤害而不语。
林晨曦在现实里感受到的恨和背叛一体两面映射她潜意识里是非常希望她父母家人当初可以出面站到她的一边,帮她一起讨回公道让坏人受到惩罚。
解离世界内容2:弟弟+小刘+林晨曦三个年轻人最终打不过师母一个受伤老太太。
现实世界里,谢志忠当初林晨曦做的恶行从没有被公之于众,给林晨曦一个公道。没有人知道她受到了多么大的伤害与不公。所以她的潜意识对这一切的记录是坏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坏人赢了,没人打败过坏人。
她将现实里的这个失败的结局和失望的感受,化作解离世界里的“三个壮年也打不过师母老太太” 这样非常 “荒谬不合逻辑” 的事件。
另外,在林晨曦的解离世界里,谢志忠死了;然而现实世界里,谢志忠没有死,他还活着,师母一直照顾中风的谢志忠。这不难看出林晨曦潜意识里对谢志忠的真实感受。
解离世界内容3:杨佳缨的性爱视频被恶意散播(假设为A3)+杨佳缨勾引江原(假设为B1) + 陈智苓所遇职场不公事件(假设为C2-C4-C5)
现实里真实存在人物:林晨曦的高中好友杨佳缨(A),林晨曦男友江原(B),林晨曦的高中好友陈智苓(C)。
现实里真实发生的事件:某女生的闺蜜和自己男友情感欺骗自己(事件1);某女生职场被迫陪酒(事件2);某女生性爱视频被曝光(事件3); 某女生怀孕受到职场歧视(事件4);某女生职场遭遇剥削/性骚扰等不公(事件5)
将这些A3, B1,C2, C4, C5全部拆解,由此看出(推断出)林晨曦在现实世界里的感受和处境:
— 林晨曦对杨佳缨和陈智苓有某程度上的怨恨,可能甚至感受到她们曾对自己的背叛。
— 林晨曦觉得杨佳缨在伦理道德方面对自己有过伤害。
— 林晨曦和江原的现实关系不良,且有裂痕。
— 林晨曦在职场里面对很多直接和间接的不公境况(即女性职场困境)。
— 林晨曦在日常生活里被诸多不安全感包围(即较为集中在女性身上频发的一些事件)。
PS:解离世界里杨佳缨的视频事件也可能包含现实里Danny侵犯林晨曦时拍摄视频的影子。
纵观林晨曦的解离世界,林晨曦构建的世界不仅是他人对林晨曦的爱和保护,而且她也想要他人之间对彼此的爱和保护,比如,林晨曦救小女孩安安,陈智苓为数个同事的不公遭遇挺身而出,她和陈智苓对杨佳璎遭受伤害时的关心和支持等等这些内容都反映出,林晨曦潜意识里非常渴求一个处处充满对任何受害者都有爱和有保护的世界。
7.关于解离性障碍治疗的一些概况。
没有专门治疗解离性障碍的药物。目前针对解离性障碍的治疗主要通过心理健康咨询或社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师讨论自己的障碍及相关问题。
解离性失忆症的解离性障碍的心理治疗通常可能涉及:
催眠:帮助患者恢复记忆并克服创伤;
创意艺术疗法:使用创意过程来帮助无法表达自己想法的人;
认知疗法:通过谈话治疗以识别不健康和消极的想法/行为;
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或镇静剂等(比如,pentothal有时可能可以帮助恢复记忆)。但这些药物仅是有助于控制/缓解与解离性障碍相关的症状而非专门治疗解离性障碍的药物。
因为解离性失忆症的定义是对大脑没有物理性损伤,用物理方法治疗是很困难的。所以其治疗尝试通常围绕着试图发现是什么创伤事件导致了失忆症。
在二战期间,流行用静脉注射巴比妥类(barbiturates)药物(通常被称为 “真相血清”)作为治疗心因性失忆症的药物。“真相血清” 被认为通过减轻与记忆相关的情感强度来表达痛苦的记忆时,患者更容易忍受其痛苦的记忆。所以,在这种“真相”药物的影响下,患者会更容易谈论他们所发生的事情。然而,从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那里获得的信息往往是真实与幻想的混合体,因此在收集过去事件的准确证据时被认为不科学。
催眠也是一种流行的治疗方式。催眠作为从人们那里获取有关他们过去经历的信息的一种方式,它类似“真相”药物,但实际上它只是降低了(心理)暗示的门槛,这样患者就可以轻松地讲述,但讲述的内容不一定是真实的。 通常催眠和“真相”药物结合使用。如果引起失忆的动机没有立即显现,通常会通过更强烈地询问患者来寻找更深层次的动机。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会发现,患者自行从失忆症中恢复,因此不需要治疗。
针对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治疗主要是非药物的心理治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矛盾意图治疗法;记录保存治疗法;正强化治疗法;体内暴露疗法;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旨在帮助患者以一种不具威胁性的方式重新解释他们所出现的症状;
专注于身体的冥想已被用于实现自我意识,因为冥想可以集中放大感知,否则这些感知会被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状况搁置或中和;
自我催眠训练可能会有所帮助,需要训练患者诱发解离症状并以另一种方式做出反应;
心理教育涉及关于心理障碍的咨询,安慰和强调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是一种知觉障碍,而不是真实的身体体验。
临床药物治疗研究仍在继续以探索多种可能的治疗选择。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治疗通常很困难。一些临床医生推测,这可能是由于诊断延迟导致症状趋于恒定以及对治疗的反应较差。此外,其症状还往往与其他诊断重叠。考虑到许多患者将他们的问题表达得令人费解且独特,识别和诊断病情本身可能对治疗有较大帮助。然而,通常持续短暂的症状,无需治疗即可自行缓解了。
8.关于心理悬疑(Psychological Suspense)和剧情bug吐槽。
中文 “悬疑” 类型是一个笼统描述,它其中是涉及很多子类型的(subgenre)。但很多观众未必明白这其中的细分和区别,只能按照自己对悬疑的定义去理解,所以就有很多观众用比如破案调查技术类型的悬疑套一个心理解析的悬疑,然后发现这个剧没有符合自己一贯对悬疑的认知,就断定 “剧不行,bug多,编剧水平差等等”。
在英文的表述里,“悬疑” 可被译作suspense,也可以叫mystery,甚至很多时候是和thriller放在一起说的,因为这三个类型是相关的并且经常重叠:悬疑片(mystery)通常带有悬念(suspense)元素,惊悚片(thriller)可能涉及悬疑(mystery)。一个电影/电视剧/故事/小说等可能很明显属于一种类型,或者跨越两种类型(但不可能同时属于三种类型)。
悬疑类型(suspense genre)涵盖了从浪漫悬疑(romantic suspense)到心理悬疑(psychological suspense)和恐怖( horror)的所有内容。常见的悬疑(mystery) 子类型里也有心理悬疑(psychological suspense)。
心理悬疑有悬疑类型的一些特点,比如复杂故事情节,制造紧张和不安情绪,让观众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等等。但同时,心理悬疑更着眼于人物思想的深处,探索人物无序的心理动机,并质疑人物的情绪稳定性,探索人物的精神,情感和心理状态。通过对角色人物内心的心理状态的深入探索和解释来实现心理现实主义(通常通过意识流和倒叙等叙事模式来实现)。
《黑暗之心》里Charles Marlow 说过:
“人的心智可以做任何事情,因为一切都在其中,过去和未来都在其中。(心智)那里到底有什么呢? 喜悦、恐惧、悲伤、奉献、勇敢、愤怒... 谁能说得清呢?但真相,当真相剥去了时间的外衣,便让傻瓜目瞪口呆不寒而栗。而他全知道,并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
心理悬疑片(尤其是偏惊悚的)是一种矛盾,且一种自相矛盾的类型,它具有中心辩证法,即我们能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 and 我们无法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表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几乎是难以言表的(unspeakable)。
在创作潮流上(比较受观众欢迎),引发心理悬疑(通常偏向心理惊悚)的事件/因素之一就是某个角色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创伤/记忆丧失等,往往在创伤事件发生很久之后角色人物就一直被困扰/感到被威胁/无助等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症状和病因。我们常见的(也是比较受观众欢迎的)心理悬疑片里的主角有犯罪调查的警探,或探寻真相的记者,或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等等,通过他们将某个事件/某个案件/某个涉案人物等背后隐藏不为人知的真相揭示出来。我们经常能在心理惊悚片(psychological thriller)看到这样的设定:由解离性身份障碍引发各种冲突的故事,用它来解释恐惧/恐怖本身(当恐惧/恐怖本身无法解释时)。这其中具有的现实依据/映照即为真实存在的精神障碍DID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我们再说回这个剧。
这个剧虽然是心理悬疑的悬疑子类型,但它的主角设定是一个受害者,且因为性侵创伤导致了精神障碍。所以主角的解离症状的表现不仅是剧情的主要部分之一,更是剧情发展的主线。
通过主角的病情症状表现揭示出她的患病原因(因性侵心理创伤所导致的精神障碍);通过主角的病情症状表现揭示出为何性侵对她伤害如此之大;通过主角的病情症状表现揭示出为何她遭受如此严重的心理创伤之后却迟迟没有对她的介入支持/帮助/改善,病情越来越重;通过主角的病情症状表现揭示出主角在现实世界里面对的压力和困境,etc. 通过一个受害者(也是患者)的视角让观众看到这个创伤经历以及与现实有关的多种议题(不细致描述,省略N多字,不想冒触发**点)。
我不否认,剧里涉及到的题材让很多观众有共情。从这个角度,有些观众觉得,这个剧纯是在占题材便宜,因为只要这些题材就赢了,剧创们没有讲好一个故事:“只要一揭示,谁还看不明白它讲的是什么吗!”;“... 剥开影视的外壳我们是不懂性侵还是不懂老师性侵...”;“...《难以置信》比它强多了...”;“...《女人不再沉默》里的话题更比它广泛多了...” ;“... 用精神问题来弥补剧情上的逻辑问题,完全没有条理... ” 等等所谓的剧情 “逻辑硬伤”。
但这些观点里有一个问题容易被忽视,即:谁,以什么身份,来讲一个相同底色的故事。故事的直接内核是性侵,但查案警探的角度讲 vs 记者调查的角度讲 vs 施暴者的角度讲 vs 受害者的角度讲,真空假设他们哪怕统统在没有个人bias的情况真实描述还原事件,听故事的外人都会对每一个故事获得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某些观众觉得编剧不能给主角弄一个解离人设就不考虑主角行为的合理性,然后将不合理都推到是主角想象的或者病理人格身上。这听起来有些过于舍本求末的理解偏差了。或许这些观众始终无法理解一个通过病人的眼睛看世界的故事。
他们吐槽林晨曦和Danny对峙时,她笨拙地什么都不会说,只会反复重复 “不是我...有人信吗!”,对不上她人资高管的人设。可是,吐槽的观众,林晨曦成为高管之前,她就已经是个病人了。你们大概从来没有想过,林晨曦是一路带着病情的困扰拼搏到现在的事业成就。她的病情到底给她的职场生活带来多大的困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你们吐槽的那些所谓职场bug。另外,again,这个剧讲的是一个病人(受害者)的心理创伤故事,不是光鲜亮丽的人资高管的职场故事。
他们觉得林晨曦和前男友/现男友的关系处理不合理,颜圣华嫁给Danny的做法也不合理。可是,吐槽的观众,你但凡有对PTSD患者自身如何感受/面对自己的生活和这个世界等现实处境有一点点地了解,你都不会在这个方面(PTSD患者的亲密关系)对林晨曦和颜圣华的剧情觉得bug。
诸如以上的对剧情bug的吐槽恰恰证明了,编剧在编写的时候没有一刻忘记自己笔下的林晨曦和颜圣华都是病人,每一笔的刻画都带着她们的视角,而不是普通人视角,更不是上帝视角。
9. 关于创伤的题外话:
我在短评区看到过一条评论里提到:“...影视剧的一般受众没有那么多耐心和善意来理解一个「病人」... ” 。
我也很想说,某些观众对剧情的不理解根本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想理解。
从目前所有的所谓剧情bug的列举里,特别明显表现出一个令人难过而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无论是现实世界里,还是在虚构影视里,一个受害者(弱者)说的话/讲的故事,往往不是因为她声音太小太弱人们听不到,而是人们确实是不想听,不愿意听,即使听到也觉得让自己不畅快淋漓。或许更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到底哪里出问题了,人们为什么好像失去了聆听弱者声音的能力?
大多数人对创伤引起的PTSD缺乏足够的知识或理解,因此社会上对于心理创伤患者的评价往往过于苛责。对于从未经历过PTSD的旁观者来说,他们总以为在类似的状况下,自己会比受害者表现出更大的抵抗力或觉得自己会做到更快的修复,因此倾向于从受害者的性格中寻找人格特质弱点,借以诠释受害者的行为。他们可能不知道,心理健全的正常人也可能会陷入某种无法逃离的困境而被迫屈服。当他们逃离这种情境后,他们就不再正常或健康了。
创伤事件摧毁的是人们得以正常生活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心理创伤的痛苦源于无力感,受害者被笼罩在无法抵抗的力量下的无助感。
在PTSD患者心中,即使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唤起过去遭受伤害的往事,甚至微乎其微的伤害,亦可勾起过去创伤的回忆。然而,这些扭曲又很难经由成长经历自行修正,因为PTSD患者通常缺乏能够解决冲突的语言与社交技巧。他们极力避开侵扰症状的自我保护的努力往往会进一步恶化PTSD,因为经常逃避会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退缩。PTSD患者几乎不可避免地在任何亲密关系里都难以妥善保护自己,反复经历剧烈且不稳定的情感关系。来自外界的责备/质疑受害者又阻碍了对PTSD患者的心理理解,从而令患者承受额外的心理压力。
对弱势边缘群体的关注和关怀是影视剧本该有的主要责任之一。虽然很可惜我们自己的影视剧不待见这样的群体,但在我们之外,仍然出现反其道而行的大众影视剧愿意认真讲述一个病人的故事,这不能不说是充满人文关怀的难能可贵。
没有人能成为最强者,永远有比自己更强的那个存在。如果人们坚信的只有强是生存不二法则,不强就要被碾压击溃,那我们追求文明社会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如果多一分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和关怀,不仅会让环境靠近温暖文明社会一点点,更是帮助我们自己。因为世上没有人能无时无刻是强者,但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是弱者的时刻。
如果你,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真的实在无法做到理解一个病人的故事,那么至少可以选择不要用你无知的理解方式对一个病人的经历和感受进行嘲讽和谴责。他们努力追寻的不过就是再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而已。
我只想说,你下评断(喷之前)是不是考虑一下,你在现实里没有上帝视角让你看到事物所有的面,但你至少可以尝试尽量多地去了解不同的面,然后再评断。
小测试:你对创伤症候群(PTSD, C-PTSD)了解吗?
请选择出你认为的最佳答案(单选):
1. 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PTSD):
A. 比 PTSD(DSM-5 ) 需要更多符合条件的症状表现
B. 可以在童年或成年创伤后被诊断出来
C. 不要求有功能障碍
D. 与边缘性人格障碍(BPD)没有区别
2.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可在暴露于以下哪种情况后被诊断:
A. 反复创伤
B. 童年虐待
C. 任何创伤事件
D.任何令人沮丧的事件
E. 慢性创伤
3. 以下哪项不是公认的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症状?
A. 自杀倾向
B.听到想法的声音
C. 不信任
D. 妄想
E. 解离状态
4. 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诊断症状包括以下:
A. 人际关系障碍
B. 在当下反复体验到创伤性事件
C. 情绪调节问题
D. 持续的威胁感
E. 上述所有
5. 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心理治疗:
A. 总是只能达到一段时期的稳定
B. 不太可能带来持久的改善
C. 与 PTSD 治疗相比,通常需要更多疗程
D. 不受住房或庇护问题的影响
E.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是不可能的
(正确答案见文章尾部)
10. 更新几个貌似很多观众看完剧还不理解的剧情(11月17日加更)。
剧情1:第1集妈妈找到林晨曦住处留给她校服。
第1集妈妈给林晨曦送校服和最后一集她妈妈和她讲的话放在一看就会清晰了:林晨曦妈妈绝不是想用校服刺激林晨曦,因为她妈妈对林晨曦的精神障碍毫不知情。
第1集她妈妈要找林晨曦帮她,所以她妈妈用校服的唯一目的是想让林晨曦顾念家人。最后一集里她妈妈哭着反复地说 “你为什么放我一个人!” ,就说明她妈妈对她受的创伤程度和病情真是一点都不知道。
剧情往下发展,就很明显,她妈妈这么做是大错特错的,但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林晨曦对家人的怨恨那么深(高中毕业后就不再和家人联系,爸爸和弟弟死了都不露面,对妈妈从不过问):家人当初对她受的伤害没有站在她一边帮她(家人选择了和解)。
虽然最后通过妈妈的话可以知道爸爸和弟弟因为这个事情长久以来对林晨曦深深地感到抱歉,最终认识到了他们不应该不去正视林晨曦的创伤,但他们仍然低估了林晨曦一直被创伤折磨的程度。他们更没有料到,林晨曦因这个创伤一直活在痛苦之中,还因此患上了精神障碍。家人们当初可能觉得以后就好了,忘了就好了,但事实证明,它并不会以后就好了,更是忘不掉的。
剧情2:第1集里林晨曦接到电话后深夜独自一个人去见Danny。
一些观众觉得第1集里林晨曦独自一个人去见Danny的剧情设定不合理/降智之类的,因为觉得女主是事业女强人怎么能有这种反应呢? 我想说,他们在看剧时完全忽略了当时林晨曦接到Danny那个电话时出现的一系列精神状态变化。
当时的剧情是这样的:
(在这个电话之前,林晨曦已经被不同程度地多次触发她心理创伤的内容就不叙述了)
林晨曦当时在看电视播放那个护工的新闻,背景音 “...还连同妻子一同对她提起告诉,并且到处宣扬她是破坏...”,这条新闻再N+1次触碰到了她的创伤;她立刻将电视关掉然后睡着了。
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她周围的环境开始模糊,这表示她的精神状态当时处于紧绷,极度不稳定,时刻有崩溃的可能性。这时,突然她电话响了,是公司来电,Danny打来的。
Danny在电话讲的话对林晨曦又施加了额外的现实压力,差不多是压垮林晨曦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时林晨曦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模糊朦胧甚至略有扭曲,直到她吼出来 “为什么这样对我!”,这表明她在那一刻精神已经崩溃。
不用说精神崩溃,就是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人几乎不可能冷静理性思考,更谈不上能做出恰当的反应决策。
如果林晨曦在精神崩溃的状态下,她仍然能做出冷静分析,制定策略去回击Danny等这样的智斗反应,这样的剧情设定才是不合理。 别忘了,女主是一个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如果她在精神崩溃的状态下仍能清晰思考决策,那她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精神状态也没问题啊。这还怎么发展后面的关于林晨曦的解离性障碍和PTSD的剧情?
剧情3:剧中出现多次的鸽子啥意思?
第6集揭示出林晨曦如何遭受到谢老师性侵。当时的林晨曦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有这几样:天花板和上方的灯,窗外传来鸽子的叫声,还有歌曲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所以,从第1集开始,就有好几次鸽子(甚至是羽毛)一出现,林晨曦周围的世界变得模糊和疏离的场景,这是表示与鸽子相关的东西是触发林晨曦解离的要素之一。
剧情4:林晨曦车祸导致失忆?
林晨曦从Danny的性侵未遂逃离后,她发生了车祸,所以导致了她失忆。这大概是某些观众看剧不细致而出现的误解
第7集通过警察和李皓明的话,观众不难理解到,林晨曦的失忆(事实是发生严重的解离状态)的触发并非是她的车祸,而是当时她车里广播正好播放了歌曲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这首歌曲和鸽子一样都是触发林晨曦解离的要素。
剧情5:Danny(骏儒)人物设定是典型的坏人集合体?他只是一个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包裹这个剧的主题的最大外壳是创伤症候群。观众对林晨曦和颜圣华的PTSD不仅很容易看出来,也更容易共情,所以可能观众觉得这个剧里涉及到的PTSD患者只有她俩,但其实不是。Danny是那个最容易被漏掉的第3个PTSD患者,且是比较典型的C- PTSD范例。
简而言之,在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里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个长期遭受虐待的孩童(比如Danny),由于孩子需要经常安抚对自己施暴的加害者(比如Danny的妈妈),就可能导致孩子极易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者(Danny的表演型人格在剧里被吴慷仁演得多用力????):只要有必要,他就什么都愿意做,比如,对自己的父母,他可能是一个充满同理心的照护者,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个行为举止规范的乖孩子,一个高效的学习者等等。但推动他做出所有这些事情的背后力量是为了博取施暴者对自己的喜爱。
孩子成年后,这种过早被迫形成的能力或许会在他的事业上(比如职场)带来很可观的成就,然而他不会将这些成就归功于自我,反而他会视那个自我为失真且虚伪,因为他正面的自我感根本没形成,或早已被破坏。甚至别人对他的赏识会令他自己更确定无人能真正了解他。他内心坚信,一旦他的真实自我被揭发,别人就会躲开自己,还会辱骂自己(注意剧里一个小细节: Danny只有在失控下自曝了自己的儿时经历,以及后来妻子颜圣华讲述的他儿时遭遇。这都不难看出,Danny对自己的童年经历是保密态度)。如果某天,他这样的人因某些事(比如Danny对女性的暴力)而东窗事发,即他的真实自我被揭开示众,那么旁观者会毫无疑问地认定这种人就是天生坏种。
所以,剧里对Danny的人物设定(除了推动剧情),也是在塑造给观众另一个PTSD患者的形象。 可能因为理解Danny的角色需要观众对PTSD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观众理解到的只有这个人物 “天生坏种” 的表象。
如果说林晨曦的PTSD患者形象让观众产生无比共情,同样承受PTSD的颜圣华成年后仍受丈夫Danny家暴也让观众同情且有所理解(也有不理解的,哈哈哈),那么Danny的PTSD患者形象更像对社会大众一个警醒:创伤不仅是对个人的伤害,也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因为由创伤产生的伤害是多面且复杂的。 大众需要对创伤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剧里其实通过颜圣华的一些话和电视新闻播报背景音也侧面给了观众解释: Danny只是冰山一角,只关注Danny表象的恶对阻止未来犯罪是没有帮助的。
大众在类似事件上积累的愤怒往往因某一起案件而势不可挡地爆发。但只宣泄愤怒是不足够的。在愤怒之后,更需要我们看到:创伤能摧毁一个人的灵魂到什么程度。
我们得承认,所有人心中都早已经被植入了或多或少的恶。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成为了恶魔,往往更可能是因为这个世界希望他成为恶魔。或许我们更需要思考:社会究竟希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可能更是我们阻止犯罪发生的出路。人类只是社会犯罪的工具。
剧情6:解离世界里的做手工毛毡品的盲女。
盲女角色在剧里明显表现出2个作用:
1.盲女做手工毛毡品过于明显地不符合常人的理解,所以会直接让观众对此起疑,对应后面揭示出的解离世界内容反常之一。
2.盲女是林晨曦自我意识和潜意识的临界点。所以最后盲女引导林晨曦从解离世界出来,唤醒林晨曦回到现实。
PS:这种意识临界点的理解也可以参考一下做梦:人做梦,梦到自己想上厕所,憋得到处找厕所,最终可算找到厕所了,然后自己进到厕所里撒尿,但是,发现尿了一次还觉得被尿憋,然后反反复复进厕所,可怎么都解脱不了尿憋的感觉,忽然间发现,不对!这个厕所有问题,好像不是真的厕所,然后人就被尿憋醒了,哈哈哈哈哈哈!
剧情7:师母(谢老师的妻子)和加害者一样坏,帮凶,无法共情?
很多观众看到师母的所想所为,气到想砸屏幕,除了很想骂她,还是很想骂她,因为她实在太坏了!虽然剧结尾演出来现实里的师母一直背负着内疚感和罪恶感,但观众仍然觉得她那么坏不可能会内疚,太理想化了。
现实里这样的人到底会不会像师母那般感受我们无法下定论,但现实里如同师母一样的做事心态却经常出现:因为种种原因,对罪恶/反常等情况视而不见,选择自我欺骗。
对我们看剧的人/旁观者(上帝视角)来说,这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提醒:如何应对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失调是1957年由Leon Festinger首次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认知失调描述了当两种认知彼此不相容时人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涉及到的认知包括(不限于)想法(thought),态度(attitude),个人价值(personal value),行为(behavior)等。
许多情况可能会引发认知失调,比如, 接收到的新信息;承受某些社会压力;需要做出某些选择等等。
认知失调的一些表现可能包括:做决定前有不适感;对过去的决定感到内疚; 对某个决定感到羞耻或尴尬,并因此向他人隐瞒那个决定;行为的正当性或合理性;由于社会压力(而非真正的兴趣)做某事等。
认知失调对人可能有一些情绪影响,比如,焦虑;后悔;自卑;羞耻;压力;自尊心降低;愤怒等。为了缓解认知失调产生的压力与不适感,人会努力更改矛盾的认知,使自己的认知调和一致。所以,认知失调可以促使个人对自身认知方面做出改变。
认知失调带来的改变结果有好有坏:它可能促使人做出积极的改变(如颜圣华,不再纵容Danny的暴力行为,让她自己有个新开始);也可能促使人做出消极的改变(如师母,为有害的行为合理化辩护)。
日常生活里认知失调带来的改变结果(好与坏)很常见。比如,促使不爱运动的人做出改变从而生活方式更健康,这是积极的改变结果;时薪过低劳累但却相信自己热爱工作,这是消极的改变结果。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经历某种形式的认知失调。直面认知失调通常是会带来积极的结果。 但需要我们警惕的是 :当一个人的认知失调导致他为有害的行为辩护或将有害的行为合理化/正当化, 这可能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心理问题了,更容易导致其他问题的产生。
在有害的/不合理的/不正当的行为发生时,即使作为旁观者,我们也不能用沉默不语,装聋作哑,随波逐流,冷漠麻木的态度更改自己的矛盾认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消极的,它终究不会解决问题,更可能将问题发酵,直到某一天,自己也成为了那个问题的受害者。
剧情8:结局太美好,好得不现实,难以接受,是败笔?
一些观众觉得整部剧将女主的性侵创伤刻画得如同杜鹃啼血,却来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这太不现实了。他们觉得,这部剧把女性描写的如此懦弱,没有表现出女主的愤怒,怨恨,反抗,手刃加害者,只一味地刻画女主的害怕恐惧以及最后的和解美满,缺失对受害者愤怒情绪的刻画。
可是, 如果林晨曦没有愤怒,她怎么会一直活在痛苦之中?她心中无处宣泄的委屈和不公难道不正是她最大的愤怒吗?
从遭受性侵后,林晨曦困在自我怀疑之中,这令她无比地沮丧。她的这份长期自我怀疑和沮丧最终都变成了愤怒,灼伤了她自己,直到她支离破碎。观众怎么还能对她的愤怒视而不见呢?甚至无形中否定了林晨曦的愤怒。
或许林晨曦表达出的这种愤怒在那些观众眼里是“无能的愤怒”,而观众/旁观者们想要的是 “你要是强,世界如你所愿” 的愤怒。但这恰恰是林晨曦想要逃离的世界,也是剧创们想要批判的世界: 受害者无处求助的世界,没有对受害者关爱的世界,拥有较大权力的一方随意碾压较弱的一方的不公平的野蛮世界。
受害者因愤怒而去反抗/报复,在剧里会让观众看得很爽;在现实里,会让旁观者看得很爽,但这种做法归根到底都是受害者一个人遍体鳞伤地抗争。如果受害者没有做到,旁观者就指责受害者的懦弱。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受害者有罪论呢?
愤怒和怨恨不会将受害者从痛苦中解脱。如果受害者不走出来自我和解,这些愤怒和怨恨更可能如同黑洞,终究受害者自己也将被吞噬。无论是剧里还是现实,受害者自己最终的灰飞烟灭难道是我们想要的结局吗?
正是由于剧创们从始至终都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看待一切,所以才给了林晨曦一个自我和解的结局。因为在创伤之后,如同林晨曦一样的人,她们首先是受害者,其次才是女性,如何帮助受害者活下去才是对她们至关重要的,因为只要活着,一切才有希望。而这才是最实际的,也是最现实的。
对于受害者来说,与自己和解,不让自己受过去所困,才能重新面对生活,才能更健康地继续自己的人生。告诉受害者选择放下,是让受害者不要再责怪自己,放过自己。受害者的放下不等于原谅加害者。受害者的宽恕更不是为了加害者,而是对受害者自己的宽容。
当一些观众用某些女性受害者通过法律或其他途径为自己谋求到了正义的范例去规训那些如同林晨曦一样的受害者时,也请这些观众看到那些受害者孤身一路谋求正义时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正义不是某个/某几个受害者就能够解决的,是关乎你我他她的社会性问题。不要期待受害者孤军奋战换来你们旁观者的安逸和过瘾。
如同 “给女性灌输弱者思维;输出 “女性是弱者” 的刻板印象;是告诉女性不要愤怒/不要自己对抗命运/要靠别人来拯救;是社会对女性的规训” 等这样的话不应该对女性受害者说。用女性力量的名义斥责女性受害者的不反抗/不报复的软弱只能将女性从一个火炕推到另一个火炕。女性受害者愿意选择重建自我,继续面对生活,这已经足以证明了她们是强而非弱。
如果旁观者觉得看到受害者的恐惧/委屈/懦弱让自己产生了愤怒,那么请把你的愤怒用在呼喊旁观者们停止沉默不语的冷漠麻木,而不是责备女性受害者的软弱。让加害者受到惩罚不是受害者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所有人都能在受害者求助时能积极回应她们,在受害者需要理解和支持时,有人在她们的身边。让受害者知道总是有人能接住她们,而不是冷眼旁观。
测试答案:1. B; 2. C; 3. D; 4. E; 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