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中字
正片
HD国语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奇袭
温德米尔儿童
血战丛林
不要忘记敌人
撒哈拉1995
游牧战神
行动目标希特勒
平原枪声
布查
血性山谷
熟悉中国电影的观众,绝对知道《大决战》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而熟悉战争史的军迷们,也非常清楚《大决战》所展现的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在军史上的地位。今年是《大决战》公映30周年,也是党的100周年华诞。让我们再次回顾这部巅峰之作,感受它为我们带来的冲击和震撼!n
“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成为历史。但,假如我们有暇在棋盘上,还原当年的黑白对弈,仍可以感受到那棋局变幻莫测,感受到那每一颗落子的雷霆万钧之力。”——《大决战:辽沈战役》开场。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解放战争中最惊心动魄的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前后历时142天,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基础。这场战略决战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将彻底推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的统治,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后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荧幕,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最终未能如愿。1986年1月,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将“三大战役”拍摄为故事片的任务交给了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八一厂)。
由八一厂拍摄“三大战役”无可厚非,因为八一厂是我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摄制大量优秀的军教片、纪录片和故事片,也翻译了很多国外反映宏大战争场景的影片。而且就在1986年,八一厂协助当时的总参谋部、军科院军事研究部,编摄了反映三大战役的军事教学片《伟大的战略决战》。
八一厂在1986年2月组建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由王军、史超、李平分别负责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部分影片剧本的创作。《大决战》剧组按照八一厂“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查阅了包括当事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资料,采访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三大战役旧战场。中央领导和诸多老同志对该片剧本创作进行了指导。
1987年年底,《大决战》电影文学剧本完成最后一稿,影片随即进入筹拍阶段。八一厂经研究决定由李俊出任总导演,杨庆卫为总制片主任,同时确定由杨光远、蔡继渭、韦廉分别负责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具体拍摄工作。八一厂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参拍队伍,当时全厂1000多名职工,就有800多人参与了拍摄。
《大决战》涉及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236位,其中主要角色达50人之多。摄制组以全国海选、“自愿报名、试戏选拔”的方式选拔演员,原则是形神具备、一般演员要朴实、我方角色要有“土香味”。当时参加遴选的,很多是当时的著名演员。最终摄制组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了古月、赵恒多、马绍信、卢奇等一大批优秀演员参加拍摄。
1989年,《大决战》正式投入拍摄。开拍之际,总导演李俊还率杨光远、蔡继渭、韦廉三个分导演拜访聂荣臻元帅。作为平津战役总前委之一,聂荣臻元帅详细介绍了“三大战役”的一些情况,对平津战役讲得更为详细,包括争取傅作义、保护古都等历史细节。聂帅详细的讲解,对《大决战》的拍摄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很多《大决战》剧组人员在后来的回忆中称,《大决战》是举全国之力组织、集全军之力拍摄。据统计,共有来自解放军各大军区、有关院校、武警部队等单位的约13万干部战士参加了拍摄。全片拍摄地区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参拍群众达15余万人次。
据原八一厂摄影师杨振吉回忆,《大决战》一开始是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分成三个大组同时拍摄,后来因为进度问题,又分成了十个组展开工作。而且后来的拍摄过程中,剧本也曾有过修改,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
作为一部战争巨制,《大决战》的战场规模空前,烟火效果也是国内电影的极致水平。据统计,为拍摄《大决战》,共动用了炸弹3500个、TNT炸药160吨、黑白烟幕70吨、血浆100公斤、军用装甲车20辆、真坦克50辆、可炸汽车100辆,空包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假枪支6000支、刺刀6000把。
而且,在有烟火爆炸场景的拍摄中,摄制组对现场人员的安全非常注意,有时候在完成炸点设置后,还要反复检查,导演甚至是最后一个撤离现场的。摄制组拍摄烟火爆炸场景,未曾出现过安全事故。
《大决战》采取先拍摄、后配音的方式,据当时的配音导演吴俊全介绍,全片有400多位配音演员参加了配音工作。在演员采用普通话还是采用方言演出的问题上,摄制组在征询总政治部领导、专家顾问和一些老同志的意见后,最终确定一部分领袖和将帅讲方言,其余人物讲普通话。
应该说,参拍《大决战》的演员都是极为敬业的,他们的表演水平非常高,对角色的塑造非常到位。《大决战》这部电影太大了,每一个角色都要做到符合当时的真实人物,而且要突破脸谱化公式化的俗套,同时要把角色演得生动、演活了,这是天大的难题。但老一辈演员就是能克服困难,成就这部战争巨制。
摄制组的呕心沥血更是值得敬佩,据摄影师杨振吉回忆,为拍摄《淮海战役》中一个下大雪的镜头,剧组派出一个小分队到哈尔滨等雪,一等就是两个月。此外,《辽沈战役》那个著名的“冰河开冻”经典镜头,剧组为了这个镜头在黄河边苦候了两年。
回到《大决战》影片的本身。以前笔者也看过一些有关《大决战》的文章和评论,很多人留言,说什么“一场内战而已,有什么可以大书特书的”,或者是“内战就是民族悲剧,没有胜利者”之类的论调。诚然,内战确实是一场悲剧,毕竟中国人民不是好战者,“中国人打中国人”这种事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很多人注重的是“内战是一场悲剧”这一个点,却忽略了“内战因为什么爆发”,以及“为什么这群中国人要和另一群中国人打仗”这些根本问题。是谁挑起了内战?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了全面内战。
而《大决战》的开头旁白就已经明确表明了,这场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对受到美帝国主义支持,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进行的一场伟大的解放战争。而《大决战》所讲述的“三大战役”,这是这场战争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战略决战阶段,可以说是一战定乾坤。
那么,谁是胜利者呢?自然不是如今躲在台湾岛上,只会整天唧唧歪歪却一事无成的国民党。
胜利者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中国人民。是如今正在努力建设祖国的中国人民。
当然了,作为内战遗留问题的台湾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那么中国内战并没有彻底结束。
根本问题说完了,还是讲《大决战》本身。因为三部曲太大,值得说的东西太多,笔者词穷,讲不了那么多。所以挑几个部分讲。
这部影片的顾问有7位,全部是经历了三大战役的老同志。
《大决战》应该是我国故事片里实景拍摄规模最大的了,毕竟当年三大战役的战场太大了。而且影片拍摄的时候,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发,保留着当年的原貌。举一个例子,当年拍摄“辽沈战役”时,锦州市区基本都是平房,连城内的辽代古塔也还没有修缮,基本和1948年的样子差不多。
笔者讲《大决战》是中国军事题材影片的巅峰,一点都没有夸大。三部电影时长十个多小时,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有技高一筹的战略战术。博弈的紧张、战斗的激烈,统统在这一部片子里展现出来。而且全片没有特效,全部是部队实打实地拍摄。实景爆破的规模应该是国产片之最(如果有超过的片子,麻烦用数据告诉笔者)。
《大决战》做到了符合史实和艺术创作的平衡。前苏联最大规模的军事题材电影是《解放》,这部电影的战争场面规模更大,也完全是按照苏联卫国战争历史拍摄,但是它更偏重于史实表达,以至于影片更趋于纪录片风格,艺术创作部分不足。
《大决战》完全是按照史实拍摄,辽沈战役的重点在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围歼廖耀湘兵团;淮海战役的重点在围歼黄伯韬兵团、围歼黄维兵团和围歼杜聿明集团;平津战役的重点在攻克新保安、解放天津和北平和平解放。影片做到了战役和战役之间的衔接非常流畅,用所有的重点组合成一场庞大的决战。
而剧情和细节的艺术创作,《大决战》非常厉害。配水池战斗后那位送饭的老班长、淮海战役中整整一个连被蒙上白布的牺牲战士,仅仅是这种悲伤、悲壮的情节,演绎出来足以让观众潸然泪下。
值得一提的是,《大决战》三部曲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辽沈战役”开篇时,毛泽东在陕北登上高山,望着黄河冰封解冻;而在“平津战役”结尾时,毛泽东登上长城,看到的是红日初升,也寓意着新中国的诞生。这种意境,笔者只能说“太棒了”!
大场面登峰造极了。《大决战》的大场面多厉害,以至于后来很多的影视剧,它们拍不出大场面的行军或战斗,只能去剪辑《大决战》的片段(比如《亮剑》、《建国大业》都有)。攻克锦州、围歼廖耀湘兵团、围歼黄维兵团、攻克新保安、金汤桥会师,一言不合就是一个长镜头航拍。
而且被广大军迷封为经典镜头的“黄维兵团行军”,更是一段无法让人忘怀的长镜头航拍,同时配上一段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不过,很多军迷都表示,黄维兵团可走不出影片里的气势。
对弈太精彩了。三大战役是一场决战,不仅是两军对垒,更是双方统帅部的较量。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只在小小的西柏坡里,指挥着全国各战略区摧枯拉朽;而蒋介石坐着飞机到处飞,动辄朝令夕改,也难以力挽狂澜。
“淮海战役”中,国共双方统帅部都有一场对战局起决定意义的会议,镜头不断在双方统帅部之间转换,这段剧情是非常精彩的:蒋介石略有担忧仍强装镇定,最后一句“优势在我”并无底气;而毛泽东冷静分析且胸有成竹,最后一句便把战役决心定下来,并不拖泥带水。
《大决战》有太多值得说的东西,但是因为篇幅关系,就不一一述说了。1991年,《大决战》三部六集拍摄完毕,经多位领导人审核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于1991年公映,《平津战役》于1992年公映。中央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还特意为《大决战》题写了片名。
1991年8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64周年,《大决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影片在全国上映后,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邓小平同志看过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仅在中国内地,《大决战》还在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地上映,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有台湾人士看到《大决战》后,评价赵恒多饰演的蒋介石非常到位。
1992年1月,《大决战》荣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道具和最佳烟火等6项大奖。同年,该片获得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同年2月,《大决战》又荣获解放军文艺大奖和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原总政治部给《大决战》摄制组记一等功。
笔者感谢《大决战》摄制组,以及所有为《大决战》付出努力的人们,他们为观众献上了这部史诗巨作。《大决战》影片结束时会发演职员表,但更多的是鸣谢为本片提供支持的中央和地方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举国之力拍摄一部电影,恐怕以后再也没有了。
n同时要感谢那个时代的英雄和烈士。《平津战役》后期有这样一段张家声老师的旁白:
“人们回顾革命道路坎坷艰辛,在两种命运大决战的四年中,仅人民解放军就牺牲二十六万人,负伤一百零四万人。又何止于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有多少中华优秀儿女……有多少中华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他们随着属于自己的年代去了,他们的身影投映在大地上,将永远不会消逝。”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n电影《大决战》诞生记;
《大决战》:新中国战争电影史诗;n
空前绝后的电影《大决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被安置和重建的大屠杀儿......
播放指数:58℃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HD中字在线观看 - 战争片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41285-1-1.html
这比国民党好太多。蒋介石不信任卫立煌,派杜聿明匆忙接手东北战局,杜聿明是尴尬的。杜聿明也未能执行好蒋介石的思路,蒋介石的通盘考虑,仅仅是几次靠前指挥,不伦不类,打乱指挥官的思路。将帅不和。
东北野战军的指挥官,101——林彪总是精打细算的,总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最多的胜利。但总算是能够站在全局上思考,尽量歼敌,不放东北国民党一兵一卒出山海关或是海上。
做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客人,这饭怎么吃?
好在东北野战军都是敢打敢拼的,哪怕是部队打光了,哪怕付出前线将士全部牺牲的代价也要完成目标任务。
反观国民党军,都为保存自身实力在打小算盘。比如,廖耀湘兵团实施西逃计划,攻击黑山、大虎山,舍不得拿出精锐的新一军和第五军,丧失了时间,直到,攻击锦州部队集结过来了,仍未越过黑山和大虎山一线。
东北野战军能在流动的野战状态下,消灭了整个廖耀湘兵团,确实是东北国民党军队在战术上、在心理上彻底的溃败。一个炊事班长都能抓国民党师长的俘虏。一个班可以抓上千人的俘虏。
第二,国民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彻底失败,让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看不到希望。中共在解放区开展的土改运动,争取到了最大多数的人,也就是农民的支持。农民为了保卫到手的土改胜利,拼死支持解放军。
第三,政工工作的巨大胜利。通过策动亲共的国民党军军官战场起义,缩短了战场进程。在战场,许多被俘虏的国民党军很快的加入到解放军的行列,并且马上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在城市攻坚战中、甄别高级别俘虏等工作上出力不小。
熟悉中国电影的观众,绝对知道《大决战》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而熟悉战争史的军迷们,也非常清楚《大决战》所展现的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在军史上的地位。今年是《大决战》公映30周年,也是党的100周年华诞。让我们再次回顾这部巅峰之作,感受它为我们带来的冲击和震撼!n
“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成为历史。但,假如我们有暇在棋盘上,还原当年的黑白对弈,仍可以感受到那棋局变幻莫测,感受到那每一颗落子的雷霆万钧之力。”——《大决战:辽沈战役》开场。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解放战争中最惊心动魄的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前后历时142天,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基础。这场战略决战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将彻底推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的统治,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后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荧幕,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最终未能如愿。1986年1月,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将“三大战役”拍摄为故事片的任务交给了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八一厂)。
由八一厂拍摄“三大战役”无可厚非,因为八一厂是我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摄制大量优秀的军教片、纪录片和故事片,也翻译了很多国外反映宏大战争场景的影片。而且就在1986年,八一厂协助当时的总参谋部、军科院军事研究部,编摄了反映三大战役的军事教学片《伟大的战略决战》。
八一厂在1986年2月组建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由王军、史超、李平分别负责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部分影片剧本的创作。《大决战》剧组按照八一厂“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查阅了包括当事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资料,采访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三大战役旧战场。中央领导和诸多老同志对该片剧本创作进行了指导。
1987年年底,《大决战》电影文学剧本完成最后一稿,影片随即进入筹拍阶段。八一厂经研究决定由李俊出任总导演,杨庆卫为总制片主任,同时确定由杨光远、蔡继渭、韦廉分别负责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具体拍摄工作。八一厂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参拍队伍,当时全厂1000多名职工,就有800多人参与了拍摄。
《大决战》涉及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236位,其中主要角色达50人之多。摄制组以全国海选、“自愿报名、试戏选拔”的方式选拔演员,原则是形神具备、一般演员要朴实、我方角色要有“土香味”。当时参加遴选的,很多是当时的著名演员。最终摄制组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了古月、赵恒多、马绍信、卢奇等一大批优秀演员参加拍摄。
1989年,《大决战》正式投入拍摄。开拍之际,总导演李俊还率杨光远、蔡继渭、韦廉三个分导演拜访聂荣臻元帅。作为平津战役总前委之一,聂荣臻元帅详细介绍了“三大战役”的一些情况,对平津战役讲得更为详细,包括争取傅作义、保护古都等历史细节。聂帅详细的讲解,对《大决战》的拍摄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很多《大决战》剧组人员在后来的回忆中称,《大决战》是举全国之力组织、集全军之力拍摄。据统计,共有来自解放军各大军区、有关院校、武警部队等单位的约13万干部战士参加了拍摄。全片拍摄地区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参拍群众达15余万人次。
据原八一厂摄影师杨振吉回忆,《大决战》一开始是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分成三个大组同时拍摄,后来因为进度问题,又分成了十个组展开工作。而且后来的拍摄过程中,剧本也曾有过修改,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
作为一部战争巨制,《大决战》的战场规模空前,烟火效果也是国内电影的极致水平。据统计,为拍摄《大决战》,共动用了炸弹3500个、TNT炸药160吨、黑白烟幕70吨、血浆100公斤、军用装甲车20辆、真坦克50辆、可炸汽车100辆,空包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假枪支6000支、刺刀6000把。
而且,在有烟火爆炸场景的拍摄中,摄制组对现场人员的安全非常注意,有时候在完成炸点设置后,还要反复检查,导演甚至是最后一个撤离现场的。摄制组拍摄烟火爆炸场景,未曾出现过安全事故。
《大决战》采取先拍摄、后配音的方式,据当时的配音导演吴俊全介绍,全片有400多位配音演员参加了配音工作。在演员采用普通话还是采用方言演出的问题上,摄制组在征询总政治部领导、专家顾问和一些老同志的意见后,最终确定一部分领袖和将帅讲方言,其余人物讲普通话。
应该说,参拍《大决战》的演员都是极为敬业的,他们的表演水平非常高,对角色的塑造非常到位。《大决战》这部电影太大了,每一个角色都要做到符合当时的真实人物,而且要突破脸谱化公式化的俗套,同时要把角色演得生动、演活了,这是天大的难题。但老一辈演员就是能克服困难,成就这部战争巨制。
摄制组的呕心沥血更是值得敬佩,据摄影师杨振吉回忆,为拍摄《淮海战役》中一个下大雪的镜头,剧组派出一个小分队到哈尔滨等雪,一等就是两个月。此外,《辽沈战役》那个著名的“冰河开冻”经典镜头,剧组为了这个镜头在黄河边苦候了两年。
回到《大决战》影片的本身。以前笔者也看过一些有关《大决战》的文章和评论,很多人留言,说什么“一场内战而已,有什么可以大书特书的”,或者是“内战就是民族悲剧,没有胜利者”之类的论调。诚然,内战确实是一场悲剧,毕竟中国人民不是好战者,“中国人打中国人”这种事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很多人注重的是“内战是一场悲剧”这一个点,却忽略了“内战因为什么爆发”,以及“为什么这群中国人要和另一群中国人打仗”这些根本问题。是谁挑起了内战?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了全面内战。
而《大决战》的开头旁白就已经明确表明了,这场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对受到美帝国主义支持,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进行的一场伟大的解放战争。而《大决战》所讲述的“三大战役”,这是这场战争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战略决战阶段,可以说是一战定乾坤。
那么,谁是胜利者呢?自然不是如今躲在台湾岛上,只会整天唧唧歪歪却一事无成的国民党。
胜利者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中国人民。是如今正在努力建设祖国的中国人民。
当然了,作为内战遗留问题的台湾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那么中国内战并没有彻底结束。
根本问题说完了,还是讲《大决战》本身。因为三部曲太大,值得说的东西太多,笔者词穷,讲不了那么多。所以挑几个部分讲。
这部影片的顾问有7位,全部是经历了三大战役的老同志。
《大决战》应该是我国故事片里实景拍摄规模最大的了,毕竟当年三大战役的战场太大了。而且影片拍摄的时候,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发,保留着当年的原貌。举一个例子,当年拍摄“辽沈战役”时,锦州市区基本都是平房,连城内的辽代古塔也还没有修缮,基本和1948年的样子差不多。
笔者讲《大决战》是中国军事题材影片的巅峰,一点都没有夸大。三部电影时长十个多小时,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有技高一筹的战略战术。博弈的紧张、战斗的激烈,统统在这一部片子里展现出来。而且全片没有特效,全部是部队实打实地拍摄。实景爆破的规模应该是国产片之最(如果有超过的片子,麻烦用数据告诉笔者)。
《大决战》做到了符合史实和艺术创作的平衡。前苏联最大规模的军事题材电影是《解放》,这部电影的战争场面规模更大,也完全是按照苏联卫国战争历史拍摄,但是它更偏重于史实表达,以至于影片更趋于纪录片风格,艺术创作部分不足。
《大决战》完全是按照史实拍摄,辽沈战役的重点在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围歼廖耀湘兵团;淮海战役的重点在围歼黄伯韬兵团、围歼黄维兵团和围歼杜聿明集团;平津战役的重点在攻克新保安、解放天津和北平和平解放。影片做到了战役和战役之间的衔接非常流畅,用所有的重点组合成一场庞大的决战。
而剧情和细节的艺术创作,《大决战》非常厉害。配水池战斗后那位送饭的老班长、淮海战役中整整一个连被蒙上白布的牺牲战士,仅仅是这种悲伤、悲壮的情节,演绎出来足以让观众潸然泪下。
值得一提的是,《大决战》三部曲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辽沈战役”开篇时,毛泽东在陕北登上高山,望着黄河冰封解冻;而在“平津战役”结尾时,毛泽东登上长城,看到的是红日初升,也寓意着新中国的诞生。这种意境,笔者只能说“太棒了”!
大场面登峰造极了。《大决战》的大场面多厉害,以至于后来很多的影视剧,它们拍不出大场面的行军或战斗,只能去剪辑《大决战》的片段(比如《亮剑》、《建国大业》都有)。攻克锦州、围歼廖耀湘兵团、围歼黄维兵团、攻克新保安、金汤桥会师,一言不合就是一个长镜头航拍。
而且被广大军迷封为经典镜头的“黄维兵团行军”,更是一段无法让人忘怀的长镜头航拍,同时配上一段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不过,很多军迷都表示,黄维兵团可走不出影片里的气势。
对弈太精彩了。三大战役是一场决战,不仅是两军对垒,更是双方统帅部的较量。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只在小小的西柏坡里,指挥着全国各战略区摧枯拉朽;而蒋介石坐着飞机到处飞,动辄朝令夕改,也难以力挽狂澜。
“淮海战役”中,国共双方统帅部都有一场对战局起决定意义的会议,镜头不断在双方统帅部之间转换,这段剧情是非常精彩的:蒋介石略有担忧仍强装镇定,最后一句“优势在我”并无底气;而毛泽东冷静分析且胸有成竹,最后一句便把战役决心定下来,并不拖泥带水。
《大决战》有太多值得说的东西,但是因为篇幅关系,就不一一述说了。1991年,《大决战》三部六集拍摄完毕,经多位领导人审核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于1991年公映,《平津战役》于1992年公映。中央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还特意为《大决战》题写了片名。
1991年8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64周年,《大决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影片在全国上映后,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邓小平同志看过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仅在中国内地,《大决战》还在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地上映,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有台湾人士看到《大决战》后,评价赵恒多饰演的蒋介石非常到位。
1992年1月,《大决战》荣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道具和最佳烟火等6项大奖。同年,该片获得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同年2月,《大决战》又荣获解放军文艺大奖和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原总政治部给《大决战》摄制组记一等功。
笔者感谢《大决战》摄制组,以及所有为《大决战》付出努力的人们,他们为观众献上了这部史诗巨作。《大决战》影片结束时会发演职员表,但更多的是鸣谢为本片提供支持的中央和地方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举国之力拍摄一部电影,恐怕以后再也没有了。
n同时要感谢那个时代的英雄和烈士。《平津战役》后期有这样一段张家声老师的旁白:
“人们回顾革命道路坎坷艰辛,在两种命运大决战的四年中,仅人民解放军就牺牲二十六万人,负伤一百零四万人。又何止于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有多少中华优秀儿女……有多少中华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他们随着属于自己的年代去了,他们的身影投映在大地上,将永远不会消逝。”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n电影《大决战》诞生记;
《大决战》:新中国战争电影史诗;n
空前绝后的电影《大决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我没有笑,我可以说十几年过去了我看到猪肉炖粉条,依然想到的是那些死去的战士。
这一篇当然不说历史。历史本来就说不清楚。这一篇只是说在通篇煽情的《辽沈战役》里,甚至在都在煽情的中国革命电影史里,为什么这一桶菜名都不够好听的猪肉炖粉条却是中国革命中最让人感动的一个细节。
因为这是一个活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就在这一幕之前,就是这个营的战士们去打配水池,这一段构图之惨烈,令人不得不佩服当年的场务、道具、化妆、烟火等工作人员之细心和敬业。但是却并不让人落泪,因为这一段主要表现的是两个战士要去同归于尽,之前两人已经身中数弹,死亡旗帜早已挂起。最重要的是,片子在表现这一段时为了渲染惨烈,极其拖沓反复,而且这套路在众多片子中都有,此时观众早就暗暗在劝他们:给自己个痛快吧。
这是从死人的角度去展示战争的残酷。但是,坐在电影院里的是活人,无论如何我们都感受不到,无论如何,情节已发展至此,我们都盼着他们死个痛快,最好拉上敌人的碉堡垫背,也算死得其所。
看见没有,连干脆利落地死都已经不够了,还必须完成一定战术目的。
同样的例子还有《孤独的幸存者》,海豹队员被打死的时候多机位慢镜,极力渲染他们死得悲壮。但是作为活人,我们是不愿意看到他们死的。让他们慢慢死并不增加我的难过。这就是为什么《英雄本色》小马哥死的时候所有人心都颤了一下,因为完全没有准备。矛盾就在于《孤独的幸存者》里那四个队员的死是绝大多数人在进电影院前就知道了的。他们的死没有什么突然性好讲,所以只有渲染他们死的过程,而拉长这一段死亡很大程度上只会增加观众的不适,甚至还会有人责怪队员们为什么不拉响个手榴弹抱着个恐怖分子同归于尽。
所以电影最后主角被救出来时的催泪效果就要好于前者,尤其是他用几句旁白怀念战友时。因为我们更能理解活人的感受,即使我们没有经历过那种惨烈,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是可以想象。
那是不是众所周知的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催泪就没法子了呢。也不尽然。《93号航班》大家都知道,飞机上的人反抗恐怖分子无果,飞机坠毁了。但是影片处理得非常巧妙,那就是他们差一点点就得救了。还有《甲午海战》,有那么一刻我们以为历史书写错了,因为致远号就差那么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就真的撞上去了。
总结起来,依旧是要增加观众的代入感。如果情节发展成了大家看一个人怎么死,对观众只是一种煎熬。
也许《耶稣受难记》是个例外,他一直在让大家看他怎么死。但是最震撼的部分依旧是他作为活人的时候,这部分惨到观众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会死去。所以当他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观众很大程度上已经释然了。
也就是说,提升观众代入感的归宿还是要强化观众的逆向感受。观众想让一个角色死,你偏让他活,观众想让一个角色活,你偏让他死。泪点其实就是观众想要却要不到的东西的体现。
不是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也存在着尴尬,它需要一个活着的旁观者去看到战争的残酷,但是为了剧情的推进这个旁观者需要置身惨烈之中,又为了能让这个旁观者把所见所闻所感传达出来,就必须让他活着走出战争的炼狱。这时大家就会说,我的天这你都活得下来太狗血啦。
因此这部电影里炊事员的出场确实是神来之笔。在之前残酷但是略显沉闷的战争场面后,按照这种主旋律的套路,镜头就该给到领导沉思或者国军统帅手忙脚乱了。但镜头却留在了铁丝网残破的战场上,炊事员带着猪肉炖粉条却没有一个战士能够站起来。而炊事员是没有参加战斗的,他很淳朴地以为战士们正在欢庆胜利,这种悲喜反差只有活人才能感受得到。而正是炊事员的出场让之前惨烈得生硬的战争场面有了活的色彩。因为前面的战争场面尽可以随意想象其惨烈,全部战士都牺牲了不会落个剧情狗血的口实,后面炊事员带着观众的视角进入电影,在捞起粉条之时让观众感受着战争的残酷和骨肉相残的悲哀。
《大战宁沪杭》里四川路桥上二班全部牺牲了,镜头一下跳到已经老去的他们的战友沉思的表情。这种催泪效果更是惊人。因此感动的并非是死去的人怎么惨,而是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原本有的无限可能被这样残酷地截断了。
今天看到有人发帖力荐这部片子,于是看了一下。发现自己虽然早看过这部片子,但是时隔几年,年龄的成长让我对这部电影有了重新的认识。
经典电影之所以为经典,那就是里面有很多细节值得仔细推敲,每次甚至有新的感悟。
电影由古月饰演毛泽东,个人觉得的确胜过唐国强。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是霸气味道浓重的,喜欢沉思的人,适于不怎么熟悉的人来看,或许领袖都是有些脾气的嘛。而古月是饰演的则是位刚柔并济,宽厚和气的人,适于比较了解一些毛泽东事迹的人来看。
周恩来,蒋介石,林彪等数十人人都是当时的“电影明星”来饰演,演技都是超一流的高手,阵容十分强大~~
电影长达3小时,就不一一多讲,扼要说明。
一是对林彪的位置把握。他是曾经被政治上批倒的人物,可他又是这此战役的直接指挥人。林彪此人黄埔四期高材生,指挥作战能力极其强悍,百万人的作战,能指挥到一个营,团的具体部署,思维可谓不能不说缜密。我们知道,想的多的人顾虑多,肯定会犹豫寡断。电影也表现了他屡次不敢执行中央命令,挥师锦州,拍的合情合理。但也拍出了他能够接受部下建议,合理作出决定,又能根据实情,果断拒绝部下建议,坚持自己正确决定。真可谓将才啊!难怪毛泽东日后如此器重于他。
二是对战场的描绘。细心之人会发现,当中有描写解放军攻打锦州城不下,需要用炮火打烂城墙,而城墙下还有在冲锋的解放军,营长下命令,不管那么多,先炸了城墙再说。
同样是国名党廖耀湘兵团久攻黑山不下,要求炮轰黑山阵地,上面有一个团的国名党军队,师长下命令,不惜代价,重炮轰击。
可见,在战场上,有很多人都是被自己人打死的。
三是对国共两党统帅系统的表现。以前以为国民党输掉战争是因为将帅太笨。可我发现我错了。国民党不乏军事天才和有能力的将帅。
影片中,卫立煌上将,东北缴匪总司令,拥兵50万,他的英语也非常好。(解放后从香港回大陆,全国政协委员)。
杜聿明将军,黄埔一期,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任当军长时年仅34岁,中缅战场指挥官,抗日时的昆仑关大捷指挥官,绝对的抗日将领(解放后政协委员),女婿是大名鼎鼎的杨振宁。
傅作义将军,北京守军,从打清军开始,到抗日,绝对的爱国英雄将领(解放后任绥远军区司令)。
廖耀湘军长,著名的缅印远征军的师长,黄埔6期,(解放后全国政协委员)。
可以见得,国民党的将领绝对不会比解放军的差,而且可能要更聪明,更有阵地战的经验优势。
不一样的是心理。国民党守军很明显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守。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蒋经国亲自去上海稳定经济,却伤害了宋氏的利益,宋美龄的兄弟令凯要和经国鱼死网破,没办法,蒋介石扔开东北战局去解决家庭矛盾。
傅作义不愿意去支援东北战局,假装奇袭石家庄,抄掉西柏坡,其实是拖延时间。杜聿明不想得罪廖耀湘,又得顺蒋介石的命令,就想出了个谁都想不到的胡乱战略部署,忽悠了两边的人。卫立煌认为蒋介石不行,乱指挥,不愿守锦州,喜欢守沈阳,却是错误的。蒋介石是看对了战局走势,却是62的老头子了,硬是管不住手下的将领是看住了一个,跑了另一个。
这样一个混乱的指挥体系,怎么去指挥作战呢?没有共同的理想和战斗目标,再优秀的将领也很容易就会放弃必胜的决心。开公司办企业大概也是如此吧。
四是对毛、蒋的刻画。同样面对高级将领不服从指挥,毛是努力争求,但决不强求。给将领尊重和权利自由。而蒋则是,以权压人,亲自督战。毛是以事实服人,林彪想打长春,不想打锦州,就让他先打,结果不好打,就回了头。蒋则是高压政策,必须照搬,高级将领不服气,应付了事。就如美国顾问团的人说蒋介石,你和毛的区别是,他没有飞机,只好待在指挥所等待捷报,而你只能亲自到战场替他们指挥战斗。
还有些,就不多说了。
PS,电影的拍摄技巧非常到位,取景,人物的表情扑捉,用光线体现来人物心理都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