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0集完结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印象·青春
八月桂花香
阿荣与阿玉
萌学院3之魔法号令
今夜一起为爱鼓掌
X!又是星期一
妳是我的姐妹
我的三十定律
看见爱
睡睡你的爱睡睡我的爱
看完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我的第一感觉是:台湾真小。
小到像是只有一个律师,一家医院,一个幼儿园,一家奶茶店。
当然这是笑谈。
只有世界够小,人与人才总有机会遇见,复杂的戏剧性才得以上演。
世界越小,编剧的野心就越大。
《我们与恶的距离》讲述的,是围绕一桩无差别杀人案展开的社会众生相。
剧中的杀人者名叫李晓明,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他走进一家影院,持枪扫射,酿成了9死21伤的惨剧。
没有人知道他因何行凶。
这也是这部剧留给我们的最大悬念:一个人怎么会如此淡定地拿起枪杀死一群人?
本以为这部剧会告诉我们答案,可是在第5集的结尾,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李晓明被执行了枪决。他的杀人动机成了永远的谜。
这太让人遗憾了。
尽管李晓明死前留下了一封信,但我们却很难从他的只言片语里,了解他更隐秘的心理。
为什么说了解凶手的杀人动机如此重要呢?
因为真正的杀人者是“动机”,而凶手的肉身不过是执行者而已。
在动机不明的情况下,仓促地杀死凶手,实际等于让“真凶”永远逃脱了。
不管怎样,李晓明死了,受害者家属乃至整个社会都如愿了。
可事情就此结束了吗?
并没有。
凶手留下的伤痕才刚刚开始蔓延。
这个伤痕最先属于受害者的家人,他们失去了至亲,悲痛欲绝,要花上几年甚至一生去平复。
这个伤痕后来又在媒体的追踪和放大下,成了横在每个人眼前的一道疤。
这道疤的下面,藏着一条深深的缺口。
人最不能忍受“缺口”的存在,于是总要找到某种方式,把缺口填上。
既然杀死凶手收效甚微,于是潮水般的愤怒开始转移,朝着凶手的家人汹涌而去。
谁让他们和凶手流着相似的血液呢?
血脉相连,自然难辞其咎。
于是我们看到,李晓明的父母要终日忍受媒体的骚扰、网民的咒骂和路人的冷眼,最终,不堪其扰的他们躲去了乡下,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
妹妹李晓文化名为“李大芝”,外出谋生,想给自己换来一个清白的身世和一段崭新的人生。
可是,无论是躲还是藏,都逃不过命运的追杀。
好巧不巧,李大芝工作的品味新闻台主管宋乔安正是受害者家属之一。在得知李大芝的身份后,她派记者秘密跟踪,最终暴露了大芝的身份和家人的藏身之所,使得这一家人好不容易刚刚爬出深渊,又再次跌落其中。
那是整部剧除了凶手杀人以外,最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桥段。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与恶的距离,竟然是如此之近。
尽管我们都能理解,宋乔安因为痛失爱子而满腹愤怒,她无法接受凶手一家过上表面安稳的日子,她要亲手毁掉这一切。可是,一旦她出手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从“受害者”的位置移开,坐上了“加害者”的席位。
这是让她无暇多想也始料未及的。
不止如此,片中的那些旁观者们、网民们,他们打着正义的旗号对凶手的家人恶语相向,放肆辱骂。
我也能理解这背后的心理,排除那些借酒撒风的心理变态者,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出发点还是好的,他们基于一种朴素的同理心,由他人的悲剧联想到自己和家人可能存在的风险,于是感同身受地将愤怒发泄到凶手及其家人的身上。这一潜在的心理轨迹,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就是对的呢?
显然不是。
这部剧要讲的其实是个特别简单的道理。
我把它看作是一部关于常识的剧集。
对于这部剧,我原本是无话可说的,因为它讲的太正确了,正确到早该成为某种共识。
可是,它在今日的爆红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些常识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稀缺之物,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用“高分”来认可这份常识。
这个常识是什么呢?
用四个字就可概括:把人当人。
这是一切的基础。
只有把人当人看了,才有所谓“人权”的存在。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把人当人看。我们会把杀人者看作恶魔,把凶手的家人看作恶魔制造者,把精神病人看作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当这些人被贴上了“非人”的标签后,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对他们采取“非人”的对待,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把“正义”的奖状贴在自己身上。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恰恰是杀人者在行凶时的心理过程。
在凶手的眼中,被害者并不是人,而是某种欲望的工具。
凶手通过杀死他们,来达成内心隐秘的欲望。无论那欲望是复仇,占有,发泄怒火,还是满足变态的快感。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我们把凶手或其家人,由具象的人抽象为一种欲望的代号时,尽管那欲望很可能表面上很正当——比如我们想要消灭危险,获得安全——但其实我们在底层心理上与杀人者并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都是在把人物化的基础上,企图消灭对方。
只不过杀人者用的是刀枪,而我们用的是语言;杀人者是让一个人死,而我们是让一个人失去生存的可能。
这才是我们与恶的距离,表面上相去甚远,实际很近很近。
近到你毫无察觉,就已经站在了恶的一边。
最后我还想就剧中的一个角色,再说几句。
这个人物是律师王赦,赦免的赦,一看便知是个帮凶手辩护的家伙。
说实话,这个人物并不讨喜,因为他太正确了,也太正气了,俨然一个新时代的“伟光正”形象。
在他的身上你也看不到任何弧光,而只能看到一条笔直的高光。这也使得这个人物缺少了些魅力。
或者这么说吧,他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秉持着对于人权、正义、真相的信念,一心要和这个扭曲的社会死磕。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利益,他的处境比李晓明的家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家人也一再受到威胁。
这样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里自然是不讨喜的。
人们会骂他傻、轴,不会变通,不懂得审时度势。
但我想说的是,我喜欢这个角色。因为他做了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我觉得一个正常的社会,就是我们不逼迫任何人做出牺牲,但当一个人自愿做出了牺牲时,我们至少应该鼓掌,而不是说风凉话。
这是底线,不是什么高要求。
也只有这样,每个人都把人当人,并对那些为了早日实现一个“把人当人”的社会而付出努力的人报以十足的尊重,我们才能真正拉开自己与恶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是我?”
注:《我们与恶的距离》是由林君阳执导,贾静雯、吴慷仁等主演
这是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患了思觉失调的应思聪发出的疑问。
幸运的是故事结局走向很温暖,还了大家一丝慰藉。
但思聪的这个为什么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
满是不解。
满是不甘。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
近几年的社会事件桩桩引人发颤。
林奕含事件、滴滴事件、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江歌事件……
我不知道这个社会怎么了。
近日我看到的只是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
“上海17岁男孩与母亲争执后跳桥”诸如此类似的标题。
注:图片来源网络
我不知道车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也不想去想。
但是我知道,
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而是每一根稻草。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里,
作为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李晓文,也有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质问:
“你们拿被你们践踏的媒体权,任意断定人。n观众只有七岁智商,所以可以怪老板,怪收视率,怪观众,怪环境。n你们可以随便贴别人标签,你们有没有想过,你在无形之中也杀了人?”n“我哥是杀了很多人,但我跟我家人连活下去的权利都没有吗?”n“你们杀的人,没有比我哥少!”
注:图片来源于知乎
是的。
舆论会把犯罪者家属杀死。
也许母亲真的在车里严肃批评儿子,
可在儿子打开车门,
母亲再怎么敏捷也抓不住往下坠落的儿子的时候,
没有谁会比这位母亲更心痛!
这种痛就像有人问你为什么要亲手送自己最爱的人上断头台!
试想,当社会舆论全都转向母亲,
一味责怪母亲育人方式不对之后,
母亲的悔恨无穷,谁又能预料,她是否会以死谢罪?
而作为受害者家属在事件发生之后悲叹道,
“为什么是我的孩子”
“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这种念头即使转瞬即逝,
是否也曾想过杀死别人来换回自己家人的生命。
注:图片源于网络
我们与恶,其实没有距离。
我们不曾沟通和试着理解,便对他人自下死刑,我们没有做到善。
真的,这个世界,并不是懂得判断是非对错就可以的。
李晓明他是杀了人,是的,他该死,真的非常该死。这没错。
可是他为什么会做到杀人这一步?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啊,太少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啊,太难了。
剧中一直主张人权的辩护律师王赦,
他一直试图走进犯罪者的心里,
希望社会上不会有下一个李晓明,下一个陈昌,下一个会犯罪的人……
他被所有人不理解,包括自己的妻子。
在极度不被理解之后,他终于对妻子说了这样一段话:
“不是每个人生下来都可以选择。n我知道接下来我这么说你会觉得很不公平,但媚,你真的很幸运……n你有爱你的爸爸,爱你的妈妈,你们甚至不用去担心你们的生活。n可是我们跟你们不一样,n我们可能会有个爸爸因为找不到工作,每天酗酒就打妈妈,n我们没有办法好好读书,甚至没有办法好好睡觉。n我们很穷,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出去外面打工,n但有时候做一两个月就会被炒鱿鱼,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n我们是在不断地被否定当中成长的。n甚至有时候就会相信,n那些在脑袋里面说他们没有出息、没有用的那些人、那些声音,n是真的。”
在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我的脑袋里也会闪过上学时老师的那些批评,父母的那些责骂。
我会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自己是个废物。
我想过死。
我真的想过自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天知道,这也是犯罪。
法律上这属于故意伤害罪,属于谋杀。
动念头那刻之前,我想要的只是沟通和理解。
我想要爱,
想要去爱。
在问过许多人之后,发现大家原来都一样。
恍然发现,原来真的是,
众,生,皆,有,病。
我们把自己包裹起来,自己舔舐伤口,我们病了吗?
我们开始不相信世界,我们开始怀疑周围的人,我们病了。
可是没有人想生病。
我想对你说说我的心事,希望听到的是回应,
而不是冰冷的“我很忙,没有空听你说”。
我想和你聊聊我的烦恼,希望得到解决方案,
而不是嘲讽的“你这算什么烦恼,人家xxx遇到更大的事都没说什么”。
我想跟你分享我的快乐,希望你也同样快乐,
而不是冷漠的“这么正常的事情,有什么值得高兴”。
你觉得我病了。
我觉得你才是有病。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
我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
我们都是穿着病号服行走的病人。
我不要这样的世界。
所以,亲爱的,
我会认真听你说的每一个字,
认真分析你的每一种情绪,
认真了解你做每一件事的原因。
你愿意同样对我吗?
我真的,想拥抱你啊。
我真的,想再次拥抱那个温暖的世界啊。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林奕含在订婚宴上做过的致辞演讲的节选:
(在她选择离开这个世界一年之后,我才敢去了解她的故事。)
我今年二十五岁……欸,差几天就满二十五岁了。
我从高中二年级,
大概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得了重度忧郁症,
准确点来说是我从高中二年级开始了我与重度忧郁症共生的人生。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林奕含本人)
后来遇到一些事情就在这上面加上了PTSD,n所谓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n重郁症这件事情,n他很像是失去一条腿或者是失去一双眼睛。n人人都告诉你说,n“你要去听音乐啊”n“你要去爬山啊”n“去散心啊”n“你跟朋友聊聊天啊”n但我知道不是那样的。
我失去了快乐这个能力,n就像有人失去他的眼睛,n然后再也拿不回来一样。n但与其说是快乐,n说的更准确一点,是热情。
我失去了吃东西的热情,n我失去了与人交际的热情,n以至于到最后我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n前几年我的身体状况好点,我就重考。
这几年一直处于没有工作也没有学业的状况,n前几年身体好了一点,我就去重考,n然后考上了政大中文系。n在中文系念到第三年的时候,n很不幸的,突然开始病情发作,n所以我又再度休学。n在我休学前那一阵子我常常发作解离。
所谓的解离呢,n以前的人会叫他精神分裂,n现在有一个比较优雅的名字叫做思觉失调。n但我更喜欢用柏拉图的一句话来叙述他,n就是灵肉对立。
因为我肉体受到的创痛太大了,n以至于我的灵魂要离开我的身体,我才能活下去。n从中文系休学前几个月,我常常解离,n还有另外一个症状是没有办法识字。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n对,但就是我打开书我没有一个字看得懂。n身为一个从小就如此爱慕、崇拜文字的人来说,n是很挫折的一件事。n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没有办法参加期末考,n然后那时候正值期末考。
我的那时候中文系的系主任就把我叫过去讲话。n我请我的医生开了一张诊断证明,n然后我就影印了很多份,寄给各个教授,n跟他们解释说我为什么没有办法参加期末考。
这时候系主任与助教就坐在那个办公室里面,n助教在那边看着我,n然后他说:n“精神病的学生我看多了,自残啊,自杀啊,我看你这样蛮好、蛮正常的。”n然后这时候我的系主任对我说了九个字,n这九个字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n他拎起我的诊断书,问我说:n“你从哪里拿到这个的?”n你-从-哪-里-拿-到-这-个-的。
当下的我,我觉得我很懦弱。n我就回答他说:“我从医院。”n但我现在想我很后悔我没有跟他说:n“主任,我没有笨到在一个,活在一个对精神病普遍存在扁平想象的社会里,用一张精神病的诊断书去逃避区区一个期末考试。n然后你问我从哪里拿到的。n从我'的屁眼啦!干!”n我很想这样说,但我没有。
所以我要问的是,他是用什么东西来诊断我?n是用我的坐姿,我的洋装,我的唇膏,n或是我的口齿来诊断我吗?n这个社会对精神疾患者的想象是什么?n或我们说的难听一点,n这个社会对精神疾患者的期待是什么?n是不是我今天衣衫褴褛、口齿不清,n然后六十天没有洗澡去找他,n他就会相信我真的有精神病?n又或者他觉得精神病根本不是病呢?
我不知道温暖传递的速度是多少。
但是我知道,我不会做压死骆驼的稻草,我要做给予骆驼能量的水珠。
你愿意和我一起来吗?
你愿意和我一起倾听世界的内心吗?
最后,我用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两句台词和大家共勉——
“为什么是我?”——应思聪
“可能是因为,你比较勇敢。”——宋乔平
公众号【VIP大影视圈】,一个有态度,讲深度的影评号。
这段时间,这部新出的剧集口碑炸了。
一句话概括:它是今年到目前为止,评分最高的华语剧——
这是HBO和台湾公视联合推出的一部剧集。
HBO大家很熟悉了,公认的“神剧制造机”,以黄暴污和高品质闻名。
台湾公视,是台湾唯一的非商业无线电视台,不受任何政府、政党及利益团体控制。
近年来,台湾公视出了不少高分电视剧,比如《麻醉风暴》、《一把青》等等。
往近了说,去年推出的高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大胆揭露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弊病,被誉为台版《黑镜》。
强强联合之下,这部《我们与恶的距离》(下文简称《与恶》)自播出就备受关注。
在开播当天,《与恶》就荣登Google台湾热搜排行第一名。
不仅如此,它在豆瓣也获评9.3的高分,提前预定年度最佳华语剧。
从海报中就可以看到,此剧吸引了不少台剧的熟脸加盟。
比如金钟视帝吴慷仁,以及温昇豪、周采诗、曾沛慈等等。
但说实话,最让我期待的还是女主角贾静雯。
毕竟,这是她暌违台剧15年后的回归之作。
贾静雯在采访中表示,之所以参演《与恶》,是因为剧本深深打动了她。
而这个打动她的故事,围绕着一桩“无差别杀人案”展开。
先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无差别杀人案”——
它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仇怨,随机选择作案目标、在作案现场见谁杀谁的案件。
现实中的无差别杀人案并不罕见,以台湾为例,从2009年至今就已发生了6起。
最严重的一起是在2014年,21岁的嫌犯郑捷,在地铁上砍杀无辜的陌生人,最终造成4死21伤的惨剧。
郑捷案新闻图
在《与恶》中,这桩无差别杀人案的嫌犯,是一个名叫李晓明的学生。
他一共在电影院枪杀了9人,并造成21人受伤。
最高法院对李晓明的判决是死刑,二审依旧维持原判。
但这仍然难以平民愤,来自社会各界的网友们,恨不得马上杀之而后快。
可以看出,《与恶》从最开始就围绕着一起揪心的案件,以及激烈的矛盾展开。
但是,它又和以往犯罪主题的影视剧不同——
它所聚焦的,并非凶手本人,抑或其作案手法与作案经过。
它所关注的是在事发后,案件的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以及在旁边的审判者、辩护者等人的不同态度,及其所面对的不同困境。
先来看看受害者家属,即贾静雯所饰演的乔安一家。
乔安是某新闻台的主管,他的大儿子死于李晓明的枪下。
从前的她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工作狂,在受到痛失爱子的刺激后,变得更加疯魔。
对待犯错误的实习生,可以骂到对方怀疑人生。
你是中文课都在睡觉还是怎么样
还是你是智障吗
对不起可以解决你脑袋的障碍吗
在她严厉的管理下,下属直到临盆还坚持工作,羊水破了仍然奋战在直播第一线。
但是在夜深人静时,乔安就暴露出了最脆弱的一面。
长期失眠和梦魇,靠酗酒才能勉强入睡,忘记悲痛的现实。
乔安的丈夫,逐渐和她生出嫌隙。
就连她的女儿,也和她关系冷淡,甚至说出“你还不如和哥哥一起死了”这样的话。
一起凶杀案,对一个受害者母亲的摧残,由此可见一斑。
但作为加害者的亲属,他们的心理和生活就能好过吗?
事实并非如此——
嫌犯李晓明的父母,为了赔偿卖掉全部家产。
不仅如此,两人还搬离了老家,每天戴着口罩,如蝼蚁一般卑微生存。
李晓明的妹妹,因为背负了“杀人犯亲属”的罪名,不得不改名,伪装成另一个身份生活。
即便如此,公众和媒体对他们的口诛笔伐并没有停止。
哪怕当着所有媒体下跪道歉,依旧会受到各种良心拷问:
下跪是发自内心的吗
下跪是有人指导你们吗
下跪不能换回九条人命
不仅李晓明的家属受到全社会的攻击,就连为他辩护的律师王赦也难以避免。
刚出法庭,就遭到受害者家属泼粪。
杀人者当诛,这是大多数人的逻辑。
但在律师王赦看来,罪犯也有人权,也应该受到司法程序的合理保障。
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去探究和调查杀人案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对于凶手的处置,法律自然有公正的判决。
但作为一个常年和凶案嫌犯打交道的律师,王赦想要的并不是将凶手绳之以法的快感。
他真正想做的是对这些凶案进行归因,从而在源头上,尽可能地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当然,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必定充满了重重阻力。
他的妻子和家人不认同他,认为他是神经病。
被害者家属不理解他,认为他在揭伤疤。
就连加害者的家属也不愿配合调查,因为不想再无事生非。
发现了么,这正是《与恶》的高级之处。
它没有落入大多数犯罪题材影视剧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窠臼,去刻画加害方犯罪手段的凶残,抑或去呈现受害方昭彰正义的艰辛。
它想要表达的主题,也并非简单地谴责某一个恶人或某一次恶行,而是试图去探究人性中最源头的恶。
因为“加害者”与“受害者”二者不能被标签化,“善”与“恶”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错位——
以《与恶》中的剧情为例,杀人犯是恶,但受害方去伤害杀人犯的辩护人和家人,这难道不是恶吗?
精神病人伤害民众是恶,但一个未证实身份的人闯入幼儿园,就被媒体污名化为精神病人犯罪,这难道不是恶吗?
可以说,《与恶》的野心就在此:
让观众撕掉这层标签,放下关于“善”与“恶”刻板印象的藩篱。
正如主创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拍这个故事的初衷,是想撕掉标签。我们没有定义谁是恶、谁是善,想认同谁,由观众自己决定。”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此剧的编剧吕蒔媛。
吕蒔媛是台湾的金牌编剧,曾获得金钟奖“最佳编剧奖”。
她的作品,通常以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社会话题和角度为切入点。
比如关注殡葬行业的《出境事务所》,关注问题学生改造的《牵纸鹤的手》,以及关注同妻问题的《谁先爱上他的》等等。
《谁先爱上他的》剧照
在写《与恶》的剧本前,吕蒔媛做了大量功课。
她不仅做了大范围的田野调查,访问了人权律师、犯罪心理学教授、精神鉴定师等人,甚至还现场观摩了两起死刑庭审。
而剧中李晓明这起“无差别杀人案”,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2016年2月28日,一名母亲带着年仅三岁的女儿“小灯泡“逛街。
突然,一名男子冲上来,对着小灯泡连砍23刀致其死亡。
经调查,这名犯案男子患有思觉失调症(精神分裂),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起恶性杀人案引发了极大关注,网友群情激愤,要求将凶手立即处死。
但让人意外的是,小灯泡母亲的态度却是,坚决不处死凶手。
她向媒体表示:与其立即处死一个罪犯,不如好好了解这个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犯罪的。
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家庭、学校、亲人、朋友、社会,没能接住他?我们要如何改善、预防?我们能做的,难道只有继续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能做的,难道只有继续速速执行死刑?
小灯泡妈妈抛出的这五连问,值得全社会深思。
而她的这种态度,其实就是《与恶》中王赦律师的态度。
这绝不是对恶的妥协,而是冷静客观地对恶行归因,从而在源头上尽量避免重蹈覆辙。
《与恶》的每一集,都以Youtube上的网友评论作为开场。
这些评论里,既有对事件本身的客观讨论,但也充斥着无理智愤慨,甚至还不乏言辞激烈的网络暴力。
殊不知,有的人在惩戒“恶”的时候,已然成了恶的源头。
因为我们与恶的距离,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本文作者:张不才
< END >
世上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同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人总是好的比坏的多,实际问题并不在这里。但人的无知程度却有高低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美德和邪恶的分野,而最无可救药的邪恶是这样的一种愚昧无知: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杀人凶犯的灵魂是盲目的,如果没有真知灼见,也就没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爱。
去年暑假,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还意犹未尽,即便高开低走,软硬伤皆有,但在华人圈中能有这么一部所谓披着科幻外衣却鞭辟入里探讨华人家庭教育的作品出现,聊胜于无。
今年早早,又横空出世这样一部现在可能还鲜为人知但目测厚积薄发的类型作品,不得不怀揣着几分思绪,提笔。
得益于网易云第一时间的新歌推荐,yoga的《别让我走远》借着其慵懒但不失深刻的声线一下洞穿了耳膜,再细细琢磨歌词,顺藤摸瓜,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我们与恶的距离》。看了看简介,看了看演员,看了看预告,直觉告诉我:正点。
其实还有一层原因,源于现实。
一个是前不久西南某地的学生食堂问题从发生到戏剧化的逆转,一个是沿海某省份发生了爆炸,据说前去拍摄的某媒体的无人机因“不明原因”受到干扰,还有一个能明说,就是隔壁家由李胜利牵扯出的巨大丑闻。三者的交集其实很简单:真相。
恰好今天又看了讲述韩国高层干涉新闻的纪录片《共犯者们》,一向自诩还残留少年正义感的我颇有感触。
前两集的铺垫恰到好处,一条主线,几方人物逐一登场,而战场则正是最需要真相的新闻行业和律师律师行业。
看过颇多也非常钟情涉及到这两个行业的影视剧作品,不亚于最最直接揭露真相的刑侦类。但相比于后者,前两者则反而才是现实中与我们最贴近的行业。到现在还记得《聚焦》的面对多方压力不动如山的豪迈,还记得《匹诺曹》中的那段话:
真相就像碎片一样散落在四处,从来不肯让我们看到它完整的面目。当我们所找到的东西不是真相的时候,真相会向我们发出琐碎又细微的信号,那就是怀疑。于看似完美的真相,并不相称的细微碎片,怀疑。在打消怀疑的那一刻,真正的真相就会隐身消失,眼前看见的,不一定是事件的全部。n
故事的肇始可能颇具日系同类作品风格,但随着剧情的逐步展开,我好像看到了一种更亲近的情愫,或许是因为明显的语言,或许是因为暗藏的伦理,毕竟,蓝绿那边再怎么折腾,同宗同族的文化积淀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弦更张的。
可惜的是,不像耐飞那种财大气粗动不动就一口气全部放出,周播两集又让我有了小时候那种不甘,但好货不怕晚,细水长流,慢慢品味,来日再叙。
说回来,点点题,经常会看到有人问: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坏吗?想了想最近爆红的流浪大师被一群来自大江南北,张牙舞爪的网红前扑后拥地消费,而上面提到的两件新闻却会因为多方阻碍和我们七秒钟的关注和记忆而销声匿迹,那我不得不挪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想法: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也不惮以最悲观的态度来看待国人。
那么,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摇晃在你灵魂两侧的两个小天使到底谁出现的频率更高?
汉娜阿伦特在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曾说: 善可以是根本性的,而恶从来不是。恶只能是极端的,因为它不具备深度,也不具备魔性纬度——而这正是它的恐怖之处,它可以像真菌一样散布在地球表面,把整个世界变成一片荒芜。恶来源于思维的缺失。当思维坠落于恶的深渊,试图检验其根源的前提和原则时,总会一无所获。恶泯灭了思维。这就是恶的平庸性。
简单点说,正如我的短评所说: 所以,我们与恶的距离只差一个平庸的转身,更或者说一念之间,就是“恶”沉默的帮凶。
3.4集观感
很高兴,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关注这部剧,也满足了我的初心。
加入的线索也逐渐增多,就不一一展开。
其中有两条,比较留意。一个是宋乔安夫妇因为女儿“涉嫌”早恋问题被叫家长,我想表达的不是关于早恋,而是父母。想必很早的时候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渐丰,我对这句话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乃至排斥。这句话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确实站得住脚,但根本上混淆了一个是非问题,真正影响孩子,真正能教育孩子的是谁?
家长。毋庸置疑。老师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如义务教育阶段,核心是授业,至于传道解惑,也是在更具体条件的情况下更高阶的责任。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授业是法律,是底线。而传道解惑则是道德,是拔高。此处为了减少给杠精不必要的杠素,不再赘言。但我觉得,但凡能独立思考能慎独的人不太会否定我的观点。
第二条,加入了精神科医生和更详细的关于精神鉴定的讨论。不好意思,我又想到了那位电击疗法的杨姓医生。再多的关于精神鉴定的传闻和新闻,有心的人自然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
最后,又是关于最近的热点新闻。刚好可以见缝插针的切入进来,这也无疑表现出本剧的魅力所在,基本上最近几年,那些令我们或唏嘘不已或愤慨悲伤的新闻背后都可以在本剧投射。
我想说的是从前年开始,某些学校某些老师因为某些学生的告密而停课的事件。在此,又是碍于多方面原因,不便展开,但我曾说过:生而为人,请善良。大是大非前,务必善良。此处的善良,含义颇多。我不想看到历史再次发生。
众所周知,在日语里,老师、律师、医生等德高望重或者说是国家良心的人才有资格称为“先生”。
这些职业内的腐败固然可怕,就好比严重的外伤。但更可怕的是这些被称为“先生”的人被一些本无恶意,但在大是大非前善恶不分的人所中伤,一点一滴的蚕食内部的机理,进而人人自危,瓦解整个行业的底线。坏人作恶,我们姑且还能根据经验防微杜渐,当曾经的好人或者说普通人被蛊惑甚至威逼利诱去戕害好人的时候,恶,已然成为癌细胞,逐步扩散。
5.6集观感
剧情过半,渐入佳境之时却在李晓明突然被紧急执行死刑后显得有些怅然若失。
第五集片头照旧由社会新闻和网络评论引入,这次,是已经说烂的‘网红’。我本人因为对这类人群向来嗤之以鼻,所以不想评论太多,他/她们确实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但本质上还是人窥探欲与暴露欲的变体。
有人悲观地认为,我们会亡命于“老大哥”似的威,,权之下。有人则“乐观”地判断,我们会葬身于“甜蜜的毒药”。“三生有幸”,我们很多人夹在这两者之间“左右逢源”“饮鸩止渴”。
再有就是“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博弈。这也是本剧以律师王赦(赦免?)为核心之一的延展。鉴于本人不是法律或政治学等社会学科出身,不敢太过造次。
只想说说自己的浅薄之见,《罗伯特议事原则》中有一段话:
在讨论过程中,不预设关于正确答案的实质性标准,而是以根据议事规则进行辩论和证明的结果来决定取舍。因此,在组织和会议的运营中应该确立这样的信念:程序正义优先于结果正义——这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给我们的启示。借用孙文先生的表述,即民权初步始于程序。n套入本剧用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和王赦大同小异的观点:即便杀人犯该千刀万剐,但应该交由法律来定夺。如果所有的判断都是源于没有任何分析推论和判定的想当然,即“杀人偿命”。一来容易被既有观念所干涉,二来,会照成某些冤假错案。这儿我想举个例子,就是《七号房的礼物》,如果柳成龙所饰演的爸爸没有因为先天的自身问题和后期种种感情因素所胁迫,是不是剧情会朝更好的方向进展。诸如此类的的作品很多,如《杀死一只知更鸟》,《绿里奇迹》等等等等。
当然,程序的运作自然要受人为的干扰,正如片中那位母亲所举:很多权贵,完全可以手眼通天,见缝插针的左右程序。这样的新闻或实例,呵呵呵呵,就不用说太多了吧。(国外有辛普森案件还有《制造杀人犯》,国内还有传闻中那位儿子撞死人被搞定现在已经进去的令狐人士。)
那么,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是否相悖,是否能共存?不能仅仅交给时间和那些法律从业者,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准则。有些东西虽然是人想出来的,但它是冰冷的。人心虽然是热的,但人心又会受到多方影响而失去客观。
第六集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婚姻关系。主要是宋乔安夫妻咨询婚姻专家,王赦夫妻车内的一席对话以及林一骏夫妻的嬉笑怒骂。
鉴于我本人只有过恋爱经历,尚未步入不知道是殿堂还是围城的婚姻,细究起来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但好在我的父母,我的亲戚朋友给我提供了太多现实的或好或坏的例证,特别是其中有诸多幸福婚姻的楷模,加上耳闻目睹更多。关于婚姻,我觉得《简爱》中那段话质朴但掷地有声:
最好的婚姻关系是,我们是亲密爱人,是同舟共济的队友,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更是彼此最有趣好玩的朋友,也是强强联合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的婚姻关系,只有这样一段关系才能长久的稳固。(又想到了那张丑脸的王小波和可爱的李银河。)
眼看着最近数据统计,结婚率的大幅下降和离婚率的与日俱增,我大概知道原因,但又不想细究太多n此处引用一下朱光潜老先生曾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话吧:
一般人误解恋爱,动于一时飘忽的性欲冲动而发生婚姻关系,境过则情迁,色衰则爱弛,这虽是冒名恋爱,实则只是纵欲。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我却不愿为纵欲辩护;我愿青年应该懂得恋爱神圣,我却不愿青年在血气未定的时候,去盲目地假恋爱之名寻求泄欲。
毕竟,我依然固执地纯真地相信爱情和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无论何种欲望促使我开始步入婚姻,我坚定地以爱情为核心。
7.8集观感
先说个题外话,前几天看到一个段子,讲台湾本土对本剧的一个评论:我们与恶的距离,210公里。(哈哈哈哈哈,没错说的就是你,冲绳。)
伴随着李晓明的紧急处刑,剧情的一条大主线戛然而止,几方稍显归于平静。但关于“恶”的纷扰与困惑还在进行,恶与我们的距离依旧或近或远。
开篇又引入一个同款的案件,陈昌杀童案(推荐一下最近较火的韩剧《囚犯医生》)。而由本案引申并峰回路转出来一条:新闻真相与新闻引导以及那些躲在背后带节奏的键盘侠。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去年发生在重庆的公交车坠江事件。一波三折,“恶”的头衔从不会开车的女司机到深夜宿醉的公交车司机再到监控还原了乘客才是罪魁祸首。短短的十几天,舆论的风向三易其主,吃瓜群众们也向墙头草一般东摇西晃。
从大脑的生物性来说,人本能地喜欢新闻,不喜欢旧闻,既然真相和谣言都是旧闻,那么更离奇更重口的谣言,显然会胜过平淡无奇的真相。
这样的翻转甚至是翻转再翻转仿佛已经脱身于艺术,回归现实,并在现实中演绎的更加惊愕。(还有多少人关心并清楚那个由小崔爆料跌宕起伏颇具现实主义色彩的案 卷 丢 失 案?)作为媒体从业者,在这个流量为王可以变现或者说优胜劣汰的时代,在普通的真相和诡谲的引导中,如何抉择,是遵循职业操守,还是听从内心本真,抑或只是不触碰最低的法律,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样由低到高,因人而异。一般人没有探寻真相的本能,相反那些建构在真相基底上跌宕起伏的故事更容易贩卖。这样看来,动机的缺失和探寻成本的昂贵导致真相成了稀缺品。于是,键盘侠,这样歪曲且丑陋的产物应运而生。他们或许并没有真金白银的诱惑,但躲在屏幕背后的人的劣根性充分地得到了满足。 比起真相,更多的时候是谎言。谎言会缝合暂时的矛盾,使不安沉睡。真相比谎言更让人难受,所以大部分人都想避开真相。传达真相一直是让人痛苦的事,所以我偶尔也会在真相面前闭上眼睛。
其实没有谁会在意真相,人们只会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那个真相。n n
n我对众生皆有病最明显的感受是重回豆瓣以后,曾经的精神角落背后原来是那么多受伤和受丧的灵魂。慢慢的,我以这种视角去同视现实,才恍然大悟,再光鲜亮丽的华服配饰,再高深有趣的言谈之下都掩藏着那颗斑斑点点不可直视的心。没有一个时代是无暇光洁的,也没有一个族群是无懈可击的。
安东尼奥尼曾说:神经官能症不是现代世界的后果,而是我们与世界的分隔和不适应这个世界的结果。
人类的存在在历史的演变中周而复始的与“精神病”抗争。我们这代是“丧”,是个体的冷丧,上一代却是热,是群体的狂热。
某种意义上,确如胡适先生所说: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
另外,这个剧能留火种的留火种,鉴于接二连三类似bi哥,老梁这样看起来莫须有又“无厘头”的文化事件和本剧中能偶尔可以看出来的XX不正确,即便我看到某官mei也推荐此剧,但谁知道它们会不会后知后觉,神经紧绷突然变脸,这篇影评和本剧会不会像我原来的好多短评那样不是被删就是被蒸发了呢?
反正,我习惯了,但我还是要说。
9.10集观感
曲终收拨当心画,完结撒花。
说点题外话,甭管明年郭,韩,蔡抑或其他当选,都要赶在他们之前去一趟朝思暮想的台湾,面朝太平洋,呼吸一下华人圈残存的自由空气。
还有哦,果不其然,豆瓣里的“老大哥”没有网开一面,还是把我的短评删了,目测啊,这篇长评也是时日不多,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平台,也就豆瓣还算“洁身自好”没有充斥太多戾气,为了让它和阿北能继续充当我们的精神角落,觉得哪不合适,删就删吧,无所谓了。
夹带点私货,还有很多条目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你懂得
李晓明被处决已有,应思聪果然成了最大的变量。原因无外,他是那个所谓“有病的人”。其实前几集看的时候,因为他人设的原因,我想到了《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因为自身的抑郁问题也好,还是因为传说中某王姓导演夫妻的缘故也好,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陨落,除了唏嘘,结合最近的996问题,我最想想表达的是:给年轻人一点空间,一点时间,给年轻人一点自由,让我们那么残喘一会,都会换来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再有就是大婚当前,应思悦和其男朋友的那场对峙。她男朋友算不算渣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疑给各位女性以及男性·提供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在面对危机和困窘的时候,是针尖对麦芒的拔刀相见,底牌全露,还是真心地做好了共同面对,相互扶持的准备。患难见真情,真是totally right。
一个小彩蛋,38分钟左右,在王赦的办公室,我看到了《因父之名》的海报,不知道是编剧,导演,场务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总归很贴近本剧的旋律。
最后说说媒体,不知道从何时起,曾经相比之下敢于仗义执言的“南方系”因为诸多原因偃旗息鼓。加上后期你们看到的更多的关于一些新闻媒体被勒令整改的新闻,不得不怀疑和思考历史重演的趋势。
宋乔安职位调整的事儿我就不赘言了,毕竟那个圈子和类似的圈子的种种是非,真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
应思聪因为未按时服药,旧病复发产生幻觉然后闯入宋乔平办公室,险些酝酿出悲剧的片段倒是在最后一集锦上添花。不想再以《美丽新世界》中赫胥黎所说的:“在病态的社会中,精神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来颠倒和逃避实实在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所谓“有病”的人。
我给出的答案可能很宏观(说了跟没说一样):
不要害怕,不要歧视。
多一些爱心,再多一些耐心。
其实最后一集最让我动容的是三对夫妻的“冰释前嫌”,特别是王赦夫妻的对话。
尤其是王赦的那六个字,简直就是我一年以来的内心os:
“我没变,我在呢”。
然后就是几方受害家庭(当然李晓明的家庭也是受害者)坐在一起的“和解”,演技在线。
碎碎念了这么多,其实在当下,我最想表达和呼吁的是一份执着,一份坚定,一份善念。
犹记得正好年少时,看《那些年》,青春爱情的萌芽和逝去当然令人悸动与感伤,但我到今天记得最清楚的话却是柯景腾说的:“ 我想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让这个世界因为我而有一点点不一样。 ”有幸的是,我自诩正在现实中一点点做到,包括线上你在看我写的这篇剧评的时候。
当然,因为各方面原因,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份信念,这无可厚非,那我希望另外一段耳熟能详的台词可以提醒大家。
最后:
“if you stay,陪在我身边,凝视我的脸所有狼狈,照亮我阴暗的每一面,不顾一切,包围一切,光线里别让我走远。 ”
愿你身边有光,愿你也是一道光。
八年前,我是个电视台的菜鸟记者,
通过努力慢慢升任为部门主编,
做了两年民生新闻,之后辞职去了北京,
这段经历也就封存了起来,
但当我看到这部剧的时候,
当年很多记忆都被激活了,
只能说这部剧的职场戏部分很专业、很真实!
首先是乔安娜的出场戏,那一场是在新闻直播间发生的,
那场戏的氛围给人的感觉像打仗一样,
这便是我们当时在新闻直播间的真实写照。
作为主编,要在新闻编排软件上算时长,
我们当时的新闻是34分钟,
整体片长需要控制在28分钟左右,
加上主持人的导语和串词,再加上天气预报的调整,
要保证时间刚好在34分钟,不能多也不能少。
所以作为主编,第一个要做的事挑出具有新闻价值的选题,派记者外出采访,
如果当天新闻稿子太少,一些新闻必须当天采当天出,这也让很多记者的压力很大,
除了选派选题之外,就是审核新闻稿件,主编初审,总编或制片人终审,
审完稿子后,记者或者后期就开始编辑视频了,
有的在直播之前要做好了,有的没有做好,就必须下掉,上其他的新闻,
如果已经编排好的新闻临时要换,就很麻烦,
作为一整天的新闻,就像写作文一样,需要有核心主题,需要有重点关注,
还需要写出能把所有的新闻串联在一起的主持人串词,
做完的片子需要由制片人来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播出,
如果有其他比较敏感的问题,或者上面领导发话这些监督报道不能播出,
也只能下掉换其他的新闻。
审核完片子,就能直接去演播室进行直播了,有的频道事直接录播的带子,
这样的话,直播风险会减小很多。
新闻直播为什么像打仗一样惊险刺激呢?
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片子全都没有完全上传到系统,就开始直播了,如果还上传不及时,就必须要采取紧急措施,撤掉这些片子,重新换屯着的片子。这个时候对主编的新闻编排能力是个很大的挑战,你要重新恰整个节目的时长,用其他片子的时长去替换,还要临时改导语和串词。
2、机器故障。如果机器出现了故障了,要马上用备播机器来替换,不然就是重大播出事故。
3、新闻连线事故。如果遇到重大新闻事件,需要现场连线采访的,但是如果信号不好,或者记者现场发挥不好,主编也要补救,要不今早切掉画面补其他内容,要不让主持人临时救场。
4、导播事故。整个直播是主编、导播、技术、支持人等各个部门人员配合的,如果导播切错了镜头画面,或者切慢了、快了,都是播出事故。
同时,这部剧中有几个职场戏的处理,让我觉得很真实。
一个就是新闻编排上的讨论。
头条新闻该放热点新闻还是放重点新闻?
该剧就给出了很专业的答案:头条就是让观众进场的,必须要吸引人的眼球,所以需要热开场新闻。
而在儿童绑架案的新闻报道上,也体现了其新闻编排上的专业性。
绑架案新闻被证实后,乔安娜反应相当迅速,打算做新闻专题报道,
在这次绑架事件的基础上要再做三条,
一条是历届精神病患者的报道,
一条是找精神方面的专家解读,
一条是连线康复之家。
一般一个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之后,会进行一系列的策划。
基本的逻辑是:发生了什么(客观报道)—— 为什么会发生(深究原因,调查各方说法)—— 怎样预防(找专家)
所以从这个逻辑上看,本剧中新闻编排方式非常真实。
同时让我觉得很真实的部分就是选题会这场戏。
我们当时也会做节假日的新闻策划,
比如像剧中母亲节的策划:有关于伟大母亲的真人真事采访、还有各种母亲节街采、同时还有烦人的关系稿,这些新闻稿都是广告部的客户,不能得罪,也没有任何新闻价值,但是你不得不加入到自己的新闻编排中去。
最后说说本剧中关于新闻理想与新闻现实的关系讨论。
在剧中实习生李大芝说做新闻编辑是想让大家看到世界的全貌,
而宋乔安却挑衅地问她:敢不敢踏进现实世界?
其实新闻理想与新闻现实的差距太大了,
这也是我当年转行的原因。
记得刚开始做记者的时候,心怀着新闻理想的,
那时候第一个监督报道是关于一条路上的路灯横在路上没人管,
我分别找了灯管所、城管部门、公路管理局、交警部门、交通局,
基本上都是相互推诿,后来知道这条路还是属于交通局管,
还没有移交给公路管理局,
我拿着话筒去了交通局找到了交通局长,
问:XXX路路段的路灯被撞坏,斜放了一个月,中间有好几个撞在了上面,
为何没人来管?
对方(局长):你是哪个单位的?
后来我才知道局长跟我们台长平级,根本监管不了,
这个事就被压下来了,所有的同事都觉得我特别傻,
一个小小记者质问一个局长,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
后来慢慢的发现很多事自己根本管不了,
能管的事也只有楼上漏水楼下找上门这样的家长里短的报道。
后来慢慢变得麻木不仁了,
一听到有车祸,首先想到的是死了多少人,有没有新闻价值,
连最基本的人道主义关怀都省去了,
觉得挺冷血挺可悲的,于是换了职业。
干了这一行才发现:
新闻不等于客观真实,
收视率让新闻越来越夸张变质,
自媒体如同劣币,驱逐着本该真实的新闻。
真的很有幸看到这部剧,起码我们大陆职场中没有展现出的东西,
它真实还原了。
暂无简介......
播放指数:359℃
《我们与恶的距离》 第03集在线观看 - 台剧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43109-3-3.html
看完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我的第一感觉是:台湾真小。
小到像是只有一个律师,一家医院,一个幼儿园,一家奶茶店。
当然这是笑谈。
只有世界够小,人与人才总有机会遇见,复杂的戏剧性才得以上演。
世界越小,编剧的野心就越大。
《我们与恶的距离》讲述的,是围绕一桩无差别杀人案展开的社会众生相。
剧中的杀人者名叫李晓明,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他走进一家影院,持枪扫射,酿成了9死21伤的惨剧。
没有人知道他因何行凶。
这也是这部剧留给我们的最大悬念:一个人怎么会如此淡定地拿起枪杀死一群人?
本以为这部剧会告诉我们答案,可是在第5集的结尾,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李晓明被执行了枪决。他的杀人动机成了永远的谜。
这太让人遗憾了。
尽管李晓明死前留下了一封信,但我们却很难从他的只言片语里,了解他更隐秘的心理。
为什么说了解凶手的杀人动机如此重要呢?
因为真正的杀人者是“动机”,而凶手的肉身不过是执行者而已。
在动机不明的情况下,仓促地杀死凶手,实际等于让“真凶”永远逃脱了。
不管怎样,李晓明死了,受害者家属乃至整个社会都如愿了。
可事情就此结束了吗?
并没有。
凶手留下的伤痕才刚刚开始蔓延。
这个伤痕最先属于受害者的家人,他们失去了至亲,悲痛欲绝,要花上几年甚至一生去平复。
这个伤痕后来又在媒体的追踪和放大下,成了横在每个人眼前的一道疤。
这道疤的下面,藏着一条深深的缺口。
人最不能忍受“缺口”的存在,于是总要找到某种方式,把缺口填上。
既然杀死凶手收效甚微,于是潮水般的愤怒开始转移,朝着凶手的家人汹涌而去。
谁让他们和凶手流着相似的血液呢?
血脉相连,自然难辞其咎。
于是我们看到,李晓明的父母要终日忍受媒体的骚扰、网民的咒骂和路人的冷眼,最终,不堪其扰的他们躲去了乡下,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
妹妹李晓文化名为“李大芝”,外出谋生,想给自己换来一个清白的身世和一段崭新的人生。
可是,无论是躲还是藏,都逃不过命运的追杀。
好巧不巧,李大芝工作的品味新闻台主管宋乔安正是受害者家属之一。在得知李大芝的身份后,她派记者秘密跟踪,最终暴露了大芝的身份和家人的藏身之所,使得这一家人好不容易刚刚爬出深渊,又再次跌落其中。
那是整部剧除了凶手杀人以外,最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桥段。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与恶的距离,竟然是如此之近。
尽管我们都能理解,宋乔安因为痛失爱子而满腹愤怒,她无法接受凶手一家过上表面安稳的日子,她要亲手毁掉这一切。可是,一旦她出手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从“受害者”的位置移开,坐上了“加害者”的席位。
这是让她无暇多想也始料未及的。
不止如此,片中的那些旁观者们、网民们,他们打着正义的旗号对凶手的家人恶语相向,放肆辱骂。
我也能理解这背后的心理,排除那些借酒撒风的心理变态者,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出发点还是好的,他们基于一种朴素的同理心,由他人的悲剧联想到自己和家人可能存在的风险,于是感同身受地将愤怒发泄到凶手及其家人的身上。这一潜在的心理轨迹,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就是对的呢?
显然不是。
这部剧要讲的其实是个特别简单的道理。
我把它看作是一部关于常识的剧集。
对于这部剧,我原本是无话可说的,因为它讲的太正确了,正确到早该成为某种共识。
可是,它在今日的爆红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些常识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稀缺之物,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用“高分”来认可这份常识。
这个常识是什么呢?
用四个字就可概括:把人当人。
这是一切的基础。
只有把人当人看了,才有所谓“人权”的存在。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把人当人看。我们会把杀人者看作恶魔,把凶手的家人看作恶魔制造者,把精神病人看作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当这些人被贴上了“非人”的标签后,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对他们采取“非人”的对待,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把“正义”的奖状贴在自己身上。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恰恰是杀人者在行凶时的心理过程。
在凶手的眼中,被害者并不是人,而是某种欲望的工具。
凶手通过杀死他们,来达成内心隐秘的欲望。无论那欲望是复仇,占有,发泄怒火,还是满足变态的快感。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我们把凶手或其家人,由具象的人抽象为一种欲望的代号时,尽管那欲望很可能表面上很正当——比如我们想要消灭危险,获得安全——但其实我们在底层心理上与杀人者并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都是在把人物化的基础上,企图消灭对方。
只不过杀人者用的是刀枪,而我们用的是语言;杀人者是让一个人死,而我们是让一个人失去生存的可能。
这才是我们与恶的距离,表面上相去甚远,实际很近很近。
近到你毫无察觉,就已经站在了恶的一边。
最后我还想就剧中的一个角色,再说几句。
这个人物是律师王赦,赦免的赦,一看便知是个帮凶手辩护的家伙。
说实话,这个人物并不讨喜,因为他太正确了,也太正气了,俨然一个新时代的“伟光正”形象。
在他的身上你也看不到任何弧光,而只能看到一条笔直的高光。这也使得这个人物缺少了些魅力。
或者这么说吧,他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秉持着对于人权、正义、真相的信念,一心要和这个扭曲的社会死磕。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利益,他的处境比李晓明的家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家人也一再受到威胁。
这样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里自然是不讨喜的。
人们会骂他傻、轴,不会变通,不懂得审时度势。
但我想说的是,我喜欢这个角色。因为他做了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我觉得一个正常的社会,就是我们不逼迫任何人做出牺牲,但当一个人自愿做出了牺牲时,我们至少应该鼓掌,而不是说风凉话。
这是底线,不是什么高要求。
也只有这样,每个人都把人当人,并对那些为了早日实现一个“把人当人”的社会而付出努力的人报以十足的尊重,我们才能真正拉开自己与恶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是我?”
注:《我们与恶的距离》是由林君阳执导,贾静雯、吴慷仁等主演
这是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患了思觉失调的应思聪发出的疑问。
幸运的是故事结局走向很温暖,还了大家一丝慰藉。
但思聪的这个为什么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
满是不解。
满是不甘。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
01
近几年的社会事件桩桩引人发颤。
林奕含事件、滴滴事件、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江歌事件……
我不知道这个社会怎么了。
近日我看到的只是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
“上海17岁男孩与母亲争执后跳桥”诸如此类似的标题。
注:图片来源网络
我不知道车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也不想去想。
但是我知道,
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而是每一根稻草。
02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里,
作为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李晓文,也有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质问:
注:图片来源于知乎
是的。
舆论会把犯罪者家属杀死。
也许母亲真的在车里严肃批评儿子,
可在儿子打开车门,
母亲再怎么敏捷也抓不住往下坠落的儿子的时候,
没有谁会比这位母亲更心痛!
这种痛就像有人问你为什么要亲手送自己最爱的人上断头台!
试想,当社会舆论全都转向母亲,
一味责怪母亲育人方式不对之后,
母亲的悔恨无穷,谁又能预料,她是否会以死谢罪?
而作为受害者家属在事件发生之后悲叹道,
“为什么是我的孩子”
“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这种念头即使转瞬即逝,
是否也曾想过杀死别人来换回自己家人的生命。
注:图片源于网络
我们与恶,其实没有距离。
我们不曾沟通和试着理解,便对他人自下死刑,我们没有做到善。
真的,这个世界,并不是懂得判断是非对错就可以的。
李晓明他是杀了人,是的,他该死,真的非常该死。这没错。
可是他为什么会做到杀人这一步?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啊,太少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啊,太难了。
03
剧中一直主张人权的辩护律师王赦,
他一直试图走进犯罪者的心里,
希望社会上不会有下一个李晓明,下一个陈昌,下一个会犯罪的人……
他被所有人不理解,包括自己的妻子。
在极度不被理解之后,他终于对妻子说了这样一段话:
注:图片来源于知乎
在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我的脑袋里也会闪过上学时老师的那些批评,父母的那些责骂。
我会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自己是个废物。
我想过死。
我真的想过自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天知道,这也是犯罪。
法律上这属于故意伤害罪,属于谋杀。
动念头那刻之前,我想要的只是沟通和理解。
我想要爱,
想要去爱。
在问过许多人之后,发现大家原来都一样。
恍然发现,原来真的是,
众,生,皆,有,病。
04
我们把自己包裹起来,自己舔舐伤口,我们病了吗?
我们开始不相信世界,我们开始怀疑周围的人,我们病了。
可是没有人想生病。
我想对你说说我的心事,希望听到的是回应,
而不是冰冷的“我很忙,没有空听你说”。
我想和你聊聊我的烦恼,希望得到解决方案,
而不是嘲讽的“你这算什么烦恼,人家xxx遇到更大的事都没说什么”。
我想跟你分享我的快乐,希望你也同样快乐,
而不是冷漠的“这么正常的事情,有什么值得高兴”。
你觉得我病了。
我觉得你才是有病。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
我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
我们都是穿着病号服行走的病人。
我不要这样的世界。
所以,亲爱的,
我会认真听你说的每一个字,
认真分析你的每一种情绪,
认真了解你做每一件事的原因。
你愿意同样对我吗?
我真的,想拥抱你啊。
我真的,想再次拥抱那个温暖的世界啊。
注:图片来源于知乎
05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林奕含在订婚宴上做过的致辞演讲的节选:
(在她选择离开这个世界一年之后,我才敢去了解她的故事。)
我今年二十五岁……欸,差几天就满二十五岁了。
我从高中二年级,
大概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得了重度忧郁症,
准确点来说是我从高中二年级开始了我与重度忧郁症共生的人生。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林奕含本人)
我不知道温暖传递的速度是多少。
但是我知道,我不会做压死骆驼的稻草,我要做给予骆驼能量的水珠。
你愿意和我一起来吗?
你愿意和我一起倾听世界的内心吗?
最后,我用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两句台词和大家共勉——
“为什么是我?”——应思聪
“可能是因为,你比较勇敢。”——宋乔平
公众号【VIP大影视圈】,一个有态度,讲深度的影评号。
这段时间,这部新出的剧集口碑炸了。
一句话概括:它是今年到目前为止,评分最高的华语剧——
这是HBO和台湾公视联合推出的一部剧集。
HBO大家很熟悉了,公认的“神剧制造机”,以黄暴污和高品质闻名。
台湾公视,是台湾唯一的非商业无线电视台,不受任何政府、政党及利益团体控制。
近年来,台湾公视出了不少高分电视剧,比如《麻醉风暴》、《一把青》等等。
往近了说,去年推出的高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大胆揭露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弊病,被誉为台版《黑镜》。
强强联合之下,这部《我们与恶的距离》(下文简称《与恶》)自播出就备受关注。
在开播当天,《与恶》就荣登Google台湾热搜排行第一名。
不仅如此,它在豆瓣也获评9.3的高分,提前预定年度最佳华语剧。
从海报中就可以看到,此剧吸引了不少台剧的熟脸加盟。
比如金钟视帝吴慷仁,以及温昇豪、周采诗、曾沛慈等等。
但说实话,最让我期待的还是女主角贾静雯。
毕竟,这是她暌违台剧15年后的回归之作。
贾静雯在采访中表示,之所以参演《与恶》,是因为剧本深深打动了她。
而这个打动她的故事,围绕着一桩“无差别杀人案”展开。
先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无差别杀人案”——
它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仇怨,随机选择作案目标、在作案现场见谁杀谁的案件。
现实中的无差别杀人案并不罕见,以台湾为例,从2009年至今就已发生了6起。
最严重的一起是在2014年,21岁的嫌犯郑捷,在地铁上砍杀无辜的陌生人,最终造成4死21伤的惨剧。
郑捷案新闻图
在《与恶》中,这桩无差别杀人案的嫌犯,是一个名叫李晓明的学生。
他一共在电影院枪杀了9人,并造成21人受伤。
最高法院对李晓明的判决是死刑,二审依旧维持原判。
但这仍然难以平民愤,来自社会各界的网友们,恨不得马上杀之而后快。
可以看出,《与恶》从最开始就围绕着一起揪心的案件,以及激烈的矛盾展开。
但是,它又和以往犯罪主题的影视剧不同——
它所聚焦的,并非凶手本人,抑或其作案手法与作案经过。
它所关注的是在事发后,案件的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以及在旁边的审判者、辩护者等人的不同态度,及其所面对的不同困境。
先来看看受害者家属,即贾静雯所饰演的乔安一家。
乔安是某新闻台的主管,他的大儿子死于李晓明的枪下。
从前的她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工作狂,在受到痛失爱子的刺激后,变得更加疯魔。
对待犯错误的实习生,可以骂到对方怀疑人生。
你是中文课都在睡觉还是怎么样
还是你是智障吗
对不起可以解决你脑袋的障碍吗
在她严厉的管理下,下属直到临盆还坚持工作,羊水破了仍然奋战在直播第一线。
但是在夜深人静时,乔安就暴露出了最脆弱的一面。
长期失眠和梦魇,靠酗酒才能勉强入睡,忘记悲痛的现实。
乔安的丈夫,逐渐和她生出嫌隙。
就连她的女儿,也和她关系冷淡,甚至说出“你还不如和哥哥一起死了”这样的话。
一起凶杀案,对一个受害者母亲的摧残,由此可见一斑。
但作为加害者的亲属,他们的心理和生活就能好过吗?
事实并非如此——
嫌犯李晓明的父母,为了赔偿卖掉全部家产。
不仅如此,两人还搬离了老家,每天戴着口罩,如蝼蚁一般卑微生存。
李晓明的妹妹,因为背负了“杀人犯亲属”的罪名,不得不改名,伪装成另一个身份生活。
即便如此,公众和媒体对他们的口诛笔伐并没有停止。
哪怕当着所有媒体下跪道歉,依旧会受到各种良心拷问:
下跪是发自内心的吗
下跪是有人指导你们吗
下跪不能换回九条人命
不仅李晓明的家属受到全社会的攻击,就连为他辩护的律师王赦也难以避免。
刚出法庭,就遭到受害者家属泼粪。
杀人者当诛,这是大多数人的逻辑。
但在律师王赦看来,罪犯也有人权,也应该受到司法程序的合理保障。
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去探究和调查杀人案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对于凶手的处置,法律自然有公正的判决。
但作为一个常年和凶案嫌犯打交道的律师,王赦想要的并不是将凶手绳之以法的快感。
他真正想做的是对这些凶案进行归因,从而在源头上,尽可能地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当然,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必定充满了重重阻力。
他的妻子和家人不认同他,认为他是神经病。
被害者家属不理解他,认为他在揭伤疤。
就连加害者的家属也不愿配合调查,因为不想再无事生非。
发现了么,这正是《与恶》的高级之处。
它没有落入大多数犯罪题材影视剧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窠臼,去刻画加害方犯罪手段的凶残,抑或去呈现受害方昭彰正义的艰辛。
它想要表达的主题,也并非简单地谴责某一个恶人或某一次恶行,而是试图去探究人性中最源头的恶。
因为“加害者”与“受害者”二者不能被标签化,“善”与“恶”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错位——
以《与恶》中的剧情为例,杀人犯是恶,但受害方去伤害杀人犯的辩护人和家人,这难道不是恶吗?
精神病人伤害民众是恶,但一个未证实身份的人闯入幼儿园,就被媒体污名化为精神病人犯罪,这难道不是恶吗?
可以说,《与恶》的野心就在此:
让观众撕掉这层标签,放下关于“善”与“恶”刻板印象的藩篱。
正如主创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此剧的编剧吕蒔媛。
吕蒔媛是台湾的金牌编剧,曾获得金钟奖“最佳编剧奖”。
她的作品,通常以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社会话题和角度为切入点。
比如关注殡葬行业的《出境事务所》,关注问题学生改造的《牵纸鹤的手》,以及关注同妻问题的《谁先爱上他的》等等。
《谁先爱上他的》剧照
在写《与恶》的剧本前,吕蒔媛做了大量功课。
她不仅做了大范围的田野调查,访问了人权律师、犯罪心理学教授、精神鉴定师等人,甚至还现场观摩了两起死刑庭审。
而剧中李晓明这起“无差别杀人案”,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2016年2月28日,一名母亲带着年仅三岁的女儿“小灯泡“逛街。
突然,一名男子冲上来,对着小灯泡连砍23刀致其死亡。
经调查,这名犯案男子患有思觉失调症(精神分裂),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起恶性杀人案引发了极大关注,网友群情激愤,要求将凶手立即处死。
但让人意外的是,小灯泡母亲的态度却是,坚决不处死凶手。
她向媒体表示:与其立即处死一个罪犯,不如好好了解这个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犯罪的。
小灯泡妈妈抛出的这五连问,值得全社会深思。
而她的这种态度,其实就是《与恶》中王赦律师的态度。
这绝不是对恶的妥协,而是冷静客观地对恶行归因,从而在源头上尽量避免重蹈覆辙。
《与恶》的每一集,都以Youtube上的网友评论作为开场。
这些评论里,既有对事件本身的客观讨论,但也充斥着无理智愤慨,甚至还不乏言辞激烈的网络暴力。
殊不知,有的人在惩戒“恶”的时候,已然成了恶的源头。
因为我们与恶的距离,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本文作者:张不才
< END >
世上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同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人总是好的比坏的多,实际问题并不在这里。但人的无知程度却有高低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美德和邪恶的分野,而最无可救药的邪恶是这样的一种愚昧无知: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杀人凶犯的灵魂是盲目的,如果没有真知灼见,也就没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爱。
去年暑假,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还意犹未尽,即便高开低走,软硬伤皆有,但在华人圈中能有这么一部所谓披着科幻外衣却鞭辟入里探讨华人家庭教育的作品出现,聊胜于无。
今年早早,又横空出世这样一部现在可能还鲜为人知但目测厚积薄发的类型作品,不得不怀揣着几分思绪,提笔。
得益于网易云第一时间的新歌推荐,yoga的《别让我走远》借着其慵懒但不失深刻的声线一下洞穿了耳膜,再细细琢磨歌词,顺藤摸瓜,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我们与恶的距离》。看了看简介,看了看演员,看了看预告,直觉告诉我:正点。
其实还有一层原因,源于现实。
一个是前不久西南某地的学生食堂问题从发生到戏剧化的逆转,一个是沿海某省份发生了爆炸,据说前去拍摄的某媒体的无人机因“不明原因”受到干扰,还有一个能明说,就是隔壁家由李胜利牵扯出的巨大丑闻。三者的交集其实很简单:真相。
恰好今天又看了讲述韩国高层干涉新闻的纪录片《共犯者们》,一向自诩还残留少年正义感的我颇有感触。
前两集的铺垫恰到好处,一条主线,几方人物逐一登场,而战场则正是最需要真相的新闻行业和律师律师行业。
看过颇多也非常钟情涉及到这两个行业的影视剧作品,不亚于最最直接揭露真相的刑侦类。但相比于后者,前两者则反而才是现实中与我们最贴近的行业。到现在还记得《聚焦》的面对多方压力不动如山的豪迈,还记得《匹诺曹》中的那段话:
真相就像碎片一样散落在四处,从来不肯让我们看到它完整的面目。当我们所找到的东西不是真相的时候,真相会向我们发出琐碎又细微的信号,那就是怀疑。于看似完美的真相,并不相称的细微碎片,怀疑。在打消怀疑的那一刻,真正的真相就会隐身消失,眼前看见的,不一定是事件的全部。n
故事的肇始可能颇具日系同类作品风格,但随着剧情的逐步展开,我好像看到了一种更亲近的情愫,或许是因为明显的语言,或许是因为暗藏的伦理,毕竟,蓝绿那边再怎么折腾,同宗同族的文化积淀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弦更张的。
可惜的是,不像耐飞那种财大气粗动不动就一口气全部放出,周播两集又让我有了小时候那种不甘,但好货不怕晚,细水长流,慢慢品味,来日再叙。
说回来,点点题,经常会看到有人问: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坏吗?想了想最近爆红的流浪大师被一群来自大江南北,张牙舞爪的网红前扑后拥地消费,而上面提到的两件新闻却会因为多方阻碍和我们七秒钟的关注和记忆而销声匿迹,那我不得不挪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想法: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也不惮以最悲观的态度来看待国人。
那么,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摇晃在你灵魂两侧的两个小天使到底谁出现的频率更高?
汉娜阿伦特在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曾说: 善可以是根本性的,而恶从来不是。恶只能是极端的,因为它不具备深度,也不具备魔性纬度——而这正是它的恐怖之处,它可以像真菌一样散布在地球表面,把整个世界变成一片荒芜。恶来源于思维的缺失。当思维坠落于恶的深渊,试图检验其根源的前提和原则时,总会一无所获。恶泯灭了思维。这就是恶的平庸性。
简单点说,正如我的短评所说: 所以,我们与恶的距离只差一个平庸的转身,更或者说一念之间,就是“恶”沉默的帮凶。
3.4集观感
很高兴,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关注这部剧,也满足了我的初心。
加入的线索也逐渐增多,就不一一展开。
其中有两条,比较留意。一个是宋乔安夫妇因为女儿“涉嫌”早恋问题被叫家长,我想表达的不是关于早恋,而是父母。想必很早的时候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渐丰,我对这句话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乃至排斥。这句话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确实站得住脚,但根本上混淆了一个是非问题,真正影响孩子,真正能教育孩子的是谁?
家长。毋庸置疑。老师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如义务教育阶段,核心是授业,至于传道解惑,也是在更具体条件的情况下更高阶的责任。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授业是法律,是底线。而传道解惑则是道德,是拔高。此处为了减少给杠精不必要的杠素,不再赘言。但我觉得,但凡能独立思考能慎独的人不太会否定我的观点。
第二条,加入了精神科医生和更详细的关于精神鉴定的讨论。不好意思,我又想到了那位电击疗法的杨姓医生。再多的关于精神鉴定的传闻和新闻,有心的人自然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
最后,又是关于最近的热点新闻。刚好可以见缝插针的切入进来,这也无疑表现出本剧的魅力所在,基本上最近几年,那些令我们或唏嘘不已或愤慨悲伤的新闻背后都可以在本剧投射。
我想说的是从前年开始,某些学校某些老师因为某些学生的告密而停课的事件。在此,又是碍于多方面原因,不便展开,但我曾说过:生而为人,请善良。大是大非前,务必善良。此处的善良,含义颇多。我不想看到历史再次发生。
众所周知,在日语里,老师、律师、医生等德高望重或者说是国家良心的人才有资格称为“先生”。
这些职业内的腐败固然可怕,就好比严重的外伤。但更可怕的是这些被称为“先生”的人被一些本无恶意,但在大是大非前善恶不分的人所中伤,一点一滴的蚕食内部的机理,进而人人自危,瓦解整个行业的底线。坏人作恶,我们姑且还能根据经验防微杜渐,当曾经的好人或者说普通人被蛊惑甚至威逼利诱去戕害好人的时候,恶,已然成为癌细胞,逐步扩散。
5.6集观感
剧情过半,渐入佳境之时却在李晓明突然被紧急执行死刑后显得有些怅然若失。
第五集片头照旧由社会新闻和网络评论引入,这次,是已经说烂的‘网红’。我本人因为对这类人群向来嗤之以鼻,所以不想评论太多,他/她们确实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但本质上还是人窥探欲与暴露欲的变体。
有人悲观地认为,我们会亡命于“老大哥”似的威,,权之下。有人则“乐观”地判断,我们会葬身于“甜蜜的毒药”。“三生有幸”,我们很多人夹在这两者之间“左右逢源”“饮鸩止渴”。
再有就是“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博弈。这也是本剧以律师王赦(赦免?)为核心之一的延展。鉴于本人不是法律或政治学等社会学科出身,不敢太过造次。
只想说说自己的浅薄之见,《罗伯特议事原则》中有一段话:
在讨论过程中,不预设关于正确答案的实质性标准,而是以根据议事规则进行辩论和证明的结果来决定取舍。因此,在组织和会议的运营中应该确立这样的信念:程序正义优先于结果正义——这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给我们的启示。借用孙文先生的表述,即民权初步始于程序。n套入本剧用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和王赦大同小异的观点:即便杀人犯该千刀万剐,但应该交由法律来定夺。如果所有的判断都是源于没有任何分析推论和判定的想当然,即“杀人偿命”。一来容易被既有观念所干涉,二来,会照成某些冤假错案。这儿我想举个例子,就是《七号房的礼物》,如果柳成龙所饰演的爸爸没有因为先天的自身问题和后期种种感情因素所胁迫,是不是剧情会朝更好的方向进展。诸如此类的的作品很多,如《杀死一只知更鸟》,《绿里奇迹》等等等等。
当然,程序的运作自然要受人为的干扰,正如片中那位母亲所举:很多权贵,完全可以手眼通天,见缝插针的左右程序。这样的新闻或实例,呵呵呵呵,就不用说太多了吧。(国外有辛普森案件还有《制造杀人犯》,国内还有传闻中那位儿子撞死人被搞定现在已经进去的令狐人士。)
那么,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是否相悖,是否能共存?不能仅仅交给时间和那些法律从业者,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准则。有些东西虽然是人想出来的,但它是冰冷的。人心虽然是热的,但人心又会受到多方影响而失去客观。
第六集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婚姻关系。主要是宋乔安夫妻咨询婚姻专家,王赦夫妻车内的一席对话以及林一骏夫妻的嬉笑怒骂。
鉴于我本人只有过恋爱经历,尚未步入不知道是殿堂还是围城的婚姻,细究起来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但好在我的父母,我的亲戚朋友给我提供了太多现实的或好或坏的例证,特别是其中有诸多幸福婚姻的楷模,加上耳闻目睹更多。关于婚姻,我觉得《简爱》中那段话质朴但掷地有声:
最好的婚姻关系是,我们是亲密爱人,是同舟共济的队友,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更是彼此最有趣好玩的朋友,也是强强联合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的婚姻关系,只有这样一段关系才能长久的稳固。(又想到了那张丑脸的王小波和可爱的李银河。)
眼看着最近数据统计,结婚率的大幅下降和离婚率的与日俱增,我大概知道原因,但又不想细究太多n此处引用一下朱光潜老先生曾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话吧:
一般人误解恋爱,动于一时飘忽的性欲冲动而发生婚姻关系,境过则情迁,色衰则爱弛,这虽是冒名恋爱,实则只是纵欲。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我却不愿为纵欲辩护;我愿青年应该懂得恋爱神圣,我却不愿青年在血气未定的时候,去盲目地假恋爱之名寻求泄欲。
毕竟,我依然固执地纯真地相信爱情和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无论何种欲望促使我开始步入婚姻,我坚定地以爱情为核心。
7.8集观感
先说个题外话,前几天看到一个段子,讲台湾本土对本剧的一个评论:我们与恶的距离,210公里。(哈哈哈哈哈,没错说的就是你,冲绳。)
伴随着李晓明的紧急处刑,剧情的一条大主线戛然而止,几方稍显归于平静。但关于“恶”的纷扰与困惑还在进行,恶与我们的距离依旧或近或远。
开篇又引入一个同款的案件,陈昌杀童案(推荐一下最近较火的韩剧《囚犯医生》)。而由本案引申并峰回路转出来一条:新闻真相与新闻引导以及那些躲在背后带节奏的键盘侠。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去年发生在重庆的公交车坠江事件。一波三折,“恶”的头衔从不会开车的女司机到深夜宿醉的公交车司机再到监控还原了乘客才是罪魁祸首。短短的十几天,舆论的风向三易其主,吃瓜群众们也向墙头草一般东摇西晃。
从大脑的生物性来说,人本能地喜欢新闻,不喜欢旧闻,既然真相和谣言都是旧闻,那么更离奇更重口的谣言,显然会胜过平淡无奇的真相。
这样的翻转甚至是翻转再翻转仿佛已经脱身于艺术,回归现实,并在现实中演绎的更加惊愕。(还有多少人关心并清楚那个由小崔爆料跌宕起伏颇具现实主义色彩的案 卷 丢 失 案?)作为媒体从业者,在这个流量为王可以变现或者说优胜劣汰的时代,在普通的真相和诡谲的引导中,如何抉择,是遵循职业操守,还是听从内心本真,抑或只是不触碰最低的法律,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样由低到高,因人而异。一般人没有探寻真相的本能,相反那些建构在真相基底上跌宕起伏的故事更容易贩卖。这样看来,动机的缺失和探寻成本的昂贵导致真相成了稀缺品。于是,键盘侠,这样歪曲且丑陋的产物应运而生。他们或许并没有真金白银的诱惑,但躲在屏幕背后的人的劣根性充分地得到了满足。 比起真相,更多的时候是谎言。谎言会缝合暂时的矛盾,使不安沉睡。真相比谎言更让人难受,所以大部分人都想避开真相。传达真相一直是让人痛苦的事,所以我偶尔也会在真相面前闭上眼睛。
n我对众生皆有病最明显的感受是重回豆瓣以后,曾经的精神角落背后原来是那么多受伤和受丧的灵魂。慢慢的,我以这种视角去同视现实,才恍然大悟,再光鲜亮丽的华服配饰,再高深有趣的言谈之下都掩藏着那颗斑斑点点不可直视的心。没有一个时代是无暇光洁的,也没有一个族群是无懈可击的。
安东尼奥尼曾说:神经官能症不是现代世界的后果,而是我们与世界的分隔和不适应这个世界的结果。
人类的存在在历史的演变中周而复始的与“精神病”抗争。我们这代是“丧”,是个体的冷丧,上一代却是热,是群体的狂热。
某种意义上,确如胡适先生所说: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
另外,这个剧能留火种的留火种,鉴于接二连三类似bi哥,老梁这样看起来莫须有又“无厘头”的文化事件和本剧中能偶尔可以看出来的XX不正确,即便我看到某官mei也推荐此剧,但谁知道它们会不会后知后觉,神经紧绷突然变脸,这篇影评和本剧会不会像我原来的好多短评那样不是被删就是被蒸发了呢?
反正,我习惯了,但我还是要说。
9.10集观感
曲终收拨当心画,完结撒花。
说点题外话,甭管明年郭,韩,蔡抑或其他当选,都要赶在他们之前去一趟朝思暮想的台湾,面朝太平洋,呼吸一下华人圈残存的自由空气。
还有哦,果不其然,豆瓣里的“老大哥”没有网开一面,还是把我的短评删了,目测啊,这篇长评也是时日不多,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平台,也就豆瓣还算“洁身自好”没有充斥太多戾气,为了让它和阿北能继续充当我们的精神角落,觉得哪不合适,删就删吧,无所谓了。
夹带点私货,还有很多条目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你懂得
李晓明被处决已有,应思聪果然成了最大的变量。原因无外,他是那个所谓“有病的人”。其实前几集看的时候,因为他人设的原因,我想到了《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因为自身的抑郁问题也好,还是因为传说中某王姓导演夫妻的缘故也好,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陨落,除了唏嘘,结合最近的996问题,我最想想表达的是:给年轻人一点空间,一点时间,给年轻人一点自由,让我们那么残喘一会,都会换来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再有就是大婚当前,应思悦和其男朋友的那场对峙。她男朋友算不算渣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疑给各位女性以及男性·提供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在面对危机和困窘的时候,是针尖对麦芒的拔刀相见,底牌全露,还是真心地做好了共同面对,相互扶持的准备。患难见真情,真是totally right。
一个小彩蛋,38分钟左右,在王赦的办公室,我看到了《因父之名》的海报,不知道是编剧,导演,场务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总归很贴近本剧的旋律。
最后说说媒体,不知道从何时起,曾经相比之下敢于仗义执言的“南方系”因为诸多原因偃旗息鼓。加上后期你们看到的更多的关于一些新闻媒体被勒令整改的新闻,不得不怀疑和思考历史重演的趋势。
宋乔安职位调整的事儿我就不赘言了,毕竟那个圈子和类似的圈子的种种是非,真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
应思聪因为未按时服药,旧病复发产生幻觉然后闯入宋乔平办公室,险些酝酿出悲剧的片段倒是在最后一集锦上添花。不想再以《美丽新世界》中赫胥黎所说的:“在病态的社会中,精神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来颠倒和逃避实实在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所谓“有病”的人。
我给出的答案可能很宏观(说了跟没说一样):
不要害怕,不要歧视。
多一些爱心,再多一些耐心。
其实最后一集最让我动容的是三对夫妻的“冰释前嫌”,特别是王赦夫妻的对话。
尤其是王赦的那六个字,简直就是我一年以来的内心os:
“我没变,我在呢”。
然后就是几方受害家庭(当然李晓明的家庭也是受害者)坐在一起的“和解”,演技在线。
碎碎念了这么多,其实在当下,我最想表达和呼吁的是一份执着,一份坚定,一份善念。
犹记得正好年少时,看《那些年》,青春爱情的萌芽和逝去当然令人悸动与感伤,但我到今天记得最清楚的话却是柯景腾说的:“ 我想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让这个世界因为我而有一点点不一样。 ”有幸的是,我自诩正在现实中一点点做到,包括线上你在看我写的这篇剧评的时候。
当然,因为各方面原因,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份信念,这无可厚非,那我希望另外一段耳熟能详的台词可以提醒大家。
最后:
“if you stay,陪在我身边,凝视我的脸所有狼狈,照亮我阴暗的每一面,不顾一切,包围一切,光线里别让我走远。 ”
愿你身边有光,愿你也是一道光。
八年前,我是个电视台的菜鸟记者,
通过努力慢慢升任为部门主编,
做了两年民生新闻,之后辞职去了北京,
这段经历也就封存了起来,
但当我看到这部剧的时候,
当年很多记忆都被激活了,
只能说这部剧的职场戏部分很专业、很真实!
首先是乔安娜的出场戏,那一场是在新闻直播间发生的,
那场戏的氛围给人的感觉像打仗一样,
这便是我们当时在新闻直播间的真实写照。
作为主编,要在新闻编排软件上算时长,
我们当时的新闻是34分钟,
整体片长需要控制在28分钟左右,
加上主持人的导语和串词,再加上天气预报的调整,
要保证时间刚好在34分钟,不能多也不能少。
所以作为主编,第一个要做的事挑出具有新闻价值的选题,派记者外出采访,
如果当天新闻稿子太少,一些新闻必须当天采当天出,这也让很多记者的压力很大,
除了选派选题之外,就是审核新闻稿件,主编初审,总编或制片人终审,
审完稿子后,记者或者后期就开始编辑视频了,
有的在直播之前要做好了,有的没有做好,就必须下掉,上其他的新闻,
如果已经编排好的新闻临时要换,就很麻烦,
作为一整天的新闻,就像写作文一样,需要有核心主题,需要有重点关注,
还需要写出能把所有的新闻串联在一起的主持人串词,
做完的片子需要由制片人来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播出,
如果有其他比较敏感的问题,或者上面领导发话这些监督报道不能播出,
也只能下掉换其他的新闻。
审核完片子,就能直接去演播室进行直播了,有的频道事直接录播的带子,
这样的话,直播风险会减小很多。
新闻直播为什么像打仗一样惊险刺激呢?
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片子全都没有完全上传到系统,就开始直播了,如果还上传不及时,就必须要采取紧急措施,撤掉这些片子,重新换屯着的片子。这个时候对主编的新闻编排能力是个很大的挑战,你要重新恰整个节目的时长,用其他片子的时长去替换,还要临时改导语和串词。
2、机器故障。如果机器出现了故障了,要马上用备播机器来替换,不然就是重大播出事故。
3、新闻连线事故。如果遇到重大新闻事件,需要现场连线采访的,但是如果信号不好,或者记者现场发挥不好,主编也要补救,要不今早切掉画面补其他内容,要不让主持人临时救场。
4、导播事故。整个直播是主编、导播、技术、支持人等各个部门人员配合的,如果导播切错了镜头画面,或者切慢了、快了,都是播出事故。
同时,这部剧中有几个职场戏的处理,让我觉得很真实。
一个就是新闻编排上的讨论。
头条新闻该放热点新闻还是放重点新闻?
该剧就给出了很专业的答案:头条就是让观众进场的,必须要吸引人的眼球,所以需要热开场新闻。
而在儿童绑架案的新闻报道上,也体现了其新闻编排上的专业性。
绑架案新闻被证实后,乔安娜反应相当迅速,打算做新闻专题报道,
在这次绑架事件的基础上要再做三条,
一条是历届精神病患者的报道,
一条是找精神方面的专家解读,
一条是连线康复之家。
一般一个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之后,会进行一系列的策划。
基本的逻辑是:发生了什么(客观报道)—— 为什么会发生(深究原因,调查各方说法)—— 怎样预防(找专家)
所以从这个逻辑上看,本剧中新闻编排方式非常真实。
同时让我觉得很真实的部分就是选题会这场戏。
我们当时也会做节假日的新闻策划,
比如像剧中母亲节的策划:有关于伟大母亲的真人真事采访、还有各种母亲节街采、同时还有烦人的关系稿,这些新闻稿都是广告部的客户,不能得罪,也没有任何新闻价值,但是你不得不加入到自己的新闻编排中去。
最后说说本剧中关于新闻理想与新闻现实的关系讨论。
在剧中实习生李大芝说做新闻编辑是想让大家看到世界的全貌,
而宋乔安却挑衅地问她:敢不敢踏进现实世界?
其实新闻理想与新闻现实的差距太大了,
这也是我当年转行的原因。
记得刚开始做记者的时候,心怀着新闻理想的,
那时候第一个监督报道是关于一条路上的路灯横在路上没人管,
我分别找了灯管所、城管部门、公路管理局、交警部门、交通局,
基本上都是相互推诿,后来知道这条路还是属于交通局管,
还没有移交给公路管理局,
我拿着话筒去了交通局找到了交通局长,
问:XXX路路段的路灯被撞坏,斜放了一个月,中间有好几个撞在了上面,
为何没人来管?
对方(局长):你是哪个单位的?
后来我才知道局长跟我们台长平级,根本监管不了,
这个事就被压下来了,所有的同事都觉得我特别傻,
一个小小记者质问一个局长,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
后来慢慢的发现很多事自己根本管不了,
能管的事也只有楼上漏水楼下找上门这样的家长里短的报道。
后来慢慢变得麻木不仁了,
一听到有车祸,首先想到的是死了多少人,有没有新闻价值,
连最基本的人道主义关怀都省去了,
觉得挺冷血挺可悲的,于是换了职业。
干了这一行才发现:
新闻不等于客观真实,
收视率让新闻越来越夸张变质,
自媒体如同劣币,驱逐着本该真实的新闻。
真的很有幸看到这部剧,起码我们大陆职场中没有展现出的东西,
它真实还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