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讲述,画面由战前文艺复兴油画般的惬意,转向支离破碎,横尸遍野。没有红色血腥,没有震撼的场面,本片导演采用冷灰色以及高密度,来呈现人们不复存在的家园,惨烈又压抑,观众甚至能呼吸到空气的凛冽和弥漫的硝烟,更大程度地还原Lee Miller 所记录下来的战后世界。
该片由Ellen Kuras指导,Kate winslet主演并担任制片人,导演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多年的资料收集,并与她的儿子建立紧密联系,Lee Miller 常被简化为“前模特”或“缪斯”,而忽视了她作为战地摄影记者的开创性工作,本片希望捕捉主角的复杂性;温丝莱特表示,LEE 是一个有缺陷但坚韧不拔的中年女性,执着于在战乱中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
“A middle-aged woman who was flawed, resilient, and determined to carve her own path during a tumultuous time in history.” —— Hanna Woodside(2024). Kate Winslet On Her New Film. GRAZIA
二战结束后,Lee Miller 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后压力综合症 (PTSD)。战时所见的苦难和暴行深深影响了她,她刻意的淡出大众视野,直到20世纪70年代,她的儿子 Antony Penrose 发现了她许多隐藏的摄影作品。影片在整个结构以及结尾上对此进行了呼应,并使用超现实的手法,不得不说,导演是否有意的连结了那些珍贵照片的艺术视角。Lee Miller 深受20世纪30年代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合作过Man Ray、Pablo Picasso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最近我的票运真的很吓人!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搞到了这个《LEE》特别放映会的票。到了酒店放映厅发现好小,已经比放映时间早到20分钟还是差点没座了,真是我看电影以来大家到得最早的一次…放映结束后凯特走上台离我好近,激动得我差点晕过去。
现场访谈中凯特说到拍这部电影的缘起是收了一张李家的老桌子,然后想到李米勒的战地经历好像还没有人拍过…凯特去见了李米勒的儿子托尼(在李米勒过世后发现整理她作品并使之名扬天下的人),托尼说自从看了《理智与情感》(1995)就梦想凯特能演他妈妈,看电影的时候更是激动得一直握着凯特的手,母子感情也很纠结,唉不多说大家看电影吧。
实际筹拍过程长达七八年,凯特也坦言作为一个女性在电影圈想找投资拍摄女性题材电影是非常艰难的,特别是这位原型女士的个性还“不怎么讨人喜欢”。在两位凯特女士联合制片还有各位女导演女编剧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终于能看到这部叙事朴素画面震撼的大女主传记片,李米勒让人们看到战争中的女性瞬间,她们让人们看到李米勒勇闯战地的瞬间,这本身就很令人感动。
(英国将于9月13日上映,其他地区请查询上映时间)
凯特·温斯莱特拍了很多部电影,电影《李》是她拍得最艰难的一部电影,也是她投入最多感情的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她第一次当制片人。
《李》这部电影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九年的时间,夸张一点说,如果没有凯特·温斯莱特,这部电影很难完成。
凯特·温斯莱特之所以为了这部电影付出那么多,是因为她被这个故事的原型李·米勒打动了。作为二战中唯一的一位战地女记者,凯特·温斯莱特认为她是女人中的女人,她重新书写了女性气质:意志力、力量、勇气、同情心。
自从凯特·温斯莱特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她就一直等待有人把她的故事拍成电影,却迟迟没有等到。其实,在这期间,的确有很多人打算把李·米勒的故事拍成电影,可是都被李·米勒的儿子安东尼拒绝了,因为这些导演看中的李·米勒身上的标签“男艺术家的缪斯”、“顶级时尚模特”恰恰是李·米勒最讨厌,一生都想摆脱的男凝“标签”。
通常说一个女人是某个男人的“缪斯”,也意味着这个女人是这个男人的情人。不管她激发了这个男人怎样的创作灵感,但是拥有话语权的始终是男人,而不是这个被看、被当作客体的女人。所以,“缪斯”这个词是一个被动词,而且带有严重的性别歧视,这个词并不是对一个女人的赞赏,而是对一个女人的贬低。
而凯特·温斯莱特也同样厌恶这些加诸在她身上的“男凝”标签,所以她和她的制作团队从一开始就决绝这种“男凝视角”,所以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及她是谁谁谁的缪斯,她是谁谁谁的情人,她是怎样美貌怎样前凸后翘的顶级模特。
电影《李》完全采用一种女性叙事,女性视角,电影一开始就是从她作为一个摄影师给人拍照开始。因为李·米勒说“相比被人拍我更喜欢当一个拿起相机拍别人的人”。
这说明,李·米勒是一个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女人,是一个主体意识非常强烈的女人。
比起“被看”,她喜欢做一个主动去“看”的人,所以,她拿起照相机,去上战场,用自己的眼睛捕捉真相,哪怕她为此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通常的战争片,都是以男人的视角讲述,而《李》这部电影以女人的视角呈现战争,作为少有的战地女记者,李·米勒告诉你,在一个女人眼中,战争是什么样的?
李·米勒在通往前线的路上却遭遇重重阻碍。因为男人不让女人插手战争,就像男人不让女人插手政治一样。
同样作为记者,《LIFE》杂志的大卫·费尔曼和李·米勒一起去军队采访,李·米勒却被拒之门外,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女人。
但是李·米勒根本不管这一套,她反问“为什么女人不能去前线?凭什么男人来决定这一切”。
作为这个世界上人口一半的性别,李·米勒从未将自己排除在这个世界之外,而是积极投身于这个世界中去。
带着这样的反问,她一路前行,像一头猛狮一样,根本没有人能真正阻挡她。
早在战争前夕,李·米勒就在关注这个世界的局势变化,等到战争一爆发,她就跟《VOGUE》的主编说,时机成熟,赶紧派她去欧洲。作为一名时尚杂志的记者,她根本不关心什么发型和服饰,她更关心这个世界的动向和走向。
等她好不容易拿到了美国记者通行证到了军队,又被告知女人不能参加新闻发布会,更不能去前方战场。于是李·米勒一边拍摄受伤的士兵、医生、护士,一边通过各种关系争取去前线,最后她终于来到了前方战场。
战争远比她想像的恐怖的多。因为女人不是嗜血的动物,所以她们对暴力更敏感也更反感。
所以,她在第一次在枪林弹药的战场上奔跑时,她害怕的要死,整个人一直在颤抖,但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她还是不顾生死的想把眼前的这一切暴行记录下来。
对李·米勒来说,战争最恐怖的莫过于她在达豪集中营看到的一切。
当法国的战争结束后,李·米勒从朋友口中得知好多人人失踪了,而当时没有一家媒体提及此事,大家只报道胜利的消息,对胜利背后的真相置若罔闻。
李·米勒无法接受这种做法,她继续追踪真相“那么多人消失了,他们去了哪里”。带着这些的疑问,她来到了达豪集中营。
在达豪集中营,她找到了那些失踪的人口,在一间间牢房里,在一节节火车车厢里,成堆成堆的尸体,在死去之前,这些人已经瘦的皮包骨头。
电影里这一幕是最恐怖的,比我看过的所有集中营的影片拍摄的都要恐怖。而我深知,真实的场景远比这可怕的多。
李·米勒就在真实的场景中,跳上了一辆火车车厢,拍下了这些受害者的惨像。此时,她不仅仅在记录真实,也在凝望类恶的深渊。
因为她拍照的时候,她从不看镜头,而是直视拍摄者。也就是说,她不通过镜头看世界,而是用自己的眼睛直视这个世界。
她因为直视恶的深渊的这段经历,后来得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她后半生一直在用食物和酒精疗愈自己,效果甚微。在他人眼中,她成了一位情绪化的人,一位难以相处的母亲。她深埋了自己的这段经历,直到死后,他的儿子安东尼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曾是一名目睹战争真相的战地记者。
至于她为什么对这段经历闭口不谈,原因很复杂。
刚开始,她把自己在战场上拍到的照片寄给杂志社,但是却没有发表,因为她的上司接到通知,不能在公布这样惨烈的照片,因为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
人们的生活要怎么继续?如果人们不能直视战争的的残酷真相,也就不可能真的从战争中吸取教训,那么战争将不可避免。现在的世界局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李·米勒在战争中另一个切身的感悟是“为什么男人把女人排除在战争之外,却要女人来承担战争的恶果?”。
在电影《李》中,玛丽昂·歌是一位家庭妇女,她没有主动参与战争,却成了战争的受害者。她的丈夫和儿子被纳粹杀死了,她自己被纳粹关起来强暴了三年。
三年前,她还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女人,三年后,李·米勒再见到她时,她成了一个眼神黯淡、精神错乱的女人。
在战争中,即正义正义的一方也夹杂着很多不正义,这种不正义却要女人来兜底。
同盟军解放法国后,李·米勒看到一个美国士兵不顾法国姑娘的意愿,试图强奸她时,她跑过去,愤怒地赶走了这个傲慢的士兵。这个士兵认为他们解放了她们,就能够享有女人的一切。
在战争中,明明向德国投降的是法国男人,战后,他们却把这一屈辱强加给法国女人,他们把那些被迫跟德国人发生关系的女人拉到街上,公开进行“荡妇羞辱”,好像他们多正义似的?明明主动向德国人跪地求饶的是这些男人们?而遭受侮辱的却是女人们。
战争中,女性受害者中,最触动李·米勒的是一个在达豪集中营的八九岁的小女孩。
当李·米勒穿着士兵制服突然出现时,这个屋子里的所有女人都露出一副紧张的表情,于是李·米勒扯着自己的头发,示意自己是女人时,其他女人都放松了警惕,继续吃面包可是这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还是害怕的不行。李·米勒走过来的时候,她一直往后退,直到退无可退,整个人蜷缩在墙边瑟瑟发抖,在李·米勒多次示意自己是女人,一直让这个小女孩感受到来自同一个性别的安全感时,她才安定下来,继续吃面包。
这种只有从女性性别感受到的安全感,是因为她们曾经遭遇被男性性别深深伤害。
李·米勒从这个小女孩极度恐慌的眼神中,一下子就看出她曾经遭受过男人的性侵犯,这种性侵犯给她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为李·米勒自己也曾在七岁的时候被一个男人强奸,而这段经历给她造成了难以磨灭的童年创伤。
也就是说,不管在战争之中,还是在战争之外,女人一直都是各种暴力的受害者。
而只有在女性叙事中,我们才能看到这些受害者的身影。这也是李·米勒这个人深深打动凯特·温斯莱特的一个原因。
尽管在电影拍摄中,极力避免一切“男凝”的镜头,在电影之外,李·米勒还是无法摆脱“男凝”。不信,你现在搜索一下李·米勒,最醒目的依然是“谁谁谁的缪斯”、“谁谁谁的情人”、“谁谁谁的妻子”、“超级模特”、“美人”这样的字眼。
在采访中,尽管凯特·温斯莱特一直在讲李·米勒作为一个女人如何突破界限,成为一名战地女记者的故事,她在八十年前重新定义了女性气质,她是女人中的女人。结果她刚说完这段话,对面的男主持人就说“她是超级模特,她很性感”。
这就是“历史照进现实”的写照。电影里,男人谈起李·米勒的模特生涯时,意味着男人关注的是她的“胸和屁股”,电影外,男人只关注李·米勒的“胸和屁股”。
半小时的采访,这个男主持人一半时间都在往李·米勒的“胸和屁股”上扯,真可悲,好像除了这些,他想不到其他的,真怀疑他的脑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1907年4月23日,Lee Miller 出生于美国纽约州。 20年后,她成为了一名时装模特,在各大杂志封面上算得上脸熟。你很难想象这样一朵婀娜多姿在后花园中绽放的花朵,后来成为了战火纷飞中的铿锵玫瑰。
二战爆发后,Lee 毅然投身战地新闻工作,以Vogue 杂志记者和摄影师的身份,通过镜头展现战争的残酷与真实,成为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战地记者之一。
她的报道不仅仅限于战场,还包括了战后重建以及战争对平民生活的影响。作为一名女性战地记者,她在当时几乎全是男性主导的领域里打破了常规。
她拍摄了许多历史性的照片,例如记录了诺曼底登陆、巴黎解放,以及贝尔森集中营解放的场景。Miller 并不回避战争的残酷,她的镜头往往对准那些苦难、伤痕和毁灭的景象。她拍摄的贝尔森集中营照片尤其令人震撼,让世界看到了纳粹集中营的真实情况。
电影以访谈场景开篇,故事的讲述者正是故事的主人公,这也正对应了Miller 在历史中被授予的身份——
“目击者中的目击者”
随着讲述,画面由战前文艺复兴油画般的惬意,转向支离破碎,横尸遍野。没有红色血腥,没有震撼的场面,本片导演采用冷灰色以及高密度,来呈现人们不复存在的家园,惨烈又压抑,观众甚至能呼吸到空气的凛冽和弥漫的硝烟,更大程度地还原Lee Miller 所记录下来的战后世界。
该片由Ellen Kuras指导,Kate winslet主演并担任制片人,导演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多年的资料收集,并与她的儿子建立紧密联系,Lee Miller 常被简化为“前模特”或“缪斯”,而忽视了她作为战地摄影记者的开创性工作,本片希望捕捉主角的复杂性;温丝莱特表示,LEE 是一个有缺陷但坚韧不拔的中年女性,执着于在战乱中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
“A middle-aged woman who was flawed, resilient, and determined to carve her own path during a tumultuous time in history.” —— Hanna Woodside(2024). Kate Winslet On Her New Film. GRAZIA
二战结束后,Lee Miller 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后压力综合症 (PTSD)。战时所见的苦难和暴行深深影响了她,她刻意的淡出大众视野,直到20世纪70年代,她的儿子 Antony Penrose 发现了她许多隐藏的摄影作品。影片在整个结构以及结尾上对此进行了呼应,并使用超现实的手法,不得不说,导演是否有意的连结了那些珍贵照片的艺术视角。Lee Miller 深受20世纪30年代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合作过Man Ray、Pablo Picasso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她最著名的照片之一是在纳粹元首希特勒慕尼黑公寓中的自拍。在希特勒自杀后不久,Miller 和战友进入了他的公寓,拍下了她在希特勒浴缸里洗澡的照片。这个场景象征性地结束了这个战争时代,象征了战争后的胜利与个人的解放。
Lee所处的时代,女性逐渐从家庭角色中走出来,进入社会领域,特别是在职业和艺术上的突破,她的影像不仅记录了战争的残酷,还展现了人们面对战争的勇气与坚韧,打破了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成为了一位先锋女性,她记录了历史,也终被历史所铭记。
这片的最大问题在叙事平庸,和导演没找到要点上.
时长过半都在流水账,都没有出现主要的矛盾点,而导演过于强调"im a women"这个点导致把所有美德都加到李身上试图打造一个feminist代言人形象,这让角色只有一个面,很空.
李本人的作品充满故事,哪怕就是给每张照片做个历史片段剪影都不可能拍出这么无聊的片.
当初是看柯南伯格的《星图》听来的这首诗,非常非常喜欢。今天tiff看的时候意外发现这首诗居然闪现了一下哈哈哈。
放一下英翻全文,以及因为好像没找到有中文翻译,三年前我笨拙地尝试根据英语翻译了一下,也放在后面(我记得电影里好像念的是on…的句式,但我以前翻译的是根据一个upon…的英翻版本翻的。不记得我把这个英译版存哪了,于是谷歌拷贝了另一个版本,所以中文会有一些些地方和这版对不上
Liberté -by Paul Éluard
On my school notebooks
On my desk and the trees
On the sand on the snow
I write your name
On every page read
On all the white sheets
Stone blood paper or ash
I write your name
On the golden images
On the soldier’s weapons
On the crowns of kings
I write your name
On the jungle and the desert
On the nests on the bushes
On the echo of my childhood
I write your name
On the wonder of nights
On the white bread of days
On the seasons engaged
I write your name
On all my blue rags
On the pond mildewed sun
On the lake living moon
I write your name
On the fields on the horizon
On the wings of birds
And on the windmill of shadows
I write your name
On each breath of the dawn
On the ships on the sea
On the demented mountain
I write your name
On the foam of clouds
On the sweat of the storm
On the dark and insipid rain
I write your name
On the glittering forms
On the bells of colour
On physical truth
I write your name
On awakened paths
On opened ways
On scattered places
I write your name
On the lamp that gives light
On the lamp that is drowned
On my reunited house
I write your name
On the halved fruit
Of my mirror and my room
On my bed’s empty shell
I write your name
On my greedy and tender dog
On his listening ears
On his awkward paws
I write your name
On the sill of my door
On familiar things
On the fire’s sacred stream
I write your name
On all flesh that’s in tune
On the brows of my friends
On each hand that extends
I write your name
On the glass of surprises
On lips that attend
High over the silence
I write your name
On my ravaged refuges
On my fallen lighthouses
On the walls of my boredom
I write your name
On passionless absence
On naked solitude
On the marches of death
I write your name
On health that’s regained
On danger that’s past
On hope without memories
I write your name
By the power of the word
I start my life over
I was born to know you
And to name you
Liberty.
在我学校的笔记本上
在我的课桌和树木上
在雪和沙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已经读过的所有书页上
在仍为空白的所有书页上
石头,鲜血,纸张或灰烬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金色的图像上
在战士的武器上
在王者的皇冠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丛林和沙漠
在巢穴在灌木
在我童年的回声中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夜晚的奇妙里
在日子的白面包上
在订婚的季节中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我所有蔚蓝色的布片上
在印着发霉太阳的池塘里
在盈盈月光游荡的湖泊中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田野上在地平线上
在飞鸟的翅膀上
以及在风车的影子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每一缕黎明的呼气里
在大海上在船只上
在癫狂的山峦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云朵的泡沫上
在雷雨的汗水中
在稠密又乏味的雨水里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闪烁的形体上
在色彩的钟声上
在现实的真理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苏醒的小径
在延展的道路
在满溢的广场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被点亮的灯上
在被熄灭的灯上
在我重聚的房屋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被一切为二的果实上
它来自镜子以及来自我的卧室
在我的床上,它宛如空掉的贝壳
我写下你的名字
我贪婪又温驯的狗
在他竖起的耳朵上
在他笨拙的爪子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通往我的门的跳板上
在熟悉的物件上
在被祝福的火焰的洪流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被应允的血肉上
在我朋友们的前额上
在每只自我伸长的手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充满惊奇的窗玻璃上
在变的温柔的嘴唇上
远远高出沉默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我被毁坏的安全港里
在我倒塌的灯塔中
在被我厌倦的事物之墙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除去欲望的抽离中
在赤裸的孤寂中
在死亡的游行中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恢复的健康中
在淡去的危险中
在没有记忆的希望中
我写下你的名字
凭借一个词语的力量
我重启我的人生
我生来就是为了认识你
命名你,呼唤你
自由
LIB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