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516人已评分
很差
2.0

主演:乔·阿尔文加内特·赫德兰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范·迪塞尔李淳麦肯兹·利史蒂夫·马丁克里斯·塔克本·普拉特阿图罗·卡斯特罗亚斯特罗博·纳普伊斯梅尔·克鲁斯·科尔多瓦巴尼·哈里斯布鲁斯·麦金农迪尔德丽·罗夫乔劳拉·兰迪艾伦·丹尼尔兰迪·冈萨雷斯蒂姆·布雷克·尼尔森

类型:剧情战争导演:李安 状态:正片 年份:2016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25983044热度:763 ℃ 时间:2024-08-15 15:11:09

简介:详情  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 Joe Alwyn 饰)因为一段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那是一次规模不大却激烈非常的遭遇战,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范·迪塞尔 Vin Diese...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 Joe Alwyn 饰)因为一段偶然拍摄的视频而家喻户晓。那是一次规模不大却激烈非常的遭遇战,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班长(范·迪塞尔 Vin Diesel 饰)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伏击和劫持,而林恩为了营救班长不惜铤而走险冲锋陷阵。视频公布于世让他成为全美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然而却鲜有人理解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到了短暂的休假,因此他们得以受邀参加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林恩的姐姐因某事件深感愧疚,她希望弟弟能借此机缘回归普通生活。而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则对战争、卫国、士兵有着各种各样想当然的理解。球场上的庆典盛大开幕,林恩和战友们的心却愈加沉重与焦躁…  本片根据作家本·方丹(Ben Fountain)的同名小说改编。
  • 头像
    亵渎电影
    星级:★★★★

    我并没有感觉到4K 120帧3D版本和普通的24帧2D版本在本质上有太大的不一样,我前后看过这两版,真正让我记住的都只是故事本身。

    对于120帧的版本,眼睛所能察觉到的不一样,只是它更亮,更立体,多了一层泛蓝的光(应该是特制眼镜的缘故吧)。反正第一感觉是一切从未如此清晰过,眼睛很快适应了之后,看电影就像你以前看过了DVD,一下子给你换上了蓝光碟,可以看到了更多的细节,眼睛也不累了。从观看的角度,它是有益的,但不会给你一种从未见过的奇观式的差异,你甚至最后感觉不到有什么差别。

    李安导演一直在提这个120帧的新技术,新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了这个新技术,他在电影拍摄上的调整。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的优点和缺点都要靠李安自己探索。

    这不是《阿凡达》《奇异博士》那类奇观式的电影,我们不知道它拍起大片是什么感觉,不过这项技术让银幕上的细节异常清晰,演员脸上的毛孔、斑点,眼睛里的血丝都看的清清楚楚。从细节来讲,那些烧钱做特效的片子,很难想象真做120帧时需要多花多少钱。像DC的《蝙蝠侠大战超人》那类黑漆漆的电影,电影高潮时的夜戏大战根本就看不到细节,省不少钱。

    因为120帧的画面实在太清晰,所以演员基本上就是素颜,因为皮肤的一丁点瑕疵都会被镜头捕捉放大。所以片中的灯光都尽可能的模拟自然光,看不到具有电影感的打光,整个画面非常的明亮,这让一切显得异常真实,不知道用这样的技术,打很戏剧化的光,片子的观感会不会变得很假。

    不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灯光足以提名奥斯卡,它的难度就像格斯·范·桑特当年拍《哈维·米克》,看着没有打光,其实大家都知道,真正到了片场,实际的光都不能用,都需要模拟自然光,看着还要像没打光。

    有些人可能觉得不打光的问题就是容易感觉像纪录片,缺少所谓的电影感,像高清电视,其实这个观点纯粹是瞎扯淡。

    为了这项新技术,片子用了很多固定镜头,就连阿富汗战场也是很稳定很流畅的摄影,没有手提或者肩扛镜头。120帧的流畅画面,眼睛已经察觉不到脱帧和卡顿的现象,这时候太晃动的画面容易让人产生眩晕的感觉。

    想象一下,你在万里无云的大白天,乘坐电梯快速爬升到828米的迪拜的哈利法塔顶端,如果你的眼睛从透明玻璃往外看,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双腿发软。当电影清晰逼真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摄影上还用了大量的近景和特效镜头,画面的景深很深,可能是为了画面足够的曝光,摄影机的光圈开的太大。这也是所谓电影感变弱的原因,不过在我看来,这些相应的技术调整都不是问题,这样一个中场表演的故事,就是一场大型的直播秀,120帧的画面刚好足够有现场感,让人有如临现场的感觉,和全景VR直播有的一拼。

    用3D 120帧拍演员的表演,就像把你放到一个话剧表演的舞台上,你隐形于演员之间,他们在卖力的表演,你可以近距离,甚至趴到他们脸上观看。对于表演,这样的距离有点近的可怕,想象一把刀子刺入一个人的脖子,你看到他在挣扎,看到的眼睛圆睁,白眼球在慢慢充血,一丝丝的从白变红。

    这样的技术一旦遇到坏品味的导演,绝对可以让人做恶梦。好在李安在新技术面前相对保守,选择了很安全的做法,它在细节的呈现和临场感上逼真到可怕。

    这个新技术之外,这是一部非常李安化的电影,以前你可能觉得李安并没有鲜明的作者化的导演风格。直到这一部,你会突然发现,其实李安的导演风格不像其他人一样,在灯光、美术、摄影或者音乐上辨识度很高,李安的风格在于他看待故事的方式。比如片子的配乐用了云淡风轻感的吉他,配乐非常的克制,和《断背山》如出一辙。

    以前大家开玩笑套用李安那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青冥剑”“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绿巨人”等等,其实这就是李安的执迷和套路,他每次讲故事的套路。就连他在文化上融汇东方和西方,会在表达上如何走钢丝,满足东西方观众,都是同一种套路。

    如今这些在《比利·林恩》之后,你突然能摸清李安的套路了,我觉得在这部电影之后,李安也是我心目中作者化风格极强的大师了。李安讲故事,每次都是个体的选择,也不是理智上最正确的选择,每个故事到了李安那里,都有他看待世界,都有他思考的方式。

    李安对这个故事的看法还是他那套要靠个人去领悟的讲法,他用120帧的新技术,让你离男主角比利·林恩足够的近,让你尽可能的去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同身受。

    它提到牛仔、石油、战争、反恐、爱国和个人自由,但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的反战电影,更不是《美国狙击手》《拯救大兵瑞恩》《父辈的旗帜》那类的美式主旋律。它对美国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提出了质疑,但并没有给出答案,最后他聪明的选择回归到比利·林恩这个个体,给这个普通的个体指出方向,但当个体的悟性扩大到群体,你会发现方向好像就不管用了。所以李安这次的钢丝走的不够稳,美国主流观众可能不太买账,但对反恐战争没什么经验的海外观众,特别是东方观众应该更很容易接受。

    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比利·林恩最后终于主动选择了,但战争和爱国这事,终究还是属于大众的。身为士兵,他只能回到战场,拿起枪,去尽自己的职责。在这个故事里,比利·林恩周围的人不能了解他,他的家人不能,一见钟情的拉拉队女孩不能,他最亲密的姐姐也不能。人们对待战争,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一次李安用120帧的高清画面让你近距离的观看战争,认识比利·林恩,你也同样很难理解战争是什么,只有像比利·林恩一样,亲自上了战争,你才能真正明白,这就是电影真正想说的。

    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孩的成长,用去参加橄榄球比赛中场秀的时间,看这个男孩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上,学会主动的选择,走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路,其中透着的不是爱国,不是军人的职责,不是英雄主义,是一个出身社会底层的美国小镇青年在生活面前的无奈。他需要归宿感,他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个比自我更大的东西,最后他觉得他找到了。
  • 头像
    亚比煞
    时隔四年,李安又带着新作归来,从少年派到比利林恩,他依然延续了少年与成长的主题,依然是着力去刻画一场成长的阵痛,两位少年都同样失去心爱之人,同样直面死亡本身,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试图加入更多,对战争的反思,对荣誉的质疑,以及最核心的对生存意义的探索,对信仰的追寻。而且这一次,在我看来,无疑他距离那个答案又更加推进了一步。

    如果说早期李安的故事更擅长的是去表现人际关系的张力,比如推手三部曲,那么,从少年派 到比利林恩,李安开始越来越专注于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向内挖掘故事,专注于对个人孤独的纤毫毕现的表达,再以灵魂深处的痛苦蜕变为一面镜子,反射出整个世界的光怪陆离。他也越来越确信了一件事,越自我的,才会是越普世的。

    一向佩服李安选角的眼光,无论是上一部戏里的印度少年,还是这部戏中的美国少年,都带着一种既朴实羞涩如孩童,又明显成熟于同龄人的复杂气质,有一双温柔眷恋尘世,又对形而上的终极之物充满渴求的眼睛。他总是能准确的抓住那一份独属于少年的,浑然天成的动人。

    人一生动人的阶段不多,青春期当然是最闪耀的那一个,那时的人以惊人的速度飞快长大,骨骼,胸脯,都在时时承受着生长带来的冷不丁的疼痛。

    与此同时,灵魂成长的速度更是惊人,比雨后蹭蹭冒尖的春笋更快,童年那纯真而黑白分明的世界观,无法容纳快速成长的灵魂,就像童年的衣服无法容纳迅速成长的身体,它们在灵魂的急速膨胀之下迅速崩毁。

    青春的灵魂如同困兽,在命运的冰雪之中赤身裸体,它迫切的想寻找一套新的价值观,来护卫自己,从未如此迫切的渴求被保护被温暖,被理解,被黑暗中的光芒指引。

    青春的身体与灵魂,都带着初生的新嫩,无比敏感,轻轻一碰就能痛彻心扉。少男少女们对世界和自身都感到如此困惑而又陌生,那种如燃烧弹一般的生命力如此真实,种种感觉如同烟花绽放。那是成年之后的麻木的人们再难重新体味的感受,所以人们总是一再的怀念青春,怀念那些疼痛又美妙的感觉。

    看着比利时,我心中无数次想起拉里,毛姆《刀锋》中的那个男孩子,无疑他们是太过相似了。同样是一个愣头青,去服了一场兵役,亲眼见证了战友的死亡,同样的陷入不可自拔的对生命意义的怀疑和困惑之中。

    不同的是拉里从此放弃一切。他先是钻进书堆不舍昼夜的阅读好几年,又徒步在异国的乡村行走。他和许多人谈话,做许多无用之事,浪费大好光阴与前程。他一路徒步走到了印度,在这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他心中如冰山般的疑问一点点被敲碎溶解,最后他回到伦敦,成为一个最最平凡的计程车司机。唯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拉里曾说生命的欢愉就像一团云雾,它遮挡住了死亡的悬崖。但若有一天,大风猛然吹散雾霭,死亡就如此赤裸裸的出现在你眼前,试问看过这一切的人,还如何像从前一样肆无忌惮的奔跑跳跃呢!

    当比利把尖刀插入圣战徒的咽喉之中,他一定深深记住了那双充满了痛苦和仇恨的血红的双眼。那样的一双眼睛,他也曾在一个伊拉克小男孩身上看到过。盲目的杀戮和仇恨代代相传,夺走人们命中挚爱,没有能说清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又该如何让 它停止。而这一切 却被冠以荣誉之名。

    我为你祈祷,比利的嫂子如此说,我真的为你骄傲。
    当那个漂亮的拉拉队女孩吻了比利,临走之前,她说了同样的话。我为你祈祷,我为你骄傲。
    为你祈祷,这话我也常常听到。可是谁又真的关心谁呢?为你祈祷的人们,真心在乎你的死活吗,还是仅仅只是表达一份惠而不费的好意呢?

    比利说,只有一点,还不如没有。
    圣战徒都比你更加懂得尊重。

    唯有姐姐凯瑟琳有切肤之痛。
    她同样是从死亡深渊中被拯救回来的人,是真切经历过成长剧痛的人。只有她才知道死亡有多真实可怕,是如何的迫在眼前,也唯有她知道与生命本身相比,所谓的荣誉都只是过眼云烟,一文不值。

    但比利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去。
    因为布雷迪上士,也就是死去的班长“蘑菇”。

    全剧最美的一段镜头,莫过于蘑菇与比利的那段菩提树下说因果。
    如果说比利是那个仍然在迷茫的拉里,那么蘑菇无疑就是那个已经找寻到答案的拉里。

    他说,无需质疑,无需迷惑,我命中注定是属于这里。
    他说,比利,别忘记那一枪已经开了,无论留在故土,还是客死他乡。生命的意义不是停留在无穷无尽的思考之中,不是迷失在五花八门的选择中,不是困惑于他人形形色色的评论中,它在于认定,你如今到底身在何处,你肩负怎样的责任,你的生命又与何人紧紧相连。

    你不需要为了国家,为了荣誉,为了任何看似伟大的命题去牺牲,你要的信仰只是那浩大于你自身的东西。

    所有的不幸,都来源于不信, 如果每当你确定一个信仰之后,你都不断的再去推翻它。每当你拥有希望,却又忍不住去拆毁他,用理智的显微镜去对它的缺点无限放大,挑挑拣拣,无论是一个工作,还是一个爱人,你永远在怀疑,这是不是最好的?这为什么和我想象中不一样?这到底有何意义?
    最终,你总是选择放弃,选择离开,你永不满足,永远满心缺憾,永远一无所有。你像掰棒子的狗熊,掰一个,扔一个 ,永远找不到田里最大的那个。最后当你回头时,身后只剩下被你遗弃的旷野,满目疮痍,一地狼藉。

    说真的,生命最终到底能够剩下些什么?谁曾直视过逝者的双眼?谁能说,我无愧于我的一生?又有谁在现在活着,是为了在未来获得宽恕?

    没有什么是可以绝对纯粹而完美的。
    这场战争是正义的吗?是美好的吗?当然不是。
    它充满了死亡和杀戮,充斥着政客的权力斗争,充斥着各种利益集团背后那无尽的盘算。
    姑娘们高歌:“哦,我需要一个士兵,强壮到能够保护我。”
    而你的父母只需要一个被邻里夸耀的好儿子。
    还有些人,需要的只是你战争英雄的光芒,来为他商业上的筹划加持一份虚拟的情怀。
    更有人嘲笑你不过是个傻大兵,同性恋。
    但你到底是谁?你为了谁而战?这场战争是否真有意义?你为之付出生命的到底是什么?是国家的利益,还是商人的算计?是父母的荣耀,还是女孩们充满崇拜的眼神,她们热情似火的亲吻?你究竟为何而战?


    如果你想放弃,你当然可以挑出1000个缺点,再找出1000个理由。
    但你若坚持下去,就只需要一个理由,就是你在爱。
    你爱那些跟你并肩作战的兄弟们,那些和你一样命中注定属于这里的少年人。
    你想和他们在一起,想守护他们,他们去哪里就去哪里,他们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就像圣经中的路德,不假思索的回答到: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的国就是我的国。

    安妮宝贝很爱说一句话: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期待。
    确实,这个世界不符合任何人的期待。
    若你足够聪明,你迟早会发现,没有什么是完美到值得信仰的,一份工作,一份婚姻,一场战争,一个团体。任何处境都可能是千疮百孔的。
    但是,世界不完美,所以你就沉沦的心安理得吗?
    完美,是不是说你要一定在1000个处境里反反复复的跳来跳去,不断的去选择那个更完美,更没有瑕疵的让它来适合你呢?
    不是的,而是你,可以照亮你的处境。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曾说:
    “命运本身是中性的,它等待着被一个目的照亮,以便表露自己是一个对手还是一个助手。有如一块岩石,如果我想搬动它,它便表现为一种深深的抵抗,然而当我想爬到它上面去观赏风景时,它就反过来成为一种宝贵的援助。人总是试图说明自己生活在限制中,是不自由的。如果命运并不是我的选择,还有什么责任?能够负担什么罪责呢?然而英雄与懦夫的区别,不在于他是不是怕死,是不是怕苦怕痛,而在于他敢不敢正视自己的这种自由,承担起自己的存在,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就像蘑菇在残酷到足以扭曲人心的战场之上,始终不忘在每一次战斗之前,对队友说,我爱你。因为他已明白,这场战争不是属于国家的战争,是属于他自己的战争,战争或许失败了,但是他的信念从来没有失败。

    中国古话也常说: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到底什么是英雄,什么是懦夫呢?
    那些看似无比聪明的人,他们永不满足,永远都在挑挑拣拣。他们永远无法下定决心去做些什么。因为他们总是太容易看出这个或那个东西的破绽,这个或那个人的不堪。
    他们总是太容易失去信仰。
    所以尽管他们的选择有那么多,他们却永远不信,永远充满迷茫。永远在等待,永远在期望,也永远在绝望。

    蘑菇对比利说,这就是欲望。

    所以蘑菇毫不犹豫的说,我去了。
    于是端起机枪冲进战场,仿佛殉道。

    他的眼神如此温柔清澈。
    他是如此强壮,而且纯粹。
    他毫不怀疑,他死于确信,他是幸福的。

    最后,他说,比利,你终于来到这里。

    ---------------------------------------------------------------------------------------

    补充一点:
    看完几天以后,很多镜头仍不断在脑中回放
    忍不住再来夸李安导演几句:
    李安是完美主义者,所以他出片很慢,但是真的没有扑街的。
    李安两个字就意味着可以放心看。
    4年才出片一部,他没有被盛名催逼,慢慢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
    选角,选本,镜头的取舍,都是心思
    但最后出来的效果却自然流畅,看不出雕琢痕迹。这是大师风范。

    他拍比利,其实就是在拍自己。
    他就像比利一样,被冠之以国际大导演的光环,经常被拉到各种秀,被各种当英雄。
    但是他通过这部作品对自己说:
    我就是一个纯粹的战士,我能做到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守护,尽责。
    DUTY IS PRIDE。
    因为他知道所有幸福的人都一样,没有选择
    无论你们赞也好,骂也罢,觉得有没有意义都好,我只想做好自己命中注定的事。
    他对自己的初心坚定,不为外界环境所动。
    如同寿司之神,如同村上春树。

    你平凡,真的不是因为你在做平凡的事
    而是因为你总是自命不凡的,认为你所做的配不上你。
    真正不凡的,是那些认真把平凡之事做到极致的。

    再次感叹一下:只有纯粹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牛逼的作品。
    感谢李安导演。期待你的下一部佳作。
  • 头像
    cherry bomb



    一 “李安是一位绝不会重复自己的导演,本片将极富原创性”

    李安众所瞩目的新片《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正式更名《半场无战事》。

    预告片首次曝光后,被视作是明年奥斯卡种子选手。

    该片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

    原著小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也被BBC评为21世纪最伟大的12本英文小说之一。


    影片讲述一位19岁德州男孩的比利·林恩入伍参加伊战,

    在一次交火中他大难不死,

    意外与战友成为大众的关注焦点,并被塑造成英雄。

    之后他们返回国内,在橄榄球赛中场休息时授勋。

    这名战争英雄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灵煎熬……


    李安为什么选中这部电影来拍?

    因为李安想要挑战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以120帧每秒的速度、4K、3D技术全面结合,来掀起一场电影视觉革命。

    什么意思?

    所谓“电影是24格每秒的谎言”,其中的24格,就是帧数。

    在《霍比特人》中曾经试验过48帧的帧数,有褒有贬,画面流畅度提升明显,却又因为太明显,而被诟病像是电视,观众在银幕底下,观看的不像是电影,更像是观看演员的表演过程。

    此语一出,吓得原先打算用60帧拍摄《阿凡达2》的詹姆斯卡梅隆又换回了48帧。

    而花甲之年的李安,却选择逆流而上。

    不但要选择高帧数,还要选用120帧,120帧是普通电影的整整5倍。

    这是什么概念?


    普通帧数拍摄的动作场面,容易造成拖尾和模糊不清。

    120帧能够完全避免这一点,让画面做到完全的逼真。

    导演兼特效艺术家道格拉斯·特鲁姆布是少数看到过此片的人之一。他曾拍摄过120帧每秒的3D电影。他说:

    “你的大脑非常像它。我无法跟你描述它的刺激、兴奋,以及视觉上的逼真度,这可不像电视,像是一种新的解决所有问题的电影媒介。”


    理论上,这种高帧数频率能传送出更流畅的画面和动作,无法匹敌的尖锐、现实主义。

    这也仅仅是理论上。

    李跟团队在拍摄时都没法翻看自己的拍摄成果,只能以60帧每秒、2K、3D的画面看。因为超越了机器的承载。

    直至前些日子,李安在美国广播电视展上放映了11分钟的片段。震晕了业界。


    本片制片人Ben Gervais说道:“在看完一段战争场面后的四十分钟,那些人还在颤抖。”

    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以至于如此震动?

    这是最流畅、最逼真的电影。每一个细节,都会清清楚楚地展现在大银幕上。

    一般的电影在处理战争场面时,会提供一些慢动作特写,目的是让观众跟得上动作。

    但李安拒绝使用慢镜头,理由就是,那不是士兵经历的真实战争。

    他想用这种最先进的技术,去捕捉真实战场的感受,那是何其的惊心动魄!

    不让观众体验到极其逼真的战场,怎么对主人公的内心感同身受?

    这是一个不断逼迫自己,挑战极限,追求革新的先驱导演。

    于是,才有了这一项宏伟的试验。

    目前,这种技术被命名为“沉浸式数字技术”。

    李安正在踏足前所未有的技术领域。这次他挑选的方式极其险峻。

    目前面临的质疑声是,很少有电影院可以同时支持3D加4K,更不用提120帧每秒+3D+4K了。几乎没有什么电影院可以支持这种放映技术。

    更有质疑声说,即使战争场面极其震撼人心,观众真的能接受这样被震撼到嘛???

    倔强的李安说:

    “如果我们要做数字技术,必须与众不同,绝不模仿他人。”

    《半场无战事》就是李安的“与众不同”。

    这样果决地追求技术革新,还因为他对上一部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3D效果不太满意。甚至在他眼中,好莱坞大多数工作室和电影制作人关于3D的想法是倒退的。在一次偶然的观影机会中,他看到了高帧数拍摄技术。

    然后,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电影是我生命中的最爱,现在我能更加清晰地观看,一旦我看过高帧数电影。我就没法假装没看过。”

    “在某种方面,我很天真。我只是对我见到的东西很兴奋,有些时候,这种实验会对整个工业产生影响。我有时感到非常脆弱。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展示:你看到那个了吗?你看到我刚才看见的东西了吗?这就是我全部的动力。”

    李安仔细推敲了这些变革的影响,顺道,他还发现他思考的东西将成为未来电影人的强有力的工具。

    因为清晰度改变了,人们观影模式也要改变。对于电影人来说,是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说到技术狂人,一般会联想到詹姆斯卡梅隆,斯皮尔伯格,罗伯特·泽米吉斯等导演。谁能想到,李安这样外表温文的导演,会是引领画面革新的技术先驱?

    “我不是技术狂人。只要让我看到我想看到的,我就配合。但我发现了这样一种展示于我眼前的新方式。非常激动。”

    然而做先驱是要付出代价的。化妆、灯光、舞台等等,全部与普通电影拍摄方法不同。电影拍摄进度必须放慢。

    “大部分时候我们不知道该这么做,我们还不够好,这是完全新的技术。很多时候我们抓头挠耳”


    幸好有东家索尼的全力支持,投资在4400万到4800万之间。

    索尼知道即使放映技术不支持,依旧迎难而上。执行官罗瑞布鲁尔说:“在美国广播电视展上放映的格式,在商业上可能实现不了。但是现在已经有不少电影院放映技术可以放映高速帧率电影了。”



    他们将宝押在李安身上,是因为信任他。还因为他的电影,根本不像他的外表那样温软。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敢于击破所有陈规的勇敢的人。

    李安曾经说过,

    “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一辈子都是外人。何处是家我也难以归属,不像有些人那么地清楚。在台湾我是外省人,到美国是外国人,回大陆做台胞。命中注定,我这辈子就是做外人。这里面有台湾情,有中国结,有美国梦,但都没有落实。久而久之,竟然心生“天涯住稳归心懒”之感,反而在电影的想象世界里面,我觅得暂时的安身之地。”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无趣,反而在演戏中才真正找到自我。

    李安说的是《色戒》里的王佳芝,说的亦是自己。

    他多次自我解嘲,说自己表面上温文尔雅,行事温和,符合儒释道传统文化中的好人形象,但是,多么无趣。

    这样的自己,是《卧虎藏龙》里压抑自己的大侠李慕白,是《理智与情感》里隐忍的大姐埃莉诺·达什伍德。


    然而他真正渴望的,是玉娇龙纵身跃入深崖的极度反叛,是玛丽安沉醉不知归路的惊蛰心境!


    一如王佳芝,分不清戏中戏外。也许戏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而电影,是那个照出自己未知部分的镜子。



    二 胸怀猛虎

    李安拍电影一向追求凶狠,外表儒雅,其实内心藏龙卧虎。《饮食男女》就不提了,将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性压抑摆上台面给人看。

    在拍摄《理智与情感》时,他放话:
    “我要让这部电影重重地击碎人心,他们得花上两个月才能痊愈!”

    他当然是做到了。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部诗情山水化的英国名著,居然拍出了《小城之春》般清新委婉的东方意境。而主人公细腻动人的情感更是让银幕下的观众潸然泪下。

    到了《色戒》。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地狱般的洗礼。拍一场麻将戏,会拍上整整一周,拍到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都能背出台词。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官太太们似是而非的对话,麻将桌上的明争暗斗,争风吃醋,马虎不得,必须拍到位。

    所有人被他折磨得不成人形。以及传说中的硬情色。演员汤唯至今没有一个电影形象能够超越《色戒》中的王佳芝。


    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男孩、一虎、一船,制造紧张的戏剧冲突,以及那么多奇幻的画面。主演从开拍,到结束直接掉了14公斤体重,苦到整个剧组都为他掉眼泪。李安最后抱着他哭。


    所以,相信李安的人,应该不会失望。这次的《半场无战事》,大概又要掀起一股技术风潮,一如以前的《阿凡达》。

    李安说:虽然很难改变人们的习惯和文化,但我太好奇了,我不再年轻了,我不想等待。


    除了好奇心,他还怀有每一个电影人都怀有的野心:改变电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他希望去电影院看电影成为一个庄重的大事,如同去教堂或者庙里一样特殊。

    “你不应该在手机里看电影,我认为这才是电影本来的面目。现在根本不是这样了。我觉得是时候我们做点什么,改变一下,让去电影院变成更加激动人心的事情。”



    无论电影工业目前是否准备好,他都在往前推进了。
  • 头像
    乌鸦火堂

    看这部电影之前,心里一直很疑惑,《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因为围绕这部电影的全都是120帧、3D、4K这些字眼,依我看来,电影是蒙太奇的一门艺术,所有围绕在电影内外的元素都可以成为艺术表现形式,当然技术手段也不例外。但之前还从未有一部在未公映之前如此大张旗鼓的无数次将技术手段摆在第一。n

    nnn一度我以为,这部电影只有技术看点而已,但是,120帧,又不是所有人能看到,全球只有五家电影院能够罩得住,也是老生常谈。n

    nn不,这很不李安

    这有一句话叫做“3D,是商人赚钱的道具,是大师拍电影的工具”,用于形容李安再恰当不过。nnn作为一名电影营销人士,等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才了解到,为这部电影造势的唯一方式,或许只有技术手段。因为真正的好电影,就是看完有千言万语,但是却常常无从说起。这些不是电影卖点,却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中场战事》)的内涵。n

    n这部电影看了两遍,一遍120帧,一遍普通版,至于二者区别,大家说得太多了我这也无需多言了。但当所有人在力挺技术革新、120帧、3D、4K等等。我偏不,我就是要研究这部有着高新技术的作品技术之外的内容。nnnnn那么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部电影《中场战事》,究竟想表达怎样的内涵呢?nnn李安,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既能拍好中国片,又能拍好外国片的华人导演。

    nn这个颇具人文精神的导演,用句俗话来说就是“文化人”。他的作品中有着深谙中式传统文化的《喜宴》《饮食男女》,也有用武侠文化打开世界之窗的《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让他两度封神奥斯卡。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面对。对于这个能够通吃东西方的导演,他最大的杀手锏就是人文。nnnn

    nnn反战吗?不!主旋律吗?不!

    nn一场华丽丽的中场秀,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被邀请至球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但表达的内容多种多样。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反战电影,老生常谈。也有人认为,电影是在向西方世界谄媚,美国的主旋律。这其中无非是一个左或者右的站位。nn

    nn但对于一位人文系导演,想必来自东方的李安,没有必要在西方世界站队。人文精神,是这部电影的核心。nnn电影中,这群来自伊拉克的英雄在中场表演中都面对了什么呢?nnn满嘴跑火车的制片人,利益为上的老板,萍水相逢的拉拉队员,在短短的一天之内中,经历了从受捧、受拥护、被邀请、被开玩笑、被遗弃、被围殴,这帮大兵们,用一句北方方言来形容,就是“生瓜蛋”。来的时候一无所知,走的时候一脸懵逼,很多人或许都搞不清这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事。然而结束之后,他们还要匆匆赶回伊拉克。nnnn按理说,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遇到这种事情,想必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老子不干了,爱谁谁”。那么这部电影就成为稀松平常的反战片了。n

    nnn然而最后,比利·林恩还是放弃了假的医疗证明,跟大伙回到了战场上,难道是在歌颂这帮平民英雄,不计酬劳,也要为国效力吗?那就成了主旋律了。n

    nnnn两个世界的奇幻漂流

    nnn在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下,电影的信息量其实很大。nnn从枪林弹雨的战场,到载歌载舞的中场秀,以比利·林恩为视角,这帮大兵们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那些无法与世界产生联结的感觉,在大量情节中被一一展示。或许当所有故事结束之后,所有人的脑中都是一个个“黑人问号脸”。n

    nnn我们打仗究竟为了谁?我们应该是英雄,为什么如今却成了这个样子?nnn之所以成为这样的原因就是,就是因为当下这个美国大环境,任何人无法左右的事实,就是“Who care”你是谁。nnn就像美国大选针锋相对一样,不妨让我们回溯当年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国的民间意愿,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一场战争,能让美国政界从中获利,也能让华尔街那帮人怨声载道。在这个时候,战争英雄的光临,是正确的人出现在错误的时间上。nnn残酷的战争和荒诞的表演,双面人生究竟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真正的归宿,我们究竟有没有选择。主角与大兵们在一天内的遭遇,却是整个美国社会的剪影。n

    nnn现在正在打仗吗?跟我无关。nnn我管你是什么战争英雄还是什么高级人物,我们所关心的,就是作为老板的我,能不能挣到更多钱。作为制片人的我,能不能接到下一单有噱头的生意。作为工作人员的我,能不能顺利让中场秀顺利结束。作为粉丝的我,能不能看到真命天女,能不能让我支持的球队获胜。nnn你们从哪来,回哪儿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

    nnn战争与表演,你都无法左右

    nn中国有句俗语:“用得着你,你就是孙猴子;用不着你,你就是猴孙子。”nn不比二战时期美国民众群情激昂,不比越战时期一边倒的反对。如今这个时代,美国人的危机感不在强烈,“战争英雄”这个头衔已经好久不见了。nn你之所以上战场,就是因为你是一名士兵,你救人,是你应该的。我之所以揍你,就是你们装逼,阻碍我们的工作。nn总之,他们不该在这里出现nnn就像比利·林恩,之所以参军,是因为给姐姐报仇,而不得不入伍。电影开场悍马车中,几位都将自己入伍的原因说了一遍,理由五花八门,但没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热血青年”。n

    n电影传达的,有着人生的选择,也有着无法左右的环境。nnn只是一场作秀,比利·林恩们已经被作秀哄抬到这个地步,假如这个时候选择退伍,这才是大新闻。nnn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身为士兵,理应回到战场,也不得不回到战场。n

    nn一场作秀,几位所谓的“战斗英雄”,终究是政治家、商人赚钱眼球和商机的道具而已。用完之后,就没人管你们了。n

    nnnn李安的人文情结

    nnn在这个大环境下,没人在乎你究竟干了什么。举个例子,好比键盘侠,无论你费了多大劲干了怎样怎样的大事,自我感觉很良好。然而对方打一行字就可以否定你的一切,你上哪说理去?nnn李安在这部电影里,关注的就是这里。既不反战也不是主旋律,而是平心气和的描述一个事实。而120帧,只是一个让你身临其境,切身感受的角色心境的手段而已。nn

    nn有个特殊的设定,当处于第一人称视角时与对方交谈时,镜头拉得很近,几乎就是面对面的感觉,对方脸上的痦子皱纹看得一清二楚。这在很多电影中都不会见到这类取景,就是为了让你拥有一种VR体验一样。nnn大兵们来了又走了,用徐志摩的话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当然也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唯一的牵挂,就是家人盼望大兵们的回归,至于那个萍水相逢的拉拉队员呢,得知对方的想法之后一脸失望,是与爱人分别的那种失望?或许,她只是觉得你最后的想法不够英雄,我的少女心想要的,只是一个“英雄”的你而已。n

    n或许,在如今这个时代,“英雄”这的名字,只有在应付这件事上管用。nn没人在乎你是谁,真正关注你的,只有你身边的人。但却又不得不与他们的期望背道而驰。nnn还记得片中,伊拉克战场上,有一尊人身象头的佛像吗?这是象头神迦尼萨,在印度教中代表着命运之神。传说是一尊凶猛之恶鬼神,后来依佛法,引率九千八百大鬼军,镇压三千世界,奉守三宝,成就一切善事,在印度很多地方,也将其奉为财神。或许这尊佛像,代表着士兵们所期望达到的一种境界。战场上英勇杀敌,载誉而归,收获人财。nnn但是,命运之下,这个期望在中场表演之后,又剩下什么呢?恐怕从返程中,悍马车中鸦雀无声的大兵身上能够体会。nn

    nn爱人与战友,家庭与战场,一场乱入的中场秀,就像一场梦一样,一名士兵,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其实只是小角色、小把戏。120帧?则是让这场梦更真实而已。

  • 头像
    惘然

    双十一除了要清空购物车,对很多人来说,还要第一时间去影院看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n这两天,李安在中国内地为这部电影做宣传。李安为它革命性地运用了120帧/4K/3D技术拍摄,内地就北京和上海两家影城可以放映此版本。11月6日,北京媒体场提前观影,11月8日,上海提前观影。nn上海场在上海影城一号厅。上次李安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做演讲,就在隔壁的酒店。n其实李安也来影厅戴着3D眼镜站着看了电影,看完之后,觉得“稍微有点红”,于是后来还去调试了机器。nn先说下观感。n可能之前宣传120帧/4K/3D这种全新技术说得太多了,过于邪乎。我坐在13排最边上(当然,也许你们可以买更前面,更中间的票感受一下),要说感知到新技术,那就是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值得强调四遍)清楚。n画面清晰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现在所有网上的剧照都没有120帧银幕呈现的那么清楚。就是有一场戏是比利·林恩回家,镜头在前门,观众可以一直看到他家后院……n但是李安又不是卡梅隆,《比利·林恩》也不是《阿凡达》,没有那么多炫技的镜头,带着观众如坐过山车的体验。n以至于下午的发布会上,李安甚至这样讲:“技术,可能不需要再说了,大家就去影院看吧”。nn那他为什么要做120帧/4K/3D呢? n就像当年用3D技术是为《少年派》服务一样。李安说这次用120帧/4K/3D也完全是为了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如果不是这个技术,可能选别的书。”n有必要先来了解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故事。19岁的美国大兵比利·林恩因为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他的战友都成为美国英雄的代表。这一天他要在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和战友们一起做表演。n然后同时,不停闪回他脑海中的画面:有战场上的战事;有回家与家人的团聚,姐姐劝他不要再去伊拉克了;有战争带给他的恐慌、成长与失去……n有一张海报特别有意思,远处是中场表演的烟火,近处是比利·林恩独自倚在墙角,墙上的影子是他举枪在战场上的姿势。nn本·芳汀这个小说是一部很意识流的小说,几乎没什么故事性,事情就发生在一天内,很多情节都是比利·林恩的主观想法。n李安说:“我如果不是钻研这个新技术,不会想拍这个小说,因为这个小说都是内在的观察,一般技术很难做到第一人称的表达。”n他说:“年轻的男孩第一次打仗,他的感官是全开的,非常敏感,非常尖锐。你把这样一个感官突然放到回到美国虚假的一场活动里面的时候,对他来讲是过度的刺激,所以有这样的反差。”n他说:“我当然希望大家看了一些新的东西以后你根本没有注意,你就看它的故事,沉浸在那个故事里面最好。但我不用这个技术就没办法拍这个思绪性的故事。”nn李安希望的是通过120帧/4K/3D这样更清晰,更浸入的新技术,让观众可以更好地进入到比利·林恩的视角。从他的视角去看战事,去看中场,去看战友,去看家人,去看那些想要利用他们的人,去看那些嘴上对他说着“我爱你”的人……n如果你能进入到比利·林恩的视角,你就会了解到李安的苦心。n他当然不是要拍一个简单的歌颂英雄主义的故事,也不是要拍一个粗暴的反战的主题。 电影有“对英雄的投射,主流的价值,体育场里面像一大锅主流在里面,它在里面搅合。我觉得这个反主流的思索,一方面要跟着它,一方面又要反它,这个反反复复不太顺畅的这么一个程序”。然而就是这么复杂与矛盾,才是真实人生的写照。nn电影有些情节很讽刺,比如比利·林恩对着国旗敬礼,看台上的大银幕对着他,他泪流满面。现场观众一定被他的爱国情怀所感染了。可实际上,李安的镜头一转,还是处男的比利·林恩脑海中正在想象和刚刚认识的啦啦队女孩在自家的床上翻云覆雨。n电影有些情节很无奈,比如比利·林恩说:“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他成为英雄是因为一段战场上舍身救队长的视频。那一天他为了救队长与敌人近身肉搏,终于把敌人杀了。然后一回头,早已中枪的队长也已经咽气。没有什么胜利可言,大家都一败涂地。n电影有些情节很伤感,比如比利·林恩对那个主动投怀送抱,对他表现出各种不舍的啦啦队女孩佐恩深情地说:“我差点带着你跑掉!”n结果佐恩的反应是:“你怎么可以说这种话?怎么可以说不回伊拉克,你是英雄啊!”n于是比利·林恩只能表示自己其实是开的一个玩笑。佐恩这才心满意足离去。n哪怕是对你说“我爱你”的人,有可能爱的也只是他们想要的那个你。nn《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甚至几乎没有设置悬念,不走大片惯有的逻辑。就像李安说的:“观众一开始就知道他不可能不回去(伊拉克)的,可是我们还是要思索这个问题,想知道他发生了什么。基本上他的决定不是决定,而是一个了解,对他命运本身的了解。”n比利·林恩最后对开车来想接他去找心理医生努力让他留在美国的姐姐说:“我想这就是我的命运”。n所以这就是一部非常李安的电影。n我们当然知道高伟同最后会办喜宴,李安想要拍出的是他发生了什么。n我们当然知道王佳芝一定会放了易先生,李安想要拍出的是她发生了什么。n我们当然知道比利·林恩还是要回到战场……李安从来拍的不只是故事,而是情绪,而是一个个鲜活饱满,甚至矛盾重重,但却是真实的人。n是他们的选择,和他们的别无选择。nn可是如果你对此并不感兴趣,并不想探讨以上,也并不会为比利·林恩最后的走向(是的,不是选择,只是走向)动容,那么确实不建议花高票价甚至昂贵的路费去看120帧。n因为可能对你来说就是一部特别清晰的纪录片而已。nn而且贴心的李安其实为每个版本都费了心力。60帧/2K/3D,24帧/3D……n“我想一个影院能够供应什么,我就再重新创造一次,以那个媒体的特色来做它的艺术的表达。所以这个片子我做的非常辛苦,最后有两三个月我就光做这件事情。”n每一个版本都有它每一个版本的命运。n只是,120帧/4K/3D的技术革新,到底拓展了电影的可能性,“我可以做更大的空间,我的伸缩性大了”,从此不是可以拍第一人称电影了,而是可以从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这个中间的伸缩力我觉得大了很多”。这是一个电影人的战事。n然后电影上映,面对市场,面对受众。有人眼晴盯在横空出世的新技术;有人希望看到刺激的视效呈现;有人以为可以看到一部身临其境激烈的战争片;有人挖空心思为营销出更高票房;有人想拿它再得一樽奥斯卡……当然也有人欣喜还是那个熟悉的李安,还是熟悉的味道。这是他和比利·林恩一样也都要面对的中场。n李安的话说得十分诚恳:“我已经62岁了,等不及了,我可能一步走了好几步,因为我自己也不年轻了。我希望在我还在服役的这段时间能够见到它(电影)发展到某一个程度。”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