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维尔日妮·埃菲拉夏洛特·兰普林达芙妮·帕塔基亚朗贝尔·维尔森奥利维尔·雷堡汀埃尔韦·皮埃尔克洛蒂尔·蔻洛安托万·利兰达斯吉莱纳·隆代AlexiaChardard路易丝·舍维约特塞特雅·杜索戈ElenaPlonkaJonathanCouziniéQuentinD'Hainaut
类型:剧情同性历史导演:保罗·范霍文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1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豆瓣ID:26933588热度:456 ℃ 时间:2024-08-14 13:52:5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假如耶稣真的存在,他在人间的命运依然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只不过《圣母》里的耶稣是一位女性,贝纳黛特。和历史记录中贝纳黛特神秘难明的形象不同,《圣母》里的贝纳黛特是一位笃信自己正是耶稣之妻的狂热信徒,一位情欲旺盛且丝毫不因清规戒律而羞耻的女性,更是一位以强大的情绪力量操控人心的“圣母”。《圣母》对她亦正亦邪形象的刻画和对“神迹”真假之谜的留白,正如修道院长房间墙壁之外那一双窥视的双眼般挑衅者观众的感性和理性——重要的不是耶稣是否存在,而是我们为何需要耶稣存在。
贝纳黛特的父母在她出生时即决定将她献给修道院。有趣的是,为了将她送进修道院,父亲和修道院长即夏洛特·兰普林饰演的老修女着实砍价了一阵,最后以100金币成交。贝纳黛特长大后,常常看到幻象(vision,别人称为幻象,而在贝纳黛特口中则是她能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神的视野)。幻象里,耶稣以牧羊人的样子出现,要求她追随。
一个滑稽的场景是,在一场仪式中,贝纳黛特本应安静躺在床上被天使护送上升,却因她正在奔向耶稣而双脚剧烈抖动。随后,贝纳黛特被批评破坏了仪式的严肃。显然,这里构成了对一切宗教仪式的讽刺——这些仪式到底是在膜拜耶稣,还是以膜拜耶稣为名在规训民众?
贝纳黛特救下了一位被父兄玩弄的少女巴托洛梅亚。少女天性活泼,和贝纳黛特发展出暧昧情愫。与此同时,贝纳黛特的幻象日渐强烈,她声称耶稣要求她靠近他、感受他的苦难,她的手脚和腰间出现伤口,鲜血汩汩流淌不停。
最终,贝纳黛特被任命为修道院长。被她取代的老修女一开始因为上层默认这些神迹的真实性而接受这一安排,却又因为爱女之死而前往佛罗伦萨告发贝纳黛特渎神和通奸。教廷特使来到小城,也带来了黑死病……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被判处火刑的贝纳黛特再次“显圣”,仿佛耶稣附身于她,高喊你们亵渎了我的妻子,将受到惩罚,死神即将现身于此。她张开双手,手掌鲜血淋漓。而黑死病人拨开衣服,展示出瘟疫的痕迹——死神赫然在此。狂热的民众自发冲开卫兵,杀死教廷特使,保卫他们的“圣母”。
电影没有明确交代贝纳黛特的神迹是真是假。在巴托洛梅亚救下火刑架上的贝纳黛特时,她也发现了一块染血的玻璃片。而当她以此质问贝纳黛特时,贝纳黛特依然以孩子般的纯真说:到现在你还不相信我吗?
这个极具冲击力的结尾直接指向宗教和政治问题的最核心秘密——人们期待有一个神,一个人,一个团体,一种制度,来寄托他们的“信”。却往往不愿承认“信”或者说认同的本质不是因为正义,所以认同,而是因为认同,所以正义。《让子弹飞》那个著名的“谁赢他们跟谁”和“他们跟谁谁赢”的悖论也正在于此。
在基督教哲学发展的早期,有两种论证上帝存在和绝对权威的思想倾向,一种是后来为教会所接受并发展为经院哲学的理性辩护主义,一种则是以德尔图良(145-220)为代表的信仰主义。前者主张用理性论证和哲学方法来思考宗教问题,后者则拒绝哲学,其最著名的论证为“因为荒谬,所以相信”——圣母处女怀孕,耶稣死而复生这样的事件都是超乎寻常经验的。但如果一切都合乎寻常经验而合情合理,那信或不信又有何所谓呢?
贝纳黛特正是以荒谬的“神迹”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又因为人们的信任而拥有了力量。而当她以这种力量对抗教廷权威,和发挥了连世俗权力也没做到的对抗瘟疫的作用时,她“神迹”的真假,她个人的纯真或狡诈,也就不重要了。
《圣母》从始至终都以一种洞若观火的精微展示着人类的脆弱、愚蠢和因此而滋生的对权力的需要——前任院长老修女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耶稣,却不愿相信神迹。然而,倘若从心底不相信神迹会发生在人间,那么所谓坚定的信仰到底是自欺还是欺人,还是兼而有之?直到死亡的阴影将她笼罩,她又孤注一掷地将希望寄托在贝纳黛特身上,希望自己能进入天堂。
而教廷特使在死亡面前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在你所见神的视野里,我是去天堂,还是下地狱?而当贝纳黛特幽幽说出“天堂”时,他才绝望地说道“到这一刻你还在撒谎。”这位教廷特使显然清楚,倘若耶稣存在,那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要下地狱了。但若其不存在,他在死亡前的最后一点寄托也荡然无存。
这些人对耶稣存在的将信将疑并没耽误他们在现实中循规蹈矩,扮演好耶稣仆人和信使的角色。而贝纳黛特的深信不疑则导向一个可怕的局面——当一个人全心全意相信她是耶稣之妻,被耶稣庇护,那么一切人间的律法和秩序都不能制约她,她将成为人间的耶稣——其所言所行超乎寻常经验,其所作所为不可为人的理性所理解。这便是“荒谬”。
而值得思考的是,这样一种态度,竟然在很多意义上更加靠近神学本身——
圣经中有一段经典的亚伯拉罕故事:上帝要亚伯拉罕杀死他的儿子作为忠于上帝意志的证明。亚伯拉罕照做。在亚伯拉罕动手的那一刻,神阻止了他。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在对这个故事的解读中尖锐地指出,杀子不为任何人间的律法所容。亚伯拉罕要遵从上帝的意志便必须违背人间的律法。正是在杀子这一荒谬的举动里,亚伯拉罕超越了作为“人”的普遍性而进入一种与上帝的一对一的特殊的、超越性的关系之中。
当贝纳黛特和巴托洛梅亚进行同性性行为的时候,她的逻辑也正是如此——耶稣的爱光被四海,无所不能容纳。在耶稣神圣之爱的光芒里,没有羞耻的容身之地。耶稣以无穷的面貌爱着世人,而巴托洛梅亚对她的爱正是耶稣爱的面貌之一。
在这一“诡辩”中,贝纳黛特正是诉诸耶稣的超越性而蔑视人间的律法,为自己的情欲辩护。而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连她的爱人巴托洛梅亚也在执着于她是真情还是假意的问题,却不能理解,对贝纳黛特这样从小坚信自己是耶稣之妻的狂信者来说,情欲之流也是生命之流。
在一般人那里,宗教作为寄托被放置在经验的彼岸,日常生活的另一头。而在贝纳黛特那里,耶稣的存在不是一个需要被论证的问题。耶稣的存在就是构成她日常经验的“真实”。在这样的真实里,羞耻确实没有容身之所。
因此,在对《圣母》的观影中,必然因为观众个人精神生活的迥异而产生天差地别的观影体验。例如,在电影的评论区,一部分人指出,在电影结尾处,前任院长老修女态度的突然转变有些粗暴。笔者却认为,愈是老修女这般自以为圆滑通透的人,愈会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刻挣扎于信和不信之间。因为绝对的不信者和绝对的信者都拥有一个自洽、完整也密不透风的安全世界。而徘徊于两者之间的人,则成日面临自由意志的无休挑战。
然而,无论观众本人信与不信,《圣母》都以其绝妙的构思和贝纳黛特极有力量的演技挑衅着观众——当贝纳黛特一次次鲜血淋漓,当修女喃喃着“这是圣痕”而匆忙跪下,当高级神职人员也被“神迹”震撼,当她以耶稣之名要求指控她的修女克里斯蒂娜自执鞭刑……你的心中会不会有种“爽”的感觉?如果没有,到她以耶稣之名承诺保护城市,在世俗权力遁形时下令封城,当她于火刑架上为万人膜拜,你的心中又有没有一种“爽”的感觉?如果有,那正是权力的滋味。
人们习惯以契约、暴力、传统等作为权力合法性的来源,而往往不愿意识到,合法性本身就是一种精彩的虚构。而当人们沉醉于权力,沐浴在它的光芒之中,合法性的问题,也就无人问津了。
因此,《圣母》最精彩之处不是同性之爱,不是神迹真假,正是其对权力关系的剖析。这也是范霍文最得心应手的叙事手法。一些评论指出,《圣母》中对同性性行为的刻画居然用到了模仿男性生殖器的圣母木雕,反映出电影对女性亲密体验的误解和男性视角下的狭隘想象。而笔者却认为,这根原著中没有过多提及的木雕正是改编的绝妙之处——
当贝纳黛特拥有了人们的认同因而拥有权力,她的性别亦不再重要。她的形象俨然是任何一个统治者的样子。在她和巴托洛梅亚的关系里,她一直是被服务的一方,是享受的一方。那根宛如男性生殖器的木雕正是权力这一特点的象征——
权力与“同意”冲突,它关乎侵入、强迫、操纵和夺取。这也正是巴托洛梅亚后来“出卖”她的原因。巴托洛梅亚一直百思不解的正是,她们之间到底是爱,还是欲望和权力的乐趣?《圣母》结尾处,面对巴托洛梅亚的恳求毅然转身回到城中继续做“圣母”的贝纳黛特已经给出了显而易见的答案。
于是,“圣母”虽以女性形象出现,却不是那个宗教传统中贞洁、奉献、受难的圣母。《圣母》中圣母正指向耶稣为世人蒙难而死这一神话的本质,也指出一切曾经的、现在的、将来的宗教和世俗权威的本质——他们寄生于人群的想象和希冀之上,顺应人们精神中被统治的倾向而统治人们。人们追求自由,也为自己创造的权威奴役。
在这个意义上,《圣母》是对我们的一次痛快的刻画和拷问——不管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神。当人需要神时,就出现了神。
第一次幻象:耶稣站在羊群中召唤女主作他的妻子,对应现实中小修女被羊群追赶来到修道院,有一点很奇妙的是:幻象中女主是向耶稣奔去,而现实中是小修女向女主奔去,并且以跪在她脚边的状态请求帮助,那此时对于小修女来说,女主是不是就相当于上帝的存在?
第二次幻象:女主被蛇缠绕,耶稣持剑斩杀蛇。对应现实中小修女的挑拨唤起女主的欲望(人性),而耶稣(神性/权力)的存在压制了欲望(人性)
第三次幻象,耶稣要求女主献身,女主拒绝,完成了对他权力的反抗。
第四次幻象: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女主上前褪去耶稣的衣衫裸露出的是女性生殖器,女主与耶稣双手合并,通过此感受耶稣所感受到的苦难。前两次幻象中的女主都处于权力服从的地位,到了第三次,推翻了他权力,而到这一次,她建立了新的权力,由服从者转变为权力的支配者,从而完成了神性(权力)与人性(欲望)的结合,完成了自身的觉醒。
这也解释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耶稣为何只在前45分钟的剧情中出现过,第四次幻象之后耶稣所有的行动和话语皆通过“附身”女主而展现,而不再通过实体展现,因为觉醒后再没有耶稣,也不再需要耶稣,女主本身即是“耶稣”。
中间还有一个对比性场景可以佐证,在第二次幻象至第三次幻象之间,小修女在女主换衣服时提出想看一眼(过于直球哈哈哈)女主对此的回应是:“我们无权在其他人面前裸露身体”,我对此的理解是这个阶段的女主是真的不能,因为她还没有获得向他人展示自己身体的“权力”,而在第四次幻象结束之后,女主有多次全裸的场景(没错83岁的范霍文还是如此热衷于让自己的女主角全裸出场哈哈哈),因为此时的她已经拥有了决定如何展示自己的身体和向谁展示自己的身体的“权力”。
另外为何女主显的很疯,因为在她生活的环境里,只有她完成了这样的转变,而其他女性还是处于拥有神性则必须放弃欲望,拥有欲望则又必须放弃神性的阶段。
刚看完我第一反应是想到,太平天国洪秀全创建拜上帝教,称自己为上帝的儿子,而杨秀清则称自己是“上帝附身”,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故事的文本如此相似,甚至连背后的寓意都如此相似,表面上都是上帝显灵的故事,而内在都是“夺权”。
这个层面上可以说,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权主义电影。女主对教徒的操控正如对于镜头前观众的操控,感情和信仰真假不分,欲望和权力却实实在在。从另一个层面看,对于宗教的见解也起很有趣,可以说“全方位”表达了宗教的工具性质,不过揭开这个表面,仍然还是以人为中心,究竟是人决定了神?还是神决定了人?借用王小波说的话,“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
最后,本片的最大缺点在于,人物动机与转折显得如此生硬,几乎可以说每一个主要角色的动机和转折都很突然。比如说小修女为什么要去勾引女主?一丁点铺垫都没有,虽然不太影响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这样处理会让角色因为沦为一种工具而丧失生命力。
声明:本文基于微信群讨论创作,并非全部个人原创。本次观影共38人参与讨论,34人参与打分,平均分为4.06分(5分制)
讨论开始之前,或许我们先聊聊保罗·范霍文,这位来自荷兰,数度与金棕榈失之交臂的类型片大师,以拍摄充满暴力与恶趣味的“动作片”而闻名影坛:曾引发轰动的B级科幻片《机器战警》《全面回忆》《星河战队》,将舞蹈比作性爱 具有高度猎奇属性的《艳舞女郎》,充满情色与杀戮的“荷兰版《色戒》”《黑皮书》,杂糅了悬疑惊悚元素和SM情节的《她》,还有那部最负盛名的《本能》(几场大尺度性爱戏和Sharon Stone那令人印象深刻的蛇蝎美人形象或将载入影史)。
而除去这些噱头和猎奇元素,他镜头下那些集中了被凝视对象和绝对主体双重特性的,无比鲜活的女性角色,以及他电影中蕴含的类型贯通性和多重解读性,乃至身体角力和亵渎精神,又是颇为影迷们所津津乐道的,也体现着保罗·范霍文坚实的作者性。
年过八旬的他,如今基本保持着五六年一部的拍片频率,《圣母》作为他的第16部长片,从与卡拉克斯、滨口龙介、阿彼察邦等著名导演共同角逐戛纳金棕榈,到完整上架流媒体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拉足了影迷们的期待
(传统的基督教对于同性恋的态度)
论及同性恋议题,一般基督教会的看法则仍旧根深蒂固的将之诉诸于“罪”(这里指一种异于异性恋的 情欲、婚姻委身关系等,原罪之外的额外之罪),身为 LGBT 性少数群体的基督徒,会在传统教会里因着性取向遭受额外定罪及排挤。回到圣经,除六段按字面解释的反同经文(包括:《创世 记》19:4-10,《利未记》18:22,20:13,《罗马书》1:24-27,《哥林多前书》6:9-10 和《提摩太前书》 1:10。)之外,源自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古罗马帝国神学家)的“情欲”、“原罪”及“婚姻观”,作为神学思想脉络支撑着传统教会控诉及定罪同性恋群体,是教会“恐同”情节的主要 思想来源和神学理论基础。 ——来自友邻 @TheWorldToCome 提供的神学论文《奥古斯丁的原罪论与婚姻观——如何影响基督教会的“恐同”情节》by TSAI, Pei-Ying
(宗教改革与意大利)
1517年德国的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之后迅速波及西欧各国(法国的加尔文和英国的卫斯理分别领导了各自国家的新教运动)。《圣母》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意大利,但由于当时意大利还处在梵蒂冈(罗马教廷)的直接统治 下,所以新教运动并未在这里取得进展,天主教会神父权力仍然非常大,封建腐败现象亦是十分严重。
首先,保持了令人称赞节奏控制水准的同时,范霍文电影一贯的多重解读性在这里得也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模糊虚实的设计,亦真亦幻的神圣感召和由欲望自然发生的权力渴望相交织,Benedetta到底是真正的神迹降临,还是狡诈的骗子亦或走火入魔的疯子?当欺骗者将自己欺骗的时候,假是否已经成为一种真实?
@Cardinal: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是发挥了电影媒介的虚假特性,电影是制造幻象的工具。并借由这一特性将宗教联系起来。神迹究竟是女主内心所想,还是确有其事,我们看到了带血的刀片,更看到不知来由的流血,看到了电影带来的幻象,而越到最后语意越加模糊,因而观众在处于被欺骗状态下直到最后对于“神迹”真假都是困惑的,然而这本身就是电影带来的神迹。
@红酒与谋杀:要是总结一个关键词我会说是骗术,不仅文本上关于权谋与谎言,更是范霍文身为创作者所执行的导演的骗术。这是虚实和真假缝合,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永不过时的甚至永恒的命题,而范霍文是要和我们一同亲眼见证。
@巅 峰:通常情况下悬疑/恐怖片是在前面表现文本的多层解读性,后面再切换快节奏讲述暴力的更替,但《圣母》却是反过来的,它涉及到了对类型的反叛
@Andy Yan:《圣母》和《钛》表现的是两种极端,表现的都是一种主题,但一个是强硬而直接的,另一个却是内敛中带有极端的骗术
影片中许多语焉不详和人为设计痕迹很重的“巧合”也都在佐证着这一点:似乎是有意隐去的Benedetta和前院长Fellicita的地下室对话,Benedetta的诅咒和教廷特使发病的巧合等等,几乎都让这种“神性”变得更具欺骗性,更耐人寻味。
除此之外,《圣母》所具备的批判性和冒犯性也是很难被忽略的一点:被削成性玩具的圣母像和藏在福音书里的性器,戏谑色彩和颇具神圣感的众赞歌配乐形成的强烈反差,无不体现它着对宗教的大胆冒犯,在戛纳场刊遭遇的差评也充分了体现了它的不讨好,神权统治下两位女主的禁忌之恋也是天然地带有反父权特性。
@Aloysha:这是一部讨论内部权力的电影,而宗教与性向是其中元素。
@二十.:它将两位女主角最真实的欲望赤裸裸地展示在我们眼前,而宗教和谎言成为她们伪装的外壳。
@Andy Yan:两人极致的情欲,有效的批判了宗教和整个男权社会,两人的爱情越激烈火热,越能表现出17世纪教会的束缚与枷锁。
@木皆:它可以被视作《本能》的一种延续,单纯好看到无可挑剔,充满保罗范霍文的矛盾性,《本能》塑造了一对美艳的女同角色,同时她们也是杀手的身份,而到了《圣母》中也同样如此。诱惑又极具危险性。
@巅 峰:同样讲述欲望,其他导演会讲的很深,讲到直接面临人性方面,但范霍文靠堆砌大量的模棱两可的事件,让我们接受他所塑造的世界的样貌。
虚实交织之中,私密空间里的身体交媾似乎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因而构成了本片中对于神权和父权的最大程度的亵渎和冒犯。它或许也不是 像《卡罗尔》《燃烧女子的肖像》那样典型的女同性恋电影,选择女同性恋只是为了代表欲望的普遍性
尽管《圣母》并非强视听的影片,仍然有友邻指出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巧妙设计:
@元铭清:教廷特使的亮色进入修道院,打破了非黑即白的色彩整体
@Grant_王冠:Bartolomea试图挑逗Benedetta时有一处明显的明暗对比颇值得玩味,让我想到《黑天鹅》
@Cardinal:女主人公之间隔着的那层纱布,或许象征着ntxl爱情的禁忌性(@Aird:或者说朦胧的暧昧感)
@赫兹:关于乳房这个意象,很奇妙,整部电影乳房兼有欲望和圣洁的意味,而且是反复横跳、多重交织的
@巅 峰:视听语言确实有着很强的纪实感,但文本上为了凸显出教会内部的矛盾反差,使得整个剧情本身又并不是那么纪实。
当然,除去上述优点,由于涉及宗教,所以关于情节、人物、场景也依然存在争议和多种解读,譬如Benedetta为教廷特使洗脚,有人猜测这是一种男女不对等关系的呈现,@空曲成歌 也提到这里让她想到了《圣经》里耶稣临死前为门徒洗脚的情节,但仍然许多友邻认为它放在影片中略显突兀,修女烂胸的情节更是让人直呼“没看懂”(联系前面Benedetta与神父的对话和同样为宗教题材的《达芬奇密码》中教徒自我鞭打的场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受难 而目的是与主更亲近),对于两位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大家更是各有看法:
@元铭清:双女主的设定有着很强烈的对比感,一个人身份有多重,心机复杂,富有知识,另一个则无知单纯,只知疼痛与爱欲。
@Lovegood:我认为这不是双女主,Bartolomea是个没有转变的人物,顶多算是个戏份多的配角。对Benedetta和Bartolomea的关系我的另一种理解是:Benedetta不是耶稣之妻,Bartolomea才是,而Benedetta对耶稣的渴望其实是因为把自己摆在了耶稣的位置,比如小时候头上戴的花环,和耶稣的荆棘冠相对应;耶稣的内裤解开(女性生殖器)的那段,也是在暗示她把自己代入了耶稣;还有女二的出场,她和带着羊群的父亲出场,和Benedetta奔向耶稣与羊群的幻象相对应。所以Benedetta应该是把Bartolomea看作耶稣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妻子。女主角的本质更像是想要掌权的男性
(@花茶:Benedetta和耶稣的经历也有相似之处,同样遭受了背叛,亦同样被宗教领袖所审判)
除对情节众说纷纭外,对影像语言本身也有人提出尖锐批评:
@Andy Yan:在性爱戏的设计上,插入式性行为有着很浓的男性凝视意味,可以说一看就是直男导演拍的。@Lovegood:觉得前半段剧情比较赶,以及音乐有些滥用,情欲在神圣的音乐中感觉反而被弱化了。
基于对原作《不轨之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修女》的改编视角上对电影提出的质疑:
@落日数羊:对原著的改编虽然很稳,但在我看来有些平,中规中矩。@大象姐姐KK:反而觉得原著长篇的人物走向更为合理,电影却有很多哗众取宠故意为之的表现,有种为了戏剧冲突而冲突的既视感。
对于Benedetta的饰演者Virginie Efira的表演的质疑:尽管范霍文本人在《电影手册》的《圣母》专访中提到,他认为Virginie表演的模棱两可性非常适合Benedetta这个角色所需要的神秘性,但仍有不少友邻对她的表演提出了批评:(专访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A0rI7uJZGrXCulSoP4XxQ)
@咖啡因上瘾:《她》和《本能》很好代入,因为莎朗斯通和于佩尔两位女演员本身魅力强大,演技更是出色,维尔日妮相较之下就要差了一截。或许正因为Benedetta角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所以才需要更有层次感的表演。
优缺言尽,讨论到最后,对于《圣母》究竟想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大伙仍然是争论不休,对宗教神权和父权的无情批判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画外音呢?@wild life 提到,《圣母》和《小丑》其实有些接近,暴动的群众推倒了旧神又迎接了新神,这一段是全片的高潮,自然也有了可供深入解读的意义:
@麋鹿先生:嘲讽宗教的虚伪,以及宗教蒙昧下人民的愚昧,而爱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柜子:相应的,我认为批判宗教虚伪的另一面也是在宣扬“情欲无罪”
@花茶:群众欢乐时热情似火、情采动人,他们会把爱戴的人扛在肩上。可当群众愤怒起来时,又是多么冷酷无情
@理易封:政治的逻辑是,民众会抛弃自己最讨厌的人,而不是选出最合适人,教廷特使带来了瘟疫故成了众矢之的。在此之前,Benedetta游街时还有群众朝她扔东西,民众是不理智的,随风倒才是常态。
末尾Benedetta和Bartolomea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分道扬镳的结局,亦颇值得玩味:
@元铭清:女主角穿上了衣服,而Bartolomea则是赤裸的,我原本感觉导演在批判一切,宗教、性别、人性或者欲望,但到这里才感觉是强调回归纯真,回归人最原始的状态,去面对,因为最终走出那个猪圈,人就出世了,就“穿上衣服了”,就不再单纯了 。
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的讨论也随之结束了。从各种意义上讲《圣母》仍然是非常范霍文式的作品,它的核心和《本能》《她》《艳舞女郎》等女性电影是一脉相承的,是男性凝视下女性尊严的内在驱动。作为今年参加戛纳主竞赛的影片,尽管没有得到金棕榈,但还是赢得了不少媒体的好评,一向严苛的《电影手册》给出了五星高分,豆瓣评分也基本稳定在了7.9,无论如何,它都是今年最值得观看的新片之一。
最后,我宣布小影金帧本期《圣母》周观影活动圆满结束,感谢@故景丰 的组织和大家的分享,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 (搓手)
END.
导演高超的技巧无须多提。
如果从Benedetta露出右边乳房的海报看起,《圣母》仅仅是松懈地脱胎于《不轨之举》。说是松懈的,不光指对史料改动之凶猛,原文中巴尔托洛梅娅针对贝内代塔带着强迫性质的控诉被抹除了。与原作思考重心的割裂,在观感上带来一种似有似无、难以名状的错位。范霍文最后告诉我们,有比宗教压抑之下的女性性欲和命运更高深的主题,那就是教廷权力机构对待信仰的虚伪。到头来,西方最早记录在案的女同性恋事件,被人类社会刻意掩埋了两千多年的女性欲望,最终又沦为了探讨另一个陈词滥调的工具。
原著作者禅精竭虑,对于教义、定罪、世俗观念种种因素围绕着消失的女性欲望的考据,只换来几场撩人的eroticism.
黑格尔理论中关于主-奴对立的他者异化辩证关系,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解读,演变分化出了一种两性框架之下、电影词场之中的男性凝视。主人以自己的视角为中心看待奴隶——他者,而奇怪的是奴隶也由于后天习得的倾向,将自己视为他者,站在主人的视角反观被异化了的自己。
你看到的不是欲望的主体,是自身欲望的投射;你看到的不是你自身欲望的投射,而是他人欲望的镜像。
究竟谁是他者?
你是否愿意跟主演交换位置,将自己置于镜头前?
就像《卫报》评论里提到的那样,「这是与《阿黛尔的生活》一模一样的问题。」时隔八年,同样的问题在戛纳再次上演。两位男导演,四位女演员,四具精雕玉琢、完美无瑕的裸体以最标准的pornography的拍摄手法在戛纳银幕上讲述了不同时代下的两个同性故事。虚伪一词为中世纪的教会代言,而尺度一词仿佛在为二十一世纪的女同性恋代言。
让人几乎不可抑制的发出疑问:这是偶然的吗?谁是他者?什么时候电影会将这些裸体替换成男性?
假如创作者意欲展现一场粗粝,并不光洁无瑕的性爱场景,或者让它更接近神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范霍文在此处运用尺度的目的旨在挑逗和撩拨。可是撩拨了谁?谁是他者?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电影如此不注重模糊性对观感的折损。范霍文电影一贯的作风,就是毫不吝啬的钻研女性,带来挑战、争议和冒犯。同时兼具了女权和厌女的双重属性。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模糊性再次浮现,模糊性为电影赋予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巨大魅力,来源于文本可被拆解的无限空间。而一个创作者孜孜不倦地用尽一生来讨论女人、暴力和性。这即使不是他者的最直接证据。或许最稳妥的办法是将艺术创作和价值取向彻底剥离。
而针对所有这些问题,我在戛纳同赛道的另一部影片里找到了答案——《钛》。
巧合的是,与《钛》一样,两部影片对乳房的描绘和意义挖掘都近乎偏执。从贝内代塔初到修道院时圣母雕像倒塌在身上开始,到她与巴尔托洛梅娅在床上摆出了一模一样的姿势;惨遭乳腺癌折磨的犹太修女仿佛遭了天谴,让贝内代塔心有余悸,回头立马找了个黄铜盘子来对照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你的身体。”带着木制手指的老修女对贝内代塔如是说。导演对女性主观欲望的意指,经由各种小手段堆叠成梗,包括被削成性玩具的木制圣母玛利亚雕像,情欲欢愉在天国门前爆发出了一阵冷笑。
又同样的,用对流血和疼痛的描写来作为连接感官的通道,敲骨吸髓,血肉横飞,《钛》对性、自由意志、主权、繁衍的探索无限地向内塌缩,完成了由“他者”到“自我”的审美调转。片中唯一的一场同性交欢,女主Alexia最后仍不可避免地因着本能,只对金属乳钉感兴趣。
回头再看黑格尔带来的启发,《圣母》的大尺度戏码中,你永远能够感受到“自身”凝视的在场。而《钛》中“自我”的压力被“无化”了。“我”对画中人物的压迫消失了,画中人物反过来压向我们。谁得奖,谁落榜,实至名归得稳稳当当。
你在黑格尔他者对立中的位置,形成了接受影片的准入门槛。
而高超的叙事技巧确实可以将争议和疑问遮掩。整场电影就是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巨大嘲讽螺旋。所有人都在信与不信,真相与谎言,虔诚与狡辩的两端无止境的来回摇摆。年幼的贝内代塔看着母亲的金项链被土匪掠去,从呼唤圣母并取得回应开始,便为利己主义打开了大门。信仰可以为我所用,只要足够虔诚。圣痕的真实与否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天堂之下,谁能取得对上帝旨意的最终解释权。
抢夺中,情欲嘲讽了坚贞,世俗嘲讽了戒律,权力嘲讽了上帝,诡诈嘲讽了信众的盲从。现在的我们站在时空一端嘲讽了过去,不用怀疑,未来的人类也一定会从某些不可预见的角度嘲讽我们。导演展现宗教权力结构矛盾的完成度之高,高到看不见漂浮在主题表面之上的情欲片段,与电影主旨根本不相关。
导演站在戛纳红毯上嘲讽了所有人。
范霍文花费两个小时建立起来的清脆可口的荒诞感,最终被结尾吞没了。影片结尾居然“爽”了起来。他让高度脸谱化的教廷大使最后被瘟疫吞噬,在街头被愤怒的民众捅了个死无全尸。他把贝内代塔从火刑柱上救下,再次!再次一丝不挂地决定要返回来处。而真实的女主角因为丑闻,被囚禁在修道院的监牢里三十五年,最终烂在里面。你可以说导演想为主角编织一个美好的幻梦,却只有写史的朱迪斯布朗哆哆嗦嗦,翻箱倒柜,试图还给贝内代塔·卡莉妮一个完整的身世。而不是一个裸体的身世。
但如果没有这巨大的噱头,朱迪斯布朗的《不轨之举》也依旧无人问津,瞧,这又是一次嘲讽。
电影《圣母》改编自 朱迪丝·布朗 的调查报告《不轨之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修女 》。
1590年在一个亚平宁山脉的遥远山庄贝内代塔(寓意接受福赐)降生,为了感谢上帝拯救难产的妻女,贝内代塔父亲发愿要将女儿奉献给上帝,于是这个婴儿从降生那刻开始就注定会成为一名修女。在她9岁那年,她父亲履行誓约将她带到了山区附近的佩西娅镇上的泰亚延女修会,自此贝内代塔就开始了她的修女生活。
1613年23岁的贝内代塔向忏悔神父科尔达蒂报告了自己产生梦幻(梦幻被承认为上帝引导人类寻求得救的方式)的事情,神父要求她向上帝祈求苦功以避免恶魔的诱惑。
1615年贝内代塔产生了连医生也束手无策的某种病痛,这病痛被解释为是她承受特殊神恩的表现。
1617年贝内代塔再次产生梦幻并伴随持续的肉体疼痛,这次修会的尊长们都变得非常关心贝内代塔的安康,如果她真是梦幻者,仰仗她神恩特选的力量,能支持他们得到完全封闭的特许要求,成为正规修道院。于是他们给贝内代塔指派了一个陪伴,此人就是电影里的女二巴尔托洛梅娅。
1619年5月贝内代塔报告说耶稣出现在她的梦幻里,并要求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来与她结婚,而修道院的其他修女果真给她安排了一个婚礼。这事引起了大教长特斯凡诺·切基的注意,过去曾经有一名修女凭借圣痕和梦幻力量的作用,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之一,而实际上此人只是个追求权势名利的骗子。这次的公开婚礼闹得满城风雨,很多人都对贝内代塔的神秘力量感兴趣,如果相信并且倾向于认定她的人越多,教会权威将难以控制。于是针对贝内代塔的调查开始了。
第一次调查,检查了贝内代塔的圣痕与询问了她关于梦幻的各种问题,也搜集了其他修女包括巴尔托洛梅娅对神秘婚礼和贝内代塔进入梦幻时的证词。此次调查结果是贝内代塔看来是一位真正的梦幻者。
第二次调查开始于1622年8月到1623年3月的某个时间,出于某个零散材料无法推导出的原因,已做了3年院长的贝内代塔引起了教皇大使的注意,针对她这几年梦幻事件的调查也随之开始。而这次调查几个修女报告了目睹贝内代塔自行伪造了圣痕与那枚戒指。巴尔托洛梅娅则说出了她与贝内代塔的性关系。“ 这个修女贝内代塔,连续两年每星期至少三次在晚上宽衣就寝之后,总是要等着她的陪仆宽衣,然后诡称她需要帮助,叫她到她那边去.巴尔托洛梅娅过去后,她就抓住巴尔托洛梅娅的手臂, 把她推倒在床上。她就像个男人那样拥抱巴尔托洛梅娅,压在她身上亲吻,还对她说些情话,她对巴尔托洛梅娅的挑逗是那样的火热,结果使两个人都玷污自己.她就这样强迫巴尔托洛梅娅待在她身边,有时是 1 个小时,有时长达两三个小时......”巴尔托洛梅娅的证词与几年前第一次调查时的证词大相径庭,当被问道为什么不把此事告诉其他人,巴尔托洛梅亚回答到第一是当发生这事时贝内代塔是以斯普伦迪泰罗(天堂天使)的名义说话的,那时她的声音与平时的声音完全不同,有时还说些可能是天堂的语言,而她的样貌也改变了,看起来就像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而巴尔托洛梅亚害怕神因为她的不服从而降临可怕的惩罚到她身上。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害羞和对忏悔神父的不信任。
另一方面,贝内代塔断然否认曾与巴尔托洛梅亚发生性关系,而教会的审查者也在这问题上表现出了踌躇。于是他们搜集各方证词整理好报告呈交给教皇大使,希望由他个人决定如何处理此事。
1661年8月7日,从一个不知名修女的日记中我们得知:贝内代塔·卡莉妮在病了18天之后,死于发烧和腹部绞痛,终年71岁。在作了35年的囚徒之后,她在忏悔中死去。而修女巴尔托洛梅亚在1660年9月18日去世,她因为与贝内代塔丑行的曝光吃尽了苦头。
《不轨之举》并没有关于贝内代塔与巴尔托洛梅娅确切关系的记录,我们无法得知真相的确如巴尔托洛梅亚所说,这一切的发生都是贝内代塔的诱导,还是因为还怕惩罚,她只能设法减轻自己的罪行。毕竟在16世纪,并不缺乏女性同性恋被判处死刑的案件。但是从巴尔托梅亚两次调查证词的巨大差别,我们可以看出巴尔托洛梅娅远比她所承认的还要深入卷入这件事。1623年的证词中,巴尔托洛梅娅说她经常自愿走到贝内代塔床边,主动帮助她在同恶魔斗争坚定信心,有时,她还把手放在贝内代塔乳房上或者是拥抱她。而4年后的证词却充满了暴力和恐惧一类的字眼。巴尔托洛梅娅的矛盾心理多半是反映了她内心的混乱,这种混乱同想要保护自己的愿望一样强烈。她与贝内代塔的关系或许会招致害怕与羞耻,但也可能带来深深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首先是来自一个超自然的存在,或是恶魔或是天使所许诺的那种难以想象的恩宠;其次吸引力又来自一个比她年长的女人,她的权势、教育和个人魅力提供了一种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情感生活的可能性。因为她们关系中的肉体亲昵和性快乐不可能与其他因素截然分开。受人怜爱和牵挂,让人爱抚和亲吻,无论这人是天使还是俗人都一样,这种需要温暖和情谊的热切肯定是巴尔托洛梅娅依恋于贝内代塔的重要因素。
电影中贝内代塔使用“物质器具”这一点,原书中并没有描写。我之所以特别指出这一点区别是因为16世纪对女性同性恋的惩罚会因其性行为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在判处死刑的一些案件中,“依靠不正当的工具来弥补性器官不足”被认为是特别恶劣情节。还有在另一些案件中两个同伙中的一个穿着和姿态都像男人的被判死刑。因为这种异性模仿者冲击了欧洲人的性别和权利关系的核心。她们被认为是想要篡夺男人的权力,为了保护现存的社会组织形式,处死的判决就成为了必须的。而贝内代塔受到终身囚禁的惩罚很可能不是由于她的性犯罪,而主要是由于她自称领受了神恩,她欺骗的臭名和她的修女身份。在那个宗教氛围极其浓厚的年代,圣女的身份能给她赢得普遍的追随者,而在类似事件中,这些圣女甚至还影响了教皇和国王的决定,她们欺骗的本领越大,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危害也就越大。
贝内代塔的一生都被囚禁在修道院里,从出生她就被安排成一个修女饱受修道院的清规约束,到青年时期她遇到了巴尔托洛梅娅,她付出了自己的爱教育她帮助她,也恳请对方回报以爱,她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性满足,而是各方面的爱。但那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女人之间的情谊,他们认为女人生来从属于男人的欲望,为男人所支配与拥有,而女性自身也渴求着男性。女人与女人的性关系被认为是模仿、境遇性、替代性的快感倾向(即因得不到男人满足而只能彼此发泄),16世纪的人是如此认为,可笑21世纪的今天依旧还有此等自高无知的声音。
胡越的故事国语
猛鬼殿4
奔流犬:先生归来
三人行(粤语版)
谁的孩子
回家的路
A political thriller. T...
播放指数:999℃
假如耶稣真的存在,他在人间的命运依然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只不过《圣母》里的耶稣是一位女性,贝纳黛特。和历史记录中贝纳黛特神秘难明的形象不同,《圣母》里的贝纳黛特是一位笃信自己正是耶稣之妻的狂热信徒,一位情欲旺盛且丝毫不因清规戒律而羞耻的女性,更是一位以强大的情绪力量操控人心的“圣母”。《圣母》对她亦正亦邪形象的刻画和对“神迹”真假之谜的留白,正如修道院长房间墙壁之外那一双窥视的双眼般挑衅者观众的感性和理性——重要的不是耶稣是否存在,而是我们为何需要耶稣存在。
贝纳黛特的父母在她出生时即决定将她献给修道院。有趣的是,为了将她送进修道院,父亲和修道院长即夏洛特·兰普林饰演的老修女着实砍价了一阵,最后以100金币成交。贝纳黛特长大后,常常看到幻象(vision,别人称为幻象,而在贝纳黛特口中则是她能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神的视野)。幻象里,耶稣以牧羊人的样子出现,要求她追随。
一个滑稽的场景是,在一场仪式中,贝纳黛特本应安静躺在床上被天使护送上升,却因她正在奔向耶稣而双脚剧烈抖动。随后,贝纳黛特被批评破坏了仪式的严肃。显然,这里构成了对一切宗教仪式的讽刺——这些仪式到底是在膜拜耶稣,还是以膜拜耶稣为名在规训民众?
贝纳黛特救下了一位被父兄玩弄的少女巴托洛梅亚。少女天性活泼,和贝纳黛特发展出暧昧情愫。与此同时,贝纳黛特的幻象日渐强烈,她声称耶稣要求她靠近他、感受他的苦难,她的手脚和腰间出现伤口,鲜血汩汩流淌不停。
最终,贝纳黛特被任命为修道院长。被她取代的老修女一开始因为上层默认这些神迹的真实性而接受这一安排,却又因为爱女之死而前往佛罗伦萨告发贝纳黛特渎神和通奸。教廷特使来到小城,也带来了黑死病……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被判处火刑的贝纳黛特再次“显圣”,仿佛耶稣附身于她,高喊你们亵渎了我的妻子,将受到惩罚,死神即将现身于此。她张开双手,手掌鲜血淋漓。而黑死病人拨开衣服,展示出瘟疫的痕迹——死神赫然在此。狂热的民众自发冲开卫兵,杀死教廷特使,保卫他们的“圣母”。
电影没有明确交代贝纳黛特的神迹是真是假。在巴托洛梅亚救下火刑架上的贝纳黛特时,她也发现了一块染血的玻璃片。而当她以此质问贝纳黛特时,贝纳黛特依然以孩子般的纯真说:到现在你还不相信我吗?
这个极具冲击力的结尾直接指向宗教和政治问题的最核心秘密——人们期待有一个神,一个人,一个团体,一种制度,来寄托他们的“信”。却往往不愿承认“信”或者说认同的本质不是因为正义,所以认同,而是因为认同,所以正义。《让子弹飞》那个著名的“谁赢他们跟谁”和“他们跟谁谁赢”的悖论也正在于此。
在基督教哲学发展的早期,有两种论证上帝存在和绝对权威的思想倾向,一种是后来为教会所接受并发展为经院哲学的理性辩护主义,一种则是以德尔图良(145-220)为代表的信仰主义。前者主张用理性论证和哲学方法来思考宗教问题,后者则拒绝哲学,其最著名的论证为“因为荒谬,所以相信”——圣母处女怀孕,耶稣死而复生这样的事件都是超乎寻常经验的。但如果一切都合乎寻常经验而合情合理,那信或不信又有何所谓呢?
贝纳黛特正是以荒谬的“神迹”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又因为人们的信任而拥有了力量。而当她以这种力量对抗教廷权威,和发挥了连世俗权力也没做到的对抗瘟疫的作用时,她“神迹”的真假,她个人的纯真或狡诈,也就不重要了。
《圣母》从始至终都以一种洞若观火的精微展示着人类的脆弱、愚蠢和因此而滋生的对权力的需要——前任院长老修女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耶稣,却不愿相信神迹。然而,倘若从心底不相信神迹会发生在人间,那么所谓坚定的信仰到底是自欺还是欺人,还是兼而有之?直到死亡的阴影将她笼罩,她又孤注一掷地将希望寄托在贝纳黛特身上,希望自己能进入天堂。
而教廷特使在死亡面前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在你所见神的视野里,我是去天堂,还是下地狱?而当贝纳黛特幽幽说出“天堂”时,他才绝望地说道“到这一刻你还在撒谎。”这位教廷特使显然清楚,倘若耶稣存在,那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要下地狱了。但若其不存在,他在死亡前的最后一点寄托也荡然无存。
这些人对耶稣存在的将信将疑并没耽误他们在现实中循规蹈矩,扮演好耶稣仆人和信使的角色。而贝纳黛特的深信不疑则导向一个可怕的局面——当一个人全心全意相信她是耶稣之妻,被耶稣庇护,那么一切人间的律法和秩序都不能制约她,她将成为人间的耶稣——其所言所行超乎寻常经验,其所作所为不可为人的理性所理解。这便是“荒谬”。
而值得思考的是,这样一种态度,竟然在很多意义上更加靠近神学本身——
圣经中有一段经典的亚伯拉罕故事:上帝要亚伯拉罕杀死他的儿子作为忠于上帝意志的证明。亚伯拉罕照做。在亚伯拉罕动手的那一刻,神阻止了他。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在对这个故事的解读中尖锐地指出,杀子不为任何人间的律法所容。亚伯拉罕要遵从上帝的意志便必须违背人间的律法。正是在杀子这一荒谬的举动里,亚伯拉罕超越了作为“人”的普遍性而进入一种与上帝的一对一的特殊的、超越性的关系之中。
当贝纳黛特和巴托洛梅亚进行同性性行为的时候,她的逻辑也正是如此——耶稣的爱光被四海,无所不能容纳。在耶稣神圣之爱的光芒里,没有羞耻的容身之地。耶稣以无穷的面貌爱着世人,而巴托洛梅亚对她的爱正是耶稣爱的面貌之一。
在这一“诡辩”中,贝纳黛特正是诉诸耶稣的超越性而蔑视人间的律法,为自己的情欲辩护。而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连她的爱人巴托洛梅亚也在执着于她是真情还是假意的问题,却不能理解,对贝纳黛特这样从小坚信自己是耶稣之妻的狂信者来说,情欲之流也是生命之流。
在一般人那里,宗教作为寄托被放置在经验的彼岸,日常生活的另一头。而在贝纳黛特那里,耶稣的存在不是一个需要被论证的问题。耶稣的存在就是构成她日常经验的“真实”。在这样的真实里,羞耻确实没有容身之所。
因此,在对《圣母》的观影中,必然因为观众个人精神生活的迥异而产生天差地别的观影体验。例如,在电影的评论区,一部分人指出,在电影结尾处,前任院长老修女态度的突然转变有些粗暴。笔者却认为,愈是老修女这般自以为圆滑通透的人,愈会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刻挣扎于信和不信之间。因为绝对的不信者和绝对的信者都拥有一个自洽、完整也密不透风的安全世界。而徘徊于两者之间的人,则成日面临自由意志的无休挑战。
然而,无论观众本人信与不信,《圣母》都以其绝妙的构思和贝纳黛特极有力量的演技挑衅着观众——当贝纳黛特一次次鲜血淋漓,当修女喃喃着“这是圣痕”而匆忙跪下,当高级神职人员也被“神迹”震撼,当她以耶稣之名要求指控她的修女克里斯蒂娜自执鞭刑……你的心中会不会有种“爽”的感觉?如果没有,到她以耶稣之名承诺保护城市,在世俗权力遁形时下令封城,当她于火刑架上为万人膜拜,你的心中又有没有一种“爽”的感觉?如果有,那正是权力的滋味。
人们习惯以契约、暴力、传统等作为权力合法性的来源,而往往不愿意识到,合法性本身就是一种精彩的虚构。而当人们沉醉于权力,沐浴在它的光芒之中,合法性的问题,也就无人问津了。
因此,《圣母》最精彩之处不是同性之爱,不是神迹真假,正是其对权力关系的剖析。这也是范霍文最得心应手的叙事手法。一些评论指出,《圣母》中对同性性行为的刻画居然用到了模仿男性生殖器的圣母木雕,反映出电影对女性亲密体验的误解和男性视角下的狭隘想象。而笔者却认为,这根原著中没有过多提及的木雕正是改编的绝妙之处——
当贝纳黛特拥有了人们的认同因而拥有权力,她的性别亦不再重要。她的形象俨然是任何一个统治者的样子。在她和巴托洛梅亚的关系里,她一直是被服务的一方,是享受的一方。那根宛如男性生殖器的木雕正是权力这一特点的象征——
权力与“同意”冲突,它关乎侵入、强迫、操纵和夺取。这也正是巴托洛梅亚后来“出卖”她的原因。巴托洛梅亚一直百思不解的正是,她们之间到底是爱,还是欲望和权力的乐趣?《圣母》结尾处,面对巴托洛梅亚的恳求毅然转身回到城中继续做“圣母”的贝纳黛特已经给出了显而易见的答案。
于是,“圣母”虽以女性形象出现,却不是那个宗教传统中贞洁、奉献、受难的圣母。《圣母》中圣母正指向耶稣为世人蒙难而死这一神话的本质,也指出一切曾经的、现在的、将来的宗教和世俗权威的本质——他们寄生于人群的想象和希冀之上,顺应人们精神中被统治的倾向而统治人们。人们追求自由,也为自己创造的权威奴役。
在这个意义上,《圣母》是对我们的一次痛快的刻画和拷问——不管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神。当人需要神时,就出现了神。
第一次幻象:耶稣站在羊群中召唤女主作他的妻子,对应现实中小修女被羊群追赶来到修道院,有一点很奇妙的是:幻象中女主是向耶稣奔去,而现实中是小修女向女主奔去,并且以跪在她脚边的状态请求帮助,那此时对于小修女来说,女主是不是就相当于上帝的存在?
第二次幻象:女主被蛇缠绕,耶稣持剑斩杀蛇。对应现实中小修女的挑拨唤起女主的欲望(人性),而耶稣(神性/权力)的存在压制了欲望(人性)
第三次幻象,耶稣要求女主献身,女主拒绝,完成了对他权力的反抗。
第四次幻象: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女主上前褪去耶稣的衣衫裸露出的是女性生殖器,女主与耶稣双手合并,通过此感受耶稣所感受到的苦难。前两次幻象中的女主都处于权力服从的地位,到了第三次,推翻了他权力,而到这一次,她建立了新的权力,由服从者转变为权力的支配者,从而完成了神性(权力)与人性(欲望)的结合,完成了自身的觉醒。
这也解释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耶稣为何只在前45分钟的剧情中出现过,第四次幻象之后耶稣所有的行动和话语皆通过“附身”女主而展现,而不再通过实体展现,因为觉醒后再没有耶稣,也不再需要耶稣,女主本身即是“耶稣”。
中间还有一个对比性场景可以佐证,在第二次幻象至第三次幻象之间,小修女在女主换衣服时提出想看一眼(过于直球哈哈哈)女主对此的回应是:“我们无权在其他人面前裸露身体”,我对此的理解是这个阶段的女主是真的不能,因为她还没有获得向他人展示自己身体的“权力”,而在第四次幻象结束之后,女主有多次全裸的场景(没错83岁的范霍文还是如此热衷于让自己的女主角全裸出场哈哈哈),因为此时的她已经拥有了决定如何展示自己的身体和向谁展示自己的身体的“权力”。
另外为何女主显的很疯,因为在她生活的环境里,只有她完成了这样的转变,而其他女性还是处于拥有神性则必须放弃欲望,拥有欲望则又必须放弃神性的阶段。
刚看完我第一反应是想到,太平天国洪秀全创建拜上帝教,称自己为上帝的儿子,而杨秀清则称自己是“上帝附身”,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故事的文本如此相似,甚至连背后的寓意都如此相似,表面上都是上帝显灵的故事,而内在都是“夺权”。
这个层面上可以说,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权主义电影。女主对教徒的操控正如对于镜头前观众的操控,感情和信仰真假不分,欲望和权力却实实在在。从另一个层面看,对于宗教的见解也起很有趣,可以说“全方位”表达了宗教的工具性质,不过揭开这个表面,仍然还是以人为中心,究竟是人决定了神?还是神决定了人?借用王小波说的话,“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
最后,本片的最大缺点在于,人物动机与转折显得如此生硬,几乎可以说每一个主要角色的动机和转折都很突然。比如说小修女为什么要去勾引女主?一丁点铺垫都没有,虽然不太影响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这样处理会让角色因为沦为一种工具而丧失生命力。
声明:本文基于微信群讨论创作,并非全部个人原创。本次观影共38人参与讨论,34人参与打分,平均分为4.06分(5分制)
1.关于作者:保罗·范霍文( Paul Verhoeven)
讨论开始之前,或许我们先聊聊保罗·范霍文,这位来自荷兰,数度与金棕榈失之交臂的类型片大师,以拍摄充满暴力与恶趣味的“动作片”而闻名影坛:曾引发轰动的B级科幻片《机器战警》《全面回忆》《星河战队》,将舞蹈比作性爱 具有高度猎奇属性的《艳舞女郎》,充满情色与杀戮的“荷兰版《色戒》”《黑皮书》,杂糅了悬疑惊悚元素和SM情节的《她》,还有那部最负盛名的《本能》(几场大尺度性爱戏和Sharon Stone那令人印象深刻的蛇蝎美人形象或将载入影史)。
而除去这些噱头和猎奇元素,他镜头下那些集中了被凝视对象和绝对主体双重特性的,无比鲜活的女性角色,以及他电影中蕴含的类型贯通性和多重解读性,乃至身体角力和亵渎精神,又是颇为影迷们所津津乐道的,也体现着保罗·范霍文坚实的作者性。
年过八旬的他,如今基本保持着五六年一部的拍片频率,《圣母》作为他的第16部长片,从与卡拉克斯、滨口龙介、阿彼察邦等著名导演共同角逐戛纳金棕榈,到完整上架流媒体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拉足了影迷们的期待
2.关于《圣母》的故事背景
(传统的基督教对于同性恋的态度)
论及同性恋议题,一般基督教会的看法则仍旧根深蒂固的将之诉诸于“罪”(这里指一种异于异性恋的 情欲、婚姻委身关系等,原罪之外的额外之罪),身为 LGBT 性少数群体的基督徒,会在传统教会里因着性取向遭受额外定罪及排挤。回到圣经,除六段按字面解释的反同经文(包括:《创世 记》19:4-10,《利未记》18:22,20:13,《罗马书》1:24-27,《哥林多前书》6:9-10 和《提摩太前书》 1:10。)之外,源自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古罗马帝国神学家)的“情欲”、“原罪”及“婚姻观”,作为神学思想脉络支撑着传统教会控诉及定罪同性恋群体,是教会“恐同”情节的主要 思想来源和神学理论基础。 ——来自友邻 @TheWorldToCome 提供的神学论文《奥古斯丁的原罪论与婚姻观——如何影响基督教会的“恐同”情节》by TSAI, Pei-Ying
(宗教改革与意大利)
1517年德国的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之后迅速波及西欧各国(法国的加尔文和英国的卫斯理分别领导了各自国家的新教运动)。《圣母》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意大利,但由于当时意大利还处在梵蒂冈(罗马教廷)的直接统治 下,所以新教运动并未在这里取得进展,天主教会神父权力仍然非常大,封建腐败现象亦是十分严重。
3.《圣母》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首先,保持了令人称赞节奏控制水准的同时,范霍文电影一贯的多重解读性在这里得也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模糊虚实的设计,亦真亦幻的神圣感召和由欲望自然发生的权力渴望相交织,Benedetta到底是真正的神迹降临,还是狡诈的骗子亦或走火入魔的疯子?当欺骗者将自己欺骗的时候,假是否已经成为一种真实?
影片中许多语焉不详和人为设计痕迹很重的“巧合”也都在佐证着这一点:似乎是有意隐去的Benedetta和前院长Fellicita的地下室对话,Benedetta的诅咒和教廷特使发病的巧合等等,几乎都让这种“神性”变得更具欺骗性,更耐人寻味。
除此之外,《圣母》所具备的批判性和冒犯性也是很难被忽略的一点:被削成性玩具的圣母像和藏在福音书里的性器,戏谑色彩和颇具神圣感的众赞歌配乐形成的强烈反差,无不体现它着对宗教的大胆冒犯,在戛纳场刊遭遇的差评也充分了体现了它的不讨好,神权统治下两位女主的禁忌之恋也是天然地带有反父权特性。
虚实交织之中,私密空间里的身体交媾似乎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因而构成了本片中对于神权和父权的最大程度的亵渎和冒犯。它或许也不是 像《卡罗尔》《燃烧女子的肖像》那样典型的女同性恋电影,选择女同性恋只是为了代表欲望的普遍性
尽管《圣母》并非强视听的影片,仍然有友邻指出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巧妙设计:
当然,除去上述优点,由于涉及宗教,所以关于情节、人物、场景也依然存在争议和多种解读,譬如Benedetta为教廷特使洗脚,有人猜测这是一种男女不对等关系的呈现,@空曲成歌 也提到这里让她想到了《圣经》里耶稣临死前为门徒洗脚的情节,但仍然许多友邻认为它放在影片中略显突兀,修女烂胸的情节更是让人直呼“没看懂”(联系前面Benedetta与神父的对话和同样为宗教题材的《达芬奇密码》中教徒自我鞭打的场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受难 而目的是与主更亲近),对于两位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大家更是各有看法:
除对情节众说纷纭外,对影像语言本身也有人提出尖锐批评:
基于对原作《不轨之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修女》的改编视角上对电影提出的质疑:
对于Benedetta的饰演者Virginie Efira的表演的质疑:尽管范霍文本人在《电影手册》的《圣母》专访中提到,他认为Virginie表演的模棱两可性非常适合Benedetta这个角色所需要的神秘性,但仍有不少友邻对她的表演提出了批评:(专访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A0rI7uJZGrXCulSoP4XxQ)
优缺言尽,讨论到最后,对于《圣母》究竟想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大伙仍然是争论不休,对宗教神权和父权的无情批判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画外音呢?@wild life 提到,《圣母》和《小丑》其实有些接近,暴动的群众推倒了旧神又迎接了新神,这一段是全片的高潮,自然也有了可供深入解读的意义:
末尾Benedetta和Bartolomea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分道扬镳的结局,亦颇值得玩味:
4.结语:
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的讨论也随之结束了。从各种意义上讲《圣母》仍然是非常范霍文式的作品,它的核心和《本能》《她》《艳舞女郎》等女性电影是一脉相承的,是男性凝视下女性尊严的内在驱动。作为今年参加戛纳主竞赛的影片,尽管没有得到金棕榈,但还是赢得了不少媒体的好评,一向严苛的《电影手册》给出了五星高分,豆瓣评分也基本稳定在了7.9,无论如何,它都是今年最值得观看的新片之一。
最后,我宣布小影金帧本期《圣母》周观影活动圆满结束,感谢@故景丰 的组织和大家的分享,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 (搓手)
END.
导演高超的技巧无须多提。
如果从Benedetta露出右边乳房的海报看起,《圣母》仅仅是松懈地脱胎于《不轨之举》。说是松懈的,不光指对史料改动之凶猛,原文中巴尔托洛梅娅针对贝内代塔带着强迫性质的控诉被抹除了。与原作思考重心的割裂,在观感上带来一种似有似无、难以名状的错位。范霍文最后告诉我们,有比宗教压抑之下的女性性欲和命运更高深的主题,那就是教廷权力机构对待信仰的虚伪。到头来,西方最早记录在案的女同性恋事件,被人类社会刻意掩埋了两千多年的女性欲望,最终又沦为了探讨另一个陈词滥调的工具。
原著作者禅精竭虑,对于教义、定罪、世俗观念种种因素围绕着消失的女性欲望的考据,只换来几场撩人的eroticism.
黑格尔理论中关于主-奴对立的他者异化辩证关系,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解读,演变分化出了一种两性框架之下、电影词场之中的男性凝视。主人以自己的视角为中心看待奴隶——他者,而奇怪的是奴隶也由于后天习得的倾向,将自己视为他者,站在主人的视角反观被异化了的自己。
你看到的不是欲望的主体,是自身欲望的投射;你看到的不是你自身欲望的投射,而是他人欲望的镜像。
究竟谁是他者?
你是否愿意跟主演交换位置,将自己置于镜头前?
就像《卫报》评论里提到的那样,「这是与《阿黛尔的生活》一模一样的问题。」时隔八年,同样的问题在戛纳再次上演。两位男导演,四位女演员,四具精雕玉琢、完美无瑕的裸体以最标准的pornography的拍摄手法在戛纳银幕上讲述了不同时代下的两个同性故事。虚伪一词为中世纪的教会代言,而尺度一词仿佛在为二十一世纪的女同性恋代言。
让人几乎不可抑制的发出疑问:这是偶然的吗?谁是他者?什么时候电影会将这些裸体替换成男性?
假如创作者意欲展现一场粗粝,并不光洁无瑕的性爱场景,或者让它更接近神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范霍文在此处运用尺度的目的旨在挑逗和撩拨。可是撩拨了谁?谁是他者?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电影如此不注重模糊性对观感的折损。范霍文电影一贯的作风,就是毫不吝啬的钻研女性,带来挑战、争议和冒犯。同时兼具了女权和厌女的双重属性。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模糊性再次浮现,模糊性为电影赋予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巨大魅力,来源于文本可被拆解的无限空间。而一个创作者孜孜不倦地用尽一生来讨论女人、暴力和性。这即使不是他者的最直接证据。或许最稳妥的办法是将艺术创作和价值取向彻底剥离。
而针对所有这些问题,我在戛纳同赛道的另一部影片里找到了答案——《钛》。
巧合的是,与《钛》一样,两部影片对乳房的描绘和意义挖掘都近乎偏执。从贝内代塔初到修道院时圣母雕像倒塌在身上开始,到她与巴尔托洛梅娅在床上摆出了一模一样的姿势;惨遭乳腺癌折磨的犹太修女仿佛遭了天谴,让贝内代塔心有余悸,回头立马找了个黄铜盘子来对照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你的身体。”带着木制手指的老修女对贝内代塔如是说。导演对女性主观欲望的意指,经由各种小手段堆叠成梗,包括被削成性玩具的木制圣母玛利亚雕像,情欲欢愉在天国门前爆发出了一阵冷笑。
又同样的,用对流血和疼痛的描写来作为连接感官的通道,敲骨吸髓,血肉横飞,《钛》对性、自由意志、主权、繁衍的探索无限地向内塌缩,完成了由“他者”到“自我”的审美调转。片中唯一的一场同性交欢,女主Alexia最后仍不可避免地因着本能,只对金属乳钉感兴趣。
回头再看黑格尔带来的启发,《圣母》的大尺度戏码中,你永远能够感受到“自身”凝视的在场。而《钛》中“自我”的压力被“无化”了。“我”对画中人物的压迫消失了,画中人物反过来压向我们。谁得奖,谁落榜,实至名归得稳稳当当。
你在黑格尔他者对立中的位置,形成了接受影片的准入门槛。
而高超的叙事技巧确实可以将争议和疑问遮掩。整场电影就是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巨大嘲讽螺旋。所有人都在信与不信,真相与谎言,虔诚与狡辩的两端无止境的来回摇摆。年幼的贝内代塔看着母亲的金项链被土匪掠去,从呼唤圣母并取得回应开始,便为利己主义打开了大门。信仰可以为我所用,只要足够虔诚。圣痕的真实与否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天堂之下,谁能取得对上帝旨意的最终解释权。
抢夺中,情欲嘲讽了坚贞,世俗嘲讽了戒律,权力嘲讽了上帝,诡诈嘲讽了信众的盲从。现在的我们站在时空一端嘲讽了过去,不用怀疑,未来的人类也一定会从某些不可预见的角度嘲讽我们。导演展现宗教权力结构矛盾的完成度之高,高到看不见漂浮在主题表面之上的情欲片段,与电影主旨根本不相关。
导演站在戛纳红毯上嘲讽了所有人。
范霍文花费两个小时建立起来的清脆可口的荒诞感,最终被结尾吞没了。影片结尾居然“爽”了起来。他让高度脸谱化的教廷大使最后被瘟疫吞噬,在街头被愤怒的民众捅了个死无全尸。他把贝内代塔从火刑柱上救下,再次!再次一丝不挂地决定要返回来处。而真实的女主角因为丑闻,被囚禁在修道院的监牢里三十五年,最终烂在里面。你可以说导演想为主角编织一个美好的幻梦,却只有写史的朱迪斯布朗哆哆嗦嗦,翻箱倒柜,试图还给贝内代塔·卡莉妮一个完整的身世。而不是一个裸体的身世。
但如果没有这巨大的噱头,朱迪斯布朗的《不轨之举》也依旧无人问津,瞧,这又是一次嘲讽。
电影《圣母》改编自 朱迪丝·布朗 的调查报告《不轨之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修女 》。
1590年在一个亚平宁山脉的遥远山庄贝内代塔(寓意接受福赐)降生,为了感谢上帝拯救难产的妻女,贝内代塔父亲发愿要将女儿奉献给上帝,于是这个婴儿从降生那刻开始就注定会成为一名修女。在她9岁那年,她父亲履行誓约将她带到了山区附近的佩西娅镇上的泰亚延女修会,自此贝内代塔就开始了她的修女生活。
1613年23岁的贝内代塔向忏悔神父科尔达蒂报告了自己产生梦幻(梦幻被承认为上帝引导人类寻求得救的方式)的事情,神父要求她向上帝祈求苦功以避免恶魔的诱惑。
1615年贝内代塔产生了连医生也束手无策的某种病痛,这病痛被解释为是她承受特殊神恩的表现。
1617年贝内代塔再次产生梦幻并伴随持续的肉体疼痛,这次修会的尊长们都变得非常关心贝内代塔的安康,如果她真是梦幻者,仰仗她神恩特选的力量,能支持他们得到完全封闭的特许要求,成为正规修道院。于是他们给贝内代塔指派了一个陪伴,此人就是电影里的女二巴尔托洛梅娅。
1619年5月贝内代塔报告说耶稣出现在她的梦幻里,并要求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来与她结婚,而修道院的其他修女果真给她安排了一个婚礼。这事引起了大教长特斯凡诺·切基的注意,过去曾经有一名修女凭借圣痕和梦幻力量的作用,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之一,而实际上此人只是个追求权势名利的骗子。这次的公开婚礼闹得满城风雨,很多人都对贝内代塔的神秘力量感兴趣,如果相信并且倾向于认定她的人越多,教会权威将难以控制。于是针对贝内代塔的调查开始了。
第一次调查,检查了贝内代塔的圣痕与询问了她关于梦幻的各种问题,也搜集了其他修女包括巴尔托洛梅娅对神秘婚礼和贝内代塔进入梦幻时的证词。此次调查结果是贝内代塔看来是一位真正的梦幻者。
第二次调查开始于1622年8月到1623年3月的某个时间,出于某个零散材料无法推导出的原因,已做了3年院长的贝内代塔引起了教皇大使的注意,针对她这几年梦幻事件的调查也随之开始。而这次调查几个修女报告了目睹贝内代塔自行伪造了圣痕与那枚戒指。巴尔托洛梅娅则说出了她与贝内代塔的性关系。“ 这个修女贝内代塔,连续两年每星期至少三次在晚上宽衣就寝之后,总是要等着她的陪仆宽衣,然后诡称她需要帮助,叫她到她那边去.巴尔托洛梅娅过去后,她就抓住巴尔托洛梅娅的手臂, 把她推倒在床上。她就像个男人那样拥抱巴尔托洛梅娅,压在她身上亲吻,还对她说些情话,她对巴尔托洛梅娅的挑逗是那样的火热,结果使两个人都玷污自己.她就这样强迫巴尔托洛梅娅待在她身边,有时是 1 个小时,有时长达两三个小时......”巴尔托洛梅娅的证词与几年前第一次调查时的证词大相径庭,当被问道为什么不把此事告诉其他人,巴尔托洛梅亚回答到第一是当发生这事时贝内代塔是以斯普伦迪泰罗(天堂天使)的名义说话的,那时她的声音与平时的声音完全不同,有时还说些可能是天堂的语言,而她的样貌也改变了,看起来就像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而巴尔托洛梅亚害怕神因为她的不服从而降临可怕的惩罚到她身上。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害羞和对忏悔神父的不信任。
另一方面,贝内代塔断然否认曾与巴尔托洛梅亚发生性关系,而教会的审查者也在这问题上表现出了踌躇。于是他们搜集各方证词整理好报告呈交给教皇大使,希望由他个人决定如何处理此事。
1661年8月7日,从一个不知名修女的日记中我们得知:贝内代塔·卡莉妮在病了18天之后,死于发烧和腹部绞痛,终年71岁。在作了35年的囚徒之后,她在忏悔中死去。而修女巴尔托洛梅亚在1660年9月18日去世,她因为与贝内代塔丑行的曝光吃尽了苦头。
《不轨之举》并没有关于贝内代塔与巴尔托洛梅娅确切关系的记录,我们无法得知真相的确如巴尔托洛梅亚所说,这一切的发生都是贝内代塔的诱导,还是因为还怕惩罚,她只能设法减轻自己的罪行。毕竟在16世纪,并不缺乏女性同性恋被判处死刑的案件。但是从巴尔托梅亚两次调查证词的巨大差别,我们可以看出巴尔托洛梅娅远比她所承认的还要深入卷入这件事。1623年的证词中,巴尔托洛梅娅说她经常自愿走到贝内代塔床边,主动帮助她在同恶魔斗争坚定信心,有时,她还把手放在贝内代塔乳房上或者是拥抱她。而4年后的证词却充满了暴力和恐惧一类的字眼。巴尔托洛梅娅的矛盾心理多半是反映了她内心的混乱,这种混乱同想要保护自己的愿望一样强烈。她与贝内代塔的关系或许会招致害怕与羞耻,但也可能带来深深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首先是来自一个超自然的存在,或是恶魔或是天使所许诺的那种难以想象的恩宠;其次吸引力又来自一个比她年长的女人,她的权势、教育和个人魅力提供了一种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情感生活的可能性。因为她们关系中的肉体亲昵和性快乐不可能与其他因素截然分开。受人怜爱和牵挂,让人爱抚和亲吻,无论这人是天使还是俗人都一样,这种需要温暖和情谊的热切肯定是巴尔托洛梅娅依恋于贝内代塔的重要因素。
电影中贝内代塔使用“物质器具”这一点,原书中并没有描写。我之所以特别指出这一点区别是因为16世纪对女性同性恋的惩罚会因其性行为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在判处死刑的一些案件中,“依靠不正当的工具来弥补性器官不足”被认为是特别恶劣情节。还有在另一些案件中两个同伙中的一个穿着和姿态都像男人的被判死刑。因为这种异性模仿者冲击了欧洲人的性别和权利关系的核心。她们被认为是想要篡夺男人的权力,为了保护现存的社会组织形式,处死的判决就成为了必须的。而贝内代塔受到终身囚禁的惩罚很可能不是由于她的性犯罪,而主要是由于她自称领受了神恩,她欺骗的臭名和她的修女身份。在那个宗教氛围极其浓厚的年代,圣女的身份能给她赢得普遍的追随者,而在类似事件中,这些圣女甚至还影响了教皇和国王的决定,她们欺骗的本领越大,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危害也就越大。
贝内代塔的一生都被囚禁在修道院里,从出生她就被安排成一个修女饱受修道院的清规约束,到青年时期她遇到了巴尔托洛梅娅,她付出了自己的爱教育她帮助她,也恳请对方回报以爱,她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性满足,而是各方面的爱。但那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女人之间的情谊,他们认为女人生来从属于男人的欲望,为男人所支配与拥有,而女性自身也渴求着男性。女人与女人的性关系被认为是模仿、境遇性、替代性的快感倾向(即因得不到男人满足而只能彼此发泄),16世纪的人是如此认为,可笑21世纪的今天依旧还有此等自高无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