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朱婷徐云丽张常宁姚迪林莉刘晓彤颜妮惠若琪丁霞袁心玥龚翔宇李现刘敏涛陈展罗慧毛雯李紫微李冬徐马雪纯刘畅刘贞宏凌敏李阳一刘晨曦
类型:剧情运动导演:陈可辛 状态:HD 年份:2020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30128916热度:771 ℃ 时间:2022-05-16 18:12:01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平日里写影评最怕遇到的,就是一部电影它片里片外都有“事儿”。刚走个《八佰》,又来个《夺冠》(原名《中国女排》)。
这样的电影要评起来很不容易,因为片内片外两种因素在影响电影的最终呈现。有的影评会选择只根据最终呈现来评价,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要全面客观地了解一部电影,还是要知道两种因素都起了什么作用。
《夺冠》最终呈现的一个最明显的大问题,是比较流水账。
流水账的第一个特点,与“流水”恰恰相反,它是割裂的。135分钟的片长,大约60分钟聚焦1981年中日大战,10分钟聚焦2008年中美大战,60分钟聚焦2016年中巴大战。只是它们中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特别是1981与2008),大多以黑底白字的字幕串联。仿佛这三段大战是三个短片被硬凑在一起。
流水账的第二个特点,浮光掠影。各路人马跟走马灯似的登场,大多数没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事实上,就连本片着力刻画的郎平和陈,也比较工具人。他们不是没感情,但缺乏能打动人的真情实感。反观《极速车王》,甚至是《绝杀慕尼黑》,你就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与其说《夺冠》是电影,倒更有点像电视纪录片的情景重现多了点台词。
造成这个局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片外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本片是命题作文,命题的范围是1980-2016年的中国女排,时间长、人物多,只有135分钟呈现,那好像确实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要是拍成电视剧,选择就多一些。
第二,本片触及了很多敏感事件,因此也遭遇了不少删改,也可能有的事件就直接回避掉了。电影中删改或回避的,我猜测至少有三处:
一是80年代老一辈女排人,从教练(袁)、陪打教练(陈)到女排队员,全都没提名字。
这跟电影改名有异曲同工之效。连名字都没有的角色,怎么指望它丰满呢?之前有传言,陈反对导演对他的艺术加工,因为他觉得很冒犯,这个网上都容易搜到。所以最终,他的角色没有名字。那么这个传言是不是真的呢?我不知道;其他人没有名字,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受了冒犯?我也不知道;电影审查本身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我还是不知道。这些问题对观众来说将是永远的谜。
二是郎平2005年在美执教被一句字幕带过。这个情节我不知道是被删改了还是直接回避了,但它缺失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1981年中日大战与2008年中美大战在逻辑上被割裂了;其次,郎平这个人物也少了一次丰满的机会。当然这件事也很敏感,有传言说郎平在美执教是因为与中国排协闹了不愉快。到底谁是谁非?或者谁“是”多一点,谁“非”多一点?我也不敢妄言。
三是郎平2013年回国任教后推行改革,接受某种委员会质询时,所有质询她的人也都没有名字,只有职业:官员、教授、记者等。这么做显然是为了避免指名道姓地告诉观众当年谁对改革提出过质疑。讲道理,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质疑。但在中国现在的舆论环境下,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暴露自己当年的倾向,似乎也可以理解。
说到这里,有人要怪各种审查了。我当然对一些思路清奇的审查无法苟同;但是在历史问题上,如果不审查,出了历史偏差谁负责呢?又有人要说,那就不能把原原本本的历史拍出来吗?可是,原原本本的历史,又有谁说得清呢?
即使能说清,也不是现在。这段历史如此之近,还没有尘埃落定。所以本片必然受到种种掣肘。
抛开片外因素,本片制作得还是不错的。
首先,三场大战重现得酣畅淋漓,即使观众知道了结果,仍然足以被调动情绪,从屏息以待到血脉喷张。
其次,郎平的专业性也得到了系统体现。
她提出了女排改革三项计划:“大国家队”、引入外教、多种阵容组合。
她在赛场上准确把握敌我形势并指定策略:她在刚面对巴西队时说:“她们想3:0拿下我们,拖住她们!”在第一局输了之后又说:“她们第一局太兴奋,这不一定是好事儿!”这既是给队员打气,又包含了对对手“三鼓而竭”的判断。
她在赛场上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寻找对手弱点,一击而破。这一点前面还有呼应:80年代美国就采用了计算机分析,时任教练只能加倍发狠地练女排,用肉体弥补技术的不足;到了今天,我们终于也有了自己的技术。
最后,本片还试图探讨,两代中国女排存在的意义。
老一代女排存在的直接意义是为国争光,根本意义则是国民精神的寄托。
老教练袁说了:“我第一次出国时流泪了,冰箱、彩电、空调,我没见过。中国太落后了,所以我们必须赢。”乍一听这话的逻辑很怪:中国落后,为什么女排必须赢?女排赢了,中国就先进了吗?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女排起的是一个精神寄托的作用。当我们什么都不行的时候,我们需要在某一方面证明自己行,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经济见成效需要几十年,军事见成效需要几十年,唯有体育见成效的周期可以短一些。所以上举国体制,所以袁近乎残酷地练队员。最后也可以看到,中国女排击败日本时,举国欢腾。这个时候,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事关民族自信。
随着中国的发展,女排陷入了迷惘。新一代女排的直接意义仍然是为国争光,但问题是中国人还需要这份“光”吗?正如陈说的:“现在拿了冠军,谁又在乎呢?”
所以郎平反复问新一代女排:“你们为什么打排球?”她试图为女排找到新的根本意义。新一代女排与老一代女排最大的不同是,老一代女排是像军人一样服从命令、完成任务,而新一代女排则多了很多选择。她们可以选择进入国家队,也可以选择离开。选择进入国家队的人也不一定是因为爱排球,譬如朱婷,进入国家队是因为举国体制是她离开农村的捷径。
于是郎平引导这些姑娘,首先接受现实,然后在为自己打球的同时为国争光。时代变了:过去是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如今个人多了选择,集体与个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个道理很正确,不过电影表达得不好,后期主要是通过郎平和陈轮流灌鸡汤让队员们既“为自己打球”,又“为国争光”的,导致最终的呈现实在是让人困惑。
接着中国女排存在意义这个话题,我还要批判一种毫无根据的解读。有些影评夸赞说:陈可辛导演是用新一代女排的自我追求,批判、否定老一代女排的集体主义,很“敢”。n
这真的是无稽之谈。这种幼稚的认识也是让我忍不住写下这篇影评的直接原因。
从上文可知,电影确实展现了两个时代下,中国女排的两种不同的根本意义。但有不同就意味着捧高踩低吗?
大概这些影评自己也知道这样解读太牵强附会,于是说:陈可辛导演是“模糊”“鸡贼”地批判、否定的。
这就更搞笑了。如果一只动物看起来像鸭子,听起来像鸭子,那它就是鸭子;如果一部电影看上去“模糊”地有这个意思,听上去“鸡贼”地有这个意思,那它根本就没这个意思。至少,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它有。
其实我觉得呀,不喜欢集体主义,没什么问题。计划也好、集体也罢,都是为了发展的权宜之计;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但你不喜欢就不喜欢好了,何必拉着陈可辛导演一起呢?
同是香港“北上”导演拍的主旋律,《夺冠》比《攀登者》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关键还是在对时代的把握上。
其实《夺冠》想拍得皆大欢喜,也不是不可以。回避掉所有敏感点,拍一部热血励志体育电影,也行得通嘛!
但是《夺冠》选择了捕捉时代的脉搏。过去,中国不行,大家不自信,所以中国女排没得选,只能硬激流勇进;现在,中国比较行了,大家自信了,所以中国女排有得选。有的人选择追求自己的事业——这完全没问题,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权利,也是我们发展的目的;有的人选择(尽管可能是不情愿地)继续留在集体中,把为新时代的中国而战当作自己的事业。
我想,这部电影最难能可贵的是,对此它传达出了一个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当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起时,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点。
其实回想起来,陈可辛不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人。《甜蜜蜜》、《如果·爱》、《中国合伙人》……你很难总结他的个人风格,但他也不会按你想象的方式拍电影。
因为题材总与时代勾连,他挑战的又往往是发生在当下的现代题材,对亿万经历过、也正在经历时代变迁的观众而言,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眼中的故事。陈可辛个人的视角要跳出来,必须带着“挑衅”。
《夺冠》就有这样明显的“挑衅”意味。
如何用新视角处理一个存在于大众记忆中的旧故事,给现在的人带来新鲜感,是我对《夺冠》最好奇的部分。看完电影我也确实过瘾,果然,他重新创作的中国女排故事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选角。
《夺冠》的选角非常惊喜。
从最早爆出巩俐出演郎平的新闻,大众哗然——这样不相干的两个公众人物,怎么会关联起来?巩俐怎么会演郎平?
巩俐的三次拒演不是不可以想象。因为郎平不是一个完全属于历史的人物,她还活跃在今天的体育赛场上。如果在一个已经“过去时”的故事里,巩俐会是安全的,大众对她的期待就像对任何一个特型演员一样,她也有自己足够的空间发挥。
但是很尴尬,巩俐要扮演一个“进行时”的人物。人们在荧幕上观看她演郎平时,还会对比现实中的郎平。郎平如何看待她,郎平的家人、战友们如何看待她,亿万球迷、喜欢郎平的人如何看待她,她面临的是表演上全新的挑战。
陈可辛的直觉与坚持引导了这两个人物的关联。当我看《夺冠》时,我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巩俐的肢体语言、说话的方式,就像匠人一般精准复刻了郎平的行为与表情——这与她细致的观察、老道的表演经验密不可分——但更关键的是,她的灵魂都像附在郎平身上,借这个故事,也重新塑造了她自己。
有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就是黄渤。黄渤饰演的陪打教练,如果与一般演员相比,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在巩俐面前,他的衬托有点“够不上”。看黄渤的表演会出戏,你总不自觉联想到他过去的喜剧形象。当看完电影一想原来他演的是女排教练陈忠和时,对比的失落会非常明显。——这是电影中对我来说一个比较遗憾的地方。
但是在巩俐身上不会。你完全不会想到《秋菊打官司》、《红高粱》这些成名作甚至最近的《花木兰》。她对郎平的刻画,就像一块圆润的玉石放在流水中,你在看到水时就自然看到它的光泽,时而在阳光下闪现,时而在水波中与水光相映衬。她的表演是温润细腻的,渗透到各种各样的细节里,让人觉得可亲可近,也相信这就是那个现实中的郎平。
最好的演员,会用最精准的肢体语言传达角色灵魂。当荧幕上的巩俐眼含热泪时,她让我们想到的就是赛场上和队员们一起打拼、坚毅而感性的郎平。而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当她情绪爆发,对着朱婷喊出“朱婷!我问你!”那句话时,你能感到平行时空里郎平在训练场上的专注、执着,她用她的斗志激发大家的斗志,她的精神就代表了中国女排精神。
能够挖掘演员的潜在特质,似乎是陈可辛别具一格的地方。回想他过去的作品,那些鲜明的女性形象也会浮现在我脑海。比如《甜蜜蜜》中一身孤勇闯天下的李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张曼玉不羁的个人特质难舍难分。比如《亲爱的》里两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当赵薇和郝蕾急急追寻时,你的心也会焦灼煎熬。再比如《如果·爱》里放下往日恋情、贪慕虚荣的影星,周迅就能演出那样的神经质、敏感和遗憾,让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可能在她这张脸上发生。——陈可辛就是会用这样的“魔术”,塑造角色,也重新塑造演员自己。
于是在《夺冠》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巩俐。她平日的王者风范依然在,但她又有郎平身上的拼劲狠劲与柔软。这也许本就是巩俐自身的特质。当我们想起她时,她是个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又能对荣耀云淡风轻的勇敢女性,也是一个会生活的平凡女人。郎平也是如此,既能落落大方的站在公众面前,表达她独特的执教风格;在生活中也是一个让我们能感受到温暖的母亲、老师,她也有自己感性的一面。
——陈可辛巧妙的将两位女性的独特气质联系在一起,因此才有了这部电影里一个活生生的郎平,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巩俐。
在选择青年郎平演员上,陈可辛也眼光毒辣。——有谁会想到用女儿来演妈妈呢?当电影作品最终呈现出来时,我既相信白浪是职业排球手,也会想她是不是职业演员。她都做到了。热血燃烧的青年郎平,白浪成功穿越到从未经历过的年代,饰演她出生前的母亲。这真是一种特别有趣的“重合”。而她也非常自信的说,“只有我可以演我妈妈。”
在后来的群戏上,陈可辛更大胆,用女排运动员饰演她们自己。这相当于给每个人剧本,让她们回到过去,演过去的那个自己。电影比竞技比赛回播更有趣的地方是会用强烈的戏剧冲突、聚焦的镜头放大每个人的特质,让她们作为演员,再一次感受自己曾经的困惑与突破,找到她们真正的自我。于是你能把这些看似相同的面孔分开,感受集体中每位运动员的独特个性。而其中,排球名将朱婷的表现最为绽放。她的小故事既平行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电影中被提炼为新一代女排精神,让人尤为难忘。
n选角的成功,已经奠定了这部《夺冠》不会差。让我感到同样惊喜的,还有故事的编排、叙事节奏、剪辑方式,是另一种方式的创新。
通常这种题材的故事片会用“失败——胜利”的线性结构叙事。高潮部分是获胜,前面的铺垫是失败,或加多几层转折,败而胜,胜而败。
《夺冠》运用了传统结构作基础,真实的中国女排故事也确实曲折,失败——胜利——再失败——再胜利,因此几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几场重要的国际比赛,本就像跌宕起伏的故事印刻在观众心中。
陈可辛却加入了另一种结构,“青年郎平——中年郎平”,“郎平——老友”,在起伏的胜败曲线中又有一种人物前后、人物之间对比的感觉,给故事带来了更多层次的美感。
最典型的对比,就是巩俐出现前和巩俐出现后,故事的色彩、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前面我们还沉浸在80年代的朴素怀旧中,沉浸在那种艰苦奋斗、集体至上的氛围里,那么当巩俐出现时,现代、明快的新鲜感扑面而来,我们也感到了一种与当下生活更紧密相连的愉快轻松。
巩俐就像《亲爱的》中的赵薇,当赵薇出现时,故事忽然被撕开一个口子,让我们看到更广、更深的世界,不由自主“浸入”更大的时空里,感受角色更强烈的命运起伏;《夺冠》中当巩俐出现时,往日单纯的艰苦奋斗、为国争光也有了新冲突、新意义,故事更加复杂,我们也从相对封闭、定型的怀旧年代中跳脱出来,扒开一扇窗,看到新世界。
这也许就是陈可辛的独特配方——不让巩俐一开始就挑大梁,真正的主角上场只有后半程,她的表演集中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有种爆破的张力,炸出了更大的世界。人物前后对比,也一下丰富了叙事层次,比简单的“失败——胜利”线性结构更有张力。
除了人物前后、人物之间的对比,陈可辛还有一个绝招是人物与时代的对比。
即使在同一个角色身上,白浪刻画青年郎平的热血、拼搏,巩俐刻画中年郎平的成熟、坚毅,分别各有侧重,也有相互映照、成长的感觉。但比这层对比还多的,是始终贯穿在郎平角色上的感性力量,在不同时期与宏大的时代形成冲突,她个人的抉择也尤为关键。
80年代,郎平作为运动员背负的使命是专注训练,为集体争得荣耀,为国争光。21世纪,经历了出国留学、海外执教的郎平回到中国,她的使命变得更为复杂。她既要传承老一代中国女排精神,又要用全新的方法执教新一代中国女排。但在此同时,她个人对“夺冠”的意义又有了新的思考。因为更丰富的人生阅历的加持,她对为何夺冠,更多从个人的动机、使命出发,以此激发每位运动员的特色与个性,并把她们凝聚在一起。作为教练的郎平,面临传承与革新的使命,比“夺冠”本身更复杂,也更开阔。
我非常喜欢的一段剪辑就是在郎平挑起国家队教练大梁时,她的述职规划与改革后的女排训练画面结合,镜头不断切换,非常明快。一扫前面失利不振的阴霾,让人看到昂扬斗志。
在传统处理方式下,我们理所当然会为一个热血燃烧的青年郎平所感动,只要她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专注练习,夺取冠军,我们就会被这个角色打动。但《夺冠》超出了我的预期,因为它给了我更多复杂的感动。在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身上,我们更能体会到一个中年人面对家庭、老友、过去的集体、国家使命的多重选择。她的理性思考、成熟应对的方式,同时克制而内敛的温柔,正是这个角色最有魅力的部分,也更多映照出人性的光辉。
当你仔细观察巩俐眼中的热泪,你会发现不同场合下,她的泪水的含义不同。隐忍的、坚毅的、温馨的、关爱的、热切的、幸福的、喜悦的、酸楚的、遗憾的……种种情绪,酝酿在巩俐的一双眼中,让我们直抵中年郎平的内心,感受她的肩挑重担。同时她又是智慧的、开明的、果敢的,不仅带着往昔时代的风采,还有新时代的开阔视野,一位中国职业女性的风采跃然荧屏之上。
正因有比单纯的线性结构更多的对比,与青年时期的对比,与老友的对比,与过去的集体、现在的集体的对比,与不同时代的对比,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才凝聚了极为复杂的情感与力量,她的爆发与沉默都有极强的感染力。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人物如何成长而来,为何做出现在的选择,她经历了什么。她的困境,不仅是英雄的困境,也有凡人的困境。不仅有青年的拼搏,还有中年的困兽之斗。不仅有过去时代的烙印,还有当下成长的烙印。在一个中年郎平身上,不仅凝聚了两代中国女排精神的魂,也凝聚了跨越几十年时间中国人在时代浪涛中拼搏的顽强与温柔,因此她光芒四射。
有人说,这个故事精彩,因为中国女排精彩。当然如此,中国女排是最好的素材,最好的IP。
但是我想说,在电影世界,如果只是复刻几场重大比赛,观众们不如打开电视,回看比赛,竞技体育本身就比电影有更强的冲击力。
电影要给我们带来的感受,绝不是回看几场比赛那么简单。它需要艺术的方法处理,需要突出角色的灵魂,需要带来新的思考。而你在《夺冠》这部电影里也能分明感受到,陈可辛所理解的“中国女排精神”,已不单单是我们所习惯理解的“团结奋斗、为国争光”八个大字。他用特别的演员与特别的叙事方式,为这个故事注入了新的能量。人物的精神尽管在前半程已经彰显,但更重要的是后半场,带着往昔时代的风采来到当下,要怎样继续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人们要争夺的还是那个冠军,但通往冠军的路,已经有了新的方法、新的意义。
这样别具一格的处理,注定会挑战不少人的观影习惯和对原来故事的想法。喜欢的人热血沸腾,讨厌的人认为他偏激、有失公允,都在意料之中。
检验电影作品最好的办法就是等。比如等了十年二十年,《甜蜜蜜》酿成一坛浓郁的好酒,你根本不会介意那讲的是一个负心渣男与拜金小三的故事,会有更多的宽容,也能够理解一个个渺小的人在一大段时间空间里做出的选择。
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人们会记住巩俐代表郎平坚毅而感性的面庞,记住她带来精彩表演的瞬间,记住代表时代精神的中国女排,她们不仅勇敢、专注、纯粹,而且独立、个性、智慧。
本文不啰嗦,直接摆最关键问题。
陈可辛的前作《中国合伙人》,借鉴的是《社交网络》的剧作结构,即以一场诉讼案为线索,带着质疑的眼光走进人物,并以多视角、反复插叙的方式,完成“罗生门”式的多维立体的讲述。
这次《夺冠》,陈可辛再次借鉴艾伦·索金的另一部编剧作品《史蒂夫·乔布斯》。
说白了,是一种高概念,即:人生中的三个重要时刻。
《史蒂夫·乔布斯》选取的是三场发布会,即1984年麦金托什电脑发布会、1988年NEXT黑立方体发布会,以及1998年iMac发布会,以此来勾勒乔布斯的人物形象与心理轨迹。
而《夺冠》选取的是三场赛事,即1981年女排世界杯决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战美国,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并试图以类似方式来描画郎平。
但问题是,艾伦·索金不仅剧作精巧,他更牛的地方在于能够快速精准地抓住人物特质,并以此做戏。
他在《社交网络》里,把扎克伯格刻画成一个社恐患者,但就是这么个人,却做成了全球最流行的社交网站,足见其背后的荒谬与时代特征。
而看了《史蒂夫·乔布斯》,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乔布斯会把苹果打造成一套封闭系统,因为他这个人本身就是一套封闭系统,与外界格格不入,绝不兼容。
这才是艾伦·索金最厉害的地方。
他总能深入到人物内心最本质的层面,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精巧的叙事。
由此反观《中国合伙人》和《夺冠》,我们就能发现,它们实际只学到了精巧的表面功夫,却对于人物本质缺乏理解和捕捉。
特别是《夺冠》。
影片只是讨巧地选取了三个令人振奋或惋惜的时刻,却对为什么选?逻辑何在?语焉不详。
我们细看这三个时刻,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事。
1981年女排世界杯,郎平是运动员,这里主要讲她怎么突破自我,赢得冠军。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时郎平作为美国队总教练,这种身份转换本身是很有戏剧张力的。但问题是,它和之前的段落是完全割裂的。这里其实已经转为关于“身份认同”的冲突。
再到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郎平成为中国队教练,带领女排冲击冠军,这里实际又在讲体育观念的革新,如何破除“唯金牌论”,回归运动本质。
这三级跳,是很难放在同一逻辑框架下并做到自洽的。
这就造成了《夺冠》表面结构清晰实际松散紊乱的症结。
再来,不可避免地,表达上也很难自圆其说。
实际能够感觉到,陈可辛想要完成的表达是“新时代中国已经不再需要女排精神”了。
因为女排精神实际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要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崭新的强势面貌。
但实际上,无论在硬件设备还是软实力上,我们又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于是只能靠举国体制,靠魔鬼训练,靠非人的高负荷方式,来达成不可能的任务。
这其实才是“女排精神”真正的语境。
但正如郎平在片中回答外国记者时所说,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所以总要依托于外界的认可,总觉得胜利是唯一赢得尊重的方式。
而影片最终的落点,实际是“放下唯金牌论”,重新找到运动的乐趣和意义。
这本来挺好。
但问题是,陈可辛完成这个表达了吗?
没有。
他只是在两个端点做好了布置,但中间的转变过程,非常潦草,根本没有形成顺滑的弧光。
更何况,他还要顾及审查,并不能将“女排精神”彻底抛弃,所以在影片后来,才有中国队员重回老训练场的段落,再次去寻找失去的“女排精神”。
这实际在表达上已经偏离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左顾右盼,前后失据,使得整个表达彻底失焦。
看到很多人说,《夺冠》应该改名叫《郎平传》。
别逗了。
如果真的改了,我对它的评价只会更低。
因为它根本没有完成一部传记片的本职任务,即提供一种视角,让观众对人物产生新鲜而深刻的印象。
不信请自问,看了《夺冠》,你有对“郎平是谁”这一问题产生更新、更深的认识吗?
几乎没有。
而且恰恰相反,你对郎平的了解可能依然会停留在“一个传奇运动员加教练”这些无需看片就已然知晓的层面上。
这无疑是影片巨大的失败。
(文/杨时旸)
如果剔除那些反类型的另类体育题材,仅从某个角度去看,美国的体育片是超级英雄电影的一个现实亚型,而中国的体育片则是主旋律电影的茁壮分支。但长久以来,中国的大银幕上却都缺少体育电影的存在,陈可辛的《夺冠》算是一次尝试,但这次尝试失败了。
陈可辛是一个聪明的香港导演,在内地拍摄的作品中,尤其是中后期的作品选择,都有着巧妙的角度——官方首肯的某种精神或者趋势,可信的人物和情感塑造,以及极其精准和敏锐的对上映时间点的把握。回顾改革开放创业潮的《中国合伙人》,打拐题材的《亲爱的》以及这部《夺冠》都是如此。但原本踩点精准的《夺冠》被疫情打乱了节奏,如果放在去年的春节档,人们趁着中国女排的好成绩或许还会忽略电影本体的问题,仅凭借女排精神的感召就单纯且慷慨地贡献一波眼泪,但现在,外部情绪的变换让电影本身的致命弱点凸显出来。
从文本上说,这是一部根本没有编剧的电影。它像是截取了几段百度百科的说明,再搭配了一些女排队员的采访和回忆,并上一条过去数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街头取景,最终完成了极其机械化的组装。可是,作为体育观众,并不需要一个电影导演去框架性地回溯这已知的一切,而作为一个电影观众,看到的又是一群根本记不住名字的符号在表演坚忍不拔。相较于此前陈可辛对于内地题材已经如此娴熟的把握,这个电影却像极了一部学生习作。
《夺冠》一直在强调真实,比如,那些老女排桥段训练场的地板都是从漳州基地搬过来重新搭建的,比如剧组极其罕见的与国家队联动,启用现任女排队员直接出演自己,但这些对于电影创作而言,都是锦上添花,而这部电影本身皮之不存。所以,这些对真实细节的考究变得煞有介事。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电影后期应该是经历过大规模修改的,至少有大量台词都是重配的,毕竟连口型都无法对得上。但抛开那些被迫的外部压力不谈,《夺冠》最大问题在于整个故事既缺乏最基本的逻辑线索,也缺乏最基本的情感线索。这部电影没有动线。
《夺冠》的主角到底是谁?显然应该是郎平。但郎平的写法真的符合一部主流电影的塑造方式吗?她的青年时代只以一个吃苦耐劳的符号出现,然后就进入了中年时代,又以一个成功的美国教练的符号出现,再之后,回到中国,以一个改革派的职业体育人的符号出现。是的,符号,只是符号,全都是符号,她青年时遭遇过极端挫败也面对过盛极一时,内心有怎样的波澜?没有呈现。中年时代远走美国前后的心思,没有呈现。回国任教的缘由,唯一的交代似乎只有两场戏,听见一群华人嘲讽着如今的女排,心里难受,此前的同僚因病早逝,给她鼓励。然后就毅然回国。内心依然没有呈现。而此后,她在中国队执教的整个过程,面对了怎样的阻力,如何化解,仍然都是符号性的,安排几场充满象征性的会议场景,排布几个代表着不同势力的老人代言着陈腐,衬托郎平的决断和胆识。看到了吧,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让人感到别扭的根源——我们看不见人。看不见人真实的内心,感受不到一个人在排球场之外还有生活。《夺冠》意外的拍出了一种独特的脸谱化,倒是有别于过去的那些高大全和红光亮,却形成了一种功能一样的狭窄又平面化的苍白语气。它像一部过气的报告文学,自以为描述了真实细节,又衬托了主角,但一切都是浮夸的、象征的、充满形容词的,唯独没有零度叙事的白描。
好,那么退一步讲,姑且认为《夺冠》的主角不是郎平,这是一部群像电影。那么对其他人的描述是怎样的呢?作为陪练出场的陈忠和莫名其妙,身份,来由,从开始的不愿,后来的不甘,最终的融入,都和郎平一样,缺乏交代,更缺乏过渡。而那些当代女排运动员呢?无非就是说一些自己为什么打球,以及私下里的体己话,这对于电影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这连群像电影都不算,而是一种“集体主义”电影,因为它成功让人们没有记住任何一个人。
为数不多的能让人觉得会产生戏剧冲突的地方,就是郎平带领美国队打败中国队之后,看台上的中国观众对她的辱骂,这本应可以展开做一些体育精神和民族情绪之间的探讨,但那辱骂也都毫无悬念地被消声,探讨当然不便展开。
无论袁伟民、陈忠和还是郎平,这几个角色在感情上都是线段式的,一段一段一段,那段与段中间的细腻变化,全都被省略,我们不停地被要求注视导演安排的节点和结果。所以,这让这部电影变得聒噪,首先,充满聒噪的口号,但还总以为可以用体育的热血掩盖住那份特别古典的宣传腔,其次,还有聒噪的情绪,它一直昂扬,即便女排消沉的几年,也在竭尽全力告诉观众,我们在欲扬先抑啊,请大家做好准备。
就像那些低级的喜剧只能生硬地胳肢人,《夺冠》也在强制性地让人落泪,它用的办法不是电影作者原创的,而是从体育赛事中拿来的,比如那场对战巴西的比赛,占据了如此重头的篇幅,如果你要依靠还原真实比赛的惊心动魄来催人泪下,那我为什么不去重看一遍赛事回放,而是要看一部叫做《夺冠》的电影呢?
陈可辛当然是个极其成熟的导演,此前的作品中也没有什么技术性失误,但《夺冠》中节奏是乱的,气口是断的,几乎少有一个镜头、一段故事能舒缓地讲完,动不动就莫名其妙地回溯,生硬地剪切,人物几乎没有常态化的情绪,这样的操作让人难以理解。
陈可辛说,他对于内地改革开放初期的那段历史着迷。从体育电影的角度去看,相比于他在拍摄的《李娜》,中国女排的故事似乎更能覆盖那段历史以及关照大时代变迁的全貌,但无论是对历史的回看,对当下的审视还是塑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传记,《夺冠》都没能完成。
这部听起来如此昂扬的电影,在上映前似乎遇到了不少电影之外的麻烦,那些可能永远也无法确证的传闻或许终于让陈可辛明白,为什么体育片看起来那么安全,又那么容易取得最大公约数,却鲜有人涉足。其实,这样的电影并不好拍,如果通篇拍得振奋无比,就会像一张过曝的照片,什么都留存不下,而我们又注定无法拍摄褶皱之内和阴影之下,比如你能想象我们能拍出一部《狐狸猎手》和《我,花样女王》吗?现在看来,即便《摔跤吧爸爸》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成的目标。原本以为陈可辛能为这样一个主流题材带来一点新意,但最终,惯性的大潮却卷走了陈可辛。
(本文首发 南方人物周刊,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不知道你现在是否还记得,在年初我们的生活还没有被永久改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消息说:《中国女排》可能要被撤了!
当初流言四起,一会陈忠和不满意片中形象,一会排管高层不满片中内容,一会女排队员不乐意署名了,等等等等。
虽然后来好像一切都平稳解决,只不过影片的上映被另一件事都耽搁了,但看到现在的这部《夺冠》,我不得不说,那些你曾经听到的关于本片的每一个负面流言都很可能是真的。
影片明显有大量重新剪辑、重新配音的痕迹,涉及到黄渤扮演的陈〇和的部分更是连名字都没有提,曾经被屡屡提及的“抢鸡腿”片段也根本没看到,我甚至感觉到有一处有个非常明显的剪辑错误。
但对于期待本片的观众来说,本片真正的问题甚至还不在这里。
陈可辛做了与李仁港一样的事,在一个比李仁港还要严重的场合。
在最该讲究集体主义、金牌体制的一部电影里,陈可辛在旗帜鲜明地反集体主义,而且甚至还动用了大量女排队员来参与他地这次“反叛”,不得不说真的很有种。
当然,相比较确实能力有限的李仁港,陈可辛将他的观点包裹得非常严密,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我相信在那些会用放大镜看八佰的人眼里,这部片以及陈可辛一定也会被同样批倒批臭。
好了,下面我们回到电影。
后 有 剧 透
影片以彭昱畅饰演得陈〇和视角代入,作为陪练的他来到了福建漳州的中国女排集训基地做培训,在这里他结识了那一届女排的姑娘们,以及其中那个年纪最小的郎平。
在吴刚扮演的教练领导下,女排姑娘们帮中国赢回了来之不易的世界杯冠军,至此第一部分结束。
第二部分时间直接来到2008年,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奥运会上,陈〇和率领的中国女排败在改由巩俐饰演的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手下,最终遗憾只夺得季军。
第三部分从2013年起,郎平走马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对女排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成功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冠军。
影片重点也表现了三个时间段里,中国对日本,中国对美国,以及最后中国对巴西三场比赛。
其实影片并没有按照通常体育片打怪闯关或者大Boss似的去展现这三场比赛,甚至可以说一直都没有怎么把这些对手当作“对手”去描写,第一场比赛后还有美国队的海曼来示好。
那么显然我们该知道,真正的“对手”另有其人。
影片在2013年前的部分里,除了比赛的片段外,节奏都非常糟糕,表达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影片一开始,好几层字幕走完后,直接就打了女排精神出来,然后彭昱畅走进集训室,马上就看到吴刚开始了上价值、灌鸡汤,流血不流泪什么的哗哗都整上来了。
我一下有点愣住,这也太急了吧?
这么早开始煽,那观众的情绪根本起不来啊,这不是陈可辛的水平啊!
越看,越糊涂,吴刚煽情着鸡汤着,第一段就这么结束了,我就更看不明白了。
经历了一个让人崩溃的2008年后,一直到2013年郎平上任主教练,从她和体育局高层商谈改革开始,影片文戏的节奏才开始好起来。
然后看着看着,我就渐渐发现了,为什么前面的价值要上那么急,是因为有批判的意思在里面。
吴刚这位教练作为经历浩劫十年的幸存者,已经牢牢被困在集体主义中无法自拔了,他对待女排姑娘们的态度甚至已经显得有些病态——我们当然都知道这是铁血教练要出成绩,我们要知道后来这批姑娘们确实都成为了传奇,但是在片中的那个时候,她们的未来还是未知的。
那段原本在预告片里令人无比振奋的话「18岁我就把你招进国家队…」如果和后面郎平带队时对队员们的态度进行对比的话,其实能看出作者的倾向是负面的。
这些东西的集中体现自然就是郎平的遭遇了。
2008年,郎平率领美国战胜中国以后,陈可辛特地拍了几位辱骂郎平的老哥,这意思就很明显了——脱离了这个集体,你再厉害你也不是我们的英雄,你就是XX贼。
当郎平回到美国以后,有一段她在超市购物的蒙太奇,就像在说排球依旧深深融入她的身体里。
当她走出超市,一个老外来找茬你怎么停车在残疾人车位啊,结果她拿出证明结合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她有60岁的心脏和80岁的骨骼,脖子以下没有一块是好的。
这些就是她为排球的付出,为集体的付出,但当她因为出于一个排球人的职业精神带队获胜的时候,因为带的不是美国队却被人骂了XX贼。
那你说,排球到底对于她是什么呢?排球对于她而言是一切,集体对于她而言也是一切,曾经她也是被这样灌输的,但是后来她才发现这两个是无法并存的,如果做个纯粹的排球人,在背离集体的时候,她的感觉并不好受。
紧跟着后面的剧情就讲了,她在美国的家里吃饭,家人看着比赛,议论纷纷,有一个女人说了一句:排球就是个游戏。
到这,郎平的心态到底如何已经全体现出来了——注意,我说的是片中的角色,并不是真实的郎平。
后面我们注意,郎平回归体制回归集体的原因,其实是一位老队友的临终嘱托,真实故事改编,但是那段拍得看起来有点尬,我觉得陈可辛想拍出一种“道德绑架”的感觉:我都要死了,求求你就听听我的话吧。
所以郎平才回来了。
但她回来,也一定要带着她的价值观回来,她要改革,她要抛弃旧的那些东西——这里还有一个颇藏坏心的地方,作者为了凸显集体主义的落后性,故意隐去了2004年陈忠和率队夺冠的事,显得片中这位陈〇和好像真的没什么才能,更要表示他那套传承自老教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落伍的。
郎平改革这段拍得其实很好,甚至可以说全片最好的文戏就在这了,但也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有海量的删减,因此价值观的表达也断断续续,不成体系。
陈可辛比李仁港鸡贼的地方在于,他明明实际上在否定旧有的女排精神,但他通过陈〇和这个角色的调和作用(老漳州基地那场戏),使得表现起来像是在继承并革新女排精神——可明明连大方向都变了,这要说是革新也未免太革了吧?
然后就如同八佰里不愿意升旗的逃兵一样,本片里也出现了自愿退队考大学的队员,从各种细节都能看出来作者的表意:她们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女排的队员。
很有意思的一场戏,就是那两位有代沟的队友的交流,你的心里是谁啊?是郎平,因为郎平是榜样是楷模啊,那我的心里是谁啊?是我自己,因为我就是我自己——就这两位对话间,作者意思都出来了,而且他也并没有让两种价值观对立,他没有直接讲两者间的矛盾,而是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目标,然后让观点共存。
无论是花猫还是黑猫,反正现在都要去抓老鼠的。
到后来在对朱婷的鼓励上,作者的意思就更明显的了,朱婷(这里显然说的还是角色,绝对不是说她本人)背负了太多,她不是为了自己打球——就一如当年那个18岁进国家队集万众期待于一身的郎平。
所以当她从事这样一份激情的工作做着主攻手这样最激情的角色时,她都还是闭着嘴的,她无法释放自己的情感。
郎平发现了,郎平逼着她一定要释放自己,这一段被剪进了预告片,也算是文戏里除了美国那段之外难得的精品。
最后朱婷终于在郎平地引导下释放了,高声吼着我要成为你,此时已经离郎平想要的那个答案只差一步了。
在最后的比赛里通过那场短信来说出最后那句鸡汤,完成郎平的说教,朱婷的彻底蜕变也就完成了,成为那个纯粹的主攻手朱婷。
当然,还是剪太碎了,而且感觉缺了些平滑过渡的内容,所以只能说看到作者表达的意图,却没有做到及格。
对了,提到两支女排的对比,郎平在中巴赛前那段在体育馆的回忆也很有意思,观众以为女排们还在训练,郎平仿佛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队友们的影子。
结果画面一闪,发现不过是郎平自己的幻想,这显然也是作者的表意。
最后,这批为了自己而打球的全新女排队伍们,战胜了东道主巴西后,一路砍瓜切菜最终夺得了冠军,虽然这里好像也结束得太过突然,好像就一下子突然:完了?
我其实也没想到,陈可辛会把1.0体育片的内容抛弃得这么彻底,竟然敢连决赛夺冠时刻都跳过不拍。
你说,陈可辛把好好的一个运动题材主旋律片拍成这样,到底图啥呢?
完成度高低且不说,毕竟被剪碎成这样,作者已经不只是被阉割了,我们只谈意图。
其实当把个人脱离出集体来讨论的时候,我们就能较为准确地发现核心所在了:女排夺冠,其实只是观众们想要消费的一种情绪罢了。
当时代变了,女排夺冠后人们不会跑上街欢呼了,女排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片中的郎平告诉我们,可以让女排成为姑娘们自我实现的工具,可以成为一个“农村人”阶级跃升的途径。
这样至少当不在聚光灯下的时候,还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地活着。
关于这部分我就不过多展开了,毕竟退一万步说,陈可辛这次确实也没有讲多好,仅仅是比李仁港的水平高,还没到值得特地讨论的程度。
最后再说说影片最大最大的优点——比赛场面吧。
比赛场面确实是拍得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地方,我一直觉得如果电影拍体育赛事再拍不好那就别拍类型片了。
竞技体育本身的魅力之外,你还可以用运镜和声音去尽可能放大每一个动作的张力,影片里赛场上带着呼吸感的手持镜头,配上女排姑娘们帮帮帮的暴扣,看得人确实十分过瘾。
我看的那场,甚至有人为一个精彩的扣杀鼓掌。
说到这里我又想吊打一下让人失望的《绝杀慕尼黑》,无止尽地暴扣暴扣暴扣,肤浅地就好似《黑子的篮球》,他们在用外行看来最有魅力但实际上最无聊的表面刺激来抹杀这项运动本身的生命力。
篮球的魅力在于樱木花道“左手只需要轻轻扶着”。
同样,排球的魅力只需要忠实地去放大比赛本身,提炼比赛本身就足够展现了,就像陈可辛做得这样。
但是我还是认为,应该还可以做到更好的。
最后做一个总结吧,如果说李仁港是完全没什么政治敏感度,而管虎是一个技术力加强版李仁港的话。
那陈可辛可以说确实从作者表达上又前进了几步,而且还做了足够合理的“模糊化”,期待本片成为大爆款什么的是不可能了,现在就期待少点极端如马前卒这样的把他给批倒批臭吧。
毕竟拿着主旋律项目还敢这么搞的人是真的很稀有了,看看刘伟强把川航8633这么好一个题材拍成了一坨四平八稳的屎,我觉得还是多期待一下能拍出不一样东西来的人吧。
胡越的故事国语
猛鬼殿4
奔流犬:先生归来
三人行(粤语版)
谁的孩子
火云端
A political thriller. T...
播放指数:999℃
前言
平日里写影评最怕遇到的,就是一部电影它片里片外都有“事儿”。刚走个《八佰》,又来个《夺冠》(原名《中国女排》)。
这样的电影要评起来很不容易,因为片内片外两种因素在影响电影的最终呈现。有的影评会选择只根据最终呈现来评价,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要全面客观地了解一部电影,还是要知道两种因素都起了什么作用。
一、片外:历史的掣肘
《夺冠》最终呈现的一个最明显的大问题,是比较流水账。
流水账的第一个特点,与“流水”恰恰相反,它是割裂的。135分钟的片长,大约60分钟聚焦1981年中日大战,10分钟聚焦2008年中美大战,60分钟聚焦2016年中巴大战。只是它们中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特别是1981与2008),大多以黑底白字的字幕串联。仿佛这三段大战是三个短片被硬凑在一起。
流水账的第二个特点,浮光掠影。各路人马跟走马灯似的登场,大多数没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事实上,就连本片着力刻画的郎平和陈,也比较工具人。他们不是没感情,但缺乏能打动人的真情实感。反观《极速车王》,甚至是《绝杀慕尼黑》,你就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与其说《夺冠》是电影,倒更有点像电视纪录片的情景重现多了点台词。
造成这个局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片外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本片是命题作文,命题的范围是1980-2016年的中国女排,时间长、人物多,只有135分钟呈现,那好像确实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要是拍成电视剧,选择就多一些。
第二,本片触及了很多敏感事件,因此也遭遇了不少删改,也可能有的事件就直接回避掉了。电影中删改或回避的,我猜测至少有三处:
一是80年代老一辈女排人,从教练(袁)、陪打教练(陈)到女排队员,全都没提名字。
这跟电影改名有异曲同工之效。连名字都没有的角色,怎么指望它丰满呢?之前有传言,陈反对导演对他的艺术加工,因为他觉得很冒犯,这个网上都容易搜到。所以最终,他的角色没有名字。那么这个传言是不是真的呢?我不知道;其他人没有名字,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受了冒犯?我也不知道;电影审查本身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我还是不知道。这些问题对观众来说将是永远的谜。
二是郎平2005年在美执教被一句字幕带过。这个情节我不知道是被删改了还是直接回避了,但它缺失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1981年中日大战与2008年中美大战在逻辑上被割裂了;其次,郎平这个人物也少了一次丰满的机会。当然这件事也很敏感,有传言说郎平在美执教是因为与中国排协闹了不愉快。到底谁是谁非?或者谁“是”多一点,谁“非”多一点?我也不敢妄言。
三是郎平2013年回国任教后推行改革,接受某种委员会质询时,所有质询她的人也都没有名字,只有职业:官员、教授、记者等。这么做显然是为了避免指名道姓地告诉观众当年谁对改革提出过质疑。讲道理,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质疑。但在中国现在的舆论环境下,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暴露自己当年的倾向,似乎也可以理解。
说到这里,有人要怪各种审查了。我当然对一些思路清奇的审查无法苟同;但是在历史问题上,如果不审查,出了历史偏差谁负责呢?又有人要说,那就不能把原原本本的历史拍出来吗?可是,原原本本的历史,又有谁说得清呢?
即使能说清,也不是现在。这段历史如此之近,还没有尘埃落定。所以本片必然受到种种掣肘。
二、片里
抛开片外因素,本片制作得还是不错的。
首先,三场大战重现得酣畅淋漓,即使观众知道了结果,仍然足以被调动情绪,从屏息以待到血脉喷张。
其次,郎平的专业性也得到了系统体现。
她提出了女排改革三项计划:“大国家队”、引入外教、多种阵容组合。
她在赛场上准确把握敌我形势并指定策略:她在刚面对巴西队时说:“她们想3:0拿下我们,拖住她们!”在第一局输了之后又说:“她们第一局太兴奋,这不一定是好事儿!”这既是给队员打气,又包含了对对手“三鼓而竭”的判断。
她在赛场上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寻找对手弱点,一击而破。这一点前面还有呼应:80年代美国就采用了计算机分析,时任教练只能加倍发狠地练女排,用肉体弥补技术的不足;到了今天,我们终于也有了自己的技术。
最后,本片还试图探讨,两代中国女排存在的意义。
老一代女排存在的直接意义是为国争光,根本意义则是国民精神的寄托。
老教练袁说了:“我第一次出国时流泪了,冰箱、彩电、空调,我没见过。中国太落后了,所以我们必须赢。”乍一听这话的逻辑很怪:中国落后,为什么女排必须赢?女排赢了,中国就先进了吗?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女排起的是一个精神寄托的作用。当我们什么都不行的时候,我们需要在某一方面证明自己行,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经济见成效需要几十年,军事见成效需要几十年,唯有体育见成效的周期可以短一些。所以上举国体制,所以袁近乎残酷地练队员。最后也可以看到,中国女排击败日本时,举国欢腾。这个时候,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事关民族自信。
随着中国的发展,女排陷入了迷惘。新一代女排的直接意义仍然是为国争光,但问题是中国人还需要这份“光”吗?正如陈说的:“现在拿了冠军,谁又在乎呢?”
所以郎平反复问新一代女排:“你们为什么打排球?”她试图为女排找到新的根本意义。新一代女排与老一代女排最大的不同是,老一代女排是像军人一样服从命令、完成任务,而新一代女排则多了很多选择。她们可以选择进入国家队,也可以选择离开。选择进入国家队的人也不一定是因为爱排球,譬如朱婷,进入国家队是因为举国体制是她离开农村的捷径。
于是郎平引导这些姑娘,首先接受现实,然后在为自己打球的同时为国争光。时代变了:过去是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如今个人多了选择,集体与个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个道理很正确,不过电影表达得不好,后期主要是通过郎平和陈轮流灌鸡汤让队员们既“为自己打球”,又“为国争光”的,导致最终的呈现实在是让人困惑。
三、批判一种影评风气
接着中国女排存在意义这个话题,我还要批判一种毫无根据的解读。有些影评夸赞说:陈可辛导演是用新一代女排的自我追求,批判、否定老一代女排的集体主义,很“敢”。n
这真的是无稽之谈。这种幼稚的认识也是让我忍不住写下这篇影评的直接原因。
从上文可知,电影确实展现了两个时代下,中国女排的两种不同的根本意义。但有不同就意味着捧高踩低吗?
大概这些影评自己也知道这样解读太牵强附会,于是说:陈可辛导演是“模糊”“鸡贼”地批判、否定的。
这就更搞笑了。如果一只动物看起来像鸭子,听起来像鸭子,那它就是鸭子;如果一部电影看上去“模糊”地有这个意思,听上去“鸡贼”地有这个意思,那它根本就没这个意思。至少,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它有。
其实我觉得呀,不喜欢集体主义,没什么问题。计划也好、集体也罢,都是为了发展的权宜之计;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但你不喜欢就不喜欢好了,何必拉着陈可辛导演一起呢?
结语
同是香港“北上”导演拍的主旋律,《夺冠》比《攀登者》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关键还是在对时代的把握上。
其实《夺冠》想拍得皆大欢喜,也不是不可以。回避掉所有敏感点,拍一部热血励志体育电影,也行得通嘛!
但是《夺冠》选择了捕捉时代的脉搏。过去,中国不行,大家不自信,所以中国女排没得选,只能硬激流勇进;现在,中国比较行了,大家自信了,所以中国女排有得选。有的人选择追求自己的事业——这完全没问题,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权利,也是我们发展的目的;有的人选择(尽管可能是不情愿地)继续留在集体中,把为新时代的中国而战当作自己的事业。
我想,这部电影最难能可贵的是,对此它传达出了一个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当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起时,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点。
其实回想起来,陈可辛不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人。《甜蜜蜜》、《如果·爱》、《中国合伙人》……你很难总结他的个人风格,但他也不会按你想象的方式拍电影。
因为题材总与时代勾连,他挑战的又往往是发生在当下的现代题材,对亿万经历过、也正在经历时代变迁的观众而言,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眼中的故事。陈可辛个人的视角要跳出来,必须带着“挑衅”。
《夺冠》就有这样明显的“挑衅”意味。
如何用新视角处理一个存在于大众记忆中的旧故事,给现在的人带来新鲜感,是我对《夺冠》最好奇的部分。看完电影我也确实过瘾,果然,他重新创作的中国女排故事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选角。
《夺冠》的选角非常惊喜。
从最早爆出巩俐出演郎平的新闻,大众哗然——这样不相干的两个公众人物,怎么会关联起来?巩俐怎么会演郎平?
巩俐的三次拒演不是不可以想象。因为郎平不是一个完全属于历史的人物,她还活跃在今天的体育赛场上。如果在一个已经“过去时”的故事里,巩俐会是安全的,大众对她的期待就像对任何一个特型演员一样,她也有自己足够的空间发挥。
但是很尴尬,巩俐要扮演一个“进行时”的人物。人们在荧幕上观看她演郎平时,还会对比现实中的郎平。郎平如何看待她,郎平的家人、战友们如何看待她,亿万球迷、喜欢郎平的人如何看待她,她面临的是表演上全新的挑战。
陈可辛的直觉与坚持引导了这两个人物的关联。当我看《夺冠》时,我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巩俐的肢体语言、说话的方式,就像匠人一般精准复刻了郎平的行为与表情——这与她细致的观察、老道的表演经验密不可分——但更关键的是,她的灵魂都像附在郎平身上,借这个故事,也重新塑造了她自己。
有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就是黄渤。黄渤饰演的陪打教练,如果与一般演员相比,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在巩俐面前,他的衬托有点“够不上”。看黄渤的表演会出戏,你总不自觉联想到他过去的喜剧形象。当看完电影一想原来他演的是女排教练陈忠和时,对比的失落会非常明显。——这是电影中对我来说一个比较遗憾的地方。
但是在巩俐身上不会。你完全不会想到《秋菊打官司》、《红高粱》这些成名作甚至最近的《花木兰》。她对郎平的刻画,就像一块圆润的玉石放在流水中,你在看到水时就自然看到它的光泽,时而在阳光下闪现,时而在水波中与水光相映衬。她的表演是温润细腻的,渗透到各种各样的细节里,让人觉得可亲可近,也相信这就是那个现实中的郎平。
最好的演员,会用最精准的肢体语言传达角色灵魂。当荧幕上的巩俐眼含热泪时,她让我们想到的就是赛场上和队员们一起打拼、坚毅而感性的郎平。而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当她情绪爆发,对着朱婷喊出“朱婷!我问你!”那句话时,你能感到平行时空里郎平在训练场上的专注、执着,她用她的斗志激发大家的斗志,她的精神就代表了中国女排精神。
能够挖掘演员的潜在特质,似乎是陈可辛别具一格的地方。回想他过去的作品,那些鲜明的女性形象也会浮现在我脑海。比如《甜蜜蜜》中一身孤勇闯天下的李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张曼玉不羁的个人特质难舍难分。比如《亲爱的》里两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当赵薇和郝蕾急急追寻时,你的心也会焦灼煎熬。再比如《如果·爱》里放下往日恋情、贪慕虚荣的影星,周迅就能演出那样的神经质、敏感和遗憾,让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可能在她这张脸上发生。——陈可辛就是会用这样的“魔术”,塑造角色,也重新塑造演员自己。
于是在《夺冠》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巩俐。她平日的王者风范依然在,但她又有郎平身上的拼劲狠劲与柔软。这也许本就是巩俐自身的特质。当我们想起她时,她是个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又能对荣耀云淡风轻的勇敢女性,也是一个会生活的平凡女人。郎平也是如此,既能落落大方的站在公众面前,表达她独特的执教风格;在生活中也是一个让我们能感受到温暖的母亲、老师,她也有自己感性的一面。
——陈可辛巧妙的将两位女性的独特气质联系在一起,因此才有了这部电影里一个活生生的郎平,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巩俐。
在选择青年郎平演员上,陈可辛也眼光毒辣。——有谁会想到用女儿来演妈妈呢?当电影作品最终呈现出来时,我既相信白浪是职业排球手,也会想她是不是职业演员。她都做到了。热血燃烧的青年郎平,白浪成功穿越到从未经历过的年代,饰演她出生前的母亲。这真是一种特别有趣的“重合”。而她也非常自信的说,“只有我可以演我妈妈。”
在后来的群戏上,陈可辛更大胆,用女排运动员饰演她们自己。这相当于给每个人剧本,让她们回到过去,演过去的那个自己。电影比竞技比赛回播更有趣的地方是会用强烈的戏剧冲突、聚焦的镜头放大每个人的特质,让她们作为演员,再一次感受自己曾经的困惑与突破,找到她们真正的自我。于是你能把这些看似相同的面孔分开,感受集体中每位运动员的独特个性。而其中,排球名将朱婷的表现最为绽放。她的小故事既平行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电影中被提炼为新一代女排精神,让人尤为难忘。
n选角的成功,已经奠定了这部《夺冠》不会差。让我感到同样惊喜的,还有故事的编排、叙事节奏、剪辑方式,是另一种方式的创新。
通常这种题材的故事片会用“失败——胜利”的线性结构叙事。高潮部分是获胜,前面的铺垫是失败,或加多几层转折,败而胜,胜而败。
《夺冠》运用了传统结构作基础,真实的中国女排故事也确实曲折,失败——胜利——再失败——再胜利,因此几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几场重要的国际比赛,本就像跌宕起伏的故事印刻在观众心中。
陈可辛却加入了另一种结构,“青年郎平——中年郎平”,“郎平——老友”,在起伏的胜败曲线中又有一种人物前后、人物之间对比的感觉,给故事带来了更多层次的美感。
最典型的对比,就是巩俐出现前和巩俐出现后,故事的色彩、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前面我们还沉浸在80年代的朴素怀旧中,沉浸在那种艰苦奋斗、集体至上的氛围里,那么当巩俐出现时,现代、明快的新鲜感扑面而来,我们也感到了一种与当下生活更紧密相连的愉快轻松。
巩俐就像《亲爱的》中的赵薇,当赵薇出现时,故事忽然被撕开一个口子,让我们看到更广、更深的世界,不由自主“浸入”更大的时空里,感受角色更强烈的命运起伏;《夺冠》中当巩俐出现时,往日单纯的艰苦奋斗、为国争光也有了新冲突、新意义,故事更加复杂,我们也从相对封闭、定型的怀旧年代中跳脱出来,扒开一扇窗,看到新世界。
这也许就是陈可辛的独特配方——不让巩俐一开始就挑大梁,真正的主角上场只有后半程,她的表演集中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有种爆破的张力,炸出了更大的世界。人物前后对比,也一下丰富了叙事层次,比简单的“失败——胜利”线性结构更有张力。
除了人物前后、人物之间的对比,陈可辛还有一个绝招是人物与时代的对比。
即使在同一个角色身上,白浪刻画青年郎平的热血、拼搏,巩俐刻画中年郎平的成熟、坚毅,分别各有侧重,也有相互映照、成长的感觉。但比这层对比还多的,是始终贯穿在郎平角色上的感性力量,在不同时期与宏大的时代形成冲突,她个人的抉择也尤为关键。
80年代,郎平作为运动员背负的使命是专注训练,为集体争得荣耀,为国争光。21世纪,经历了出国留学、海外执教的郎平回到中国,她的使命变得更为复杂。她既要传承老一代中国女排精神,又要用全新的方法执教新一代中国女排。但在此同时,她个人对“夺冠”的意义又有了新的思考。因为更丰富的人生阅历的加持,她对为何夺冠,更多从个人的动机、使命出发,以此激发每位运动员的特色与个性,并把她们凝聚在一起。作为教练的郎平,面临传承与革新的使命,比“夺冠”本身更复杂,也更开阔。
我非常喜欢的一段剪辑就是在郎平挑起国家队教练大梁时,她的述职规划与改革后的女排训练画面结合,镜头不断切换,非常明快。一扫前面失利不振的阴霾,让人看到昂扬斗志。
在传统处理方式下,我们理所当然会为一个热血燃烧的青年郎平所感动,只要她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专注练习,夺取冠军,我们就会被这个角色打动。但《夺冠》超出了我的预期,因为它给了我更多复杂的感动。在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身上,我们更能体会到一个中年人面对家庭、老友、过去的集体、国家使命的多重选择。她的理性思考、成熟应对的方式,同时克制而内敛的温柔,正是这个角色最有魅力的部分,也更多映照出人性的光辉。
当你仔细观察巩俐眼中的热泪,你会发现不同场合下,她的泪水的含义不同。隐忍的、坚毅的、温馨的、关爱的、热切的、幸福的、喜悦的、酸楚的、遗憾的……种种情绪,酝酿在巩俐的一双眼中,让我们直抵中年郎平的内心,感受她的肩挑重担。同时她又是智慧的、开明的、果敢的,不仅带着往昔时代的风采,还有新时代的开阔视野,一位中国职业女性的风采跃然荧屏之上。
正因有比单纯的线性结构更多的对比,与青年时期的对比,与老友的对比,与过去的集体、现在的集体的对比,与不同时代的对比,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才凝聚了极为复杂的情感与力量,她的爆发与沉默都有极强的感染力。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人物如何成长而来,为何做出现在的选择,她经历了什么。她的困境,不仅是英雄的困境,也有凡人的困境。不仅有青年的拼搏,还有中年的困兽之斗。不仅有过去时代的烙印,还有当下成长的烙印。在一个中年郎平身上,不仅凝聚了两代中国女排精神的魂,也凝聚了跨越几十年时间中国人在时代浪涛中拼搏的顽强与温柔,因此她光芒四射。
有人说,这个故事精彩,因为中国女排精彩。当然如此,中国女排是最好的素材,最好的IP。
但是我想说,在电影世界,如果只是复刻几场重大比赛,观众们不如打开电视,回看比赛,竞技体育本身就比电影有更强的冲击力。
电影要给我们带来的感受,绝不是回看几场比赛那么简单。它需要艺术的方法处理,需要突出角色的灵魂,需要带来新的思考。而你在《夺冠》这部电影里也能分明感受到,陈可辛所理解的“中国女排精神”,已不单单是我们所习惯理解的“团结奋斗、为国争光”八个大字。他用特别的演员与特别的叙事方式,为这个故事注入了新的能量。人物的精神尽管在前半程已经彰显,但更重要的是后半场,带着往昔时代的风采来到当下,要怎样继续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人们要争夺的还是那个冠军,但通往冠军的路,已经有了新的方法、新的意义。
这样别具一格的处理,注定会挑战不少人的观影习惯和对原来故事的想法。喜欢的人热血沸腾,讨厌的人认为他偏激、有失公允,都在意料之中。
检验电影作品最好的办法就是等。比如等了十年二十年,《甜蜜蜜》酿成一坛浓郁的好酒,你根本不会介意那讲的是一个负心渣男与拜金小三的故事,会有更多的宽容,也能够理解一个个渺小的人在一大段时间空间里做出的选择。
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人们会记住巩俐代表郎平坚毅而感性的面庞,记住她带来精彩表演的瞬间,记住代表时代精神的中国女排,她们不仅勇敢、专注、纯粹,而且独立、个性、智慧。
本文不啰嗦,直接摆最关键问题。
陈可辛的前作《中国合伙人》,借鉴的是《社交网络》的剧作结构,即以一场诉讼案为线索,带着质疑的眼光走进人物,并以多视角、反复插叙的方式,完成“罗生门”式的多维立体的讲述。
这次《夺冠》,陈可辛再次借鉴艾伦·索金的另一部编剧作品《史蒂夫·乔布斯》。
说白了,是一种高概念,即:人生中的三个重要时刻。
《史蒂夫·乔布斯》选取的是三场发布会,即1984年麦金托什电脑发布会、1988年NEXT黑立方体发布会,以及1998年iMac发布会,以此来勾勒乔布斯的人物形象与心理轨迹。
而《夺冠》选取的是三场赛事,即1981年女排世界杯决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战美国,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并试图以类似方式来描画郎平。
但问题是,艾伦·索金不仅剧作精巧,他更牛的地方在于能够快速精准地抓住人物特质,并以此做戏。
他在《社交网络》里,把扎克伯格刻画成一个社恐患者,但就是这么个人,却做成了全球最流行的社交网站,足见其背后的荒谬与时代特征。
而看了《史蒂夫·乔布斯》,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乔布斯会把苹果打造成一套封闭系统,因为他这个人本身就是一套封闭系统,与外界格格不入,绝不兼容。
这才是艾伦·索金最厉害的地方。
他总能深入到人物内心最本质的层面,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精巧的叙事。
由此反观《中国合伙人》和《夺冠》,我们就能发现,它们实际只学到了精巧的表面功夫,却对于人物本质缺乏理解和捕捉。
特别是《夺冠》。
影片只是讨巧地选取了三个令人振奋或惋惜的时刻,却对为什么选?逻辑何在?语焉不详。
我们细看这三个时刻,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事。
1981年女排世界杯,郎平是运动员,这里主要讲她怎么突破自我,赢得冠军。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时郎平作为美国队总教练,这种身份转换本身是很有戏剧张力的。但问题是,它和之前的段落是完全割裂的。这里其实已经转为关于“身份认同”的冲突。
再到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郎平成为中国队教练,带领女排冲击冠军,这里实际又在讲体育观念的革新,如何破除“唯金牌论”,回归运动本质。
这三级跳,是很难放在同一逻辑框架下并做到自洽的。
这就造成了《夺冠》表面结构清晰实际松散紊乱的症结。
再来,不可避免地,表达上也很难自圆其说。
实际能够感觉到,陈可辛想要完成的表达是“新时代中国已经不再需要女排精神”了。
因为女排精神实际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要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崭新的强势面貌。
但实际上,无论在硬件设备还是软实力上,我们又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于是只能靠举国体制,靠魔鬼训练,靠非人的高负荷方式,来达成不可能的任务。
这其实才是“女排精神”真正的语境。
但正如郎平在片中回答外国记者时所说,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所以总要依托于外界的认可,总觉得胜利是唯一赢得尊重的方式。
而影片最终的落点,实际是“放下唯金牌论”,重新找到运动的乐趣和意义。
这本来挺好。
但问题是,陈可辛完成这个表达了吗?
没有。
他只是在两个端点做好了布置,但中间的转变过程,非常潦草,根本没有形成顺滑的弧光。
更何况,他还要顾及审查,并不能将“女排精神”彻底抛弃,所以在影片后来,才有中国队员重回老训练场的段落,再次去寻找失去的“女排精神”。
这实际在表达上已经偏离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左顾右盼,前后失据,使得整个表达彻底失焦。
看到很多人说,《夺冠》应该改名叫《郎平传》。
别逗了。
如果真的改了,我对它的评价只会更低。
因为它根本没有完成一部传记片的本职任务,即提供一种视角,让观众对人物产生新鲜而深刻的印象。
不信请自问,看了《夺冠》,你有对“郎平是谁”这一问题产生更新、更深的认识吗?
几乎没有。
而且恰恰相反,你对郎平的了解可能依然会停留在“一个传奇运动员加教练”这些无需看片就已然知晓的层面上。
这无疑是影片巨大的失败。
(文/杨时旸)
如果剔除那些反类型的另类体育题材,仅从某个角度去看,美国的体育片是超级英雄电影的一个现实亚型,而中国的体育片则是主旋律电影的茁壮分支。但长久以来,中国的大银幕上却都缺少体育电影的存在,陈可辛的《夺冠》算是一次尝试,但这次尝试失败了。
陈可辛是一个聪明的香港导演,在内地拍摄的作品中,尤其是中后期的作品选择,都有着巧妙的角度——官方首肯的某种精神或者趋势,可信的人物和情感塑造,以及极其精准和敏锐的对上映时间点的把握。回顾改革开放创业潮的《中国合伙人》,打拐题材的《亲爱的》以及这部《夺冠》都是如此。但原本踩点精准的《夺冠》被疫情打乱了节奏,如果放在去年的春节档,人们趁着中国女排的好成绩或许还会忽略电影本体的问题,仅凭借女排精神的感召就单纯且慷慨地贡献一波眼泪,但现在,外部情绪的变换让电影本身的致命弱点凸显出来。
从文本上说,这是一部根本没有编剧的电影。它像是截取了几段百度百科的说明,再搭配了一些女排队员的采访和回忆,并上一条过去数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街头取景,最终完成了极其机械化的组装。可是,作为体育观众,并不需要一个电影导演去框架性地回溯这已知的一切,而作为一个电影观众,看到的又是一群根本记不住名字的符号在表演坚忍不拔。相较于此前陈可辛对于内地题材已经如此娴熟的把握,这个电影却像极了一部学生习作。
《夺冠》一直在强调真实,比如,那些老女排桥段训练场的地板都是从漳州基地搬过来重新搭建的,比如剧组极其罕见的与国家队联动,启用现任女排队员直接出演自己,但这些对于电影创作而言,都是锦上添花,而这部电影本身皮之不存。所以,这些对真实细节的考究变得煞有介事。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电影后期应该是经历过大规模修改的,至少有大量台词都是重配的,毕竟连口型都无法对得上。但抛开那些被迫的外部压力不谈,《夺冠》最大问题在于整个故事既缺乏最基本的逻辑线索,也缺乏最基本的情感线索。这部电影没有动线。
《夺冠》的主角到底是谁?显然应该是郎平。但郎平的写法真的符合一部主流电影的塑造方式吗?她的青年时代只以一个吃苦耐劳的符号出现,然后就进入了中年时代,又以一个成功的美国教练的符号出现,再之后,回到中国,以一个改革派的职业体育人的符号出现。是的,符号,只是符号,全都是符号,她青年时遭遇过极端挫败也面对过盛极一时,内心有怎样的波澜?没有呈现。中年时代远走美国前后的心思,没有呈现。回国任教的缘由,唯一的交代似乎只有两场戏,听见一群华人嘲讽着如今的女排,心里难受,此前的同僚因病早逝,给她鼓励。然后就毅然回国。内心依然没有呈现。而此后,她在中国队执教的整个过程,面对了怎样的阻力,如何化解,仍然都是符号性的,安排几场充满象征性的会议场景,排布几个代表着不同势力的老人代言着陈腐,衬托郎平的决断和胆识。看到了吧,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让人感到别扭的根源——我们看不见人。看不见人真实的内心,感受不到一个人在排球场之外还有生活。《夺冠》意外的拍出了一种独特的脸谱化,倒是有别于过去的那些高大全和红光亮,却形成了一种功能一样的狭窄又平面化的苍白语气。它像一部过气的报告文学,自以为描述了真实细节,又衬托了主角,但一切都是浮夸的、象征的、充满形容词的,唯独没有零度叙事的白描。
好,那么退一步讲,姑且认为《夺冠》的主角不是郎平,这是一部群像电影。那么对其他人的描述是怎样的呢?作为陪练出场的陈忠和莫名其妙,身份,来由,从开始的不愿,后来的不甘,最终的融入,都和郎平一样,缺乏交代,更缺乏过渡。而那些当代女排运动员呢?无非就是说一些自己为什么打球,以及私下里的体己话,这对于电影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这连群像电影都不算,而是一种“集体主义”电影,因为它成功让人们没有记住任何一个人。
为数不多的能让人觉得会产生戏剧冲突的地方,就是郎平带领美国队打败中国队之后,看台上的中国观众对她的辱骂,这本应可以展开做一些体育精神和民族情绪之间的探讨,但那辱骂也都毫无悬念地被消声,探讨当然不便展开。
无论袁伟民、陈忠和还是郎平,这几个角色在感情上都是线段式的,一段一段一段,那段与段中间的细腻变化,全都被省略,我们不停地被要求注视导演安排的节点和结果。所以,这让这部电影变得聒噪,首先,充满聒噪的口号,但还总以为可以用体育的热血掩盖住那份特别古典的宣传腔,其次,还有聒噪的情绪,它一直昂扬,即便女排消沉的几年,也在竭尽全力告诉观众,我们在欲扬先抑啊,请大家做好准备。
就像那些低级的喜剧只能生硬地胳肢人,《夺冠》也在强制性地让人落泪,它用的办法不是电影作者原创的,而是从体育赛事中拿来的,比如那场对战巴西的比赛,占据了如此重头的篇幅,如果你要依靠还原真实比赛的惊心动魄来催人泪下,那我为什么不去重看一遍赛事回放,而是要看一部叫做《夺冠》的电影呢?
陈可辛当然是个极其成熟的导演,此前的作品中也没有什么技术性失误,但《夺冠》中节奏是乱的,气口是断的,几乎少有一个镜头、一段故事能舒缓地讲完,动不动就莫名其妙地回溯,生硬地剪切,人物几乎没有常态化的情绪,这样的操作让人难以理解。
陈可辛说,他对于内地改革开放初期的那段历史着迷。从体育电影的角度去看,相比于他在拍摄的《李娜》,中国女排的故事似乎更能覆盖那段历史以及关照大时代变迁的全貌,但无论是对历史的回看,对当下的审视还是塑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传记,《夺冠》都没能完成。
这部听起来如此昂扬的电影,在上映前似乎遇到了不少电影之外的麻烦,那些可能永远也无法确证的传闻或许终于让陈可辛明白,为什么体育片看起来那么安全,又那么容易取得最大公约数,却鲜有人涉足。其实,这样的电影并不好拍,如果通篇拍得振奋无比,就会像一张过曝的照片,什么都留存不下,而我们又注定无法拍摄褶皱之内和阴影之下,比如你能想象我们能拍出一部《狐狸猎手》和《我,花样女王》吗?现在看来,即便《摔跤吧爸爸》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成的目标。原本以为陈可辛能为这样一个主流题材带来一点新意,但最终,惯性的大潮却卷走了陈可辛。
(本文首发 南方人物周刊,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不知道你现在是否还记得,在年初我们的生活还没有被永久改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消息说:《中国女排》可能要被撤了!
当初流言四起,一会陈忠和不满意片中形象,一会排管高层不满片中内容,一会女排队员不乐意署名了,等等等等。
虽然后来好像一切都平稳解决,只不过影片的上映被另一件事都耽搁了,但看到现在的这部《夺冠》,我不得不说,那些你曾经听到的关于本片的每一个负面流言都很可能是真的。
影片明显有大量重新剪辑、重新配音的痕迹,涉及到黄渤扮演的陈〇和的部分更是连名字都没有提,曾经被屡屡提及的“抢鸡腿”片段也根本没看到,我甚至感觉到有一处有个非常明显的剪辑错误。
但对于期待本片的观众来说,本片真正的问题甚至还不在这里。
陈可辛做了与李仁港一样的事,在一个比李仁港还要严重的场合。
在最该讲究集体主义、金牌体制的一部电影里,陈可辛在旗帜鲜明地反集体主义,而且甚至还动用了大量女排队员来参与他地这次“反叛”,不得不说真的很有种。
当然,相比较确实能力有限的李仁港,陈可辛将他的观点包裹得非常严密,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我相信在那些会用放大镜看八佰的人眼里,这部片以及陈可辛一定也会被同样批倒批臭。
好了,下面我们回到电影。
后 有 剧 透
影片以彭昱畅饰演得陈〇和视角代入,作为陪练的他来到了福建漳州的中国女排集训基地做培训,在这里他结识了那一届女排的姑娘们,以及其中那个年纪最小的郎平。
在吴刚扮演的教练领导下,女排姑娘们帮中国赢回了来之不易的世界杯冠军,至此第一部分结束。
第二部分时间直接来到2008年,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奥运会上,陈〇和率领的中国女排败在改由巩俐饰演的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手下,最终遗憾只夺得季军。
第三部分从2013年起,郎平走马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对女排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成功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冠军。
影片重点也表现了三个时间段里,中国对日本,中国对美国,以及最后中国对巴西三场比赛。
其实影片并没有按照通常体育片打怪闯关或者大Boss似的去展现这三场比赛,甚至可以说一直都没有怎么把这些对手当作“对手”去描写,第一场比赛后还有美国队的海曼来示好。
那么显然我们该知道,真正的“对手”另有其人。
影片在2013年前的部分里,除了比赛的片段外,节奏都非常糟糕,表达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影片一开始,好几层字幕走完后,直接就打了女排精神出来,然后彭昱畅走进集训室,马上就看到吴刚开始了上价值、灌鸡汤,流血不流泪什么的哗哗都整上来了。
我一下有点愣住,这也太急了吧?
这么早开始煽,那观众的情绪根本起不来啊,这不是陈可辛的水平啊!
越看,越糊涂,吴刚煽情着鸡汤着,第一段就这么结束了,我就更看不明白了。
经历了一个让人崩溃的2008年后,一直到2013年郎平上任主教练,从她和体育局高层商谈改革开始,影片文戏的节奏才开始好起来。
然后看着看着,我就渐渐发现了,为什么前面的价值要上那么急,是因为有批判的意思在里面。
吴刚这位教练作为经历浩劫十年的幸存者,已经牢牢被困在集体主义中无法自拔了,他对待女排姑娘们的态度甚至已经显得有些病态——我们当然都知道这是铁血教练要出成绩,我们要知道后来这批姑娘们确实都成为了传奇,但是在片中的那个时候,她们的未来还是未知的。
那段原本在预告片里令人无比振奋的话「18岁我就把你招进国家队…」如果和后面郎平带队时对队员们的态度进行对比的话,其实能看出作者的倾向是负面的。
这些东西的集中体现自然就是郎平的遭遇了。
2008年,郎平率领美国战胜中国以后,陈可辛特地拍了几位辱骂郎平的老哥,这意思就很明显了——脱离了这个集体,你再厉害你也不是我们的英雄,你就是XX贼。
当郎平回到美国以后,有一段她在超市购物的蒙太奇,就像在说排球依旧深深融入她的身体里。
当她走出超市,一个老外来找茬你怎么停车在残疾人车位啊,结果她拿出证明结合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她有60岁的心脏和80岁的骨骼,脖子以下没有一块是好的。
这些就是她为排球的付出,为集体的付出,但当她因为出于一个排球人的职业精神带队获胜的时候,因为带的不是美国队却被人骂了XX贼。
那你说,排球到底对于她是什么呢?排球对于她而言是一切,集体对于她而言也是一切,曾经她也是被这样灌输的,但是后来她才发现这两个是无法并存的,如果做个纯粹的排球人,在背离集体的时候,她的感觉并不好受。
紧跟着后面的剧情就讲了,她在美国的家里吃饭,家人看着比赛,议论纷纷,有一个女人说了一句:排球就是个游戏。
到这,郎平的心态到底如何已经全体现出来了——注意,我说的是片中的角色,并不是真实的郎平。
后面我们注意,郎平回归体制回归集体的原因,其实是一位老队友的临终嘱托,真实故事改编,但是那段拍得看起来有点尬,我觉得陈可辛想拍出一种“道德绑架”的感觉:我都要死了,求求你就听听我的话吧。
所以郎平才回来了。
但她回来,也一定要带着她的价值观回来,她要改革,她要抛弃旧的那些东西——这里还有一个颇藏坏心的地方,作者为了凸显集体主义的落后性,故意隐去了2004年陈忠和率队夺冠的事,显得片中这位陈〇和好像真的没什么才能,更要表示他那套传承自老教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落伍的。
郎平改革这段拍得其实很好,甚至可以说全片最好的文戏就在这了,但也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有海量的删减,因此价值观的表达也断断续续,不成体系。
陈可辛比李仁港鸡贼的地方在于,他明明实际上在否定旧有的女排精神,但他通过陈〇和这个角色的调和作用(老漳州基地那场戏),使得表现起来像是在继承并革新女排精神——可明明连大方向都变了,这要说是革新也未免太革了吧?
然后就如同八佰里不愿意升旗的逃兵一样,本片里也出现了自愿退队考大学的队员,从各种细节都能看出来作者的表意:她们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女排的队员。
很有意思的一场戏,就是那两位有代沟的队友的交流,你的心里是谁啊?是郎平,因为郎平是榜样是楷模啊,那我的心里是谁啊?是我自己,因为我就是我自己——就这两位对话间,作者意思都出来了,而且他也并没有让两种价值观对立,他没有直接讲两者间的矛盾,而是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目标,然后让观点共存。
无论是花猫还是黑猫,反正现在都要去抓老鼠的。
到后来在对朱婷的鼓励上,作者的意思就更明显的了,朱婷(这里显然说的还是角色,绝对不是说她本人)背负了太多,她不是为了自己打球——就一如当年那个18岁进国家队集万众期待于一身的郎平。
所以当她从事这样一份激情的工作做着主攻手这样最激情的角色时,她都还是闭着嘴的,她无法释放自己的情感。
郎平发现了,郎平逼着她一定要释放自己,这一段被剪进了预告片,也算是文戏里除了美国那段之外难得的精品。
最后朱婷终于在郎平地引导下释放了,高声吼着我要成为你,此时已经离郎平想要的那个答案只差一步了。
在最后的比赛里通过那场短信来说出最后那句鸡汤,完成郎平的说教,朱婷的彻底蜕变也就完成了,成为那个纯粹的主攻手朱婷。
当然,还是剪太碎了,而且感觉缺了些平滑过渡的内容,所以只能说看到作者表达的意图,却没有做到及格。
对了,提到两支女排的对比,郎平在中巴赛前那段在体育馆的回忆也很有意思,观众以为女排们还在训练,郎平仿佛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队友们的影子。
结果画面一闪,发现不过是郎平自己的幻想,这显然也是作者的表意。
最后,这批为了自己而打球的全新女排队伍们,战胜了东道主巴西后,一路砍瓜切菜最终夺得了冠军,虽然这里好像也结束得太过突然,好像就一下子突然:完了?
我其实也没想到,陈可辛会把1.0体育片的内容抛弃得这么彻底,竟然敢连决赛夺冠时刻都跳过不拍。
你说,陈可辛把好好的一个运动题材主旋律片拍成这样,到底图啥呢?
完成度高低且不说,毕竟被剪碎成这样,作者已经不只是被阉割了,我们只谈意图。
其实当把个人脱离出集体来讨论的时候,我们就能较为准确地发现核心所在了:女排夺冠,其实只是观众们想要消费的一种情绪罢了。
当时代变了,女排夺冠后人们不会跑上街欢呼了,女排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片中的郎平告诉我们,可以让女排成为姑娘们自我实现的工具,可以成为一个“农村人”阶级跃升的途径。
这样至少当不在聚光灯下的时候,还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地活着。
关于这部分我就不过多展开了,毕竟退一万步说,陈可辛这次确实也没有讲多好,仅仅是比李仁港的水平高,还没到值得特地讨论的程度。
最后再说说影片最大最大的优点——比赛场面吧。
比赛场面确实是拍得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地方,我一直觉得如果电影拍体育赛事再拍不好那就别拍类型片了。
竞技体育本身的魅力之外,你还可以用运镜和声音去尽可能放大每一个动作的张力,影片里赛场上带着呼吸感的手持镜头,配上女排姑娘们帮帮帮的暴扣,看得人确实十分过瘾。
我看的那场,甚至有人为一个精彩的扣杀鼓掌。
说到这里我又想吊打一下让人失望的《绝杀慕尼黑》,无止尽地暴扣暴扣暴扣,肤浅地就好似《黑子的篮球》,他们在用外行看来最有魅力但实际上最无聊的表面刺激来抹杀这项运动本身的生命力。
篮球的魅力在于樱木花道“左手只需要轻轻扶着”。
同样,排球的魅力只需要忠实地去放大比赛本身,提炼比赛本身就足够展现了,就像陈可辛做得这样。
但是我还是认为,应该还可以做到更好的。
最后做一个总结吧,如果说李仁港是完全没什么政治敏感度,而管虎是一个技术力加强版李仁港的话。
那陈可辛可以说确实从作者表达上又前进了几步,而且还做了足够合理的“模糊化”,期待本片成为大爆款什么的是不可能了,现在就期待少点极端如马前卒这样的把他给批倒批臭吧。
毕竟拿着主旋律项目还敢这么搞的人是真的很稀有了,看看刘伟强把川航8633这么好一个题材拍成了一坨四平八稳的屎,我觉得还是多期待一下能拍出不一样东西来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