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刘端端邵兵岳红何润东程媛媛于滨高强
类型:动作历史战争导演:高希希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9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30463515热度:456 ℃ 时间:2024-09-29 21:13:02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虽然我基本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是如果有生之年八佰能上映,我至少要去贡献一张电影票。
至于这个八子,真的没有勇气去看高老师的电影了,三国拍的不如老版,上海滩和楚汉拍的不如港版,尤其是后面,都是烂尾戏,莫名其妙就全剧终的那种。我虽然没看过这个八子,原谅我,没勇气看。
更卑鄙的是,这电影居然蹭八佰热度,以为人家不上映你就可以飞上天,观众不是瞎子,子和佰还是认识的。
这排长当的战前动员都不会,要冲敌人阵地就一句话:全排都有了上啊!。。。我就纳闷了这比国民党还狠国民党好歹撒撒大洋激励士气,您这位排上就把战士网枪林弹雨里送啊,红军战士固然英勇伟大,但也是爹妈生的血肉之躯。你再不济来一句:同志们为了革命的胜利,跟我上啊! 跟我我上和给我上完全是两种阵营的用语,我红军指战员又不是军阀头子三句话不离大义好像多完成任务能换积分一样,一副皮切的眼神你倒是说几句感人肺腑的话也行啊,就一句苍白的:全排都有了上啊!我只能说编剧太没人性了。。。
战争场面不错,可惜剧情混乱,这么好的题材拍砸了,很多剧情硬伤只能用台词生硬的接过。
比如,满崽去搬救兵,跳水后情节戛然而止,后来神兵天降摧毁炮兵阵地;满崽最后炸桥那段,一个新兵忽然重机枪玩的贼溜,观众相当纳闷,好在最后大牛问了一句,你怎么会这玩意儿?满崽说,我偷学的!周围有观众笑了;
开篇没有交代大背景,红军敢玩阵地战,了解党史的人才会知道这是发生在第五次反围剿的事情;其他的机枪击落飞机,主角中枪没事一般,这些不合理的就更多了;本应作为重点的八子处理上,开头就只剩大哥和小弟,母子情深和母亲的深明大义全靠几个闪回镜头,和母亲在电脑合成的大树下张望的镜头来表现,没有刻入人心;
整部片子都是战争戏,大部队被隐藏的炮兵阵地蹂躏,风语者的开头有木有?敌军蜂拥而至的场景明显有钢锯岭的影子,最后一个排干一个炮兵营,能找到兄弟连中袭击布里克地区德军炮火阵地的痕迹,而且这个时候已经是大场面了,观众以为结束了,结果后面还有一场大戏;最后的最后,一群人要炸毁吊桥,我想起了绣春刀修罗战场,雷佳音和张震最后也是要毁掉吊桥,以防止追兵。
片子的工业制作水准不错,只是情节太乱了,主旋律在哪里呢?
这部影片,从开头的叙事来说,失败,一没交代清楚主线任务,二没把人物心理矛盾冲突表达出来,可能是我眼拙了没看出来,一星给我心中的爱国,祝祖国越来越好。最后的最后,故事线崩盘,人物表现力崩盘,整场效果最佳的镜头就是何润东那两下子,结果还领盒饭了,我不想说主演有多尴尬,因为换谁来演这片子,也救不了这个故事线和导演心里怎么想的。。主旋律电影拍成这样,也真的是辛苦剧组的各位朋友们了,浪费了那么多人力财力,破坏环境,供出来一部没死想的实验片,我爱国,但真的爱不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只能看看爆破!爱国可以 为什么不能好好拍电影呢,唉????
我非常不喜欢这部电影,并不在于我对红军题材电影有偏见,而是这部电影的呈现方式让我很不安和很烦躁。nn对于这样一部只是特效有提升、剧本内容一如既往的拍得极度尴尬的主旋律电影,我很遗憾我曾经对它抱有过高期待以及在上映第一天上午就到很远的有排片电影院来观看。nn首先说红军主题表现失实的几个问题:nn一是我上映前最大的期待,就是说清楚为何老杨家八个孩子都要参加红军的问题。很遗憾,开始没多久,老大杨大牛自问自答老八满崽哥为啥要当兵时回答说“还不是为了让你和妈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我就知道已经完了。一句极敷衍的“过上好日子”根本无法解释赣南闽西数十万烈士的前赴后继。我的理解是在农民被地主阶级剥削的阶级斗争的严苛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保卫自己的政权而战斗。
要是只是为了一句过上好日子,为什么一位伟大的母亲要把自己八个亲身骨肉都送到红军去?嫌人命不值钱,送去国民党军去吃饷、做地主家的狗腿子不能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这么多的母亲要把自己的所有孩子都送到红军、都送上前线,为什么即便遭遇屠村也不退缩,是因为这些人有比生命更加珍贵的东西值得他们一同捍卫,是因为他们有比血肉亲情更加伟大的力量支撑他们走向革命。
如果就这么肤浅地以自己家“过上好日子”来带过,无疑是没有经过审慎思考的,也会寒了革命烈士的心。没有这种与人民融为一体的感觉,就始终刻画不出真实饱满的红军形象。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最近很出名的湖北来凤县的老兵张富清老人、授衔后自愿回家务农的甘祖昌将军,他们革命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吗?他们最后“过上好日子”了吗?简单来说,他们革命是为了全中国的老百姓、全天下的人民都要过上好日子,他们绝不是为一己私欲而革命,他们是愿意牺牲小我、牺牲一切的真正的革命英雄!
从现状到电影,对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畏畏缩缩,只是单方面刻画白军或国民党政权多么残暴,是经不起稍微一点的推敲的,完全被束缚住手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以“剿匪”名义叫嚣中国革命正义性的人还能如此肆无忌惮。
二是对红军战斗场景的刻画。这部电影严格意义上还是战争片,几乎全是战斗场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这部电影里全部都是阵地战和绞肉机般的肉搏战,让我怀疑这战斗的背景是不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站在博古和李德的“左”倾冒险主义指挥思路上展开的战斗?电影里这么表现难道要弘扬这种打“正规”战争的战斗方式吗?这是在故意抹黑红军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的不是一味与力量比自己强大的军队死磕,靠的是灵活的战略战术,靠的是背靠大山、背靠人民的人民军队的智慧。即便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为了掩护大部队而阻击敌军也应该清晰地点明出来,总之应当有立场鲜明地反对这种阵地拉锯的战术,现在的表现是对红军战略战术和历史的不尊重。
红军某种意义上并不完全是正规军,从毛泽东《兴国调查》里可以看出很多指战员都是还会参加农耕的普通农民。红军要都是这么冲锋式、固守阵地式打仗,早就没了。这一点电影完全落入了一般战争片的窠臼,根本凸显不出红军的特殊性。红军成了一个背景而已,连题材都算不上。一味拍战争大场面,搞一些工业流水线化的特效敷衍,在荧幕上是展现不出来立体真实的红军形象的。
另一个问题是装备问题。红军直到长征时才平均三人一支枪,总共八万多人才两三百挺重机关枪,平均每挺重机枪四百多发子弹,全速猛突的话基本一两分钟就没有了,但就剧中这样一个排却有一支马克沁的重机枪,更不要说还装备有多挺轻机枪、冲锋枪,枪支弹药一直充足,新兵临时上战场都能分到新枪等等,经历战地转移、炸毁炮兵营后撤退到炸桥的时候还能带着这挺重机枪,这类电影在红军装备问题上永远都不反思,永远都不改!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到底如何呈现?
三是个人英雄主义问题。从一个排打常规阵地战数日,还能冲锋、炸碉堡、近战,最后甚至单挑炮兵营、炸桥等,我寻思这么多中弹镜头这三十多人(红军一个排能不能满编三十多人也是问题)这么抗打吗?一晚上一个士兵能挖出地道炸山顶的炮兵营弹药库,一个新兵能用刀击杀围攻他的一个班敌军、中弹坠崖后还能去炸炮兵阵地,这难道是尊重史实吗?这已经超出了艺术创作的范畴。请注意,神化角色本质上就是在侮辱角色,神化英雄本质上就是在侮辱英雄,英雄不是刀枪不入、无所畏惧的神,我没看到那种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质朴的英雄气概。
四是队伍组织问题。红军的排长是和队伍战斗在一起的,不是有些镜头里坐在战壕的长官位置的,此外队伍里有战士打架其他人在喝彩,这是在弘扬歌颂还是在黑?红军党支部建在连上,班里就有党小组,排上都会有负责政工的同志,难道在电影里的政工就教育出这样官兵不一致、关系紧张会看笑话的红军战士?
问题太多,这方面先说这四个。
在电影方面的问题说几个:
一是主旨不明确,还是为了渲染那种兄弟战场分离的悲情,为悲情而悲情,为歌颂而歌颂,正如前面所说根本没说明白为何而战,这一点只要一对比《拯救大兵瑞恩》就知道,这部电影连故事和主旨都没说清楚,只剩下苍白的、不切实的颂扬,同样是说一家子孩子都去当兵只剩一两个的问题,瑞恩这部电影至少传达出明确的价值观,这是《八子》根本没有显著特色的一个严重问题。若是提个刁钻的角度,瑞恩电影八人小队专门去救最后一个孩子瑞恩,《八子》里面倒好,一家八个人已经牺牲了六个人,最后两个人还要顶在掩护大部队撤退的最容易牺牲的最前线,要是有人钻这个牛角尖,是不是又要说红军的人性化程度还不如美军?就靠这种强行捏在一起的冲突(激烈的战场、兄弟在一起战斗),编得越多漏洞越多,强行把舆论阵地拱手让人!愤恨!
二是人物刻画单薄,除了有老八满崽最初的畏战之外,根本看不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除了那个年龄稍大的中年士兵有偶尔一两个情节比较闪光外,没有看到发自内心的人物描摹。至于老大和老八的形象陡然神化也是令人很疏离。
三是台词设计,很多时候都是站在编剧和导演自己的理解和主观立场上,完全没有置身于红军的背景之中,在加上人物刻画薄弱,这会让观众完全融入不进去故事的体系里去。如果不仔细推敲可能还会为这种牺牲动情,但仔细推敲后就容易产生更大的怀疑,到最后故事都没有讲好。
四是电影鞣杂的东西太多,什么都想来一点,导致剧情很乏味,战斗场景之间彼此没有一个主线来牵连,看的时候只是直观一场接着一场;爱情、亲情,山歌、战场常识也是明显感觉根本没有用心去重整,夹杂得粗糙且随意。更不要说极度夸张和不写实的杀野猪情节。
电影方面暂时想到的是这四点。
主旋律电影要怎么拍?要是没有打动人的朴素的、真诚的、平易近人的感情流露,只是为了塑造高大上的形象而塑造,本身就已经正在逐渐毁掉这个题材。自己把自己束缚住,最后只能路越走越歪。
一句简简单单的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就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情,这说明尊重过往的真实的历史、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是完全可以打动观众的。创作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扎进人民里、扎进历史里,发掘真正的力量和共情,以量贩式的粗糙思路搞主旋律是极其不负责任、极其挥霍积累的历史财富的事情。
我相信观众群体一定会为还有瑕疵的真情、真实、真诚买单,但也一定会唾弃肆无忌惮的糟蹋。
志愿军:存亡之战
行动目标希特勒
平原枪声
布查
正气歌
温德米尔儿童
电影讲述的是哈萨克斯坦可汗阿不赉成长的历程。...
播放指数:31℃
虽然我基本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是如果有生之年八佰能上映,我至少要去贡献一张电影票。
至于这个八子,真的没有勇气去看高老师的电影了,三国拍的不如老版,上海滩和楚汉拍的不如港版,尤其是后面,都是烂尾戏,莫名其妙就全剧终的那种。我虽然没看过这个八子,原谅我,没勇气看。
更卑鄙的是,这电影居然蹭八佰热度,以为人家不上映你就可以飞上天,观众不是瞎子,子和佰还是认识的。
这排长当的战前动员都不会,要冲敌人阵地就一句话:全排都有了上啊!。。。我就纳闷了这比国民党还狠国民党好歹撒撒大洋激励士气,您这位排上就把战士网枪林弹雨里送啊,红军战士固然英勇伟大,但也是爹妈生的血肉之躯。你再不济来一句:同志们为了革命的胜利,跟我上啊! 跟我我上和给我上完全是两种阵营的用语,我红军指战员又不是军阀头子三句话不离大义好像多完成任务能换积分一样,一副皮切的眼神你倒是说几句感人肺腑的话也行啊,就一句苍白的:全排都有了上啊!我只能说编剧太没人性了。。。
战争场面不错,可惜剧情混乱,这么好的题材拍砸了,很多剧情硬伤只能用台词生硬的接过。
比如,满崽去搬救兵,跳水后情节戛然而止,后来神兵天降摧毁炮兵阵地;满崽最后炸桥那段,一个新兵忽然重机枪玩的贼溜,观众相当纳闷,好在最后大牛问了一句,你怎么会这玩意儿?满崽说,我偷学的!周围有观众笑了;
开篇没有交代大背景,红军敢玩阵地战,了解党史的人才会知道这是发生在第五次反围剿的事情;其他的机枪击落飞机,主角中枪没事一般,这些不合理的就更多了;本应作为重点的八子处理上,开头就只剩大哥和小弟,母子情深和母亲的深明大义全靠几个闪回镜头,和母亲在电脑合成的大树下张望的镜头来表现,没有刻入人心;
整部片子都是战争戏,大部队被隐藏的炮兵阵地蹂躏,风语者的开头有木有?敌军蜂拥而至的场景明显有钢锯岭的影子,最后一个排干一个炮兵营,能找到兄弟连中袭击布里克地区德军炮火阵地的痕迹,而且这个时候已经是大场面了,观众以为结束了,结果后面还有一场大戏;最后的最后,一群人要炸毁吊桥,我想起了绣春刀修罗战场,雷佳音和张震最后也是要毁掉吊桥,以防止追兵。
片子的工业制作水准不错,只是情节太乱了,主旋律在哪里呢?
这部影片,从开头的叙事来说,失败,一没交代清楚主线任务,二没把人物心理矛盾冲突表达出来,可能是我眼拙了没看出来,一星给我心中的爱国,祝祖国越来越好。最后的最后,故事线崩盘,人物表现力崩盘,整场效果最佳的镜头就是何润东那两下子,结果还领盒饭了,我不想说主演有多尴尬,因为换谁来演这片子,也救不了这个故事线和导演心里怎么想的。。主旋律电影拍成这样,也真的是辛苦剧组的各位朋友们了,浪费了那么多人力财力,破坏环境,供出来一部没死想的实验片,我爱国,但真的爱不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只能看看爆破!爱国可以 为什么不能好好拍电影呢,唉????
我非常不喜欢这部电影,并不在于我对红军题材电影有偏见,而是这部电影的呈现方式让我很不安和很烦躁。nn对于这样一部只是特效有提升、剧本内容一如既往的拍得极度尴尬的主旋律电影,我很遗憾我曾经对它抱有过高期待以及在上映第一天上午就到很远的有排片电影院来观看。nn首先说红军主题表现失实的几个问题:nn一是我上映前最大的期待,就是说清楚为何老杨家八个孩子都要参加红军的问题。很遗憾,开始没多久,老大杨大牛自问自答老八满崽哥为啥要当兵时回答说“还不是为了让你和妈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我就知道已经完了。一句极敷衍的“过上好日子”根本无法解释赣南闽西数十万烈士的前赴后继。我的理解是在农民被地主阶级剥削的阶级斗争的严苛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保卫自己的政权而战斗。
要是只是为了一句过上好日子,为什么一位伟大的母亲要把自己八个亲身骨肉都送到红军去?嫌人命不值钱,送去国民党军去吃饷、做地主家的狗腿子不能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这么多的母亲要把自己的所有孩子都送到红军、都送上前线,为什么即便遭遇屠村也不退缩,是因为这些人有比生命更加珍贵的东西值得他们一同捍卫,是因为他们有比血肉亲情更加伟大的力量支撑他们走向革命。
如果就这么肤浅地以自己家“过上好日子”来带过,无疑是没有经过审慎思考的,也会寒了革命烈士的心。没有这种与人民融为一体的感觉,就始终刻画不出真实饱满的红军形象。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最近很出名的湖北来凤县的老兵张富清老人、授衔后自愿回家务农的甘祖昌将军,他们革命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吗?他们最后“过上好日子”了吗?简单来说,他们革命是为了全中国的老百姓、全天下的人民都要过上好日子,他们绝不是为一己私欲而革命,他们是愿意牺牲小我、牺牲一切的真正的革命英雄!
从现状到电影,对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畏畏缩缩,只是单方面刻画白军或国民党政权多么残暴,是经不起稍微一点的推敲的,完全被束缚住手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以“剿匪”名义叫嚣中国革命正义性的人还能如此肆无忌惮。
二是对红军战斗场景的刻画。这部电影严格意义上还是战争片,几乎全是战斗场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这部电影里全部都是阵地战和绞肉机般的肉搏战,让我怀疑这战斗的背景是不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站在博古和李德的“左”倾冒险主义指挥思路上展开的战斗?电影里这么表现难道要弘扬这种打“正规”战争的战斗方式吗?这是在故意抹黑红军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的不是一味与力量比自己强大的军队死磕,靠的是灵活的战略战术,靠的是背靠大山、背靠人民的人民军队的智慧。即便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为了掩护大部队而阻击敌军也应该清晰地点明出来,总之应当有立场鲜明地反对这种阵地拉锯的战术,现在的表现是对红军战略战术和历史的不尊重。
红军某种意义上并不完全是正规军,从毛泽东《兴国调查》里可以看出很多指战员都是还会参加农耕的普通农民。红军要都是这么冲锋式、固守阵地式打仗,早就没了。这一点电影完全落入了一般战争片的窠臼,根本凸显不出红军的特殊性。红军成了一个背景而已,连题材都算不上。一味拍战争大场面,搞一些工业流水线化的特效敷衍,在荧幕上是展现不出来立体真实的红军形象的。
另一个问题是装备问题。红军直到长征时才平均三人一支枪,总共八万多人才两三百挺重机关枪,平均每挺重机枪四百多发子弹,全速猛突的话基本一两分钟就没有了,但就剧中这样一个排却有一支马克沁的重机枪,更不要说还装备有多挺轻机枪、冲锋枪,枪支弹药一直充足,新兵临时上战场都能分到新枪等等,经历战地转移、炸毁炮兵营后撤退到炸桥的时候还能带着这挺重机枪,这类电影在红军装备问题上永远都不反思,永远都不改!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到底如何呈现?
三是个人英雄主义问题。从一个排打常规阵地战数日,还能冲锋、炸碉堡、近战,最后甚至单挑炮兵营、炸桥等,我寻思这么多中弹镜头这三十多人(红军一个排能不能满编三十多人也是问题)这么抗打吗?一晚上一个士兵能挖出地道炸山顶的炮兵营弹药库,一个新兵能用刀击杀围攻他的一个班敌军、中弹坠崖后还能去炸炮兵阵地,这难道是尊重史实吗?这已经超出了艺术创作的范畴。请注意,神化角色本质上就是在侮辱角色,神化英雄本质上就是在侮辱英雄,英雄不是刀枪不入、无所畏惧的神,我没看到那种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质朴的英雄气概。
四是队伍组织问题。红军的排长是和队伍战斗在一起的,不是有些镜头里坐在战壕的长官位置的,此外队伍里有战士打架其他人在喝彩,这是在弘扬歌颂还是在黑?红军党支部建在连上,班里就有党小组,排上都会有负责政工的同志,难道在电影里的政工就教育出这样官兵不一致、关系紧张会看笑话的红军战士?
问题太多,这方面先说这四个。
在电影方面的问题说几个:
一是主旨不明确,还是为了渲染那种兄弟战场分离的悲情,为悲情而悲情,为歌颂而歌颂,正如前面所说根本没说明白为何而战,这一点只要一对比《拯救大兵瑞恩》就知道,这部电影连故事和主旨都没说清楚,只剩下苍白的、不切实的颂扬,同样是说一家子孩子都去当兵只剩一两个的问题,瑞恩这部电影至少传达出明确的价值观,这是《八子》根本没有显著特色的一个严重问题。若是提个刁钻的角度,瑞恩电影八人小队专门去救最后一个孩子瑞恩,《八子》里面倒好,一家八个人已经牺牲了六个人,最后两个人还要顶在掩护大部队撤退的最容易牺牲的最前线,要是有人钻这个牛角尖,是不是又要说红军的人性化程度还不如美军?就靠这种强行捏在一起的冲突(激烈的战场、兄弟在一起战斗),编得越多漏洞越多,强行把舆论阵地拱手让人!愤恨!
二是人物刻画单薄,除了有老八满崽最初的畏战之外,根本看不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除了那个年龄稍大的中年士兵有偶尔一两个情节比较闪光外,没有看到发自内心的人物描摹。至于老大和老八的形象陡然神化也是令人很疏离。
三是台词设计,很多时候都是站在编剧和导演自己的理解和主观立场上,完全没有置身于红军的背景之中,在加上人物刻画薄弱,这会让观众完全融入不进去故事的体系里去。如果不仔细推敲可能还会为这种牺牲动情,但仔细推敲后就容易产生更大的怀疑,到最后故事都没有讲好。
四是电影鞣杂的东西太多,什么都想来一点,导致剧情很乏味,战斗场景之间彼此没有一个主线来牵连,看的时候只是直观一场接着一场;爱情、亲情,山歌、战场常识也是明显感觉根本没有用心去重整,夹杂得粗糙且随意。更不要说极度夸张和不写实的杀野猪情节。
电影方面暂时想到的是这四点。
主旋律电影要怎么拍?要是没有打动人的朴素的、真诚的、平易近人的感情流露,只是为了塑造高大上的形象而塑造,本身就已经正在逐渐毁掉这个题材。自己把自己束缚住,最后只能路越走越歪。
一句简简单单的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就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情,这说明尊重过往的真实的历史、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是完全可以打动观众的。创作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扎进人民里、扎进历史里,发掘真正的力量和共情,以量贩式的粗糙思路搞主旋律是极其不负责任、极其挥霍积累的历史财富的事情。
我相信观众群体一定会为还有瑕疵的真情、真实、真诚买单,但也一定会唾弃肆无忌惮的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