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海伦·米伦詹姆斯·克伦威尔阿历克斯·杰宁斯麦克·辛罗杰·阿拉姆西尔维娅·西姆斯蒂姆·迈克穆兰罗宾·索恩斯道格拉斯·瑞斯帕特·拉法恩格雷·欧布莱恩海伦·麦克洛瑞马克·巴泽利朱利安·弗思厄尔·卡梅伦艾略特·利维沃尔夫冈·皮索尔斯保罗·巴雷特
类型:剧情传记导演:斯蒂芬·弗雷斯 状态:正片 年份:2006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1866264热度:153 ℃ 时间:2024-08-15 13:22:04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胡越的故事国语
猛鬼殿4
奔流犬:先生归来
三人行(粤语版)
回家的路
火云端
A political thriller. T...
播放指数:999℃
20年前高中时读《傅雷家书》,让我过目不忘的词汇就是:“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这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处世态度,也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人们身上常见的特征。这个词汇用在Helen Mirren扮演的伊丽莎白二世身上倒很贴切。
电影从首相布莱尔上任开始,随即黛安娜的去世无疑似一枚重磅炸弹落在白金汗宫草坪上,媒体狂轰乱炸,民众穷追不舍,不断考问皇室态度。在高涨的“虚拟环境”下人们的情绪里,民众已经把黛安娜当作灰姑娘,王室婚姻的受害者。
女王还天真地以为人民还是她五十年前上任时对她顶礼膜拜的民众,私生活不检点的前王妃、前儿媳妇被狗崽队追逐致死不过是自己家庭私事而已。
女王如果读了美国新闻学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的《公众舆论》,和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的《乌合之众》,处理这场王室危机公关事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吧?
他们还在皇家园林打猎休假之时,外界已经舆情鼎沸了。好在还有首相,年轻的首相抓住一切机会进言,挽救了王室形象于危难之中。
最难忘的一幕是女王独自驾车在皇家御园的山峦和溪流中驰骋,在河滩上抛锚等待救援时,她看到了拥有14个叉的雄鹿,他们俩目光对视力了一会儿,女王眼睛湿润了。
Helen Mirren诠释的女王比女王自身更符合人们心中对女王风范的期待吧?
整部片子流畅、清新、优美,矛盾处理和解决都消于无形。暗自感叹,只有英国能拍出这种味道的片子啊!
2007年1月22日伦敦雾
她没说错。但是她错得厉害。
她没有得到她一贯事奉,也一贯爱戴她的,“她的人民”所给予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她简直是“不合时宜”“不识时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所信仰并身体力行的“低调和隐忍”,“职责第一,个人第二”成了授众人以攻击口实的把柄。她也没想到,不止大英国昨日的辉煌已成历史尘烟,英伦文化最后一点精神底蕴也如西行落日,在慢慢消散它的余晖。
这是一个高唱展现自我,宣扬离经叛道的年代,人们需要的是倾泄,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情感,无语承受误解。传统很苍白,尤其是当其面对现代传媒机器的强大。观念其实早已改朝换代,想要颠覆的也不仅仅是区区英国王室所代表的君主制。人民不答应她独自处理家事,因为平静与沉默一向有很高的机率被当作“冷血”看待。
一个老人最终只得选择了退让。英国皇室老了,她的时代一去不返。但与其说王室没落,女王屈膝。倒不如说是她所代表的内敛行事的原则与方式的没落。是以她对她的首相说:不,这不是谦逊。是屈辱--忍辱常常跟随负重之后。它们相伴偕行。
她不要趋附于政治企图和媒体企图联手制造出来的“大悲大哀”,这种万人空巷,齐声歌哭的举动,不知怎么总让我联想起文革,都是属于轻易被煽动起来的集体性狂热。从不认为一场举国发烧事件能给什么深邃的主义或者情感找到出路。“革命”这个词听起来总是轰轰烈烈、一片绯红,相当蛊惑。但是戴妃事件中,我看不到什么是有别于偶像崇拜。
一个自主脱离王室的人,究竟需不需要在其死后,从新回来享受当初所誓言要放弃的整套王室的尊贵?答案应该是否。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戴妃本人的授意。我想她若是泉下有知,也许,只是也许,会从棺木里坐起,扬手告诉众人莫以她的名义谋自己利益,妨死者升天,耽误她匆匆赶路。
偏巧的是,正好在之前的不久偶然在电视上看了戴安娜的传记,我忘记了那是英国的哪个电视台做的,只是除了大量的事实报道外,戴安娜当年在电视上做的访谈以外,还访问了戴安娜很多的生前好友,这样串起来的一个叫做戴安娜的女人的人生,突然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然后再看这部名为《女王》的电影,更是感慨,可以说,不对戴安娜有多一点了解的人,是不会真正看懂这部电影的,只是他们并不知道。
1981年,和查尔斯王子举行世纪婚礼的时候,这个叫戴安娜的灰姑娘只有20岁。当时有多少女孩曾经羡慕她的好运气,很多年后,事实证明这是她人生中最错误的选择,然而当你在二十岁的时候,如果你不是特别强烈的爱着其他的某个人的话,又有几个女孩能够有力量去拒绝大不列颠帝国未来的国王的求婚的。当年的卡米拉和查尔斯正热恋的如火如荼,女王为了拆散这两个人,责令查尔斯成婚,那就结婚吧,查尔斯最后选择的戴安娜。有一种说法是,连戴安娜都是卡米拉替查尔斯选的,因为比起那些绯闻满天飞,风情万种的贵族家女孩来说,戴安娜像一个纯洁的洋娃娃一样不谙世事,将来会很好摆布。这样,即使查尔斯王子结婚了,对于卡米拉来说,他也是牢牢被自己抓住的。
据说戴安娜知道这个真相后完全抓狂,是可忍,孰不可忍啊。我个人是相信这种说法的,当然很多人可以不相信,但是卡米拉从头到尾都横在查尔斯和戴安娜中间,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很多人都对这种东西司空见惯吧,在王室,在政坛,这样的三角关系,绯闻韵事,不过是花边点缀,按照“潜规则”,你理应维持婚姻以及面子,保持沉默,当然,作为交换的条件,你也许也可以拥有你自己的“奸情”。然而戴安娜开始的时候没有这样做,她要爱情,也要婚姻的忠诚,比起那些皇室的成员来说,她太真实,太单纯了,也太要强了,她无论如何也夺不回查尔斯的心,在这段婚姻里,身为英国的王储妃,竟然数次试图自杀。另一方面。她又要强得一定要和女王抗衡,并把一切的真相说了出来,公开给查尔斯难堪,所有的人都恼羞成怒了,特别是女王。最后戴安娜也找了一个自己的情人,但却不幸的很,这件事被媒体曝了光,英国人在一夜之间知道了他们的王储妃的情事,女王当机立断做了一个决断,一脚把戴安娜踢开。下令查尔斯王子与其离婚,这场离婚大战,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血腥的离婚。
一段错误的婚姻不应该毁灭人的一生,妓女尚可弃暗投明,从头来过,然而戴安娜却不可以。离开查尔斯之后,她爱上了她的牙医,那是个中东人,留着一脸络腮胡子,看上去普通平凡,面目模糊。她的朋友们也这么说,完全看不出那男人到底有什么好来,但是她就像一个小女人一样爱上了那个男人,给他写热情洋溢的信,打电话,送礼物,跑到那男人的诊所去“看牙”。但是她想做一个普通女人,过普通女人的生活,又普通女人的爱情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记者们不放过她,对她进行围追堵截,牙医男朋友要藏到她汽车的后备箱里,才能躲过记者们的长枪短炮,这样子的爱情,结局会是什么样子的,可想而知,牙医男朋友最后抛弃了戴安娜,他的确太普通,没有力量给她她想要的支持和保护。后来,好像戴安娜还交过一个普通人做男朋友,记得好像一样是个中东人什么的,也是一样的全情投入,一样的被抛弃的结果。
再后来,戴安娜的绯闻对象几乎就都是非富即贵了,从前我总以为这是她的选择的结果,现在才知道。不是她不渴望平凡的爱情,是平凡普通的男人都没法要她,也保护不了她,她已经没有了平凡幸福的可能,但是她太想幸福了,努力抓住生活的浮木,不让自己沉下去,她善良,真诚,努力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努力实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希望自己对别人有用处,希望能为人们做有意义的事,她不顾危险的去探访艾滋病人,走进雷区,希望做个好母亲,希望被爱,也努力的去爱别人,在后来,她所做的这一切,完全是出于她自己自愿,而不是身为王妃的一个任务。但媒体永远关注的是她的绯闻,她和英国王室的关系,却从不像她希望的那样,关注她所做的其他事情。从她的谈话里,你就知道她一直活在王室的阴影里没有真正走出来过,因为她知道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幸福的在一起,她知道女王高高在上,一言不发,在冷冷的看着她,看着她将怎样自暴自弃,怎样的自甘堕落的沉沦下去。这样的一场在两个女人之间的较量,她实际上是无论如何都输惨了的,直到她死的那一天。
作为威尔士王妃失败的一生,最后得到了无上的荣耀,这荣耀来自人民,人民爱她,是因为她除了是威尔士王妃以外,她还是一个和所有人一样的活生生的女人,一个有爱,有恨,却依然从不虚伪,相信善良却饱受伤害的女人,还因为,她与人民的亲近,是出于她心中的爱,而更多的王室成员做这些,是出于身为一个王室成员的责任。在政治的世界里,她是最不政治的一个人。人民不是傻瓜,人民的心,体会得到。我们当然不能说女王做错了什么,查尔斯做错了什么,他们只是做了身为他们会做的事。只是也许直到女王走到白金汉宫悼念的花海前的那一天,她才真的明白,她实在低估了她这位前儿媳的魅力,她并没有赢,且永远也不会再赢。
回到电影之中,最好的结尾,应该是戴安娜最后那一回眸的瞬间,而后面女王为自己做的解释实在是有些狗尾续貂。我觉得老太太其实什么都不用说。当然,谁让这部电影叫做《女王》呢,死者已逝,生者还要为一切解说。其实你很难说到底谁是错的,然而至少我们必须承认,只有在了解了那些尘封的往事之后,作为一名中国观众,你才会懂得英国人对待戴安娜的感情,才会懂得,为什么人民会指责王室,会觉得王室对黛安娜的悲剧,是负有责任的,才会懂得电影中的很多镜头,女王的表情,其实是多么有趣,多么的意味深长。
杜拉斯曾经说过,“女人最大的愿望,是被人爱。”那晚看戴安娜的访谈中,她的一个生前好友最后说了一句话,“也许她这一辈子,唯一真正爱过的人,只有查尔斯王子。”。
联想起戴安娜的一生,这句话听着,真是让人郁闷极了。
现如今,小王子们都长大了,查尔斯和卡米拉终成眷属了,当年戴安娜的保镖啊管家啊都可以出书了。还有一部叫做《女王》的电影,女主角得了奥斯卡。那个叫做戴安娜的女子,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干什么的呢?我想,这短短的三十六个年头,就这么来了,又走了,做王妃,生下两个儿子,然后离婚,然后暴毙。她的人生,可否有过更长久一点的幸福的时光?她的人生,竟然和所有的普通人的人生一样无法自主,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也是来打酱油的吗?
答案,也只有在风中飘逝了。
然后事情就开始往奇怪的方向发展
各国领导人们纷纷致辞
各种组织蠢蠢欲动
人民涌向街道,露宿街头
只为了向一个 仅仅在电视上看过的人 表示哀悼
人们攻击皇室,攻击女王
仅仅因为女王没有向前王妃的死公开表示哀悼,,,
女王说,我难道没有独自哀悼的权力么?
难道黛安娜没有和我儿子离婚么?
难道我就非得哭给你们看么
民众说,对
你得搞个直播秀
否则谁知道你有没有伤心过
女王说,我已经不明白我的国民了
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不怎么检点的前王妃的死
会变得如此重要,如此夸张,如此莫名奇妙
即使她人再美,功绩再大,心灵再崇高
也没有这么夸张吧
我想她不明白的是,在这个时代,悲伤也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娱乐了
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对着镜头老泪纵横,指责皇室是多么没有同情心,居然不肯为黛安娜降半旗,我很阴暗的揣摩,她回家后第一件事是不是问老公
“有没有看到我上电视?”
那个悲伤的一边哭一边用标准动作把花放在墙边的中年男子,是不在是一边暗爽
“老子终于出名拉”
《乌合之众》的作者能活到今天,黛安娜的死将是个多么完美的例子:
群众作为一个整体成为全新的,摧枯拉朽的力量
即使女王也不能幸免
群众的智力远远低于个人,感情用事,不可理喻
黛安娜死又关女王什么事了,你们以为是看8点档么?婆婆与小姑升级版?
黛安娜不是已经与皇室脱离关系了么?皇室为什么要公开哀悼?
你们不是在花圈上写着“they don't deserve you”为什么又逼着they给她办葬礼?
女王就不能不喜欢黛安娜么,世界上讨厌媳妇的婆婆她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民众不关心事实真相,民众不需要沉闷,民众要的只有一个,就是娱乐。
民众要阴谋,要戏剧,要冲击性
民众要一个最终BOSS,把这个8点档演完
李志在歌里唱,谁的父亲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
我能理解各种各样的悲伤,毕竟生活充满着不如意
但我不能理解为一个“仅在电视和花边小报上看过的女人的死”而成群结队的,作秀似的悲伤
我坚持认为
真正的悲伤,是个人的,私密的,不可言说的
不是群体的,电视直播的,叫嚣喧天的
后者是娱乐,不是悲伤
编剧无疑是很下心力的,以女王与新任首相布莱尔的关系为主线,中心事件戴安娜王妃之死只不过是考验两人关系的试链。1997年5月30日,新任的工党首相托尼·布莱尔带着夫人切丽拜见女王。女王对以改革派面貌出现的布莱尔毫无好感,礼貌却傲慢地坚持称呼他为“MR BLAIR”而不是tony。在宫廷礼仪上,布莱尔被她摆布得很是有些“下马威”了,然而一切不过是女王为了掩饰她的不安。布莱尔的改革口号、切丽明确的反君主制态度,都让这位在位2500个星期(小布在做女王工作的时候恭维的用语)、历任十位首相的女王感到了宝座的威胁。
时代不同了,君主制的废立成为掌权者一念之间的事,而可悲的是如今掌权者不是她。女王不掩饰对丘吉尔为王室尽心尽力的怀念,与布莱尔抢夺“任命”还是“请求任命”的主动权,嗤笑切丽笨拙得摇摇欲坠的屈膝礼,她无非是借此提点布莱尔她所拥有的传统——当然,她唯一的依靠也只不过是传统而已。
然后时间就来到了1997年8月30日,三个老人家(王太后、女王和菲利浦亲王)对戴妃的死表现得相当漠然,布莱尔坐不住了。一周之内,首相与女王之间三个电话,将英国这个古怪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权力分配表现得淋漓尽致。女王开始是打定主意不回应,她的理由很正当,Diana已经不是王室成员,不需要王室有任何反应,于是布莱尔开始补白,发表了“人民的王妃”的谈话。然而正像布莱尔所说,人民希望听到的是他作为首相所不能给予的,铺天盖地的媒体质问“女王在哪里”,即便是代表女王的张伯伦也在众人压力下被迫决定为戴妃举行国葬,王太后愤怒“这本是为我准备的”,女王呢?忍了。她带着一家人去温刹堡避风头,也不想看见白金汉宫门口越堆越多、多到要迫使卫兵从北门换岗的悼念鲜花。然而对于群情激愤的民众来说,这还不够。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小布最后一个具有压力的电话中以命令式口吻宣告的,一面四百年中从来没有为任何王室成员逝世而降落的旗帜降半旗,女王发表电视讲话并亲自出席戴妃的葬礼。
不是如此,英国将有四分之一的民众嚷嚷着废除君主制;不是如此,女王所希望尊崇的传统将被连根拔起——她所执着的不过是作为女王的自尊与脸面;然而不放弃自尊,连女王的位置也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女王在温莎的日子绝不可谓轻松,她心情急躁步履匆匆,自己将吉普车开到爆胎,心情差到极点。看到女王在河边哭泣,对比到王太后关心的葬礼,菲力浦亲王关心的麋鹿,还有查尔斯王子并不高明的首鼠两端——原来女王的同盟者,还真只有首相而已。
布莱尔当然有私心,虽然影片中他的政客面貌更多由智囊团的热衷来表现出来,唐宁街刚开始对女王的冷漠倒是袖手旁观的,因为两相对比唐宁街会赢得更多尊重。然而之后,当人民开始置疑君主的存在,权力真空造成的动荡也并不是这一届守成的政府图谋之中的事,布莱尔的态度堪称鞠躬尽瘁了。小布在影片中也有性情中人的一面,尤其是切丽不以为然的手,小布说“我们怎么能强求一位女王哀悼背叛她的人,她(Diana)把她(Queen)赋予的荣誉和地位扔在她脸上”,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相信他是真心的。切丽很迷惑,责问他十个月前的改革者面目何在,为什么所有的首相最后都站在了女王的一边?——很容易解释,因为他们相同的都是政客,他们都号称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彼此理解在这个口号背后的风险和牺牲,所以他们彼此理解,最容易合作。
政治生态中每个人都是奇怪的,影片中最两面的角色是查尔斯王子。在戴妃死的问题上,他倒是表现出了与我们印象中的负心汉截然相反的悲伤,而且是第一时间,——应当是真心的吧?然而说到戴妃的葬礼,绝不是像他所宣称的“为未来英国国王的母亲举行国葬”那样堂皇,那场戏相当讽刺,查尔斯王子坐在一旁,秘书看着他的脸色挤牙膏似的与布莱尔通电话,暗示两相合作——很明显,他也想通过戴妃的死从母亲的阴影后面走出来——她不是一个一贯为人民爱戴的女王吗?这一次,他们不喜欢她了。我与她不同,应该会喜欢我吧。——何其笨拙与无奈的政治空间啊!历史给予了他的舞台这样狭小,如果他死硬到底至少可以赢得尊严,然而他却要笨拙地玩弄权术,难怪连小布都要鄙视他了。
影片带来的反思实在太多,除了权力,还有身为女王的哀伤。菲利浦亲王是个死硬到底的家伙,他穿着苏格兰短裙,活脱是那个时代的活化石。他不能成为女王在政治上的参赞,但起码是一个同盟者,他有着老一辈的政治智慧,例如他对媒体的煽风点火表示愤怒。女王要面对属于历史的母亲和丈夫,还有表情闪烁的儿子,以及只手操纵存废的首相,还有她已经越来越看不懂的“人民”。她相信自己是全身心爱戴他们的,她“责任第一,个人第二”,他们却离她越来越远,她感到了被抛弃的惶惑。
媒体,人民,反而成为影片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对立面。他们口口声声要废除王室,殊不知Diana所有的荣耀都来自于王室的存在。他们作为普通民众蝇营狗苟地生活,唯一的乐趣是通过爱戴传奇来体现自己的存在,这样的民主,是不是类似于如今的草根英雄?十年前还没有“捧杀”一词,Diana如此善用传媒提高声望,却不得不以与保守的婆家鸿沟渐深为代价;她赢得人民的爱戴,同样的人民悼念她却也为女王献花。还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王室的存在,伊丽莎白女王照样可以凭产业养尊处优,Diana却将不为人知,又怎么可能成为大众的偶像。至于“人民”,在一片悲惨的人生道路上,又何来八卦的乐趣,何来是非的争辩呢?
看透了五光十色之后,也不过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女王经此一役,大概真的是看透了一切吧,旗子可以降,恶言可以听,为什么不能让卡米拉嫁进来呢?怪只怪自己卖与帝王家,打着一份世间最特别的工……
好久没有这么罗嗦了,好久没有看到这样容量丰富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