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胡越的故事国语
猛鬼殿4
奔流犬:先生归来
三人行(粤语版)
谁的孩子
火云端
韭菜花开
牛油果的硬度
一曲秦腔
流氓世家
稚嫩聲音發出的是鄉土的原音,
鄉親對她說,
你不是這裡的。
身分證上註明的首字母R,
香港對她說,
你也不是這裡的。
身份糾纏著從一九九七到二零一七,
她們努力拉著這座城,
就在螢幕前晃呀晃的,
像載著細妹和父親的船。
偷渡客扮起武松,
巷弄陽光裡,
他甩掉那一刻的痛苦。
記憶穿過二十載,
斜坡初秋中,
他拿出卑微但小心包好的利是,
輕聲喚著,
嘟囔著對往日的虧欠,
安撫著那一刻的靈魂。
香港沒有故事,
是故事構成了這傷城,
他起,他落,但他不會死。
今夕是何年。
導演首部長片,我的HKAFF2023的最佳,是寫給自己也是所有構成香港的人的史詩。這時間之河泥水中掙扎著太多大妹細妹,父親母親,一個漩渦也許他們便再無機會反轉,也許⋯⋯也許不敢繼續想下去,只能將他們的生命記錄下來,譜成音樂,平淡,緩慢,只有懂的人才聽得出,那哀嚎和哀傷在噴湧,而那些兜轉繼續奔流的人,來不及收拾,只能「做」下去,來祭奠,思念,沈默。但願人長久罷。
P.s. 映後談除去吳慷仁所有人到齊,關導也難得咁開心。真的沒想到導演第一部作品就能如此優秀,讓我不禁想起關導的「甜蜜蜜」,這部當然更加悲情和克制,當然吳慷仁和所有演員的演技都是一百分也添色許多,五????無疑,讓我看到香港電影繼續的光。
故事铿锵有力,足以打动人心。电影完整记录着湖南的一家四口辗转移民至香港生活的20年间的变迁故事,多种方言相互交织:湖南话、粤语、普通话、日语,使得其更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味道,每位演员都真真切切将自己赋予了每个人物,真挚且动容。nn电影通过三条时间线进行记录,1997年,2007年,2017年,整整20载的时间与光景,承载的是一家四口的爱,感受到既温馨又温暖。nn电影里给我触动最大的几位演员是吴慷仁饰演的父亲、饰演子圆和小妹幼年时期、中学时期以及成年时期的几位演员。电影映后谈时,听导演祝紫嫣说这是吴慷仁第一次挑战父亲这个角色,演绎地好成功,各种父亲的细节全给把握住了,通过介绍父亲的三次入狱,让小编每次的感受截然不同。nn第一次入狱是1997年,记录着这个家庭搬到香港开始移民生活第一年,对两个女儿是百般呵护,对妻子是百依百顺,但是因偷窃而导致入狱;第二次入狱的时间来到了2017年,因吸毒而导致入狱;第三次入狱,是当小妹问道年迈的父亲最早的一次入狱,在父亲的讲述下,说自己是20岁入狱。电影不仅仅是从这三次入狱进行描述,其实片中还有多处细节也很戳人,比如:父亲给大女儿子圆印刻全世界唯一的手表;麦当劳买套餐给大女儿子圆和小妹最好的玩具,一碗水端平;成年后的大女儿子圆和小妹同父亲一起饮茶,虽然子圆对父亲满是悔恨和埋怨,但是真正放下隔阂,父女间的和解令人为之动情;临近结尾,父亲的手机屏保是一家三人饮茶时拍的合影等等,从侧面反映了父亲给予女儿最好的爱护,女儿们的乖巧懂事给予父亲莫大的动力。nn饰演子圆和小妹幼年时期、中学时期以及成年时期的几位演员。演绎都很出色,俗话说: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电影真正诠释了这一点。大女儿子圆幼年时期父亲在超市给她偷拿想吃的饼干、给她印刻的全世界唯一的手表、给她唱武松打虎的故事等等;中学时期,父亲吸毒,遭毒打,在小妹的说服下借给父亲500块钱,这期间她有过悔恨和埋怨;成年时期,临近结尾她与父亲间的对话以及回到湖南老家再看与父亲的合照,听伯伯说后山的野百合因山火被烧,那个一直挂在父亲嘴边的美好回忆渐渐消失殆尽,令人泪眼婆娑;小妹更多的是给予父亲陪伴,成年时期的描述显得更清晰明朗,幼年时期、中学时期的介绍反倒是只言片语,成年时期,父亲步入老年,但小妹一直关爱着父亲,看父亲家里的电扇不能使用,小妹随之买了一把新电扇,父女之间坐在家里吹电扇的那份融洽感足以令人动情。nn个人认为电影有四点不足:一是母亲介绍挺少的,默默照顾两个女儿在香港上学,供吃供穿,抚养她们长大,作为一个女人真不容易,前两段衔接还可以,但是第三段说改嫁了,这时感觉衔接不太流畅了;二是时间的跨度过大,有些地方一笔带过,衔接上不太紧凑;三是略显平淡了一些,感受很缓慢很拖延,此外给我的感受是缺少戏剧冲突,仅此一处,1997年的时间线,父亲母亲吵架多多少少有点冲突;四是针对子圆和小妹受到同学的排挤,对于是大陆人还是香港人的争论,让人感觉不适。nn综合来讲,如果满分10分,我给7.5分,吴慷仁父亲这个角色很出彩,1997年,2007年,2017年,整整20载三个时间点跨度切换自如,再次呈现了“教科书”般的演技,赞!nn附:2023香港亚洲电影节闭幕式电影《但愿人长久》影票、现场主创见面会照片、与关锦鹏导演合照照片,以此纪念!
节奏非常慢,开头圆圆探监之后坐公交上看窗外景色的镜头就看得出。而且是没有什么动作变化的长镜头。
我是看哭了的,佝偻的爸爸让女儿们早点回去不用管自己、圆圆回忆起壮年时期的父亲。这些强烈的印着时光痕迹的对比都挺心碎。
不过爸爸教女儿偷、吸毒、满足不了就打骂家人…那部分我真的觉得在这个家庭生活好累。而妈妈是那个为家庭一直付出的人。但是到了影片后面,一句妈妈改嫁就没了后闻,曾经无恶不作的爸爸却被原谅了…多交代点姐妹跟妈妈的关系我还不会那么难受。
07年的圆圆爱上一个流氓,我心里想Ohno,你看看你爸怎么对你妈,你就会见到将来。17年的圆圆成了导游,害怕稳定的关系。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成年演员有很严重的台湾腔,让我有点出戏哈哈哈,因为设定是湖南人。
4.12 1010于康城。以为chilli哭了,但她说是打哈欠太多。c猜测妹妹为什么入狱,很不爽电影没交代“读了那么多书还不是要上庭”这点,以及突然离世的父亲。本来是回去探奶奶的,怎么就变成他去世了,她觉得没铺垫很奇怪。但我觉得还好,生活本来就不可测
“你第一次坐牢是什么时候?”
“很早了,二十几岁吧。“
2017,小女儿问出这话的时候,他已经六十多了,至少三进三出了,女儿们近三十年的成长时光里,他出现在进进出出监狱的间隙里,每一次都像台风过境,在女孩心里留下满地狼藉,还有微弱的爱的证据。
两个小时的电影细节刻画得足够多,可以清楚勾勒出林觉民这一生的轨迹。
1997他四十出头,二十几岁时打架坐牢,所以大约是改开后的80年代初,那时到处严打,流氓罪随时能要了他的命,除了出去,他没有第二条路。下海经商没本钱,但“海”的彼岸是另一个世界的香港,值得玩命搏一博的地方。
所以胆小的人也敢偷渡去香港,不是因为胆子变大了,是孤注一掷。去到了能做什么呢?一个外来的混子,说着听不懂的语言,只能在最底层游荡,直到有一天拿到R开头的身份证,摇身一变成为“香港人”,大摇大摆回乡娶妻生女,再把她们接来,哪怕是住狗窝,都是鱼跃龙门了。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上的毒,可能来自底层游荡的“职业伤害”,或者是不学无术的误入歧途,总之故事的开始时,他就成了在家阁楼上吸毒被大女儿撞见、带着孩子偷东西的人渣爸爸了。
但那时他还算是个好爸爸,接来了小女儿,一家团圆,花十九块半给女儿们买一个欢乐儿童餐,他只买得起一个。懂事的大女儿会把东西让给妹妹吃,会在爸爸打妈妈时保护妈妈,在他被带走时清醒地睁着眼睛,听着自己的世界开始崩塌。
大女儿,子圆,和名字相反,她的人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已经残缺不堪
小女儿,子缺,她那时还不懂事,被妈妈姐姐保护着,也还圆满着
女儿的名字如同月阴晴圆缺,而他们家,圆的时候极少极少,因为他一次又一次的“进去”。
十年后他出来,她们已经长成了花季少女,本能地厌恶他,难以启齿但割舍不下,他继续吸毒,被大女儿丢掉毒品时会发疯打人(但打人究竟只是出于毒品被丢还是因为被大女儿污蔑偷钱买毒品,我想后者更有可能),但又会在清醒时还钱给她,写下字条,“剩下的三百,爸爸尽快还你”。
不久后他再次消失。
又是十年,他再出来已经变成老头,妻子改嫁。大女儿当导游满世界飞,在东京有固定炮友,但不付出感情,小女儿读了大学参加社会运动,不知是否因为这个面临诉讼。他透过小女儿约大女儿得闲饮茶,他没有大女儿的手机号,在家门口等她,给她一个生日红包,然后突然死亡(他的死因没有交代,但他死前再一次拿起了枕头,那个藏毒品的枕头,我想应该是吸毒过量死的吧,我不懂为何他还会再吸,或许他就是冲着死去的?)。他死之前,手机的桌面是和两个女儿最后的,可能也是唯一的一张合照。
子圆始终站在风暴的最前线,承受最直接的伤害,8岁亲眼目睹他吸毒偷窃打妈妈,亲耳听到他被抓走,也会被带去监狱看他;18岁被他殴打,伴随着一句猪娘缺的,在脸上留下伤疤,被像他一样偷东西的初恋伤害;28岁不信任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带着坚强的面具一个人生活,隐忍着对他的复杂感情,那感情微弱到如同手上被咬的牙印,二十年后突然在遥远的东京隐隐作痛。对她来说,他是个烂人超越了他是个偶尔温柔的爸爸,只能在漫长的恨里寻找些微爱的证据。
子缺始终在风暴外围,所有伤害都被姐姐缓冲,小时候不懂事,少女时天真善良,会为毒瘾发作的爸爸跟姐姐借钱,会为了不被R开头的身份证嘲笑而融入主流社会,考大学,参与社运,对爸爸的关心直截了当,对她来说,他是一个对他还不错的爸爸。
子缺面临诉讼,所以最后是子圆一个人代替他回了湖南老家,但后山的野百合早就被烧光了再也不会开花,相册里的照片还停留在八岁那年,她对他的爱开始消失的时候。
最后她一个人坐上八岁时一家三口坐过的电梯,电梯上升,窗外的香港霓虹闪烁,那年的短暂美好她以为早就忘记了,但这一瞬间又全部回来了,只是最后她只剩自己一个人。
他真的好烂好烂,亲手毁掉了全家人幸福的可能,子圆用了二十年也没办法弥补心里的缺口,那块缺口来自一个“但愿人长久”的心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97到2017 子圓隨父母從湖南到香港,最後子圓獨自一人再回到湖南,也把父親的骨灰帶回了他的根(實際在台南拍攝,不違和,美術做的很棒,同時也讓人感慨。)
20年一家四口的變化,兩姐妹的成長,香港的變化,濃縮到2個小時裡。
中國人的家庭感情,本身就是一部愛恨交織的交響曲。
這部片裡面好多情感的刻劃都特別細膩:
-兩姐妹和母親對吸毒父親的恨,在少時疏離的恐懼裡,在毫不客氣的出手中
-父親對妻子不理解自己以及埋怨的恨,看著長大的大女兒跟妻子越來越像並且質疑嫌棄自己的恨
-父親對姊妹倆的純粹的愛,在開心樂園餐想多加一個玩具的心裡,在那個親口烙印的獨一無二的手錶裡
-年老的父親出獄後,妹妹去看望父親,不僅已經提前交了電費,還帶去了叉燒和食物,看到風扇壞了立馬在樓下買了一部新的。兩人一起坐在床上吹風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那種童年時簡單的溫馨又回來了
-最後在山間小道姐姐跟父親告別,因愧疚而送,不好意思收的紅包,這是父親欠下的,姐姐收下後,也算是還清了少年借父親錢去買毒的那筆帳,當然無法一筆勾銷,但心裡算是和解了
-還有父親和朋友輝叔的互動,雖然不是所謂什麼好勾當,但那種互相關心陪伴卻也在字裡行間
恨和愛,都充斥在這個小的轉不開身的劏房裡,也深深地烙印在這一家四口的心裡。到最後,這個在姊妹倆成長中缺席的父親,這個「過街老鼠」一樣被她們看不起的父親,依然在撥動著她們溫暖善良的心。
另外在語言上,粵語、湖南話、普通話的自然切換也非常有意思。什麼時候講什麼話也代表者人物的心態以及身分認同的微妙情緒。兩姐妹在家時妹妹堅持要姐姐跟她講粵語,因為妹妹希望她們能成為真香港人,不被排擠,被這個社會真正的接受。
年老父親出獄後,姊妹倆跟她單獨的相處中,都是湖南話居多(這時父親已經想回湖南老家,認為自己也不太屬於香港了,而湖南話也是維繫父女感情,提醒他們終究還是一家人的紐帶)
蛻變後的子圓出現在那個她曾經掛念著的老家,仿若隔世,這時她說著一口流利的湖南話,重溫著那些塵封多年的熟悉感,彷彿終於為一切畫了一個句點。
欣賞導演用了許多的細節去體現和表達人物的內在認同,例如:
-輝叔說死後要把他的骨灰撒在維港,就算他說自己是過街老鼠,但他也認為自己是屬於這裡的。
-父親還錢給女兒,留的小紙條寫的是簡體字
-妹妹成年後家裡牆上貼的海報(新界東北抗議),代表妹妹在意香港,努力爭取權益
-(後續補充)
喜歡這部片裡面好多文學的象徵,Fly me to the moon和但願人長久相得益彰,子圓子缺的名字象徵月有陰晴圓缺,圓缺都是重要的存在。導演的文學院背景果然讓影片增添不少詩意和情懷,下一步想去看原版小說。
-
紀念20240113高先電影院映後見面會 - 見到導演祝紫嫣和關錦鵬監製,袁澧林,謝詠欣都有到場,兩位和導演看起來很friend,互動很可愛。
在提問環節中我問了導演一個問題,片中幾次有人問子圓妳是哪裡人,她都避而不答。我相信不同成長階段的子圓一定有著不同的答案,最後團友問的時候,她內心的答案是什麼,她是怎麼想這件事情的?
導演的回覆讓我印象深刻,她說身分認同這個問題會一直存在,子圓漸漸地發現原來不只是她,在日本的台灣人,在香港的日本人等這樣,這是流動的異鄉人們共同面對的議題。我們都曾因我們的出身去界定我們是什麼人,但當你深深關心你成長的這篇土地時(就像細妹)你是不是也是這裡的一份子。所以我想子圓會說,我是湖南人,我也是香港人。
我想,這種認同感,取決於你如何看待自己與一個地方,一個標籤的關係。xx人不能完全界定你自己,詮釋你自己。因為,你是妳自己。
電影院坐第一排第一個成就達成!扭著脖子看的好累,但超級值得!!
A political thriller. T......
播放指数:999℃
《但愿人长久电影版》 中字在线观看 - 剧情片 - 经典影院 - 最新抢先电影 - 最新好看的经典影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http://www.jd773.com/vodplay/107630-1-1.html
稚嫩聲音發出的是鄉土的原音,
鄉親對她說,
你不是這裡的。
身分證上註明的首字母R,
香港對她說,
你也不是這裡的。
身份糾纏著從一九九七到二零一七,
她們努力拉著這座城,
就在螢幕前晃呀晃的,
像載著細妹和父親的船。
偷渡客扮起武松,
巷弄陽光裡,
他甩掉那一刻的痛苦。
記憶穿過二十載,
斜坡初秋中,
他拿出卑微但小心包好的利是,
輕聲喚著,
嘟囔著對往日的虧欠,
安撫著那一刻的靈魂。
香港沒有故事,
是故事構成了這傷城,
他起,他落,但他不會死。
今夕是何年。
導演首部長片,我的HKAFF2023的最佳,是寫給自己也是所有構成香港的人的史詩。這時間之河泥水中掙扎著太多大妹細妹,父親母親,一個漩渦也許他們便再無機會反轉,也許⋯⋯也許不敢繼續想下去,只能將他們的生命記錄下來,譜成音樂,平淡,緩慢,只有懂的人才聽得出,那哀嚎和哀傷在噴湧,而那些兜轉繼續奔流的人,來不及收拾,只能「做」下去,來祭奠,思念,沈默。但願人長久罷。
P.s. 映後談除去吳慷仁所有人到齊,關導也難得咁開心。真的沒想到導演第一部作品就能如此優秀,讓我不禁想起關導的「甜蜜蜜」,這部當然更加悲情和克制,當然吳慷仁和所有演員的演技都是一百分也添色許多,五????無疑,讓我看到香港電影繼續的光。
故事铿锵有力,足以打动人心。电影完整记录着湖南的一家四口辗转移民至香港生活的20年间的变迁故事,多种方言相互交织:湖南话、粤语、普通话、日语,使得其更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味道,每位演员都真真切切将自己赋予了每个人物,真挚且动容。nn电影通过三条时间线进行记录,1997年,2007年,2017年,整整20载的时间与光景,承载的是一家四口的爱,感受到既温馨又温暖。nn电影里给我触动最大的几位演员是吴慷仁饰演的父亲、饰演子圆和小妹幼年时期、中学时期以及成年时期的几位演员。电影映后谈时,听导演祝紫嫣说这是吴慷仁第一次挑战父亲这个角色,演绎地好成功,各种父亲的细节全给把握住了,通过介绍父亲的三次入狱,让小编每次的感受截然不同。nn第一次入狱是1997年,记录着这个家庭搬到香港开始移民生活第一年,对两个女儿是百般呵护,对妻子是百依百顺,但是因偷窃而导致入狱;第二次入狱的时间来到了2017年,因吸毒而导致入狱;第三次入狱,是当小妹问道年迈的父亲最早的一次入狱,在父亲的讲述下,说自己是20岁入狱。电影不仅仅是从这三次入狱进行描述,其实片中还有多处细节也很戳人,比如:父亲给大女儿子圆印刻全世界唯一的手表;麦当劳买套餐给大女儿子圆和小妹最好的玩具,一碗水端平;成年后的大女儿子圆和小妹同父亲一起饮茶,虽然子圆对父亲满是悔恨和埋怨,但是真正放下隔阂,父女间的和解令人为之动情;临近结尾,父亲的手机屏保是一家三人饮茶时拍的合影等等,从侧面反映了父亲给予女儿最好的爱护,女儿们的乖巧懂事给予父亲莫大的动力。nn饰演子圆和小妹幼年时期、中学时期以及成年时期的几位演员。演绎都很出色,俗话说: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电影真正诠释了这一点。大女儿子圆幼年时期父亲在超市给她偷拿想吃的饼干、给她印刻的全世界唯一的手表、给她唱武松打虎的故事等等;中学时期,父亲吸毒,遭毒打,在小妹的说服下借给父亲500块钱,这期间她有过悔恨和埋怨;成年时期,临近结尾她与父亲间的对话以及回到湖南老家再看与父亲的合照,听伯伯说后山的野百合因山火被烧,那个一直挂在父亲嘴边的美好回忆渐渐消失殆尽,令人泪眼婆娑;小妹更多的是给予父亲陪伴,成年时期的描述显得更清晰明朗,幼年时期、中学时期的介绍反倒是只言片语,成年时期,父亲步入老年,但小妹一直关爱着父亲,看父亲家里的电扇不能使用,小妹随之买了一把新电扇,父女之间坐在家里吹电扇的那份融洽感足以令人动情。nn个人认为电影有四点不足:一是母亲介绍挺少的,默默照顾两个女儿在香港上学,供吃供穿,抚养她们长大,作为一个女人真不容易,前两段衔接还可以,但是第三段说改嫁了,这时感觉衔接不太流畅了;二是时间的跨度过大,有些地方一笔带过,衔接上不太紧凑;三是略显平淡了一些,感受很缓慢很拖延,此外给我的感受是缺少戏剧冲突,仅此一处,1997年的时间线,父亲母亲吵架多多少少有点冲突;四是针对子圆和小妹受到同学的排挤,对于是大陆人还是香港人的争论,让人感觉不适。nn综合来讲,如果满分10分,我给7.5分,吴慷仁父亲这个角色很出彩,1997年,2007年,2017年,整整20载三个时间点跨度切换自如,再次呈现了“教科书”般的演技,赞!nn附:2023香港亚洲电影节闭幕式电影《但愿人长久》影票、现场主创见面会照片、与关锦鹏导演合照照片,以此纪念!
节奏非常慢,开头圆圆探监之后坐公交上看窗外景色的镜头就看得出。而且是没有什么动作变化的长镜头。
我是看哭了的,佝偻的爸爸让女儿们早点回去不用管自己、圆圆回忆起壮年时期的父亲。这些强烈的印着时光痕迹的对比都挺心碎。
不过爸爸教女儿偷、吸毒、满足不了就打骂家人…那部分我真的觉得在这个家庭生活好累。而妈妈是那个为家庭一直付出的人。但是到了影片后面,一句妈妈改嫁就没了后闻,曾经无恶不作的爸爸却被原谅了…多交代点姐妹跟妈妈的关系我还不会那么难受。
07年的圆圆爱上一个流氓,我心里想Ohno,你看看你爸怎么对你妈,你就会见到将来。17年的圆圆成了导游,害怕稳定的关系。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成年演员有很严重的台湾腔,让我有点出戏哈哈哈,因为设定是湖南人。
4.12 1010于康城。以为chilli哭了,但她说是打哈欠太多。c猜测妹妹为什么入狱,很不爽电影没交代“读了那么多书还不是要上庭”这点,以及突然离世的父亲。本来是回去探奶奶的,怎么就变成他去世了,她觉得没铺垫很奇怪。但我觉得还好,生活本来就不可测
2017,小女儿问出这话的时候,他已经六十多了,至少三进三出了,女儿们近三十年的成长时光里,他出现在进进出出监狱的间隙里,每一次都像台风过境,在女孩心里留下满地狼藉,还有微弱的爱的证据。
两个小时的电影细节刻画得足够多,可以清楚勾勒出林觉民这一生的轨迹。
1997他四十出头,二十几岁时打架坐牢,所以大约是改开后的80年代初,那时到处严打,流氓罪随时能要了他的命,除了出去,他没有第二条路。下海经商没本钱,但“海”的彼岸是另一个世界的香港,值得玩命搏一博的地方。
所以胆小的人也敢偷渡去香港,不是因为胆子变大了,是孤注一掷。去到了能做什么呢?一个外来的混子,说着听不懂的语言,只能在最底层游荡,直到有一天拿到R开头的身份证,摇身一变成为“香港人”,大摇大摆回乡娶妻生女,再把她们接来,哪怕是住狗窝,都是鱼跃龙门了。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上的毒,可能来自底层游荡的“职业伤害”,或者是不学无术的误入歧途,总之故事的开始时,他就成了在家阁楼上吸毒被大女儿撞见、带着孩子偷东西的人渣爸爸了。
但那时他还算是个好爸爸,接来了小女儿,一家团圆,花十九块半给女儿们买一个欢乐儿童餐,他只买得起一个。懂事的大女儿会把东西让给妹妹吃,会在爸爸打妈妈时保护妈妈,在他被带走时清醒地睁着眼睛,听着自己的世界开始崩塌。
大女儿,子圆,和名字相反,她的人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已经残缺不堪
小女儿,子缺,她那时还不懂事,被妈妈姐姐保护着,也还圆满着
女儿的名字如同月阴晴圆缺,而他们家,圆的时候极少极少,因为他一次又一次的“进去”。
十年后他出来,她们已经长成了花季少女,本能地厌恶他,难以启齿但割舍不下,他继续吸毒,被大女儿丢掉毒品时会发疯打人(但打人究竟只是出于毒品被丢还是因为被大女儿污蔑偷钱买毒品,我想后者更有可能),但又会在清醒时还钱给她,写下字条,“剩下的三百,爸爸尽快还你”。
不久后他再次消失。
又是十年,他再出来已经变成老头,妻子改嫁。大女儿当导游满世界飞,在东京有固定炮友,但不付出感情,小女儿读了大学参加社会运动,不知是否因为这个面临诉讼。他透过小女儿约大女儿得闲饮茶,他没有大女儿的手机号,在家门口等她,给她一个生日红包,然后突然死亡(他的死因没有交代,但他死前再一次拿起了枕头,那个藏毒品的枕头,我想应该是吸毒过量死的吧,我不懂为何他还会再吸,或许他就是冲着死去的?)。他死之前,手机的桌面是和两个女儿最后的,可能也是唯一的一张合照。
子圆始终站在风暴的最前线,承受最直接的伤害,8岁亲眼目睹他吸毒偷窃打妈妈,亲耳听到他被抓走,也会被带去监狱看他;18岁被他殴打,伴随着一句猪娘缺的,在脸上留下伤疤,被像他一样偷东西的初恋伤害;28岁不信任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带着坚强的面具一个人生活,隐忍着对他的复杂感情,那感情微弱到如同手上被咬的牙印,二十年后突然在遥远的东京隐隐作痛。对她来说,他是个烂人超越了他是个偶尔温柔的爸爸,只能在漫长的恨里寻找些微爱的证据。
子缺始终在风暴外围,所有伤害都被姐姐缓冲,小时候不懂事,少女时天真善良,会为毒瘾发作的爸爸跟姐姐借钱,会为了不被R开头的身份证嘲笑而融入主流社会,考大学,参与社运,对爸爸的关心直截了当,对她来说,他是一个对他还不错的爸爸。
子缺面临诉讼,所以最后是子圆一个人代替他回了湖南老家,但后山的野百合早就被烧光了再也不会开花,相册里的照片还停留在八岁那年,她对他的爱开始消失的时候。
最后她一个人坐上八岁时一家三口坐过的电梯,电梯上升,窗外的香港霓虹闪烁,那年的短暂美好她以为早就忘记了,但这一瞬间又全部回来了,只是最后她只剩自己一个人。
他真的好烂好烂,亲手毁掉了全家人幸福的可能,子圆用了二十年也没办法弥补心里的缺口,那块缺口来自一个“但愿人长久”的心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97到2017 子圓隨父母從湖南到香港,最後子圓獨自一人再回到湖南,也把父親的骨灰帶回了他的根(實際在台南拍攝,不違和,美術做的很棒,同時也讓人感慨。)
20年一家四口的變化,兩姐妹的成長,香港的變化,濃縮到2個小時裡。
中國人的家庭感情,本身就是一部愛恨交織的交響曲。
這部片裡面好多情感的刻劃都特別細膩:
-兩姐妹和母親對吸毒父親的恨,在少時疏離的恐懼裡,在毫不客氣的出手中
-父親對妻子不理解自己以及埋怨的恨,看著長大的大女兒跟妻子越來越像並且質疑嫌棄自己的恨
-父親對姊妹倆的純粹的愛,在開心樂園餐想多加一個玩具的心裡,在那個親口烙印的獨一無二的手錶裡
-年老的父親出獄後,妹妹去看望父親,不僅已經提前交了電費,還帶去了叉燒和食物,看到風扇壞了立馬在樓下買了一部新的。兩人一起坐在床上吹風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那種童年時簡單的溫馨又回來了
-最後在山間小道姐姐跟父親告別,因愧疚而送,不好意思收的紅包,這是父親欠下的,姐姐收下後,也算是還清了少年借父親錢去買毒的那筆帳,當然無法一筆勾銷,但心裡算是和解了
-還有父親和朋友輝叔的互動,雖然不是所謂什麼好勾當,但那種互相關心陪伴卻也在字裡行間
恨和愛,都充斥在這個小的轉不開身的劏房裡,也深深地烙印在這一家四口的心裡。到最後,這個在姊妹倆成長中缺席的父親,這個「過街老鼠」一樣被她們看不起的父親,依然在撥動著她們溫暖善良的心。
另外在語言上,粵語、湖南話、普通話的自然切換也非常有意思。什麼時候講什麼話也代表者人物的心態以及身分認同的微妙情緒。兩姐妹在家時妹妹堅持要姐姐跟她講粵語,因為妹妹希望她們能成為真香港人,不被排擠,被這個社會真正的接受。
年老父親出獄後,姊妹倆跟她單獨的相處中,都是湖南話居多(這時父親已經想回湖南老家,認為自己也不太屬於香港了,而湖南話也是維繫父女感情,提醒他們終究還是一家人的紐帶)
蛻變後的子圓出現在那個她曾經掛念著的老家,仿若隔世,這時她說著一口流利的湖南話,重溫著那些塵封多年的熟悉感,彷彿終於為一切畫了一個句點。
欣賞導演用了許多的細節去體現和表達人物的內在認同,例如:
-輝叔說死後要把他的骨灰撒在維港,就算他說自己是過街老鼠,但他也認為自己是屬於這裡的。
-父親還錢給女兒,留的小紙條寫的是簡體字
-妹妹成年後家裡牆上貼的海報(新界東北抗議),代表妹妹在意香港,努力爭取權益
-(後續補充)
喜歡這部片裡面好多文學的象徵,Fly me to the moon和但願人長久相得益彰,子圓子缺的名字象徵月有陰晴圓缺,圓缺都是重要的存在。導演的文學院背景果然讓影片增添不少詩意和情懷,下一步想去看原版小說。
-
紀念20240113高先電影院映後見面會 - 見到導演祝紫嫣和關錦鵬監製,袁澧林,謝詠欣都有到場,兩位和導演看起來很friend,互動很可愛。
在提問環節中我問了導演一個問題,片中幾次有人問子圓妳是哪裡人,她都避而不答。我相信不同成長階段的子圓一定有著不同的答案,最後團友問的時候,她內心的答案是什麼,她是怎麼想這件事情的?
導演的回覆讓我印象深刻,她說身分認同這個問題會一直存在,子圓漸漸地發現原來不只是她,在日本的台灣人,在香港的日本人等這樣,這是流動的異鄉人們共同面對的議題。我們都曾因我們的出身去界定我們是什麼人,但當你深深關心你成長的這篇土地時(就像細妹)你是不是也是這裡的一份子。所以我想子圓會說,我是湖南人,我也是香港人。
我想,這種認同感,取決於你如何看待自己與一個地方,一個標籤的關係。xx人不能完全界定你自己,詮釋你自己。因為,你是妳自己。
電影院坐第一排第一個成就達成!扭著脖子看的好累,但超級值得!!